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出版广角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出版广角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5
  • 国际刊号:1006-700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216/G2
  • 邮发代号:48-84
  • 全年订价:¥ 696.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策划
  • 新观察
  • 产业
  • 报刊
  • 实务
  • 新传媒
  • 学研
  •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在出版文化和出版宗旨上,传承的主要内容包括完备的知识结构体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扎实的业务操作能力,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更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以及媒介素养方面的突破。

  • 融合出版背景下的出版业管理人才培养

    本文通过梳理融合出版与社会分工的关系,发现融合出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为管理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就业岗位需求、多渠道来源、成长周期缩短等机遇,同时,也在人才流动性、衔接性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挑战。出版机构通过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厘清经营管理的区别、注重培养人才的“经验的实践性”和“文化的系统性...

  •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随着技术发展,“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领域颇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生态环境已经形成。媒体融合生态环境对我国出版教育产生了三大影响。媒体融合生态环境对出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我国出版教育必须做好三个坚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为先;坚持“无用之学”;坚持“视野教育”。

  • 欧美出版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的三层面

    在出版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欧美出版教育能较快速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这得益于其与生俱来的产学研一体特性。欧美出版教育在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师资聘用等方面均与产业保持紧密合作,这保证了出版教育、出版人才与出版业发展齐头并进。

  •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2013年杰夫·贝索斯接手《华盛顿邮报》后,对其从内容、形式、平台、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彻底的转型,使《华盛顿邮报》从一家传统的地方性政治报纸逐渐转变为一家面向全球的数字科技媒体,取得了明显的转型成效和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对《华盛顿邮报》近三年的具体转型策略的梳理,试图找出当下数字媒体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为未来数字媒体的发展...

  • 《青春之歌》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力研究

    本文试从中外文版本、世界图书馆馆藏量、期刊学术提及率和海外读者接受度四个维度,考察《青春之歌》自1958年至2015年57年的海外传播历程,从而探索中国文学获得世界影响力的途径、轨迹。

  •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教育技术与数字化教育出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教育技术可为数字化教育出版提供生产、管理借鉴,是数字化教育出版产品的内涵特质,是数字化教育出版的延伸服务。教育技术与数字化教育出版都必须以师为本,数字化教育出版的策划应当用好技术思维。目前,教育出版对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不足,产学研应当跨界综合研究。

  • 互联网时代,再论出版社如何进行整合营销

    传统出版在营销方面所保留和坚守的工业化营销思维应当尽快转变,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已经深入影响出版业,用户阅读习惯、购买方式的转变倒逼出版社在营销的深度和广度上做出更大的努力。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社可以通过对现有各种可用营销工具和手段的系统化整合,以及即时性的动态修正,服务好广大用户,最终产生有利于各参与者价值增值的协同...

  • 众筹出版是一种出版创新

    本文着力探讨众筹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创新,包括十个方面,如使出版资金来源多元化,填平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为创意出版提供新的可能,非书服务大大拓展出版范围,出版社没有了选题论证的麻烦,减少了风险,不会造成库存,可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等。

  •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正从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向电子书。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馆配市场需求主体(高校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的需求情况和馆配市场中间渠道(馆配商)中文电子书平台的发展状况,提出作为馆配市场供给主体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尽快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中文电子书平台加强探索合作。

  • 从“供给侧改革”看传统蒙学图书的深度开发

    中国传统蒙学图书,兼顾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通俗浅显,易读易记;品牌响亮,深入人心,因而广受家长与孩子的欢迎和喜爱。由于“顶层设计”与“民间推动”的共同作用,传统蒙学图书需求旺盛,供给充足,潜力巨大,但结构单一、产品低端、同质化现象严重,未来供给与需求的错位矛盾有可能加剧。所以,出版者应精选内容,创新出版,立体开发,增...

  • 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的价值与未来

    纸质出版不等同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也不等同于免费模式。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需要变革的是传统出版的组织形式和产品流程,以“服务”为价值核心,构建起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以内容的稀缺性为定价标准的现代出版生态。在互联网法治化日渐成熟的环境中,我们要不断探索纸质出版“互联网+”的实现形式。

  •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我国现行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作品向公有领域溢出、对新技术的适应性差、失于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利益保护、保留权的归属不合理等问题,其症结在于未能较好地平衡利益关系、立法模式的守旧与僵化、具体规则的模糊和相互抵触等。重构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思路与方法包括厘清合理使用的范围、采用综合性立法技术、做好制度细节的设计等。

  •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正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为了全面解读国际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文章从整体上把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区分为引文索引加链接模式、学术搜索引擎加链接模式和全文数据库模式,进而分析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市场结构变迁和产业链形态演变。

  • 医学类期刊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医刊》《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为例

    《中国医刊》和《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医学分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两刊面临发行量下降、广告投放不足等问题。人民卫生出版社成立的“全国县级医院发展联盟”从人员、平台等多方面带动两刊的发展,两刊将借力联盟平台突破期刊内容、经营等发展“瓶颈”,推动期刊工作整体的创新发展。

  • 《救国时报》的历史缘起与办刊特征

    《救国时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开展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力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救国时报》的抗日宣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探讨《救国时报》创办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其办刊特征,探讨其办刊启示,有益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编辑出版...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编辑实践研究

    中国古代农书是中国传统农学的载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继续发展并臻于成熟,黄河流域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基本形成,反映到农书的编辑活动发展上就是以《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农学经典大量涌现。本文从编辑学的角度,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的编辑实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梳理出该时期...

  • 新出版业态下民营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模式

    2016年,全国各地的特色民营实体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文章以这些生命力旺盛的特色书店为例,分析探讨新出版业态下民营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模式,希望能给民营实体书店的转型带来一定的启示。

  • 新闻作品权利归属与行使中的利益平衡──以新闻媒体内部的版权法律关系为视角

    从新闻媒体内部版权法律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新闻作品分成职务新闻作品、法人新闻作品和个人作品等类型。目前,在新闻媒体内部围绕新闻作品的性质界定、权利归属与行使等问题存在权利博弈和利益关系失衡的现象,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调整新闻版权制度、合理发挥契约功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等。

  •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

    《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传统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微信平台抢占第一落点,先发制人,打造新闻品牌;其次,传统媒体要掌握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创新报道内容和呈现形式,坚持内容和形式的双重创新;再次,利用新技术加强互动性,提升用户黏度和参与...

  • 新媒体环境下少儿图书营销渠道的变化

    对于传统少儿出版商来说,它们抢占社群电商资源,提供优质产品,打造爆款图书,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对营销渠道改变的重要方式,但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在社群营运中发挥重要作用,掌握主导权,借势转型为专业的阅读服务平台运营商,这才是少儿出版社的重要发展方向。

  •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互联网+全行业”成为新常态。我们正进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本文主要在梳理“互联网+”本质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如何借势“互联网+”融合转型提出几点建议。

  • 微信传播与版权法定许可制度的适用与建构

    目前,微信传播陷入了版权法律制度的困境。相对于合理使用、授权许可等制度,法定许可制度更能平衡微信传播涉及的利益关系,具有较强适用性。我们应将法定许可制度引入微信传播领域,对相关的付酬机制、保留权和版权集体管理等制度开展科学设计,同时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与法律救济。

  • “互联网+”时代,微信书带来图书产业新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统图书产业的生态环境,微信书作为继微博书、照片书等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图书生产形态,为“互联网+微信+图书营销”开辟了道路。本文剖析了“互联网+”时代的微信书现状,以期为研究图书产业的新变化提供有益视角。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履行文化职责和壮大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微信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已经对用户的移动阅读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平台。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出版机构必须正视新兴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正视微信自媒体的价值,深入分析当前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运...

  • 观念、媒介与方法:历史影像书写的变迁

    历史题材是文艺创作喜好的题材,影视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当下历史题材纪录片与电视节目的火热,是一百多年以来历史影像书写发展的必然结果。审视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影像书写发展历程,可发现其在观念、媒介、方法三个方面都有显著变化。

  •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表情包是新时代的象形文字,是人们在社交网络平台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新媒体时代,表情包迅速发展,不仅打造了系列IP,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梳理了表情包的发展形态和发展历程,介绍了一系列经典的表情包,从传播学角度解析了表情包流行的原因,归纳了表情包的商业模式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构想。

  •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高校舆情管理需要合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和传播优势,发挥各自的功能,加强融合互补,才能真正把握舆论引导的“时、效、度”。

  • 让个人史书写具有持久生命力——从《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说起

    讲述过去,是重视当下,也是思虑未来。有“史”的意识,体现“史”的价值,至少成为研究人生或社会的一个样本,能够以小见大,个人史书写才有持久的生命力。而这也正是《平如美棠》的范本意义所在。

  • 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叙事底色探析

    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包含前两部文学作品《恋爱的犀牛》和《琥珀》,《柔软》是完结篇。本文援引叙事学的理论,从文本分析入手,从叙事层面对她的“悲观主义三部曲”进行解读。我们发现,不管是情节结构、话语模式还是叙事空间,她的文学创作都渗透着悲观主义的思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