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陈汉林 陈沈强 林秀斌 地球科学进展 2014年第08期

摘要: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有巨大的地壳缩短量、近双倍的地壳增厚、巨大的海拔高程、同造山伸展作用,对塔西南新生代构造变形、沉积和古气候影响重大。但是,对于帕米尔的构造过程尚存在争议。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可将帕米尔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归结如下: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帕米尔在新生代早期开始构造抬升,并在新生代晚期持续抬升。帕米尔北缘的主帕米尔逆冲断裂(MPT)和帕米尔前缘逆冲推覆系(PFT)可能在早-中中新世开始活动;东缘喀喇昆仑断裂(KKF)北段的起始活动时间在早-中中新世,喀什-叶城走滑系统(KYTS)则于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开始活动,表明帕米尔可能在约20MaBP开始呈弧形向北挤入欧亚板块。10~7MaBP帕米尔内部的公格尔伸展系统开始发育。至上新世,KKF北段停止活动;KYTS在晚中新世或上新世的走滑速率大幅减小,表明帕米尔与塔里木板块间的相对运动量在不断减少。对于帕米尔弧形构造带形成及其演化动力学机制的更清晰界定还有赖于构造过程时空分布、造山带与盆地以及地壳浅表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新生代板块碰撞构造活动运动学模型

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杭州310027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浙江杭州310027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地球科学进展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4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