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北方音乐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14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北方音乐杂志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002-767X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50040
  • 国内刊号:23-1062/J
  • 邮发代号:14-98
  • 全年订价:¥ 984.00
  • 发行地区:黑龙江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音乐史
  • 插页_乐谱
  • 创作理论
  • 西方音乐
  • 民族音乐
  • 音乐技术
  • 品鉴与欣赏
  • 音教论坛
  • 泛音乐研究
  • 盛世中华

  • 玉兰香

  • 家乡的大江

  • 感悟人生

  •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歌曲的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不用正规伴奏谱的情况下,即能弹奏出与歌曲内容相吻合,能够突出、深化主题,对歌声起到烘托、渲染作用的伴奏形式。它是伴奏者一系列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应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

  • 浅谈大学生的合唱训练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因而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随着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美育的需要,合...

  • 利用黑龙江地域特色深化高校音乐课程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是构成我国各地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承地域音乐文化是目前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黑龙江省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谈起,就把“黑土音乐文化”引入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音乐课程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是审美的重要施行者。教师运用艺术载体一一音乐作品这一主要媒介,可以向受教者进行熏染、陶冶、塑造,来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修养。美来自人类社会实践所引起的外在自然的人化,美感则来自人类社会实践所引起的内在的自然的人化。美育主要指后者,它是一个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的培养过程,即建造审美心理结构的过...

  • 中西的碰撞——论《中国音乐词典》与《牛津简明音乐辞典》的比较

    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词典》、《牛津简明音乐辞典》的介绍,进行对比两本音乐专科词典的异同。

  • 关于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大师殷承宗演奏风格解析

    铜琴协奏曲《黄河》是中国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是根据我国优秀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改编创作而成的。1970年元旦,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正式公演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自它诞生之日起,就有许多国内外著名的钢琴家演奏过这部作品,作为作品创作者,首演者钢琴家殷承宗被西方乐评家称许为“结构严谨,声音纯净,色...

  • 中俄两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简介及比较研究

    三、中俄两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比较研究 我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唱歌、欣赏、演奏乐器等都必须依据选定的歌曲、乐曲和特定的内容进行。音乐教材是音乐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客观实体。对学生来说,音乐教材为学习音乐提供了具体的材料。音乐教材的质量和使用对实际音乐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音乐教育从开设音乐课时起,

  • 音乐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内容的确立与实践

    高等艺术院校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性、科学性、系统性与有效性是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表演实践效果的核心所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内容安排与实践操作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力求能够对本课程的教学在结构安排层面、实践操作层面、绩效提高层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 启蒙主义思想对格鲁克歌剧创作的影响

    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是西方歌剧发展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划时代事件,影响其歌剧改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格鲁克对歌剧的内容选择、音乐创作、表演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为近代歌剧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 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文章在介绍华生及其基本学习律的基础上,就频因律对钢琴学习中练习的重复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在钢琴学习中,人们误解了频因律的基本前提,钢琴学习必须要进行合理的重复训练。

  • 浅谈声乐教学的基本要点

    声乐的教学只有符合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建立起科学的发声状态。它需要经过复杂而又温长的过程,也是实践过程和成效的体现。下面简要的淡淡声乐教学的基本要点。

  • 玲玲如振玉--读《文心雕龙》之声律论

    声乐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正是因为有了歌词使得声乐能够比器乐表达更多具象的内容。学习声乐自然少不了对语言特点、声调规律方面的了解。对于声律的研究并不是。近几年事情,自古我国就有不少文人学者潜心其中,成书于公元502年左右的《文心雕龙》一书中便对声律有了相当精辟的阐述。

  • 浅论琵琶左手吟揉技法的历史演变与运动方式

    文章在琵琶吟揉技法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详析了吟揉技法的几种不同的动作方式。

  • 构建高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

    音乐艺术是人类最伟大、最动人的创造之一。音乐审美心理主要是通过音乐欣赏这个途径来实现的,音乐审美的学习过程包含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通过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构建音乐审美心理对于现代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是美的,它可以净化人...

  • 论古筝曲中的钢琴伴奏演奏技巧

    钢琴伴奏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艺术,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无论在器乐演奏和声乐演唱,钢琴伴奏对于完美表达作品的内涵起着与演奏者同等重要的作用,它是完成作品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在古筝调与钢琴调的统一、钢琴伴奏需具备的素养条件、和声运用和织体选择这几方面来论述钢琴伴奏在吉筝曲中的演奏技巧。

  • 浅析后现代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的新变化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全方位浸染在所难免。消费时代技术专制与市场逻辑的横行,艺术的大规模复制生产,使艺术教育出现了审美情感的危机和审美独立性的缺憾。但与此同时,中西方艺术教育又有许多融合。

  • 浅谈双排键电子琴的称谓及记谱

    文章对双排键电子琴的称谓提出异议,进而就该乐器的记谱进行探讨,认为可分为乐谱谱标记和演奏标记,并通过实例祥析。

  • 大艺术教育观视角下的艺术学科课程整合

    在“全球化视野”下的今天,寓涵“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为塑造未来的创新性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艺术”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学科定位,重要的在于要传达和强调以“大艺术教育观”的视野,回归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区别于以艺术门类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分类,而使“艺术”成为一个整体的学科概念。

  • 探析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实质

    意大利美声唱法(BEL CANTO)是十六世纪末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形成的意大利歌唱学派,并在十七世纪内传播至意大利其他主要音乐中心威尼斯、罗马、那波里、后传入米兰。从古希腊的吟唱史诗及古罗马的颂歌,到中世纪的圣咏和复调合唱,再到十六世纪末的抒情性音乐剧(歌剧)的兴起,歌唱的形式经历了一个从独唱发展到合...

  • 中俄两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比较研究

    俄罗斯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一年级 初步的一评论 对1年级教学大纲内容的再加工不仅仅需要对这个年龄学生情况的熟知和对下一年级音乐教学大纲的掌握,而还需要把学生引领到音乐艺术中央的这一重要的过程,在普通学校中,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是他们形成对音乐文化的系统地学习的最初的阶段。

  • 歌剧《茶花女》--维奥列塔的声音塑造

    塑造歌剧《茶花女》中维奥列塔一角,对于女高音声部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声音技巧上的把握和控制对人物的塑造至关重要,其中选取她的两首最重要的咏叹调“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和“永别啦,过去的美梦”,从呼吸到喉头,从共鸣到声音效果做一点简单的分析和阐述,以期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声音技巧。

  • 一曲时代的“悲歌”——《思乡曲》的曲意与演奏分析

    《思乡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堪称“第一首真正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管弦乐和小提琴曲”,常作为音乐会演奏曲目。文章以该曲为研究对象,认为该曲在反映内容上可以称得上是一首时代的“悲歌”,在对该曲进一步形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演奏看法。

  • 关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探析

    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包括民族与地方风格、形式与体裁风格、时代与个人风格。在演唱实践中,充分认识演唱风格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体现民族声乐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于提高民族声乐的演唱能力、加深对民族声乐的理性认识具有重要作用。

  • 谈二胡演奏中的呼吸

    音乐是一种表达方式,要想正确的传达作曲家的所感所想就需要认真的对待音乐中的呼吸问题,在正确的位置呼吸才不会言不达意。二胡演奏中的呼吸包括这样两个方面:有意识的生理呼吸和音乐中的乐句呼吸。前者是具体而有形的,后者是则是出于对音乐的理解。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持。

  • 略谈婺剧《白蛇传》

    婺剧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其代表剧目《白蛇传》在婺剧传统戏中脍灸人口,遐迩闻名。其中《白蛇前传》中《断桥》一折,曾在1962年晋京演出时,被总理誉为“天下第一桥”。本文从婺剧《白蛇传》中体现的“新”、与“绝”两个角度入手,带领读者对这—传统剧目有进一步认识。

  • “长歌当哭”--浅析南通童子戏唱腔的主题性变奏

    南通童子戏是依附于祭祀仪式的地方性民间戏曲。文章在介绍其唱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唱腔的音乐,指出主题性变奏是唱腔的重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