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揭示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台阵下方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彭淼; 姜枚; Chen; Youlin; 谭捍东; 李庆庆; 张立树; 许乐红 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第01期

摘要: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缘,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这里发生急剧转折,南迦巴瓦变质体快速隆起,然而关于东构造结的形成机制一直未有定论.利用围绕南迦巴瓦峰的48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提取P波接收函数,采用改进的H-k叠加方法和共转换点叠加方法综合研究了东构造结的地壳厚度、波速比分布和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平均地壳厚度为64.03km,大部分台站介于60.48~66.55km范围;平均波速比为1.728,主要集中范围为1.696~1.742.东构造结地壳厚度横向变化剧烈,构造结西端和北端厚而中间薄,东构造结核部Moho面呈现上隆的构造形态,东西向上隆幅度约为6~7km,南北向的上隆超过9~10km.东构造结核部地壳上隆减薄可能由高密度、高波速的岩石圈撕裂残片拆沉到上地幔软流圈后重力失衡所致.平均波速比超过1.8的高值异常展布于东构造结的两侧,推测为环东构造结的壳内部分熔融体.东构造结地壳上隆减薄和壳内部分熔融的存在很可能均与幔源热物质的上涌有关,而软流圈地幔的上涌则可能由印度板片的撕裂引起.

关键词:接收函数ccp叠加法南迦巴瓦

单位: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100037; 美国Array信息技术公司; 格林贝尔特; 美国MD2077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期刊

¥1560.00

关注 24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