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新世纪中国大陆电影片头研究

    电影片头是电影的一部分,且较少被电影理论研究所重视。根据片头风格的呈现方式,片头可初步分为信息交代式、气氛渲染式、重点突出式、剧情提示式与抽象概括式。分析新世纪中国大陆票房前十的中国大陆影片,将其归入以上五类,笔者发现大陆片头在新世纪十年内的进步在于对电影片头的重视度提升,表现在时长、特效、主题凝练等方面,电影片头逐...

  • 从窥视到闯入:3D电影的艺术美学之思

    从艺术美学的角度看,3D电影在视觉体验、审美心理和欣赏效果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地改变了观影体验:第一,3D电影使观者从窥视体验向闯入式的沉浸体验转变;第二,3D电影创造的切身沉浸感易造成审美“差距”,从而限制观众的思维与想象;第三,3D电影易使观众丧失艺术静观态度,代之以娱乐沉迷。对此,应因势利导,针对目前3D电影的优劣势进行创造...

  • 电影语言中暴力与审美符号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电影符号的暴力影像可分为能指上的和所指上的两种,它们的意义并非指向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而是弗洛姆所呼唤的人性热情的艺术表达。这种表达是对绝望的抗争和对希望的渴求,是向死而生的存在主义的理解,是对生存与死亡的隐喻。无论这个毁灭和绝望指向社会还是自身,无论是用理想人格来超越它还是用它来批判社会现实,它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

  • 漫谈英剧的兴起

    英剧的走红是这两年无法忽视的现象。谈英剧的兴起,就无法不提美剧,英剧和美剧的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在内涵与细节上,英剧与美剧又是截然不同的,美剧以观众为主导,大众而精致,英剧更短小精悍,丰富而多样。本文试图探讨英剧的特点与风格,并探索在英剧与美剧对比的背后观众欣赏趣味的变化,以及英国以公共电视为主的电视体制,与美国以...

  •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式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产生既有其历史文化原因,也有其经济政治原因。电影作为文化的重传播媒介,承载了宣传这一价值观的任务。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基础是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而其核心在于将个人理想与英雄主义完美重合。好莱坞英雄电影就是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重合的两者,在电影中实现完美结合,以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同时实现美国...

  • 试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土地情结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质朴地展现了乐观、豪爽的东北农民和原汁原味的东北农村生活,进而呈现出鲜活的东北地域文化。本文从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主题、创作手法、剧情设计、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共性入手,研究东北人深厚的土地情怀对电视剧创作的影响,并归纳黑土地作为一种标识和符号在东北地域文化中的重地位和独特韵味。

  • 中国主流电影与文化软实力构建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国之间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指标。中国主流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资源,代表国家形象,传播国家主流文化,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重而特殊的地位。

  • 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的“他者化”呈现方式

    电影是思想的折射镜,体现着性别、种族与政治冲突的内涵,美国电影利用固定模式,以想象与误读的方式呈现华人形象。在美国电影中,华人形象往往被丑化、工具化、妖魔化和边缘化,成为虚设的文化象征符号,而并非真实的文化自我。这是美国社会的群体层面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与扭曲,是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体系对于“他者”的猎奇式的想象。本文从文化...

  • 解读好莱坞励志电影背后的“美国精神”

    好莱坞励志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正处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时期,好莱坞借助电影这一载体宣扬民族精神,传递积极的精神力量给每一位观众。励志电影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往往能正面地给予观众一种向上的力量,并通过影像手段传达美国的精神内涵,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好莱坞励志电影不仅是一种供大众娱乐的方式,也是一部穿越剧,为观众呈现不同角度的...

  • 好莱坞与南韩电影里的别样朝鲜

    长久以来,好莱坞凭借其电影霸权构建了为数众多的对其他国家或民族电影的“刻板印象”,并且以此为卖点满足西方人的优越感,更重的是这些电影还承担着意识形态扩张的功能。好莱坞电影“假想敌”的变迁与国际局势变化也有着密切关系,美国电影人不但“政治觉悟”相当高,且懂得让政治为娱乐和赚钱服务。与好莱坞的风格相反,逐渐崛起的韩国电影...

  • 中国影视动画艺术特征发展阶段论

    从艺术特征的角度,可将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影视动画及其艺术语言历经了效仿借鉴阶段、二元并峙阶段、多元复合阶段之后,已开始发展到了优势突破阶段。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除了主题模式以外,动画的角色塑造、场景描述以及形象、色彩、意境等诸特征都有不同的审美特点。

  • 网络时代下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和发展

    数字和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大大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艺术形式,微电影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电影这一全新的电影形式应运而生,在制作方式、艺术特色、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成为一种为专家学者和一般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新型电影形式。本文从微电影的定义谈起,探究了微电...

  • 从西方吸血鬼文化角度评电影《惊情四百年》

    《惊情四百年(Dracula)》是一部阴森诡异的吸血鬼传说,同时也是一个凄美感伤的爱情故事。吸引打动我们的,也许正是该电影将两者新鲜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该片巧妙运用古今两段叙事手法,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作品古今穿插的同时,还伴随着伦敦和罗马尼亚两地切换,不仅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穿越不同地区,还达到...

  • 《海角七号》中女配角艺术形象分析

    电影《海角七号》是一个简单、老套又节奏缓慢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两条线索,一是写自六十年前的信件最终收讫,二是演唱会的暖场乐团终获成功。在当今信息如此博达、节奏如此快捷、大片如此迭出的社会生活里,它受到热捧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对人物的刻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影片对众配角,特别是对女配角有非常精细的描写,丰富了观众的审美感...

  • 影像中的"镀金时代"--透视影片《纯真年代》中的消费文化

    《纯真年代》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巅峰之作,1993年由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改编并搬上银幕。影片华丽的影像不仅烘托了男女主人公哀怨动人的爱情,更生动直观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浮华与躁动。本文拟从消费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影片中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所表现出的鲜明的消费文化特征进行哲学的批判与分析。

  • 生命、尊严与爱的感动

    体育电影多以蓬勃向上的拼搏精神拨动人们的心弦,激励人们积极进取,而深刻探讨人性与人生价值的体育影片并不多见。拳击题材电影《百万美元宝贝》就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以独特的视角深情讲述一位女性拳击选手的成长历程,在细节之中扣动人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进行了深刻思考。再进一步说,《百万美元宝贝》的成功与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对...

  • 三维特效技术在影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

    三维特效技术助推广告业的发展,这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结论。随着数字技术的高新发展,虚拟的三维特效技术为影视广告创意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逐渐成为影视广告的亲密伙伴,为影视广告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让消费者在了解产品的功能效果的前提下,享受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

  • 通过电影与原著的对比来解析《梦十夜》的梦境及喻意

    本文通过《梦十夜》的电影版与原著的对比,分析了二者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的差异,电影中的故事编排较大地偏离了原著的意图,探讨了原著的梦的内涵意义,夏目漱石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初衷,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解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对原著的十个梦逐一进行了解析,试图解开100年前夏目漱石留给世人的谜,另一方面,也借此对梦、寓...

  •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的改编比较研究

    如今,将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已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但电影改编并非一件易事,需编剧很好地把握原著传达的思想意识与精神意蕴。但电影改编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编剧对原著的不同理解、文化差异、时代背景等,所以对同一部作品的改编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影响着作品改编后的整体风貌。本文将分析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

  • 电视剧《绝地逢生》的小说文本研究

    《绝地逢生》是一部以底层农民为题材的电视剧。剧中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云贵高原乌蒙山脉中一群少数民族村民们在村支书蒙幺爸的带领下,从极度贫困逐渐走向富裕的艰辛历程。作品描写了这些底层农民在苦难面前仍然坚持的善良、勤劳、顽强的美好本色,所以他们的苦难远离暴力、血腥、死亡,充满了爱和温情。剧中还与时俱进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

  • 当代文化身份的焦虑与文化想象

    当下中国很多剧本都试图放弃宏大的历史叙事,仿佛染上了返俗情结,向庸常、琐细的个人视角献媚。只是在放大了零碎与凡俗的同时,却失去了表现生活的统摄力。《手机》在充分挥洒现原始生活材料的基础上,将对当下社会的剖析体现在具体、散点的现象之中,让经验与细节的丰富性与连续性带出中国转型社会的历史脉动与发生机制,从而突破了同类题材...

  • 《复仇者联盟》漫画改编电影的策略

    改编自美国漫画传奇巨头MARVEL(神奇)漫画公司系列漫画《复仇者联盟》的电影《复仇者联盟》在2012年上映即突破2亿美元票房。漫画《复仇者联盟》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并无显著优势,然而其电影版却大获成功。本文通过对神奇公司独具特色的“人性化”英雄形象品牌和其在电影改编上的独特策略这两大成功因素做以研究,以电影《复仇者联盟》为例浅析...

  • 论电影《舞动人生》中的文化内涵

    健身与舞蹈作为身体运动的主展现形式,以其优美且极具观赏性的价值在当代人类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的价值。而这一元素也深得很多导演的青睐,体育舞蹈类电影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有重的地位,《舞动人生》以舞蹈为主元素将激情四射的人生演绎得分外美好,希望和理想在经历了艰难险阻之后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体育作为电影题材最好的展现价值便...

  • 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解读

    随着世界各国跨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中西方因在社会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规范等方面的不同而引起的文化习俗等的差异,会在实际的交际中出现文化的冲突和碰撞现象。本文以影片《刮痧》为例,通过对中美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了影片中造成各种文化冲突和后果的根源,提出了并存与包容的解决办法,揭示了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 论电影《暮光之城》中死亡的美学意义

    电影《暮光之城》中,人类女孩贝拉与吸血鬼爱德华为了爱情上演了一幕幕感人的生死故事,带领观众一起探寻生与死这一人类体验中最为根本和持久的问题的意义。本文将从死亡美学的角度阐释《暮光之城》系列电影的魅力,影片中不论人还是狼人、吸血鬼在面对生存与死亡的选择时,都可以为了爱情而付出生命,表明爱情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东西,可以超...

  • 从《路得记:信仰之旅》看世间爱为何物

    电影《路得记:信仰之旅》根据《圣经·路得记》改编而成,该片主题:通过爱的光芒,获得包容与接纳,堪称《圣经》文学电影中爱的赞歌之典范。从用行为彰显大爱的女主人公摩押女子路得的身上,看到爱的本质:接纳和分享、不计回报的付出和甘心乐意的承担。在道德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在爱渐成刺激和感觉的当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

  • 《肖申克的救赎》与《人性的污点》对比评析

    《肖申克的救赎》和《人性的污点》两部影片中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生活现状,他们对希望和理想生活进行不懈的追求,面对困难和挫折表现出超常的忍耐力,只是态度方式与结果迥然不同:安迪让人感受希望,科尔曼让人感到心痛。本文通过对两位主人公的人性善恶的比较,分析其行为方式和社会环境,揭示出人性善恶的不同后果,从而阐述其对现代生活的影...

  •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叙事

    叙事是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中无所不在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主题情节需借助不同的叙事方式表现。本文就《阿甘正传》与《肖申克的救赎》叙事方式进行对比,说明叙事方式对于表现主题的重性。《阿甘正传》采用主角第一人称的叙事,向观众真实展示了作为弱智者阿甘看待世界独特视角。而《肖申克的救赎》采用电影中第二主角瑞德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事,...

  •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对《绝望主妇》的解读

    伴随着影视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对于语言符号文化的表达提出了更高的求和考验,成为文化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多模态隐喻概念也就顺应而生,为影视作品中的符号文化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解读提供了新的途径。电视剧《绝望主妇》截至目前的第八季一直是全美的收视冠军,影片中的独具匠心的结尾和隐含意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本文将以电视剧《绝望主...

  • 反思《人再囧途之泰囧》的运作模式

    一部投资仅为2700万人民币的《人再囿途之泰囿》票房破了13个亿,这一度成为中国影史上的一段神话。本文从《人再囵途之泰囵》的叙事模式、品牌效应、价值选择、营销模式、院线编排、创作态度、品牌效应以及上映档期方面分析了其在票房上取胜的原因,以求对中国商业电影的运作有所启示。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