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茶叶科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1.5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茶叶科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64
  • 国际刊号:1000-369X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310008
  • 国内刊号:33-1115/S
  • 邮发代号:32-101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浙江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
  • 研究报告
  • 茶树吸收富集氟的机制研究进展

    茶树有聚氟特性,通常氟含量比其他植物高出几十倍,也不会表现受害症状。本文主要阐述了茶树吸收富集氟的特点,氟对茶树的生理影响及茶树吸收、富集氟机制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茶树吸收富集氟的后续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 茶叶及其儿茶素类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茶叶对人体健康有众多益处是因为它富含儿茶素类化合物。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有10种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许多研究表明,以EGCG为代表的茶叶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乳腺癌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包括:抑制致癌物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升高及其引起的 DNA损伤、降低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响应、阻碍雌激素与...

  • 茶园芽孢杆菌QM7促生特性及耐酸铝机制初步研究

    目前含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的有机肥料在酸性茶园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不高,难以起到有效的促生作用,达到部分替代和减少化肥使用量的目的。本实验分离得到1株耐酸铝芽孢杆菌,命名为 QM7。试验发现菌株促生能力受到铝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无铝条件下菌株生长素(IAA)的分泌量为85.6 mg·L^-1,当铝离子浓度为1 mmol·L^-1时IAA分泌量为36.8 mg·L^-1...

  • 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

    采用田间试验和调查,对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和新梢等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硫含量较高,成熟叶片次之,主干和主根硫含量最低;施硫后茶树吸收根和新梢硫含量显著提高,而主根和主干变化不大。新梢一芽二叶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正相关(Y=5.6043X+1903....

  •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科技成果简介

    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置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 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 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脘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 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 茶尺蠖为害提高邻近茶苗对茶尺蠖幼虫的防御能力

    本文研究了茶树虫害诱导挥发物(Herbivore-induced plant volatiles, HIPVs)对邻近茶苗防御能力的影响。将健康茶苗放在茶尺蠖取食的茶苗附近,作为 HIPVs 的处理,测定了茶树防御相关基因在不同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抗性防御物质的水平,并检测了茶尺蠖危害茶苗邻近植株对茶尺蠖幼虫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茶尺蠖幼虫为害茶苗...

  •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

    为了解传统与现代工艺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采用相同级别原料,按照不同工艺制作5组茶样,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同组茶样不同工艺间,感官审评总分差异不显著;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儿茶素总量、多酚类、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8个指标,工艺间差异不明显;第2组茶样苦涩味指数和品质指数均差...

  • 基于LC-MS的紫娟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花青素变化规律研究

    优化建立了紫娟烘青绿茶中花青素的酸性乙醇提取方法和14种花青素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方法,并进一步对烘青绿茶加工过程中花青素组分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紫娟烘青绿茶中,共检测到9种花青素成分:飞燕草-3-O-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天竺葵-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天竺葵素、飞燕草素、...

  • 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茶叶筛分模拟研究

    为研究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的运动和结构参数对茶叶筛分效率的影响规律,以涌溪火青茶为对象,基于离散元法运用 EDEM 软件在两自由度往复式滚筒筛中进行茶叶颗粒筛分模拟。研究了滚筒在往复式回转运动时滚筒倾角、往复角和往复频率对筛分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出滚筒筛的理想参数取值范围为:倾角为4-8°,往复频率为2-2.5 Hz,往复角为60-75°。进...

  • 电子舌在茶叶检测识别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对味觉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传感器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等的不断发展,电子舌作为一种模拟人类味觉系统的感官智能分析仪器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文章介绍了电子舌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综述了电子舌在茶叶种类区分、呈味物质检测、品质等级评定等方面的应用,总结了电子舌在茶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 绿茶提取物对红曲黄酒酿造特性的影响

    研究了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 GTE)对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红曲霉和酵母菌的生物量、产酶特性及其酿造特性的影响。在传统红曲黄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醇提取的GTE共发酵,研究 GTE对红曲霉和酵母的生长代谢产酶总量及红曲黄酒出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的GTE进行共发酵,纯水提取的GTE和15%的乙醇溶液提取的GTE,其EGC...

  • 改性绿茶去除水中碱性品红的研究

    以改性绿茶为吸附材料,探索了改性剂、改性剂浓度、染料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改性绿茶吸附碱性品红,的影响,确定了改性绿茶最佳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绿茶经改性剂改性选出最佳改性剂为环氧氯丙烷,最佳改性剂浓度为0.015 mol·L^-1,碱性品红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1时吸附量最大,最佳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240 mi...

  • 《蚕桑茶叶通讯》征稿、征订启事

    征稿 《蚕桑茶叶通讯》是江西省唯-的蚕桑茶叶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1007-1253,国内统-刊号:CN36-1110/S,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家职称评定认定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有关蚕桑茶叶科技的研宄论文、科技成果、蚕桑茶叶的基础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技术等文章,报导有关蚕桑与茶叶的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的动态信息,适合广大蚕桑、茶叶科技工作者惠稿.

  • 利用茉莉花茶香气指数鉴定其窨制品质及构建决策树模型

    在检测分析32个茉莉花茶样挥发性成分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引证分析了茉莉花茶、茉莉花、茉莉花干和茶坯的茉莉花茶香气指数(Jasmine tea flavor index,JTF index)。结果表明,JTF值与茉莉鲜花的芳香物质整体挥发水平存在相关性;针对29种特征挥发物对32个茉莉花茶茶样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不同窨制品质...

  • 茶黄素与EGCG抑制体内外β-淀粉样蛋白1-42水平及其诱导的神经细胞氧化损伤

    通过模拟生理条件体外实验,将β-淀粉样蛋白1-42(Aβ42)与EGCG和4种茶黄素单体分别按照1:1和1:5比例进行孵育,采用硫黄素 T 荧光检测β-折叠结构的生成量,结果表明,EGCG 与茶黄素均能明显降低β-折叠结构生成,从而抑制Aβ42聚集;此外,通过建立20μmol·L^-1 Aβ42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将不同浓度的 EGCG 或茶黄素(10、50...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