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通信与控制型电影现象和原理带来的启示

    通信与控制型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在艺术领域渗透的直接结果之一。其发生发展的历史逻辑可以为艺术创作和研究带来诸多启示:其一,环境中持存的艺术必须处理好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即须与环境要素形成友好合作型关系;其二,媒介不仅是一种载体,而且还是内容和叙事结构的创新源泉;其三,影视媒介的特殊语义连贯能力和需求,使得熟悉和运用自然语...

  • 论电影分级制度的设置

    2016年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出台,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然而通观全篇,除了在第二十条规定“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外,仍未见电影分级制度的设置。本文即从此入手,在认识和分析我国以电影审查制度替代电影分级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电影分级制度设立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引...

  • 豫剧电影的历史及艺术嬗变轨迹

    作为戏曲电影百花园的后起之秀,豫剧电影历经了辉煌的起点(1956-1966)、百花争胜阶段(1976-1988)、初遇冷潮期(1990-1999)、新生机阶段(2000年至今),经60年曲折发展后,于21世纪一枝独秀于戏曲电影百花园中。这些豫剧电影保存了豫剧艺术精华,扩大了豫剧传播范围,促进了戏曲电影类型的探索与实践,为戏曲电影在新世纪的复兴提供了值...

  • 苏珊·桑塔格论“迷影”理论

    从苏珊·桑塔格开始,“迷影”理论就常与“电影衰败”的论调相纠缠。在阐明“迷影”概念的基础上,桑塔格详述“迷影”消逝造成电影衰败的原因:一是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二是对电影黄金时代的怀旧。值得注意的是,她不是在电影学的框架中展开论述,而是以文化批评的视角出发,将迷影理论与“新感受力”、资本主义、消费主义的批判等相结合。...

  • 浅析影像文本中的迷影元素

    近年来,一批电影在新媒体上被贴上了迷影电影的标签,使得“迷影”(cinephilia)这一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期的词汇,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以往围绕迷影的讨论,更多聚焦的是理论研究和影迷文化之间暗藏的冲突。本文将迷影元素的呈现视为迷影电影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探讨它们和“元电影”之间的关联,来梳理迷影元素在影像文本中的具体呈现方式,...

  • 国际传播视域下中国电影中的东方文化

    蕴含着“东方文化”的国产影片在国际影视界已经站稳了脚跟,但这样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能够被简单复制的。从这些经典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神已经成为当下影视圈中的标杆。其中渗透出来的“情”“义”“趣味”“传奇”完美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传承和发扬东方文化已经成为当代电影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并希...

  • 中国梦题材电影的文化意义及发展方向

    中国梦题材电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红色电影,而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述出中国社会对正能量的理解,有助于激发观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众道德水平及审美能力,并对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当前消费文化及商业影片冲击下,中国梦题材主旋律电影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我国电影界必须正视发展过程...

  • 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影片研究

    在“新时期”崛起的导演中,不乏优秀的女性导演,她们创作了许多以女性为主体的生动的电影故事,同时,许多著名的男性导演也致力于“代女子做闺音”,在他们的电影作品中也涌现出许多深入人心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在厘清“新时期”和“女性主义影片”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将主要以《天云山传奇》《菊豆》《女儿楼》《人·鬼·情》等影片为例,分...

  • 论海峡两岸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异同

    当世界各地影评人热议“暴力美学”时,两岸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却甚少被提及。它们拥有共同的美学渊源,体现着一种“中和之美”。然而,受制于生态文明不同,两岸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又各具特色。两岸电影对“暴力美学”描写视野不相同。在“暴力美学”的描绘上,内地电影重在表达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台湾电影以描写儿女情长见长。海峡两岸...

  • 蒙古国电影艺术中达·纳楚克道尔基形象

    达·纳楚克道尔基是蒙古国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出了深入人心、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深深扎根于蒙古传统文化,并结合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开辟了蒙古文学的新气象。一直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工作者不断地通过多种形式再现他的历史形象,尤其是通过幻灯、电影等综合艺术,塑造了鲜活...

  •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奇观电影

    奇观电影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已经成为当下电影制作中的热点,至今不歇。奇观电影以视觉效果为辅助功能,在主流意识形态、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多元并置的当下电影氛围和文化语境之中,寻求另外一条突围之道的尝试与努力。奇观电影的出现与当代的视觉文化息息相关。文章从技艺的高度——视觉表现与运动画面,叙述的策略——独到选材和特殊主...

  • 欧美电影节的“文化展厅”效应

    欧洲电影节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它的成立尽管在创建之初不可避免地受到好莱坞的影响,然而其构筑量感、美学特征却仍然在发展中得以彰显,并作为一股与好莱坞电影对话的有力力量而存在。欧洲电影节不仅为世界电影之间搭建了沟通的平台,也为欧洲电影的本土化发展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出浓郁的文化关怀。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

  • 麦理浩时代香港电影的现实主义视角

    本文通过选取讽刺时弊的社会片(1971—1974)、关注社会的喜剧片(1974—1978)、聚焦个人的新浪潮电影(1978-1982)这三个时间段具有代表性的香港电影,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对麦理浩时代的香港社会心理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从一个大局观出发,本文试图理清香港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脉络,论证社会心理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辨析时代环境如何影响电影发...

  • 叙事学下英美传记电影人物塑造手法

    电影是人类艺术的主要展现形式之一,在叙事学的视角下,人物是电影的核心。影视作品中往往运用造型、动作、语言等多种方法来塑造人物,展现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通过人物特征来反映出电影的主题与主旨。相对于火爆的动作片或是科幻片,传记类电影在英美电影中占据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是从电影意义的展现来看,英美传记类电影的影响往往是意义...

  • 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刻板化

    刻板化既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认知结果,其广泛地存在于艺术创作中。由于美国电影的强大传播力,出现在电影中的黑人形象直接关系着其他族裔观众对黑人群体的认知,也关系着黑人及其他居于弱势的有色人种在影像世界中对话语权的争取。因此,对于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刻板化,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关切。文章从社会认同理论下的模糊化、作为配角...

  • 《老炮儿》:都市变奏中的京味文化余响

    《老炮儿》作为一部既充满地域文化特色,又具有鲜明现代感的电影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它所呈现的是现代都市化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症候问题,因而引起多方关注。从京味文化的现代变奏角度,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六爷等人身上所经历的文化转型时期的痛苦与迷茫,而影片的深层意指更让我们看到文化对个体的规范意义,也为我们在新的时代中...

  • 生态主义视域下的X战警系列电影

    近年来,电影学方面出现了大量以生态视角解读作品的相关论文。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与自然环境相关的题材,如《风之谷》《后天》《2012》等,其所论述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自然的“无常”来反观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而引起反思。而较少有人注意到科幻片中的生态命题,尤其是外星人系列、x战警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文章从贯穿始末的和谐命题、融...

  • 《归来》中“门”的隐喻分析

    《归来》作为张艺谋第二次改编严歌苓小说的电影代表作,将原著小说中大量的细节、心理、背景转变为大量意象的运用。其中,“门”的多次出现,将电影的深刻性推进了一层。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及外界——家园——内心的空间紧密整合,同时也将“门”的意象所带有的家园思想、文化内涵、对历史的态度等表现了出来,表现出陆焉识作为知识...

  • 科幻片《蚁人》的陌生化创作策略

    漫威影业出品的系列科幻片是如今好莱坞科幻阵营的重要组成。随着“漫威电影宇宙”的不断扩张,基于漫威漫画改编的漫威电影不断增加,钢铁侠、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等角色共同组成了漫威超级英雄矩阵。科幻片《蚁人》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12部电影,同时也是第二阶段的收官作品。“蚁人”不同于以往的超级英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颠覆了...

  • 延相昊作品研究:复杂人性与社会图景

    2016年夏天,丧尸题材韩国电影《釜山行》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这部影片不仅在视觉效果上不输欧美丧尸电影,更在人性的表现和社会问题揭露方面为人津津乐道。事实上,在此部影片之前,导演延相昊就已经凭借多部动画电影获奖无数,而人性与社会问题也是他一以贯之的关注内容。在导演的作品中,善良的人有邪恶的一面,有缺陷的小人物也有闪...

  • 科恩兄弟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优秀的导演不仅善于制造悬念,还善于对人物进行艺术化处理,在向观众呈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挖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灵魂,将人物命运、困境与社会景象糅为一体揭示更加深刻的主题。科恩兄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颇具库布里克的风格,对英雄人物形象的非常规化建构、对小人物形象的扁平矛盾化建构、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果敢天使化建构,不仅使其影片的...

  • 高畑勋动画电影的匠人美学

    高烟勋是支撑日本动画的巨匠,他与宫崎骏、铃木敏夫等人共同创建了吉卜力工作室,自动画的黎明时期开始将日本动画推向了巅峰,他创作的每一部动画作品都堪称经典。高烟勋的艺术创作以“慢”著称,他不受商业利益的诱惑和影响,一心创作他心中的艺术理想,以至于从他的作品中,观众能够看到黄金时代的中国动画对传统文化的坚守精神和创新意识。...

  • 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是枝裕和是日本“新电影运动”中的佼佼者,其电影有着十分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从内容上,是枝裕和电影几乎不脱离对日本(古代与现代)社会中普通家庭的关注;在给观众的审美感受上,是枝裕和则既要深入到人物纤细脆弱的内心深处,体察人们心灵中似有若无的情愫,又要在表面的镜头语言上对人物保持一种冷静与疏离。是枝裕和电影的美学风格,...

  • 探析成濑巳喜男电影中的女性世界

    成濑巳喜男出生于20世纪初的东京,在其近4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执导拍摄了88部影片,其中绝大部分影片都将叙事的焦点定位在日本底层女性身上。总的来说,中国研究界对于这位优秀的日本导演的研究还很缺乏,而研究成濑巳喜男对呈现日本女性生存境况及价值观念均有很高的价值,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两性关系中的女性和两代关系中的女性为切...

  • 《烈日灼心》与人性不能承受之重

    人的生命和灵魂是人生存的两极,有时生命是对灵魂的折磨,有时死亡反而成为解脱。《烈日灼心》中的辛小丰、杨自道和陈比觉七年的逃亡使他们的灵魂充满了恐惧和焦虑,他们试图通过自我的救赎达到心灵的安宁,在救赎的过程中他们尽显了人性的美好,然而人性终不堪法律的重负,他们最终以死亡寻回了归家之路。而与他们相对的卓生发则仍然滞留在懦...

  • 《我的战争》的主流价值观与类型化转型

    当下中国的电影产业高歌猛进,市场趋于成熟,加之时代和文化语境的变迁,使很多主旋律电影也逐渐跳脱既定的叙事和艺术框架。电影《我的战争》可谓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影片遵循历史铺陈剧情,讲述了战争中的人性和信念,传递出了当下时代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此同时,作为一部战争片,《我的战争》也积极尝试吸收类型电影的经验,以类型...

  • 论电影《归来》的叙述策略

    作为反映“”题材的电影,张艺谋在对原著《陆犯焉识》进行了有效的减法后,《归来》的情节重心从阶级/国家的人民性叙事过渡到家庭/日常的生活化叙事,电影通过温暖的家庭医学来反思造成冯婉瑜心因性失忆症的多维复杂性,通过重建家庭伦理来辩难历史进而修复伤痕。电影从拒绝遗忘的表意范畴内力求寻找诊断历史的可行维度,家庭医学自然衔接了...

  • 从《湄公河行动》看公安题材电影创作

    电影《湄公河行动》根据真实案件“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而来,影片上映后在业界、市场、观众、媒体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一承载国民情感的案件经过林超贤导演的改编,在2016年国庆档大放异彩,带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点燃了观众心中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获得了市场和口碑的双赢。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事件细...

  • 《火锅英雄》:对抗荒诞的加缪式英雄

    人对自身的境遇产生焦虑,对社会的异化表示不满,对世界的存在感到疑问,荒诞感便油然而生,与此相伴的则是对荒诞的反抗。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剧作家,就将人类生存与周遭环境之间的不和谐所造成的痛苦呈现在作品中。其中的代表人物加缪就是一个对抗荒诞的反抗者,《火锅英雄》对荒诞性的抗争延续了加缪的主张,整部电影主要通过与自身、与社会...

  • 《冬》:“爱”与“孤独”的寓言

    电影《冬》是一部简约、纯粹的艺术电影。电影从故事内容、人物设置、情节勾连以及在带有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视觉呈现上,导演都在做减法的处理。电影《冬》又是一部具有多义性、哲理性的电影。电影虽然情节简单,画面也讲究留白,但电影有着对爱与孤独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又有对人性以及生命细致入微的洞察与思考。且作者将电影提升到了对宗...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