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化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5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化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厦门大学
  • 创刊时间:1995
  • 国际刊号:1006-347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361005
  • 国内刊号:35-1172/06
  • 邮发代号:34-61
  • 全年订价:¥ 310.00
  • 发行地区:福建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综述
  • 研究快讯
  • 研究论文
  • 技术论文
  • 研究简报
  • 动态信息
  • 研究论文与评述
  • 《电化学分析传感》专辑序言

    电化学分析传感是一种基于界面电荷相互作用的测量方法,具有高灵敏、响应快、无标记等本征优势。该方法的核心思路是将待测对象构建成为化学电池的某一部分,通过测量界面电子转移或电荷重排过程中产生的电信号响应,如电池电位、电流、电导、电量变化,对待测目标进行定性定量动态地检测、监测或表征。近年来,伴随着测量仪器性能和数据处理方法的...

  • 锂硫电池中电极过程的原位可视化研究进展

    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下一代能源存储器件之一。在锂硫电池中,对电极-电解质界面物质结构和演变规律的深入探究及认知对其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多种原位可视化技术,包括扫描探针显微术、电子显微术、X射线以及光学显微术,概述了近年来在锂硫电池中界面成像分析的研究进展。主要讨论了在硫正极界面、硫/硫化锂演变、多硫化物溶...

  • 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电化学分析进展

    发展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电化学分析方法,对于解析这些物质在生理过程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综述从三种分析策略出发,简要介绍了最近活体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1)设计和筛选高选择性配体,通过将特异性的化学反应转换成电化学信号,发展了新型的非电活性分子的活体分析;2)利用微型孔道里的整流效应,结合特异性配体,建立了非电活...

  • 基于热控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电致化学发光(ECL)检测技术因其具有无需激发光源、仪器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生物分析等领域.温度是影响ECL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传统的ECL传感器中大多是通过溶液整体加热的方法来控制温度,这种方法操作繁琐,且溶液中的热不稳定性物质及易挥发性物质容易受到影响,因此电极很少工作在最适宜的温度下.热控电极技术...

  • 纳米材料在用于癌症诊断的呼出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的应用

    细胞新陈代谢的变化会导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类型及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可通过分析某些标志性VOCs简立起多种疾病早期诊断的模型,人体呼出物中特征VOCs的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损的检测手段,近些年在疾病检测领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其中,纳米材料可用于增强传感器性能,并使传感器便携式小型化,推进检测传感器进入临床,在这篇综...

  •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表面敏感的原位免标记光谱电化学技术

    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尤其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超灵敏的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亚单层膜水平的表面选择性探测,由于增强基底可同时作为工作电极实现电化学调制,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表面敏感的原位免标记光谱电化学技术。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之后通过代表性研究工作...

  • 基于电化学双共价键法构建可再生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适体传感器检测可卡因

    基于点击化学和重氮盐法的双共价键固定化方法,制备了一种高灵敏、可重复使用的电化学发光(ECL)适体传感器,该方法以可卡因为分析物,以可卡因适体为分子识别物质,以钌联吡啶衍生物为ECL信号物质,采用电化学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重氮化叠氮苯胺,通过点击反应连接炔基功能化的钌联吡啶衍生物标记可卡因适体,获得适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共反应剂存在下...

  • 基于催化发卡自组装和Ru(NH3)6^3+的核酸光电化学灵敏分析

    基于催化发卡自组装反应(CHA)和电活性材料[Ru(NH3)6]Cl3,发展了一种“信号增强”型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核酸的灵敏检测。首先,采用逐层离子吸附法(SILAR)将CdS固定于TiO2/ITO电极表面.光电材料CdS不仅能够将TiO2的吸收范围从紫外光区拓展到可见光区,而且还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之后,通过Cd-S键将捕获DNA(C-DNA)固定于CdS/TiO2/ITO电极表面...

  • 快捷两步法制备金纳米电极用于活体多巴胺检测

    用微电极进行活体检测神经化学物质属于侵入式分析,会对脑组织产生不可避免的损伤,进而在生理上产生一些信号干扰检测过程。减小电极的尺寸对于减小对脑组织的损伤非常重要,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制备金纳米电极的方法并将其用于活体鼠脑内多巴胺分析研究,这种金纳米电极的制备过程包含两步:1)通过离子溅射在毛细管的尖端覆盖一层金种子;2)把覆盖...

  • 基于CoP纳米阵列的亚硝酸根传感器的研究

    亚硝酸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不利的影响,人体长期食用含大量亚硝酸盐的食物有致癌的风险,对亚硝酸盐的分析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开发高效的电催化剂,从而实现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亚硝酸盐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先水热再低温磷化获得了磷化钴纳米阵列(CoP/T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oP/TM电极对亚硝酸盐的还原具有高效的催化...

  • 二次刻蚀聚酰亚胺负载Cu_xO纳米复合物薄膜电极用于葡萄糖的快速测定

    本文采用激光刻蚀聚酰亚胺薄膜为载体,浸泡吸附铜离子后经过二次刻蚀还原得到含有Cu(0)、Cu(Ⅰ)和Cu(Ⅱ)的纳米复合物薄膜电极(SLEPI/Cu_xO-FE),通过表征可知,SLEPI/Cu_xO-FE具有大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位点以及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有望应用于葡萄糖的低成本检测。

  • 自掺杂污泥碳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

    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阴极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本文以剩余污泥为前驱体,在碳化前通过连续添加苯酚来对污泥进行驯化,热解后得到自模板、自活化及N、P、Fe自掺杂的多孔类石墨烯碳材料。结果表明,污泥经苯酚驯化后,微生物得到富集,含碳量显著提高,N、P、Fe等元素大大增加,热解温度升高能提高材料的石墨化程度,但过高的温度会使杂原...

  • 二维多层状Ti3C2Tx-MXene/聚吡咯纳米线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本文以体相材料MAX(Ti3AlC2)为基底,采用氢氟酸刻蚀法得到二维多层状Ti3C2Tx-MXene,将一维聚吡咯纳米线(polypyrrole nanowires,PPy-NW)与二维多层状Ti3C2Tx-MXene相结合,成功地制备出Ti3C2Tx-MXene/PPy-NW复合电极材料,并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

  • 《电化学》征稿简则

    《电化学》(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为中国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协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旨在及时报道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栏目。

  • 近期热点文章

    由于动力学速率快,析氢反应是CO2电催化还原的竞争反应,抑制H2O活化是催化剂设计的重要思路。厦门大学王野教授及其合作者合成了一种硫掺杂的铟催化剂(S-In),将H2O分子活化控制在解离吸附生成吸附氢原子H^*的步骤(即Volmer反应),并协同催化CO2还原。DFT计算In表面的S2-通过库仑力形成S^2-K+(H2O)n网络,促使H2O解离吸附生成H^*(速率控制步骤),H^*...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