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电影文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1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电影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58
  • 国际刊号:0495-5692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30021
  • 国内刊号:22-1090/I
  • 邮发代号:12-8
  • 全年订价:¥ 580.00
  • 发行地区:吉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学术论坛
  • 新锐视点
  • 电影史料
  • 热片劲评 电影《第十一回》专题
  • 风格与特色
  • 电影剧本
  • 网络时代专业电影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网络时代,具有学理性、引导性、独立性的专业电影批评貌似在场,实际上在面对网络,面对转型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之时却疲软,并发生了错位。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如何去健全电影批评评价的机制,如何恢复评价机制的活力,如何确立电影批评在这个时代的生存位置。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有赖于确立...

  • 在历史记忆建构与娱乐兼顾之间徘徊——近五十年来明代倭乱题材影视剧综论

    在20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近50年间,出品了近20部涉及明代倭乱题材的影视剧。这些影片一方面立足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对明代倭乱历史进行精准叙事,讲述保家卫国的故事,塑造抗倭英雄群像,建构民族历史记忆和认知谱系;另一方面又受到商业化的影响,迎合观众,追求娱乐化,因而大部分倭乱题材影片都被处理成武打片,结构落入了比武决胜负的俗套...

  • 人类学纪录片感觉经验的声音书写

    古老而悠久的听觉语言系统在当代人类学纪录片感觉经验的书写中重新纳入研究视野。各种听觉材料都在向人们述说着现实生活的多姿多彩,凝集着多重感觉的交融共生。借由“人声文本”与“非人声文本”的共同作用提供“场”信息结构完整、原始“感觉”信息鲜活生动的人类学研究样本。声音书写在纷繁复杂的四重维度中展开,通过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最终完...

  • 蒙古族题材电影叙事范式的发展轨迹与影像呈现方式

    文章以影视叙事学为基础,提出蒙古族题材电影叙事范式这一命题,将其放置在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进而建构其影像艺术的呈现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叙事范式的发展轨迹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表现意识形态话语的经典叙事范式;二是呈现改革开放成果的现代叙事范式;三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反经典叙事范式。...

  • 日本治愈系电影类型特征初探

    在新时期电影众多流派中,以抚慰、疗愈民众心灵创伤为己任的日本治愈系电影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虽然距离明确的电影类型尚有差距,但从类型化角度而言,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类型特征:观照、礼敬自然的视觉主题,回归日常生活,讲求留白,淡化戏剧冲突的极简主义叙事,集中指向自我认知和生命思考的故事内容,力求与观众建立隐性互动关系,努力弥合现...

  • 当代新闻事件在电影题材中的研究与思考

    从曾经新闻电影制片厂负责对国家重要事件进行剪辑并创作成电影,到如今的《亲爱的》《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在院线火爆上映,这期间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思考。在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新闻与电影之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新闻与电影在新的社会时期相互融合产生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电影类型,即新闻事件改编电...

  • 唯美主义的悖反之物——当下大学生银幕形象“小清新”风格的反思

    青春校园电影塑造了诸多大学生形象,这些形象有着共同的“小清新”风格。“小清新”风格突出了大学生形象的自然纯真之美,突出了大学生形象唯美主义的美学诉求。然而,从唯美主义的内涵与大学生形象“小清新”风格的生成逻辑来看,“小清新”式的大学生形象形式上拥有精致之美,但却是商业逻辑的生产物,而非资本的批判武器。质言之,当下银幕上大学...

  • 哈萨克斯坦电影发展的历史与特点

    受沙俄和苏联时代电影艺术的熏陶与电影产业的影响,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继承了苏联电影产业的历史遗产,表现为创造艺术氛围良好,电影创作的艺术积累丰厚,但是电影产业制作水平较低的基本实情。为了哈萨克斯坦国产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哈萨克斯坦政府与电影从业者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电影发展的道路。哈萨克斯坦电影产业发展道路呈现出结合了历史与...

  • 国产青春题材电影的“脆性”结构——从《后来的我们》说起

    本文以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框架,借用工业领域专业词汇“脆性”为研究线索,以2018年上映的《后来的我们》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梳理近年来国产青春题材电影(2013-2018)在表达生存、情感、成长等层面所呈现出的“脆性”特质,展现了国产青春题材电影叙事和结构上的不稳定性、断裂特质和失衡状态,以一个时代...

  • 地域文化遗产在电影艺术的传播与利用

    论文以电影艺术与文化遗产的关联性为切入点,笔者借鉴电影艺术学、人文地理学、媒介地理学等的既往研究方法与成果,选取《火焰山来的鼓手》为研究对象,探索地域特色文化遗产在电影艺术中的传播与利用研究。研究表明:电影艺术和民族特色文化符号与价值意向互为载体;电影艺术有利于对文化遗产的媒介图景的虚拟构建,同时电影中地方身份和特色地理景...

  • 口述历史纪录片《生于1978》的记忆价值

    “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口述历史纪录片作为口述历史的一种呈现形式,通过影像生动直接地体现了“记忆”的价值,表达了隐形的历史真实,弥补了既有的史料空白,突出了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生于1978》是北京电视台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以改革开放期间优秀企业家及其子女的口述史料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间的个人记...

  • 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人格神形象与神性叙事

    “人格神”概念的提出源自于中西方文化对于神人关系的思考。人与神不是二元对立的存在,而是自他不分的一元整体。人性即是神性,神性即是人性,人神同构的基础构成人格神概念的理论前提。围绕人格神形象所展开的神性叙事体现出中西方文化在人神关系方面的不同理解。比较中西方影视作品中的“人格神”形象,体现为如下三方面的差异:复仇与内省意识,...

  • 电影碎片化改编下的情感先行与意念共鸣——以《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为例

    罪恶感、恐惧与折磨交织于生活当中。这更像是生活的荒谬,在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中,女主人公诃与母亲的日常生活时常呈现着焦躁与疯狂,在这部作品中,不安与愧疚被艺术性地放大,但宽容与爱也随之而来。影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反映了一对母女之间的话题,通过扎实的文本与技巧展现了多方位的情感,将观者与被观者的情感聚...

  • 融媒体时代下互动电影的叙事研究——以《黑镜:潘达斯奈基》为例

    融媒体时代下,电影与电子游戏这两种有着亲密关系的媒介也走向了深度结合,呈现出多元互渗的新叙事特征,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即是互动电影。2018年底Netflix互动电影《黑镜:潘达斯奈基》正式上线,它利用互联网技术,使电影兼备了电子游戏的交互性,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传统电影叙事特征。本文试图在把握两者媒介特性的基础上,以《黑镜:潘达斯奈基》...

  • 新时代本土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观念研究

    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现实主义电影艺术已是时代潮流。现实主义电影艺术是一种创作方法,提倡电影创作出发点是现实,而不是观念。为了抵御外来电影对我国本土电影市场的冲击,深入理解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挖掘出现实主义具备的优点,解析好莱坞电影与现实主义电影在创作观念上的差异,无疑为扩充我国本土电影创作发展的思路、推动我国本土电影事业发...

  • 全媒体时代少数民族纪录片创新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民族影像志,它鲜活记录着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纪录片涌现出了一大批个性鲜明、质感灵动的精品杰作,然而随着近年来其创作热景的日渐淡薄,这一类纪录片的发展也陷入困境之中。面对今日全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媒体图景,少数民族纪录片唯有求知求变,以创新性的思维谋求发...

  • 主旋律电影英雄人物“微叛逆”现象探究

    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一直在国产电影的版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近年来,国产主旋律电影佳作频出,好评如潮。然而,这些影片中英雄人物所呈现出来的“微叛逆”现象却耐人寻味,引人思考。“微叛逆”并没有偏离主流价值观,反而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丰满。本文试图对主旋律电影中英雄人物的“微叛逆”现象进行分析...

  • 重现俄罗斯民族精神——《斯大林格勒》对好莱坞叙事模式的借鉴和突破

    战争史诗电影《斯大林格勒》一经推出,广受好评,被认为是“好莱坞战争大片”。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巧妙地运用了好莱坞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英雄叙事和爱情叙事,同时又加入了自己对战争的新的体会、思考和阐释。天灾(地震)和人祸(战争)的强烈对比更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又蕴含着人性的美丽光辉和深刻的人道主义思考。影片非常成功地彰显了俄罗斯人...

  • 好莱坞西部片意识形态的类型化表达

    西部片是一种具有美国好莱坞代表性和原创性的类型电影,在电影史的长河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视域下探讨西部片中美国意识形态的构建,通过二元对立的结构、视觉化的图谱以及经典的好莱坞叙事怎样把意识形态缝合在影片之中,同时思考好莱坞电影对其他地域下传播与接受,以及对比美国与中国电影中国意识形态表达的差异,对中国电影的发...

  • 肖恩·贝克电影的底层叙事研究

    肖恩·贝克是美国当代新锐导演的典型代表。他以独特的视角、悲悯的情怀观照美国底层群体的各色人生。肖恩·贝克电影的“底层叙事”在情节上,摒弃强烈的戏剧冲突,用“生活流”的叙事结构进行讲述;在影像风格上,采用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刻画悲剧,同时又大胆采用高饱和度的色彩,为影片营造梦幻之感。纪实性与梦幻感的碰撞,令观众在“乐景”与“哀情”...

  • 宁浩电影的隐喻性

    隐喻作为电影重要的表意机制,在电影主题及意义的传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宁浩的电影没有流于肤浅的闹剧式的喜剧模式,而是在喜剧外壳的包裹下契入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处,表达自己对社会、人性、文化的困惑和理解,影片中的物象选择、空间选择、文化符号和故事剧情合力构成了重要的视觉隐喻,把喜剧之“轻”与现实之“重”嫁接融合,丰富和强化...

  • 《白蛇·缘起》的“恶女”形象分析

    追光动画在《小门神》《阿唐奇遇》以及《猫与桃花源》之后,又推出了一部中国风韵味浓厚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与前三部作品以及同时期的动画电影不同,《白蛇·缘起》以女性为反派,并且不少主次要人物都为“恶女”,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动画的一个突破。同时,电影依然承担着引导观众分辨善恶的责任,故事以善战胜恶,女性摆脱恶找到善为结局,“恶女...

  • 主旋律电影《音乐家》的叙事特色与思想价值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拍摄的主旋律传记电影《音乐家》在近期上映。影片是根据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真实经历所改编,由于是传记类影片,因此在叙事上也是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叙事,情节更为细腻丰富,时空交叉的展现方式让剧情的冲突感更为强烈。电影中冼星海在人生最后五年因战争滞留在阿拉木图却仍心系祖国,并用音乐...

  • 跨越时空再看《滚滚红尘》——论三毛编剧的思想渊源与文化认同

    电影《滚滚红尘》由台湾作家三毛编剧。三毛与台湾三三文学集团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也受到其影响,当时通过沈韶华、章能才的爱情故事,对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关系赋予了浪漫的色彩和想象。影片中沈韶华与章能才的抵死爱情也有着三毛自身情感历程的投射,也呈现了台湾外省人的集体记忆。三毛也在电影中融入了自己的中国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精神,表达...

  • 审美解读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5年上映的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作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动画电影作品,在肯定民族气质、汲取文化灵感、大胆重塑经典形象从而营造强烈的美学观感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其别出心裁地将家喻户晓的东方故事灌注于好莱坞经典的公路片叙事结构,以宏大多变的场景、极富东方神韵的武打设计以及无所不在的中国元素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进行演...

  • 《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电影《模仿游戏》改编自安杜鲁霍伊斯的小说《艾伦·图灵传》。《模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是从语言文字到视觉艺术的一种跨媒介转换,是艺术的再创造。《模仿游戏》使用非线性叙事,三条时间线相互交叉,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展示了艾伦·图灵人生中的三段故事。剧本赋予片名“模仿游戏”多重含义,使用了弱化敏感话题和加强戏剧效果等策略...

  • 《流浪地球》:中国科幻电影的崛起

    《流浪地球》自2019年2月5日上映以来,以亮眼的票房成绩领跑春节档,其不单在国内连创票房佳绩,更是收获了广大国外媒体和观众的赞誉和追捧。这部充满中国文化韵味和狂野想象的硬核科幻电影是中国电影人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实力乃至文化软实力的问路之石,承载着亿万中国人对本土科幻走向繁荣的期望。不过,与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工业相比,中国科幻电...

  • 《藏北秘岭》对在生死冲突中寻找自我的价值观研究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这部纪录电影以极少的后期渲染,让观众置身其中,以剧组视角感受了一场在无人区的探险之旅。电影以羌塘无人区的壮美风光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怀揣梦想的电影人在一名95后女导演的带领下,探索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的普若岗日大冰原,并在那里经历生与死、自由与责任、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在越来越多人选择辞职旅行、做自由职...

  • 《1985年》电影文本叙事与木刻版画的同构性特征

    近年来,黑白电影的拍摄取得了创造性成果,经过多年来相关经验的积累,黑白电影在艺术层面有了充分的理论指导。这种指导的形成与版画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版画艺术进入具体的电影文本,可以发现黑白电影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和艺术性。但叙事的角度多元且复杂,所涉及的文本对象非常广泛,仅从《1985年》这部电影文本论述黑白电影与版画艺...

  • 论新时期奥斯卡种族系列影片的身份认同

    《绿皮书》的获奖,使以种族为标签的电影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近几年,在"政治正确"影响下,种族类型的影片在奥斯卡影片的提名名单和获奖影片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这类影片中,身份认同是绕不开的一个核心主题,身份认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身份趋于流动的动态,从来不是同一的、统一的,而是趋于多元的破碎的,作者拟以2000年以后奥斯卡获奖或...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