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解析电影评论界专业话语的两种指向及困惑——以金鸡百花电影节为例

    电影评论界存在着一个专业的圈子,依托体制形成一种区别于公众话语的专业话语,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电影评奖的机制和标准。然而,由于商业化的浪潮和大众媒介的变革,这种专业话语受到来自公众话语的质疑和压力产生分化,形成两种不同的指向,这种分化带来了一些困惑和反思,需要我们从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方向着眼,并结合电影艺术发展的规律来探索解决...

  • 浅析中国电影近年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影院上映的本土电影数量日渐攀升,这种表面现象着实令人感到惊喜。但笔者也不禁产生疑惑:在这种"百花争鸣"的景观下,中国本土电影是否真的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因此,笔者带着这个疑问,从发行环节的薄弱、类型方面的单一性、创作者的自身视野、现实主义色彩以及好莱坞式的"关怀"这五个方面,针对2010~2011年这两年中国院...

  • 青春期的香港电影及其特征

    香港电影保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继承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传统。香港电影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步入青春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青春期的晚期。类型片的形成,导演风格的日趋成熟,电影市场的细分等,是香港电影步入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 解读西部地域的母体形象——西部电影的符号化影响

    中国西部电影对于整个华语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体现在第五代导演对于电影语言的实验性探索上,同时它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更具有深刻久远的影响力。本文通过经典西部电影和华语电影的探讨,认为西部电影创造出的西部地域的母体性特征成为一种中国文化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在之后电影当中也有充分的诠释。从而西部电影当中所建立的西部地...

  • 电影叙事者存在的“有、无”论

    关于电影叙事者在影片中是否"存在"的讨论是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电影叙事学家们使用了文学叙事学中"隐含的作者"这一术语来研究电影叙事者,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揭示这一概念纯粹形式方面的意义,因而产生了很多争论。继电影的经典叙事之后,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同于文学叙事的方式和技巧,集中表现在电影中"真实性"的...

  • 新十年台湾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台湾的历史遭遇造就了它复杂的文化品格,它的政治/文化身份始终游移在中国、日本和台湾本土之间,具有多元性和混杂性。身份认同问题中关注的主要焦点是自我和他者的关系,而中国大陆和日本同时成为台湾的"他者"。本文借用电影场域,以1999年以来台湾制作的电影为例,考察台湾电影中如何彰显对中国大陆、日本的文化想象以及如何对本土身份进行确认...

  • 论艾柯的电影符号学理论

    意大利电影符号学理论家艾柯在麦茨和帕索里尼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艾柯质疑帕索里尼的电影影像来源于现实的观点,认为包括电影影像在内的图像是社会惯习和文化的产物。艾柯接受麦茨和帕索里尼的电影影像从符号学角度研究的方法,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影影像的十大符码。艾柯还在辨析麦茨和帕索里尼的电影符号分类的基础上,对...

  • 新十年大陆电影中的台湾“本省人”

    在新世纪的10年中,本省身份在台湾政治生活中被强化,表现为当地文化传统被积极推广并建构台湾自我历史、建立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族群差异。这一时期的大陆电影无论是主旋律的《云水谣》(它所要确认的是本省与中国在文化传统上同文同种)还是商业电影《疯狂的赛车》(它对外省形象的借用)都对寻求本省身份的台湾形象做了一次对话或映照,它们是对...

  • “新”主旋律电影的“非主流”策略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逐渐向市场化、商业化转型。这些"新"主旋律电影以非传统的叙事、偶像化明星的加盟为其鲜明的特色,跳出与以往主旋律电影的窠臼。这种较新的叙事方式和柔性表达遵循"差异原则",助影片褪去过往"说教"的成分与色彩,弱化了史实的争议和意识形态的过分纠结。他们以深谙观众心理的商业类型形式的宣传和制作策略,客观上消弭了主...

  • 被凝视的女性化“他者”——20世纪西方影片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一百年来西方电影里的中国形象是一个有待拓展的研究课题,有助于我们反思如何重新构建中国形象的种种问题。本文从"凝视"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个课题,并指出中国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一直在被凝视、被赋予一种女性化的特征,无论中国形象如何变化,皆出于西方文化寻求颠覆对象和共谋伙伴的目的。

  • 寻找我们的精神父亲——论文学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塑造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寻找精神父亲、完善自我的过程,"父亲"缺失就意味着社会秩序的崩坏和精神秩序的垮塌。寻找精神父亲、瓦解父亲权威("弑父")、重构精神父亲是人类建构社会秩序和精神秩序的不懈努力。中外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塑造的精神父亲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理想父亲能够代表一切美德和威严;(2)现实父亲,包括威力强大而...

  • 电影《死者田园祭》的叙事学研究

    《死者田园祭》是一部充满哲性思考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在时空中不同坐标点上的本体相会的故事。导演刻意将自己的意图和思想并行不悖地放置于影片之中,让观众循着作者叙事的时间和空间的相遇际所,感受片中人物和片外导演以不同叙事者身份的交织。影片给予解读的多种可能,即故事如何发生,甚至发生与否全交由观众去判断,各种意象与符号充斥整部影...

  • 《最爱》的人性之恶探析

    著名导演顾长卫的《最爱》虽极力凸显男女主角的生死恋情,但剧中如影随形的人性之恶也展露无遗,"血头之恶""受害者之恶""众人之恶"传达了顾长卫对"边缘人"生存状态一如既往的关切和他独特的视角及叙事方式。

  • 《窃听风云》与《窃听风云2》叙事比较

    随着《窃听风云2》的上映,《窃听风云》与《窃听风云2》之间的关系,既存在相关性,又彼此独立,对两部电影进行叙事比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魅力。通过叙事结构、叙事时间、象征的运用、人物比较这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窃听风云》与《窃听风云2》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叙事结构模式,叙事时间跨度,运用不同意象象征隐喻人性复杂性表现的差异,有...

  •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

    电影饱含着一个民族在众多方面对世界的认识和反映,其翻译要求译文在用词造句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反映原文的风格及文化的内涵,从而达到让目的语观众无限接近对原文理解的效果。语言世界图景是一个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中折射出来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思维。本文基于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结合电影文本的特点对电影字幕翻译的优化...

  • 从晋商剧看“大院文化”

    《昌晋源票号》《驼道》《龙票》《白银谷》《乔家大院》《走西口》……这些荧屏界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晋商题材电视剧的代表之作。在晋商剧十余年来兴盛不衰的创作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把拍摄视点对准了坐落在山西的一座座晋商大院,不仅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还传递出韵味深远的"大院文化"和民俗风情。从晋商剧看"大院文化",无疑是电视...

  • 虚拟时代下三维影视角色造型的建构

    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时代下三维影视角色造型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在进行角色设计时,更多地还要考虑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特别是在虚拟时代下,三维造型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在进行角色设计时,不但要考虑到角色造型的设计原则,还要考虑传统文化和剧情等多方面因素对角色造型的影响。

  • 中国功夫电影对中华民族精神的阐释与传达

    充满了中国元素的功夫电影深入而清晰地阐释和传达了中华民族精神,将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向往和平的仁爱精神和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融入精彩的剧情中,塑造出无数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以德修武、以武行侠,其堂堂的正气、高尚的人格,在使人们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的同时,带给人们一种满足、一种陶冶、一种启迪,...

  • 解析李连杰系列电影对中华武术精神的阐述

    从《少林寺》到《黄飞鸿》再到《霍元甲》,李连杰系列电影对中华武术进行了颇为优秀的展示。这种展示不仅仅是中国"功夫"所特有的招数和派系的解读,更是包含了武术的内涵主旨——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本文结合李连杰自出道以来所拍摄的系列电影,对中华武术的精神进行了诠释。

  • 体育影视娱乐化发展策略探析

    体育运动带动了体育影视的发展,特别是每届奥运会的召开,引起新一轮的体育影视的蓬勃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将我国的体育影视发展推上顶端。飞速发展的体育影视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开始有娱乐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让体育影视更接近普通老百姓,更贴近生活。娱乐有正与负,我们充分利用正确的娱乐,让体育影视回归本质。本文通过分析体育影视娱乐...

  • 浅析体育电影《温情橄榄球》所展示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影片故事改编于橄榄球新秀迈克尔·奥赫的真实经历,以主人公的一些境遇诠释了年青一代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价值或者说潜质,随便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年轻的迈克尔如果不是这个白人家庭收养,并刻意培养他的潜质,现在的美国橄榄球赛场上也不会有奥赫的存在。而在处理种族问题上,导演也是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人性...

  • 论贾樟柯电影现代性空间

    贾樟柯电影所以取得成功并在国内外获得好评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融进并表达了导演关注社会底层、关怀民生的人文思想和时代良知。贾樟柯电影的空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底层空间的真实写照,是对很多当下中国光鲜的媒体现实的一种必要补充和观照,也是对某些社会现实所进行的艺术表达和文化批判——不是简单的揭丑,而是富有强烈的后现代性指向...

  • 对张艺谋电影民族色彩印痕的主观性评判

    色彩是电影的灵魂和精髓,是使电影脱颖而出的利器。张艺谋所创作的影片中贯以红、黄、黑三色为极度夸张的色彩渲染,寓意影像的哲理内涵,从不同的层次展现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印痕,演绎着深刻而又沉重的历史沧桑。我们在评判其电影的色彩内涵和主观性表现力的同时,还要乐观地等待"后张艺谋电影时代"的到来!

  • 历史的个人化重构

    中国影星姜文,不仅是位优秀的演员更是一位出色的导演,他导演的电影并不多,只有四部,但是这四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四部电影的背景都是与我国历史时代紧密结合的,如1994年""时代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2000年抗战时期电影《鬼子来了》、2007年北洋时期电影《太阳照常升起》、2010年近现代历史电影《让子弹飞》。本文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出发,...

  • 冯巩喜剧电影的灰色幽默

    新世纪以来,作为大众娱乐主要形式的中国喜剧电影创作,风起云涌,蔚为大观。冯巩成为中国喜剧电影创作的重要导演之一。《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这两部影片显现了灰色幽默的风格,为冯巩导演风格的成型奠定了基础。区别于黑色幽默,灰色幽默消解了彻底的绝望和冷漠,表现为:文化承载赋予幽默以深度,给予喜剧电影以厚重,让剧中人物...

  • 风声鹤唳之间的交响诗篇——从塞吉昂·莱昂内的电影看意大利西部片的声音造型

    不同于好莱坞的西部片,意大利西部片有着自身别致的视听语言风格,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塞吉昂·莱昂内。他在努力尝试用画面颠覆好莱坞传统西部片的同时,在对声音造型的构建上,也展现出了其独到之处,这多半要归功于他御用的作曲家莫里康尼。本文通过浅析意大利西部片的代表人物莱昂内的作品以及作曲家莫里康尼为这些影片创造出的独特的声响形象,...

  • 论导演托纳托雷的伤感电影艺术风格

    托纳托雷是意大利著名写实派导演,他曾创作出很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如他的"回家三部曲"就是其中的代表,托纳托雷的导演技术纯熟,获得过很多的世界电影奖项。这些电影具有独特的伤感情节,其中的很多回忆片段和朴实的叙述手法令人称颂,电影中的人物也贴近现实,对平民的关注也是他电影的重要特点,形成了一种朴素平实的艺术感觉。本文结合他的经典作...

  • 动画纪录片的真实观与虚构观思辨

    纪录片真实性的外延是纪实,内涵则是借以影像揭示本质。非虚构不是外在形式的,而是纪录事件本身符合客观存在。以动画形式表现纪录片,甚至从局部拓展整体,引发纪录片真实与虚构的重新思辨。动画纪录片是创作主体在"事实核心"基础上,通过视听影像对历史、现实、文化及心理的主观创造性重构,其更体现了纪录片艺术再现真实的本质。

  • 动画的表演性

    动画是影视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影视艺术的最深延展。影视艺术是直接的表演艺术,而动画是影视艺术的一种间接表现艺术,那么同样具备影视艺术的本体特征,只是动画艺术将影视艺术的表演特征潜在于特殊的创作过程中。本文就动画的艺术本体特征、动画的历史演进形态、动画的剧本以及动画的造型特征进行论述,由浅入深地阐述动画的"表演性"这一...

  • 浅析“熊猫阿宝”带给中国观众的思考

    2008年上映的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和2011年上映的该片续集《功夫熊猫2》对中国观众而言,确实意义非凡。憨态可掬的"熊猫阿宝"形象既勾起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及其传承问题的思考,也引发了我们对本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出路的大讨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的动漫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故事资源,但只有创新性地利用这些资源,...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