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红肉火龙果新品种‘大龙’的选育

罗志文; 李向宏; 彭超; 韩冰; 何凡; 陈业光; 范鸿雁; 陈哲; 崔健; 辛曙丽 果树学报 2018年第05期

摘要:‘大龙’火龙果系从国内外引进的火龙果种质资源中选育出来的优良红肉火龙果品种。该品种成熟果实椭圆至长圆形,果皮紫红色,平均单果质量510.38 g,最大单果质量825 g。果皮薄,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后同)20.29%,可溶性总糖含量10.42%,可滴定酸含量0.25%,糖酸比41.68,维生素C含量86.70 mg·kg^-1。肉质细腻多汁,风味浓郁,具黑芝麻状、可食用种子。投产早,可自花授粉,果型中等偏大,果肉色泽鲜艳、肉质细腻、口感风味俱佳。每年开花结果14-17次,花果重叠明显,单次开花结果周期32 d;早结丰产,定植第2年开花结果,第3年稳产,单产37 500kg·hm^-2以上,与白肉对照品种相当,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适于火龙果适宜种植区域栽培,以砂壤质缓坡地建园最宜。

关键词:火龙果新品种红肉

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农业部海口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果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口571100; 海口欣天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海口57010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果树学报

北大期刊

¥460.00

关注 29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