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豆禾混播模式的草地生产性能

祁军 郑伟 张鲜花 唐高溶 王祥 朱进忠 草业科学 2016年第01期

摘要:选择5种豆科与禾本科牧草建植同行与异行豆禾混播草地,混播种类为2种豆禾牧草混播、5种豆禾牧草混播,豆禾混播比例为豆禾比6∶4、5∶5和4∶6。依据2012-2013年各混播组合的牧草产量、粗蛋白产量、粗脂肪产量、中性洗涤纤维产量、相对产量总和(RYT)及豆科牧草与禾草的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相异度,分析了不同混播群落空间结构下各混播处理的生产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混2-1(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混2-2(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红豆草)的1∶1行处理具有较高的牧草产量与粗蛋白、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产量,且均高于同行混播;同行混播牧草产量均低于异行混播。各混播处理RYT值均高于1,且混2-1、混2-2的1∶1行处理RYT值高于同行混播。2∶2行、3∶3行具有较高的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相异度,同行混播具有较低的相对密度和相对产量相异度。由此可见,从同行混播改为异行混播,可提高牧草产量、牧草品质和种间相容性,维持较高的群落稳定性,使豆禾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豆禾混播草地同行混播异行混播生产性能模糊综合评价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伊宁835000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草业科学

北大期刊

¥340

关注 3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