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中国梦:寓言化的银幕梦境

    本文从电影原始机制出发,将之与当下流行于主流语境中的"中国梦"相结合,对近年来流行于中国电影市场上风格各异、题材多元的电影创作现状和未来发展可能性进行描摹、剖析和展望。一方面剖析近年来不同类型影片在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观众观影趣味和上层精英体验等不同话语层级间的角力过程中体现出的伦理诉求;另一方面将电影中所呈现的底层图...

  • 论中国梦语境的电影观念变革

    因为拜金主义、价值观扭曲、自我"东方主义"等问题,中国电影产业目前呈现病态。实行观念变革是改变病态的首要任务。电影观念变革的目标是为了把"华莱坞电影"构想变为现实,要实现电影强国梦;要树立内容为王、创意至上的观念,提升电影的文化品质,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捍卫中国文化安全;要加强叙事逻辑,关注现实问题;要努力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和...

  • 当代中国独立电影的艺术体制

    生成于20世纪后半叶的艺术体制理论跳出了从特征和功能出发的传统的艺术(品)界定方式,而由其被塑造的外部环境入手框定何为艺术(品),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征。而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电影尤其显著地受到艺术体制的规约,也因此独立电影必定只能是相对独立。在理论逻辑层面,独立电影遵从艺术体制原理,在具体操作层面,独立电影受到制片环境、发行...

  • 借鉴与初步建构——1920—1940年代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电影编剧理论较薄弱,学界对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梳理了1920—1940年代中国电影编剧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并对电影编剧理论专著进行细读,分析其价值与特点。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编剧理论在向戏剧编剧理论、好莱坞编剧理论借鉴的过程中得以初步建构,呈现了关于主题、人物、结构、情节等编剧诸元素的有价值的论述,亦体现出电影...

  • 岭南通俗娱乐电影的历史重构与地域文化

    本文审视1949—1959年以通俗娱乐为目的的岭南电影,从道德伦理考量的电影运动、通俗娱乐观念的地域文化和自下而上发展的影像艺术三个方面,对岭南通俗娱乐电影进行影像解读。从大众文化的理论视角,探究岭南通俗娱乐电影在岭南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民间活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根植于民间的岭南通俗娱乐电影,自下而上的文化艺术提升正...

  • 现象学视域下德国反思题材电影叙事策略

    德国反思题材电影自战后以来已经成为一种电影现象,从战后德国新电影运动时期沃尔克·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到新世纪以来的《再见列宁》《帝国的毁灭》《窃听风暴》等,德国电影从来都没有停止对反思题材电影的多角度挖掘。《缄默的迷宫》从司法角度介入电影拓展了德国反思电影格局,电影本身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在德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文从...

  • 《行歌坐月》:侗族文化的影像表达

    作为第一部侗族题材电影,《行歌坐月》通过聚焦一对侗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来表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对侗族村寨生活造成的影响。该片将极具侗族风情的民族元素有机运用其中,借助诸多形象符号构建起两个意义空间的冲突。中远景、固定镜头、外部视角及叙事方面的省略与暗示是影片主要采用的形式手法,这种反戏剧化处理表现了人物的内在冲突,使得影...

  • 华语同性恋电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流变

    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华语同性恋电影的创作与传播经历了较复杂的流变过程。以"失语""小众""狂欢"和"隐语"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其流变的过程并分析原因,不仅能进一步认识华语同性恋电影的艺术特点和创作环境,还能较好地梳理华语同性恋电影创作、传播的发展历史和趋向,找到当前制约华语同性恋电影创作发展的症结所在,为进一步拓宽...

  • 电影“彩蛋”的观众审美心理研究

    电影"彩蛋"的成功设计和运用,迎合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心理,具有极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导向。在消费文化视域下,电影"彩蛋"与观众消遣娱乐、好奇逆反、参与互动、求新求异心理的契合和认同,是建立在个体潜意识和文化经验之上的一种审美期待,也是建立在消费文化基础上的心理补偿。电影"彩蛋"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段和修辞技巧,更是一种营销...

  • 中美传记电影叙事的共性与个性

    中美两国都拥有较为丰富的传记电影文本,两国都在这一类型片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从早年的《聂耳》《海伦·凯勒》,到最近的《黄金时代》(又名"萧红传")《丹麦女孩》等,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个鲜活和立体的人物形象以及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人生。然而电影的语境、市场的不同造就了两国传记电影艺术特性的不同。除了题材、立传对象等方面的区...

  • 美国主流电影的景观化与文化隐喻

    景观电影的大行其道,已成为当前人们的共识。在电影的景观化方面,好莱坞拍摄的,代表了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电影,起着举足轻重、开风气之先的作用。在人们讨论景观电影的精神、理念与技术时,美国主流电影都是不可回避的范例。但景观化并不能改变电影作为生活之"窗"与"镜"的属性。在美国主流电影中,文化隐喻依然是其魅力之一,观众在欣...

  • 英国电影中的青年暴力文化探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社会,战争中出生、战后成长的青年一代,尤其是工人阶级家庭中的青年,在生存理念和生活方式上与父辈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暴力成为最具表现力的"自我"伸张方式。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英国电影表现了青年亚文化圈中的故事及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与裂变,本文将以《愤怒的回顾》《如果》《迷幻演出》《罪犯》等影片为重点,从...

  • 瑞典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的电影主题

    莱塞·霍尔斯道姆是一位资深的瑞典导演,也是在美国好莱坞享有国际声誉的北欧移民导演之一。在近半个世纪的导演生涯当中,霍尔斯道姆带给人们许多温暖感人的影片。他在造就成功影片方面,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配方。他擅长取材于畅销书,并喜爱拍摄儿童和动物。他是烹制心灵鸡汤的高手,把人生经历的苦痛搬上银幕,用镜头记录成长的历程。这些饱含温情...

  • 大卫·林奇电影的后现代风格解读

    作为美国独立电影最具代表性的导演之一,大卫·林奇通过将后现代艺术与独立电影创作融合在一起,利用独特的动态叙事模式、反英雄式的人物形象及狂欢化的视听语言,形成了一种诡异阴郁而又充满寓意的电影风格,让观众在极具个性化的光影世界中感受大卫·林奇独树一帜的艺术视角和美国独立电影的艺术魅力。本文从叙事模式、人物塑造和视听语言三个层面...

  •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艺术研究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在俄罗斯乃至世界电影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人们称为"俄罗斯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多年的艺术探索中,米哈尔科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美学风格和与俄罗斯话语环境息息相关的艺术思想,被认为是新俄罗斯电影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对米哈尔科夫的导演艺术,我们完全有进行深入探索的必要,这不仅在于其个人的艺术实践本身就有着不可...

  • 科幻·战争·灾难——迈克尔·贝类型片的创作旨趣

    好莱坞导演迈克尔·贝尽管没有开创一种独有的电影语言体系,但是也在自己的创作中取得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可观成就。尤其是类型片方面,贝可以被认为是当前完美融入电影工业体系,不断满足观众趣味的导演。贝的类型片创作,集中在科幻、战争和灾难这三大类,其创作旨趣可以被概括为邪不胜正、危机解除与终成眷属三类。这三类旨趣都有着遵从经济规律与艺...

  • 冯小刚商业电影的审美意识

    随着电影人对电影商业性的承认,商业美学日益成为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之中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而在当下的国产商业电影中,冯小刚的一系列深谙观众审美心理和消费方式,并据此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艺术语言的作品无疑是个中翘楚。他在其商业片中流露出的审美意识,以及这种审美意识与社会审美趣味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系统地探寻冯氏影片如何得到大众...

  • 论贾樟柯“故乡三部曲”的家国构想

    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在家国构想方面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从家的构想来看,在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内陆小镇里的家庭关系发生了家庭走向解体、家庭的亲情关系被金钱腐蚀、不完整家庭中家庭角色的错位等变化;从国的构想来看,国家机器的职能发生变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个体的"传唤"不成功,这二者使个体成为或者追赶不及、或...

  • 诠释与结构:电影《芳华》解读

    影片《芳华》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芳华热"。众声喧哗的背后,需要从学理层面探讨"芳华热",更需要理解这部电影作品所传达的意义。以诠释理论和结构理论为视角,将诸多影评的批评方式进行归纳,从而深入分析《芳华》的作者意图和价值体系,以此来促成观众对影片的多元认同,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接受单向度的评论。在认可多元意义存在的同时,不放弃...

  • 评冯小刚电影《芳华》的美学诱导

    电影《芳华》在一片叫好又叫座中满足了电影人和观影人的双重欲望。它凸显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述的美学狂欢;呈现了个人命运与大历史的垠合;表达了消费时代消隐的深层人性之光。但《芳华》存在其自身的美学诱导,即史诗野心:漫长的个人历史与片段剪辑间的深层矛盾;滑稽错位:极力救赎历史的渴望;人性冲动:画面美学的堆积。中国电影在迎合市场商...

  • 电影《芳华》的深层主旨探析

    电影《芳华》对时代洪流下小人物命运的探寻与反思成为影片的深层主旨表达。影片通过主人公刘峰在时代洪流中对善良本性的坚守与何小萍在被侮辱与被损害中的坚忍来展现两个小人物的坎坷命运;影片在展现二者残酷命运的同时,也对其命运的形成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寻,对加诸二者命运之上的人性弱点及时代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审视与反思,这些都...

  • 解码电影《芳华》的价值维度

    2017年12月,国产电影《芳华》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后,票房进账不断累进,创造了冯小刚导演电影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芳华》票房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观众产生了较为强烈的情感撞击与心灵触动,在让人们感受一代人的芳华、一个时代的悲情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思考——关于青春,关于人性,关于生活,关于时代。影片事实上也正是在这四个维度引发...

  • 电影《芳华》对原著主题的稀释与嬗变

    通过对严歌苓小说《芳华》的创作溯源,分析得出小说《芳华》的主题绝不是青春的挽歌,而是严肃的人性探讨。冯小刚拍摄的同名电影《芳华》,却用唯美和充斥着情欲的画面卸掉了原著的脊梁,用温情和怀旧的元素裱糊了那个荒唐岁月的残酷。本文在严歌苓创作溯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电影对小说主题的稀释和嬗变,并且揭示了那特殊时代中的"芳华"...

  • 《芳华》中否定之否定的新伤痕叙事

    伤痕叙事不限于极"左"运动造成的伤害,战争、灾难、伦理等也属于伤痕叙述的空间。冯小刚导演是一名擅长伤痕叙事的导演,《芳华》展现了一种杂糅的新伤痕,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叙述中,爱情的伤害让人缅怀而非痛彻心扉;抛弃血泪的控诉,被伤害的艺术理想和生活理想的追求在脱离精神疾患后归于平淡,没有苦涩;幽微的人性在嘲笑中消散...

  • 《芳华》:读取青春的两重密码

    电影所展示的芳华包含两个层次:个体青春和集体青春。个体青春以影片中的人物何小萍和刘峰为代表,一个是右派子女,一个是标兵。这两个人物的身份和命运都具有青春和政治结合后鲜明的时代特色;集体青春以一代导演和编剧为代表,透过特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和历史文化积淀,去审视特殊历史时期的青春和爱情,继而在此基础上读写命运发展走向,传递自身对...

  • 《芳华》的多重视界

    冯小刚导演的《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对于这部作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从符号学的视野来审视,那么影片中一系列象征符号均值得我们深思;如从空间叙事学的视域来考察,那么文工团的红楼则表现出了丰富的意蕴;如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则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刘峰人性中的秘密。此外,通过影视作品与小说文本的比较,我们还可以从中找...

  • 电影《芳华》的时代美学意蕴

    由严歌苓执笔、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用沉淀在历史中的笔墨和跨越时间距离的镜头,讲述几个文艺兵的跌宕人生。他们从懵懂少年到青春韶华已逝的40年人生轨迹,时代变迁使得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复杂感怀。有懊悔,有反思,有恍然大悟,还有个人命运留给群体记忆鲜明的烙印。历史是由无数个小人物托举着前进的,就像《芳华》中何小萍、萧穗子以及刘峰...

  • 论《芳华》悲剧艺术的审美维度

    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军队文工团里,一群青春洋溢的少年男女的成长故事。影片叙事背景放置在""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与个体的命运紧紧相连,叙事集中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青春的成长疼痛。无论是片中萌动的爱情和欲望,抑或是众人的青春,都在时代笼罩下蒙上一层悲剧色彩,导演冯小刚更倾向于...

  • 小说影像化叙事诉求的可能

    20世纪以来,电影一经进入现代时空便与小说进行着双向互动,一方面,小说以其雄厚的人文价值不断丰富滋润着电影的文学性;另一方面,电影的视觉形式及视觉技术同样影响和丰富着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家受到电影思维及技巧的影响试图借鉴电影视像化、立体化的叙事技巧带给读者观影般的感受,这种形式不仅迎合着读者追求视听化的阅读心理,而且丰...

  • 《羞羞的铁拳》:戏仿拼贴下的良心回归

    《羞羞的铁拳》通过戏仿、拼贴等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段所产生的陌生化效果,以良心作为文本的叙事动力,使观众在获得一种审美愉悦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精神价值。良心不仅是历史的言说,也是当下的言说,更是文本的内在言说。良心缝合了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所造成的文本意指虚无,而以良心作为叙事的内在动力,以戏仿、拼贴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段作为文...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