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传播论文8篇

时间:2022-03-10 17:13:31

农业传播论文

农业传播论文篇1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本身不但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过程,它的更重要的角色体现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的实施,向农村传播新文化,促进新文化建设,进而形成和沉淀出新形式、新经济背景下的新农村文化。此文试图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内涵、文化传播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传播功能进行探讨。

一、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

农村职业教育依存的是乡村文化根基,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来丰富传统乡村文化。我们认为,农村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特征受到自身“量变”因素的变革与外界传播的影响。教育是农村文化接受外界“嫡”的主要源泉,也是变革与校正农村不良文化的关键方法,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首先应明确农村文化的缺失问题。

1.农村文化的缺失。当前,传统的中国农村文化正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为主要理念的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中国农村的优良传统文化正面临被“边缘化,荒漠化”的危机。表现为价值观念的扭曲;精神理念的沦陷及科技知识的落后。

2.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内涵。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就是社会传播,是人对文化的分配与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同关系。wWW.133229.CoM我们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定义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娱乐活动等方式,通过多种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观念传授给农民,并使农民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实践技能,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能够通过不断满足农村新发展、农民新需要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上来说,农村职业教育这种最合适农民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是一种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与方式。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知识文化;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价值文化及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美德文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1.传播知识信息,崇尚科学精神。教育首先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是知识与信息,知识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农村的关键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方式,使农民养成爱科学、用技术、讲文化的习惯。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生存的本领,获取发展的源泉,并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

2.传播法律法规,提倡遵纪守法。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现代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公民。现代文明是构筑在人与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市场化交易的背景下,个人的生产与生活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维系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保持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作风之外,也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吸取现代法制化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村法制建设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层次。

3.传播工业文明,鼓励科技致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推广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发展应该是积极地融入工业文明的进步中来,但同时也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结构,以保持农业社会的生态平衡与传统文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时候,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农民创新性地使用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吸收能力以及生产要求,创造适合农村农业生产与生活,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4.传播文化理念,扎根农村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奉献农村、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给农民传输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使农民认同农村文化,扎根农村。文化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向,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实在在整体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给农民带来实用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强化农民扎根故土、发展家乡、创业致富的情感理念。

三、如何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在技术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形成对新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1.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理念,完善文化传播功能的内容。农村文化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实践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现代乡村文化的根本内涵,弄清楚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变化的动因,准确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脉搏,深化农村教育的理念,整合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掌握技能,会生产、甚至能自主创业的新农民,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建设者新的素质要求。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同样也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村这块土地的文化活力,使得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对象的农民在接受新思想、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感受到现代文化带给他们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根”,新农民的要求是掌握新知识、具有新观念、倡导新文化。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文化传播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功能,具备这种教育理念之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农民文化根源的培育。

2.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创新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使得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当代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树立和明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终身化、素质化、持续化、信息化和公平化为目的,而实现这个目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农民传授一些生产技能和知识而已,而是应该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这种长期的教育模式,改变农民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观念,增强他们适应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能力。文化传播的功能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农村信息获取、知识传授和文化沉淀等等。在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村的文化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可以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也会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而会有相应的调整,文化传播功能更加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多种教学手段、传播工具运用的情况下,文化传播功能的创新就有了实践基础和支持系统,传播的有效性、长期性将可以得到长期的保障。

3.深化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丰富文化传播功能的内涵。文化的传播主体是农民,文化的实践者也是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应该针对农民学习的需求,创新性地实施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当地农村的特点来选择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和模式。首先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变化科学的设置专业,要依托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特色经济,建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专业。其次要结合专业建设,加强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要选用以培养技能性、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的课程和教材。最后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接受新文化、新知识,并且将新文化、新思想能适用于实践,形成个性鲜明的文化。

农业传播论文篇2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本身不但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过程,它的更重要的角色体现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的实施,向农村传播新文化,促进新文化建设,进而形成和沉淀出新形式、新经济背景下的新农村文化。此文试图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内涵、文化传播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传播功能进行探讨。

一、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

农村职业教育依存的是乡村文化根基,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来丰富传统乡村文化。我们认为,农村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特征受到自身“量变”因素的变革与外界传播的影响。教育是农村文化接受外界“嫡”的主要源泉,也是变革与校正农村不良文化的关键方法,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首先应明确农村文化的缺失问题。

1.农村文化的缺失。当前,传统的中国农村文化正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为主要理念的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中国农村的优良传统文化正面临被“边缘化,荒漠化”的危机。表现为价值观念的扭曲;精神理念的沦陷及科技知识的落后。

2.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内涵。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就是社会传播,是人对文化的分配与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同关系。我们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定义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娱乐活动等方式,通过多种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观念传授给农民,并使农民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实践技能,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能够通过不断满足农村新发展、农民新需要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上来说,农村职业教育这种最合适农民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是一种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与方式。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知识文化;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价值文化及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美德文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1.传播知识信息,崇尚科学精神。教育首先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是知识与信息,知识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农村的关键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方式,使农民养成爱科学、用技术、讲文化的习惯。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生存的本领,获取发展的源泉,并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

2.传播法律法规,提倡遵纪守法。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现代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公民。现代文明是构筑在人与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市场化交易的背景下,个人的生产与生活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维系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保持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作风之外,也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吸取现代法制化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村法制建设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层次。

3.传播工业文明,鼓励科技致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推广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发展应该是积极地融入工业文明的进步中来,但同时也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结构,以保持农业社会的生态平衡与传统文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时候,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农民创新性地使用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吸收能力以及生产要求,创造适合农村农业生产与生活,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4.传播文化理念,扎根农村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奉献农村、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给农民传输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使农民认同农村文化,扎根农村。文化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向,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实在在整体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给农民带来实用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强化农民扎根故土、发展家乡、创业致富的情感理念。 三、如何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在技术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形成对新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1.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理念,完善文化传播功能的内容。农村文化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实践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现代乡村文化的根本内涵,弄清楚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变化的动因,准确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脉搏,深化农村教育的理念,整合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掌握技能,会生产、甚至能自主创业的新农民,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建设者新的素质要求。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同样也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村这块土地的文化活力,使得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对象的农民在接受新思想、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感受到现代文化带给他们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根”,新农民的要求是掌握新知识、具有新观念、倡导新文化。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文化传播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功能,具备这种教育理念之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农民文化根源的培育。

2.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创新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使得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当代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树立和明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终身化、素质化、持续化、信息化和公平化为目的,而实现这个目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农民传授一些生产技能和知识而已,而是应该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这种长期的教育模式,改变农民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观念,增强他们适应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能力。文化传播的功能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农村信息获取、知识传授和文化沉淀等等。在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村的文化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可以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也会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而会有相应的调整,文化传播功能更加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多种教学手段、传播工具运用的情况下,文化传播功能的创新就有了实践基础和支持系统,传播的有效性、长期性将可以得到长期的保障。

3.深化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丰富文化传播功能的内涵。文化的传播主体是农民,文化的实践者也是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应该针对农民学习的需求,创新性地实施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当地农村的特点来选择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和模式。首先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变化科学的设置专业,要依托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特色经济,建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专业。其次要结合专业建设,加强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要选用以培养技能性、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的课程和教材。最后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接受新文化、新知识,并且将新文化、新思想能适用于实践,形成个性鲜明的文化。

农业传播论文篇3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问题

农业科技传播工作一直是农业传播工作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农业科技传播艰难的欠发达地区,目前正面临着急需解决的三个传播问题:为谁传播、传播什么、如何传播。

一、为谁传播

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是农民,但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普遍存在着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农业科技无法到达村民。这一问题凸显的是农业科技为谁传播的不明确。尽管农业科技为谁传播在概念上十分明确,但在具体实践中却无法贯彻到位。造成这一难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资金的缺乏。目前农业科技传播费用主要来自于项目经费和行政经费。但欠发达地区的科技较为薄弱,科技项目经费较少,用于技术传播的费用更少,往往只能支撑一次培训。而同样欠发达地区行政费用也是捉襟见肘,因此,从有限的行政费用、项目费用中挤出的少量费用是无法支持技术传播相对较多的投入。二是基层农技员缺位。基层农技员隶属乡政府,受编制影响,乡政府只设一两名农技员来实施繁重的各村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同时,农技员还要承担乡政府分派的其它繁杂工作,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要用于应付如防火、催费催税、计划生育等工作。由于身兼数职,也势必影响农业技术传播,用于农技传播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

明确农业科技为谁传播问题是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治本之策。只有真正树立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是农民的观念,才能围绕这一观念努力展开农业科技传播工作,并主动地、不断地解决传播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针对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当地政府要积极参与,在制度上保证农业科技的传播,具体包括资金上的保障和政策上的保护。

资金上的保障。在农业科技的传播过程中,资金是影响农业科技传播的决定因素。资金的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予以考虑:首先,县政府财政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比例。欠发达地区县一级政府对农业科技传播有着明显的作用,但是,在县一级财政中农业科技投入比例不大,制约了农业科技传播;其次,从农业部门掌握的资金中切出一块进行农业科技传播,如用于人才培养等;再次,从政府农业开发资金中划出一块用于农业科技传播,如建设示范基地等;最后,鼓励和吸引民间和国内科技机构的资金参与到科技传播工作中来。

政策上的保护。农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影响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因素。积极培养和选拔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奉献精神的农技人员充实农业科技传播的一线队伍,及时解决农民农业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需要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才能真正实施。一是推行行政村农技员政策,即一个农技员负责一个村的农业科技传播工作,使其所负责的村的村民能及时了解农业科技传播信息,有效解决村民在生产上所遇到的技术问题,真正地落实科技进村。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出台奖励条例,维护基层农技员的利益。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农技员条件艰苦、工作繁重,县农业局苦于相关奖励政策缺乏,难以对基层农技员实施有效的激励,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因此,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使农技人员的待遇和奖励与农技人员的传播效果直接挂起钩来。对长期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农技人员,在职称评定、工资等待遇上给予优先关心和帮助,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农技人员予以重奖。从而有效地调动农技传播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科技传播活动中来。

二、传播什么

农民不合作是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又一大问题。从受者的角度而言,农民由于受文化水平、科技水平低等自身条件限制,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原因。但从传者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传播的项目多是政府、科技单位单方面决定的,体现的是政府政策要求、市场要求,忽视市场主体——农民的要求,出现了政府“好心”办不成好事的现象,这是造成农业科技传播中农民不合作的主要原因。农业科技传播中农民不合作的难题,背后体现的是农业科技传播什么的问题。因此,传播什么是农业科技传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从理论上看,需求决定供给,农业科技传播取决于需求。但这种需求是三者兼顾的需求,即政府的政策要求、市场的发展需求、农民的技术需求。三者兼顾是能够实现的,因为在本质上,这三者是统一的,目标一致,即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政府通过宏观的考量,制定政策的宗旨是造福农民;考虑市场发展需求也旨在服务农民,市场发展不仅考虑当下性,更要具有前瞻性;重视农民技术需求,目的是提高农业科技传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避免农业传播资源的浪费,但也要考虑农民的实际能力。因此,农业科技传播应在满足农民的需求中体现政府的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具体操作时应根据三方的需求选择农业科技传播项目。

如何实现这种统一?借用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提出的信息或然率的公式,农业科技传播传播内容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公式:

农业科技传播的选择=(需求×收益预期度)÷费力的程度=(政府政策要求×市场发展需求×农民技术需求)×收益预期度÷费力的程度

此公式表明,农业科技传播内容的选择与需求、收益成正比,与费力程度成反比。即凡是能够更多地满足需求、较大地提高农民收益,降低农民身体劳动强度的科技项目,就是值得传播的项目。

如浙江省龙游县获得“全国林业技术开发试验示范区”殊荣,并被国家六部委联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同时分别被林业部和省政府授予“全国和全省林业推广先进单位”。其竹类高新技术传播成功的经验正是依赖于这三种需求的同一。就政府而言,龙游县竹类资源特别丰富,县委、县政府把竹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着力打造全国竹类加工基地品牌,政策围绕“竹”字做文章。就市场来看,竹产品符合了市场对环保型,生态类产品的需求,像竹纤维纺织品、竹炭制品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等地已受到广泛的青睐,国内外市场对竹产品需求量大,且供不应求。就农民来讲,竹业收入是当地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尤其是竹区农民80%的收入来源于竹产业,农民渴望通过新技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在三者需求同一的情况下,与国内竹业科研院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先后实施完成了“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竹林丰产及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笋竹两用毛竹林栽培技术”、“红壤丘陵区竹类植物应用与促成技术研究”等67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传播任务。

三、如何传播

农业科技自身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比较枯燥、乏味,加之农民的接受限制,使农业科技传播具有相当高的难度和挑战性。农业科技传播既需要决定传播的内容,更需要设计传播的形式。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是农业科技传播能否被接受的的关键。遗憾的是,在欠发达地区,行政命令仍是农业科技传播的主要形式。这种自上而下的、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的技术传播方式,反映了农业科技传播方式的单一,暴露出了如何传播的问题。如何使农业科技传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枯燥变为生动?以下措施值得借鉴:

第一,利用乘数原理,寻找意见领袖。在欠发达地区,意见领袖在农业科技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事实上意见领袖具有小喇叭的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的村民,普遍存在着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的倾向,对传播的农业科技持怀疑与观望的态度。因此,农业科技传播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寻找具有话语权、说话最有可信力的意见领袖,即找出合适的农户作为示范户。一般可以通过随机询问村民“村里最相信谁”或“村里谁做的最好”这样的方式摸底,从中选择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一定文化的农户作为意见领袖,进行点对点的具体指导。根据乘数原理,意见领袖的成功会吸引其他村民的效仿,产生连锁反应,最终达到农业科技普及。

第二,实行培训登记制度,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欠发达地区农业专业人才匮乏,为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作用,有必要实行培训登记制度,开展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一方面,对农民人才实行专业技术培训登记,登记受训者姓名、省份证号码、技术培训项目等内容,通过培训使他们具有专业标准,并颁发专业技术培训结业证,为普通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农民职称评定,拥有农业专业职称的农民,不仅是对其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也大大提高了其他村民对其技术传播的信任度,更增添了无形的鞭策和责任,促使其不断地主动更新知识和技术。如浙江省武义县,迄今为止,全县已评定中、初级农民技术职称1600多人,其中中级农民技术职称30多人,这些农民人才的地缘性,他们在积极传播农业技术中所具有的天然亲和力,使得普通村民接受农业技术的速度加快。

第三,奖励与传播的结合。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农民主动、有效地接受科技传播的信息。在其他地区行之有效的一些农业科技传播方法,如免费的发放资料等,在欠发达地区的效果并不明显,村民往往把发来的资料随手仍掉。因此,必须采取换位思考方式,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从兴趣入手,开展生动活泼的传播方式。如龙游市开展的读书月活动。在读书月中,举办知识竞赛,设立奖项,奖品是化肥或其他一些农民生活或生产必需品,而题目则出自于免费发放的技术资料,使技术资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或者在田间地头开展劳动比赛,以此进行交流,促进农业科技传播。

第四,媒介的运用。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着快速告知的功能。但在农业科技传播中,欠发达地区对电视的运用并不充分,也忽视了广播的运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资金的限制,更多是运用价格较为便宜的报纸媒介来传播农业技术。由于文字的抽象性,报纸并不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常用的媒介。而电视因其形象、直观,是村民使用最高的媒介。因此,欠发达地区可以重点考虑电视、广播、电影等媒介的运用,为农业科技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开辟电视农业科技固定栏目。电视是农民接触最多的大众媒介。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传播也会利用电视来进行传播,但都具有当下性的特点,即运用电视媒介来传播农业技术常常是季节性的,无法培养农民的收视习惯,容易错过科技节目的播放。因此,可以跟县、市电视台协商,开辟出固定的农业科技栏目,使农民形成收视惯性。二是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络是包容信息量最大、传播速度最快的现代媒介,有线电视在信息传播、思想沟通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目前,部分欠发达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尚未建立,而已建立的一些地区,有线电视的农业科技传播优势并未体现出来,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同时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的特性,为农业科技传播服务,使农村有线电视网成为农业科技传播网。三是恢复农村科技大喇叭广播站。加大媒体的农业科技传播力度,除增加电视节目外,广播也是一个有效的工具。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保留着大喇叭,但这些大喇叭处于闲置状态,农业科技传播应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媒介,加大广播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发挥其快速、强制性收听的作用。四是开展农业科技电影放映。电影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也应在农业科技传播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尽管农村电影放映市场举步维艰、日益萎缩,但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电影放映仍有市场。开展农业科技电影放映,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普片、农业片,也能吸引一部分农民重新走出家门看电影。五是开发新媒介。尽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的使用二者之和不到15%,但使用率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新媒介的综合性优势是传统媒介无法竞争的,这也为农业科技传播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加速新媒介的开发,发挥后优势。尤其是手机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占有率直线上升,利用其快速告知功能建立“农业信息直通车”信息服务平台,免费向农民手机用户养殖和种植技术等短信。同时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在欠发达地区先阶段,网络主要针对意见领袖展开,如农技员和一些示范户,由意见领袖扩展到普通农民是未来的发展之势。但目前农业信息网络技术水平低,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播速度缓慢,信息时效性不强,大大限制了信息网络作用的发挥,而用户入稀少,又使入网费用提高,进一步限制了网络信息的开发。因此,丰富网络资源,网费用吸引网络用户,降低入网费用,吸引意见领袖。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鄢小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的障碍与对策[J].甘肃农业,2006,(2).

农业传播论文篇4

人际传播是农村受众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传播方式,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在大众传媒还不是很发达的农村地区,人际传播是农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各地农村,往往会有一个或多个自发的人际传播的“舆论场”,这个场有的是村行政中心或是村里某一空旷的广场开阔地,或者是几家商店、小卖部的门口空地。饭后或农闲,村民会自发地到这里纳凉、聊天、交流信息、印证传闻等。

同时,由于农民得到的信息量相对有限,而且农民本身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对信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就需要农村中素质较高者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二次作用,即传播学的“意见领袖”作用。在农村有党员干部、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知识分子、退伍军人、外出打工者,这些人可以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意见领袖”一词是拉扎斯费尔德于1955年提出来的。1940年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开展的一项有关总统选举行为的调查,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实,即人际传播的作用比大众传播的作用更大。具体地说,就是受众中有两种人:一种人频繁地接触媒介,关心政治,已决定把选票投给谁;还有一种人则相反。于是,前一种人影响后一种人,前者叫“意见领袖”,后者叫“追随者”。拉氏理论被称为“二段流程”理论。

培育农民教育的人际传播“舆论场”。“舆论场”是指人际传播中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指出构成舆论场的三个要素――“同一空间的人群密度与交往频率”、“舆论场的开放度”和“舆论场的渲染物和渲染气氛”。一般情况下,同一空间的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往频率较高、空间的开放度较大、空间的感染力或程度较强,便可能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

当前,培育农民教育的舆论场,一是要有阵地。由于财政投人不足,我国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人偏重于城市,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增拨经费建立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与舆论主阵地。结合我国的现实和特色,培育农民教育的人际传播“舆论场”应多种传播方式并行。譬如,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金农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村党员教育”等工程,广泛开展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分类培训、示范引导、收集信息等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和驾驭市场的经济能力。二是要有思路。要通过采取人际传播的互动措施,使农民教育的“舆论场”加速形成。譬如,乡、村两级党政领导带头下村、下组宣讲“三农”政策:农工办、司法局、卫生局、计生办等涉农部门要安排专家到农村讲课,派发宣传资料到农户:民警、户警应把农民教育内容变为各项具体指标,并开展上门宣讲活动。要充分发挥村民调解会、治保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县乡政府要邀请部分农民参与农业政策的制定。总之,要全方位地利用人际传播的互动方式,力求形成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舆论场”。

培育农民教育中的“意见领袖”。当前,由于农村人口的增多和乡村公路的普及,村民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有助于活跃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活跃,必将带来信息沟通的灵便。从而有助于农民生产、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加强农民问的合作。但是由于农民教育中对人际传播的重视不够,忽视了农民“意见领袖”的作用,导致人际传播大多是农民间的自觉和自发的传播,人际传播的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由于我国农民数量庞大、居住分散,加之文化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单个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成本无疑会很巨大,这就需要培养农村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在农民教育中无疑会起到政府相关部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农村中,意见领袖交际广泛,文化水平普遍高于所在的农民群体平均水平,拥有相对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党的农村政策了解得早,理解得深。在与周围农民的相处中,可以积极传播党的农村政策,当农民对有关政策产生疑惑时,他们能把自己对政策的理解和体会,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解释,即对政策信息进行二次解读。在传播效果上更能深人人心。因而,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有意识地培养、扶植农村中的意见领袖,引导和鼓励他们在农民教育中发挥作用。要培养他们为农民服务的意识,做好信息传播的双向沟通作用。同时,要充分肯定意见领袖的贡献,为他们树立威信,要通过在媒体上开辟专栏等方式,扩大农村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

目前,做好农村意见领袖培养工作,除了培养村干部、乡村知识分子、致富大户等群体外,应当更注重对返乡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农民工大多是农村中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同时也是农村中最具有变革传统生活方式的那一部分人。由于他们在为城市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受到了城市良好的舆论环境的熏陶,农民工返乡后作为农村的“意见领袖”更具有吸引力。返乡后的农民积累的技能和经验,对于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返乡后的农民工“文化反哺”可促使所在的乡村获得城市文明的启蒙,促进农村传统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变革。再者,由于他们的人际传播,促使一批批农村青年勇敢地走出乡村到都市创业,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由于特殊的身份和较高的学识素养,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工作以后,往往被别人高看一眼。成为基层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因而更容易充当农村意见领袖。当然,大学生“村官”也有不熟悉农村情况等局限。为了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应多鼓励他们积极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农民群众学习,鼓励他们联系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法规以及村风民俗,学习科技、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他们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信息的咨询服务和帮助,让他们在农民教育中大显身手。

大众传播在农村是大有潜力的。在农民现代化、教育农民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韦尔伯・施拉姆把大众传媒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概括如下: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卫生知识、扫除文盲、实施正规教育。对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村地区而言,媒介种类的多元和媒介新闻、媒介内容的增多对于这些地区人们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大众传播拥有范围广

泛的受众,其影响面之广、影响力之大、传播信息之快,也是其他任何传播形式无法比拟和取代的。同时,大众传播也是最简便、最有直接效果的传播,相对于以文件、会议等形式为主的组织传播,其传播形式和手段更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大众传播在寓教于乐中也产生着农民教育的特殊功效。

克服大众传播对农宣传的边缘化倾向。近年来,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民、农村等被大众传播边缘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从信息传播的源头来看,我国专门传播农业信息的大众传媒比较少。据统计,“全国现有期刊9000余种,而农业期刊仅187种;报纸2000余家,而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仅几十家。全国已注册的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开办对农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栏目的只有1%。省级电视台中,只有十五六家开办了农村专栏,与368家注册的各种电视媒介相比,开办率只占4%”。从信息传播者自身的角度来说,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主流媒体,无论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还是网络等,基本上都面向城市,把城市“白领”作为主要受众。媒体从业人员大都视线上移,深受都市文化影响。有的不关心农民的生活状况,有的不了解农村受众。往往从城市本位的视角出发,在信息传播中高高在上、俯视农村。其原因在于“经济杠杆”。美国学者斯麦兹概括为“受众商品说”。他指出:“就媒介市场而言。经济关系中的2/8原则可以被置换为这样的表述:拥有80%购买力的那20%的消费者获得了媒介80%的注意力和80%的信息资源;拥有20%购买力的那80%的消费者获得了媒介20%的注意力和那20%的信息资源。”由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占人口较小比例的城市大众在信息传播中享有绝对的主动权和支配权,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却处于被动地位。

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大国,我国应当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上,使农民等弱势群体享有平等的信息传播和分享权,消除城乡信息资源的二元分割体制。为此,应尽快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对农信息传播新机制。首先,是资金上的支持。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出中,分流于媒体用于对农传播的资金不够。据2005年中央财政预算决算显示,当年的实际支出中。文体广播事业经费是72.53亿元,而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是8775亿元,文体广播事业经费约占总支出的0.83%,分流于媒体用于公共事务的已经很少了,用于对农传播的专项资金则更少。其次,是政策和人才的支持。政府要出台对农传播媒体的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媒体吸收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其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同时,要因地制宜,组建专门的对农服务媒体,以满足各地农民群众的信息和娱乐需求以及受教育需求。

农业传播论文篇5

关键词:农业科教片 媒介联动 传播实效

1972年,美国两位年轻的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M・McCombs & D・Shaw)通过舆论调查和对传播媒介的内容分析,提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不断宣传和强调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①。纵观农业科教影视片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科教片传播实践证明,应用议题设置理论创造连续不断的舆论传播以形成一定的影响,能有效提高影视媒介传播先进科学思想和现代技术知识的效果。

议题设置理论的应用价值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而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最有效媒介就是电影电视,尤其是电视。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和建设家园的实践过程中非常渴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农民致富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但是随着媒体的多样化,农民对科技知识的获取是多渠道的,影视媒介传播教育科学知识对农民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农民对知识点的实际需求和影视传播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农民急需的一些科技知识不能马上得到满足;影视媒介传播对农民产生影响有限,或者说影视媒介的传播愿望并没有最大化的得以实现。

影视媒介的传播愿望为什么和农村受众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距离,问题出在哪里,最近开展的“吉林省农村对农业科教影视需求调查”显示,产生诸如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传播的内容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实际需要相脱离;二是影视媒介播放科教片的时机与农业生产季节不对称;三是影视信号的流动性与不可再现性,给农村受众学习和实践造成困难;四是影视媒介传播的科教片主题和内容比较分散,未能形成一定的议题,对农村受众的影响有限。

根据一个时期国家的“三农”政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针,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关心的新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等热点焦点设置议题,并根据议题组织农业科教片的制作和传播,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越来越被农业影视制作者和传播者所认同。就目前来看,影视传播者在认识上已经没有问题,而是实践中尚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笔者认为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是:农业科教影视的议题设置还未形成规模化和常态化;议题设置和“三农”的实际需求还有距离;议题设置的盲目性和不合时宜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势必造成媒介的愿望与现实相脱离,不但没达到传播的目的,反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科学合理地设置农业科教片议题

媒介怎样设置农业科教影视片的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呢?实践证明,科教影视片对农村受众的舆论引导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作。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农民生活的特殊性等特点,要求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要处理好宏观议题设置和微观议题设置的关系。宏观议题设置是指以传播理念和思想为议题,而微观议题设置是以某个先进技术和具体知识为议题,宏观议题设置是“面”,而微观议题设置是“点”。处理好“点”的选择与“面”的传播关系,以“点”带“面”和“面”指导下的“点”的合理设计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比如,当前把低碳农业作为议题设置的“面”,那么在这个“面”的指导下,就要设计若干个与“面”有着密切联系的“点”,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利用农家肥生产有机水稻、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自然能源的利用等一系列农业科教片的累积播出,以及同一点的不同角度、侧面的科学解释,如肥料和农药的科学使用,可以拍摄若干诸如农家肥使用、生物治理病虫害技术、化肥的科学适量施用、太阳能的利用、沼气开发、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再生资源利用等科教片。这些都是对低碳农业这个“面”的议题的最好阐释。而“点”的累积传播,也就实现了“面”的议题设置预期。

按照议题设置理论,电影、电视媒介可以通过设置事关“三农”的特定议题,形成或影响舆论,进而引起农村受众对某一问题重要性的注意,也能改变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接受某个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媒介也实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真实是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的生命

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新农村建设客观实际基础之上,选择带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生活常识等,而且必须是最先进的,是“三农”最需要的。如果影视媒介对设置的议题不加选择,传播一些农民已经掌握的知识,甚至是落伍的思想观念和过时的技术,自然不会引起农村受众的注意,也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

农业科教影视议题设置要真实地反映“三农”的现实,通过突出某一个方面和选择有意义的内容来“构造世界”,引导农村受众共同注意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一些受众可能会做出不同反应的方面。比如水利建设、低碳农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集中一段时间播放这方面的科教片,受众的注意力就像被 “聚光灯” 笼罩着一样集中而具体感受到议题设置的中心,把农村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点”上或者某个“面”上,对所设置的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效果就好得多。但是,媒介的议题设置如果和客观实际相背离,或者远离客观实际,就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其结果是媒体设置议题的失败,甚至导致不良的社会后果,还会使受众对媒体失去信心,媒体的公信力也将下降。

议题设置对受众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科教片在设置议题的时候,要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和慎重的态度审视议题的真实性,从议题的提出到围绕议题组织农业科教片的制作传播,都要以警觉的目光审视议题的真实性。这个真实性,就是议题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需要的一致性。农业科教影视是为“三农”服务的,就要充分考虑农村受众的导向需求,只有符合受众的导向需求,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效果才能凸显,才能更好地达到为“三农”服务的目的,这样的议题才具有真实性。

议题量的优化与传播时机的把握

影视媒介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设置多少农业影视传播议题为好呢?应该说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农村受众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有限度的,对信息的接受量有自然的选择性,首先对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比较关注,而不同时期,农村受众的利益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自然规律不无关系。此外,农村受众收看电视的时间,也是议题设置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农忙时,农民收看电视的时间比农闲时要少一半以上,而各个地区的差异,也决定农村受众接受农业科教影视片的时间不尽相同。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农业科教影视片的宏观议题日程不能超过三到五个,这样有益于强化一个时期所要向农村受众传播的主要议题,也和社会一个时期的热点、重点相吻合。而在限定的议题中,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不可能完全均等。假设以水利建设、低碳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权利四个议题为例,水利建设可谓首要,媒介应该给予重点关注。

议题的传播时机主要基于两点:一个是议题的确定和设置,另一个是把握议题传播时间。设置议题和社会大环境相一致,和一个时期国家的工作重点和热点相一致。媒介根据国家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社会的热点,很容易制定和一个宏观的议题。而把握好议题传播的时间,则是媒介要细心考虑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内地和沿海等地域的差异,决定对电视媒介接受的时间各有不同,亦有相同之处。不论哪个地区,17点至21点是农村受众接受电视媒介的黄金时间。北方农闲时(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上午8点至10点,是农民收看电视的第二黄金时间,其他时间则为收视率低频时段。

受众的接受能力影响着农业科教片议题设置

农村受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程度也是限制信息接受量的重要因素。据吉林省农村对科教影视需求调查,吉林省农村人口普遍学历为中小学,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很少。农民对科教知识的认识认知程度在提高,但由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决定了对信息接受能力和接受量的限制。农村受众能够感受到的与其利益相关的议题,例如新的致富技术、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能比较快地产生效果,而与农村受众关系不是很密切、一些不易直接感受到的或者比较抽象的议题,比如乡村政府信息公开、农村城镇化、农民素质提高等,产生效果的时间相对就比较长。那么,就不同媒介来说,电视的传播效果短,而报纸等纸媒产生的效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也是流媒体相对于平面媒体的一个弱势。因此,电视媒介在进行议题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根据所设议题的性质,恰当地选择议题设置的时间,就可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现代传播已经不再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受众的主动接受并形成双向反馈是当今传播的特点。那么,农业科教影视片要实现传播的最大化,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在议题设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农村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通过对受众选择性心理研究发现,受众不论是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还是面对信息公众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都受同一心理机制的制约。农村受众的心理结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认知的自主性也在提高,对信息的选择有了很强的自主性。20世纪90年代前,大众媒介传播什么,受众只能接受什么,农村受众几乎没有选择的意识和自主精神。到了21世纪的今天,媒介选择性的增加和农村受众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选择信息的主动性更强,现今,媒体独家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去。电影电视媒介传播的农业科教知识信息,只有农村受众需要,才会得到认同和接受,如果传播的信息和农村受众接受的心理距离过大,和农村受众的利益不相干,哪怕电视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放,也不过是媒介的自言自语,农村受众根本不会买账。因此,要使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考虑农村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三农”服务的农业科教影视片传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注释:

①张宁:《试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国际新闻界》,1999(5)。

参考文献:

1.逄格炜、李艳英等:《农业影视创作与传播》,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聂艳梅:《议题设置理论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中国广告》,1999(4)。

3.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我国首次就传媒“议题设置功能”进行抽样调查》,《新闻记者》,2001(6)。

4.刘子刚:《充分发挥议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能》,《中国测绘》,2009(2)。

5.胡凡、张俊瑶:《试论议题设置理论的应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1)。

6.万丽:《中国新闻传媒的议题设置》,《新闻知识》,2006(1)。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农业传播论文篇6

学科的建立与发展都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支持。农业传播学是学科融合的产物,它与许多学科密切相关,但农业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的是农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因此,农业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应是传播学、信息学和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理念。

传播学是一门探索人类传播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传播过程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传播学通过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从人类传播的内存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传播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揭示人类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学术渊源上看,传播学是在宣传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学科的交叉边缘地带“跑马圈地”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它在建立和发展中,不断吸收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丰富营养,其跨学科的特征非常明显。传播学大师施拉姆1982年在北京讲学期间就做过大胆的预测:在未来的100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都会成为综合之后的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学的研究会被各门学科的学者格外重视,会一跃成为所有这些学科里面的基础。今天,传播学已向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学、推广学等不断渗透。当人类的祖先第一次向同伴发出一个信息时,“传播”就发生了。农业传播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农业传播是人类一个重要的传播行为,具有传播学意义上的一般特征,农业传播学是运用传播学的一般观点、理论和方法,结合农业自身的特点,研究和探讨涉农信息传播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传播学是农业传播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信息学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规律性的一门学科。信息学的研究涵盖面广,面向的层次多,任何行业和组织,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世界,都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变化。从人类信息活动的起源看,信息活动和生产活动一样,是人类所从事的一种最基本的活动,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是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人类最初的信息活动也是从农业信息开始的,农业活动与信息活动密不可分,需要运用信息学的理论、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农业信息和农业信息活动的有关问题。当然,现代信息科学是关于一切信息现象的概括性科学,包括对非生物、人类之外的生物、人造机器系统、人类社会以及人体本身关于信息的一切过程、一切表现、一切特性、一切机制的研究。农业传播学研究的涉农信息不是自然信息,而是社会信息,研究的是农业内部信息传播系统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外部信息传播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供农业传播学借鉴的信息学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信息的类型与表现、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信息开发的方式与方法、信息量、信息符号等。

农业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它是传播学在农业领域里延伸、渗透和结合的结果。它通过对农业信息传播活动的现象与问题、过程与状态、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探索和揭示农业传播规律。作为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新兴分支学科,农业传播学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但是,农业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传播学走向专业化的必然产物,既遵循传播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有自己的独立特点,其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农业传播的源流研究。即以历史研究的方法,研究农业传播历史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一门学科,农业传播学无疑要通过对农业传播历史变迁的科学透视来分析和认识农业传播的基本历史态势、农业传播发展的社会因素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包括农业传播的历史变迁、农业传播思想的演进、农业传播事业的发展、农业传播发展的社会条件、农业传播技术与手段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农业传播的类型研究。类型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农业传播学研究的是人类涉农信息的传播,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说:“我们在研究传播时,也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与他们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受影响,告知他人和被告知,教别人和受别人教,娱乐别人和受到娱乐。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就必须了解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借鉴传播学的基本类型,农业传播学的主要类型有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在农业传播中,以面对面传播为主要形式的人际传播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农业传播类型,一度在交流涉农信息、整合农业力量、培养农业意见领袖、形成农业舆论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农业传播的过程与模式研究。通过传播过程考察传播现象,是传播学研究的发展飞跃。从这一视角看,传播是由多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农业传播过程是农业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农业传播者、受传者与涉农信息诸要素密切交织、相互关联的整体过程。农业传播模式是对农业传播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揭示了农业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传者与涉农信息各要素之间的主要关联。不同的传播类型之间,其结构、要素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传播模式。

农业传播的要素研究。农业传播的要素研究包括农业传播的传者研究、农业传播的受众研究、农业传播的信息研究、农业传播的媒介研究、农业传播的效果研究五个方面。农业传播的传者是指传递涉农信息的人,他们成分广泛、种类繁多,具有一般传者不同的职业特征和素质要求。农业传播的受众是指涉农信息的接收者,是农业传者的传播对象。农业传播的受众既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的个体,也包括大众传播的信息接收群体;既包括从事农业活动的群体,也包括事关农业活动的群体;既可以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也可以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既可以是社会上层精英,也可以是社会基层群众。在农业传播活动中,农业受众接收农业传播信息,并对农业传播信息进行译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农业传播的信息指的是农业传播的传者通过农业传播活动向农业传播的受众传达的农业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经济信息、农业政策与法规信息、农业教育信息、农业服务信息等。传播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与人类传播相适应,农业传播也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农业传播媒介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从最初开展人际传播的空间媒体,到日益壮大的大众媒体,乃至如今种类繁多的小众媒体与新媒体,农业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农业传播媒介的研究,既离不开对农业传播媒介的评价、选择,也离不开对从事涉农信息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的研究。传播效果研究是传播学研究领域最为丰富的研究内容,具体指受传者接收信息后,在知识、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因此,农业传播效果实际上意味着农业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农业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它直接决定了农业传播活动的价值,既是农业传播活动的归宿,也是农业传播活动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

农业传播的管理研究。同其他任何传播活动一样,农业传播也是一项需要管理的活动。这不仅是农业传播学的传播学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农业传播所面对的农业产业这一产业的特殊性质所使然的。农业传播的管理研究,既包括农业传播的法律法规研究,也包括农业传播的执行、运行研究,还包括农业传播的监督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赵晓春,董成双,徐鹏民.农业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5]同春芬.农村社会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农业传播论文篇7

关键词 对农传播;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2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张冰冰,白城人民广播电台主任编辑,吉林白城137000

1923年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电台”开始播音,昭示着我国广播媒介正式走进社会信息系统。广播媒介的发展可谓是“在曲折中前进”,既经历过高速发展的繁荣期,也曾在电视、网络媒介的冲击下走人发展的低谷期,而最终在现代传媒环境下成功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当代大众传媒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媒介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大传播媒介都致力于不断扩大其在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的影响力。广播在这种复杂媒介环境下也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媒介角色定位,对农传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我国对农广播的时代责任

对农广播,是指广播媒介走进农村,立足农村,为“三农”服务。截止到2009年,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94.7%,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3.4%。施行对农广播,既是广播媒介在复杂社会信息系统媒介竞争中的明智选择,也是一种对于农村发展乃至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时代责任。

(一)传递新闻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众所周知,传递新闻信息是大众传播媒介基本职能之一;广播媒介对农村所进行的新闻信息传播则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我国农村人口比例较高,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推进,加大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并且积极处理好三农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水平、增强城乡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构建生态社会信息系统,是对农广播健康有效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路径。

对农广播传播的新闻信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都市广播所播出的新闻信息。对农广播面向的是农村广大受众,应将国家与农业相关的政策信息置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为广大农民受众准确传达国家相关农业的政策法规,同时进行细致地解读,以帮助广大农民更好地理解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大政方针,也更好地促进农村自身的发展。

对农广播对农村舆论导向也能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覆盖面相对城市较小,传统大众媒介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其对于受众的信息把关作用也高于城市地区。因此,通过广播内容所传播的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对农村的受众具有一定影响力;广播在农村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往往能够得到较多的话语权,因此广播对正确引导农村舆论具有积极意义。

(二)传播科技知识、提高教育水平

传播科技知识,进一步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是指广播媒介在日常广播中加人与农业相关的科技知识内容。这既是广播媒介丰富自身内容、吸引受众群体以增加广播收听率的一个方式,同时也是广播电台实现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广播电台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科技知识的传播。一是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相关农业知识的传播,一是单独开辟农业技术教育的栏目进行知识传播。前者比较隐性而自然,并且多与具体事件搭配传播,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后者知识量大而专业性强,知识传播较为系统。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促进农村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

成功的对农广播能够促进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在对农广播中加入先进的科技知识,一方面给予农民一个汲取知识、获得进步的机会;另一方面对农教育能够启发农民“知识就是力量”,使农民进一步肯定科技的力量而重视教育。

(三)促进文化发展、构建和谐农村

媒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传媒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农村的生活方式较城市生活尤显单调,农村的文化发展较为滞后。长此以往,易滋生消极的公众消遣方式如等,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广播的传播面较广,信号接收装备也比较大众化,在参与农村文化发展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功的对农广播能够吸引受众,同时将健康的文化传播给受众,促进文化发展和传承,也促进了和谐农村的发展。

二、我国对农广播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于三农问题关注度不断增高,这种社会现象反应于媒介环境中,即为在国家范围专业对农广播站的不断增多。目前我国专业的省市县级对农广播已经达到20多家,大都是近几年建立起来的、对三农问题具有较高关注点的广播风格。可以说,我国对农广播成为一个专业化广播领域,但以其目前的发展来看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一)受众定位不明确

对农广播受众定位不明确,主要是指现阶段我国对农广播大都不能明确定位自身的受众群体或者将自身的受众定位陷于僵化的误区。一方面,我国广播媒介易混淆城市与农村受众定位。广播媒介是依托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城市是其传统的发展依托,广播的农村化发展并无历史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当我国推进对农广播的时候,便陷入了定位不准确的误区。广播走进农村,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搬运”过程,而是应该根据农村受众的特点进行重新定位。另一方面,我国对农广播对农村受众存在一定刻板印象,并没将“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导具体的广播实践,而是直接忽略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将受众置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

对农广播受众定位不明确直接表现于其广播节目的设置上。我国对农广播的节目设置与都市广播所设置的节目差别不明显,比如都会在白天播报新闻内容在晚上开展情感类节目,这种栏目设置并没有体现农村广播应有的特殊性,比如应该根据农活的时间段来设置对农广播的具体节目等。

农业传播论文篇8

关键词:乡村媒介;传播学;农业科技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04-02

1 乡村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至60年代,传播学发展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的发展。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有相类似的研究行为出现。传播初期,相关的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村民个体和村落整体来进行。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亦抹不去乡村传播研究的痕迹。从民国时期的大西北开发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从乡村传播视角来看,运动的目的均以改造乡村社会及村民素质为基本出发点,采用自上而下、由外至内的运动模式,以知识与理念,促进中国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1]。就当今社会发展趋势而言,乡村传播学在迈向成熟之际,也将参与式理念引入到行动研究上。在摒弃以往传统的传播理念的过程中,更注重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就我国而言,乡村传播学发展的成果带动了农技推广机制的变革,然而,要大刀阔斧地变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尚需要解决原创性理论和实证调研工作相对缺乏的问题。

2 乡村传播学理论滞后的原因

在传统、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中,乡村社会总是人们较易忽略的部分。在城市中,传播媒介较为发达,具备一定的知识需求和场域环境,而在乡村中,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纵观历史不难看出,从事传播实践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机构和技术人员多集中于城市,这就决定了现代传播学不仅在地域上倾向于城市,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谱系中一些相关内容也占得了先机。据悉,知识谱系诞生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权利体系。可见,乡村环境因现代化程度的滞后,严重缺乏了知识谱系形成所需要的资源和现实基础。

3 乡村传播学研究的若干理论思考

现阶段,随着乡村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大众传媒呈现独特的发展态势,这与传媒在城市中的发展状况有所区别。城市传媒发展的产物有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亭等,而乡村大众传播媒介与之相差甚远。由乡村社会特殊的农耕文化、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独特性,使农民在接受大众传播媒介过程中表现出令人始料未及的行为,比如漠视、抛弃、迎合或意见分歧,这是用现代传播学理论难以阐明和解释的,这也正是乡村传播研究中最为关键的结点所在。目前,有关乡村传播的研究尚处于从城市视角观察的初级阶段,其传播内容通常较为复杂,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牵涉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传承问题。此外,在纵向研究的同时,还应对横向内容多一些关注,力争在动态转型中准确描述现代乡村传播系统的衍生过程。显而易见,这种研究模式多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乡村传播系统中即将面临的问题,然后再将问题逐一分割,在不同学科背景下加以深入、系统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全貌即可呈现。

对于乡村传播系统的有效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农民,进而对乡村社会的真正写照有正确的认知,随后,我们才有资格、有意义去探讨乡村社会如何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型及形态变迁等问题,而这也正是研究乡村传播系统的关键所在。

4 大众媒介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现实作用

通过培训、信息提供等非强制手段来帮助农民改进生产技能、发展农业生产以及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我们称之为农村科技传播。而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是我们对农村科技传播中大众媒介的现实要求。首先,大众媒介可起“桥梁作用”,链接组织与个体农民,通过对惠农政策生动形象的解读来使农民更好地把握政策,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提供政策指引和思想保障。其次,媒介可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进而影响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信息要素的把握,有利于在市场环境下掌握主动权,农民从电视上汲取新技术和操作方法,进而尝试使用多元化的致富技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开创了科技兴农、消除农村陋习邪气的好局面。此外,农民科学素养和意识的提升也依赖于媒介。媒介向农村传播信息不仅传递知识体系,也是技术层面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在知识匮乏和思维禁锢的农村大背景下,摈弃传统观念和陈旧技术,接受使用新技术、新方法需要媒介的大力宣传。

5 大众媒介在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1)需求程度的匮乏。据悉,农民对非农实用技术,如家电和汽车维修、房屋装修以及烹饪等行业兴趣明显高于农业。农民之所以对农缺乏热情,主要源于大多数青壮年劳力都想外出务工,在接受传统农业科技信息方面表现被动、积极性不高;(2)传播方式的缺陷。报刊等印刷媒介略显专业且缺乏亲和力,让农民望而却步,而广播、电视等媒介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尽管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动态性和瞬间性,往往不便于捕捉和记忆;(3)居于从属地位。受到农村经济和传统思想的制约,人际和组织传播在乡村环境中占主导地位,而大众媒介通常作为政府机构或涉农企业的宣传工具,并未充分发挥公益性科普知识传播的功能,因此处于从属地位;(4)传播内容缺乏针对性[2]。尽管传播媒介数量渐趋增加,但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却相应减少。媒体在运作过程中通常与农村实际生产状况相脱节,在地域相符性、时段适宜性方面均难以贴合农民的习惯。一些管理上的疏漏使虚假信息充斥其中,更加限制和阻碍了媒体与农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不利于农业科技的传播。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