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4+P模式:后影院时代国内影院的转型发展之路

    后影院时代背景下网络观影模式的兴起,严重侵占了电影院的生存发展空间。针对当前电影院在经营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本文从影院组织架构、互动传播、服务提升、多元营销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并以电影院市场定位策略的四维评价模型为基础,完成了"P"策略的开发,最终在四项改进计划和一大策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起了后影院时代国内...

  • 主旋律电影在国民教育中对民族精神的传扬

    主旋律电影作为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为民族精神的传扬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活教材。民族精神在主旋律电影中不断再现,"自强不息""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勇于创新",等等,这些民族精神在主旋律电影中不断被表达、被折射、被解读。所以,挖掘主旋律电影的潜在作用,必须做到对民族精神渲染要时代化,防止刻板的宣教;不断塑造良好的国家...

  •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产生及发展策略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调研法,对微电影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微电影的发展经历了电影短片、草根时代的视频、商业微电影三个阶段。文中进一步阐述了微电影的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等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微电影的营销前景广阔,但应注意"度",不能过分营销;微电影的传播要凸显其灵魂价值...

  • “非遗”影片的文化接纳与精髓消化

    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非遗"电影便由此诞生了,且主要以描述民间文化为主。这类作品多将电影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整部影片的叙事主线。"非遗"电影中的上层意识形态语境较大众语境更为高深,两者之间迸发的矛盾阻碍了其发展的速度,鉴于此,本文将针对"非遗"电影目前的...

  • 当代东北电影: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传承者

    面对现代社会和都市文明对人与自然相依关系的破坏,对未被异化的自然性和原始状态价值的认可,成为探寻解决自我危机的有效途径。加之随着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提出,以东北电影为媒介,依托具有原始性的民俗文化,成为东北区域经济重要的增长极。在电影创作中探寻原生态民俗文化的传承,就是要挖掘东北民俗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期发展电...

  • 中国电影跨国传播的想象景观与新体验

    好莱坞电影对全球的电影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伴随着影像传播和跨国消费模式的产生,本土的电影市场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唐人街"出发,探讨全球化传播的想象景观,分析本土电影的新体验,总结了跨国景观生产的双重作用,一个是本土电影针对消费模式和跨国传播做出有力的回击;另一个是对海外华侨的身份和影像进行构建和补充。电影可以通过跨国...

  • 20世纪中后期英国电影中的男性群像

    在英国电影发展的百余年历史中,虽然出现了许多驰名世界的导演和名垂青史的影片,但英国电影整体的发展状况却几经沉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电影逐渐掀起了第二次发展的高潮。本文将在充分关注这一时期的英国电影创作的基础上,以《一脱到底》《奏出新希望》《远方的声音,仍在回响》《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等影片为重点,从社会生...

  • 解读20世纪末美国影片中的暴力美学

    "暴力"与"美学"这两个看似不能相融的个体不仅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也受到了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20世纪末,美国影片对暴力美学的运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暴力美学也不再单纯地承载着娱乐作用,同时还承载着电影人对于战争、犯罪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反思。本文将立足于20世纪末美国电影的发展,结合暴力美学的相关释义,以战争...

  • 国内校园青春电影中的冲动与压抑

    国内校园青春电影讲述的多是爱情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承受着高考、生活和就业的压力,生活在本能冲动和现实压力的夹缝中,他们的抗争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情。本该绽放的青春在现实中过早地枯萎,成为悲伤的记忆。只有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得到解决,校园里的爱情与现实的冲突才能得到解决。国内校...

  • 语言策略演变下的俄罗斯电影

    在苏联解体后的空间里,俄罗斯《语言法》和《宪法》都指出各共和国有权规定本共和国的国语。俄罗斯语言策略发生转变,俄罗斯电影业失去了苏联时期的辉煌,而且濒危消亡。世纪之交,普京对俄罗斯电影业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电影法》的颁布和《俄罗斯文化发展纲要》的制定,国家支援、电影制片厂的改革以及电影基金的成立。目前,...

  • 青春喜剧:欧美电影市场的文化调味剂

    作为新世纪欧美电影市场中的一剂调味品,欧美青春喜剧影片对青春和性展开了一轮极具讽刺与戏谑色彩的调侃,且成为当前青少年粗俗喜剧与青春性喜剧的领跑者。本文选取了几部深受观众喜爱的欧美经典青春喜剧影片,分别从其观众构成、社会风潮以及类型变迁三个方面入手,挖掘其背后隐藏的公式化青春片的共同特征和文化底蕴,并以此来探析该类影片如何...

  •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多重人格电影实质上是对社会/人性之复杂状况的一种揭示,它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诸多矛盾时的焦虑与迷惘、挣扎与不安、反抗与妥协。此类电影将多重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元素,通过设置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叙事结构的有机延展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与人物自身的多重人格特质相互照应,进一步呈现多重人格的内在成因和外在表现,借此让主人公的...

  •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

    第88届奥斯卡获奖影片出炉,备受关注的最佳原创剧本影片《聚焦》(2015)、布丽·拉尔森获得最佳女主角的影片《房间》(2016)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创伤叙事作品,"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积极反映社会问题,充满底层人物关怀,在近几年不仅成为韩国电影赢得本土观众的利器,更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重大影响,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开拓国内类型电影题材创...

  • 哥特电影中的死亡美学

    随着哥特电影的不断发展,哥特电影中的死亡已不再是单纯的哲学命题,已然透过镜头呈现出了别样而极致的美感,成为与文艺深度结合的死亡美学,而死亡与生存二元对立的艺术呈现对人类集体生命意识的勃发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死亡美学的重要承载,即哥特电影的重要价值体现。本文将在阐释哥特电影与死亡命题的基础上,以颇具代表性的哥特电影为例,通过哥...

  •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日益密切,中国文化作为一面独特的旗帜,大放异彩,受到了美国好莱坞的关注。从大量的好莱坞影片中可以发现,新世纪以来中国元素频频出现在好莱坞影片中,形成了所谓的"中国风"。对待这一现象,我们不仅要有所认识,更要加以重视。文章将从好莱坞电影中"中国风"的表现、成因以及对我国电影发展的启...

  •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在《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成功要素里,文学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方面,这些影片的故事内容或者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或者受其启发,并通过电影剧本的文学创作和加工使其更加精练、感人。另一方面,这些影片的歌词综合运用民歌和文人歌词的体式和多种修辞手法,具有突出的表达情感和刻画形象的审美作用。浓郁的文学性帮助营造了诗意...

  • 本·阿弗莱克主旋律电影的独特呈现

    美国"70后"电影导演本·阿弗莱克在电影创作中表露出的对于美国意识形态的独特呈现,主要是借助自身强壮的身体、俊朗的容貌以及塑造出的充满野性的人物性格来作为特有的符号。抛弃传统的好莱坞英雄人物,他创作出来的"英雄"都具有一定的缺点,但却使得这些角色更接近于真实。其作品中现实和艺术间的随意切换,天衣无缝地将美国要充当"世界警察...

  • 蒂姆·伯顿影片中的恐怖意象解读

    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蔓延发展,许多颇具独立风格的电影作品突破了权威影评的限制而更多地出现在电影市场之上,甚至独立风格成为电影创作者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坛立足的关键点,本文所论及的美国著名导演蒂姆·伯顿就是拥有独特的后现代主义创作风格的电影人。本文将在充分关注蒂姆·伯顿其人其作的基础上,以其代表性的影片《黑影》《僵尸新娘》《...

  • 多模态话语中的詹姆斯·卡梅隆电影

    詹姆斯·卡梅隆被认为是"世界最伟大的二十位导演之一",在其执导的作品中,卡梅隆表现出了独特的、"有意义的"风格,在电影中获得了"作者"这一身份。以多模态话语来对卡梅隆电影进行观照,无论是对进一步了解多模态话语理论,抑或是重新审视卡梅隆电影的特出之处,都是极有裨益的。文章在阐释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基础上,从卡梅隆电影中图像的再现功...

  • 伍迪·艾伦喜剧电影主题研究

    集表演、编剧、导演于一身的伍迪·艾伦被视为继卓别林之后,美国新一代的喜剧之王,在继承了卓别林笑中含泪的喜剧风格的基础上,伍迪·艾伦还凭借自己卓越的编导能力推出了许多彰显独特个性的作品,一时间伍迪·艾伦在喜剧创制方面的影响力甚至无人可敌。本文将立足对伍迪·艾伦执导的经典影片的观看,以《安妮·霍尔》《汉娜姐妹》《午夜巴塞罗那》为例...

  • 李安家庭三部曲中传统文化的失落与变奏

    李安作为一个在东西方电影界备受关注的华人导演,已经成为介绍以及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的桥梁,从其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他深谙传统文化的根源与脉络,而且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视野与语境下对多元文化的共生与发展也指出了一条道路。其"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则奠定了早期的作者导演风格,本文尝试从这三部电影来了解李...

  • 《建党伟业》的爱国情怀叙事与当代启示

    作为讲述我国红色历史的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一反传统红色电影的叙事惯例,彻底颠覆了观众对红色影片的传统认知。影片从现代商业大片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节设定等方面入手,对题材进行个性化设计,聚焦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坎坷之路,对爱国情怀进行了潜移默化般的宣扬。其寓教于乐的叙事方式,不仅对爱国情怀进行了艺术化的传播,而且对我国未...

  •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矛盾的集中爆发和社会失范行为的大量衍生,这是价值调适的过程和阶梯,也是价值整合必然经历的阵痛。电影《老炮儿》聚焦在老北京底层社会的市井文化,形象地描绘了顽固而执著地游走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老炮儿"形象,意图透过父子间的嫌隙隔膜和新旧两派的对峙搏杀,展现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中不同...

  • 电影《刺客聂隐娘》欣赏的四个层次

    侯孝贤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导演,在他的新作《刺客聂隐娘》中,他在坚持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创造了新颖的艺术空间。这部电影的欣赏是有一定难度的,它不是迎合观众的,而是一个隐藏起来的召唤结构,需要观众改变以往欣赏商业片的习惯,主动投入进去,克服困难,由表及里地进行欣赏。这部电影的欣赏要经过四个层次:梳...

  • 《大圣归来》东方美学的表达维度

    《大闹画室》标志着中国动画的诞生,也随即开启了独一无二的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然而,此后的中国动画日渐式微,始终游走在创作和发展的低谷。缺乏创新、粗制滥造等,都是使中国动画止步不前的弊病。2015年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被人们看作是一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品,该片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动画的创作有目共睹,保持了中国民族文化独立性的...

  •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新疆电影《真爱》是由张欣和维吾尔族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共同执导,根据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阿尼帕·阿力玛洪的感人事迹改编而成的。该影片在2014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影片通过独特的叙事风格描写了主人公的感人事迹与它背后的主题,同时刻画了主人公罕见的高尚精神。本文主要探讨感人的故事情节与罕见的高尚精神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 《刺客聂隐娘》中独特的动作美学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凭借其极简主义的艺术风格和水墨画一般的意境一举斩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整部影片的台词对白不超过30句,节奏放慢到好似一幅幅水墨画的拼贴,长镜头、空镜头遍布其中,拍出了侯孝贤式武侠电影中独特的动作美学。他对于武术动作采用了异于其他导演的拍摄方式,即写实主义风格,并在其独特的拍摄风格中彰显...

  •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电影《彩虹艳尽半边天》改编自黑人女剧作家尼托扎克·尚吉的戏剧,是好莱坞电影中反映黑人女性问题的经典作品之一。影片描写了美国纽约哈莱顿区一所公寓中的黑人女性们在面对家暴、背叛、丧子、堕落、堕胎、强奸等社会问题时,如何寻求自我社会身份认同的途径。影片的创新在于打破常规,在影片中女人们没有选择妥协和沉默,而是勇敢地与命运反抗,寻...

  • 《奥兰多》电影改编的主体建构策略

    小说《奥兰多》,作为伍尔芙独具魅力的作品之一,备受争议和关注。1992年,英国女导演萨利·波特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大银幕。波特在原小说所表现的女性主义思想基础上,对小说进行进一步解读,通过影片结构的设置、主观镜头的介入、情节的删减等方面进行再创造,将伍尔芙隐藏在对两性问题思考下的关于"人"这一主体建构的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将主人...

  •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雾都孤儿》这部小说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自从它问世以来就与影视改编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的同名影片《雾都孤儿》上映,影片对小说原著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编,故此上映至今热议不止。该文以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创作目的为切入点,对电影与原著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审视作品主题及艺术效果,有...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