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关键词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业逐渐被纳入到国家意识形态宣传体系中,电影业全面过渡到国有阶段,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干预电影业的生产经营,一个国有的电影事业体系成为所有电影创作者、制作者都无可回避的生存与发展现实。以“英雄神话”“阶级斗争”“爱情潜隐”等关键词为代表,新中国电影的主题书写与美学风貌也在1949—1966...

  • 我国乡村电影中的乡村之美及现实意义

    电影除了故事情节,还能通过场景让我们感受不同类型的空间之美,本文基于我国乡村题材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讨论了当下公众的特殊情感需求——“乡愁”。文章对“乡愁”产生的原因以及当下我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对部分乡村电影场景的描述,从村落的位置选址、院落的功能布局、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朴素的人性特质以...

  • “互联网+”模式:国产电影产业新图景

    “互联网+”是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电影产业也在寻求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互联网为中国电影的营销开辟了新的道路。2015年4月,阿里影业完成对粤科软件的收购,使得国产电影看到了互联网大潮下的发展大势。国产电影票房不断创造新历史,这与在线票务的发展也分不开,在线票务以多元化的方式,助力电影产业的终端输出,促进中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变革...

  • “时序”与电影叙事的结构创新法则

    “时序”是电影叙事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时序”,电影的叙事在经典叙事结构法则的基础上开发出结构创新的叙事法则。经典法则是基于观众观影经验的惯例法则,有线性叙事、平行叙事两种常见形态;以《爱情是狗娘》《记忆碎片》《致命魔术》《撞车》《云图》为代表的影片是结构创新法则的典型体现,而结构创新法则实质上是对以上两种法则的混...

  • 法国电影融合本土文化的新产业路径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国电影产业积极融合本土文化,在探索中开辟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当代法国电影将商业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关注青年一代的生活状态及成长,同时对本国的优良传统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彰显了自己的民族风格与特色。笔者对法国童话故事片、喜剧片和惊悚片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分析,解读各类作品中体现出的特点,总结其应对商业文化输...

  • 文化霸权理论视域下的好莱坞电影解读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指出文化具有社会作用,是文化具有统治功能的理论。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霸权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美国价值观的传播工具、巨额利润的收敛者,是美国文化霸权的载体。好莱坞电影以洗脑的方式扰乱他者的文化认同,用特效等手段掩盖其思想的乏味,并利用获得的利润进一步侵蚀着他者的本土文化。在文化融合的大潮中,我们要利用...

  • 美国电影分级模式的文化东渐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传统的电影审查制度暴露出了很多不足,改革势在必行。全球范围内,电影分级制度做得最好的当属美国,因此需要通过“文化东渐”,学习美国电影分级模式。不过我国和美国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语境和基本国情对电影分级制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和我国相契合。美国电影分级...

  • 美国独立电影的类型化转向

    美国独立电影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对好莱坞大片的一种疏离。90年代中期以来,独立电影开始了一种向类型片贴近的创作趋势。昆汀·塔伦蒂诺是这种转型的代表,他的影片掀起了美国独立电影的变革。这些影片都展现出“疏离感性”,突出个性化叙事,疏离传统模式,充分反映了美国民众的社会心理。新生代导演的产生、暴力元素的应用、叙事手法的独特和丰富...

  • 《伯恩的身份》叙事节奏新探

    不同种类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而这个规律限制了创作者在一定时间内去构造不同的节奏,同时决定了受众的“阅读”时间,对一件艺术作品的“阅读”时间直接影响受众对作品的感知。大部分电影的观赏时间在100分钟左右,因此情节在这100分钟的铺排、疏密,将对电影的叙事节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学界至今罕有采取较为直观...

  • 英雄题材电影对美国梦的花样打造

    电影对于“英雄”的定义是多元化的,或是为正义和他人的幸福生活牺牲,或是天赋异禀成就大业。但无论哪一种,都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美国对“英雄”电影的打造可谓花样百出,有的来源于对经典故事的改编,有的则是对超现实的幻想,从人物描写到情节刻画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英雄题材电影在深化英雄主义的同时,也...

  • “哈利·波特”系列影片的成长主题探析

    由华纳电影公司斥资上亿美元创制的影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改编自J.K.罗琳的同名小说,于2001年上映,随后上映的系列影片均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和商业价值。在中国,“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也拥有着大量的粉丝和研究者,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哈利·波特”系列影片中的主题,自其中主人公的成长之路、成长之境、成长之意...

  • 综艺电影艺术价值研究

    综艺电影是伴随着泛娱乐时展而产生的特殊的电影类型,是电影和电视艺术共同快速发展的结果。作为一类“现象级”电影,综艺电影试图创造与综艺节目等同的娱乐效果和娱乐价值,以综艺节目庞大的收视群体为基础,确保电影票房利润的回收。综艺电影有着明显的艺术短板、叙事内容的缺陷与审美价值的缺失,都制约了这种现象电影的传播和发展。本文以批判...

  • 中国电影黑马的“庶民”情结

    中国电影历经110多年,近些年不乏力作。在商业运营模式制造的大片充斥电影市场的时候,一些投入少却高口碑的电影黑马脱颖而出。电影黑马并非纯粹意义上的票房黑马,它们高票房、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其主体角色的平民化转型,其题材内容的现实性迈进,其审美趣味的大众化观照,其营销策略的观众本位运作。中国电影的这些变化,表层是依据中国国情、中国...

  • 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一瞥

    纵观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影展的全部27部影片,就主题来说,看似五花八门、千头万绪,然而如果将其归结还原为时代生命的呻吟与涌动时,就会发现,它们是如此准确而清晰地呈现着不同社会、不同时代最尖锐的矛盾与对立以及人们最首选的生命冲动与精力投放。如果将目光聚焦在作为影展主体构成的18部较为严肃的、现实题材的创作,则可以看到一个清晰...

  • 《火锅英雄》的反英雄模式创新

    《火锅英雄》是一部典型的反英雄反类型影片,纵观角色的设置和故事的背景,都与以往以“英雄”为主题的影片有明显的差异,新意中也包含着新的时代对英雄的重新定义。《火锅英雄》中传统的对英雄的概念被逐一打破,主角既不是技高一筹的高手,也不是个人品格极端高尚的伟人,甚至其“英雄行为”的背后还带有被“逼上梁山”的意味。导演杨庆灵活地运用...

  • 从“间离效果”看周星驰的《美人鱼》

    “间离效果”主张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观众与剧情保持距离;“无厘头”强调演员为了搞笑表演夸张,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滑稽效果,两者之间精神共通。本文运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戏剧理论对周星驰新作《美人鱼》进行解读,具体指出这部电影是通过对现实、童话、人性的间离,表达导演意图,强调观众思考。同时,认为间离效果处理不当引起的主题不明...

  • 非职业导演对电影行业的影响

    “跨界”在电影圈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众多作家、演员、主持人等投身导演行列,利用明星效应发酵电影的影响力,攫取票房收益。非职业导演的加入一方面扩大了电影导演职业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影创作进一步多元化,进而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从内部来看,非职业导演对电影行业的影响主要是由内向外的,由竞争力的增加到创作质量的提升;从外部...

  • 作者电影理论下的姜文作品评述

    当前,在中国影坛占有一席之地的“60后”导演之中,姜文无疑是其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位,其电影具备独树一帜的风格,并曾屡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等电影权威盛会的荣誉和国内令人称羡的票房。姜文已经建立起并不断地在完善一个自己是不可取代的“作者”的电影世界,这个世界值得人们进行探索与开掘。文章以作者电影理论出发,...

  • 真实艺术创造力:侯孝贤影片的时间美学

    表面平淡、深层复杂是侯孝贤电影时间结构的普遍特点,俗称“内在性”的时间平面。他抛开激烈的戏剧性冲突,将虚构、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网”,使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饱满;从真实出发,将时间晶体、身体影像与日常时刻作为创作的主题,经过抽丝剥茧后再回归真实,风格略显“另类”,属于德勒兹描述的“少数”电影。而跳出固有模...

  • 张艺谋电影的诗意现实主义

    张艺谋在中国当代影坛上具有毋庸置疑的地位,这与其一直尝试兼顾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是分不开的。张艺谋选择了以特定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内容来应对电影商业化后的激烈竞争,以本土化的方式确立电影拥有国内市场的同时,又有国际观众在认知上能接受的共同性,产生了属于张氏的,具有“中国主题”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本文从内容上梦想世界与真实世界,...

  • 解读大卫·里恩电影中的类型化人物形象

    在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电影中,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塑造大有不同,男性形象大都偏重于单一人格的塑造,而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则更趋向于展现其性格中的矛盾性。本文将在充分关注大卫·里恩其人其作的基础上,从展现人性光辉的男性形象和凸显人性矛盾的女性形象两方面入手,以其《雾都孤儿》《远大前程》《相见恨晚》《深情的朋友》等代表性影片...

  • 蒂姆·伯顿电影作品的语境分析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本,它也拥有自己的语境。对于蒂姆·伯顿的电影,是有必要从时代、社会、文化等多角度来进行剖析的。在他的电影中,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对“特立独行”艺术效果自觉而主动的追求。而任何一位导演艺术风格的形成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其以某类具体风格限定了对伯顿电影的研究,不如从其创作语境来对其电影进行整体的观照。文章...

  • 艾伦·帕克电影多元化主题研究

    曾多次折桂奥斯卡金像奖重量级奖项的艾伦·帕克是英国当代导演中的重要代表,《鸟人》《午夜快车》《贝隆夫人》等影片均成为享誉世界影坛的佳作。1998年,艾伦·帕克成为英国电影协会主席,这不仅是对其执导的影片的充分认可,还是对艾伦·帕克本人的高度评价。本文将立足于这位影坛巨匠的代表性影片,以呈现艾伦·帕克的光影世界为基础,自战争主题、反...

  •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价值范导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黄土高原上平凡百姓的人生变迁与起伏。通过演绎孙少安与孙少平这对兄弟的成长历程,刻画了在改革浪潮的冲击下传统价值观守护者的焦虑、畸变集体主义价值观拥趸者的失落和理想主义者的坚持,展现出转型社会中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化和价值目标的无序化等种种价值失范状况,并对适应历史潮流和反映现代社会...

  • 从《太阳的后裔》反思我国军旅电视剧

    《太阳的后裔》是韩国KBS电视台播出的水木迷你连续剧,由宋慧乔、宋仲基领衔主演,讲述了特战部队海外派兵组组长柳时镇和外科医生姜暮烟在异国他乡和韩国之间往返相爱的故事。用爱情元素包装军队故事,中韩两国零时差同步播出,以单集23万美元的价格刷新了韩剧在中国的售价纪录。本文从该剧的编剧题材、影视音乐、播放平台以及国家形象四个方面进...

  • 《唐山大地震》李元妮形象的跨媒介塑造

    无论是张翎小说中刻画的文学形象,还是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李元妮”的艺术形象都得到不同维度的演绎。小说中描写的李元妮个性鲜明、敢作敢当,具有现代女性独立自主的特质,不同的读者在解读作品时都有不同领悟。电影版《唐山大地震》中的李元妮,能使观众切身感受到天灾带给百姓的创伤以及中国女性的质朴、善良、坚韧的特质。电视剧版《...

  • 《赛德克·巴莱》的史诗叙事

    魏德圣执导的《赛德克·巴莱》,在对历史的还原中运用了大量的艺术思维与手段,使电影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宏伟长诗叙事的惊人魅力,满足了观众对于台湾古老文化以及民族伤痛史的期待。可以说,只有从史诗叙事的角度入手,才能理解影片的冲击力,也才能理解为何魏德圣成为“新电影运动”之后台湾影坛的翘楚。文章从影片对本土历史的关注、对英雄主义...

  • 以《芙蓉镇》为例探究电影与时代的融合

    通过以影片《芙蓉镇》为例研究历史题材的电影创作与制作过程中该如何做到故事和人物形象与所处年代或者时代背景的高度融合,本文从电影创作的文学层面与电影制作过程的两个层面探索具体的融合方法,并且揭露当下影视圈中一些“快消”影视作品中违背历史事实的现象,以及创作融合过程中所出现的纰漏。由此可见,电影人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过程...

  • 《白银帝国》:双重叙事空间的人性阐释

    国产影片《白银帝国》改编自作家成一的小说《白银谷》,以全景画的方式展现了富可敌国的山西票号“天成元”家族的兴衰史。该片并未过度地扩展叙事格局,而是将叙事重点放在了父子两代人的对抗和传承上。影片虽不可避免地用一种猎奇般的窥探视角表现父子二人与一奇女子的三角恋情,但在历史空间与个人空间的共同观照下,时代的碾压与情感的挣扎逐渐...

  • 从《卧虎藏龙2》看经典电影的续集热

    经典电影的续集拍摄,一方面是对首部电影故事长度的接续和延伸,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继承第一部电影的受众群体和票房动力。经典电影的续集常被看作“狗尾续貂”,商业目的过于明显,故事又难以延展出新的意义。电影《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作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的续集,以商业目的割裂了艺术理想,最终成就了一部好莱坞式武侠大片。本文透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