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中国大陆地区电影票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文章将在此前学术研究中提出的电影票房影响因子以中国电影产业为实证对象进行验证性研究。通过在中国大陆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豆瓣网、艺恩网等获取的2012至2016年期间上映电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统计结果不支持Ravid et al.(2006)、Palia et al.在2008年提出的“积极电影评价与电影票房表现正相关的结论”。文章发现,评分次数与...

  • 类型电影的限定时空组合

    类型电影是限定时空相互组合的艺术。本文把时间分成限定时间和非限定时间,把空间分为限定(封闭)空间和非限定(开放)空间。通过限定时空可以决定影片的类型,通过限定时空的范围、程度、长短,可以改变故事的架构和走向,影响主人公的情感抉择和故事结局。“限定时间+限定空间”组合,在谍战片和战争片类型中体现较为明显。“非限定时间+限定...

  • 中国电影的民族文化开发困境分析

    中国电影曾因为第五代导演真正进入国际视野,但此后的发展后续乏力,最能够引起西方关注的中国民族文化内容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民族文化符号难以有效地转换为电影内容的影响力。这种现状,与全球化文化的强势传播有关,但更与中国电影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挖掘和认知不足有关。中国电影需要从空间、时间这两个维度出发,对政治文化的干预、外来文化的...

  • 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类型策略与明星制研究

    中国电影诞生伊始便受到市场的影响,出于营业主义的考虑,早期电影人开始了积极且富有成效的商业探索,在他们的影响下,观众的消费意识初显。早期电影在市场中几度沉浮,观众的消费趣味逐渐超越电影人跃升为电影创作中的主导因素之一。其中,类型策略和明星制成为消费语境下商业电影实践中的主要参照系,是它们促成了中国早期电影繁荣的商业景观和消...

  • 角色扮演游戏对电影叙事形态的影响

    电子游戏作为继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正在影响着其他艺术门类。本文重点讨论电子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游戏是通过何种方式对电影叙事形态产生影响,尝试从电影剧作角度梳理角色扮演游戏和电影叙事之间的合作历史及融合方式。角色扮演游戏对电影叙事形态的影响有三种方式:第一是改编式,把热门游戏改编为电影,如《古墓丽影》。第二是嫁接式,把游戏元...

  •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IP影视题材分析

    网络文学及影视IP是融媒时代的文化热点,并已逐渐成为影视业新的发展方向。就影视传播的媒介生态而言,当下的政策环境和审查机制的制约、文化消费形态、现代科技发展、观众的审美取向等形成一股合力,构建出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影响着IP影视创作和发展。文章通过梳理近年来国内主要IP剧的题材类型,分析了影响IP剧内容生产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在此环...

  • 作者电影:治疗精神创伤,追寻个体价值

    作者电影在对青年主人公身份的思考当中,探寻着他们的个体价值。观众参与影片的同时,在导演的有意识引导下,形成“后作者”对影片进行再加工,从而扩展和丰富影片的意义和价值。作者电影,始终关注着有关欧美青少年成长文化,尤其是与家庭的关系问题。青年主人公在影片中完成自我救赎,这也是对个人精神创伤的治疗,是对个体价值的追寻和探索,更是作...

  • 中美成长主题电影的审美取向

    近30年来,中美两国都拍摄了大量以成长为主题的电影,表达着成长者的记忆影像和特有情感,在各种成熟的类型片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些电影在为投资者获取了丰厚的商业利益回报的同时,也日益得到批评者的重视,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通过对二者进行横向比较,可以窥见两国的电影艺术在文化历史观以及时代意义禀赋上的异同。文章从题材选择、主...

  • 从《英雄》到《长城》的中国民族史诗片叙事嬗变

    自2002年第一部中国商业大片《英雄》上映,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产业化道路已有14年,此间诞生了15部票房冠军电影,虽然电影票房成绩不能成为衡量电影成功的绝对标志,但却具有代表性。本文以2002—2016年中国内地票房冠军电影研究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此,分析在消费语境中从《英雄》到《长城》所折射出的中国民族史诗片叙事嬗变。

  • 论华语电影中的海南元素与文化转向

    海南作为中国最南方的一处拥有独特地理地貌及民族文化的海岛,从1949年开始就成为华语电影中不断表现的主题与故事背景。这些以海南为题材或拍摄背景的电影作品中不仅展现了椰林沙滩的地形地貌元素、海浪碧波的海洋景观元素,还书写了黎族、苗族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华语电影的银幕上展现了独特的海南文化转向,也为运用电影影像对外传播...

  • 中国革命影片中的男权思想与女权主义

    革命影片是中国主旋律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影片主要塑造了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奋斗的英雄形象,弘扬了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道德追求,无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宏大叙事,还是新时期以来的多元叙事,都体现出革命影片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和独特魅力。本文将在简要呈现中国革命影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多部优秀革命影片为重点研究对象,解读...

  • 美国间谍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

    间谍电影是国际政治形势的一个缩影,也是美国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艺术特点。目前关于美国间谍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创作手法、美学与商业性的结合上,而较少有人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进行分类与总结。随着间谍电影的不断发展,电影人也尽量使叙事结构能够别具新意。文章以此入手,从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经典叙事...

  • 美国僵尸电影的文化隐喻

    僵尸是美国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形象。最初的僵尸电影往往与宗教巫术有着密切关联,随着审美的变迁,僵尸的形象在银幕中也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现代气息与科技感也愈发强烈。电影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达文化的媒介,美国僵尸电影也是如此。这些影片既满足了人们的视听审美需要,也是一处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僵尸电影中的文化隐喻俯拾皆是。本文从...

  • 美国惊悚片文化价值探析

    在电影发展的一百多年间,电影的类型不断丰富,关于电影这一艺术门类的独立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其中惊悚片就是从恐怖片中逐渐发展出来的类型影片。近年来,《寂静岭》《死神来了》《1408幻影凶间》《三十极夜》《沉默的羔羊》等惊悚片在商业价值及艺术价值层面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将试图厘清恐怖片与惊悚片的联系与区别,并从宿命信仰、人性之...

  • 浅析我国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及特征

    历史人文纪录片凭借着纪录片的多种功能,最贴切地向现代解释着历史、向人类诉说着情怀、向世界展示着雄姿。20世纪以来,我国的历史人文纪录片经历了短暂的停滞后,通过漫长的发展与探索,将故事化的表述带入纪录片的叙事视野,并逐渐显现出叙事多元化的趋势,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时通过新形式的叙事与传播手段,为自己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纪...

  • 生态主义视角下的日本科幻电影

    电影是反映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渗透着国家意志和国民价值观。在日本科幻电影中,书写自然,呼唤人们对生存环境有所关注,宣扬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的价值理念,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这也是其国民意识的反映。我们在看到日本科幻电影在艺术特色和技术上的成就的同时,也应该对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有所关注。文章从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现代工业反思...

  • 张一白“重庆三部曲”的城市精神嬗变

    重庆籍导演张一白在家乡重庆拍摄影片《好奇害死猫》(2006)和《秘岸》(2007)后,其执导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2016)的上映,完成了他长期规划的“重庆三部曲”的电影创作。重庆的城市文化、都市空间和市民精神在“三部曲”中得到较丰富的呈现和再造。而随着张一白从导演到制片人的身份变化,使得“三部曲”电影在地域性、主题表达、都市意...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的人文性解读

    美国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在美国商业电影已经取得世界影坛的霸主地位的今天,正是以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导演,以其独特的文化身份和人文视角,中和了美国电影充满铜臭味的大众娱乐性和商业性,增加了美国电影的艺术魅力。因此,对于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有必要从人文性的角度来进行解读。文章从肯定人类自由、彰显...

  • 詹姆斯·艾弗里对文学作品的经典改编

    作为文学改编电影的代表人物,詹姆斯·艾弗里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英国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让现代观众感受到英国文学独特的艺术气息。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长日留痕》等影片中,詹姆斯·艾弗里采用简化原著主题、增减人物情节、变化叙事节奏等手法,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与影视艺术的娱乐性、商业性结合在一起,让文学...

  • 大卫·芬奇女性电影的暴力元素

    美国导演大卫·芬奇一贯以拍摄犯罪、暴力题材的电影著称,在他的《七宗罪》《十二宫》《社交网络》等代表作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个丰满的男性形象。而另一方面,芬奇也并不是与女性电影毫无关联的,他或是在电影中树立了值得深入探索的女性形象,或是有意识地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来展现女性的情感或审视当前男权社会的伦理、道德、法律等领域。文章以...

  • 特里·吉列姆科幻电影的美学风格

    特里·吉列姆可谓是当代影坛的一位“怪杰”,其怪之处不仅在个人生活的特立独行上,也体现在其艺术趣味上。吉列姆热衷于以一种儿童般的眼光来注视这个让人悲观的现实。当其他导演最终只是用幻想来对现实进行美化时,吉列姆却选择用幻想杀死现实甚至是杀死幻想。对其科幻电影的美学风格进行梳理,是对吉列姆整体艺术取向研究的一种补充。文章从疏离...

  • 冈萨雷斯电影的文化人类学视野

    导演亚历山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善于在其作品中剖析社会心理、民众性格以及文化精神与困境。他通过对普通群体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展现来探索人类社会中各类复杂而深邃的现象,并以独特的技法和艺术风格将其体现出来。他的作品在兼顾电影商业性的同时,又能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启示与震撼。文章从人类生存困境展示、社会心理透视及文化沟通问题的反...

  •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波兰斯基电影研究

    波兰斯基自幼生活在犹太家庭之中,战争所带来的死亡恐惧笼罩着波兰斯基的整个童年,20世纪70年代,在影坛已斩获多项重量级奖项的波兰斯基陷入了丧妻之痛中,这些惨痛的经历深刻地影响着波兰斯基,使其一生钟情于黑暗题材的电影创作。本文将在精神分析视域下,呈现波兰斯基的电影创作历程,并重点以《罗丝玛丽的婴儿》《冷血惊魂》《苦月亮》为范本,探...

  • 伊斯特伍德作品的生态批评视域

    生态批评并不意味着仅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追问,它更重要的一层内容是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乃至文化问题的审视,这才是生态批评的深度与广度所在。而伊斯特伍德的电影最大的特征便是,他擅长让观众通过一个个微妙的“小生态”来认识一个冷酷的大世界,让人们进一步意识到自然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具有同构的关系。文章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精神生...

  • 美国经典海洋文学改编电影主题研究

    海洋文学不仅以惊险刺激的海上冒险故事备受全世界读者的青睐,而且还为美国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海洋电影成为好莱坞类型片重要的组成部分。《白鲸》《老人与海》《海狼》等一系列美国海洋文学改编电影通过对生态、成长自由等主题思想的个性化阐述,让观众在光影的世界中形成对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反思及对更高人格和自由生活的追求向往,满...

  • 论苏童小说的影视改编

    在影像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传播的空间越来越广的当下媒体时空,江苏文学的传播发展也进入了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而苏童是江苏小说影视化进程中的代表作家。在特定的历史转折点与当下时空的碰撞中,苏童的创作由先锋小说走向新历史小说,逐渐回归到古典叙事当中。由苏童新历史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作品,又在媒体时空...

  • 谈电影《面纱》的浪漫主义改编

    电影《面纱》根据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同名小说改编,是第三次将这部经典小说搬上大银幕。此次改编有别于前面两部改编作品,将原著小说彻底拍成了一部浪漫唯美的爱情电影,消解了毛姆小说原著中的悲观主义和现实主义。从小说到电影——从理性的批判跨越到感性的纾解,影片《面纱》提取毛姆小说中的多元文化特征,制定了浪漫主义改编策略,用充满浪漫风...

  •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真爱》的叙事艺术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真爱》以一明一暗的线索,在空间上借助于转场的手法,讲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一个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阿力马洪与她收养的、亲生的共19个孩子长达一生的“真爱”故事。通过“离去—归来”的模式,强化了对“回家”主题的表达;在故事矛盾出现时,用爱和音乐将其转化,不仅使内在氛围平和而紧凑,更是完成了对主题的层层递进,升华...

  • 电影《致命请柬》的叙事模式研究

    由武圣基导演,张达明、徐亮德、焦婷、胡桑、郝文婷主演的国语惊悚悬疑片《致命请柬》,是对日本畅销惊悚悬疑小说《温泉旅馆》的仿编。电影在借鉴日本小说《温泉旅馆》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它采取了西方电影叙事理念来构筑整个故事情节,并结合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对故事进行加工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开辟了杂糅外国电影...

  • 《长城》与中国景观电影

    张艺谋推出的新作《长城》既不能单纯视作好莱坞大片,也不是纯粹的作者型电影,它是一次中美电影在奇幻、冒险题材上的较为成功的合作。《长城》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景观电影,其中体现出来的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特点,乃至在这背后高成本与高利润追求的特征和利弊,无疑可以为中国景观电影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文章从中国景观电影发展概论、《长城》...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