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薇甘菊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对田野菟丝子不同寄生密度的响应(英文)

刘梦佼; 洪岚; 沈浩; 韦霄; 叶万辉; 曹洪麟 广西植物 2011年第04期

摘要:为探求利用寄生植物田野菟丝子对入侵杂草薇甘菊进行生物控制的有效措施,研究了薇甘菊对0、1、2、4和8棵田野菟丝子幼苗寄生在可溶性蛋白和一些抗氧化酶活性方面的响应。寄生后30 d,1棵田野菟丝子/株薇甘菊(以下简称棵/株)以上的寄生密度导致薇甘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和对照相比,在寄生密度为1棵/株时,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但随着寄生密度的加大而下降,而且在寄生密度为4棵/株时,SOD和POD分别等于和小于对照,在8棵/株时均显著小于对照。在各寄生密度下,寄主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小于对照,而SOD/CAT,SOD/POD和SOD/(CAT+POD)比率均大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田野菟丝子的寄生对薇甘菊可溶性蛋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依赖于寄生密度,在野外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最理想寄生密度是4棵/株,从而可为野外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防治入侵杂草寄生植物抗氧化酶

单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5106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广西桂林541006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广西植物

北大期刊

¥640.00

关注 26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