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当代中西方电影对国人想象与现实研究

    在当代,中国元素在西方电影中不断增加,成为吸引国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摄制于1993年的电影《喜福会》改编自同名小说,反映了在美国的几个中国家庭中的女性形象。由于作者谭恩美自幼在美国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误解,其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和他们外在的那些能体现其母国元素的中国符号失去了象征意义,导致电影意义的疲软和缩水。而...

  • 网络大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链的积极效应

    当网络发展进入到一个炙热化阶段,人们的观影模式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了改变。网络大电影的出现是中国影视行业、互联网行业及金融行业的综合性延展作用的结果,它的出现预示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进入到新阶段。然而需要认清的是,它的获得与提升离不开媒体和行业的支持,尽管还不完善,但它的出现为大电影产业格局的内部建构与外部发展提供了...

  • 1950年前源于侠文艺的香港电影考

    香港早期武侠电影研究者甚少,而对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的研究更少。1935年首映的《火烧阿房宫》是香港第一部武侠电影,也是第一部取材于侠文艺的武侠电影。1905--1950年间的192部香港武侠电影中有115部是改编或者取材于侠文艺的,有着鲜明的特色和独有的发展规律。对香港武侠电影片目及与其相关的侠文艺的整理,是与此相关研究的某础.有...

  • 当代国产电影的都市文化呈现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城市化”已然成为社会结构的核心主题。物质水平发达、世俗意识浓厚的现代都市文化景观,日益被强化为电影表达和展现的空间中心。国产电影开始了新的定位,致力于文化身份转型,都市文化呈现与表达也试图成为中国内部的“我者”,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持与世界主流电影的同质化。文章从视觉文化...

  • “后喻电影”的青年文化特质与美学趣味

    近年来,电影创作群体的年轻化和主流观众低龄化,为中国电影发展带来新可能、新问题、新现象。具有“抵抗性”和“风格化”的青年亚文化如何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多元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并以软着陆的方式进入并影响中国电影的文化生态成为电影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在“互联网+电影”大前提下,在以研究青年为主体的中国电影新力量所携带的时代...

  • 英国邪典电影的叙事研究

    邪典电影中的关键词“邪典”翻译自英文单词“cult”,主要是指受到特定群体狂热崇拜的一种类型影片。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邪典电影的传播更为便利,出现了一批固定的观影群体。本文将在厘清邪典电影主要特点和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发展现状、叙事内容、叙事风格等方面入手,以《洛奇恐怖秀》《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猜火车》...

  • 英美科幻影片的视觉表现传统

    电影是视觉影像化最早也最典型的艺术样式,其传播媒介、形式技巧、社会文化所指、意识形态信息及美学价值,都是透过视觉表现的方法、视角和实践得以完成的。英美科幻电影流派尤其注重纯粹的视觉造型艺术,以此确立了自身的特质和倾向性。对此类影片的视觉表现传统做出系统考察、分析评述,无疑是颇具意味的艺术探索。文章从视觉优先、游戏化的...

  • 欧美电影中人与自然的哲学内潘

    生态文化在欧美电影文化中十分突出,这类影片多将落脚点放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上,聚焦于统治和欲望,并以哲学的视角来完成对人类本性的透视。欧美电影用心刻画每一段人类与自然相处的故事,人类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而自然则要接受人类霸道的统治,在相互矛盾与冲突之后剩下的往往是残破不堪的环境和对人类的伤害。这种情节的设定,...

  • 柏林墙文化对德国电影自由与民主的支撑

    自从德国电影进入到世界电影领域以来,人们便开始审视关于德国影像中所渗透出的“自由”与“民主”问题,并对此进行剖析。在分析研究中发现,德国影像中始终在围绕着柏林墙的倒塌以及两德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由”与“民主”的支撑,并从不同角度构建柏林墙文化的同时,总结其在德国影像中所起到的作用,并重新总结出它与德国影像不可分割的关系...

  • 桑提亚哥性格中的个人主义特征

    小说《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武的英雄人物,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硬汉”形象。他的“硬汉”形象也蕴含着典型的西方文化个人主义精神,但是其性格中的个人主义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理解的个人主义之间,在内涵、基本特征和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海明威在塑造桑提亚哥“硬汉”形象的同时也从文学艺术视角阐...

  • 两种电影与当代女性气质

    2014年上映的魔幻电影《玛琳菲森》讲述的尽管还是“睡美人”的故事,但是许多与情节推动、形象塑造密切相关的因素,比如拯救者与被拯救者、公主的气质等已经和20世纪50年代上映的动画片《睡美人》有了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强烈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新认识,艺术作品对当代现实状况的一种新反映:当代女性气质是多样并存的,来自各方面的...

  • 20世纪中后期奥斯卡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设立于1929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又称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中最佳影片奖无疑是最具重量的奖项。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包括《窈窕淑女》《泰坦尼克号》《沉默的羔羊》在内的突出塑造了独具个性女性形象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为例,从女性蜕变者、女性觉醒者、女性拯救者这三个类型化的女性形象着手,解读20世纪中后...

  • 美国电影的自由主义表征

    崇尚自由文化的美国电影,由于将个人主义引入对角色的塑造当中,从而造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形象。这类影片主张开拓与进取,讲究实用和理性,不断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备受观众青睐和喜爱。经过时间的沉淀,美国影片在全球已经成为电影产业的一个标杆,其借助奇观化的画面、独特的创作视角和表现手法向全世界展示了带有美式标签的自由主义...

  • 美国电影中的世俗文化

    电影的世俗文化属性及其表现,在美国电影的生产乃至观念结构中,体现得最为充分。美国电影从发轫之初,就将世俗文化纳入其传播接受范围,不断打造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符号化的世俗影像空间,并迎合大众趣味,将此上升到现代电影表现形态的主导位置。文章从审美系统的娱乐化和话语形态的消费主义,善恶分明的对立和精神迷失的折射,现代性的理想追...

  • 论美国电影中的“致命女人”形象

    “致命女人”是黑色电影中的类型化女性人物形象,在黑色电影逐渐淡出影坛后,“致命女人”的银幕形象也随之销声匿迹,但在后来崛起的新黑色电影中,“致命女人”又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归。本文将在从多方面界定“致命女人”这一类型银幕形象的基础上,重点以《双重机密》《体热》等不同时代的影片中的“致命女人”形象为例,从其时代性、独特...

  • “罗生门“”电影艺术的人生百态

    黑泽明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了“罗生门”主题中蕴藏的深刻含义,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电影《罗生门》设定出直面人性善恶的决策难题,将人生百态囊括在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当中。故事中的人物各自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事件叙述方式,展示了人性的自私、悲哀与不可信赖。这类题材的影片已经成为电影创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

  • 英美电影与绅士文化

    绅士精神在西方源远流长,在长达数个世纪的发展中,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形成了一套绅士文化。美国对传统英国社会也有所继承,美国社会对绅士文化也不排斥。自英国滥觞的绅士文化时常见诸英美电影中,电影从不同的角度评判着绅士文化与绅士身份认识,或借助绅士文化表达对某种理想的渴求,而众多绅士形象也丰富着英美电影的形象之林。电影从绅...

  • 英美恐怖电影的宗教原型解读

    自古罗马时代起,基督教就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部分电影人看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力以及基督教带给人的敬畏心理,将宗教原型、宗教理念引入恐怖电影的创作中来。只有对这些宗教原型进行解读,我们才能有效地把握英美恐怖电影的特色,从而进一步将其与其他地区,拥有其他审美风貌的恐怖电影区分开来。文章从吸血鬼原型、亚当(夏娃...

  • 台湾新生代导演林书字电影中的成长主题

    台湾导演林书宇在其执导的三部电影《九降风》《星空》和《百日告别》中,都以“失去一寻找一告别”的情节线索探讨个人成长的主题,并将死亡母题融入其中,倡导“向死而生”的死亡哲学。他的影片以表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为主,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成人群体,深入人物的心理层面,着重叙述个体隐秘化的痛楚成长史。这种全新的切入角度,避免了台湾青...

  • 论彭浩翔电影叙事中的“平衡”策略

    从“破事儿”系列到“小团圆”系列,彭浩翔的电影作品始终围绕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故事,反对程式化情节和模式化人物,运用独创性的电影语言,在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上秉持“平衡”策略,利用多种元素解构重组、类型叙事嫁接挪用、角色关系错位突变等制造黑色幽默,通过“彭氏营救”修补后现代叙事的圆形缺口和道德误差,回归主流价值...

  • 徐浩峰电影的审美表现

    徐浩峰参与制作的电影并不多,但是已经引起了国内影坛较为广泛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徐浩峰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以武侠题材为核心。武侠电影曾经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类型电影不断遭受其他类型片的影响和冲击,电影新技术、新审美理念以及新电影运作方式对于武侠电影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徐浩峰电影便在这种机遇...

  • 吴天明的艺术理想:“土地”之灵

    吴天明清醒地知道传统思想和现代文化的矛盾,在表达人物在这种矛盾中苦痛挣扎的时候,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悲情艺术。而当吴天明终究难以逃脱影响他已久的传统文化之时,他往往用陈旧的判断标准来处理人和事,这又使他的创作理念相对守旧。他灵魂深处信奉的“土地”,既为他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同时又禁锢了他的精神解放步伐。这种矛...

  • 文化多样性背景下让-雅克·阿诺的电影

    让-雅克·阿诺是法国著名导演,其作品向来被视为文化多样性背景主导形态下的产物。从1977年发端的《高歌胜利》,到晚近的《狼图腾》,阿诺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究其他民族各异或相通的文化和文明,并融合而为影像的“多元复调对话”格局。可以说,从多样性文化切入,是观察、研究其影像发生、发展、创新与成就的最有力视角。文章从身份意识、叙事美...

  • 弗里克纪录电影的艺术魅力

    影像、风格和意境是缔造一部具有震撼力的电影的重要因素。弗里克创作的纪录影片尤其懂得如何协调三者间的关系,不仅在电影中构建出唯美的视觉景观,更致力于对独特审美意象的追求,创造出的电影语境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而情与景的相互融合,的确能有效地令电影的艺术境界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他的很多纪录影片都表现出极为丰富的内涵和令人震...

  • 亨利·塞利克的“可可特童话”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圣诞夜惊魂》为开端,“哥特童话”横空出世,迅速吸引了许多成年观众的关注,本文将在厘清童话和哥特基本内涵的同时,呈现哥特与电影、哥特与动画电影的结合历程,并定义美国影坛上的“哥特童话”,聚焦“哥特童话”的开山之人亨利·塞利克的创作历程,从其主要代表作品《鬼妈妈》《圣诞夜惊魂》等影片的情节设定、画面...

  • 华人作家笔下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的主旨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它告诫我们不忘耻辱,居安思危。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彰显了作者以独特的身份和视角对祖国历史的回望和反思,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的重要性、如何对待战争以及对文化制约力量的认识。哈金和张纯如均使用英语进行这一题材的创作,这极大地推进了南京大屠...

  • 《百鸟朝凤》:悲鸣于传统与现代的挽歌

    《百鸟朝凤》是我国第四代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讲述了两代唢呐艺人对民俗艺术执着坚守和艰难传承的故事。这部将思考的触角深入到中国民俗艺术传承与发展领域的影片从人物塑造、意象传达、结局安排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导演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忧患意识,对时代大潮冲击下的民俗艺术传承的不屈精神。《百鸟朝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将...

  • 电影《一个勺子》中的喜剧与悲剧

    电影《一个勺子》是中国内地演员陈建斌转型担任导演的处女作,影片由胡学文的小说《奔跑的月光》改编而来,讲述了中国西北小城里,老实淳朴的农民拉条子在善意收留弱智流浪汉后陷入连环骗局,最终导致信仰破碎的一段无奈遭遇。影片以诙谐幽默的基调,围绕“谁是傻子”的疑问展开,记录并展现了人与自身品性做斗争的痛苦过程。《一个勺子》以喜...

  • 《夏洛特烦恼》的视听呈现

    由闫飞、彭大魔执导的《夏洛特烦恼》在上映之后,很快就掀起了一轮令人惊叹的票房高潮,电影也获得了电影百花奖的最佳故事片提名。在近年来的喜剧电影中,《夏洛特烦恼》无论在艺术上抑或市场营销上,无疑都是具有分析价值的一部佳作。对《夏洛特烦恼》中视听呈现方式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探究国产喜剧在艺术表达上的发展方向。文章从光影色彩的...

  • 《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的视觉空间构造

    《卧虎藏龙》的续集作品《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是一次彻底的商业武侠电影创作,在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的光环之下,却背离了上一部作品的审美模式,以更为彻底的西方审美视角打造了东方江湖风云。失去了与导演李安前作的观众粘连性,电影《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却呈现出更加可圈可点的美学创作特征,尤其在视觉空间的构造方面独具特色。本...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