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8篇

时间:2022-10-20 10:40:54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审计失败

近年来,以信息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日益增加,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追究审计责任的意识也越来越强,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国内一连串的审计失败案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度、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审计职业界出现了诚信危机。随着投资者主张权利的不断出现和司法的介入,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诉讼危机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失败就成为审计行业极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拟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洪良国际公司IPO案为例,试述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管理审计风险,以避免审计失败。

一、案例概况

洪良国际公司全称为洪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由台湾人士萧登波于1993年在福建省创立,属纵向整合化纤类针织布料生产商,尤其专注于生产运动服装功能布料,特别是中国运动及休闲服装设计及生产布料,以原设备制造生产成衣。此外,公司还从事时尚、休闲服装及配饰产品的设计、开发及市场推广等业务。洪良国际公司的部分财务资料如表1、表2、表3、表4。

洪良国际于2010年3月30日公告称,公司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同日,香港证监会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冻结洪良国际9.974亿港元的资产,相当于洪良国际新股发行净额。业内人士认为,洪良国际新股发行书中很可能存在虚假陈述,将原本很低的毛利润率做成30%。香港证监会以《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3条强制令为法律依据,成功申请冻结洪良国际新股上市获得的净额资金约10亿港元。除了第一被告洪良国际外,其旗下四家子公司,包括跃佳、其峰、菱发及鞍佳分别为第二至第五被告。香港证监会还指控洪良国际违反了《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77条、298条、300条及384条,指控洪良国际披露虚假或具有误导性陈述的资料、诱使或欺诈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香港高等法院颁布冻结资产令,禁止洪良国际等五家被告公司将9.974亿港元资产从香港转移,并冻结洪良国际在东亚银行及永丰商业银行的账户,其他四名被告在东亚银行的账户均被冻结。香港证监会于2010年3月29日取得法院临时强制令后,于3月30日指示香港证券交易所暂停洪良国际的交易。此后,香港证监会向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了一份公文,要求洪良国际将接近10亿港元的资金返还给曾在IPO时认购洪良国际新股以及2009年12月24日上市后购入其股份的投资者。这是迄今为止香港证监会针对新上市公司所采取的最严厉的举措之一。香港证监会的严厉举措凸现了其惩治和杜绝市场违规行为的决心。

香港高院法院文件显示,截至2010年2月27日,洪良国际在东亚银行的账户拥有现金约318万港元、活期储蓄1775万港元及定期存款8.4亿港元。冻结资产令还要求五名被告必须在7日内以书面方式提交5万港元至9.974亿港元的个人资产资料,包括资产所有人、性质、地点及所属银行账户的具体资料。香港高等法院还将委任接管人追讨并接管近10亿港元资产,被告则须支付接管人的委任费用,并向财产接管人支付以汇丰银行最优惠利率附加1%的利息。同时,一旦洪良国际需要赔偿投资者的损失,也将由财产接管人代为分发。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洪良国际上市项目的主要为合伙人邹小磊、合伙人Money Chow,以及高级经理梁思哲。邹小磊、Money Chow仍然受聘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就在香港证监会公告前不久,香港廉政公署(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表示,已指控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梁思哲在洪良国际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中涉嫌行贿。

根据香港廉政公署的指控,梁思哲于2010年2月向其下属提供100,000港元(约合12,880美元)贿款,作为就洪良国际IPO招股说明书准备会计师报告的报酬。洪良国际于2009年12月24日上市,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其上市审计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一份公告中称,已经发现了上述被指控的贿款,暂停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声明表示,有关涉嫌贿赂事件是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内部举报热线揭发的,经调查后,该名涉案员工已被暂停职务,同时,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也自行向相关监管机构做出举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强调,该事务所已经并将继续与相关监管机构通力合作进行有关调查。市场观察人士指出,香港企业上市程序中存在责任缺失问题,例如:依据目前的法律,公司股东无法控告上市公司的审计人在IPO阶段存在不当行为;另外,在公开市场购入股票的个人也无法指控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信息。他们认为需要修改法律,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在IPO中的合法利益。

二、案例分析与启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洪良国际披露了虚假或具有误导性陈述的资料,诱使或欺诈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但担任其上市审计人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不但未能对此给予足够的职业关注,而且未能扮演好鉴证者的角色,甚至指派不具备职业操守的人员从业,在尚未进行委托人内部控制环境和审计项目风险评估、未形成风险评估结论的情况下,出于对同业竞争的担忧和自身利益考虑,与委托方串通勾结,表达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在客观上使审计独立性严重缺失,加之被审计单位自身内部治理机制失衡,最终双方均受到香港廉政公署严惩。近年来,类似本案的风险案例层出不穷,无数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为有效管理审计风险、避免重蹈覆辙,近年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至少在以下方面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

(一)明确会计师事务所的角色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强调会计师事务所属于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中介组织,应当以一定的社会公共利益为服务目的,以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为服务宗旨,注册会计师应当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地为社会公众提供会计和审计服务,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收取服务费用的主要目的应当是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

(二)人力资源配备

相对于具有从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更倾向于招募应届毕业生,并努力运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精神尽快将应届毕业生培养成国际一流的注册会计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人才的特色在于培训机会多、专业性和规范性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还设置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审计项目的人力资源调配和工时记录。审计组成员确定之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会指定一位现场负责人考核审计项目成本,每位注册会计师的工时成本根据级别分别计算。

(三)业务承接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筛选客户的关键环节是评价客户的经营风险,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的指导下,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是决定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关键因素,而被审计单位最大的经营风险就是经营失败。现实中,在选择客户方面,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根据企业管理层的诚信度、企业管理架构及行业自身风险等因素来判断,且只承接蓝筹上市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关注企业发展的战略性,着重判断其是否可能成为长期客户。在接触一个新客户时,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首先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若预计其发展潜力小或审计风险高,则很可能放弃该客户。此外,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承担B股和H股上市公司的审计职责,而这些企业从上市伊始就要面对国际投资者及境外监管机构的评判,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相对比较规范,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也一直谨慎坚持严格的国际会计准则标准。

(四)审计前期准备工作

审计前期,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通常会召开准备会议,合伙人和项目经理会讨论审计组人员配备、时间和经费预算和审计策略等,并完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环境和审计项目风险的评估,组成审计组,通常还会讨论业务约定书条款并发函,查阅以前年度审计工作底稿,最终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分级,如果必要,还将由质量控制部门复核评级。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和不同的业务类型分别设计业务约定书模板,并尽可能将条款设计得对自身有利。与被审计单位签订正式业务约定书之前,会计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必须签署意见。

(五)审计实施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通常根据每个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和风险评估结论确定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在执行的审计程序大框架一定的情况下,每个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都是比较灵活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全球首席技术合伙人Timothy Bell认为现代审计是一种循环递推、证据驱动、基于判断的风险评估过程,审计程序是环环相扣的,每一环节程序的评估结果都直接影响下一环节可能需要执行的程序、可能不需要执行的程序、执行程序的简繁程度等。

(六)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2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调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解决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程序

撰写毕业论文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题(选题可按照附件一中所列的题目选定)

毕业论文作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以反映出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达到会计学专业专科层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⒈选题的范围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难易适当,避免过于宏观的论题。

⒉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选题应尽可能与实践有机结合。

⒊要有丰富的参考资料来源。

⒋自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须经过指导教师审查、确认。

(二)撰写开题报告

选题结束后,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写作格式见附件二。

(三)撰写提纲、收集资料阶段

在做好毕业论文准备的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即论文写作提纲。其实质是安排全文的结构,明确论文中心论点,对所论述问题大体安排顺序,形成论文轮廓,注意结构的完整性。论文大纲经论文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再撰写初稿。根据论文大纲收集必要的论文素材,为论文写作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的素材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表、报表、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写作阶段

撰写论文,修改定稿,是论文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调整结构,推敲论点,润饰语言和论文援引材料。最后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打印、装订,提交论文。

三、撰写论文要求(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

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即是本教学环节应达到的规格,也是考核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基本依据。

(一)论文质量

1、科学性——指论文内容应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2、创造性——指论文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观点。

3、现实性——指论文选题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应反映企业现实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二)论文结构

1、引言——提出论文主题,阐述论文写作意义。

2、正文——提出论点、论据,阐述原理、概念,计算绘图,论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某一课题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正文可分段论述。

3、结论——全文总结。根据对主题的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论文表达

1、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论据充分。

2、层次清晰,文字通顺,计算准确,打印规范。

(四)论文字数:8000字左右。

(五)论文格式: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扉页

第三页:论文提纲

第四页:正文

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班级学号姓名(五号字)

内容摘要:*************(五号字)

关键字:***************(五号字)

一、题目(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4号字)

(一)子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小4)

*****************************************************************。

1.小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小4)

*************************************************************************。

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编号列后。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

四、论文成绩评定

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由论文指导组的指导老师、评审老师及论文答辩组的老师就写作过程、写作论文的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出毕业论文成绩。

五、毕业论文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㈠、学生选题应慎重,充分考虑自身的驾驭能力。论文方向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随

意更改者,取消答辩资格。

㈡、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毕业实习的总结,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有抄

袭者一经发现,取消答辩资格。

㈢、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

㈣、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如未按时间及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取消答辩资格。

六、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

㈠、毕业论文动员及布置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上午9:00,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在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布置相关内容。

㈡、毕业论文的选题

自2006年9月18日开始进行选题,2006年10月15日前将选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时交给班长,未按时上交“开题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论文答辩资格。

班长将学生填写好的“开题报告”于2006年10月22前务必交给至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224或222房间,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按照选题指定论文指导老师。

㈢、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06年11月4日上午9:00整,各毕业生准时到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与指导老师见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提纲。

㈣、论文初稿的写作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紧密与指导老师联系,并结合所选题目及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初稿写作。论文初稿必须于2006年11月15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

㈤、论文修改

论文最后的修改应在11月26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的修改至少要有三稿。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完成论文的质量自行确定修改次数,学生应按照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

㈥、论文定稿及上交

论文定稿并完成装订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前。在进行论文装订之前,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才能定稿及装订。装订完毕的毕业论文必须于2006年12月3日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㈦、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6年12月16日、1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

地点: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

七、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论文封面、评阅书、答辩委员会记录可以从成人教育学院的网上下载

网址:

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

2006年9月2日

附件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二: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附件录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学生可根据以下为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范围拟定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论文题目,但须事先与指导老师联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予以确认。)

一:会计类

1.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

2.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5.会计调整问题探讨

6.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7.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8.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9.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外币会计问题探讨

11.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

12.环境会计探讨

13.期货会计探讨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15.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16.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7.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8.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

19.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特点

20.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要求与特点

21.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问题探讨

22.质量成本会计探讨

23.人力资源会计探讨

24.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

25.现金流量会计探讨

26.资本成本会计探讨

27.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28.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问题研究

29.企业兼并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30.建筑合同会计问题探讨

31.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

32.非货币易会计问题探讨

33.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34.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35.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36.管理会计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探讨

37.管理会计核算系统探讨

38.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探讨

39.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

40.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探讨

4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4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43.全面收益会计问题探讨

44.金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4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46.税务调整后的会计处理问题

47.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48.会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

49.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50.信息资源会计问题探讨

51.互联网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52.会计信息系统的新思路

53.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研究

54.《会计法》责任主体问题研究

55.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56.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5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研究

58.会计监督体系的研究

59.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60.会计模式问题研究

61.中国的会计环境分析

62.中美投资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

63.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中美比较

64.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65.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66.行为会计问题研究

67.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68.收入确认问题探讨

69.论每股收益会计

70.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研究

7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72.会计造假与会计政策

73.如何加强政府对会计政策的监督

74.会计政策的国际国内比较

75.会计政策内涵的研究

76.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7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讨

7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79.我国《财务报告条例》和《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80.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8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异同研究

82.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8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84.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85.长期投资差异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86.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87.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二、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类

1.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

2.股份公司理财问题研究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4.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

5.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

6.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7.企业直接筹资的环境问题探讨

8.公司筹资策略

9.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10.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

11.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12.我国公司筹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研究

13.公司投资策略

14.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15.我国公司投资结构现状与分析

16.我国公司分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析

17.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1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及其体系问题探讨

19.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20.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21.企业失败预测问题探讨

22.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23.公司理财目的与理财方法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24.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25.我国控股公司的实践及问题

26.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间关系问题研究

27.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28.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

29.论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

30.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

31.企业分立的财务问题研究

32.我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33.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实证分析

34.资本运营与公司重组问题探讨

35.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36.公司业绩考评指标研究

37.财务预算的新方法与理论

38.财务预算的激励原理研究

39.财务制度设计的理论与方

40.公司购并的财务分析问题

41.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42.我国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

43.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关系问题研究

44.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45.我国公司财务目标的实证研究

46.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践与存在问题研究

4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审计类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

2.试论社会审计的风险及控制

3.论审计监督的地位及对策

4.或有负债及其审计

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问题及其对策

6.论审计职业风险

7.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

8.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

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10.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会计监督与注册会计师

1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3.论审计职业道德

14.论审计会计信息联网共享

15.论注册会计师合伙制的法律责任

16.中立审计准则之比较

17.审计程序与法律责任

18.论会计信息失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19.国有企业年度审计问题

20.审计工作底稿及其生命力

21.资产评估的合法性及应用

22.论审计重要性水平

23.论审计期后事项的处理及审计人员相应的责任

24.论审计信息内涵

25.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26.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7.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问题探讨

28.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实证分析

29.会计估计审计

30.注册会计师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问题研究

3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32.或有事项及其审计

3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4.审计责任界定问题探讨

35.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36.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探讨

37.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38.离任审计问题探讨

四、税务筹划类

1.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2.营业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3.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4.消费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5.税务筹划理论问题的研究

附件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6届专科毕业生论文题目审批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内容:

开题报告情况及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3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

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科学、财务管理理论、会计及审计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巩固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独立调查研究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初步掌握解决企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方面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检查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程序

撰写毕业论文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题(选题可按照附件一中所列的题目选定)

毕业论文作为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在选题上应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证研究,以反映出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培养目标,达到会计学专业专科层次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⒈选题的范围应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难易适当,避免过于宏观的论题。

⒉要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选题应尽可能与实践有机结合。

⒊要有丰富的参考资料来源。

⒋自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须经过指导教师审查、确认。

(二)撰写开题报告

选题结束后,学生应按要求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写作格式见附件二。

(三)撰写提纲、收集资料阶段

在做好毕业论文准备的基础上,拟定论文大纲,即论文写作提纲。其实质是安排全文的结构,明确论文中心论点,对所论述问题大体安排顺序,形成论文轮廓,注意结构的完整性。论文大纲经论文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再撰写初稿。根据论文大纲收集必要的论文素材,为论文写作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的素材可以是文字、数字,也可以是图表、报表、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写作阶段

撰写论文,修改定稿,是论文的完成阶段。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调整结构,推敲论点,润饰语言和论文援引材料。最后按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打印、装订,提交论文。

三、撰写论文要求(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

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即是本教学环节应达到的规格,也是考核学生毕业实践环节的基本依据。

(一)论文质量

1、科学性——指论文内容应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2、创造性——指论文应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观点。

3、现实性——指论文选题和提出的理论观点,应反映企业现实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二)论文结构

1、引言——提出论文主题,阐述论文写作意义。

2、正文——提出论点、论据,阐述原理、概念,计算绘图,论证分析,以揭示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审计等某一课题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正文可分段论述。

3、结论——全文总结。根据对主题的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论文表达

1、观点正确,分析透彻,重点突出,论据充分。

2、层次清晰,文字通顺,计算准确,打印规范。

(四)论文字数:8000字左右。

(五)论文格式: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扉页

第三页:论文提纲

第四页:正文

论文题目:黑体,2号字

班级学号姓名(五号字)

内容摘要:*************(五号字)

关键字:***************(五号字)

一、题目(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4号字)

(一)子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黑体,小4)

*****************************************************************。

1.小标题(首行缩进2个字符,小4)

*************************************************************************。

参考文献:按引用文献的顺序,编号列后。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页码;互联网资料:作者.文章标题,完整网址,年代

四、论文成绩评定

按照学院统一要求,由论文指导组的指导老师、评审老师及论文答辩组的老师就写作过程、写作论文的质量及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档给出毕业论文成绩。

五、毕业论文撰写应注意的问题

㈠、学生选题应慎重,充分考虑自身的驾驭能力。论文方向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随

意更改者,取消答辩资格。

㈡、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及毕业实习的总结,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有抄

袭者一经发现,取消答辩资格。

㈢、论文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

㈣、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并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如未按时间及指导老师的相关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取消答辩资格。

六、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

㈠、毕业论文动员及布置

时间:2006年9月17日上午9:00,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在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布置相关内容。

㈡、毕业论文的选题

自2006年9月18日开始进行选题,2006年10月15日前将选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及时交给班长,未按时上交“开题报告”的视为自动放弃论文答辩资格。

班长将学生填写好的“开题报告”于2006年10月22前务必交给至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224或222房间,由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按照选题指定论文指导老师。

㈢、完成毕业论文写作提纲

2006年11月4日上午9:00整,各毕业生准时到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与指导老师见面,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写作提纲。

㈣、论文初稿的写作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生应紧密与指导老师联系,并结合所选题目及实习内容进行毕业论文的初稿写作。论文初稿必须于2006年11月15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

㈤、论文修改

论文最后的修改应在11月26日前完成并交给指导老师。毕业论文的修改至少要有三稿。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完成论文的质量自行确定修改次数,学生应按照指导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论文的修改工作。

㈥、论文定稿及上交

论文定稿并完成装订时间为2006年12月1日前。在进行论文装订之前,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才能定稿及装订。装订完毕的毕业论文必须于2006年12月3日前交到指导教师处。

㈦、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及地点

时间:2006年12月16日、1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30。

地点:成人教育学院教学楼410教室。

七、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论文封面、评阅书、答辩委员会记录可以从成人教育学院的网上下载

网址:

成人教育学院教务科

2006年9月2日

附件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附件二: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附件录一: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学生可根据以下为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范围拟定论文题目,也可超出选题范围自定论文题目,但须事先与指导老师联系,经过指导老师同意后才能予以确认。)

一:会计类

1.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

2.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

3.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4.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5.会计调整问题探讨

6.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

7.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8.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

9.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0.外币会计问题探讨

11.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

12.环境会计探讨

13.期货会计探讨

14.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

15.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16.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

17.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18.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

19.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特点

20.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要求与特点

21.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问题探讨

22.质量成本会计探讨

23.人力资源会计探讨

24.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

25.现金流量会计探讨

26.资本成本会计探讨

27.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28.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问题研究

29.企业兼并重组会计问题探讨

30.建筑合同会计问题探讨

31.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

32.非货币易会计问题探讨

33.会计报表问题探讨

34.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35.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36.管理会计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探讨

37.管理会计核算系统探讨

38.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探讨

39.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

40.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探讨

41.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4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43.全面收益会计问题探讨

44.金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

45.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46.税务调整后的会计处理问题

47.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

48.会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

49.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50.信息资源会计问题探讨

51.互联网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52.会计信息系统的新思路

53.中国特色的会计问题研究

54.《会计法》责任主体问题研究

55.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

56.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

57.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研究

58.会计监督体系的研究

59.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

60.会计模式问题研究

61.中国的会计环境分析

62.中美投资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

63.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中美比较

64.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65.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66.行为会计问题研究

67.税务会计问题研究

68.收入确认问题探讨

69.论每股收益会计

70.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研究

7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

72.会计造假与会计政策

73.如何加强政府对会计政策的监督

74.会计政策的国际国内比较

75.会计政策内涵的研究

76.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77.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讨

78.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

79.我国《财务报告条例》和《会计准则》对会计的影响分析

80.责任会计问题探讨

8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异同研究

82.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探讨

83.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研究

84.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85.长期投资差异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86.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

87.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二、财务管理及财务分析类

1.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

2.股份公司理财问题研究

3.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

4.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

5.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

6.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7.企业直接筹资的环境问题探讨

8.公司筹资策略

9.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

10.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

11.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

12.我国公司筹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研究

13.公司投资策略

14.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

15.我国公司投资结构现状与分析

16.我国公司分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析

17.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1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及其体系问题探讨

19.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

20.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

21.企业失败预测问题探讨

22.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

23.公司理财目的与理财方法间的关系问题研究

24.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25.我国控股公司的实践及问题

26.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间关系问题研究

27.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

28.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

29.论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

30.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

31.企业分立的财务问题研究

32.我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

33.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实证分析

34.资本运营与公司重组问题探讨

35.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36.公司业绩考评指标研究

37.财务预算的新方法与理论

38.财务预算的激励原理研究

39.财务制度设计的理论与方

40.公司购并的财务分析问题

41.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

42.我国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

43.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关系问题研究

44.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45.我国公司财务目标的实证研究

46.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践与存在问题研究

47.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审计类

1.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

2.试论社会审计的风险及控制

3.论审计监督的地位及对策

4.或有负债及其审计

5.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问题及其对策

6.论审计职业风险

7.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

8.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

9.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10.关于企业注册资本登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1.会计监督与注册会计师

12.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3.论审计职业道德

14.论审计会计信息联网共享

15.论注册会计师合伙制的法律责任

16.中立审计准则之比较

17.审计程序与法律责任

18.论会计信息失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

19.国有企业年度审计问题

20.审计工作底稿及其生命力

21.资产评估的合法性及应用

22.论审计重要性水平

23.论审计期后事项的处理及审计人员相应的责任

24.论审计信息内涵

25.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26.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7.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问题探讨

28.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实证分析

29.会计估计审计

30.注册会计师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问题研究

31.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32.或有事项及其审计

33.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4.审计责任界定问题探讨

35.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36.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探讨

37.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38.离任审计问题探讨

四、税务筹划类

1.增值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2.营业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3.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4.消费税纳税筹划的研究

5.税务筹划理论问题的研究

附件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006届专科毕业生论文题目审批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设计)题目

选题内容:

开题报告情况及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4

摘要:网上报销系统通过在线单据填写、业务审批、财务审核实现财务信息化、一体化,是e时代新财务手段。网上报销系统给财务管理带来变革的同时,其自身的数据安全和系统风险控制也面临考验。在新形势下對企业网上报销系统进行风险防范十分必要。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网上报销系统的概念,网上报销系统即通过程序协助企业完成报销业务这项工作的软件系统。 

其次从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进步,软硬件成熟的条件;企业管理对信息的需要与渴求;以及现在手工报销方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的现状等几个方面说明,网上报销系统应用对于大中型企业迫在眉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然后通过网上报销系统简易流程图直观分析了网上报销系统相比传统手工报销方式在企业内控、财务管理、支付工续、后期查询统计等方面的优势。 

最后重点阐述在选择网上报销系统、建设网上报销系统以及后期使用、维护系统时,各环节需要考虑的风险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文章旨在使网上报销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规范地运行,使财务管理能够更好发挥推动企业高效运作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网上报销系统;风险防范;预算控制;企业内控 

网报系统是基于网络的在线报销系统。员工通过网报系统可以随时登录网址填写报销信息提交报销申请,系统通过设定好的审批流按管辖权按金额等逐级报送,领导通过网报系统进行审批,最后到达财务部。财务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通过网上银行转账支付,最终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的管理软件。简单讲就是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财务报销工作进行集成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一、大环境下的财务报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各种系统管理软件日趋完善,同时兼具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完全可以适应任何企业的报销流程与内控设计,实现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现在的技术环境已经给企业使用网报系统提供了成熟完善的软硬件条件。 

现代企业向着智能型管理方式转变,费用合理化、管理规范化、预算制定的精准、执行程度的把控、内部控制的科学严谨、管理会计的数据支持等等都需要以信息为支撑。这就对信息的真实准确、及时有效和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流程,但在管理制度执行与贯彻过程中,经常无法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原有的经验式、手工式的管理方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财务工作也向着支持型和管理型转变,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公司财务预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但功能往往局限于制作会计凭证,自动生成报表这条主线。在现实财务工作中仍有许多像报销这项工作一样,虽不算高精尖工作,但业务量大,后续支付、填制凭证中存在重复劳动的工作内容,而且直接与现金存款挂勾对准确性及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很大一部分财务工作者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种重复的业务工作中,无法实现向“战略财务”的转型。因此急需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软件将财务人员从原始的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实现财务工作走上信息化、高效率的现代化运行方式。 

二、网报系统的功能优势 

网上报销系统起着信息收集平台的作用,将报销工作内容模块化,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一条龙”式的处理方式,所有的费用支出都可以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实现数据收集、数据规范、完成数据共享、数据集成,其核心是辅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 

(一)业务规范,信息传递流畅 

报销单定义规范。填写的信息有容错控制,单据格式统一,防止报销单据“一人一样”。费用标准规范,系统定义各费用标准,超标准金额系统自动提示,防止超标费用报销。差旅补贴标准规范,系统定义补贴标准,防止标准不一。 

网报业务信息内容完整减少或杜绝了人为出错,信息收发及时便捷,减少实物传递,并且保密性强。 

(二)管控严格,层次清晰 

预算实时监控、强化财务管理。网报系统可以实现预算全过程控制,预算执行、费用明细都可以实时查阅,分部门、时间、费用项目、人员,追查到具体凭证。随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并做出及时调整,随时掌握现金流满足财务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审批流程清晰,内控规范。系统定义内控流程,内控固化,多级领导审核、多级金额审核、重点项目管理层层审核,防止越级越权审批。 

(三)简化工序,高效透明 

第一,员工操作时间灵活,财务工作集中。该系统实现报销全过程上网,员工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使用该系统填报单据,随时掌握报销单的进度,做到流程透明化。领导随时审批,方便灵活。财务按统一时间集中审核集中支付,缩短时间减少错误。第二,员工填制报销单时,其基础信息都是自动获取,无需重复录入。报销单金额自动累加,减少出错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固化会计科目,自动制证降低工作强度,也使费用项目应用规范一致。第三,网报系统减少人为干预,网上批量支付多级复核,快捷高效,支付更便捷。 

三、实施网报系统的风险管控 

网报系统的优点很多,但软件永远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需要严谨的管理制度来弥补软件系统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将风险降到可承受范围内。 

(一)风险管控思路 

1. 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体布局为前提考虑网报系统的功能定位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5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本论文在总结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存在的问题、原因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找出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结合COSO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针对各种风险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防范对策,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1国内内部控制概述

1.1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1)内部控制论理论是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理论阶段。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事件进入了整体框架阶段,整体框架对内部控制做了如下的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定义明确了四个要点:是一个过程;受人为影响;为了达到三个目标;合理保证。它由相互关联的五项要素构成,分别是: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2)控制环境:任何企业的核心是企业中的人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个人的诚信正直、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阶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

3)风险评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和异常激烈的竞争中,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清楚并应付其面对的各种风险。同时,企业也必须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4)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控制的政策和程序,刁一有助于确保既定目标及必要改善措施的有效实施。

5)信息和沟通:围绕着这些控制活动的是信息与沟通系统,这些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够获取和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企业的经营。

6)监督: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受到监督,并在必要时得以修订,这样,系统及制度才能反应自如,并能视情况而随时调整。

1.2我国内部控制概况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正式提出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缺乏一个公认的标准体系。我国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指导原则、指引、规范则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这是由于企业的管理体制造成的。国资委管国有大中型企业;证监会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财政部管全国所有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工作,并负责会计准则与制度的制定。然而,内控指导原则、指引或规范由各政府部门分别制定,有许多弊病:

1)各部门各自研究与颁布内部控制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指引,不利于内控制度的统一与协调。财政部正在陆续制定并的是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截至目前已经了十多个。而其他政府部门则仅制定了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指引或对企业各项业务内部控制流程的设计与制定缺乏具体的指导。

2)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范围、目标等不相一致,内控要素、内控内容,以及内控方法的解释也不一致。

3)缺乏统一的推进机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与实施。各部门颁布的内控指导原则、指导意见或指引在实务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未上市国有企业的频繁出事便是佐证。

客观地讲,我国近几年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会计控制和审计评价为主线的,我们可将之简称为“会计导向”和“审计导向”。会计导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目前已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它们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基本上没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会计控制领域,甚至没有包括审计方面的内容。审计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等。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其权限、人员的资格以及可使用的资源紧密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相对独立并且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即使存在,但却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有的也流于形式。

2.2缺少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

各企业缺少对自身固有风险的评估以及制定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此外,管理者还应在对固有风险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残存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2.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滞后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力度大,与之配套的人力资源管理却跟不上业务的需要。许多企业在员工的岗位培训方面,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不利于员工的素质提高。

2.4有效的价格风险评价机制尚未建立

由于当前市场不完善,竞争激烈、恶意竞争以及“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游戏规则,都不能使企业按企业定额客观报价,为了争取中标,不惜压低报价,承担更大的价格风险。

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途径

3.1完整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全面风险管理可使组织中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协调合作,使数据的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有利于审计和监督。企业要从全局、总体层面权衡利弊,使部门安排有关的业务流程都有所遵循。同时要制定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及信息传输报告制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控制各方面的风险。

在机构内部广泛开展“深化内控理念,落实内控措施”的创建活动,结合自身情况及上级单位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

3.2健全内部审计控制

内部控制具有的限制因素具体如下:

1)内部控制受企业的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

2)内部控制仅针对管理中的常规业务来设计。

3)内部控制可能会因执行人员的差池而失败。

4)内部控制可能会因不同政治气候、地方差异等环境影响而失去作用。

这些内部控制的限制因素,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加以克服。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检查项目的建设情况和建设成果,及时纠正各种错误和弊端,能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3.3营造企业风险管理的文化氛围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是建立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风险管理的成败。内部环境的要素包括员工的诚信,职业道德和工作胜任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监管和指导力度,企业的权责力分配方法和人力资源政策。要不断提高企业风险管理能力,需要一套企业层面的方法。这种企业层面的方法是由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哲学共同决定的。随着企业文化中风险敏感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者会进一步掌握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他们的推进、提供报告、贯彻相应的方法、构建适当的体系,以实施既定的风险战略和政策,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将不断提高。

3.4设计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

设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为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提供指引也是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相关部门可统一制定各行业通用的行动指南,也可由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设计适合各公司实际情况的行动指南。在内部控制评价方面,被评价单位可以聘请年报评价的注册会计师以外的中介机构或有关专业人员协助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重大控制缺陷或重要控制弱点进行必要的改进,保证财务报告的编报质量,降低财务风险。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当借鉴一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报告中的做法,在事务所内部组建由高级和资深的评价人员组成的专门小组,专门从事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业务。

致谢

本论文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于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同时,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还参考了有关的书籍和论文,在这里一并向有关的作者表示谢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王东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环境分析[D]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9

[2]林光华内部控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17

[3]王振英马丽萍,王泽.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商业经济[J]

2006年5期:48

[4]丁翠芝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框架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审计风险经营失败审计失败

审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与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进而引发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广泛关注有深刻的关系。新世纪伊始,世界范围内很多知名企业迫于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发生了一系列财务丑闻,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国内资本市场上发生的事件,如較早的银广夏、蓝田股份、科龙电器,到最近的甬成功、浙大海纳、中捷股份等都成了重创注册会计师的典型诉讼案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更是将“查错防弊”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会计师的身上,他们甚至认为,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注册会计师应该能够查出被审单位的所有错误和舞弊。遗憾的是,审计诉讼案件频繁发生,审计失败的案件也屡见不鲜,并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所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对审计有效性的信心。

本文拟从审计风险产生原因展开分析,结合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构成

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伴相生,有审计活动实施,就会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由于现代审计是随着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故从理论本质上讲,审计应该起着协调委托人和人利益的作用,其目标是促进两者利益均衡最大化。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可以有效地说明企业管理当局的受托经济责任,降低会计报表使用人进行决策所面临的信息失真风险,所以现实中,注册会计师往往就被期望作为信息风险减少者和保险人的双重身份出现。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被雇佣来对财务报表的客观、公允表达进行确认,以减少财务报表隐含的错误和减少信息不对称性。另一方面,委托人和人通过审计费用的支付,将风险转嫁给审计人员,如果审计人员失职而没有察觉人为舞弊,法院会判决审计人员提供赔偿,从而实现了风险分担。投资者或债权人因为投资或贷款遭受损失,往往会找会计师充当替罪羊,这就是“深口袋”现象——因为社会日益赞同受害的一方向有能力提供赔偿的一方提起诉讼,而不论错在哪一方。可以说会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会计师执业法律责任的口袋也越来越深。

(一)由经营失败导致的审计风险

经营失败是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企业可能无力归还借款或无法达到投资者期望收益的情况。反映经营风险的极端情况就是经营失败,如公司破产倒闭。经营风险其实跟审计风险一样,这意味着企业一旦从事经营活动,就总有失败的可能性存在。问题是企业经营失败时,往往也会连累注册会计师,而且社会公众又不能很好的理解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之间的差别。1982年潘斯奎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失败与毕马威巨额赔款的案件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潘·斯奎尔银行成立于1960年,1974年以前,该银行的主要客户都是购物中心内的小商品零售商及周围社区的居民;1974年,在詹宁斯买下这家银行之后,潘·斯奎尔银行立即参与了70年代末期俄克拉荷马州骤然升温的石油热中,致力于向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企业的投机贷款。由于资金规模有限,它不能满足客户的贷款需要。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贷款业务的需要,一方面,潘·斯奎尔银行拼命地扩大它的存款基础,另一方面,说服几家主要的大城市银行,联合向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企业提供融资。后来由于卡特总统的能源节约政策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大量的过剩生产,石油和天然气的价格从1980年起开始暴跌,许多靠潘·斯奎尔银行贷款支撑的企业很快就无利可图了。而潘·斯奎尔银行由于面临贷款周转压力,急需稳定增长的存款,为此,银行千方百计吸引大的投资者和同行的拆借来保持其存款。很快,到1982年7月,潘·斯奎尔银行陷入破产。然而毕马威对潘斯奎尔银行的财务报表发表了无保留意见。于是国会调查委员会便对毕马威履行的审计程序进行了检查,最后虽然没有发现明显的证据表明会计师存在重大过错,但认为毕马威同潘·斯奎尔银行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使其在执行审计时不独立。到80年代末,由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被牵涉进潘·斯奎尔银行倒闭一案中,对其提出的民事诉讼金额已远远超过10亿美元;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起诉金额达9?000万美元;美国司法部也向12位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或前雇员提起了法律诉讼。

实际上,企业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有些时候,出现了经营失败,但审计并未失败,理论上跟会计师没有关系,但实务中会计师仍存在巨大的风险。当一个公司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会计报表使用者往往认为审计也是失败的,特别是最近的审计报告显示财务报表的列报是公允的时候。此时使用者仍会控告会计师存在过错。

(二)由审计失败导致的审计风险

审计失败则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指派了不合格的助理人员去执行审计任务,或者可能审计程序不到位,最终未能发现应当发现的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银广夏事件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2001年8月由《财经》记者通过一年多的对“中国第一蓝筹股”的追踪调查,揭开了一个由高深的“萃取技术”和陌生的“德国客户”组成的造假故事: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件纯属一场骗局。遗憾的是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对银广夏的审计过程也存在重大瑕疵,比如:

①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公司发出,而并未要求公司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注册会计师处;

②对于无法执行函证程序的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在运用替代程序时,未取得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仅根据公司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应收账款;

③涉案注册会计师存在重大过失,未能发现或对外披露银广夏会计报表中的重大虚假问题;

④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职业谨慎,对审计证据的真伪未能给予应有关注;

⑤未有效执行分析性测试程序;

⑥存在以预审代替年审、未贯彻三级复核制度等重大审计程序缺陷……

由于事务所自身因素导致的审计风险主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未能对执业面临的风险做出恰当评估。了解被审单位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经营目标、会计政策等多方面的基本情况,识别以上情况与以前期间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尤为重要。

二.审计风险的应对

笔者认为,防范和应对审计风险,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我国的上市公司多半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完善,所有者缺位、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公司中产权多元化特征不够明显,董事长、经理合而为一的领导体制,更使治理结构陷入失衡。由董事会决定聘请注册会计师并支付审计费用的权力落人经营者手中,出现了经营者自己出钱审自己的不正常现象,造成会计师对经营者的严重财务依赖,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损害不可低估,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公允表达。由此,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健全成为造成审计独立性缺失的制度性根源。

(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事务所应当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薪酬及晋升的政策和程序。在业务承接与保持环节,避免过分看重商业利益而忽略业务质量的现象发生。要深入了解客户基本情况,审慎选择被审单位。近年来国内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很多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够有关。业务执行中,会计师应严格遵循准则规范,实施到位的审计程序,运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法,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正确审计意见的形成。事务所有关质量控制方面的政策和程序应形成相关文件,并得到一贯遵循。同时,需要任用具有适当经验和能力以及必要权限的人员,承担起独立复核的重任,有效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7

摘要: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在实务方面是存在关联性的,二者共同形成整合审计。可以说审计工作从指引、计划再到完成都需要立足于整合审计,因为整合审计可以提高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效率,它已经成为国际上各个行业领域所普遍采用的管理手段。文章主要针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之间的比较,阐述了二者审计工作的重复性,从而说明整合审计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整合审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最后阐述了整合审计流程实施过程。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报表整合审计;必要性 

一、前言 

美国2002年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制性地要求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标志着我国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建立,随着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逐渐建立和发展,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使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一项新的审计业务,自2011年起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展到其他上市公司实施。这样,内部控制实施效果的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异同等问题引起的整合审计也成为学者们的关注点。闫立社(2013)认为整合审计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还可以使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结论互相印证。本文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对比分析来说明对二者进行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并说明如何进行整合审计。刘永君(2013)则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及审计质量和效果三个角度来分析了整合审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异同点出发,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阐述整合审计的必要性,最后并说明了整合审计的实施流程,这对我国整合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整合审计的必要性 

美国的内部控制审计一直处于世界的前言和领导地位,而整合审计最早起源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发起的内部控制审计。所以整合审计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二项业务的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联合实施审计。对整合审计的实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指派同一个项目组执行审计业务;二是由同一家事务所不同的项目组实施审计且在执行过程中保持沟通。正因为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具有重复性,以此减少审计工作量,所以需要进行整合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三、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 

内部控制是单位重要的管理活动,它希望试图解决三方面问题,它们分别为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的可靠性、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审计工作对法律法规的有效遵循。优秀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单位经营效率,也能促进单位未来长期发展战略的快速形成。 

具体到内部审计工作,它就要求单位实施控制设计财务运行的有效性,并交由注册会计师来实现对单位内部的控制审计工作。如果单位内部存在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会通过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来实现审计披露,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来合理确保单位财务报告及相关真实信息被应用于整合审计的控制过程当中。再者,内部控制也能确保单位资产实现可靠性控制目标。 

再看财务报表审计,它基于以下两种状况才会强制要求实施内部控制测试,第一是在评估认定层次出现重大错报风险时,此时预期控制运行有效,单位可以确定实质性内部控制程序性质,也能够通过验证注册会计师拟信赖度控制的有效性;第二就是实施性程序无法为整合审计提供认定层次适当且充分的审计证据,也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业务需求。所以说,要基于整合审计来有效划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内部控制侧重点,尽量防范和降低内部控制实质性测试所存在的现实风险。 

四、采取正确的整合审计方法 

根据我国审计指引第十条规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必须采取自上而下的实施方法,它主要针对注会识别风险、选择拟测试控制等基本思路展开。之所以采用该种方法主要是因为它能够起始于财务报表审计层次,充分了解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能存在的诸多风险,鼓励单位注册会计师将关注重点集中于财务控制层面上,并将财务工作自然过渡到大账户、列报等相关财务报表的审计认定层面上。具体来说,要采取正确的整合审计方法来促进单位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了解与单位财务报告所相关的内外部风险,能够清晰识别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所必须的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内容。另外,要对单位层面内部控制评价结果进行性质、时间安排以及范围的有效界定,看其是否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内部控制测试环节。注册会计师也要考虑在早期业务执行阶段来对单位内部控制实现中肯评价。 

二是要做到对重要账户、列报的有效识别和认定,判断账户列报中可能存在的固有风险,并考虑整合审计对单位内部财务的控制影响。 

三是要合理选择拟测试控制,要对单位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进行内部控制影响测试。而选择项测试项目标准则取决于该测试单独或合并后是否能满足单位对相关认定错报风险的应对对策。 

五、正确认知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相互关系 

根据单位整合审计的基本要求,单位内要同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发表,并正确认知两种审计报告所存在的微妙关系。这种做法能够促进单位更好理解有关财务信息處理与规划,确保单位方面做出正确决策。 

对单位而言,财务报表就是其财务信息的最重要载体,它体现了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所以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单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整合审计时一定会发表无保留意见,为单位避免重大错报发生。当注册会计师对单位财务报表发表过程中提出无保留意见时,就说明单位的财务报表是不存在重大错误的,此时其内部在整合审计方面会出现两种状况:第一,其整合审计规划下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正在有效运行,可以即时防范并纠正重大错报问题;第二,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或重大错报已被校正。此时可以证明单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存在重大缺陷的,单位在整合审计工作当中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非无保留意见,避免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时出现更大的错报风险。 

六、整合审计流程实施过程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内部控制审计对内外两方面环境的了解来得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情况,并且运行的有效性审计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被执行财务报表审计的了解被审计单位以及环境这项工作利用,同一审计组不必重复性工作或者同一事务所的不同审计组经过适当沟通也可以进行了解。 

(二)控制测试 

财务报表审计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在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中,需要进行的控制测试要在拟信赖的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有效性之前。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不是必须的。二者的测试范围不同,财务报表层次的审计要求对认定层次的相关控制。所以,财务报表审计中的控制测试可以在实施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有效性测试后不必实施。若是由不同的项目组进行审计则进行适当沟通后也可以减少重复性的工作来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风险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审计模型;重大错报风险;认定层次风险;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

一、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

审计技术和方法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体系是从原始的查账基础上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完备到较完备逐渐发展起来的,其变革的根本动力基于评价内容日益复杂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客观要求。其发展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审计执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定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即传统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该模型可以解决交易类别、账户金额、披露和其他具体认定层次的错报,发现经济交易和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错报,发现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造假造成的错报。但随着近年来陆续上演的会计造假丑闻,该模型的缺陷暴露无疑: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很难量化,进而影响到它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涉及管理高层串通舞弊、虚构交易即存在战略和宏观层面风险时,该模型就捉襟见肘了。

现代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论和方法,是随着21世纪国内外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而得到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是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开拓者――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早在1997 年就出版了研究报告《以战略系统观组织审计》,提出了毕马威的BMP (Business Messurement Process) 审计模式。它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论的指导下,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战略风险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出审计人员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2006年9月,毕马威公司应用BMP审计模式对德国西门子通信公司进行审计,发现西门子电信公司给外部某公司“咨询顾问”支付的“可疑费用”,难以确认接收方,也难以知道对方提供了什么服务费用。毕马威公司重新改进了审计程序,多方搜集相关证据并调查了这家疑似受贿公司和西门子其他实体之间的交易,最终发现西门子在2006年共向这家公司划转了170万欧元咨询费的非正常交易,实质上就是商业贿赂。西门子公司被德国司法机构处以重罚。

其他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与学术界联手开发新的审计方法,总体上,现代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开始在国际性大会计师事务所中逐步推行。

二、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很难确定。固有风险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环境、经营目标、经营状况、经营风险、内部机构及其控制环境等,涉及面广,且变化多端,所以很难量化。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人们回避,直接将其认定为高风险水平,这种做法看似符合公认的稳健性原则。但是如果采取直接将固有风险认定为高风险水平,那么传统的审计模型中的固有风险就等于100%,模型实际简化成:审计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结果导致在审计实务工作审计人员简单的只依赖对内部控制风险所作的粗放型评估来直接、大致确定检查水平,再据此规划实质性测试的程序、时间和范围。结果必然是审计人员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会计凭证、账册等资料上,而不是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值得思考的是国内外很多会计造假丑闻不是被审计人员发现的,反而是被记者发现,媒体曝光的。这说明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不能适应现代审计实务发展的需要。

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保证委员会(IAASB)了一系列新的国际审计准则。新准则强调了舞弊环境的特别重要性,明确提出审计舞弊应以了解环境为前提,并提出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并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为新的起点。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分为两个层次:认定层次(assertion level)和会计报表层次(overall financial statement level) 。

(一)认定层次风险

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

(二)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

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或经营风险)。战略经营风险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串通舞弊、虚构交易。会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并与会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但难以限于某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的具体认定。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强调必须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强调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强

调无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都要对各类重大交易、重要帐户余额和重要披露进行详细审计。

三、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程序

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逻辑起点是企业的战略经营风险将影响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从而影响审计风险。经营风险导向审计采用一种“自上而下”的战略系统观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分析从计划审计到完成审计自始至终地贯彻下去,再通过“自下而上”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最终完成审计工作。其程序为:

(一)战略分析

审计人员主要分析企业层的整体战略及内外部战略风险对审计的影响。首先,审计人员应从行业状况、监督环境、企业性质、目标、战略定位、经营风险及内部控制等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并分析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从而初步识别、分析重要的战略风险及其对审计的影响;其次分析企业的战略管理控制及其效果,从而形成对重要的战略风险的结论;最后,在对企业战略和经营理解的基础上,识别出企业的重大交易类别及其对审计的影响,结合已经识别出的重要战略风险,推导出关键经营环节,作为环节分析的对象。`

(二)环节分析

审计人员应根据战略分析的结果,分析对企业成功实施战略至关重要的即分析企业的产、供、销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其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是什么;重要购买商与企业的实质关系;重要供应商与企业的实质关系,有无自买自卖的可能。审计人员应理解关键环节的运作,并识别环节层次的经营风险及控制,重要的交易类别及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性作出判断,预计会计报表层次的整体认定,并于管理当局报告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管理当局在相关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下的整体认定是否恰当进行职业判断,对企业是否在交易事项开始时就存在弊端、虚构交易和事项作出职业判断。

(三)剩余风险分析

对于审计人员认为没有被控制住的战略风险、环节风险,即为剩余风险,也就是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应结合其对财务报表错报风险的影响,推导出具体审计目标,并根据具体审计目标制定实施性测试性质、范围。

(四)实质性测试

审计人员在设计的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时,应当将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与识别和评估的风险相联系,针对重大的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与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不得将实质性测试只集中在例外事项上。

参考文献:

[1] 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林蓉.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践运用.金融会计,2008(9)

[3]武智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初探.现代审计与经济,2008(4)

[4]冯耀东.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及理论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