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现实困境和历史思考

    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传输国家意识形态的方式,本应该在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在一个奉行且不断完善电影工业的国度当中,一部电影能够在市场当中获得生存,是它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国的主旋律电影曾有过辉煌时期,可是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变迁,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要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电影从...

  • “中国梦”主旋律电影的价值体现与形象重塑

    主旋律电影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以深刻的价值内涵和特殊的视觉文化,承载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中国梦"为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上的价值体现逐渐受到观众的认可,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增强社会凝聚力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中国梦"题材主旋律电影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塑造形象,实现社...

  • 电影《百团大战》的几个问题

    八一厂等单位拍摄的电影《百团大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同类题材的艺术表现上有新的探索,尤其在历史叙事和审美创造方面取得较好的结合。然而,影片艺术节奏过于紧张、单一,缺少变化;布景整体不错,但依然有追求豪华的现象,说明编导者的艺术态度不很严谨;某些细节的处理失真,甚至与事实不符,集中体现在梁山形象的塑造上;性格扁平,与历...

  • 国产喜剧影片的叙事策略解读

    从1996年周星驰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喜剧片完全可以存在一种带有纯娱乐倾向和游戏态度的形式。此后,冯小刚、陈佩斯、宁浩等人的喜剧片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国产喜剧影片的迅速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喜剧的价值,同时也促使电影人以理论建设的严肃态度关注、挖掘其在叙事上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文章从单线索历时叙...

  • 新时期中国科幻电影审美特征研究

    科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类型,于新时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席卷全球的科幻潮流而兴起。从改革开放后到新世纪前,在一批电影创作者的积极探索下,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科幻电影诞生了。在这些电影中,不仅有对科学和人性的歌颂,还有对环境的忧虑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信任、超自然元素的探讨。本文围绕1978—1999年间的几部国产科幻电影展开分...

  • 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当代美国女性电影

    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从表达层面入手,在关注叙事技巧的同时,探究造成这种叙事结构的深层原因。而女性电影作为美国众多电影类型之一,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一种崭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本文将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研究视角,以当代美国女性电影作为研究案例,从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多元的叙事技巧、觉醒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出发,对美...

  • 中国电影明星品牌打造研究

    电影明星品牌打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通过品牌电影来塑造、电影企业的包装和宣传、电影演员自身的维护。在中国电影品牌构建过程中,需要打造具有一定规模的、知名度高且具备中华文化内涵的电影明星队伍,并以此在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强化对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认同。中国电影明星品牌的打造需要从类型化电影明星的打造、国际化电影明星...

  • 虐心之旅:《赎罪》的创伤书写

    文章从创伤视角分析了由获得普利策大奖的英国当代著名文学大师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赎罪》,从电影主人公布里奥妮的视角,阐释了其少年时期的无知行为所造成的创伤,指出她的错误行为在给姐姐和其恋人造成创伤的同时,也对自己造成了创伤,要用一生来进行良知的拷问。而观众在目睹了一幕幕的悲剧情节后,也品尝了创伤的刺痛,对战争的...

  • 《两生花》:镜像困惑中的“自我”认知

    《两生花》又名《维若妮卡的双重生活》是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从镜像结构出发建构起两个一样的维若妮卡的故事。对"自我"的认知是拉康理论的逻辑起点,也是导演关于个体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在镜像结构中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在体认"他者"中发现"自我",从而在"自我"与"他者...

  • 从《捉妖记》看好莱坞类型片的本土化

    作为世界上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影生产国度,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制作模式,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类型片由于其通俗易懂的故事结构、明快的视觉节奏、爱憎分明的人物塑造等标准模式,已经深深影响了世界电影的进程。作为电影生产和需求的大国,中国电影的类型片在坚持本土特色的同时,对于如何面对与好莱坞所代表的境外文...

  • 呼唤“真儿童”的回归

    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被誉为当代中国动漫分水岭,为当代国产动画中的翘楚之作。尽管如此,该片仍然脱离不了原著的窠臼,没有实现内容题材上的原创性、儿童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存在单一化、格式化的缺陷,失去了儿童的自然。笔者以这部影片为例,指出了当下儿童影视作品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倡创作必须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树立"尊重儿童生命"的...

  • “舞台空间”在电影中的表征

    舞台作为演员的一个表演载体,是客观的物理空间,也是主观的心理空间,更是实践的社会空间。在这个舞台空间内,是权力的争夺;在众多的空间中,舞台又让位于更具权威的国家空间。正所谓人生如戏,对于舞台人物的执念,往往会造成情感的错位和身体的压抑,对于舞台上时间的消逝,又往往会产生焦虑,只得不断地解构和重构着时空观念。作为对象也好,作为背景...

  • 宫崎骏动画电影对日本传统元素的运用

    宫崎骏在其作品中始终坚持对日本传统元素的灵活运用,将日本人熟悉而骄傲的优秀文化资源推广到全世界。当前,动画电影已经成为公认的、发展迅猛的新兴产业,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创作手法进行分析,向动漫大师学习,有助于我国动画创作在视听语言和市场开发上的突破,对改变动画行业在全球的格局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启发。文章从宫崎骏动画中的日本传统宗...

  • 从《大圣归来》看中国动画中的文化回归

    电视、电影是新世纪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体,动画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的外国动画片进入中国,中国的动画产业逐渐消失,如何在强大的外来文化下立足是中国动画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经典著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分析影片中的造型、场景等艺术特色,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中国动漫的发展方向以...

  • 后现代视域下盖·里奇电影的狂欢化叙事

    盖·里奇的电影往往具有一种极为怪诞的喜剧风格,其在语言、人物形象与叙事顺序上都充斥着节日般的狂欢气息。将盖·里奇的电影置于后现代的视域下进行观照,不仅是探讨里奇本人艺术特点与美学追求的必由之路,也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形式价值与意义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从叙事深度上对崇高的消解,叙事结构上对偶然性的强调,叙事手法上对拼贴、戏仿等...

  • 尼尔·布洛姆坎普电影中的人性反思

    在领略了《变形金刚》《阿凡达》等影片后,观众恐怕不会再惊叹于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的电影中的视觉特技。但只要对尼尔的影视生涯稍有了解,就会自然地在其科幻片的基础上贴上"人性反思"的标签。尼尔在带给观众科幻片固有的视听冲击和头脑风暴外,还融入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人性思考。人性反思成为尼尔影片最大的闪光点,主要表现在人性空间的...

  • 邓肯·琼斯科幻影片的审美诉求

    新锐导演邓肯·琼斯以选材新颖和构思奇异而闻名,其科幻电影用极简的画面构图、有限空间和人物设定,成功地勾勒了跳脱出现实世界的域外空间,从不同于常人的思维视角反思人类生存和人性的哲学问题,形成属于自己的科幻题材电影的独特风格与审美诉求。文章从结构安排和节奏掌控、视觉表现和镜头语言、情节把控和主题设置三个方面,以其两部代表作品《...

  • 丹尼·博伊尔与英国黑色喜剧电影

    《猜火车》的成功使丹尼·博伊尔成为英国有名的黑色喜剧导演,在用奥斯卡奖证明自己的同时,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进一步体现了博伊尔的艺术才华。博伊尔被视为希区柯克、库布里克和昆汀·塔伦蒂诺的混合体,很大程度是因为其电影的黑色喜剧风格。文章从《浅坟》与博伊尔黑色喜剧电影道路的铺垫,《猜火车》与英国黑色喜剧电影的成长空间,英国黑色...

  • 彼得·杰克逊电影作品的生态主义解读

    目前学术界关于彼得·杰克逊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电影的叙事结构、美学特征、人性内核等方面。但这些研究多以个案为主,缺少系统性、理论性的深度。实际上,无论是彼得·杰克逊早期的恐怖电影,还是后来的魔幻影片,生态主义一直贯穿其中。文章拟从这一视角出发,从美轮美奂的自然场景、永无休止的物质追求、理想家园的重新建构三方面,对彼得·杰克...

  • 罗恩·霍华德作品的影像风格

    罗恩·霍华德的电影不仅多次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提名,并且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霍华德之所以能够平衡电影中的艺术成分与商业元素,除了在挑选剧本时回避了单薄的、仅靠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故事以外,还与他在电影中创造的含蓄的、隐喻的影像风格有关。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是在对"霍华德密码"进行解码。文章从虚实相生的影像内容、意味深长...

  • 黑泽明影片的民族精神

    黑泽明作为一位优秀的电影大师,其作品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取得了不俗的口碑。本文以黑泽明代表作《七武士》为例,分析黑泽明作品中所蕴含的武士道精神,并从武士道精神,诚信精神,重精神、轻物质三个角度探讨了电影中的民族精神,黑泽明对于武士道的深层次解读通过电影呈现给观众,电影恢宏的场面和暴...

  • 平民人文视角:浅析霍建起电影创作风格

    霍建起导演选择平凡人的爱情作为自己执导影片的开始,其所蕴含在影片中的观念正是他个人的真实体现,他也希望能够以一种较为自由、轻松的方式传递代表社会主流和正能量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影片《赢家》和《生活秀》里就可以被理解为平凡的坚毅爱情及底层民众对爱情的渴望。学美术出身的霍建起在影片中以平凡人的视角,试图通过诗意般的画面影像构建...

  • 红色经典电影《建党伟业》中的爱国情怀

    红色经典电影承载了我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和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建党伟业》以光影的艺术谱写了我国的一段红色史诗,讲述了我国各阶层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期,所做出的历史抉择。本文以红色电影的代表作《建党伟业》为例,着重介绍了电影中呈现出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青年人的爱国热情和朴素的爱国情愫,分析...

  • 《闯入者》:反思“”中的个人罪责

    同为反映""的伤痕电影,张艺谋的《归来》显得温情而凄美,王小帅的《闯入者》显得残酷而震撼。影片《闯入者》借用悬疑惊悚的形式讲述一位""中的施害者因历史的纠葛寻求救赎而不得的故事。导演放弃了对宏大历史书写的沉溺,真实而冷静地展现被历史遗忘、至今仍隐隐作痛的创伤,给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闯入者》中的主人公...

  • 从《小时代》看国产青春电影的发展路径

    近几年,国产青春电影在票房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其主要原因是特别重视市场运作,并在契合观众审美情趣、整合各种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其中,利用导演和演员的偶像力量、IP化的成熟运营、采用精准营销+网络话题的营销手段等更是《小时代》系列影片制胜的法宝。结合《小时代》系列电影的相关数据,分析其市场运作的主要方式,以此为例来探索国产青...

  • 由《柳如是》看文人电影的审美情怀

    文人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创作类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相对于主流电影而言,文人电影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吴琦执导的《柳如是》作为"新文人"电影的代表,其上映为文人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曙光。《柳如是》濡染着浓郁的文人电影气息,具有极强的美学意义与审美张力,但是,目前学术界关于这部影片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文章从叙事结构的松散表...

  • 论《黄金时代》的叙事和创新

    《黄金时代》是一部实验性的小众电影。它并不试图讲述一个逻辑严密、跌宕起伏的故事,相反,它的叙事呈现出碎片化倾向,这体现出创作者对历史真实的独特认识。影片中人物直接面对镜头说话的做法,在起到间离效果的同时,也将观众置于必须和人物对话的境地,从而将观众带入影片之中。此外,客观化的叙事并不代表创作者叙事立场暧昧,相反,电影的每一处...

  • 由英美经典作品改编看文学的影像化

    文学经典以其艺术性和普世性而成为电影改编青睐的对象,尤其是一些带有传奇色彩的文本,更是具有极大的改编价值。然而,电影与文学在具体的叙事方式与人物、场景的刻画方面却大相径庭。要探索出一条从小说到电影的路径,必须厘清文学影像化时的作者叙述、接受者理解以及双方在审美方式上的不同等重要问题。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从抽象到具象的叙...

  • 英美哥特文学的电影改编

    哥特文学中恐怖神秘的氛围与具有强大表现力的电影一拍即合,电影通过改编哥特文学而推出了深受欢迎的悬疑惊悚题材。无论是从文学本身的创作成就,还是就电影拍摄的数量和质量而言,取材于英美哥特文学的电影都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其进行分析,是了解"恐怖美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批判、工业革命时代的技术恐惧再现、...

  • 论电影《傲慢与偏见》对原著的改编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艺术特点,同时又与文学作品密不可分。文学赋予电影艺术肥沃广阔的素材土壤,电影改编则予以文学艺术新的时代价值。如何更好地将文学作品搬上大银幕一直是影视改编界探讨的问题。电影《傲慢与偏见》完美地实现了小说与光影艺术的结合,成功地为现代电影改编提供了优秀的范本,其在叙事策略、场景设计、人物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