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东北之窗
省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东北之窗杂志

主管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大连新闻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89
  • 国际刊号:1006-3161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6001
  • 国内刊号:21-1239/Z
  • 邮发代号:8-582
  • 全年订价:¥ 340.0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封面策划_手艺·守艺
  • 财经_特别关注
  • 建党百年专栏
  • 社会_图片故事
  • 生活_舌尖东北
  • 文化_旅游在线
  • 文化_东北民俗
  • 文化_人文东北
  • 专栏
  • 从3到260的感慨

    一张报纸是一座城市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大连是一座充满爱心的文明城。透过大连晚报,我们能看到它的心。于是,大连晚报人说:“好人好报。”晚报的合订本,也是一摞摞厚厚的城市日记。 媒体本身也应该是被媒体的。当中国晚报协会的年会要在大连举行的时候,承办者大连晚报自然成了我们关注和采访的对象。

  • 魅力大连晚报

    多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对大连晚报的发展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对全市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服务大局,贴近群众,生动鲜活”的总要求。2012年6月11日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克力(左二)率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滕贞甫(左一)、副部长吴作江(左四)、大连市网信办副主任王旭(左五)等同志,在大连报业...

  • 信念在“新闻制造”中飞扬

    社会的浮躁与价值观的多元性选择,并没有将这一堆文化人涂抹成多样的色彩。信念——因坚守而精彩。 一个老人他走了,他是带着癌症——那几乎让人人都会恐惧的绝症,离开这座城市的。 他仅仅以炝菜刀那最原始的技能为这个社会,为大连这座城市,做了一个外来人口人生最质朴的注解。

  • 坚守良知

    有一种力量,能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更幸福。 喜爱写作,喜爱记者这个极富诱惑力的职业,23年前4月的一天,我踏进了大连晚报社的大门,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记者。一年半后,因为领导的一句话,进了总编室,在编辑的岗位上一蹲20年没挪窝。2010年,因为在报社工作分工的需要,我又带着战士回归部队的心情...

  • 重新上路

    重新上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现在。于传统新闻从业人员,于我自己,也需要弯下腰来谦虚地学习,努力地创新。 做了25年的新闻报道,在年届半百之时突然改行做新闻质量监控和技术设备服务管理,一时间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好在有万能的时间大师慢慢启迪,终于一点一点删除了以前的存盘,从零开始,重新上路。

  • 忙,但快乐着

    虽然没随着徒步大军走上一步,虽然没在啤酒大篷里尽兴地喝上一杯,但身挺累,心挺醉。 转眼到晚报工作已24年了,在前辈的教诲、同仁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下,收获颇丰。曾连续3年获得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辽宁省十佳青年记者、辽宁省优秀新闻工作者等殊荣。并已获评高级记者职称。如今人到中年的我,少了当年一腔热血的激情,只想踏踏实实地工...

  • 广告人的艰辛与责任

    广告虽然带给我们苦痛和无奈,但也带给我们成功和快乐;广告工作的挑战性、创新性,新鲜感和成就感,让这一切充满了无穷魅力,也使我们爱上广告,痛并快乐着。

  • 出版中心的“云计划”

    “云计划”借鉴了“云计算”概念,就是要超越部门界限,把出版中心的人才组成“人才云”,随时接受来自各个部门的任务。 记者需要激情,编辑需要理智。

  • 真情大连晚报——袖珍部门“大胃口”三人包揽四大班子

    大连晚报记者是一群有社会责任感的职业新闻人。 在经济建设的一线。在城乡百姓中间,在突发事件现场。在文体活动的台前幕后,都活跃着大连晚报记者的身影。他们真实地记录着这创新时代的社情民意,一个细节也能反映社会巨变,一件小事也可蕴涵道德大义。危难关头折射的人性辉光,舞台赛场呈现的精彩纷呈,焕发出的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景...

  • 三个“小算盘”一笔民生账

    “要有一颗当名记者的心”,这应该是经济新闻部内部的一个口号,个体如能充分展示释放,就是这个集体战斗力强大的最好佐证。

  • 急先锋七人组:永远在路上

    就像一场永远没有中场休息、没有最终结局的战斗,“急先锋”七人组,永远在路上…… 在现今网络发达,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信息爆炸似的挤占人们的头脑、眼球、耳朵的情况下,各家纸媒拼的多是本地的社会新闻。于是乎,大连晚报的社会新闻部与其他媒体一样,成为一支“急先锋”,他们每天都像120的医生、11O的警察、119的消防队员一样,只要听到...

  • 我们的常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读图时代迅速占领读者眼球的今天,大连晚报的摄影记者们看着自己的照片,内心偶尔也会偷偷地自豪一回:我左眼没有白闭,我的右眼更没有白睁呀。

  • 讲好“婆婆妈妈”的故事

    社区是基层中的基层,在社区接上了“地气”,就会有更多的好新闻奉献给读者。 “社区新闻?讲的都是老大妈的故事吧一真的,讲的多半是居民区里那些大爷、大妈家长里短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惊心动魄,没有荡气回肠,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汇集到一起,总会让人不知不觉问从社区里的凡人凡事中找到感动。

  •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感情。巧的是,当上了记者,跑的还是农村线。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感情。巧的是,当上了记者,跑的还是农村线。单打独斗的事儿咱就不说了,还是唠唠我们这个小团队吧。

  • “负责”29个委办局我们这级别真不低

    由于报道内容高度涉及民生,市民关注、领导关注、同行关注,行业新闻部于是成了报社内集荣誉、责任、风险于一身的报道部。

  • 听,新闻的声音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读者信息部就是晚报面向所有读者打开的一扇交流之门。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读者信息部就是晚报面向所有读者打开的一扇交流之门。接听热线、接待来访、微博互动等等,虽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简言之,搜集新闻线索、倾听百姓呼声。

  • 一次采访 几度泪流

    有位新闻前辈说,新闻稿要想打动读者。一定要先感动自己。感动不仅仅来自于新闻事件本身。更来自于贯穿整个采访过程的、无处不在的大爱和祝福。

  • 《磨刀老李》的故事没有勇气打出的电话

    那段日子,天天去看老李,看帮助他的好心市民。每一天。用自己的笔,记录着感人的点点滴滴,感悟生命如此无常,而爱心,处处皆在。我被感动着,然后,竭尽所能,用自己的文字,去感动更多的人。

  • 孤身涉险铲除“毒芽”

    第二天报道见报后,一些跟记者相熟的人说,如果不是记者去暗访,根本不会想到事情会这么恶劣。铁肩担道义。也许这就是一个记者应该做的。

  • 费时一个月,抠出地沟油不是记者无能,而是对手太狡猾

    地沟油,你可能不幸吃到过,但却难得看到它从下水井至加工厂的生产全貌。去年9月,自打看见有人鼓捣同泰街一饭店下水井,我就好奇心发作,总想弄明白到底咋回事。从着手暗访到成稿刊发,将近一个月时间,用大连话讲.“费老鼻子劲了。”不是记者无能,而是对手太狡猾。

  • 我用眼泪完成了采访

    去年的2月22日,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发生了大地震,两名大连女孩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去年的2月22日,新西兰克莱斯特彻奇市发生了大地震,两名大连女孩在此次大地震中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发生这个新闻之后,领导下狠心要把国际新闻本地化。

  • 从“讨说法”到“被感动”——《152天,一个人的供暖泵站》背后的故事

    新闻就在你我身边,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善于发现,也需要多去思考。 当记者转眼间快7年了,作为一名摄影记者,说实在话,平时工作其实很被动,基本都是靠文字记者带,主动性不够。有时候就会问自己,新闻在哪里?如何去找新闻?通过《152天,一个人的供暖泵站》这篇报道,我深刻感悟,其实,新闻就在你我身边,好的新闻,不但需要记者善于...

  • 131天,大连晚报人远征南极

    艰辛与荣耀相伴,光荣和梦想同生,时隔两年后,再次回首这次南极远征,我们仍有太多的理由感到骄傲。仍有太多的理由激动不已。

  • 我的“南极之最”

    虽然已时隔近七年,可那遥远的南有冰雪世界却时常会在我的眼前浮现:漫天飞舞的雪花,呼啸而来的凛冽寒风,惊涛骇浪中苦苦挣扎的船只。冰面上憨态可掬的企鹅和胖乎乎的海豹……这些已经变得十分遥远而渺茫的场景,依然清晰,依然亲切。

  • 大连晚报旗帜在北极飘扬

    作为“迎接北极第一缕曙光——中国大学生北极考察活动”东三省唯一的协办媒体,大连晚报女记者走进北极冰雪世界. 横跨欧亚大陆,看着脚下的世界一点一点发生变化。从惯常的城市风貌、从钢筋水泥的建筑丛林,一点点晕染开冰雪的痕迹。当这片痕迹从水墨画似的一片渐渐扩大,终于充盈整个视野的时候,北极到了。

  • 彻骨严寒中记录真实的北极

    北极采访已经是4年前的事情了,可是现在想起来,回忆那片雪白的童话般的世界,还是会忍不住微笑、神往。 寒冷.是踏入北极圈的第一印象、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气温,加上十几级的大风,让寒冷的感觉更加彻骨?因为气候条件不允许,因为极夜里整天见不到太阳,所以通常冬季是北极考察的“休息期”,北极村里各国考察站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外,大部...

  • 张晓帆怀揣梦想永远在路上

    在大连的新闻界,提起大连晚报的张晓帆,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才女”、“大腕儿”、“新闻骨干”……诸如此类的名头总是一股脑儿被加到她身上,让素未谋面的人忍不住把她和电视电影中那些眼神凌厉、衣着前卫、形象拉风、梗着脖子斗志昂扬、浑身上下都透着干练劲儿的女主角形象联系到一起。

  • 代炜六层楼里的“钱串子”

    在过去的11年里,代炜,这位现在的经济新闻部记者,就像“钱串子”一样爬遍了大连晚报社那几层楼。这让他拥有一种很特别的生存能力,就像麻将牌里的“混儿”,干什么都能顶一顶,却又不知道自己下一回又会成为什么。

  • 李传报把跑现场进行到底

    背着摄影包走在大街上,李传报与街头农民工绝无二样。朴素的衣着、黑瘦的脸,一头不算整齐的头发,尤其是那满嘴的山东腔,带不出任何海蛎子昧。因此,他曾在一次对外来人员身份检查时由于没有带身份证,被当成不明身份的无业游民接受调查。

  • 王春燕为了梦想执著地飞

    2012年5月25日,大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举行换届大会,在第七届理事会中,大连晚报社王春燕被推选为理事,是新一届大连记协最年轻的理事成员。今年34岁的她。稳重、踏实,满。怀一腔对新闻事业的热爱。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