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爱心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11-21 14:36:33

爱心教育论文

爱心教育论文篇1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模仿能力,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一定不要忽视了这极为重要的一点。如果班主任对工作充满了事业心和责任心,则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他们的将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发展的基础。

教育和爱是相通的,爱也可以是一种教育的方式。但爱更是一种力量,可以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爱也可以是一种沟通,可以增加师生的感情。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有以自己的标准来划分的优等生和差等生。我们在对待优等生时,都表现出了一种宽容和理解,但其实最需要宽容和理解的是我们眼中的差等生。我们在对待差等生时,要摆正心态,将爱和教育、尊重与要求、理解和引导结合起来,要用真挚的情感和爱心去感动他们,这样的班主任才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2做好表率,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教师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要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一至十五周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初中教育阶段的特殊性:他们对老师很“崇拜”,老师的言行都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走得更近,模仿效应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更大。然而,他们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受年龄特点和社会阅历的制约,就可能导致他们认为老师的言行都是对的,或者明知某些言行是错的,但看见老师都如此,他们也就会认为可以如此。因此,班主任要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所谓“德高为人范”,就是这个道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只有具有胸襟开阔,做事公正有理,为人善良热情等等优秀的品德修养,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班主任要求学生要遵守班规、校纪,守法,首先自己就要以身作则,恪守职业道德,不迟到不早退,做遵守校纪校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典范。班主任要求学生要有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自己首先要做好同事之间的团结合作,就不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班主任要时时注意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去带动、影响学生,真正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教学生以真知、新知。做学生成才的引路人,就是育人。

3班主任在工作中敢于承认错误,确立自省意识

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工作管理当中,每天都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而在交流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与学生产生一些小的摩擦或矛盾。事后,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时,如果发现确实是自己的失误,那么班主任应该有站出来承认错误的勇气,借此来感化对方,让对方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唯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内心与老师的对立情绪,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不足,指出其缺点和毛病,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引导他们去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老师敢于承认错误,确立自省意识,学生才会有样学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省意识。其实班级更像是一个大家庭,而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兄长。兄长要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时刻都充满温暖的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4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与学生彼此互为作用的结果,是班主任抓好学生管理,有效开展班级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础。这种关系取决于教师是否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还取决于老师是否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待。初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思维活跃,需求也开始多样化。了解、把握学生在想什么,有什么样的需求,有什么欢乐和苦恼,班主任工作起来才会更有目的性,才可能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抓好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引导工作。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如果班主任是站在上级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去和他们交流,就很难了解到学生真实的内心活动,很难了解他们的真实所想、所需、欢乐与苦恼。由于初中学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逐步增强,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平等要求。而教学过程中的双方一个在台上,一个在台下,这本身就有一种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心理感觉,就会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不平等”观念,从而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与老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哪怕你讲的东西他都认为是正确的,他也佩服你、敬重你,但他敬而远之,对你不愿意,或者是不敢讲真话、内心话,更不敢畅谈欢乐、倾诉苦恼。这显然影响班主任工作的的质量。

爱心教育论文篇2

在当前的教育大气候下,老师们谈"罚"色变,忌提"体罚"。但是我这里所说的"惩罚"教育并不是大家口中的"体罚",它完全不同于"体罚",两者不可以划上"="。什么是"惩罚"教育?一言以蔽之:是指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这种教育方式是爱心关怀的另一种教育方式,说得时髦点,"惩罚"教育就是"另类爱心"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感到是一种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他认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一)、实施"惩罚"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只要我想的,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意识,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取、甚至去夺。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力所能及的事情都看成具有潜在的危险的事情,因此孩子的全部创造都是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完成,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虽然在学校生活中有一定的集体生活,也常听到老师、父母教育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但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还是小皇帝、家庭生活的主心骨,因此互相帮助等行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缺少真正的行动。试想,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大人们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大人们那种表面上的夸奖。可见只是一味地表扬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比如: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实际上,"惩罚"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是与表扬教育、挫折教育等手段并行的,只有其他教育相互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其教育功能。

(二)、把握"惩罚"教育的适度性。

虽然"惩罚"教育好处多,但是倘若一个不小心,往往会闯进"体罚"的。那么如何做好"惩罚"教育?掌握好一个"度"字,即科学地使用处罚。比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的惩罚就是别具一格:他罚犯错的学生画画、罚写作、罚做好事。这类彰显学生特长的罚,与其说是罚,毋宁说是一种激励。这么富有人情味的惩罚,哪个学生不乐意接受呢?因此我们在使用"惩罚"教育时需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控制惩罚程度,避免粗暴的批评。粗暴的批评语言和行为只会起到讽刺、挖苦、打击和伤害学生的恶性后果。尖刻的训斥犹如利剑一样刺伤学生,刺伤师生关系、更会把学生推向更远,导致学生逆反思想的产生,最终导致教育失败。

二是把握惩罚尺度,避免伤害学生自尊心。有些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往往"杀一警百",以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有部分老师当着其他学生、老师甚至家长的面历数学生的斑斑劣迹。这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局面。初中生较特殊的年龄特点是多反叛,有逆反心理,被批评后极易产生思想疙瘩,此时,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通过找学生个别谈话、慢慢疏导,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基础上的批评,让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乐于接受师长的批评教育。

三是掌握惩罚的主动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老师在批评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不能犯"一竹竿打死一船人"的错误。因为了解、调查清楚后,就可以把被动批评变为主动批评。恰当、适时的批评犹如一帖良药,使人幡然醒悟,催人奋进。不经调查的批评会对学生不公平,而犟学生会背上思想包袱,不服气之余会继续犯错,而内向学生则会对老师产生意见,意志会极为沉沦。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三)、严格惩罚与体罚的区分。

性质不同:教育所必需的处罚来自于学校的的规章制度,来自于法律法规,其根本目的不仅是为了简单地制止某种错误的行为,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错误并形成正确品行,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准。只要学校或教师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处理得合理合法,不致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都应是合理的。而体罚则往往发生于教师自己的情感化,它很可能是一种主观的、超越法律限度的不当行为。惩罚是教育,而体罚则是伤害。可见惩罚教育和体罚(包括变相体罚)的严格区别,所有的依法处罚教育都不会有体罚。在教育中,体罚这种违背教育法规的行为是必须反对的。

后果不同:因为惩罚教育是以爱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关爱性的批评中扬蹄奋跑。它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春风拂面式的教育,让学生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中走出错误。如有些孩子集体意识差,好吃懒做的习气明显,本该他做值日的时候一溜烟跑了。如果老师仅对他说教一番,并让他补上,他极有可能拿老师的说教当耳旁风,下次依然如此。可如果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的前提下,带有惩罚性地再让他做两次,情况可能会大为改观。所以,教育带点儿惩戒手段未尝不可。只要"惩罚"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寄之以望、使之受益,那我们的"惩罚"教育就是成功的。

爱心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 斯霞 教育理念 文献综述

一、选题依据

斯霞是我国小学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她以“母爱童心”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小学教育而言意义非凡,对其教育理念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分析,既可以丰富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理论,又可以指导一线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文献综述

1.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1)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斯霞老师教育观的研究,斯霞老师最令人敬重的便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学生的精神,具体有:《一片爱心,献给孩子》、《育苗人》、《记斯霞老师》、《斯霞和孩子》、《斯霞的爱》、《斯霞谈爱生》、《斯霞对孩子的爱》、《由斯霞和学生一起跳橡皮筋想到的》等诸多论文,以生动具体的事例让我们零距离地感受到了斯霞老师的伟大的爱。有学者以斯霞的“童心母爱”为依据研究她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为“斯霞在工作过程中提出的‘接近儿童、观察儿童、关心儿童’的观点是现实的、客观的,同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1]。有人评价斯霞童心母爱的教育精神:“童心母爱是儿童最需要的纯朴自然情感,它是儿童发展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斯霞的童心母爱是教育爱的专业品质,它是小学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专业特质;斯霞的童心母爱,是爱的哲学,是精神性的大爱,是当前中国社会迫切呼唤的教育文化。”[2]还有人评价说:“每一个人都有过学习的感受,而引导着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启蒙老师,常常和亲爱的母亲一样,永远铭刻在最美好的记忆里,往往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斯霞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引导幼小心灵天天向上的灵魂工程师。”[3]②关于斯霞老师教师观的研究,有人对斯霞教师观的发展历程和内涵进行分析,认为“斯霞将教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教师、人才、国家发展三者关系中形成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4]。③关于斯霞老师师德观的研究,杨林国在《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行解读》中说:“斯霞的爱表现为斯霞的尊重、平等、宽容和关怀。”[5]他认为斯霞的教师爱具有本体性的特征,在斯霞身上,爱就是一种自足的存在,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斯霞的爱更是一种给予性质的爱,这种给予是对教师内在利益的给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回报;斯霞的爱是坚定性的爱,不论是在人生中最困顿、最窘迫的时期,还是在人生中最激越、最辉煌的时期,她从未改变自己的爱,此为一种延续和放大的师德大爱。有人认为“信念之坚钿、探索之执着、关爱之拳拳”就可归纳出斯霞的师德人生[6]。也有人对斯霞老师和霍懋征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解读两位名师不同的教学艺术风格,挖掘其背后不同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斯霞与霍懋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认识和理解[7]。

(2)关于斯霞的语文教学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关于斯霞老师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如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介绍斯霞语文教育事迹和教学经验的《斯霞文集》[8],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及南京师范学院教育系联合选编的关于斯霞三十年间教育心得体会的书籍《斯霞教育经验选编》[9],是最早对斯霞教育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分为“斯霞积累的教育工作经验”、“有关斯霞教育工作经验的介绍”和“有关斯霞同志小学五年制试验工作总结”三个部分,总体上关于斯霞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经验。崔峦和陈先云合著的《斯霞、霍懋征、袁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10]中对斯霞教育教学思想做了细致的研究和介绍,书中对于斯霞主要介绍了她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回顾,还有袁微子、高惠莹、崔恋、田本娜等专家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与实践做的精彩评析。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如《“随课文识字”的实践和认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心理探讨》、《回答一个问题》、《分散识字很快进入阅读写作的原因》,等等。还有一类是关于斯霞老师教学艺术的研究,如《于质朴中见真功夫》、《成如容易却艰辛》、《让学生勤动脑多思考》、《斯霞的教学实践给予的启示》、《根据课文讲深讲透》、《教师的镜子》、《生动的一课》、《斯霞教学经验的启示》,等等。可以看出,理论工作者对斯霞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对斯霞老师进行直观描述或情感上的表达,只是在表层上讨论斯霞老师,而没有将之上升到理论、理念的高度,对斯霞老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

2.一线小学教师对斯霞老师的研究

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研究斯霞老师的一线小学教师并不多,研究成果的数量比教育理论工作者少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爱心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合作办学 爱国主义教育 方法及对策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和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西方的人生价值观给中国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重要任务。因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但能增强学生的爱祖国、爱民族情感,增强自信心和责任心,还能促使学生们为祖国的强大、繁荣而努力学习。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入,多元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大学生如何有效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问题极为现实。因为爱国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对于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院校,更需要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也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球化也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并不是完美的天使。在给我们带来富裕的生活和便捷交流的同时,也对我们的传统社会观念和价值观构成严重冲击,对于传统民族的国家的权利和权威形成了新的挑战。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还利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推销自己的政治理念,甚至就将全球化自身当作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宣扬全球化就等于资本主义化、就等于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最适合经济发展和人类本性的制度。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潜藏的这股削弱民族国家的影响力,破坏了社会的传统价值观,甚至有少数大学生出现思想蜕化、贪图享乐、崇洋的倾向,责任心、正义感淡化,道德水准滑坡,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潮抬头。如此种种都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高校必须用爱国主义的思想去武装学生们的头脑,教育他们要为祖国、为人民而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的国家栋梁。

二、 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对策

1.加强历史教育,增强大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族是现代国家形成的重要基础。国家的兴衰同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高校中对学生加强历史教育,让他们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结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重点培养学生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只有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才能培养出爱国热情。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但在近现代因外敌入侵,遭受过近百年的屈辱,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民族的传统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形成以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寓教于乐

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把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是保证爱国主义教育经常性、有效性的好形式。校园文化活动要坚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融思想性、娱乐性为一体,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努力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首先,中华民族耻辱的历史和今天辉煌的现实对比就是一部活的现实的爱国主义教科书。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长期遭受西方列强的蹂躏,同时我们的国家、民族也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七三一纪念馆等也都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等院校也可创造条件建立校史展览室、宣传橱窗、影视中心等文化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图片等形式,围绕着爱国主义教育,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丰富、生动地精神食粮和爱国主义教材。其次,配合教学,加强“两课”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不能仅仅把“两课”课程作为必修课,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两课”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使他们能够对祖国的历史、现状及国内外形势等作出独立、正确地分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他们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合理安排学生们参加社会调查,深入到有代表性的地区参观考察或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使学生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状况和基本国情,吸取有益的营养。一方面,使学生们亲身体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劲步伐,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通过对落后地区的民情和社会情况调察,增强忧患意识,提高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学习的责任心和使命,从而不断增强振兴中华,造福人民的责任感。第三,注意身边的小事,利用活教材、榜样的力量教育大学生,也有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如组织表彰大会、文明大学生报告会、或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做报告,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爱国、为民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题

爱国主义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代的“精忠报国”到近代的“救亡图存”,再到当代的“振兴中华”,爱国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在和平时期,它可以激发全民族共同的拼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拼搏奋斗;在战争或者社会危机时期,它可以使各阶级、各阶层、集团的人们团结一致,共同抵制外来侵略和重大的自然灾害。它所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是任何其它价值观所不能替代的,是民族精神的脊梁。正是由于有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在历史上才能经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而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虽然国运沧桑,但爱国主义的精神文明仍然绵延不绝。

当然,即使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交往主体、独立的利益单位。全球化并不是完全消融了民族国家,至少在有限的未来还不可能,一个国家可以越来越融入世界的潮流,通过全球化发展自己,但它不可能因此就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西方国家打着全球化的幌子,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进行威胁和蚕食,根本的目的也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国家利益。

5.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

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社会群体,本身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角色参与意识,他们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并不满足于仅仅充当被动的教育对象,而是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就要求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把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把实施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积极为他们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开展各种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自主性教育活动。这既能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又能提高教育者的组织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加强爱国主义理论建设入手。长期以来,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了强化教育效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如:精心选择教育内容,进行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相对而言,却忽视了对爱国主义理论的研究,理论建设不够,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和指导,教育活动多表现为内容和材料的堆积,使爱国主义教育长期处于经验感性阶段,未能上升到科学理性层次。高校的广大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已不满足从情感这单一的层面理解中国当代的爱国主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从理论上加强对爱国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研究的重点应当放在爱国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形成的机制,爱国主义从情感到思想、从思想到意志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等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争取早日建立我国爱国主义理论体系和教育理论体系。在加强对爱国主义基本理论建设的同时,应当从实际需要出发,组织编写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规范和指导全球化进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上升到科学理性层次。

总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步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当代的大学生能从战略角度来认识爱国主义,牢记历史,以国家利益为重,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立足现实,刻苦学习,努力学习报国本领,加快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用立于世界之林。

爱心教育论文篇5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平反。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文化大革命,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爱心教育论文篇6

一、幼儿教育理论的拓展

陈鹤琴是我国中国化、科学化幼儿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鹤琴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他先后担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兼幼儿教育系主任,不仅创立了附属幼儿园、附属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系,还建立了儿童教育研究室、儿童玩具研究室以及玩具工厂,同时继续研究幼儿教育,整理他以前有关幼儿教育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包括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完成了他上世纪20至40年代一直想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20世纪50年代初,陈鹤琴结合教学,完成了《儿童心理学》讲稿,系统地论述了儿童从新生到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并据此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他认为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已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他认为儿童具有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等特点,若能根据这些幼儿的心理实行教育,则必有良好的效果。陈鹤琴一贯重视对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及至上世纪70年代末,在他所提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几点建议中,首先提出的仍然是“要对于作为幼儿教育基础的儿童心理作全面、系统、切实的科学实验”。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使其课程论思想更趋全面、系统。其中十大原则为: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是配合形势实际需要的,而不是脱离现实的;是适合儿童心身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的;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陈鹤琴把一生奉献给了儿童及儿童教育事业。其开创并奠基的儿童教育理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二、爱的教育理论的胜利

爱的教育理论在中外教育史上源远流长。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爱满天下”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从西方古希腊的教育家柏拉图、近代的裴斯泰洛齐,到留下名著《爱的教育》的亚米契斯,形成了绵延不断的爱的教育理论传统。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爱乃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发生的。《江苏教育》(小学版)1963年第5期发表了古平、徐文合写的《育苗人》,介绍当年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斯霞老师的教育经验。随后,又修改成《斯霞和孩子》,于同年5月30日在《人民日报》上刊载。该文介绍斯霞在学生的心目中“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由于当时全国正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所以,同年10月起该文引发教育界对“爱的教育”的讨论和批判。一时无限上纲上线,政治批判代替了学术争论。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张承先代表教育部宣布:1963年批判“母爱教育”是错误的,予以彻底。1979年5月,斯霞在《文汇报》上发表文章,认为: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当一名“园丁”,为祖国辛勤培养“花朵”是非常光荣的。教师爱学生,“并不是出自个人的狭隘的感情,而是建立在教师对人民的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上面的。是在履行培养‘四化’建设人才这一崇高职责时所产生的一种思想感情”。1983年,斯霞再次发表文章,指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光是一般母亲对子女那样的爱。而是人民教师接受党的委托去教育培养下一代,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去教育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全面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只让他们吃饱,穿暖,睡好,玩好,那只是生活上的照顾,更不是一味迁就,无原则地溺爱,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此外,她还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思想和品质,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原教育部长何东昌同志在《斯霞教育文集》上写道:把对事业、对祖国的爱,倾注于自己的学生,这是人民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品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称:“斯霞同志是小学教育中的梅兰芳。”斯霞老师的“母爱、童心”教育思想,是对爱的教育理论的深刻诠释和高度升华。历史表明,从1963年到,对“爱的教育”的彻底否定,给整个教育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剖析和反思。教育中有爱,且是大爱:有爱的教育理论,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三、情境教育理论的探索

情境教育是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在主体活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哲学原理,吸纳、借鉴古今中外合理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当代心理学、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使儿童以最佳的情绪状态,在其中获得全面充分、和谐生动的发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育模式。情境教育系列实验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至今历经30年,由最初的语文学科的情境教学发展到涵盖儿童成长诸领域的情境教育,并落实到情境课程,形成了独特的情境教育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情境教育顺应儿童天性,突出“真、关、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构筑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情境教育还从脑科学最新成果中找到理论支撑,即儿童的脑是敏感的,需要一个丰富的环境;儿童的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需要不断提高神经元联结的频率;儿童的脑优先接受情绪性信号,积极情感伴随的学习活动可获高效。情境教育正是将儿童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赶来,找到了一条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李吉林老师的教学与研究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交织着当代中国日益强盛的爱国情怀。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指出:虽然其中也借鉴了国外的理念,但李老师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本土化并且丰富、拓展了,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教育思想体系”。情境教育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进步的教育理论跟李吉林老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创新相结合的成果;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流派。

四、学科教学理论的成长

对于辛勤耕耘于基础教育园地的中小学教师来说,课堂便是其教学实践的沃土了,在这个园地的沃土中生长绽放的理论之花,当然便散发着浓郁的泥土的芳香,具有蓬勃而顽强的生命活力。

分散识字教学理论: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开始,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最初的基本环节。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斯霞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据研究,分散识字具有独特的优越之处:(1)分散识字既能突出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又能为语言训练提供许多有利条件;(2)分散识字便于联系儿童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启发儿童深刻理解词义,有意识地发展儿童的词的逻辑记忆,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C3)分散识字有充分的巩固联系机会;(4)分散识字便于教师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而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斯霞的影响下,“分散识字”成为我国识字教学的一大流派,对推进我国语文教学的改革功不可没!

尝试教学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酝酿思考。到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邱学华对“尝试教学”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从“学生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到“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观点的提出,尝试教学从无到有,从实验到理论,在中小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邱学华的尝试教学理论要点有:明确一个观点: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理解两个特征: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培养三种精神:尝试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促进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太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促进智力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课外作业负担。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教师素质。掌握五种操作模式:一种基本式(七步教学程序)加四种变式(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课外预习补充式)。运用六条教学原则:尝试指导原则、即时矫正原则、问题新颖原则、准备铺垫原则、合作互助原则、民主和谐原则。重视七个达到尝试成功的原因: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之间的情意作用、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语文教育链理论:特级教师洪宗礼依据“五说”语文课程建构观。尝试把语文的要素与其构成关系、规律、序列,编织成网状的语文教育“链”,以揭示语文教学隐含的内在规律。所谓语文教育“链”,是指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相对地比较客观地反映语文教育的全貌及其内部规律,揭示语文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体系建构的基本原理。支解语文是不足取的,否定语文教育的规律性则是不客观的。提出语文教育“链”,就是从整体上全方位多维度认识语文教育,从而探索语文学科的科学的序,揭示语文内部的各要素间的构成关系。这里的构建语文教育“链”,其主要内涵是:把学习知识、引导历练、发展能力、获得方法、养成习惯、提高思想文化素养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构建成为一个纵横结合的科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知识和技能是基础,通过历练转化为能力;能力定型化,形成习惯,获得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情感教育,促进知识技能与思维同步发展,酿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且标。构建语文教育“链”,是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追求。忽视语文教学的科学体系,“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或断裂,都会使语文教学停留在杂乱无章的无序状态,必然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

五、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

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指向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揭示了基础教育的性质,概括了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中,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富有影响的素质教育模式。如:

爱心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国防教育 《军事理论》教学

开设《军事理论》课是目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国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的辩证关系

1.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教育对象的国防意识。国防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国防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其本质表现为对国家利益的高度重视。[1]没有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就不可能有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在国防领域的集中体现,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2]积极的国家认同感、自尊心、自豪感,自觉的爱国义务感,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内涵,其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关注。因此,国防意识所反映的对国家利益的关注,是构成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

2.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本质任务所在。国防教育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为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的国民思想教育。国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强化国家利益至上意识、培养公民为国家安全和发展而献身的民族精神和气节。其中,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性。[3]国防教育是增进人民对于祖国的认同,激发人民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手段。

3.国防教育影响着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变化。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增强而增强,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国防意识、国防观念,实质上是国家意识、国家观念。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国家意识,因而就不可能产生爱国情感;没有国防观念的提高,就没有国家观念的强化,因而就不会有爱国主义的升华。[4]历史证明,和平时期爱国主义情感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

二、《军事理论》教学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06年修订)规定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有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部分。这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与内容,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崭新载体。

1.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代大学生出生于和平时期,物质充裕,生活条件优越,没有经历战争和炮火的洗礼,对先辈的奋斗历程已渐渐淡忘,国防意识欠缺,国防观念淡薄。大学生通过学习《军事理论》,其国防意识和爱国、卫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明显增强。一方面,对国防事业认知更为积极,情感更为热忱深厚。大学生爱国、卫国、强国的激情更为高涨,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对国防实践,无论认知上还是情感上都呈现出十分积极的变化。中国武装力量建设,尤其是几次大阅兵,使大学生对国防实践情感的认同与体验更为深刻、强烈,而且更具后续影响力。

2.开展《军事理论》教学,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5]要系统讲授军事理论课,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心理准备。

三、利用《军事理论》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

1.确定《军事理论》教学重点,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加强国防历史文化传统的教学,夯实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基础。国防历史上的爱国人物、爱国思想、爱国事迹,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将爱国之情变成报国之志。这正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最具体、最生动、最感人的素材。通过国防历史文化教育,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饶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历史,尤其是国防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灾难和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这些正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意识的共同底蕴。在教学中,充分挖掘蕴藏在国防历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运用它教育感化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接受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文化认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观念。

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坚定爱国主义信念。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起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必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成就和当前面临的国家安全形势。播放国庆大阅兵、军事演习等纪录片,深刻阐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展现强大的武装力量,让大学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从而振奋大学生的爱国精神。从世界军事形势和现代国防、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例中,可以看到只有加强国防建设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强化国难史、民族屈辱史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报国之志。中国国防史和古代中国军事思想的学习,列举丰富的事例、战例,尤其要对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那段屈辱史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分专题进行讲解,并辅以经典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大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这些都将促使他们增强居安思危的意识。通过《军事理论》中的战争史教育,大学生能更直接更集中地了解中华民族曾经历过无数次灾难,也曾战胜过无数次灾难,更深刻地感受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6]

2.改革《军事理论》教学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军事理论教学要紧跟时展的新要求,紧贴大学生的新思维,采用启发式、体验式、合作式、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等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首先,要结合战例进行教学。军事理论教学要在阐述基本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尽量把一些战例和相关事例作为论据,节选其精彩情节进行生动讲解,寓理于事例之中,寓理于情趣之中,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其次,要抓住侧重点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如中国国防部分应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感为重点,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军事思想部分应以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发展史和主要人物军事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古代与近现代军事思想的精髓;世界军事部分应以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热点问题为重点,增强学生的危机感,提高国防意识。最后,要联系世界军事发展动向进行教学。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力求把学生最关心的世界热点、最新信息、最新学术动态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军事理论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首先,从军事教育的性质上看,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军事学研究的是战争,战争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本身就能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更何况,我国是一个在历史上饱经战事、沧桑满目的国家,任何一次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都足以激起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其次,通过学习军事思想,能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军事文化和外国军事思想的精华,树立辩证的、唯物的世界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形成正确的国防意识,增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责任感。最后,对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信息化战争、世界军事形势和周边国家安全战略等内容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又能使学生了解到我军现有武器装备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3.创新《军事理论》教学模式,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军事理论》课要增强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军事理论教学的辐射力、感染力,使军事理论教学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融入大学生的思想,增强其国防观念。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讲授我军武器装备,可以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部队或军队院校,参观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加强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对军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坚持理论教学与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相结合,如讲授近代国防历史时,可播放《甲午海战》等经典影片;讲授高技术战争时,可播放《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影片,通过形象生动感人的影片,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吸引力;提倡教学中就热点问题加强师生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又如讲授打击“”势力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时,可就的现状,利用翔实资料对比分析前苏联解体给人民带来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危害,介绍在防止“”上所作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上的斗争,让学生互相探讨发言,启发学生深刻认识“”分裂祖国的危害性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从而统一思想认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国防教育网站,设立军事爱好者QQ群,构建军事理论教学网络平台,使大学生通过网络空间,了解掌握更多、更新的军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增强教育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项文荣.国防意识与国防教育[J].国防,1996,(9).

[2]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卷)[J].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10,第2版:163.

[3][4]王联斌、汪安恕.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5,(5).

[5]刘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J].世纪桥,2007,(11).

爱心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红色文化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62-01

一 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在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淀孕育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 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学习历史入手,特别是要从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开始,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大学生只有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的红色历史文化,才会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自我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所以,红色文化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第一,红色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资源,学习红色文化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将红色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化,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第二,红色文化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进,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与红色文化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而且可以不断创新教育形式,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三 利用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第一,高校应发挥知识资源优势,重视红色文化的开发,推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辅助,传播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推出红色人文讲坛,邀请革命先进代表为大学生做红色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第二,开展实地参观教育活动,应经常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同时与相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管理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教育基地进行教育实习,让学生担任红色旅游向导和讲解员,向游客们宣传红色旅游景区的光荣革命斗争历史,寓教于乐。

第三,高校可以开展以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为辩题的辩论赛,促使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思考;开展以爱国主义精神、红色精神主题为选题的演讲、朗诵;红色团日体验教育活动及征文活动等,不仅实现了红色革命精神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传播,更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得到了升华。

第四,结合信息化手段,开辟网络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推广红色文化,加深爱国主义教育。高校可以开设红色教育网站、爱国主义教育网站,同时也可开设红色文化论坛让大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对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各大知名网站也应加大对红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版面的投入,使大学生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对红色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之,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缺一不可。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入学习,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气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6):34~3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