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吴冰醒 曹海鹏 阮记明 马荣荣 胡鲲 杨先乐 淡水渔业 2015年第02期

摘要:以15 mg/kg的剂量分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次肌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中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阐明了它们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的药物-曲线时间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t=21.31e-0.497t+9.779e-0.035t和Ct=74.938e-1.822t+20.811e-0.038t。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89、65.02、83.26、114.76 h。左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6.03、344.83、106.19、154.73 h。结果表明,相同给药剂量下,左氧氟沙星在体内浓度更高,分布更广,对于中华绒螯蟹的细菌性疾病有着更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关键词: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残留消除

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201306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淡水渔业

北大期刊

¥280.00

关注 27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