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中国2010年贺岁片之“俗”与人性美的悖论——论中国当代电影的艺术真实性

    2010年中国贺岁片《让子弹飞》《赵氏孤儿》和《非诚勿扰Ⅱ》,将"俗"定位于人性的负面性的展示,与人性原初之美构成悖论,这折射出中国当代电影对中国审美传统中的艺术真实观的曲解。"俗",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语境中,它不仅代表着更为普遍的大众化的审美风尚,而且也是艺术真实的一种具体呈现,它是一种源于人性原初的真、善、美的真挚情感,积淀为...

  • 厄普代克作品中的电影叙事

    以电影为代表的各类大众传播是厄普代克创作中所青睐的叙事语言之一。电影、电视是大众文化的代表,厄普代克在创作中将它们作为影射当代美国人的文化状态的一种意象。在厄普代克的笔下,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营造"虚幻空间",不同程度地控制着现代人的生活,成为很多后现代人打发时间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之一。长期生活在同时具有"真实...

  • 香港怀旧电影中女性形象生成的社会语境

    本文以香港怀旧电影中的女性为主要论述对象,试图将影片中的不同分析例证与不同语境结合,将构成怀旧电影的女性人物形象的诸多问题还原到具体的电影之中进行解读,在对其分析梳理之后探讨电影中女性形象生成的社会语境。

  • 西方文学视野下的影视研究

    影视和文学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两大主要媒介,二者在体现时代背景、表现人物精神存在方面,有着类似的使命。同时我们也看到,多数电影,尤其是优秀影视剧在创作过程中吸纳了文学的很多元素,因此文学与影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文学与影视制作的融合使文艺创作中分离出文学作品影视化和影视制作文学化两个创作方向。本文拟以西方文学的发展史为主线,探...

  • 试析美国电影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本文从"人本主义"的概念辨析入手,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核心内涵,并以当代美国电影为考察对象,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美国电影中折射出的人本主义思想,指出这一思想主要体现为理性的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珍惜生命的精神、环保精神、关注人类命运的精神等。当代中国电影界应当借鉴美国电影中丰富的人本主义因素...

  • 重庆民营影视制作产业发展探析

    民营影视制作产业在中国发展已经有了近20年历史,重庆虽地处内陆,但影视制作产业作为重庆市创意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视,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影视制作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本文着重探析重庆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在影视剧制作领域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 谈电影画面构图的多样性

    在观众欣赏一部电影或电影艺术的时候,首先带给观众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是画面,这就是电影画面的具象性、逼真性的集中体现。电影从绘画构图中汲取的艺术养分是有目共睹的。绘画性是电影艺术的风格之一。有意识地借鉴传统绘画的表现技巧,在中国、外国电影艺术创作中屡见不鲜。电影画面的构图不仅仅在于它与绘画的关系,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电影...

  • 计算机数字技术为电影带来的空前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电影的领域也是如此。电影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甚至可以说,电影发展史便是电影科技的发展史。毋庸置疑,电影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计算机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丰富的样式,使电影极大地延伸了题材范围,使新的表现对象进入电影文本。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虚拟世界的表现逼...

  • 从文化演进视角看中国体育电影发展史的分期

    体育电影通过影片的观赏性来征服电影观众,从而达到使人们在电影院也能体味竞技体育的兴奋和魅力并彰显体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文化演进理论认为:每种文化形式的"发展周期"都可分为四个循环往复的阶段,即实验探索阶段、特征明显阶段、反思超越阶段和经典范式阶段。本文运用文化演进理论对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重新对中国体育电影...

  • 电影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以《让子弹飞》为例

    近年来,中国电影虽已朝着品牌化、市场化方向迈进,然而其制片、发行、放映仍然处于相对独立封闭的状态,缺乏系统经营运作的理念,营销问题仍然是中国电影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让子弹飞》为案例,分析其在电影营销上是如何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托品牌资源,以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网络传播等手段进行全方位、多样化、系统化的整合营销传播,借此分...

  • 谢晋“”叙事的大众认同机制及当下启示

    从文化机制的深层肌理考察,谢晋以"‘’三部曲"为代表的电影经典正是立足于民间话语的利用、生产与播撒,通过"对抗与抚慰"机制的缝合性实践,既安全释放了大众对政治的冲撞性情绪,同时从民间道德层面输出抚慰性情绪,从而在面向时代的文化解构与建构中,引导受众深层认同。谢晋电影对大众文化机制的成功实践,可为当下的大众电影生产提供策略上...

  • 电影中张艺谋对真、善、美的追求

    本文以张艺谋执导的几部影片为文本,理解张艺谋对真、善、美的追求。张艺谋求真路上以波瓦洛为知音,在灵魂深处对真的内涵作了全面剖析。分别对生命之真、人性之真、理性之真作出追问;寻美中独行于艺术长廊,在慕美中张艺谋表现了对电影形式的大胆而执著的探索;追善中与孔子、波瓦洛桃园结义。波瓦洛之言:"善是描写人性的。"张艺谋秉承这一教...

  • 平静与深思:侯孝贤电影风格解读

    作为台湾电影领军人物之一的侯孝贤,有着十分独特的电影风格,他的电影取材于台湾本土乡情,大量运用长镜头,固定拍摄,电影中充满了平静与深思。他总是站在第三人的位置上来观察和表现世界,对于人文的关怀达到了极致。他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拍摄手法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静静观看和思考现实世界的平台,在平静的背后看到的是侯孝贤的那颗热切的心。

  • 中国动画创作中的审美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动画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偏重视觉效果形式的倾向,主要体现在作品故事内容的泛化,外在视觉形象表征上的同质性和模仿倾向。本文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视觉艺术审美的知觉活动以及对中国动画艺术发展中问题的反思,提出中国动画艺术在注重视觉娱乐性审美的同时也应该给观众以文化思想"意境"的内涵之美,突出民族性的艺术品格,即外在视...

  • 《疯狂约会美丽都》:一部写给大人的童话

    在美国三维动画大片充斥全球的背景下出现的法国动画电影《疯狂约会美丽都》无疑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相比三维动画中场景的形象逼真与人物的惟妙惟肖,《疯狂约会美丽都》是近似于无声的、夸张的、怪诞的手绘动画。在充满怀旧的氛围中,导演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对奶奶的回忆,这是一部只有用心才能欣赏的童话故事。本文将从动画设计与情...

  • 解读动画影片《超级大坏蛋》的艺术创意

    《超级大坏蛋》是一部颠覆漫画英雄电影的动画影片。求变与突破是梦工厂一贯坚持的理念。影片从反传统的角度展开构思和创意,探索善与恶行为之间的动机与逻辑联系,对传统的沿袭与创新也体现出动漫艺术创作的价值核心。本文从影视动画创作的艺术创意与造型表现因素等方面对影片进行解读,意在引发对动漫创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 日本优秀动漫音乐鉴赏(下)

    随着日本动漫火热全球,日本的动漫音乐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当前日本动漫音乐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同时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动漫音乐作品。无论是忧伤还是快乐,无论是幸福还是难过,都带给我们听觉上美好的享受,给我们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网上给动漫音乐的分类各不相同,但大部分日本动漫音乐可以分为四大系,分别为治愈系、悲伤系、空灵系...

  • 浅析宫崎骏动画电影中配乐的艺术价值

    在全球电影事业日益兴盛的今天,动画电影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引人入胜的画面意境在世界电影艺术中已然占有一席独特的艺术地位,动画电影的观影群体也已经不再单单是天真无邪的儿童。宫崎骏作为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在过去的岁月里,他的作品可谓部部都是经典之作,其中不但深刻地展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关怀,曼妙动听的电影音乐与影片进行深层次的...

  • 浅析色彩在动画电影中的表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动画电影的产生,为现代人们的生活留下了无数的艺术享受。从美国动画电影到日本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代表的动画产业以及中国刚刚起步的动画电影,都离不开色彩元素的表现。本文从多个色彩角度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更加体现出了色彩在动画电影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论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作用

    色彩是影视动画中角色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对于动画角色有着基本的色彩表现和结构表现等造型作用,并且能够表达角色的情感、塑造角色的性格,甚至通过其象征作用赋予角色某种特殊属性或成为角色的缩影,从而与剧情的发展和导演意图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画发展至今,色彩在角色设计上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和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动...

  • 全球化语境下主旋律电影的国际视阈——试析《大太阳》对灾难主题的阐释

    主旋律影片在市场化的道路上,往往面临既要政府的肯定,又要观众喜欢和国际认可等多重困境。影片《大太阳》以四川汶川地震灾难为题材,以关注灾难后人类的自省和重生为切入点,以民族化视角展现人类在灾难面前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在全球化语境中阐释灾难主题,使主旋律影片具有国际化视角和打动人的魅力。

  • 心灵重建的民俗依托——试论《大太阳》中的“招魂”与“安魂”

    影片《大太阳》中最感人的一幕是结尾处众学生家长在废墟上手捧照片祭奠孩子的"招魂"场景。它建立在深厚的民俗心理背景上,真实地传达了民族心理情感和对待生命的态度。"招魂"与"安魂"是重要的传统丧葬礼俗,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其意义是在完成逝者身后事的同时安放生者的心灵,是生者心灵重建的基础。加强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够帮助我...

  • 试论《大太阳》的文化价值取向

    《大太阳》讲述的是汶川地震后,经历过那一段伤痛的人如何在挣扎和痛苦中重建心灵的故事。影片在展现与灾难相关主题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探索人们面对灾难以及在灾难过后的心理变化,关注人类缘于灾难而带来的自省与成长的力量,通过对银杏、樱桃、山娃子等人物群像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和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以...

  • 影片《大太阳》取得成功的原因浅析

    目前,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在大众化、商业化道路上处于低谷探索期。为了研究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的发展道路,本文以影片《大太阳》为例,分析了影片在现实题材主旋律电影中取得成功的原因,即对艺术真实的坚守。影片主要通过人物塑造体现艺术真实性、通过真挚诚恳的创作态度体现艺术真实性两种手段,来完成对艺术真实的坚守,达到艺术倾向性和艺术真实...

  • 《大太阳》的审美意象构建及隐喻系统生发

    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大太阳》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心灵重建的故事。影片通过一系列符号式和寓言式审美意象的构建,由暗示和象征生发出了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隐喻系统,从而使影片的主题超越了灾难本身,深刻地阐明了生与死的主题,体现了一种尊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达到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

  • 论《唐山大地震》与《大太阳》的创伤性叙事结构

    《大太阳》和《唐山大地震》(以下简称《大地震》)有着类似的叙事结构:主人公因失去家园而变得悲痛万分,为了忘却地震带来的创伤性记忆,他们选择逃离家庭,在重建心灵家园之后,他们继而又回归家庭。电影都向观众呈现了家庭破碎的人们心灵重建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死去亲人深深的依恋和对新生活不屈不挠的向往追求。

  • 《大太阳》的审美特色与音乐美

    2011年5月初上映的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电影《大太阳》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焦点。这部热门、感人的电影不仅仅在取材上使人感动,也在故事情节上使人感动。《大太阳》歌颂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对受灾地区的帮助和支持,及时给灾区人民送去温暖、送去亲情,帮助那些经历过伤痛的人们,抚平内心伤痛。本文概述了《大太阳》中声音、音乐背景、故事情节的音乐...

  • 香港电影中的内地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关注的主要焦点是"自我"和"他者"的关系。香港的"他者"是复数的,具有双重性,中国和英国同时成为香港的"他者"。但从1949年之后,香港的"他者"更多指涉的是中国内地。本文围绕香港、内地(女性)、电影三者来考察香港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想象的命题,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中内地女性形象的演变,试图探讨香港电影如何代现...

  • 《紫颜色》:电影对小说的互文性改编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198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出版后就在批评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85年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其小说改编为同名电影。本文以结构主义的互文理论为支撑,以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作为前文本来研究电影版《紫颜色》对其小说的改编。

  • 浅析日本电影《男人难当》中的恋爱观

    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日本。"爱"一词作为英语"love"的翻译词首次出现,寓意男女之爱的"恋爱"也作为翻译语被广泛使用。山田洋次导演的系列电影《男人难当——寅次郎的故事》,48部作品无一例外都以男主人公寅次郎的爱情为中心线索,为观众展现了不同类型的恋爱模式,使我们得以由这几种恋爱模式深入探视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日本人恋爱...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