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技术部经理总结8篇

时间:2022-07-22 23:24:18

技术部经理总结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生产力多元结构;结构演变;总供给结构;总需求结构;投入产出表;结构性分析;引进式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0)04-0107-10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作者简介〕周晓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陈璋,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一、引言

得益于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引进”,我国充分利用自身“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增长,40年间的GDP总量增长达30多倍(1978-2017年),实际GDP年均增速9.5%,为同期发达国家增速的3倍左右,迅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其经济成果举世瞩目(林毅夫等,2005;刘小鲁,2011)。①但是也因为“技术引进”模式,使得我国生产力增长和结构演变始终受到国际产业转移和引进技术等外部因素的强烈影响,生产力增长和结构演变呈现出一种非“自然”的“强制进化”过程,生产力的各个构成主体间具有多时代生产力共存的多元结构状态,被抽象表述为“生产力非均衡结构”或“生产力多元结构”(陈璋,1990)。②

所谓“生产力一元结构”显然是一个与“生产力多元结构”相对应的概念,所描述的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生产力结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力差异仅表现为同时代生产力在各个构成主体间的分布,所反映的生产力结构演变和宏观经济问题具有历时性和单一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总量分析框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而“生产力多元结构”所描述的多时代生产力共存现象,也决定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生产力结构演变和宏观经济问题具有共时性和复杂性,且与“生产力一元结构”具有本质的不同。“生产力多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特征形成的客观基础和最基本原因,其存在破坏了西方经济学总量分析框架的一系列假设条件,使总量框架在分析我国宏观经济问题尤其是结构性问题时存在明显的不足,并且分析结论常与现实相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结构性分析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逻辑

“生产力一元结构”和陈璋早年提出的“生产力多元结构”分别对应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从长期看,两种结构下的宏观经济特征具有重大的差异。“生产力一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主要特征:(1)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式主要是原发式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创新研究发明等)始终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2)生产力结构(区域、部门、行业等)相对平衡地演变(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水平);(3)宏观经济问题通常表现为总量问题,或为供给侧的总供给问题,或为需求侧的总需求问题,其复杂性相对简单。总之,“生产力一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特征及其问题的产生主要由原发式技术进步方式决定,同时在“生产力一元结构”下市场机制调节均衡的有效性也更为明显。“生产力多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主要特征:(1)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方式主要是引进式技术进步,各种引进技术方式(购买设备、专利、合股、独资投资等)是其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动力,投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生产力结构(区域、部门、行业等)长期处于一种不平衡演变状态(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水平);(3)宏观经济问题通常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即一方面表现为供给侧问题,另一方面也表现为需求侧问题,两侧问题交织在一起,其复杂性非常突出。总之,“生产力多元结构”下的宏观经济特征及问题的产生主要由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决定,同时在“生产力多元结构”下不仅市场机制调节均衡的有效性受到限制,而且加速了市场的非均衡演变。

所以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的差异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经济理论与分析路径。总量分析适合“生产力一元结构”的宏观经济问题,即将宏观经济问题归结为供给侧或者需求侧的问题,注重的是整体经济中某一侧问题的总量分析,其复杂性相对简单。而结构分析关注的是宏观经济的整体结构,即宏观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表现为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问题,所以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必須同时分析供给侧结构和需求侧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既包括整体也包括局部。

“生产力多元结构”的形成根源于我国实行的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研究经济结构演变不能不谈技术进步。从要素偏向角度,技术进步可以分为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非体现式技术进步也称为外生技术进步,是一种中性技术进步,能够同比例提高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原发式技术进步便属于这种方式;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则是非中性的技术进步,是一种融合于物质资本投资过程中,通过使用新设备、新软件等方式实现的技术进步,引进技术属于典型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这也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技术进步方式(Howitt等,1998;Felipe,1999;Gordon,2000;王林辉等,2012)。③我们认为,从结构意义上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问题实际上是在这种技术进步方式下积累的结构性问题。

1.引进技术阶段总供给的结构演变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一般观点,从长期看,总供给结构决定总需求结构,所以探讨我国数十年来的宏观经济结构演变应从总供给结构演变开始,这也意味着整个宏观经济结构演变是从大规模引进式技术进步(国际产业转移)开始的。

引进式技术进步必然直接影响部门间的供给结构,大规模引进技术的实质即国际产业转移。在顺序上,一般呈现为优先转移发达国家的落后产能,所谓“落后”是对发达国家而言的,对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而言则是“先进”产能,这一阶段通过购买设备、专利、合股、独资投资等具体形式完成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引进,相关部门的生产力水平由此快速提高,部门收入也以快于其他部门的速度迅速增长,所增长的收入再被投入新一轮技术引进中。如此循环持续直到该部门的引进技术结束。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引进速度越快,经济增长越快,但由于产业的增长不是“自然”的,导致引进技术部门和非引进技术部门间的发展不平衡(包括收入、规模等)。长期的引进式技术进步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向适应外部需求结构的方向发展,这是在外部需求下降时产能过剩伴随结构性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

从收入结构看,引进式技术进步会导致部门内以及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收入取决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引进技术过程中,资本积累伴随着技术进步,新增机器、设备和软件等提高了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相对于非引进技术),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提高较慢;同时改革开放早期近乎无限的劳动力供给也压制了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引进技术部门内部资本报酬比例不断提高,使部门内的收入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引进技术部门和非引进技术部门间技术水平差距的扩大也导致部门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从而使整体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Bartel等,1997;张莉等,2012;陈宇峰等,2013;Paz,2014;周云波,2017)。④

2.引进技术阶段总需求的结构演变

传统经济理论中常有“三辆马车”的说法,即经济增长是靠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共同拉动的。但在引进技术模式下,实际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是投资和净出口。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发达国家需求和生产的分离,需求仍然保留在发达国家内部,生产环节则逐步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体,其出口必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转移发生的初期,接受转移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生产能力低下,为满足大量出口订单,需要扩大投资(资本形成),增强国内的生产能力,这带动国内市场也形成新的需求,导致最终需求比重中的投资和净出口比重上升,而这种上升会随着技术引进步伐的变化在不同部门的最终需求结构中产生相应的变化。

由于在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的投资(进出口)对经济同时具有供给和需求的二重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总需求概念实际上并不完全适用后发国家。其中,投资的需求属性是指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这与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含义相同;而投资的供给属性指能够通过投资实现引进式技术进步。在引进技术条件下,投资是技术的物质投射,先进技术融合于物质资本的投资过程中,通过先进设备、先进软件的使用即可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陈璋等,2016;周晓波等,2019)。⑤我国过去数十年需求侧管理的实质是寻求供给侧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提高(引进技术),这种情形下形成的供给结构具有适应外部需求结构的特点。正是因为投资的二重性,供给侧问题和需求侧问题交织在一起,这也是我国宏观经济结构复杂性的重要体现。

3.投资的“二重性”是引进技术阶段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核心

在引进技术条件下,投资的二重性是联系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的枢纽,理解了我国宏观经济投资概念的新含义,才能形成解释引进技术时期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逻辑。在西方经济学中,投资是总需求的部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从需求侧的投资开始的。而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投资不仅是需求侧问题更是供给侧问题。因为引进式技术进步,导致投资的高速增长不仅对总需求产生影响,更对总供给产生了影响。投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即意味着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实际上是供给侧的核心部分,我国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恰恰是投资高速增长引起的。因此与经典理论不同的是,我国的投资同时影响了需求和供给,使总需求和总供给问题总是纠缠在一起,这种特殊性也是形成宏观经济结构性特征的基本原因(結构性概念的核心是整体性)。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中的需求侧和供给侧概念及其理论难以解释我国的宏观经济结构性问题。

从基本理论的维度,投资的供给属性包含国家发展战略和引进式技术进步的双重含义。改革开放战略的确立和改革带来的思想解放为引进式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利的可大规模投资的环境,而投资与引进技术结合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正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大规模投资的持续高增长,进而形成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安排下,我国形成了以东南部沿海地区为重心的改革开放先行区,通过大规模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引入技术和固定资本,在形成大规模需求的同时,跨越式地提高了我国的生产技术(引进式技术进步,尤其是工业化产品技术),产品供给能力迅速提高,并通过出口及国内市场得以消化。这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也是出口高速增长的原因。但这种模式并非无代价。引进式技术进步在各部门、地区、行业间的不均匀分布导致了不同部门、地区、行业间的不平衡发展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另一方面,收入差距扩大影响需求结构,导致消费不足,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投资和出口(以及引进技术),而这又反作用于供给结构。

4.后引进技术阶段的宏观经济结构演变

总供给结构和总需求结构之间这种相互影响持续循环直至技术水平接近世界技术前沿,引进技术开始遇到“阻力”为止。一些学者测算,这一时间点我国大约出现在2007年前后(方福前等,2016;周晓波等,2018)。⑥此时GDP增速下滑,经济结构演变迎来拐点,本文将这一时点以后称为“后引进技术阶段”。在后引进技术阶段,我国已经完成了发达国家除核心技术以外的大部分生产技术的引进,发达国家为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必然不会再轻易出售核心前沿技术,大规模引进技术变得不可持续,引进式技术进步的速度开始下降。

引进技术速度减慢的背后是投资二重性的减弱,即投资供给属性减弱。供给侧,直接导致资本边际产品价值迅速下降,资本报酬占比进而开始下降,全社会劳动报酬占比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扭转。同时,引进技术部门的技术进步速度下降导致不同部门间的GDP增速差距相对减缓,总体上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得到改善。但由于这种改善主要通过资本报酬率的降低实现,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社会总收入(收入法GDP)增速下降。需求侧,引进技术速度减慢的另一面是国际产业转移速度减慢,导致出口和投资增速下降,但得益于收入分配结构的持续改善,最终消费的增速相对更快,出口和投资占比不断下降,最终消费占比不断上升。虽然收入分配结构改善导致最终消费的相对增速上升,仍不足以抵消投资和净出口增速的下降,以及投资供给属性减弱带来的由绝对收入增速下降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社会总支出(支出法GDP)的增速也会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过去长时期通过引进技术构造的供给结构是在满足外部需求下形成的,一旦外部需求不足,出现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特殊现象便在所难免。

二、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基本分析工具

表1是一张一般形式的投入产出表,我们利用这张表说明投入产出表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将其改造为总供给结构与总需求结构的基本分析工具。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便可编制一张新表,这种基于原始投入产出编制的表被称为投入产出二阶段表(刘起运,2004)⑧,我们将这一二阶段表命名为“总需求-总供给结构表”,下文简称“结构表”。

将上述结果写成表格形式便得到总需求-总供给的二阶段结构表,以下简称为“二阶段结构表”。

与一般投入产出表的区别在于,表2和表3均以增加值形式表示经济联系,并直接建立了总需求结构和总供给结构之间的关系,将生产技术结构隐含其中。其中,表2侧重于反映多部门间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的关系,表3侧重于反映各部门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结构的关系。这两张表是对投入产出表的拓展,其意义在于为研究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的平衡关系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

三、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演变的事实梳理

前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之间的相互演变关系,并给出了几条基本结论,下面先对有关结论进行验证,继而运用本文的结构性分析框架进一步展开研究。

1.数据说明

本文编制“结构表”和“二阶段结构表”采用的数据来源于WIOD最新公布的数据(2000-2014年),在对投入产出表的相关部门进行合并基础上,运用前文所述的编表方法并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分别编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六部门的“结构表”与“二阶段结构表”。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分类以国家统计局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为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按此标准,房地产业不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这与一般的国际分类不同;其他第二产业具体指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如无特殊说明,在后续的实证分析中,所有部门结构分析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本文所编制的六部门“结构表”与“二阶段结构表”并经进一步计算整理。

其他总量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主,具体包括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占比、投资与净出口占比,以及基尼系数与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时间段则与“结构表”及“二阶段结构表”保持一致。由于国家统计局没有公布2000-2002年的基尼系数,本文使用胡志军(2012)估计的未经价格调整的总体基尼系数做补充。⑨由于我国收入法GDP核算中不仅包括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营业盈余),还包括固定资本折旧和生产税净额,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后才能分为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为方便起见,直接使用WIOD社会经济账户(SocioEconomicAccounts,SEA)中已处理好的收入法GDP数据。

根据方福前等(2016)和周晓波等(2018)学者的测算,我国在2007年前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顶点,此后逐步衰减,因此,时间段的划分上可以认为2007年及以前为引进技术阶段,2008年及以后为后引进技术阶段。

2.部门结构演变

根据本文的计算结果,我们发现在引进技术阶段,重工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对各部门经济拉动的作用最明显,由重工業部门最终需求拉动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他第二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的供给分别增长了293%、304%、375%、354%、326%和431%,在各部门总供给中的比例分别上升了2.22%、1.69%、4.96%、0.65%、1.26%和0.78%,且自身名义GDP增长117%,在六个部门中排名第二,由此可以看出,重工业部门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引进技术部门。六个部门中,农业部门的最终需求对其他部门供给的拉动作用最低,自身名义GDP的增长率仅52%,远低于其他部门,是典型的非引进技术部门。接下来以农业和重工业两个部门为例,分析我国引进技术部门和非引进技术部门之间的结构演变,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这两个部门单独抽出来制成表4和表5。

根据表4和表5,2000-2006年重工业部门(引进技术部门)由消费带来的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由投资和净出口带来的收入占比持续上升;2007年后出现相反趋势。与此同时,重工业部门内的劳动报酬和资本报酬差距也不断扩大,于2007年达到最大值,2008年之后两者差距开始缩小,且随着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进而反作用于需求结构,使消费占比上升。农业部门中(非引进技术部门),农业投资品在引进技术部门快速增长的投资与净出口需求带动下,来自投资与净出口的收入占比快速上升,消费带来的收入占比则快速下降,但从2008年我国进入后引进技术阶段之后,这种变化速度相对放缓,投资和净出口带来的收入比例在2008-2014年只上涨了4.12%,幅度远低于引进技术阶段。但是,与重工业部门不同的是,农业部门内的劳动报酬持续上升,且变化趋势很平滑,这一方面是由于非引进技术部门内的收入分配结构较少受到引进式技术进步的影响,从而结构演变较为平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近几十年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持续向其他部门转移,导致劳动边际产品价值不断上升。农业和重工业部门的收入来源与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如图3和图4所示。

再比较农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间最终需求以及增加值相对比例的变化。从图5和图6可以明显看出,在引进技术阶段,两者间的差距快速拉大,从而导致两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部门差距迅速扩大。到了后引进技术阶段,引进式技术进步明显放慢,两者间的差距虽然还在扩大,但是变化速度明顯降低。

总体上,农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的结构演变与前文两部门分析的结论基本一致。

3.总量结构演变

根据图7,我国自2001年12月加入WTO以来得益于引进式技术进步的加快,GDP从2002年开始呈现加速上涨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增速;进入后引进技术阶段,经济增速逐步回落,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再看图9的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引进技术时期劳动报酬占比逐年下降,资本报酬逐年上升,结合图8的基尼系数趋势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2007年收入分配差距达到最高点;2008年进入后引进技术时期,劳动报酬占比明显上升,资本报酬明显下降,基尼系数也明显下降,收入分配结构开始改善,且收入结构和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GDP增速显现较强的相关性。

而图10反映的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2000-2008年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投资与净出口占比持续上升,但从进入后引进技术阶段的2008年开始,这种趋势出现转变,尤其投资与净出口占比下降较为缓慢。可能的解释是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针对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房地产业的大发展也对投资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为了使分析更为严谨,接下来分别计算引进技术阶段和后引进技术阶段的劳动报酬与资本报酬之比、最终消费与投资加净出口之比,以及基尼系数与GDP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并检验其显著程度。

表6和表7的计算结果显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水平上均显著,表明我国经济总量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前文的结论一致。

4.后引进技术阶段隐藏的新问题

从总量结构看,在后引进技术阶段我国的经济结构得到了改善,但实际上也隐藏着新的问题。

第一,为应对后引进技术阶段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拉动作用不可持续,甚至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数据表明,2008-2014年,其他第二产业部门(电力、燃气和水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的最终需求对其他部门供给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7年间对六个部门所起的供给拉动作用占各部门总供给的比例分别提高5.09%、4.87%、5.40%、5.37%、3.39和1.07%,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在最终产品价值链中,其他第二产业部门的收入占比分别下降了0.22%、0.61%、0.84%、3.52%、2.47%和2.61%,这意味着在最终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占比却在下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收益越来越难以覆盖高额的运营成本,继续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将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并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率。

第二,引进技术阶段形成的资本报酬占比过高及由此衍射的房地产投机行为扭曲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结构,并对收入分配结构的改善存在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效率和公平。大量的房地产投机行为本质上体现的是资本报酬占比过高,即资本为追求继续增值而出现的一种金融投机行为,虽然这对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是相当一部分是以价格上涨形式带来的“虚假增长”,而且这种虚假的高增长是通过挤占其他部门的收入实现的。2000-2014年,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占比近40%)最终需求的拉动作用占各部门总供给的比例除了农业上升1.55%以外,都是下降的,分别下降2.07%、2.61%、2.87%、1.84%和4.51%,但是,该部门在各部门最终产品价值链中的收入占比却分别提高0.23%、0.48%、0.82%、1.04%、1.81%和8.17%。显然过度发展并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既为金融系统带来连锁债务链,也为经济埋下巨大的风险隐患。

四、总结

本文在“生产力多元结构”理论基础上,将投入产出分析表改造成适合分析“生产力多元结构”下宏观经济问题的一种结构性分析框架,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性分析方法的一种探索,其中内涵了理论、方法与数据,可为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结构性问题所用。在这个分析框架下,“投资”同时具有需求和供给的“二重性”,使得供给侧问题和需求侧问题交织在一起。分析宏观经济结构问题不仅需要对总需求结构演变、总供给结构演变做出分析,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两者间的相互联系。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2

丰台科技园发展的思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中心的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以总部经济理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阶段;第三阶段主要是促进总部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的阶段。

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中心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大致是1992年到2002年。1991年11月丰台科技园成立,1992年正式开始建设。丰台科技园初期的定位是科技工业园区,通过引进生产线来发展产业,但是随后在90年代的末期各种格局开始被打破,科技工业园区的模式遇到了三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面对新一轮产业结构的提升,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高速发展的经济、快速的城市化和更为严格的环保措施,使发展科技工业成本急剧攀升,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制造业功能的减弱迫使丰台科技园将产业结构的调整纳入了园区调整的格局。

第二个难题是工业项目大量占用土地与土地资源的矛盾。丰台科技园1992年开始建设第二期,引进了十几家科技项目制造业,每个项目占地规模约在50到100亩,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当中土地再利用的难度非常大。

第三个难题是如何更好的提升园区建设的城市化水平。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丰台科技园逐渐与城区连成一片,但是大批厂房的规划,特别是较早时期建设的厂区,跟现代化的新城景观反差很大。同时由于制造业对所在地区较弱的产业聚集能力,使服务业很难实现快速的聚集,城市化所要求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城市功能多样化和景观现代化的目标很难实现。

以总部经济理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这一阶段的时间大致是2002年到2006年。早在1999年底丰台科技园就开始思考第一阶段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对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开始进行新的探索。2002年11月,丰台科技园区联合专家对园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和讨论,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的设想。这个设想,为园区、也为全国各地的高新区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总部经济依靠现代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条件,实现了企业总部与制造功能在地域上的分离。借助于这种理论,丰台科技园逐步跳出单纯以细分产业方式发展园区的思路,以功能的划分来实现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从产业的价值链角度,一个产业链或一个企业,有着研发、中试、生产、销售以及管理等诸多的功能环节,在工业化的时代,这些功能都在同一个地域上发生,但在现在,交通与通讯打破了传统产业链在同一区域聚集的传统,使一个产业链上的功能在不同区域分布,而又使不同的产业相同的功能在同一区域聚集,以总部功能为主的管理、研发、中试、营销等在一个区域聚集,形成了总部经济。

而在北京等中心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正在快速推进形成,丰台科技园抓住这一特点,逐步把总部经济理论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政策服务上,逐步构建起一套发展总部经济的模式。就产业规划而言,丰台科技园把科技企业研发、管理、营销功能作为首选,而逐步放弃了科技企业制造的功能。就空间规划而言,丰台区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总部基地,提供给企业总部更为合理的空间形态。就政策服务而言,丰台科技园逐步建设政策服务平台,满足总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环境要求。

总部经济发展的模式有效的规避了第一阶段产生的三大难题,产业结构稳步提升,空间资源节约利用,企业容纳能力大为增强,城市发展景观大大的改善,丰台科技园成功的实现了二期建设。到2006年丰台科技园已经拥有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5年间累计实现技工贸收入2400多亿,是第一阶段的6.4倍。

促进总部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时间大致是从2007年开始。总部经济的提出与发展是丰台科技园的一个创新模式,但是我们也面临着新的难题:一是对企业横向功能选择加强,园区产业特色弱化,不利于特定产业和企业集群的聚集。二是总部经济对地区的商务服务、文化品牌的需求,迫切要求丰台科技园加速增强配套能力。为解决这些问题,丰台科技园在第三阶段开始新一轮的探索和实践,将总部经济与高科技的融合作为产业选择的重要手段。

我们把企业的科技研发中心放在丰台科技园发展总部经济的首位,当前园区已有15家部级及省部级研发中心,5家部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创造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仅2007年丰台科技园有4项成果获得国家研发二等奖,使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受此影响,一批传统行业的科技研发中心也开始入驻园区。

我们还把总部经济作为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的重要手段。国家火炬计划已经实施20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向精细型转变,现在的资源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于人才等重大的资源需求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强烈。总部经济发展的优势,正是对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对于资本的吸引能力、对于信心的吸引能力、对于生产服务业的聚集能力、对于改善高新技术发展产业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丰台科技园的总部经济为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创造了丰富的条件。

我们通过总部经济模式推进区域总部经济分工中的双赢模式。总部经济是一种分工经济,本质上又是一种合作经济。企业总部依托中心城市良好的商务设施、文化氛围、人才环境和市场条件,获得更多可供发展的资源。企业科技制造功能利用所在地成本较低的土地价格、原材料、劳动力等,降低成本,扩大效应。通过互相分工,中心城市跟区域分工互补,避免了企业和项目相互争夺,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扩张。丰台科技园近几年引入的企业,京外企业总部群成为重要的特色,它们在园区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国际业务拓展中心,充分利用于北京的资源,反哺发源地,对当地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能力的突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3

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同志提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并提升至国家长期战略高度。煤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资源赋存状况、开采技术条件、洗选加工方法差别大、可变因素多,技术管理差异性及管理难度大、可变因素多。井工开采、深部开采,五大灾害并存;安全矛盾依然突出,行业高危依旧存在。因此,加强煤矿技术管理迫在眉睫。如何强化技术管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构建科学、高效的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体系架构顺畅清晰、部门设置有据可依、职责划分合理明确,并应用先进的理念、适合的技术装备,解决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以及绿色开采、低碳利用的技术难题,挑战当前煤炭市场供需失衡对企业的影响,提高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对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目前国内关于技术管理体系的研究集中在煤矿地测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的研究[1-2]、煤矿全方位防突预警技术管理体系的研究[3],针对煤炭企业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原则、内涵、架构及保障措施等进行研究探讨。

1建设原则

建设科学严谨、管控有效、责权统一、结构清晰的技术管理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设置各层级职责范围、管理权限。权责明确,职权统一。2)建立充分发挥技术能力的管理机制。从技术上保障实现煤炭企业目标及系统安全管控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围绕技术战略、技术政策、技术标准,确保技术体系落实到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符合实际特点,促进技术发展。4)通过管理创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借助技术推进煤炭企业降本增效。

2技术管理体系的内涵

煤矿总工程师是煤矿的主要技术负责人,组织指导和协调整个煤矿的技术管理工作,是煤矿企业保障安全生产得以保障的基础。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4]。因此煤炭企业需要构建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1)体系架构。构建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科学严谨、责权明确、结构清晰、管控有效”的技术管理体系架构,理顺架构、职责划分合理明确,畅通工作流,建立由上至下的工作流,激活由下至上的工作流,实现知识剥离,技术资料与经验成果共享。2)技术管理职责界定和人员配置。对技术决策部门、各层级部门在管理、业务、事务3个方面进行职责分类,研究各层级、各部门业务的衔接与交叉重叠部分,依据合规、合理、专业、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职能划分。3)体系制度。依据强化专业、明确责任、激发潜力、实现目标的原则,提出各层级、各部门应该建立的制度和需要完善的制度。4)运行机制。建立工作信息网,顺畅由上到下的工作流,激活由下到上的工作流。提出重点工作,包括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的工作及必须定期研究的工作。重大安全隐患在流程、监管、结果3个方面的汇集及处理。5)激励机制。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降本增效、技术革新、知识共享、微创新平台等方面构建激励机制。6)重大决策。重大决策方面制定技术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专项技术发展规划、重大安全生产技术政策。7)专项技术管理体系。根据公司技术管理情况,提出需要构建的专项技术管理体系。8)知识共享与技术成果管理。对技术人员的先进经验与方法进行知识剥离,对技术成果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技术知识与成果共享。

3技术管理体系架构

3.1总体架构

技术管理体系的架构方面,煤炭企业需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一般来说,煤炭企业技术管理体系总体架构可以包括3个层次,一是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技术管理体系、二级公司技术管理体系、煤矿技术管理体系。

3.2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技术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技术管理体系为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总工程师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领导的技术部门和监管部门形成的工作网络。以集团公司的总工程师为核心,且总工程师的工作网络如下。1)总工程师接受上级领导。集团公司(上市公司)总工程师对董事长或总经理负责。2)技术委员会。重大决策方面,由技术委员会与总工程师会定。3)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部门。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部门包括二级公司总工程师、同级副总工程师、集团层面技术管理部门、技术管理相关部门。其中同级副总工程师包括煤矿机电、水文地质、煤矿安全(一通三防)、化工、制造、发电、其他;技术管理部门包括技术管理中心、设计、科技发展、环保、洁净、节能、其他;技术管理相关部门包括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战略规划、安全监察、应急管理、基本建设、其他。4)总工程师同级业务联系部门。总工程师同级业务联系部门包括董事会秘书处、财务、人力资源、国际合作、物资供应、其他。5)总工程师接受相关部门监督。总工程师接受同级党委、纪委、工会、审计、法律等监督。集团公司技术管理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

3.3二级公司技术管理体系

二级公司技术管理体系为二级公司总工程师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领导的技术部门和监管部门形成的工作网络。以二级公司的总工程师为核心,且总工程师的工作网络如下。1)总工程师接受上级领导。二级公司总工程师对同级董事长(总经理)或上级总工程师负责。2)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部门。二级公司总工程师直接管理的部门包括子(分)公司总工程师、同级副总工程师、技术管理部门、技术管理相关部门。其中同级副总工程师包括采掘、机电、地测、安全、洗选加工、化工、装备制造、其他;技术管理部门包括技术管理中心、科技发展、生产技术、环保、洁净、节能、其他;技术管理相关部门包括调度指挥中心、安全监察、市场经营、应急管理、其他。3)总工程师的业务联系部门。二级公司总工程师的业务联系部门包括基本建设、财务、人力资源、国际合作、其他。4)总工程师接受相关部门监督。二级公司总工程师接受同级党委、纪委、工会、审计、法律等监督。二级公司技术管理体系架构如图3所示。

4保障措施

技术管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保障技术管理体系科学严谨、管控有效、高效运行,提出以下保障措施。1)组织与人员保障。作为煤矿管理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管理机构,为了实现煤矿整体目标和良好的发展,必须服从整个煤矿的管理形式[5]。因此需明确权责,进行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明确人员配置及素质要求,并根据岗位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2)制度保障。为促进煤炭企业科学发展,推进科技降本增效,提高安全管控能力,需要建立工作及考核制度,制定工作流程。3)技术保障。提出技术管理体系的技术保障措施,如采取信息化手段、借助移动终端共享先进技术成果等。4)技术文化保障。营造技术文化氛围,充分调动与发挥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技术创新潜力。

5结语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4

1.1为加强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技术监督机制,以保证本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并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2技术监督工作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技术责任制,对电力建设和生产全过程实施技术监督。

1.3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电力生产的有关规章、标准为准绳,遵循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版权所有

1.4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1.5供电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和监督的所有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技术监督的范畴

2.1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高电压、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远动、电能质量及节能、直流、电能计量、热工仪表、通讯、变电运行、变电站土建、10kv配网、低压配网。

2.2技术监督主要内容包括:日常专业监督工作、事故分析、交流培训、大修技改指导、设计审查、方案审查、信息传递、新技术推广、设备选型、技术监督工作总结等。

第三章职责分工

3.1设立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总工程师负责,归口管理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

3.1.1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3.1.2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1.3组织制定分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规程、制度、标准、技术措施等。

3.1.4制定分公司技术监督规划与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对策;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

3.1.5对因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调查分析与处理。

3.1.6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3.1.7组织有关单位搞好分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电力工程的设计审查、主要设备的监造验收以及安装、调试、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3.1.8组织落实分公司开展技术培训、交流、考核评比等活动所需的经费。

3.2生技部是分公司技术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其职责如下:

3.2.1根据专业技术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2.2掌握分公司主要运行设备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全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

3.2.3参加分公司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

3.2.4审核基层单位主要申购设备的选型方案,参加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

3.2.5对分公司技术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2.6定期提出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与要求。

3.3根据专业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也应相应履行各自的技术监督职责。

3.3.1调度中心负责远动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2计量部负责热工仪表和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3变电巡维部负责变电运行和变电站土建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4修试公司负责高压试验、设备检修的技术监督工作。

3.3.5通信公司负责信息传输的技术监督。

3.3.6各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和运行存在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生技部。

3.4建立健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技术监督网和各级监督岗位责任制,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其职责如下:

3.4.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分公司或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3.4.2对本专业所辖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定检、维护与检修等各个环节),并建立健全本专业的技术档案。

3.4.2.1收集、积累设备运行数据和设备缺陷信息,掌握每种设备的故障率,对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应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故障跟踪,并根据运行、试验得出的数据编写该类型设备的运行分析报告,如实上报。

3.4.2.2应提出设备故障的整改方案,内容应包括1)对现时带缺陷运行设备的处理方案;2)分期分批对过时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3.4.2.3认真、严肃行使技术监督职权: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设备、材料进入电网有否决权;对制止违章操作及超标运行有建议权。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挂网运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供选型报告。

3.4.3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本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4.4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思路,对本专业的技术改造应有3年规划。

3.4.5编写本专业年度技术总结,提交上级审核。总结应包括:本专业年度工作概况、本专业技术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设备和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明年的工作计划等。

3.4.6各专责应定期组织召开本专业的技术讨论会,统计本专业技术监督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缺陷处理情况等。会议纪要应提交生技部,生技部根据会议纪要向各专业提出相关要求,并定期各专业技术监督动态。

第四章技术监督管理

4.1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监督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

4.1.1技术监督项目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应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重要问题应进行专题报告。

4.1.2建立和健全设备质量全过程监督的验收签字制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以及安装、检修、改造等工程,技术监督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4.1.3凡由于技术监督不当或自行减少监督项目、降低监督指标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4.2建立和健全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档案。

4.2.1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技术资料应完整和连续,并与实际相符。

4.2.2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监督的全部原始档案资料,设备主管单位应妥善保管。

4.2.3努力实现技术档案的规范化、微机化。版权所有

4.3建立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及奖励制度。

4.3.1对技术监督的指标及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利益以及称号评定等活动挂钩。

4.3.2对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或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每年由生技部组织召开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1与会人员: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各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骨干、特邀人员。

5.1.2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各专责介绍专业年度总结情况;2)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组讨论,各专责汇总讨论意见;3)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对技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示。

5.1.3会议资料:生技部汇总各专业年度技术总结制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资料。

5.1.4会议纪要:生技部根据会议内容制定会议纪要分派各生产班组学习。

第六章附则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5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6.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9.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0.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2.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5.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6.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7.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18.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0.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1.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2.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3.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4.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5.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6.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行业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28.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以及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9.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审核

30.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2.地(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地(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3.县(县级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县(县级市、区)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4.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垂直管理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报人事部备案后,由国务院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直属机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核准后,由该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六、岗位聘用

35.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6.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7.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38.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9.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0.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七、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4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4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43.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按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

(1)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对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选进行审核后报人事部;

(3)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人选进行审核确定。

确定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八、组织实施

44.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5.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46.有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精神执行。

4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事业单位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8.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打击报复、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6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6.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9.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0.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2.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5.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6.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7.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18.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0.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1.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2.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3.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4.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5.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6.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行业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28.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以及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9.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审核

30.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2.地(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地(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3.县(县级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县(县级市、区)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4.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垂直管理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报人事部备案后,由国务院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直属机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核准后,由该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六、岗位聘用

35.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6.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7.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38.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9.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0.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七、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4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4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43.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按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

(1)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对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选进行审核后报人事部;

(3)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人选进行审核确定。

确定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八、组织实施

44.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5.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46.有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精神执行。

4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事业单位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7

论文摘要:文章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8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创新决策主体的层面,分别检验了总经理持股与董事会特征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总经理持股有利于其降低管理者短视行为,提高技术创新投入;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董事会规模,外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机构大股东对技术创新投入作用不显著。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效益的核心途径。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会对技术创新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公司治理结构整体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二是从公司治理内部研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虽然已有的研究有一定深度,其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多数分析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然而,在揭示公司治理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时,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公司决策主体对创新的影响。由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股东和总经理的利益不一致导致两者对技术创新的偏好不同,而两者恰恰又是技术创新的最关键的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因此,本文基于委托理论,从创新决策主体的层面,选择总经理和董事会两个方面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一)总经理持股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以从创造性技术构想出发到新产品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尽管技术创新的过程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空间。在这一意义上,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相并存的特征。此外技术创新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并且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由于经营者的企业任期、报酬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当前经营绩效,而且经营者无法像股东那样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职业风险因此,作为人的经营者(在拥有很少股份时)有可能利用所得到的经营管理权力,进行一些偏离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理论认为风险收入能够激励经营者做出有利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决策,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趋于一致。Jensen和Murph产的研究表明,大量持股能够将经理人利益与股东财富统一起来。〔假设1总经理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成正比)。

(二)釜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

作为企业的信息处理和决策中心,盖事会的规模和权力分配决定了其信息处理能力,进而影响到创新决策。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不同职业、教育背景和经验的羞事会成员,有利于接受新思想,吸收和利用新的信息。因此在创新这样的风险性活动中大的团队更有优燮网。但是随着董事会规模的过度扩大,成员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受阻,从而降低了其协调能力,反而削弱了聋事们决策和监督的能力。因此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假设2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成倒U型)。

(三)外部独立黄事与技术创新

独立盖事制度的引入为董事会提供了一种均衡机制以保证其宗旨的实现。Kroll}勺研究表明积极的外部盖事则能够通过有力的监管和鼓励创新来更有效的促进企业长期价值创造活动。然而,实践中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外部独立董事的消极效应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这与Hill和Snell究发现相符,内部童事而不是外部董事更有利于企业的研发投入。

外部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复杂。目前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大多由股东推荐,使得独立黄事无法完全“独立”,而且大多数的独立黄事只领取固定报酬,并不持有公司股票,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周杰等以2005年年报中披露研究开发投入相关信息的中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羞事对技术创新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由此也证明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萤事功能的弱化。结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独立盖事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假设3外部独立黄事比例与技术创新投入不相关)。

(四)机构大股东与技术创新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委托理论,当总经理和董事会对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大争议时,较大的持股比例使得机构投资者在股东会上拥有较多的表决权,通过各种手段支持和推动技术创新,减少委托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成本。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的Tobin Q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出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使市场改变对于公司未来利润的预期,而且是向好的方向预期,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介入以后,往往会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机制,从而影响到管理层的运作,使上市公司获得更高的收益冈。(假设4机构大股东与技术创新投入成正比)。

(五)黄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断

企业技术创新的机会决策与实施加大了战略决策的不确定性。盖事会所提供的信息和用于解释、分析及判断的知识结构将会降低公司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决策者具有必要的机会识别能力和认知能力,而这与董事会成员所接受的教育和学习密切关。Tihanyi等发现,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均值越大,团队获得的有效信息也会越多,因而越有可能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

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决策者丫门尤其是薰事会成员的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重要。文芳弓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研发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样本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假设蓝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新投入成正比)。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国内有关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大公司展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基于大公司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小型企业也具有同样解释力。中小企业不仅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企业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与大企业截然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因此本文以2008年年报中披露研究开发投入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研发投入的信息,主要从年报中的黄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中“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盆”一栏中获取,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情况,最终获得样本81家。样本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以及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

(二)变全说明(见表1)

1.被解释变盆

企业技术创新的测量方法很多。一种是用人均研发费用或者研发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还有是用企业相应时期的创新数盆或者专利数量。本文以研发投入费用测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差异导致研发投入的差异,于是对研发投入费用取自然对数作为该变量的度量指标。

2.解释变童

根翻设,本文设计了5个公司治理的变量,包括总经理持股比例,盖事会规模,外部独立盖事比例,是否存在机构大股东的虚拟变盆和蓝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其中能对控股股东和公司进行制衡和监督的机构大股东主要是第二至第五大股东,董亭会成员受教育水平由盖事会成员学历的平均数表示‘博士研究生为4,硕士研究生为3,本科为2,专科及以下为1。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可以评价回归模型的正确性和拒绝实证结果的其他解释。本文选取了四个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Fishman和BoM0fi过实证检验发现,公司规模是公司R&D投入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异方差,本文用对数化总资产来衡量企业规模。(2)公司前期业绩:前期业绩会对企业随后的战略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把测度公司创新战略前一年的资产回报率作为控制变$o (3)负债水平: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源。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会约束经营者对资金的处置权。实证研究也证明公司负债水平与技术创新投入成反比 (4)行业:不同行业研发支出的强度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将中小型企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

4.检验方法

本文围绕公司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并据此构建了一个可以有效检验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R&D=F(MS,Size,IDR,Inst,EDU,C)其中C表示控制变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迷性统计

利用spss 16.0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1)总经理持股比例平均水平为9.12%,远远超过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小企业更为重视高管层激励。但是均值大于中位数,说明总经理持股比例在样本公司中分布不均衡,且最小值与最大值差距过大,这是由于部分公司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2)外部独立薰事比例的平均水平为36.19%,独立盖事人数达到了蓝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说明样本企业的独立盖事制度较为规范,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3)事会成员学历平均数达到2.45,根据变量设定,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奄事会成员的平均教育水平达到了大学学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可以传递一种受教育者素质的信号。我们可以谨慎的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们的素质还较为乐观。

(二)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晌,我们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每个回归模型总体回归效果都是显著的,并且从Rz来看,拟合优度基本满意。模型1仅将控制变量作为回归元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和行业因素对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在以后的模型检验中这一结论始终不变,这说明公司规模与行业因素是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模型2加入总经理持股比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016并且通过了9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假设1成立,并且这一结论在模型3.4.5.6中同样得到了证实,印证了总经理持股这一激励机制能够减少成本,促进了总经理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总经理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投入的相关程度不高,仅为1.6%,并且在以后的模型中始终维持着这一水平。这也说明在中小企业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效果有待加强。

将黄事会规模加入模型2(模型3),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董事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根招段设2,我们还应将董事会规模的平方项加入模型3检验,但是无论是从经济意义还是统计意义,这一检验已经没有必要进行,所以我们得出假设2不成立,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董事会规模的变动并没有带来促进技术创新的专业知识、经验以及有利的外部环境。模型4将外部独立董事比例纳入模型3,数据表明独立董事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假设3成立。再次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实现其作为制衡机制的功效。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中小企业独立董事在监管和决策方面的失效使其无法促进技术创新。模型5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了是否存在机构大股东这一虚拟变量,结果表明机构大股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并且相关系数符号为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机构大股东对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弱化。虽然样本企业中存在机构大股东的比例高达80%,但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大股东只追求股权投资的短期收益,缺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心,因此表现出对企业创新的负面作用。此外对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担忧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

加入了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相关系数为0.421,通过了9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证明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假设5成立。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黄事会成员可能掌握较先进的该行业技术知识,更容易从变化迅速的行业环境中识别和把握机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模型6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回归结果解释了技术创新投入的55.1%,足以说明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技术部经理总结篇8

论文摘要:文章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8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创新决策主体的层面,分别检验了总经理持股与董事会特征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总经理持股有利于其降低管理者短视行为,提高技术创新投入;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投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董事会规模,外部独立董事比例以及机构大股东对技术创新投入作用不显著。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企业效益的核心途径。如何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会对技术创新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公司治理结构整体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二是从公司治理内部研究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虽然已有的研究有一定深度,其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多数分析是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然而,在揭示公司治理与创新的内在联系时,已有研究很少关注公司决策主体对创新的影响。由于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股东和总经理的利益不一致导致两者对技术创新的偏好不同,而两者恰恰又是技术创新的最关键的决策者和组织实施者。因此,本文基于委托理论,从创新决策主体的层面,选择总经理和董事会两个方面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一)总经理持股与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一个以从创造性技术构想出发到新产品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尽管技术创新的过程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空间。在这一意义上,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相并存的特征。此外技术创新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并且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由于经营者的企业任期、报酬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当前经营绩效,而且经营者无法像股东那样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职业风险因此,作为人的经营者(在拥有很少股份时)有可能利用所得到的经营管理权力,进行一些偏离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理论认为风险收入能够激励经营者做出有利于股东权益最大化的决策,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趋于一致。jensen和murph产的研究表明,大量持股能够将经理人利益与股东财富统一起来。〔假设1总经理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成正比)。

    (二)釜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

    作为企业的信息处理和决策中心,盖事会的规模和权力分配决定了其信息处理能力,进而影响到创新决策。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不同职业、教育背景和经验的羞事会成员,有利于接受新思想,吸收和利用新的信息。因此在创新这样的风险性活动中大的团队更有优燮网。但是随着董事会规模的过度扩大,成员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受阻,从而降低了其协调能力,反而削弱了聋事们决策和监督的能力。因此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假设2董事会规模与技术创新投入成倒u型)。

    (三)外部独立黄事与技术创新

    独立盖事制度的引入为董事会提供了一种均衡机制以保证其宗旨的实现。kroll}勺研究表明积极的外部盖事则能够通过有力的监管和鼓励创新来更有效的促进企业长期价值创造活动。然而,实践中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外部独立董事的消极效应和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利影响。这与hill和snell究发现相符,内部童事而不是外部董事更有利于企业的研发投入。

    外部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复杂。目前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大多由股东推荐,使得独立黄事无法完全“独立”,而且大多数的独立黄事只领取固定报酬,并不持有公司股票,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周杰等以2005年年报中披露研究开发投入相关信息的中国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羞事对技术创新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由此也证明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萤事功能的弱化。结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独立盖事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假设3外部独立黄事比例与技术创新投入不相关)。

    (四)机构大股东与技术创新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委托理论,当总经理和董事会对技术创新行为产生较大争议时,较大的持股比例使得机构投资者在股东会上拥有较多的表决权,通过各种手段支持和推动技术创新,减少委托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降低成本。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的tobin q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出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使市场改变对于公司未来利润的预期,而且是向好的方向预期,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介入以后,往往会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与机制,从而影响到管理层的运作,使上市公司获得更高的收益冈。(假设4机构大股东与技术创新投入成正比)。

(五)黄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断

企业技术创新的机会决策与实施加大了战略决策的不确定性。盖事会所提供的信息和用于解释、分析及判断的知识结构将会降低公司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决策者具有必要的机会识别能力和认知能力,而这与董事会成员所接受的教育和学习密切关。tihanyi等发现,高管团队受教育水平均值越大,团队获得的有效信息也会越多,因而越有可能制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

对于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决策者丫门尤其是薰事会成员的教育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更为重要。文芳弓以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研发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样本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对公司r&d投资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受教育水平、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之间显著正相关假设蓝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新投入成正比)。

三、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国内有关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大公司展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基于大公司的研究结果对于中小型企业也具有同样解释力。中小企业不仅仅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企业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与大企业截然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因此本文以2008年年报中披露研究开发投入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研发投入的信息,主要从年报中的黄事会报告和财务报告中“支付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盆”一栏中获取,剔除了一些数据缺失的情况,最终获得样本81家。样本数据来源于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披露的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以及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

    (二)变全说明(见表1)

    1.被解释变盆

    企业技术创新的测量方法很多。一种是用人均研发费用或者研发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还有是用企业相应时期的创新数盆或者专利数量。本文以研发投入费用测量企业的技术创新,但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差异导致研发投入的差异,于是对研发投入费用取自然对数作为该变量的度量指标。

    2.解释变童

    根翻设,本文设计了5个公司治理的变量,包括总经理持股比例,盖事会规模,外部独立盖事比例,是否存在机构大股东的虚拟变盆和蓝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其中能对控股股东和公司进行制衡和监督的机构大股东主要是第二至第五大股东,董亭会成员受教育水平由盖事会成员学历的平均数表示‘博士研究生为4,硕士研究生为3,本科为2,专科及以下为1。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可以评价回归模型的正确性和拒绝实证结果的其他解释。本文选取了四个控制变量:(1)公司规模fishman和bom0fi过实证检验发现,公司规模是公司r&d投入的影响因素。为了消除异方差,本文用对数化总资产来衡量企业规模。(2)公司前期业绩:前期业绩会对企业随后的战略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文把测度公司创新战略前一年的资产回报率作为控制变$o (3)负债水平: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资源。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同时会约束经营者对资金的处置权。实证研究也证明公司负债水平与技术创新投入成反比 (4)行业:不同行业研发支出的强度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中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将中小型企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

    4.检验方法

    本文围绕公司治理对企业创新投入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并据此构建了一个可以有效检验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多元回归模型:r&d=f(ms,size,idr,inst,edu,c)其中c表示控制变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迷性统计

利用spss 16.0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1)总经理持股比例平均水平为9.12%,远远超过国内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小企业更为重视高管层激励。但是均值大于中位数,说明总经理持股比例在样本公司中分布不均衡,且最小值与最大值差距过大,这是由于部分公司存在两职合一的情况。(2)外部独立薰事比例的平均水平为36.19%,独立盖事人数达到了蓝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说明样本企业的独立盖事制度较为规范,样本数据具有代表性。(3)事会成员学历平均数达到2.45,根据变量设定,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奄事会成员的平均教育水平达到了大学学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可以传递一种受教育者素质的信号。我们可以谨慎的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董事们的素质还较为乐观。

    (二)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晌,我们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每个回归模型总体回归效果都是显著的,并且从rz来看,拟合优度基本满意。模型1仅将控制变量作为回归元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和行业因素对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在以后的模型检验中这一结论始终不变,这说明公司规模与行业因素是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模型2加入总经理持股比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为0.016并且通过了9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假设1成立,并且这一结论在模型3.4.5.6中同样得到了证实,印证了总经理持股这一激励机制能够减少成本,促进了总经理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总经理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投入的相关程度不高,仅为1.6%,并且在以后的模型中始终维持着这一水平。这也说明在中小企业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效果有待加强。

    将黄事会规模加入模型2(模型3),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董事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根招段设2,我们还应将董事会规模的平方项加入模型3检验,但是无论是从经济意义还是统计意义,这一检验已经没有必要进行,所以我们得出假设2不成立,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董事会规模的变动并没有带来促进技术创新的专业知识、经验以及有利的外部环境。模型4将外部独立董事比例纳入模型3,数据表明独立董事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假设3成立。再次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实现其作为制衡机制的功效。虽然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中小企业独立董事在监管和决策方面的失效使其无法促进技术创新。模型5在模型4的基础上加入了是否存在机构大股东这一虚拟变量,结果表明机构大股东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并且相关系数符号为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机构大股东对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弱化。虽然样本企业中存在机构大股东的比例高达80%,但研究结果表明机构大股东只追求股权投资的短期收益,缺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心,因此表现出对企业创新的负面作用。此外对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担忧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

    加入了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相关系数为0.421,通过了9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证明董事会成员受教育水平与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假设5成立。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黄事会成员可能掌握较先进的该行业技术知识,更容易从变化迅速的行业环境中识别和把握机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模型6可以看出,各变量的回归结果解释了技术创新投入的55.1%,足以说明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