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出版广角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出版广角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5
  • 国际刊号:1006-7000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216/G2
  • 邮发代号:48-84
  • 全年订价:¥ 696.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策划
  • 新观察
  • 产业
  • 报刊
  • 实务
  • 新传媒
  • 学研
  • 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新模式与新问题研究

    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学术期刊抓住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探索纸媒与互联网、纸媒与手机终端、纸媒与微媒体等新媒体融合方式,加快了转型发展的步伐,形成了一些新模式。然而,当媒体融合进入关键时期,学术期刊又遭遇复合型编辑人才缺乏、媒体融合主导权缺位、政策与规制缺陷、传统传播秩序危机等新问题的缠绕,距深度融合还有...

  • 大数据背景下学术期刊知识管理创新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大数据背景下,内容和平台建设成为提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两个关键因素。内容建设方面,大数据可以帮助学术期刊实现优化选题策划、提高编审效率、提升用户体验等,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和智慧出版。平台建设方面,学术期刊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期刊的传播效率,借用已有的海外国际平台进行合作和传播,并在自身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以...

  • 学术期刊出版供需均衡发展的路径分析

    鉴于学术期刊出版实践中出版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非均衡状态,文章在分析学术期刊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内涵、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学术期刊出版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得出学术期刊供给与需求均衡的理想状态以及供给大于或者小于需求的实际非均衡状态。最后,文章结合期刊的具体情况(即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给出实现学术期刊出版动态均衡发展的具体...

  • 期刊国际化与学术、技术的融合发展——从学术出版的本源到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为学术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数字资源的互联网出版传播渠道完全有别于传统方式,这使得国内外出版机构重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新技术下的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使出版传播回归本源,更加纯粹地为学界提供服务。这种新模式下的出版形态不能就技术而论技术,需要将学术科研、出版流程规范和数字信息化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国际化出版...

  •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刍议

    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正处于数字化期刊向数字期刊的过渡阶段,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加入数据库、自建门户网站和开发专业APP等多样化的转型路径。面对数字化盈利模式不明确、体制机制限制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学术期刊应坚持学术质量为王,创新学术期刊产品形式,并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同时布局全媒体,构建立体化传播格局,最终...

  • 智媒的崛起与泛娱乐化浪潮中的精品召唤——2017年媒体融合趋势分析

    近年来,人工智能革命、智能媒介普及、数字内容付费习惯的形成以及媒体泛娱乐化浪潮,正合力加速瓦解传统媒体的固有生态环境。始于智能移动终端与社交网络的媒介变革,已促使媒体受众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与消费场景发生巨大变化。媒介内容形态与边界不断膨胀,基于社群价值与兴趣导向的媒介生态变迁正在引发一场传媒业的全产业链变革。在媒介生态...

  • 版权资产:出版企业发展的掣肘——科技出版机构的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用

    目前,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用问题成为科技出版机构在电子书、数据库、有声书、新媒体等版权资源开发与对外合作领域的掣肘,影响了科技出版机构传统优势的发挥和发展。文章阐述了科技出版机构在版权资产管理与运用方面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进而展望科技出版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借鉴。

  • 《十万个为什么》对少儿科普读物出版的启示

    《十万个为什么》于1961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先后经过6次改版,至今发行量累计超过1亿册,是中国少儿科普读物的典范之作。文章以《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接受史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十万个为什么》的读者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十万个为什么》成为少儿科普长销书的原因并揭示其对少儿科普读物出版的启示意义。

  • 坚定文化自信,做好新时代图书出版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传统出版如何应对?文章以商务印书馆的出版项目为例,通过对“一带一路”、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品牌辞书等图书出版或传播情况的分析介绍,彰显传统出版界在新时代的积极作为,展现出版人的文化自信。

  • 甲骨文工具书编纂出版的回顾与展望

    甲骨文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甲骨文工具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字书的编纂特点。随着甲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汇集字形、阐释字义、卜辞索引等为主的各种类型的甲骨文工具书得以产生,为甲骨文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数字化阅读时代背景下,编纂内容更丰富、检索更便捷、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甲骨...

  • 浅谈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重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以普通大众为主要传播者的自媒体日益蓬勃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内容、模式和速度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这无疑给传统媒体提出更大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从传统媒体引导用户进行高效深度阅读、升级打造高质量的内容服务体系,以及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

  • 新媒体语境下青春文学杂志编辑思想研究——以2016年《青年文学》《最小说》《南风》为例

    在新兴媒体持续跟进、大众媒介众声喧哗的时代语境下,青春文学杂志坚持内容为王,紧紧把握校园、情感质素,同时注重明星效应与图像感知建构青春文学杂志的形式之美,将网络、微信、影像等与杂志编辑协同勾连,在文学性、时尚性之间找寻融合之道,拓展了青春文学刊物的产业链条。但是也凸显出内容缺乏深度、情感诉说雷同、形式过于突出等现实问题。在...

  • 海量学术资源背景下对论文参考文献引著质量的探究

    文章在海量学术资源背景下,从规范学术道德,引导学术风气;保证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创新;提升学术论文的档次,反映作者跟踪学科发展动向的能力;与前人研究成果做对比,促使学术成果百花齐放4个方面强调参考文献引著质量的重要性,提出要制订论文参考文献引著规范,建立论文参考文献质量核查制度,面向作者强调论文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 从“新世相读书会”看图书的营销策略

    文章探究了全媒体时代下“新世相读书会”的营销策略、传播策略,提出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图书出版要满足用户需求,传播要结合媒体平台特点,销售要转变思维,推广宣传要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 “书+X”:实体书店复合式经营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阅读和网络图书发行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实体书店行业发展。在国家政策利好和实体书店行业回暖之际,进一步探索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新路径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以目前国内多家特色书店为例,对其在“书+X”复合式经营发展新路径中的具体运营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今后实体书店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 文化圈视域下的书籍环流与东亚出版——以《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

    《参天台五台山记》在东亚地区环流传播,不同地域的学者站在各自的文化立场上对其进行校正与知识续写,形成了典型的文化圈书籍、知识环流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典籍得到不同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文化圈的价值凸显,这对当今东亚出版所面临的困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顾历史,放眼未来,发扬《参天台五台山记》之精神,将文化圈从认识论上升为方法论,成为...

  • 国内体育明星图书出版的冷思考

    体育明星出书已成为当前出版行业的普遍现象,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类图书的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此类型图书的后续发展。本文试图从出版流程出发,从编辑策划、营销推广等角度探讨体育明星图书出版的发展路径,以期为行业提供借鉴。

  • 植入广告的品牌传播效应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植入广告以一种精准高效的传播形式出现,并受到广告品牌商的青睐。有关植入广告的研究大多立足于电影、电视剧、社交网络等,关于网络综艺节目中植入广告的研究很少。文章以国内网络综艺节目为视角,剖析植入广告品牌的传播渠道,探索植入广告的品牌传播效应,为推进植入广告品牌传播提供依据,使植入广告逐步成为品牌传播的利器。

  • VR/AR技术在少儿出版物中的应用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和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是计算机科学在当代多媒体领域的重要创新应用。随着人们对当代儿童出版物创新需求的不断提高,VR/AR技术在少儿出版领域的应用目的、应用效用和应用方式渐渐成为首要研究的理论问题。VR/AR技术在少儿出版领域的应用方式主要为运用VR/AR技术构建数字化共享素材库,编辑和运用...

  • 创可贴广告的优化策略——基于AISAS模型的分析

    创可贴广告是当前最火爆的广告产品之一,以受众调查结果为依据,借助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的AISAS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这类广告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在“注意—兴趣”的认知过程中,创可贴广告的总体表现虽然优于传统广告,但可优化空间巨大,仍需不断改进。二是在“兴趣—搜索—行动”这一从认知到行动的过程中,受众自发搜索行为较多,但较少有购买行动。三...

  • 平移、编码与沉浸:新媒体广告UE设计模式的迭代

    文章依据交互性用户研究方法,从平移、编码、沉浸三个不同层面对用户感知模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多种媒体表层化体验设计、用户全感知化体验设计以及技术与感知互融个体设计三个阶段对UE设计迭代进行深入分析,尝试厘清新媒体广告用户体验模式设计,实现信息传达与感知体验的共生,以此推动新技术背景下多元化用户体验的发展。

  • 从大众文化与人际传播视角解读微信朋友圈

    微信传播基于强关系的特点,使其能通过线上呈现与互动打破时空限制,将动态变化的生活场景移动化,朋友圈的实时动态也同样被赋予自我呈现与主体重塑的重要功能。微信朋友圈中的熟人关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性更强,大家能够通过朋友圈中介传递的功能表达与传播自我,一定程度上实现外界对自我的认知转变。其中微信自拍就是以微信为载体的社交行为...

  • 外国戏剧经典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和启示——以美国戏剧大师米勒作品为例

    阿瑟·米勒是二战后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凭借《都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等现实主义戏剧作品享誉世界剧坛。文章运用比较文学影响和接受研究的相关理论对米勒戏剧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进行评述,以期从理论和方法上深化外国戏剧研究。

  • 林露德传记小说中的“实”与“虚”

    林露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传记小说家,她的创作在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将艺术的虚构性发挥到极致,以彰显人物的鲜明个性。《千金》和《木鱼歌》是林露德传记小说中的杰作,她以美国华人移民史为背景,凭记忆和想象刻画出具有光彩个性的历史人物,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华人移民的正面形象。

  • “经典”的延续与“当代”的蜕变——余华新作《第七天》评介

    面对日趋复杂的当代社会,文学何以为?这是拷问着当代作家的世纪难题。余华新作《第七天》延续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经典”的温情主义风格,又以丰富的“当代性”成功突围,借“先锋”之手笔重建“善良”,颇有接续鲁迅之风范,完成了对“经典”的延续,也成就了“当代”的蜕变。

  • 抗战遗址的历史诉说——《中国西部抗战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评介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0多年,每一个抗战遗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向世人诉说无比惨烈、悲壮、可歌可泣的战争场景。调查抗战遗址,解读其蕴藏的历史信息,确定其价值,对展现抗战面貌、弘扬抗战精神、促进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均有重要意义。翻开《中国西部抗战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人们会在阅读中陶冶情操,生发爱国情愫,受...

  • 东方智慧的推广——《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的文化传播意义

    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的活动,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本的推出就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成功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出版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获得了海外读者的好评。文章从物质文化、民族文化及生态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中民俗文化的传播效果,及其对推广东方文化具有的重要...

  • 中国本土娱乐法构架的系统性研究——评《中国娱乐法》

    如今的中国娱乐行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与其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中国娱乐法》是目前系统性研究中国本土娱乐法架构的学术著作,它在借鉴美国娱乐法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中国本土娱乐法的框架结构,其目的在于尝试打破法律行业和娱乐行业之间的壁垒,解决中国娱乐行业的现实法律问题,推动娱乐行业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适用...

  • 书架

    提要: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以12—19世纪淮河流域社会和环境变迁为研究对象,共分八个部分,论述了历史上淮河流域社会与环境变迁的主要表现及其根源,元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为保漕运而牺牲地方利益、强制迁徙等决策行为对淮河流域的影响,社会与环境变迁对该区域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交通地位、城镇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