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新世纪长影“绿色影片”的文化视野与现实观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体现在电影创作中,那就是国内外电影人拍摄了大量环保题材影片。在新世纪的10年中,长影的电影创作者也同样关注环保题材,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绿色影片"。这些"绿色影片"以广阔的文化视野观照现实社会,影片中的环保意识体现了长影人对生态问题的忧患与思考,也体现了东北人传统思想中对大...

  • 中西电影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差异

    通过一些中西影片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人常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常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重主观感性,西方人重客观理性;中国人家庭伦理观念重,提倡尊老爱幼、共享天伦,而西方人往往家庭结构简单,提倡独立自主、人人平等;中国文化主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西方文化主张创新精神与个性自由,等等。在中国电影中,个体价值往往在群体价值之下,西方则相...

  • 网络时代的电影传播研究——电影传播的要素、变化及特征

    互联网给电影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充分体现了"我的电影我做主"的时代精神。本文以网络传播为研究背景,分析网络时代电影传播的要素及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总结电影传播的核心特征。通过分析、总结,试图给网络环境下的电影传播研究提供一些帮助,并使电影更好地发挥其传播价值。

  • 经典动画的空间意象探微

    生命的符码印记了空间本身的建构意义,以此为切点关注经典动画的研究成为文艺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影视动画作品以图像诠释主题,其对空间意象的建构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成长维度";本文以"现世""思维""转换""通连""异域"为观照层面,以"惯常的生活""奇异的想象""符号的传递""黑暗的预设"与"现实的超越"为论域,对经典动画的...

  • 电影与人生:居里夫人的“滑动门”

    本文从电影《滑动门》(Sliding Doors)中女主角的不同命运,联想到居里夫人经历的"滑动门"。通过介绍传记及同名电影《居里夫人》(Madame Curie)中所缺失而不为人知的两次恋情,探讨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滑动门"。电影和教材都是生活的艺术化、文学化,教会我们如何面对人生,而人生也正是在可知与不可知之间探险,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 贺岁片《大笑江湖》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本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贺岁片《大笑江湖》进行了点评。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影语言的符号消费,影片通过恶搞武侠人物姓名以及经典电影桥段以取得幽默嘲讽的效果。接下来从图像、数字、动画、方言、音乐等方面阐述该片所选择的各种模态及其意义潜势,并且探讨了模态之间的关系。笔者指出,对于电影的意义构建而言,模态资源不是简单相加的...

  • 谈我国电影音乐的发展与繁荣

    电影差不多从它一诞生,就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音乐是伴随电影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音乐与电影具有一种天然缘分,这是源于音乐与电影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直接的在时空间、时间和节奏中体现世界的两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电影诞辰百年之际,我们回首百年中国电影音乐,从《义勇军进行曲》到《英雄赞歌》,从《九九艳阳天》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 生活模仿影像

    文明史以来,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未来想象以各种形式流传下来,代际口传的史诗和书写的故事秘密地塑造着人类的历史。20世纪以来,满载故事的影像承担起塑造历史的功能。《戏梦巴黎》是关于影像塑造历史的电影:主人公生活在影像之中,从刻意的仿效到无意识的复制,影像已经深深地嵌入他们的生活,规定着他们的生活;生活不再是源自自我,因为自我是由影像...

  • 谈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塑造

    在香港这片影视创作的沃土上,徐克凭借自身的独特视角,营造了一个奇幻的"新武侠"世界,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史上的第三次高潮,人称"徐克时代"。在徐克的武侠电影世界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女性人物角色,她们个性鲜明,形象立体,各有千秋,在各自的电影中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意味和审美价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本就精彩的电影又增色不少。

  • 论20世纪30年代影片视听语言的民族特色

    本文以20世纪30年代影片为例,对该时期影片视听语言的民族特色做了具体分析,30年代影片人物形象追求民族个性、民族情感,场景设计具有中国书画意境特色,影片节奏表现出中国美学独有的"气韵"特征,在声画空间的塑造上,大胆使用具有民族、民间特点的音乐,是一个集多种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于一体的视听系统。对30年代影片视听语言的分析不仅为民族风...

  • “欧·亨利”式写作风格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独创的"欧·亨利"式写作风格在西方文学创作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经过近一百年的中外电影文化传播,"欧·亨利"式风格走进了中国电影的剧本里,融入了中国电影的创作中,又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电影人所接受传承,发扬光大,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与腾飞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本文阐释了"欧·亨利"式风格...

  • 从《上海之吻》谈香蕉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电影《上海之吻》凸显了生活在海外的华裔新生代,由于有着中式外表却心怀西式思想而游走于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边缘的生存状态。在探寻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中,他们常常被一方面想要摆脱与中国有关的一切而另一方面由于父辈的影响,却又无法彻底割舍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心态所困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海外华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尽早分到一...

  • 电影《狐火》对原著悲剧性内涵的消解

    电影《狐火》改编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小说《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小说通过讲述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州一个少女帮派"狐火"的兴衰,展现了生活在那个时代饱受阶级与性别迫害的下层女性的悲剧命运。本文尝试从叙事学的角度,主要是从叙事情节和叙述人两个层面来比较电影与原著的差异,从而说明电影的改编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原著深刻的社...

  • 挖掘燕赵民间艺术元素 探索动漫产业链新模式

    民间文化及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母体,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燕赵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这些体现本土特征及人文精神的民间文化,不仅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品,也是燕赵新型文化产业,特别是动漫产业腾飞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对燕赵民间文化艺术和动漫产业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科...

  • 从传统视觉艺术角度看国产动画振兴之路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动画设计中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应用中的缺失等问题,论述了当前中国动画设计发掘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现代动画设计在中国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中可能借鉴的种类以及动画设计中要使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要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重新塑造新时代的具有中国...

  • 用童心看童话

    信息传媒时代,文学艺术以其传播形式的多样吸引着万千受众,动画卡通犹如绽放的一朵奇葩,不仅一如既往地让儿童陶醉,而且令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着迷,《喜羊羊与灰太狼》就是最好的说明。除商业运作的成功显而易见外,作品对童心的讴歌和成人回归童心的本真构成了该片吸引成年人眼光的深层原因。探究成年受众观看动画的动机,既能有效引导广大受众的期...

  • 谈影作《赵氏孤儿》对原著的超越性

    陈凯歌的影作《赵氏孤儿》虽然以同名原著为原型和框架,但绝非是其历史意识与原本技巧在新的感知结构中的扁平投影,其内容与意义可以说是去古甚远。影作以新的意义建构艺术秩序,唤醒了原著中曾经被遗忘和遮蔽的历史细节和人生真相,使作品获得了精神上的深度和可感性的崭新品质。本文试图从悲剧文学的几个基本范畴切入,探究影作对原著艺术秩序的...

  • 《赵氏孤儿》:经典的重释,人性的回归

    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在纪君祥《赵氏孤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改编,重新塑造了屠岸贾和程婴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在崭新的时代背景下对舍子救孤举动提供了更合乎人性化的解释,对历来大快人心的复仇情节进行深入思考,既弘扬了崇尚正义、除恶扬善、一诺千金的民族精神,又体现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高度珍视,彰显了爱和宽恕的主题。

  • 《赵氏孤儿》的“陈氏”演绎

    陈凯歌大胆选择了"赵氏孤儿"这个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以不同于以往艺术形式的电影艺术,对这则故事的主题、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独特的演绎。与《史记》的记载和元杂剧《赵氏孤儿》相比,电影《赵氏孤儿》有所继承,但更多的是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大胆地颠覆了长期以来早已在人们心目中定格的复仇主题和英雄人物形象,从而完成了对《赵氏孤...

  • 《赵氏孤儿》:人性洞察与文化苦旅

    陈凯歌的《赵氏孤儿》在2010年的岁末隆重上映,迅速掀起了一股收视热潮。其对古典悲剧的现代改编与阐释,对人性深度挖掘背后的文化负重,对程婴、屠岸贾、赵孤的精细刻画,都给人带来了无限惊喜。但其电影中的精神理念过于抽象;复仇过程琐碎而又令观众难以理解;悲剧之中小演员的喜剧颠覆等,都使得这部电影引起了巨大非议,从而成为陈凯歌电影征程中...

  • 电影《赵氏孤儿》与元杂剧悲剧思想

    中国古典悲剧美表现为"伤感",古典悲剧主人公身上着力呈现的是一种命运的悲惨,古典悲剧重点是表现命运藩篱之下的悲剧性的人生。影片《赵氏孤儿》改编自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元杂剧《赵氏孤儿》,影片着眼于社会现实,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还赋予主人公对现实的否定与不妥协的性格。影片《赵氏孤儿》一方面揭示了奸臣凶狠残忍的罪恶行径,另一方面...

  • 电影《祝福》与鲁迅原著之比较

    北影于1956年拍摄的《祝福》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并在国际上获得两项大奖。电影版《祝福》和小说《祝福》,两者之间大体有三种关系:化虚为实、有无相生和物是人非。不同的人物设置和情节设计体现了不同的思想。小说《祝福》体现了鲁迅的启蒙立场和改造国民性的重大命题;夏衍编剧的电影《祝福》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民阶级政治上翻身当家做主...

  • 《孔子》文化学与社会学意义解读

    影片《孔子》的价值不仅是体现在票房等方面,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文化学和社会学上。它是外化的文化符号和形象的文化呼喊,是对当今人们的警醒和对中国文化的寻根。其警醒体现在对当今知识分子、为政者、普通民众和年轻人的警醒;其寻根体现在对国家文化之根的寻找与呼唤,因为儒家文化是文化全球化与多元化并存下的本根的坚守与完善,是我国社会转型...

  • 《简·爱》: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简·爱》是根据长篇小说《简·爱》改编而成的,这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自叙式现实主义小说。这部作品是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也是她的代表作,不仅引起当时英国文坛的轰动,至今仍吸引一代代电影人从不同角度阐述对作品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原著和电影的对比,挖掘出主人公蕴藏的高尚品格及社会制度和传统习俗对他们造成的伤害。

  • 《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语言和非语言分析

    审讯者和受审者之间的交流是一项策略性、技巧性很高的工作。这种交流主要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两种形式。华语谍战片《告密者》《黎明之前》中受审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例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眼神等)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我们在观赏影视剧时,要善于仔细聆听受审者的语言,细心观察受审者的非语言行为,这有助于我们更...

  • 影片《海上传奇》:对话国际名都的纪录文本

    跨越世纪的历史,翻天覆地的城市,悲欢离合的人群,浓缩的精彩在以记录为体裁的影片中展现;18个风云人物,18种人生,安静地书写在没有倾力表演的镜语里。影片《海上传奇》精巧的镜头运用,真挚的故事讲述,新颖的段落连接,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感受;而着力打造出的一种真实的东方美,也让观者享受到了与国际大都会零距离的对话便捷。

  • “拜金”与“纯爱”的背后蕴涵

    江苏卫视的婚恋节目《非诚勿扰》与电影《山楂树之恋》分别以"拜金"与"纯爱"引起当下社会的热议。《非诚勿扰》节目中女性表现自我,开放大胆,对金钱的欲望表达直率;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稚嫩的女性意识与物质元素对爱情的渗透,呈现出女性的"失语"。本文以女性形象分析为切入点,探讨"拜金"与"纯爱"的背后蕴涵,指出社会对女性身份的建构...

  • 《让子弹飞》中戏剧化的人物表现

    《让子弹飞》不是简单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戏,而是姜文雕塑自我英雄形象的表演戏,这个过程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靠着戏剧化的手法一步步完成的。在张麻子和黄四郎的斗争过程中,影片没有呈现斗争双方应展现的那种痛苦的挣扎与焦灼,而是戏剧化地神化了张麻子的英明威力,弱化了黄四郎的抵抗力量,使得一场异常艰苦的斗争变成了一场表演成分非常高的戏剧。...

  • 《让子弹飞》:在欲望和现实中纠结与妥协

    由姜文导演的贺岁大片《让子弹飞》,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第三记:《巴陵野老:盗官记》,是一部描写民国时期土匪和恶霸之间争斗的影片,但它使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反映这场争斗。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双方暗藏玄机的言辞和最终角逐时的刀光剑影,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着力展示军阀混战乱世中的人们(买官的马邦德...

  • 《山楂树之恋》:生死相许的纯真唯美凄情

    电影《山楂树之恋》是导演张艺谋根据艾米的长篇纪实同名小说改编成的一部影视作品。影片讲述了""后期一个真实的山楂树爱情故事。成分不好、能干却自卑的静秋与军区司令员的儿子"老三"孙建新一见钟情,他们在艰难时世中憧憬着自己的美好生活,当他们令人感动又令人心酸的纯美爱情之花即将开放时,老三却得了白血病而去世,长眠在村边那棵开满红...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