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新东方主义下的泰国影像分析

    泰国电影的绝处逢生是弱势文化面对强势文化入侵的一种以退为攻的策略性选择,在新东方主义语境下,本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泰国电影的文化身份嬗变和重组,以一种更加宏观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叙述策略,将民族特征等内涵转化成为国际同质化话语的民间参考系。

  • 论中国电影受众研究观念的嬗变

    本文通过勾勒百年中国电影受众研究发展的粗线条,解析中国电影受众研究"三段说"产生的依据,创新性的提出中国电影受众研究观念的三个阶段。在吸收和借鉴其学术内涵之后,笔者将电影受众研究阶段进行重新定义,即将受众视为"群体"的阶段、"传播环节"的阶段、"生命体"的阶段,以此证明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受众观念发生的一些显著变化 认为将...

  • 内地电影中的香港想象

    本论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内地电影中的香港形象,并对此进行文化读解。讨论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内地电影对香港形象的不同塑造,实则体现了内地如何对香港进行文化想象。而香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改造和遮蔽在中国的宏大叙事中。最后引出内地对香港的身份认定问题,从认定为"他者"到民族建构中的"自我"。

  • 浅析色彩在国产大片中的运用

    国产大片发展至今已逐渐走向成熟,色彩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色彩在影片中的地位转变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表现两个方面,简要论述了色彩与故事情节合理结合的必要性,以及色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体现,为加深影片的意境、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共鸣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韩国影视现象分析及思考

    近年来韩国正处在影视史上的黄金时期,其影视业在亚洲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风潮,并逐渐向西方世界扩散。韩国影视的流行从内在因素上看除了影视作品本身展示的文化积淀中的"爱"与"恨"吸引观众以外,也离不开韩国导演的个人努力,外在因素上主要是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经营策略。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并借鉴它的经验对我国影视业的...

  • 宣传理论与影像传播

    电影艺术与政治宣传有着不解之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充分利用电影的煽动效应为各自的政治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在文艺政策的驱动下,新中国电影配合主流政治,承担起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重任。

  • 从三部美国励志影片看“美国梦”的积极意义

    "美国梦"是美国社会的现代童话,是一个完美而无限的梦想。它既指物质领域的追求财富、金钱、地位、荣誉等,也指精神价值的追求和精神世界的完善。从美国三部励志影片中,可以看到主人公们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创造精神等诸多美好品质,去争取美好生活,实现"从衣衫褴褛到腰缠万贯"的梦想,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 试论冯小刚贺岁片的美学特征

    冯小刚的贺岁片在审美趋向上呈现为一种平民视角,容易产生传播学上的"自己人"效应,从而有效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机制 其作品对于世俗欲望的替代性满足抚慰了观众现实人生的失意、烦恼和苦涩 而假定性情境和幽默的人物语言也给观众带来了轻松和愉悦 在作品主题的开掘上,渗透着导演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洞察,由于契合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因而得到普遍认...

  • 周星驰电影的传统文学因陈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表现出其独具特色的、不同于其他文化样式的文化功能。周星驰电影对传统正统的社会秩序进行解构,但同时它也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周星驰电影是在传统文化条件下的一种创新,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传统文化的制约和规范。在文学意义上,周星驰电影突出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吸收、继承与创新。

  • 美国动画简史

    本期论坛重点推介的文章是由约翰A.兰特教授撰写、张洁翻译的文章《美国动画简史》。兰特教授来自美国天普大学,致力于动漫领域的学术研究已有25年的历史。现任《国际漫画杂志》主编、《亚洲电影》主编、亚洲电影研究会主席、美国大众文化协会亚洲大众文化分会主席等,是国际动漫界知名的史论家。他的文章回顾和揭秘了美国动画史上种种不为学界和...

  • 黄文农早期动画创作研究

    漫画大师黄文农参与中国早期动画创作的时间比较短暂,关于他早期致力于动画片研究的资料,虽然目前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记载,且尚无影片实物发现,但这足以证实黄文农是中国早期动画的拓荒者。《狗请客》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动画片,他为中国早期动画发展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将为历史所铭记。

  • 经典动画的环保主题阐析

    聚焦环保主题,是生态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将"环境保护"作为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核心旨要,实现对生命意义的追索,具有社会规约意义与实践意义。影视动画作品以图像诠释主题,其形象性、直观性、重要性、迫切性的审美特征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积极元素。经典动画所渗透的环保理念为人类做出了榜样,同时也建构了健康和谐的生命秩序。

  • “泛动画”之于电影

    随着数字艺术的发展,我们对电影的认识也在随之发展,"泛动画"概念的提出就是在新形势下认识电影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围绕"泛动画"概念,在理论上对其做了一定的延伸,认为"泛动画"就是一切以"幻动"为目的的艺术表现。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对电影和"泛动画"的关系做了一次界定,并对"泛动画"概念所带来的意义做了阐释。

  • 中国水墨动漫电影的思考

    并不是没有故事情节、武打动作、戏剧冲突,动漫电影就无人看。那些"有助人成长、提升人伦道德水准"的水墨动漫电影,更有独特魅力、散发芬芳。不管是当今的"读图年代",还是以后的科技高度发达时代,水墨动漫电影因其深刻的精神内涵而深受人们喜爱。

  • 中国动漫电影艺术形象设计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我国动漫业迅猛发展,虽然在产量上有大幅增长,可还是没能塑造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品牌形象,原有的形象只能在人们的记忆中成为经典。现在中国动漫作品已经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深入人心、为广大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动漫形象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可以提及的都与原创形象自身有关。

  • 手塚治虫幽默六法细分研究

    所谓幽默,就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按照视觉或听觉流程设计的顺序,先是注意到事物表面的"正常现象",而后发现事物"出人意料的反常现象",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有所悟而得其意。本文在细细品味新版《阿童木》的同时,意在重新燃起向大师学习幽默的精神!

  • 《建国大业》:不可复制的投机大片

    作为向国庆60周年献礼的历史题材大片,应当是跨时代的史诗性的作品。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和人民,摧毁了集团的统治,建立起了新中国。把一个半封建半殖民的官僚资本统治的旧中国,带向了具有光明前景的新中国。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历史事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经历了坎坷风雨,但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充...

  • 《建国大业》:展示人物形象的标新之作

    电影《建国大业》一上映,即为受众空前热捧。影片巧妙设置了多个出人意料的看点,以往主旋律影片里没出现过的视角、情节在其中都清晰展现,包括近距离看领袖、蒋家父子的感情戏,也包括对其他人和事客观、真实、自然地叙述,几乎是“破天荒”,让人们了解了历史真相和人物的本来面貌,感觉是实实在在的“那一个”。看点愈多,亮点愈多,感点也...

  • 《建国大业》:以场面缀连成的历史史诗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的是发生在1945年到1949年问的历史,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影片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复杂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派在漫长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深厚情谊,冷静客观地呈现了国共两党双方力量的交锋和人物心理变化,有力地诠释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与道德标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得以清晰...

  • 《建国大业》:新主旋律影片的崛起

    20世纪90年代,电影主管部门以创作规划、资金、技术投入和发行保证为手段,保证弘扬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影片的制作。这种方式一直贯穿于90年代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对中国社会影响的逐渐加深,主旋律影片的创作理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建国大业》就是理念变化中的产物。

  • 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突围——从《开国大典》到《建国大业》

    中国的主旋律电影的提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广电部为了纠正80年代后期电影中的“媚俗、庸俗、粗制滥造之作泛滥于市,‘裸、露、脱’频频闪现于银幕”的倾向,在1989年召开会议并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随后“献礼片”和“伟人片”掀起了主旋律电影的热潮。对于中国本土电影而言,这是一个新生期的开始。

  • 《建国大业》成功探因

    影片《建国大业》,浓缩了1945年“重庆谈判”至1949年“开国大典”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新中目诞生史,捕写了这5年间国共两党的较量以及中国共产党和各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结下了深厚情谊,共同建立新中国的故事。整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情感浓重,是2009年最重要的献礼影片。自2009年9月17日公映以来,票房一路高升,受到众...

  • 《建国大业》: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饱经战乱的中国依旧前途未卜,在这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时刻——8月28日,为了实现和平民主的建国大业,中共中央领袖飞往重庆,与为首的国民政权进行和平谈判。在中间派人士的调解下,为了和平中国共产党做出妥协让步,几经波折,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领导人...

  • 《建国大业》的创新亮点及成功奥秘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周60周年而精心准备的献礼影片《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6日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浓缩了1945年重庆谈判到1949年开国大典这段波澜壮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该片上映30天的票房收入突破4亿元,是一部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电影...

  • 从《建国大业》看中国新主流“红色电影”特点

    一、中美独特主流电影之间的对抗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内各民族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想要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同家,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在这样的情况下召开,引出人物关系与叙事线索,并且在依据历史真实事件下,逼真生动地向观众们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前夕,经历艰难的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并取得开国大典的辉煌成就。

  • 《天水围的日与夜》:“真、善、美”的成功之作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天水围社区两户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多角度地展现了香港的底层社会风貌及世态人生,影片一经上映便获得广泛好评。本文对这部电影进行了赏析,认为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真、善、美"三方面,即影像和细节的真实、朴拙,人物和情感的善良、敦厚,风格和情韵的清新、诗意。

  • 赵薇版电影《花木兰》中的民族精神探析

    《木兰诗》是中国诗歌艺术园地中的一株奇葩,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花木兰的故事极具张力,吸引人们不断进行新的解读,赵薇版电影《花木兰》对木兰故事重新进行了演绎,赋予了木兰故事新的精神内涵。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赵薇版电影《花木兰》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 两版《暗恋·桃花源》中“假定性”的不同呈现

    戏剧和电影都离不开观、演双方所达成的一个"契约",这个"契约"也是演员和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假定性"。然而戏剧和电影毕竟是两个不同门类的艺术,无论是在表达上,还是在观众的接受心理上,都会有所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话剧和电影两版《暗恋·桃花源》,探寻"假定性"在戏剧和电影中的不同呈现。

  • 从《南京! 南京!》看战争中的人性

    《南京!南京!》不同于以往任何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电影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展开叙述,作者力图展现的不是灾难性的悲剧,赚取观众的眼泪也不是电影的目的。整部电影站在"人性"这一高度上,俯视众生。没有毫无意义的怜悯,只有冷静的旁观。本篇文章试图从"人性"这个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和日本人,控诉战争对人性的扭曲,揭示电影...

  • 以《十全九美》为例解析现代电影的“黑马”现象

    无论你承认与否,这是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电影时代。在今天中国的影坛上,再也不是名导演,高成本、大制作、强阵容鹤立鸡群,呼风唤雨的时代了 而是名不见经传,学富不到五车,才高未过八斗的乳臭未干之辈,以小小的本钱,小小的制作以及不大不小的阵容就可击鼓呐喊,横扫千军,常常所向披靡,满载而归,这就是现代电影的"黑马"现象。笔者就以《十全...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