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国产电影历史叙事省思

    以历史为叙事基础的电影具备多种类型化方式,如史诗电影、传记电影、战争电影、爱情电影等,历史在不同的类型化创作的诠释下,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促使商业文化日益兴盛以及商业电影市场的井喷式繁荣。电影艺术的商业化,导致消费历史现象的出现,即对历史的扭曲、消解、娱乐化和后现代处理,历史成为一种叙事的工具。近年来的...

  • 河北省新时期小说的电影改编

    河北省新时期小说的电影改编相比于“十七年”和“”时期,表现内容更为丰富:主要分为描摹革命战争、控诉“”暴行和反映现实生活三类,尤以反映现实生活类居多;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不仅出现了散文电影、诗化电影、电视电影等新的电影表现形式,而且在讲述故事技巧、塑造人物形象上也比以前更为成熟。这标志着河北省的电影改编创作进入了新中...

  • 日本“8·15”系列电影综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和美国不彻底的民主改造使得日本民族主义死灰复燃,作为战败之日的1945年8月15日也被赋予了特殊意义。之后,以东宝为代表的日本各大电影公司纷纷拍摄二战题材的战争电影。这些电影刻意描写日本军人的武勇精神和战友之爱,作为战争结局的“8·15”指向为电影增添了悲壮感和宿命感。21世纪的“8·15”系列电...

  • 西方“高概念”影片的潮流文化

    “高概念”电影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后来一举成为西方电影产业的支柱,经历了非常严苛的考验。其用最简朴的电影语言表达出最深刻的人生真谛,而这种去繁从简的创作理念也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阐述效果。且纵观当代电影,“高概念”影片对时代潮流的引领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这些都要归功于其创作的特点和雄厚的产业实力。在电影创作商业化的大趋势...

  • 当代英美传记电影的审美诉求

    新世纪以来,英美传记影片的创作高潮迭起,不断有新的受观众欢迎的影片诞生,这不仅在电影界是一种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推动了英美国家电影事业的蒸蒸日上。传记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类型片,有着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独特的审美特性,对其创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挖掘其创作规律,能够为我国传记电影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基于此,文章从题...

  • 文化传播背景下法国文艺片的创作

    随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法国文艺片得到孕育和生长,并在法国电影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第一,文艺片产生的社会背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媒介生态环境理论表明,文艺片的发展传播受政策及社会集体意识等深层影响。第二,文艺片的发展阶段。主要根据影片创作思路、叙...

  • 国产纪录片的价值传播与美学延拓

    纪录片以记录真实为己任,将真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用真人真事的真实生活引发人们的思考。纪录片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对文化的传播、知识的普及、社会问题的揭露有着重要作用。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国产纪录片的新纪元,重新激活了一度低迷的国产纪录片市场。不仅限于《舌尖上的中国》,实际上自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产纪录片从...

  • 当前我国大学生电影消费研究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电影产业年增速达到20%以上,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局面,而15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只有6.7%,电影产业的增速是我国GDP增速的3倍,属于典型的增长型行业。根据调查发现,电影消费人群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中80%以上受过大学教育,18—25岁的大学生是观影的主要群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电影市场,应该从降低电影票价、提...

  • 《最近的雪域高原》的叙事距离

    《最近的雪域高原》兼用内聚焦型和非聚焦型两种视角,平视展现甘南人多元的态度表达、俯视凝练甘南人的时代价值,一内一外拉近观众与雪域高原最近的生活“距离”;选择正反面事件交替出现、交叉环绕的叙事策略,既有所对比、又相互促发,体现了甘南人和自然在长期磨合中的适度关系;安排纵向历史事件进入特定空间以连接当下。“最近”的叙事视...

  • 《寻龙诀》:IP大旗下的吸金狂潮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具象性符码所带来的影像表现力由于能为商品附加更多的象征意义,使得媒介必然与消费主义不谋而合。近年,IP产业的热火从电视游戏等其他行业逐渐烧向了大银幕市场。特别是2015年底的《寻龙诀》借助着《鬼吹灯》的高人气最终票房累计突破15.4亿,本文依托媒介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探讨电影中的明星效应、视觉设计、人物...

  • 《神探夏洛克》的悬疑叙事

    英国BBC推出电视剧《神探夏洛克》,因其给观众制造出“发生在当下”之感,在播出之后受到全球观众的热捧。在这一背景下,导演道格拉斯·麦金农启动电视剧原班人马推出了电影《神探夏洛克》,又给予了“神夏”迷们一次观影盛宴。而从表现力来看,电影并不弱于电视剧以及其他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电影,这主要归功于电影的悬念制造和叙事技巧。文章...

  • 《爆裂鼓手》的反励志叙事模式

    《爆裂鼓手》(Whiplash)是一部情节紧凑、主题犀利的音乐剧情片,影片讲述了追梦少年安德鲁在魔鬼导师弗莱彻的强压训练下突破极限,最终达到技艺巅峰,让导师心悦诚服的故事。片中主人公为了追求艺术极致不惜牺牲爱情、淡漠亲情、放弃诚信的反励志题材让人耳目一新。影片精准的节奏把控、干净利落的剪辑以及演员优质的表演,带给观众极佳的观...

  • 《速度与激情7》背后的英雄与家庭情怀

    《速度与激情7》作为系列电影的第七部,掀起了一股票房高潮,不断刷新票房纪录。影片的结尾,男主角奥康纳没有继续着前几部中打击犯罪团伙的任务,而是选择了归隐,回归到家庭之中。英雄与家庭之间仿佛总是矛盾的,但从《速度与激情7》的情节发展看,最后男主角选择了归隐这种情节并没有成为影片的坏点,反而为影片情节的发展塑造了一个完美的...

  • 司谍电影的“父一子”叙事演变分析

    间谍片中,“父权”的在场性无法回避,冷战时期间谍片“父子”关系叙事秉持“父令子行”的模式,然而后冷战时代,这种模式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弑父”叙事。“弑父”表面上是杀掉父亲般的上司人物,实质上是对该上司所代表的旧有的冷战价值体系的清算。“弑父”的同时,后冷战时代间谍片还通过“寻找自我”建立起回归人本的新价值体系,从而...

  • 英美恐怖电影的隐喻性分析

    从艺术本体而言,电影是“镜头语言表述的隐喻性系统”。“隐喻性”指借助视觉影像、镜头语言、听觉系统等形式上的技艺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以此引导对历史、人生、社会及现实等诸况的审视和思考。这样的美学特征尤其突出表现在恐怖电影类型上,特别是英美国家的这一类型影片中。文章从“堕落人性”与“罪恶之都”,虚无荒诞的生存体验,异托邦的...

  • 浅析超级英雄电影中的反派形象

    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自面世以来就凭借其科幻色彩的外壳、跌宕起伏的剧情、华丽夺目的造型、英雄救世主义的内核深得世界范围内拥趸的追捧。英雄的塑造需要反派的衬托,反派角色的成功演绎从根本上决定了英雄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深入人心。本文在反派角色设定的基础上从角色类型、共性特征、存在价值等方面深入挖掘超级英雄电影中反派角色的意义,进...

  • 美国青春电影中的美国文化

    电影是以现实为参照的影像文本,其魅力来自于虚构与仿真同构的悖谬性空间。美国青春电影确立自身价值的主导因素,就是引发观者的参与意识和审美认同感。其表面上只是讲述一个年龄群体的生存和心理状况,从深层次探察,实为指征某种“代群密码”,即整个美国文化侧面的、聚焦式的透视。文章从意识形态——宏大叙事的摒弃与个体意识的张扬,审美...

  • 美国当代都市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电影作为现实再现的重要体系,女性自然而然地进入其声光视野之中。华衣鲜服的女性形象向来都是美式都市电影不可或缺的符号元素。在一个还是男性主导的声光展示的权威电影体系里,讨论渗透其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再现形式的深层社会意识形态特征,是急迫而有意义的论题。文章从欲望化的表达——身份遮蔽与意识书写,建构化的悖论——普泛化的情感...

  • 乔·怀特代表影片中的“空间”之美

    20世纪后期,文艺研究界开始出现“空间转向”,作为时空艺术的代表,电影艺术自然而然地融入这一潮流之中。而英国当代著名导演乔·怀特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他自2005年开始执导电影,其出品的影片均在不同程度上对“空间”进行了观照。本文将聚焦“空间”,重点以影片《傲慢与偏见》《独奏者》和《安娜·卡列尼娜》为分析对象,从自然空间、...

  • 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的叙事艺术

    在当代世界影坛,论及电影的叙事艺术,不能不提及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其导演、编剧的电影诸如《致命魔术》《记忆碎片》《盗窃罪》《失眠症》《蝙蝠侠》等,内涵丰富,观念开放,表现内容切入社会时代深处,广受欢迎。尤其在叙事艺术的表现上,富有浓厚的实验意味,变化多样。探讨诺兰电影的叙事艺术实践,梳理其特征和形式,不仅有着个...

  • 迈克尔·摩尔的新纪录电影创作

    美国“新纪录电影”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摩尔出生在密歇根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之中,在幼年时期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在简要介绍“新纪录电影”产生背景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对迈克尔及其纪录电影的了解,重点引入《华氏911》《医疗内幕》《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等影片,从社会暴力、社会矛盾及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等角度入...

  • 李安电影的多模态隐喻

    华裔导演李安的电影向来以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著称,在给予观众一个精彩故事之外,李安还总是隐晦地将自己的某种强烈的情感或对某件事物、某一时代现象的评价价值融入叙事之中。已经有批评者注意到李安电影中存在大量隐喻,但还无人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对李安电影进行深度解读。文章即以此为切入点,从多模态隐喻与电影艺术、李安电影的多模态隐...

  • 霍建起电影的视觉语言分析

    在当代电影导演中,霍建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他沉默,低调,韬光养晦,为当代中国影坛贡献了众多别具一格的艺术电影。霍建起电影中常常散发出一股只属于东方的幽远和飘逸感,镜头渲染出的光影细致、考究、含蓄,犹在画中,显出浓郁而真切的中国风味。文章从视觉语言的技艺——摄影美学与蒙太奇技术,视觉语言的效果——叙事与隐喻结合的美...

  • 徐峥喜剧电影的风格特征

    徐峥参演或执导了一系列喜剧作品,在这些影片中“寓庄于谐”,在诙谐幽默、荒诞可笑中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采用“小品化”的构思方式,通过中心事件或贯穿始终的道具将故事片段统一于一体。在结构方式上,“无巧不成书”,采用种种巧合的情节,奇巧不悖逆情理,打破受众的定式思维。用巧妙的构思、奇异的关目来吸引观众,激发观众的兴趣...

  • 浅谈古典名著电视剧改编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西游记》为例,从改编的方法、情节、造型、特效等方面比较老版和新版电视剧。老版以移植与浓缩的方法改编,以唯美的态度为环境造型,以写意的方式为人物造型,比新版更忠于原著的思想精神和艺术风格。改编古典名著尽量遵循“忠于原著,慎于翻新”的原则。不论忠于原著的程度如何,改编后的剧作都是独立的艺术品,必须以影视艺术的艺术...

  • 《美人鱼》:生态女性主义与原型缝合

    2016年贺岁档,周星驰以数字3D画面、电脑数码特技等新式的电影科技形成一个新式的“滨海香港”的人鱼乐园景观——栖居于商业符码下的香港青罗湾破旧的渔船下构成了一个仅在神话中出现的人类进化体。神灵体系、生物体系、生物多样性的想象表达,在对观众传递视觉审美和想象空间的同时,对人类的远古来源和原初神话原型进行了激活,并从新的哲学...

  • 《白鹿原》小说与电影史诗性追求比较

    小说《白鹿原》具有史诗性艺术特征已为评论界所普遍认同,电影《白鹿原》显然也在有意追求一种史诗般的叙事风格和艺术表达。在此艺术转换过程中,编导一方面竭力遵循自己对于文学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理解,同时也受到了消费时代的文化环境制约,电影的艺术风格因此有别于原著。从作品的历史叙事构成、美学意蕴展现和文化氛围营造等多个层面来看...

  • 《大审判·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

    经典电影具有跨越时代与国别的魅力,往往能得到后世的不断翻拍,而随着时空的转化,电影的故事架构、人物的形象塑造乃至电影的主题等都需要做出一定的延展或调整。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1957)被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再一次搬上了银幕,《大审判·十二怒汉》的改编策略是值得探讨的。文章从影片对前作基本框架的遵循、叙事空间...

  • 港式喜剧《撒娇女人最好命》互文性解析

    彭浩翔电影以都市人的生活为中心,擅长表现都市人的情感世界,黑色幽默和荒诞离奇是彭浩翔电影的重要标签。彭浩翔拍摄的都市爱情片《撒娇女人最好命》相对于其之前电影显得温和许多,用喜剧的处理方式表现了一场女追男的恋爱大作战。该片有着20世纪末香港爱情片的小资情调,颠覆传统,讽刺现实,呈现当代都市男女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该片将时下...

  • 《路边野餐》的意识流与意象派风格

    导演毕赣凭借《路边野餐》在国际影展上多次获奖。电影淡化外在戏剧情节,展示了乡村医生陈升的内心与情感。陈升曾经入狱9年,出狱后孤苦一人。为寻找侄子卫卫去镇远,途经荡麦这个虚幻之地,理发店的女子仿佛是陈升已死的前妻,摩的司机仿佛是长大后的卫卫。电影采用闪回、插叙、自由联想、梦幻交织的方式,具有意识流电影的风格;同时充斥大...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