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华北中部造山带在2560~1850Ma期间发生了什么地质事件?

赵国春; 刘树文; 孙敏; 李三忠; Simon; A.WILDE; 夏小平; 张健; 何艳红 地质学报 2006年第12期

摘要:华北中部带是一条古元古代陆-陆碰撞带,沿此碰撞带华北东部陆块与西部陆块拼合形成统一克拉通基底。近期获得的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资料显示,华北中部带是在位于东、西陆块之间的古大洋岩石圈向东部陆块下面俯冲所形成的大陆边缘弧或日本式岛弧基础上发展而成。在2550~2520Ma期间,俯冲致使中-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导致大量花岗质岩浆上侵至地壳浅部层次,形成与绿岩伴生的花岗质侵入体。在2530~2520Ma期间,大洋岩石圈俯冲和脱水导致其上部的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熔浆喷出地表形成中部带内绿岩组合中的镁铁质-长英质火山岩。同时,广泛的镁铁质-长英质熔浆上侵导致一些弧后或弧间盆地在中部带内形成。在2520~2475Ma期间,大洋岩石圈俯冲导致下地壳进一步熔融,形成钙碱性花岗质岩浆,在中部带内形成大量TTG岩套。在元古宙期间,由于弧后盆地的进一步拉张,华北中部带内经历了2360Ma、~2250Ma、2110~21760Ma和~2050Ma等若干幕偏碱性花岗质岩浆活动.与此同时,在这些弧后盆地或弧间盆地形成一系列古元古代火山-沉积建造。在2150~1920Ma期间,可能由于大洋中脊的俯冲,华北中部带经历一次强烈的拉张事件...

单位: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Department; of; Applied; Geology;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ntley; 6102; Western; Australia; 薄扶林道; 10087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地质学报

北大期刊

¥1060.00

关注 8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