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新视角解读恐怖电影发展新方向

    恐怖电影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恐怖电影逐渐占据了电影市场的主流,不同模式不同类型的恐怖电影,各自形成独树一帜的面貌.从最早的美国恐怖电影《吸血鬼》到日本恐怖电影《午夜凶铃》,恐怖电影都以自身的变化以及独有的特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随着时间的发展,恐怖电影也在类型上、风格上以及模式上不断地进行着自我...

  • 论电影叙事中的“寻找”模式

    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寻找”模式主要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寻物”;第二类为“寻人”;第三类为“寻踪”.在一路的寻找过程中,主要人物的心理在弱化或者强化,思想在升华或者沉沦,行为在调整或者逆转.寻找之初的主人公与寻找之后的主人公已经“判若两人”.有“离合”才有“寻找”,有“寻找”才有“悲欢”,因此,“寻找”模式适合展现“悲欢...

  • 写实与写意:电影空间形态两种审美风格

    电影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时间和空间通过运动的影像连接在一起.电影中的物理空间,既是拍摄时演员在其中进行表演的真实空间,也是放映时由屏幕本身的二维性决定的平面空间.在观众的接受效果上,因空间透视感产生三维立体的幻觉,银幕画面与实体三维空间产生近似性.我们研究的电影空间,是由视听营造出的虚拟空间.这种虚拟空间建构的好与坏,直接决定...

  • 纪录片“情”的浓烈与“事”的淡泊

    对于取材于现实存在的纪录片而言,事实的逻辑和流程远非剧情片那般极尽所能的跌宕和华彩.纪录片往往采纳淡化情节和单一情节的策略,放弃精彩故事对观众的吸引力,以淡泊如行云流水的叙事激荡起人们内心的情感波澜和复杂的心理想象.取代情节文本的底层消费和简单娱乐,这应当是在尊重纪录片个性基础上努力作艺术探索的方向之一.本文就纪录片的加速...

  • “孤岛”上海古装电影中性别解读

    本文以上海“孤岛”时期古装电影滥觞中出现的女英雄形象为研究对象,将女英雄分成侠女、沙场红颜两种类型,分别从性别悬置、性别置换两个角度解读古装电影中所展现的个性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冲突,而对这对冲突的有效解决方式即为将个性消解,将性别置换,使个性意识绝对归属于国家意识.女性形象在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政治隐喻以及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

  • 论《白鹿原》影视叙事的文化意义

    作为隐藏在人类潜意识中的一种强大力量,欲望往往暴露出人性的弱点.在影片《白鹿原》中,众多人物自身膨胀的欲望充分暴露出入性的弱点.影片《白鹿原》从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其影视叙事的文化意义,即以“物欲”为主题的文化意义,集中体现为对土地和金钱的欲求;以“权欲”为主题的文化意义,集中体现为隐性权欲者、权欲牺牲品和权欲反抗者;以“情...

  • 从《落叶归根》看中国的公路电影

    由张扬执导的电影《落叶归根》自上映后,在关于影片到底是不是一部“公路电影”的问题上,是存在争议的.很多人认为《落叶归根》这部片子不应该算是公路电影,因为它缺少公路电影的一些基本要素;也有人认为这部片子是中国公路电影的开篇之作,开启了中国公路电影的先河.我个人比较赞同后一看法,但也有一点不同的意见.本文试图结合影片《落叶归根》...

  • 成长理论视域下麦克尤恩的《赎罪》解读

    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赎罪》被改编成电影于2006年上映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影片以布里奥妮从童年、成年到老年的成长主题为叙述主线,指出其心理上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建构贯穿于“犯罪”和“赎罪”的全过程.从女性主义的视角,结合人格发展理论,麦克尤恩展现了一位在成长历程中勇敢面对自己错误、承受“惩罚”并尽力修补自己曾经犯下的“罪”的现代...

  • 《被解救的姜戈》中的后现代主义情愫

    作为西方社会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指在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内对传统表达方式的解构和颠覆.该思潮崇尚标新立异的个人表达,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既定的理念.本文从体裁的杂糅、编剧中的戏仿、叙事的结构和不同暴力差别的影像处理方式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昆汀,塔伦蒂诺编剧并导演的《被解救的姜戈...

  • 解读电影剧本《乱世佳人》中媚兰的女性魅力

    媚兰是由司名小说《飘》改编的美国电影剧本《乱世佳人》女主角,是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按照男性的择偶标准所塑造的传统女性形象.本文从媚兰传统女性的特征入手,分析媚兰以智慧谋求生存,智慧经营婚姻、爱情和家庭的艺术形象,从而展现出她独特女性魅力的内在美和一种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蕴涵着她的勇敢、坚强、宽容、善良和智慧的无穷魅力.

  • 电影重复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复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电影的修辞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片通过语言、画面和景别、音乐和音响、动作、物象等视听元素的重复,使影片呈现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本文中笔者就此展开研究,对电影重复表现手法中的语言重复、画面、景别的重复、动作重复、物象重复等特具典型意味的艺术表现进行解读,通过对《小城之春》《城南旧事》《我的父...

  • 历史、小说、电视剧中的萧皇后形象

    历史人物萧皇后出身名门,文化修养极高,智识过人.而褚人获小说《隋唐演义》中的萧皇后不问政事,只知道侍奉隋炀帝与其共同沉溺在骄奢淫逸生活之中,及隋炀帝亡后又失节再嫁.褚人获忽略了萧皇后的智识与修养,一味谴责其失节不忠,极力丑化之.与之相反,电视剧2012版高希希等导演的《隋唐英雄》不仅还原了历史人物萧皇后的优秀品质,特别突出其政治才...

  • 从美剧《行尸走肉》解读美国僵尸文化

    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僵尸电影《活死人之夜》的大获成功到美剧《行尸走肉》的热播,在美国流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僵尸文化已成为美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反映在影视、游戏、书籍甚至渗透到了美国人的现实生活当中.美国人心中的僵尸情结源于人们心中对未知的恐惧,对社会对自己人性的反思,对人类放任权利欲望和贪婪欲望的谴责,对来自异国情调的迷...

  • 试析《香水》中的嗅觉现象学与死亡美学

    影片《香水》是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导演的一部作品.影片独具匠心地利用五官通感,把嗅觉有声有色地展现在银幕上,缜密的逻辑思维安排叙事的发展与观众达到道德层面上的认同、情感层面的认同.影片中的每一次死亡设置都是必不可少的,展现出了静帧般油画的艺术效果,给人们展示了完美死亡的精彩演绎,让人们对死亡的畏惧与恐慌抛之脑后,迎面而来的...

  • 电影《追风筝的人》中二元对立的风筝意象

    电影《追风筝的人》众多意象中,风筝意象是电影的核心意象,推动着电影的情节发展、人物心理的转变,具有二元对立的特征.电影中的风筝不只是阿富汗传统游戏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承载者多元意象的载体,尤其是风筝二元对立意象的运用,对人物角色的塑造、主题的表达都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二元对立的风筝意象在电影主要人物身上的彰显,对于揭示电影主题具...

  • 论侯孝贤电影的艺术品格

    侯孝贤是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最为重要导演之一,他突破了台湾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和技巧,其电影体现了对社会人生真诚的关注,抒发着面对个人成长与人世沧桑的感慨.总体上呈现一种自然、畅意的诗意意境.其导演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材内容方面的平民化特质、营造银幕意境的拍摄理念、对人物“温情”与“冷眼”并存的情怀.侯孝贤奠定了台...

  • 谈贾樟柯的电影美学:以其作品为例

    新生代导演关注当下中国城市生活,记载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成长经历和生命体验.他们大多数人以本真的纪实方式来拍摄电影,纪实美学的体现已经超越了20世纪80年代的纪实风格.贾樟柯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关注社会边缘人群,反思时代变迁,探知时代转型期下普通个体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表现出他特有的纪实美学风格和抒情特点....

  • 杨小仲:一座尚待发掘的“富矿”

    杨小仲是我国第一代电影编导,中国电影界最早的创业者之一,其导演生涯贯穿民国、新中国两个时代,作品多达百余部.他在“类型片拓展、电影市场开辟”等方面均有显著贡献,其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挖掘、借鉴.

  • 从5W传播模式看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

    动漫产业被称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近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动漫产业链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动漫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本文在总结我国动漫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动漫产业成熟的经验,站在宏观的角度,从传播学5W模式开创的五大研究领域对动漫产业重新审视,从理论衍...

  • 动画角色造型和受众特点的关系分析

    动画角色是一部动画作品的前提和灵魂,它不仅决定了动画作品的风格类型和受欢迎程度,甚至决定了整个动画作品的成败.一个角色塑造得是否成功,最终是要由其受众群来检验的,而不同的受众因其年龄的不同必然喜好不尽相同,因此,分析不同年龄层的受众所喜欢的角色类型成了核心内容.此外,动画角色不仅给其受众带来了愉悦的视听感受,还潜移默化影响着受...

  • 电影《功夫熊猫》中的美国文化探究

    美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通过宣扬个人不断奋斗个人价值梦想的自我实现.电影是人类工业发展下的产物,所以电影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关系.在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中,不管是对于传统外来故事进行的改编,抑或是编剧重新创作的神话,无论电影主人公生活在什么时间与地点,自身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在美国动画电影中都会体现出美国文化...

  • 宫崎骏电影《幽灵公主》中的色彩运用

    宫崎骏为日本一位非常著名的动画大师.到目前为止,已经创作出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幽灵公主》是官崎骏的代表作品之一,自影片在日本开始上映后,取得了较大成功.影片除了以自然保护为主旨及利用神话的形式予以表达之外,最大的亮点是运用了丰富表现力的色彩.本文通过再现影片中的画面,指出色彩在影片中发挥的作用和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希望能够提...

  • 从电影《洛丽塔》看不伦之恋的伦理困境

    由美国著名导演阿德里安·莱恩改编的电影《洛丽塔》充满了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真挚感情,然而,由于其恋童癖和乱伦主题,《洛丽塔》也远非传统好莱坞式的爱情悲剧.从伦理学视角分析,《洛丽塔》实质上是一出伦理悲剧.悲剧根源在于男主角亨伯特复杂的伦理身份致使他的恋童癖和乱伦违背法律和社会伦理,他也因此遭遇伦理身份与乱伦、乱伦与爱情相互冲突的...

  • 影片《想爱就爱》对泰国社会的透视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在整个东南亚经济事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现代社会文明大国之一,泰国社会文明发展与先进文明始终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文学或生活类电影题材,都能感受到社会哲理的深刻内涵.近年来泰国电影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不仅在电影事业上,泰国电影本身选用的素材也具备先进的文明意识,将其应用于文学电影创...

  • 影片《傲慢与偏见》塑造人物的反讽艺术

    19世纪的欧洲著名女作家筒·奥斯丁撰写的《傲慢与偏见》堪称文学作品之经典,由这部名著改编和由凯拉·耐特丽做主演的同名影片富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辛辣嘲讽的主题思想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极其耐人寻味和发人深省.本文通过分析这部影片反讽艺术手法在作品主要人物刻画中的运用,嘲弄了资产阶级的婚姻实质——有钱无爱的...

  • 解读电影《离她而去》中迷失的暮年爱情

    电影《离她而去》(Away from Her)改编自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一对相濡以沫四十多载的老夫妻,温馨从容的晚年生活因妻子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毁于一旦,从此她迷失在自己的世界,与深爱她的丈夫渐行渐远.本文通过分析影片细腻而饱满的情节、现实而残酷的主题、含蓄而深情的表演,揭示内敛深沉又绝望凝重的老...

  • 《末代皇帝》的象征主义解析

    《末代皇帝》是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该影片1987年上映后在西方产生了轰动,并于1988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9项大奖.除了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结构,在该影片中导演还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符号,深化了人物形象和主题,形成了绝佳的视听效果.但这些象征符号又暗含着...

  • 《泰囧》引发的关于中国电影类型化的思考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为能够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在世界电影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中国电影产业化不断深入,电影类型化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2012年末上映的喜剧片《泰囧》所创造的票房奇迹,被认为是类型片的一次胜利.本文从商业化的角度对类型电影的缘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做了一个简单梳理,讨论了好莱坞类型电影对当下中国电影类型化的借鉴意...

  • 由《人在囧途》系列论中国公路电影创作

    本文以对影片《人在囧途》和《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的整体分析来探讨中国公路题材或者包含公路元素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主题内容、创作元素、人物设计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实践性创作.将其置换在一个“类型电影”的背景下来思考,并历时性地与其他国家的公路电影创作进行比较,以新的角度观照中国公路电影的可行性创作,试图摸索出一...

  • 简析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女性意识

    人物弧是编剧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人物建置的重要工具.国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人物弧,多年来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下一直处于“被看”的境地,受到压抑,其人物弧的建置完全服务于男性角色.国产女性创作者为打破女性角色“被看”的现状,扛起女权主义的大旗,在众多女性编剧和导演的不断探索中完善着中国当代女权主义电影的谱系表.本文以电影《北京遇上...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