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在造境空间中穿行:从生命律动到精神栖居——意境美学观照下的当下文艺片人文精神考量分析

    中国当下文艺影像文本借助于意境美学特有的“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物我两忘,物我化一”的交融,超越物象表象直入精神层面,呈现出人类“童心”中或纯净、或清澄、或劲挺、或坚毅、或舒展的种种生命律动,进而为陷入到人性异化、价值失落、生存意义迷失等生存困境的现代人建构起精神栖居的家园,彰显出对人类寻求精神庇护的人文精神上的永恒关...

  • 浅谈中国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纪录片,是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反映和寻求社会变革、感悟人性与人生的载体。欣逢中国经济、文化蓬勃发展之际,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做一番考察,在经验的基础上,以前瞻的姿态寻求新的高度。期待我国的纪录片最终能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夏衍电影的视觉化追求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夏衍以其多重身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他在重视电影的思想倾向的同时,从不忽视影片的艺术技巧和审美特征。在电影的视觉化转向上,他做了各种有意义的尝试和宣传,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特色。他主张以视听符号来生动直观地叙述故事、阐述思想、表达感情、传达心理。

  • 传统文化与当代影视——影视叙事对文化题材的文学选择与艺术变形

    文化自其产生起就有一种建构的追求,这种动力会导致文化的繁荣和腐朽。文学艺术作为对文化的质疑、反思、解构甚至颠覆,在自身的创作中不断促进文化的更新。本文选取四个角度对这一论点进行阐析:重阳文化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墨家文化与《墨攻》;情欲文化与《色·戒》;权力文化与《大人物》。以期说明秩序和故事之间的互动关系。

  • 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

    在不同的国家,电影审查制度内容的变迁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电影审查制度的内容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承载着各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和传统道德的传承。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审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本文试图对中国与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发展做一个对比,讨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现状问题。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较好地平衡了政府、...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文化扫描

    20世纪30年代,随着有声片的探索的深入,声音这一新的表意元素像一条纽带将原本各自独立发展的歌舞表演业、唱片业、广播电台等与声音有关的各种“有声”娱乐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特有的“有声”娱乐一体化的文化格局。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电影业充分发挥声音这一新媒体的优势,倾力打造电影歌曲,并将歌声魅力作为塑造明星形象的重要手段,使20...

  • 论韩国电影对香港电影题材的借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电影发展的黄金阶段,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和电影人,其中许多作品对韩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韩国电影对香港电影的借鉴是全方位的,直到今天,许多韩国影片中依然留有对香港电影的模仿痕迹。本文从电影题材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韩国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模仿与借鉴。

  • 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阿尔托

    阿尔托是20世纪伟大的戏剧革新者之一,本文把他纳入到审美现代性的视野进行讨论,认为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反对西方戏剧重文学的传统,把戏剧的重心转到演出空间的组织上.这种演出空间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空间,它将演员和观众包容在一个整体之中,以其广延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二、极力摸索一种新的、有形的、形而上学的戏剧语言,...

  • 作为电影作者的谢晋--对《最后的贵族》中“爱”的读解

    谢晋1988年导演了《最后的贵族》,这部电影首次从整体上打破了严密的戏剧性叙事模式,采取了空灵的手法,用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来阐释各种“爱”,让观众跟影片中的主人公去思索、回味,产生共鸣,悟出共存于人类心灵深处的爱。对家、对故乡的怀念构成了电影的情节,也构成了电影情绪,构成了主角李彤心中强烈的回归意识。

  • 印度电影导演萨带亚占特·雷伊研究述评

    国外对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研究已有50多年历史,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观影感受,20世纪70年代以后走向了严肃的学术思考。近期,国外雷伊研究基本上是沿着细化和泛化两个方向发展,雷伊与文学、文化传统的关系日渐成为热点。进入新时期以来,雷伊研究也逐渐被我国一部分研究者纳入视野,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 关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中国动漫产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这次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正确把握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及时解决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以便推动中国动漫产业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各种竞争和挑战,走上良性发展的快速轨道,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 浅谈动画电影创作中的语言艺术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感性的表现方式把无形的人类情感、生活方式和思想活动生动地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艺术感染力,在动画电影中独特的形体语言和富于个性化的叙述表现方式成了艺术表现的基石。本文拟就动画电影语言的表述特征进行详尽的分析。

  • 偶动画在知识类影视节目中的应用探究

    如何用形象的镜头语言展示抽象、深奥甚至是猜测臆想的知识,是知识类影视作品创作的重点和难点,而使用灵活多样的材质和手段进行创作的偶动画会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空间。本文首先论述了偶动画在知识类电视节目创作中的作用,然后从整体构思、形象载体的选择、如何表现形象等多个环节对偶动画在知识类影视节目中的应...

  • 媒介·资本·意识形态--《我在伊朗长大》的三个分析坐标

    《我在伊朗长大》作为2007年度法国生产的二维黑自动画电影长片,改编自玛尔吉·斯特拉皮的同名漫画。该片虽被《料理鼠王》击败失去了奥斯卡小金人,但仍受到西方影评人群体的高度褒扬。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其媒介形式对资本及意识形态进行双重取悦的结果。本文试从媒介与资本及意识形态的关系出发,借助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分析方法进行解...

  • 从动画片《瓦力》看我国影视动画的创新

    3D动画电影《瓦力》是美国成功的动画片代表作之一。该片通过一条浪漫动人的爱情主线,渗透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主题:保护地球。通过《瓦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美国动画片的骄人业绩。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不断创新,具有整体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在衍生产品的开发上。反思中国影视动画的现状,启发我们应改变“动画加工”模式,建立完整的产业链,...

  • 论《建国大业》的商业策略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大庆之际,作为2009年最受期待的同产电影——《建国大业》未及上映便备受关注,尤其是前所未有的明星阵容成为这部主旋律电影最大的卖点。上映第一周就刷新了国产新片首映周记录的成绩,对于《建国大业》来说并不意外,重温历史的中老年人、追星的青少年都对该片抱以极大的兴趣。就电影本身而言,以表现抗战结束至...

  • 《建国大业》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2009年9月16日全闰各大主流影院上映了早已把受众轰炸得快产生审美疲劳的国庆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两天不到,该片的票房收入就超过了2000万,直逼其拍摄成本3000万人民币。该片创下国内和国际电演史上的许多第一:在同一部电影中汇集了172位国内一、二线明星,总身价超4亿,而影片实际投资3000万不到;在独享国内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

  • 《建国大业》开启主旋律电影的新时代

    据报道,截至10月14日,由中影集团投拍,韩三平、黄建新执导,汇集国际同内172位一二线明星的电影《建同大业》的总票房已经攀升至3.9585亿,《建国大业》不仅是一部近些年来最叫好义最叫座的主旋律电影,也是一部成功地将商业运作与主旋律结合起来的典范作品,开创了巾围大片的新时代。

  • 《建国大业》的多义性解读

    截至2009年10月19日,电影《建国大业》的票房已超过4.06亿元,创造了中国国产电影票房新的纪录。这部南韩三平、黄建新联合执导,172位国际国内一二线演员加盟的建国60周年献礼大片,以前所未有的演员阵容、拍摄手法及蕴涵的历史哲思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以恢弘的影像重现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 消费主义与审美狂欢--从《断背山》与《色·戒》谈起

    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是导致当下影视艺术追求感官刺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恰当地运用新的传媒所赋予的视觉权利,祛除消费至上主义观点,既要反对文化专制主义也要反对文化导向的无政府主义,实现影视艺术从伦理丧失到价值回归的审美转向。

  • 《疯狂的赛车》幽默对白的语用分析

    《疯狂的赛车》作为2009年贺岁大片,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的追捧。影片自身特色比较明显,在很多方面的手法与《疯狂的石头》较为相似,但又不雷同。其中幽默的对白,令观众爆笑不已,很多对白成为经典之词,被广为流传和引用。本文尝试从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出发,来分析对白的幽默之处。

  • 高兴地笑了,感动地哭了--评电影《高兴》

    影片《高兴》描写了我国农民进城打工、谋生的现实生活状态。它颠覆了原著的悲剧色彩,用歌舞剧喜剧的形式充分展示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描写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演绎了质朴、戏谑、真实、夸张、温情而又悲怆的人生百态。它深刻的艺术性和轻松的表现形式,使它成为继影片《疯狂的石头》之后又一部以小成本制作获得高票房的...

  • 《故事中的故事》:一部诗意的动画电影

    《故事中的故事》以诗化的电影语言,展示了导演诺因斯坦对俄罗斯文化、战争、童年生活等的一种片断记忆和感受,并对战争和人类社会做出了反思。影片故事内涵给人无限丰富、沉重的感觉,使得影片有一份沉甸甸的份量。

  • 《色·戒》vs《天边一朵云》:身体的意义表达

    《色·戒》与《天边一朵云》都通过“扮演”的情节表达了对人的身体的思考。前者揭示了身体直通心灵的意义,后者却体察到身体之与心灵、与爱无关的纯粹物质的本质。应该说,较之《色·戒》,《天边一朵云》对人的身体,以致对人的存在的哲学思考走得更远,亦更深刻。它同时也带给中国电影一个急需反省的问题。即:身体的意义表达究竟能够走多远?

  • 不容曲解与篡改的历史--电影《南京!南京!》评析

    《南京!南京!》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与同类题材影片有很大不同。它塑造了一个善良的主人公形象,并认为导致战争暴行的主要因素是普遍的人性之“恶”。但影片对人性的表现,忽略了其社会历史性,对战争的反映,忽略了其背景和性质,凸显了单个的个体。这是在普遍人性论的影响下,在错误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人性、历史和战争的曲解。

  • 爱与控制--精神动力学视角下的“邱如白”

    影片《梅兰芳》在全国的热映,使观众对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片中邱如白这一角色也随之深入人心。笔者从精神动力学的视角就电影《梅兰芳》中的人物“邱如白”进行了分析,从他自身的冲突以及爱、控制、恨和修复等方面全面讨论了他的转变过程。

  • 《澳洲乱世情》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澳洲乱世情》(英文名Australia)是2009年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大片,影片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善良的殖民者受到被殖民者的欢迎和拥护,他们团结一致,在殖民地共同建立了美好家园,而这正是殖民史的神话。影片中,殖民者被美化,殖民统治被合法化,历史真实被遗弃,这是权力和文化同谋的结果。笔者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文化碰撞三个方面...

  • 《为爱冒险》:“激情”与“理智”的抉择

    《为爱冒险》是一部融汇浓烈亲情与爱情的影片,正是通过丰富鲜明的人物形象、复杂细腻的心理剖白和情意浓浓的婉转情节,令人信服地揭示了只有敢于为爱冒险的勇气才会赢得无怨无悔的幸福的人生含意。同时,通过透析内含于人性真爱中“激情”与“理智”的天平砝码,从而折射出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意蕴和生命情感内核。

  • 论《变形金刚2》的反恐怖袭击和大美国主义主题

    《变形金刚2》作为一部以视觉效果取胜的商业大片,电影的形式早已超越了其内容本身。但是,仔细分析这部重复着类型片的寻找与反寻找、正义对抗邪恶、拯救战胜毁灭的主题的影片,我们会发现,其中潜藏着一个反恐怖袭击和大美国主义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形成主要是二战以来美国特殊的历史造成的,另外还与“9·11”后美国的文化政策有关。它是好莱...

  • 从《我是传奇》看美国的生存主义文化

    生存主义是一种边缘生活哲学,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三次高潮,至今对美国社会仍然具有广泛的影响。生存主义的产生既受到基督教末日情结的影响,又是现实战争威胁的产物,同时也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的推动,其关注的重点是社会崩溃瓦解后如何实现自救。在社会存在日益复杂化的今天,民众树立一定的危机意识,进行必要的危机应对训练是很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