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2-06-27 21:31:37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1

一、教学活动目标单一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地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坚持性、条理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项目标,为孩子今后发展打好基础。然而,我们接触到的一些教学活动计划,只提出有关学习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小班“看卡片放实物”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感知3个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点数,说出总数;2.学习按卡片的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物体。中班“看数拨珠”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比较7以内数的多少,知道一样多;2.巩固使用计算器的常规。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如果对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每次教学活动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那么,《纲要》所规定的其他目标就无法完成。

二、忽视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每一次数学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

有的教师不考虑幼儿的思维特点,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地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其教学效果当然是不会理想的。例如,教幼儿学习7的加减时,教师直接出现分合号7-2-5,请幼儿看分合式列出算式,即2+5=7、5+2=7、7-2=5、7-5=2。然后逐一指着题请幼儿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编应用题上。我们还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教师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有的教师设计的活动是跳跃式的,跳过实物操作的环节,直接进入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这两个环节;有的设计则是单纯的从符号到符号的过程。大班教7~10的组成和加减时,教师认为幼儿已有基础,结果就这么跳跃着教过去。然而,数理逻辑顺序的建构决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完成的,幼儿阶段的思维特点决定了这样的教学是不合适的。

三、数学概念模糊

数学教学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学概念的属性,并能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这对幼儿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错误的情况。例如在教中班幼儿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时,先按一个特征分一次,再按另一个特征分一次,活动就结束了。其实,这一活动还应该有一次对同一批物体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的活动环节。再如,教幼儿序数时,由于对序数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含义理解不透,在教学过程中,使序数词和物体之间发生固定不变的关系,从而使幼儿错误地认为“小白兔只能住第五间房”。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

我们认为,教师加强对数学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地了解数学理论以及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集合是人们所感知的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事物的整体。教师如果充分认识到集合概念在幼儿计数和数概念形成中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在多种活动中让幼儿根据着眼点的不同,认识种种不同的新集合。通过对实物的交叉分类,不仅可以活跃幼儿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因此,教师仅仅做到知其然是不够的,还应做到知其所以然,这就必须去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

四、教师的语言不严谨

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明白、易懂,直接影响着向幼儿传授知识的效果,影响到幼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对幼儿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及有关知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师对数学语言的规范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语话不作推敲、颠三倒四、前后矛盾等缺乏逻辑性、表达不明确的现象随处可见。如教幼儿感知2的数量时,教师问:“谁能在我身上找出什么是2?”这个问题叫幼儿无法理解。又如,在教幼儿按颜色特征进行分类时,当幼儿按要求将相同颜色的塑料片放在一起后,教师又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分?”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那答案就是教师叫这样分的。其实应问:“你们是怎么分的?”再如,在教幼儿数的组成时,幼儿将8个圆片分成了3片和5片,教师问:“为什么8能分成3和5?”诸如此类的问题,问得很不明确,叫幼儿甚至成人也无法解答。有的则表达不明确,语言罗嗦。如在要求幼儿拿出与卡片上一样多的小动物放在盒子里时,教师说:“你的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你就从盘子里拿几只小动物放在盒子里。”“一样多”这个词是幼儿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教师不去运用,而使用了较繁琐的语言。

五、忽视评价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2

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不够

幼儿园数学普遍存在内容浅、容量少的问题,在广度和深度上远远不能满足幼儿智能发展的需要。由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增大,幼儿受多种信息的刺激,其智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纲要》所规定的内容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学习《纲要》以外的知识。例如:学前班数学课本上只有简单的5以内的组成分解、加减法、序数及简单的形体内容。原来半年学完的课本,现在幼儿园只用几个活动就学完了,而且全都能领会。再就是各年龄班存在着重复教学。如中班讲了5以内的组成分解,到了大班还要学习5以内的组成分解,学前班也还得如此。这种无深度的反复教学,不但激发不了幼儿的求知欲,反而阻碍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目标单一

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着教师只为传授知识而传授,幼儿只为学知识而学的现象,教学的目标只是数学知识单方面的目标。如中班“排数卡”教学活动的目标是:①练习1—10的数数;②巩固10以内的数的认识。大班认数活动学习“5”的组成分解的活动目标是:①认识“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②书写数字“5”。从中不难看出,教师对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的认识,活动中仅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唯一目标,而忽视了诸如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兴趣的培养等其它目标。

三、操作材料乏味

幼儿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在学习中他们往往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为新的刺激所吸引。这就要求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须新颖、鲜艳、丰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定。然而,由于有的教师对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够,加上怕麻烦等原因,教学中老是几套操作材料反复使用,当教师给幼儿发材料时,幼儿就会马上产生出“还是这个”的抱怨。陈旧单调的操作材料,极易使幼儿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操作活动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调

教师在考虑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方法和组织形式时,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数学教育的直观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强加给幼儿。如几支铅笔、几个苹果的演示就讲一节课。再是,忽视幼儿的学习规律,甚至过高估计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儿学习“6”的加减法时,教师直接出示分合式,让幼儿看着分合式列出算式,即1+5=6、2+4=6、3+3=6、4+2=6、5+1=6,然后逐一指着算式让幼儿创编应用题,大量的时间花在编应用题上。三是采取“灌输式教学”。即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儿的小脑子里灌死知识,死灌知识,造成幼儿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不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多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实物教学法、比较法等等。而且整个活动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激发不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鉴于以上问题,建议:

一、改革数学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扩大各年龄班的知识面,加深数学知识的难度。各个年龄班要按统一部署,由浅入深地完成教学任务,避免重复无效教育。(1)集合数:除《纲要》中规定的10以内的数字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外,应延伸到20以内的书写、认读、计数与取物,增加数群计数、目测数群、数量层次认知等(2)相邻数:在相邻数的认知中应重视规律、方法的渗透教育,引伸到对相邻数本质的认知,延伸到100以内的相邻数。(3)单、双数:由10以内的单、双数顺数、倒数认知扩大到100以内的顺数、倒数及单双数的认知,并会判断多位数的单双数,并应增设数列的认知(单序数列、双序数列)。(4)组成分解:除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分解组成、创编应用题外,还应注重多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另外,从时空观念、逻辑观念等方面也应扩大知识面,增加难度,注重幼儿分析、综合推理的技能、数学语言的运用、表达的技能及多项思维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二、注重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育的四个方面的目标:(1)教幼儿掌握一些初浅的数学知识;(2)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4)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教育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幼儿学习的毅力和自信心,为幼儿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时,要把这些目标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多从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几方面考虑,既让幼儿学到知识,又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增强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哪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某一活动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幼儿智能学具、多功能插板、珠算器、插塑雪花片、沙盘教具、游戏卡、圆点卡等操作材料颜色鲜艳,很受幼儿的喜爱。除此之外教师要多下功夫,巧选材料,为幼儿制作出适合其特点的操作材料。还要充分调动家长及幼儿的积极性,亲子共同制作。由于幼儿亲自参与,他们对操作材料会倍感亲切、倍加喜欢、倍加爱护,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3

数学教学内容应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如果教学过程中缺少生活性,幼儿所学数学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幼儿教师给幼儿学习“认识圆形和正方形”,在介绍到圆形和正方形的时候,借助了多媒体,给幼儿展示了什么是圆形,什么是正方形,分给每个幼儿一张纸,上面是圆形和正方形的各种图形,让幼儿进行操作分类。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个环节,让幼儿想一想实际生活当中哪些是圆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密切结合了现实生活的内容。所以本人深刻反思出这一次的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一定的生活性。

二、挖掘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可能学习数学。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数学同样具有理智训练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的价值。除此之外,数学学习作为幼儿最早接触到“学术性”学习活动,能够给他们一些早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训练,使他们将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

三、挖掘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一)从幼儿经常接触的区域活动中挖掘出数学教育内容

1.益智区:积木、积塑

孩子在操作活动中,通过搬、堆积、摆放、平衡等可以感知尺寸、形状、重量、空间关系、体积等基本概念。比如在玩积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再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这样教师的教学形式不会单一,而且发挥了幼儿丰富的想象,也在游戏中认识了几何图形,可见数学活动变得生活化,我们便可以容易地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数学教育活动。

2.角色游戏区

幼儿可以通过在娃娃家里分配餐具、食物当中可以挖掘出数学教育活动内容是练习一一对应、一和许多;在开餐馆、杂货店等游戏中买卖东西,可挖掘出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是物品分类、认识人民币(到银行取钱,拿取5元钱)、10以内加减运算学习(买两样东西用了多少钱?你还剩多少钱?)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内容。

3.美工区

(1)橡皮泥可以用来捏各种物体,在给物体造型的动作过程中,幼儿可以感知结构、形状、硬度、质量。在把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滚成一个球体,把一大团粘土捏成好多小球,再把小球团成一个大球等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很多关于体积、形状、重量的经验。(2)绘画、折纸、用废旧物品自制一些小玩意、拼图等这些活动,都为幼儿提供了感知对称、结构、空间关系以及辨认和分类的机会。这些当中潜含着许多的数学教育内容,只等教师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更加丰富。

(二)从幼儿进行主题活动中挖掘出数学教育内容

1.户外主题活动

幼儿在户外可以更多地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速度与方位。例如,通过攀登脚手架体会方位;通过爬梯子体会速度以及上、下方位;通过排队感知前后、左右等。

2.讲故事主题活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小兔做客》时,讲道:小兔今天来我们班做客,她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教师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两本书,三盒蜡笔……教师就可以引导:故事里面讲到兔子要送我们几张纸、几本书、几盒蜡笔等等。当中很自然地就可以挖掘出数学教育的内容。

(三)从日常生活活动中挖掘数学教育内容

1.入园

在接待来园时,教师与幼儿闲聊:“你早上在家都做了些什么?早上起来你高兴吗?昨天晚上你看动画片了吗?”看则无心,实则有意,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交谈有意将其生活经验与时间概念联系起来,这些就是被挖掘出的数学教育内容。

2.进餐、吃点心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4

[关键词l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对策

经过近百年特别是近5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层次清晰的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目前,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结构性调整,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时期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是什么?如何进行科学的变革?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探讨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特征

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职前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师的职前教育体系中,有中等幼儿师范教育(包括幼儿师范学校、普通师范幼师班和职业高中幼师班),高等幼儿师范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专业专科和本科、硕士和博士)。其中,幼儿师范学校一直是我国幼儿园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见图1)。

第二,总体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图1可见,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师本专科招生数量上升更为明显。这说明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在稳步发展,高师在幼儿园教师培养总数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步扩大,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在逐步提高,高师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要力量之一。

为了了解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我们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师幼儿教育专业的招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除少数省份保持稳定或稍有下降以外,大部分地区的本专科招生数量稳步上升,尤以浙江、辽宁、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上海、云南、江苏、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上升聂为明显。

第三,随着高师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幼儿师范学校的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近年来,除北京、辽宁、黑龙江等省市幼儿师范学校相对保持稳定以外,全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幼儿师范学校的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可以从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规模上来分析这一变化。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吉林、贵州的幼儿师范学校招生规模上升明显(见图2),安徽、吉林、山东、湖北、福建、广西等省的招生规模在2000年到达低谷后又再度上升;天津、浙江、重庆、上海、内蒙古、云南、江西、福建、黑龙江、江苏则明显下降,尤以天津、浙江、上海、重庆、江西、云南的下降最为明显(见图3)。经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除江西以外,天津、浙江、上海、重庆、云南等省市学前教育本专科的招生规模明显上升,这说明这些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前教育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高师幼儿教育本专科培养机构正在逐步取代幼儿师范学校而成为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生力军。这种分化趋势一方面说明社会对高素质幼儿园教师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正在作出相应的结构性调整。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口较多的省份来讲,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在提高,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学前儿童入园率不断提高,于是,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因而幼儿师范学校扩大了招生规模;而经济较发达、幼儿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学前儿童的入园率普遍较高,社会对幼儿园教师的需要已经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随着幼儿园对幼儿教育本专科毕业生需求的逐渐加大,幼儿师范学校的招生规模就相对萎缩,有的省市(如上海、天津、浙江等)已经撤销了幼儿师范学校,完全由高师来培养幼儿园教师。值得注意的是,、海南一直没有招生记录,宁夏、青海招生极少。

二、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幼儿师范学校停办地区出现幼儿园教师供求失衡的情况

在结构性调整阶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同地区出现了不同的幼儿园教师供求失衡的问题。

首先,已经升格的幼儿师范学校面临师资、生源、课程计划等转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校在一定时间里难以按照要求招生,结果造成幼儿园教师的供求失衡。以上海为例,1999年,上海的各类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招生人数急速下滑,在随后的两年里都保持低水平(见图4)。这个问题很快在人才市场上反映出来。如2003年2月26日,《新民晚报》报道“严重匮乏的人才资源将使幼儿园教师成为上海师资招聘的‘香饽饽”’。

其次,大部分承担幼儿园教师培养重任的师范院校面临招生名额限制和生源问题。目前,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特别是重点师范院校正从以教学为主向以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转型,它们逐渐减少了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如果这些院校的入学成绩较高,幼儿教育专业的生源也会存在问题。

另外,忽视地区内部的不平衡会造成这些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匮乏。幼儿师范学校停办和萎缩比较明显的地区一般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幼儿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人们往往重视城区的发展需要,而忽视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事实上,即使这些地区的城区需要专科以上的幼儿园教师,但它们的农村地区不一定和城区一样已经要求幼儿园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了。如果停办幼儿师范学校,这些地区的农村就会面临幼儿园教师匮乏的局面。

2.一些地区在幼儿师范学校升格方面出现盲目冒进现象

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在谈到中等师范学校的改革时指出,有关学校要敏锐地洞察社会的需要,以更高的要求提升学校的水平,“根据需要和可能”稳妥渐进地进行转型。但是,许多地方并没有正确理解这一精神,于是,他们不顾本地区的实际需要,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升格,结果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一方面,盲目升格可能导致当地幼儿园教师后继乏人,生源匮乏,学生毕业分配较难,严重的会导致生源和幼儿园教师供应的断裂;另一方面,忽视自身条件的冒进难以较好地解决升格以后面临的许多问题,例如如何保持学校的原有特色,如何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如何调整课程设置和办学方向,等等。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和升格学校的健康发展。我们对某城市3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的调查表明,在968名教师中,2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0.83%(新进的幼儿师范毕业生一般在20岁以下),3年内没有引进新教师的幼儿园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31%。其中,有些幼儿园5年甚至10年没有引进新教师,这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

3.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生源质量下降

生源质量直接关系着教育质量。目前幼儿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调查表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幼儿师范学校招生分数线通常在重点中学以上,只有学习优秀、热爱幼教事业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幼师学习。但近年来,幼儿师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逐年下降,大多数在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通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水平,部分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甚至在职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以下。可以说,在一些地区,进入幼儿师范学校已成为许多考生的无奈选择。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高校扩招;第二,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较低;第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压力较大,等等。许多高师本科院校的招生情况也不乐观,招生难是近几年高校幼儿教育专业遇到的严峻问题。所以,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提高幼教专业生源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4.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滞后于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有赖于科学的课程设置。但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程设置的问题。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来看,主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的重视程度及其课程设置问题;二是对理论和实践的重视程度及其课程设置问题。

调查表明,近几年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存在这样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文化素质较低,教育理论陈旧,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里所反映的课程设置问题是:文化课的教学比重不足,教材陈旧,教育实践活动比重偏小等。以文化素质为例,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质偏低,表现在科学素质较差、语言能力较低,文化素质的缺陷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如教学组织能力、活动创编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例如,在我们的访谈中,幼儿园教师和园长普遍反映高中阶段教育的缺失对幼儿园教师的影响很大,许多教师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从思维的发展来看,高中阶段是个体抽象思维能力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急剧转化的时期,高中的数理化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幼儿师范学校,因为这些科目都不是主科,所以基本得不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这不仅影响了这些科目的教学质量,而且阻碍了其对学生思维的促进作用。

就高师本科幼儿教育专业而言,其教育目标正在从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输送教师转向为幼儿园培养教师。随着这种转向,其课程设置逐渐显出“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化素质轻教学技能”的弊端。高师专科幼儿教育专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课程设置缺乏统整性和独特性,经常在幼师和高师本科的课程设置之间摇摆。事实上,课程设置的诸多问题恰恰反映了各类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教育目标的模糊,反映了我们对于幼儿园教师素质认识的不清晰,以及对幼儿园教师素质研究的薄弱。例如,幼儿师范学校“重技能轻理论”,高师幼儿教育专业则“重理论轻技能”,前者注重幼儿园教师的多才多艺,后者重视幼儿园教师的研究能力。其实,这两者都是有所偏颇的。忽视才艺,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组织能力,甚至使教师在幼儿面前无所适从;忽视理论,就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幼儿园普遍重视教师的才艺能力,常常将教师的能歌善舞视为教师能力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其实,才艺表现并不等同于幼儿教育,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幼儿教育的教学和组织手段,教师还需要其他专门的教育能力,如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环境的创设能力,活动的设计能力和组织能力,家园共育能力,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等等[1]。所以,教师应该是才艺和理论并重的。在幼儿师范学校,应该加强理论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和反思能力。这不单单是不同课程比例的调整问题,更是观念和行为的改变问题。在高师幼儿教育专业,应该提高才艺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重视学生才艺的教学,同时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反思能力以及基本的教育组织能力,从而胜任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另外,无论幼儿师范学校还是高师幼儿教育专业,都存在着忽视实践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习时间短,效率低,缺乏有效指导等。

三、改革思路与对策

1.分阶段、分层次对现有幼儿师范教育进行结构性调整

我国幼儿园教师的职前教育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大趋势是将职前教育从三级师范调整为二级师范。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我们认为,幼儿师范教育结构性调整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其一,重视教师教育的可持续性,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教育结构调整。在满足当前社会对教师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培养规格,避免出现新教师补充匮乏,教师供应链发生断裂的局面。

其二,科学指导各级各类幼儿师范院校的办学方向。已经升格的幼儿师范学校,应努力提升办学水平,逐渐承担起培养大量高素质教师的重任;尚未升格或转型的幼儿师范学校,应适应发展的大趋势,创造条件,积极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格;已有高师幼儿教育专业则应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并调整好教育目标。

其三,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结构调整措施。从全国范围来看,发达地区应逐渐扩大高师幼儿教育本专科的办学和招生规模,压缩并逐步停办幼儿师范学校;中部和部分西部地区应在较长的时间内,允许幼儿师范学校以稳妥而渐进的速度向高师幼儿教育本专科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高师幼儿教育专业;部分西部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如、宁夏、青海、海南等省区应开办或继续大力发展幼儿师范学校。

同时,为了保证幼儿教育专业的生源质量,保证接受高等幼儿师范教育的毕业生能够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快幼儿教育的立法,逐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幼儿教育生源和就业的研究,多方面开辟生源和就业渠道。

2.改革幼儿园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

在改革课程设置时,首先应该明确我国教师教育的方向,确立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从教师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教师教育已经从注重量的培养到注重质的打造;从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内涵价值的挖掘;从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外在约束转向注重教师职业内在生命的感悟;从职前职后教育的分离到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2]幼儿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幼儿园教师教育不应该忽视教师教育的上述趋势。因此,幼儿园教师教育的课程不仅应该包括文化知识、技艺技能,而且应该包括职业态度的转变,职业情感和理想的建立,审美教育、人格培养的内容。同时,应从终身教育和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课程设置。其次,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分别研究幼儿师范学校、幼师范专科学校以及高师幼儿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具有一定梯度、不同层次的教师,解决好理论和才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再次,增加教育实习的时间,组成由院校教师、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组成的联合指导、专人负责的实习指导组,并定期考核。

3.以终身教育为导向,完善幼儿园教师教育体制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贯穿终身的连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续过程,因此,应该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来构建和完善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体制。幼儿园教师教育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必须根据各阶段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依照教育的发展阶段开展一体化的教师教育[3],以解决目前幼儿园教师教育中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等非一体化的现状。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进行统筹管理,充分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建议成立全国性的幼儿园教师教育组织机构(如,幼儿园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园教师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选择、教育方式、教育评价和鉴定等方面的审定和管理。在保证幼儿园教师基本素质的基础上,允许各个部门和地区根据自身的条件,有创意地做好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工作,从而做到幼儿园教师教育中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目前条件下,优先考虑做好幼儿园教师的入职教育。这方面可以参照英国的经验[4],把入职教育确定为半年或一年,通过切实有效的组织和科学的评估保证落实。入职教育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作为职前教育的延伸阶段,在学生修完必要课程以后,参照医学专业的安排,为学生规定一年或半年的实习期,组成由职前教育机构组织,县(市、区)教研员指导,幼儿园负责,优秀幼儿园教师作导师的人职教育工作小组,让学生直接深入幼儿园,在幼儿园中观摩、带班、定期研讨;二是把入职教育作为新教师的必备阶段,由国家、幼儿园和个人三方出资,由职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县(市、区)级教研员和优秀幼儿园教师组成领导小组,由优秀幼儿园教师专人负责,领导小组定期组织观摩、研讨和其他的集中培训。这样的人职教育,一可以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使即将踏上幼儿教育岗位的新教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5]可以使新教师熟悉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缩短工作适应期。

其次,在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研究基础上,科学界定各种幼儿园教师教育机构的职责和任务,加强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尤其要充分发挥教研员的桥梁作用。

再次,采用有针对性、适宜的标准评价不同教育机构教师的专业化水平[6],颁发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对幼儿园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进行规范和管理,防止因利益驱动而造成混乱。

最后,加强各级培训机构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在幼儿园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中充分体现“基于幼儿园”“幼儿发展”的思想,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叶平枝.论21世纪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河南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1

[2]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教育研究,2003,6

[4]易红郡,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体化及其特征.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7

[5]刘占兰.农村幼教师资培训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5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6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反映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笔者整理了中国知网上近三年来所有关于幼儿园英语师资现状调查文献,并从中选出最新和最具代表性的15份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教师数量匮乏。

很多地区幼儿园的兼职或外聘英语教师达超过50%以上,其中天津市和常德地区的幼儿园中兼职或外聘的英语教师高达75%和96%。如此过高比例的兼职或外聘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有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但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获得的本科学历。此外有的地区幼儿园如西安市和常德地区还有20%和25%的高中或中专学历。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少数艺术、中文等专业,毕业于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师资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师不是缺少幼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就是缺乏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

(四)英语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内,而且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这说明高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滞后,未能更早、更多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提供更优秀的师资,致使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低下。

(五)英语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

当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英语教师及其匮乏,很多幼儿园男性英语教师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教及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英语教师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储备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的英语知识有词汇、语法及英语文化等,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听力、阅读及写作等。虽然统计结果显示天津、武汉及西安等地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口语相对较好,但从其他调查数据看,情况并非乐观,比如宁波市幼儿园只有18.3%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标准,常德地区40.8%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满意,61%的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不满意。由此可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仍然非常必要。

二、加快高校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幼儿英语师资

(一)科学制定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及英语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胜任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工作的新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合理设置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前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儿教育理论、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匀不同程度欠缺说明以往简单地将幼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课程混搭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师资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1.思想道德、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情感和人文素养等;2.学前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夯实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3.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修辞、英美文化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精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学、幼儿英语歌曲与表演、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4.摄影、书法、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先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技能;5.专业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三)改革创新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除了与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关,还与其受教育是所用的传统、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序、学科内容为载体、学校教室为空间”这一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英语师资,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应该革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交际法、情境教学法、社团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及多媒体、网络等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高校教育和幼儿园实践为纽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合理提升培养层次、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生源性别结构

鉴于目前幼儿园英语师资学历不高、数量不够、性别失衡的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前英语本科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根据社会对幼儿园英语师资实际需求和办学能力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男性幼儿英语教师比例,从而为促进幼儿园英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英语师资。

(五)积极开展职后培训,提升在职幼儿园职业素养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7

摘 要 本文对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中的基本概况、场地设施、师资水平、教学开展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为今后幼儿教育开展体育教学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 大同市城区 幼儿园 体育教学现状

新生代幼儿身体素质的健康状况直接反映着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并且一如既往的向前发展,他们必将会成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幼儿阶段是人类的最佳学习阶段,是孩子获取各种能力的关键期(或敏感期),儿童的身体健康变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很多小朋友的身体质量状况呈现下降趋势、心理问题凸显,肥胖儿童人数逐年上升,儿童的视力情况也大不乐观,因此,广泛而正确的开展幼儿体育教学工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大同大学的图书馆查阅现有书籍与资料,通过期刊网查阅与幼儿体育教学相关的文章、期刊,得到自己选题所需的研究素材。

2.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文献、数据资料以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和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基本情况

大同市城区的大多数幼儿园都没有开设正式的体育课程,或者上课形式只是以简单的体育游戏和玩耍来代替,这说明大同市城区幼儿园对开设体育课的关注度还不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幼儿园领导对幼儿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二)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场地及器材、设施情况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的体育户外活动场地的配备不完善。幼儿园的塑胶场地少,多数的幼儿园都有草坪,泥土地面占到一半,水泥地在幼儿园中也有较大比例,其造价低且容易维修受到各大幼儿园的青睐,但对幼儿的生长发育确实会造成不良影响,应适当改进。体育活动器材略显单一,大多数的幼儿园有大量将塑料作为原材料的体育器材,塑料方便携带耐用,受到幼儿园的大量认同;滑梯、秋千等运动方式深受幼儿喜爱;水泥和木质的器材还仍在使用,因其成本低所以使用率一直从未减退。

(三)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师资情况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的教师学历主要是幼的幼教专业和部分师范本科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真正涉及到幼儿体育的专业知识却是很少,这就意味着在幼儿园担任体育学科的教师基本都是转型性教师,缺乏专业性。

幼儿园教师性别分配比例严重不协调,性别比例失调本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相对于没有男性教师的幼儿园,应加大招聘岗位,解决这一幼儿教育上的漏洞。幼儿园教师的年龄分布主要在21-35岁之间,教师年龄普遍偏小,教育经验不足,教师年龄分配结构不合理。

(四)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组织与教学内容

大同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教学开展的内容有游戏、技能、舞蹈和球类这四个方面。其中,游戏是幼儿园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技能为幼儿的走、跑、跳、投打下坚实基础;体操舞蹈能促进幼儿的协调、柔韧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近几年,球类逐渐成为各学校新型的开设课程,但大同市城区真正涉及的幼儿园还不是很多,日后还需加强完善。在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上,缺乏专业性的师资队伍,多以游戏为主,在幼儿的价值观中没有形成“体育”这一概念的正确认识,严重阻碍了幼儿体育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同市城区的幼儿园对开设体育课的关注度不够,随意性较大,影响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条件差,活动场地面积小,体育活动器材配备不齐全,不利于幼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幼儿体育师资缺乏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要为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幼儿园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太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上课内容单一多以游戏和操化动作为主,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建议

幼儿园应提高自身硬件设施水平,国家、政府等相关教育部门应出台一些文件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大量引进幼儿体育专业人才,进行大规模的师资队伍培训,科学的引导体育教学工作大规模开展。幼儿园要积极组织体育教师的培训课程,加强教师对教学大纲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同时联系幼儿本身的特殊性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保证幼儿体育教学工作更好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顾荣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8):34-38.

[2] 曾晓东.转型期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教师问题[J].幼儿教育.2005.

[3] 周生灵.对徐州市市区幼儿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孙亚青.河南省城市幼儿园幼儿体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黄咏松.浅谈幼儿体育教育[J].贺州学院学报.2007(31):25-28.

[6] 崔艳艳,闫庆宗.我国幼儿体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其对策[J].考试周刊.2007(46):134-135.

[7] 徐彩英.幼儿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J].考试周刊.2008(10):231.

[8] 邱赞,孙强.四川省城镇幼儿园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42):28-33.

幼儿园数学教育论文篇8

论文摘要:近几年,幼儿园高收费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但是在政府出台的新政策中却明确表示“幼儿园不会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本文将对政府不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教育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而幼儿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果在对人才的培养中,基础没有做好不仅会对教育的对象产生影响,更是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构建。进入20世纪,我国的幼儿教育向着普及化和大众化发展,并且逐步完善。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幼儿教育高收费就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法》第2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第12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出现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现象。如,美国1985年9月规定,5岁儿童的教育纳入学校公立教育中。这一规定,使得全国90%以上的5岁儿童进入学校的幼儿班接受学前教育。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理应承担其主要的财政投入责任。【1】在我国,不少学者和社会人士均提出希望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轨道以期解决幼儿教育高收费的问题。但是,中央相关部门就此进行明确回应,表示“幼儿园不会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一方面,群众和学者呼吁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务的轨道;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却回绝,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政府不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 我国综合国力的限制是根本原因。近几十年来,我国发展迅速,无论是经济,科技还是社会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就远不及其他一些国家。对于幼儿教育资源的也是如此,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国家幼儿教育支出人均 1000~6000美元不等,而我国同年的幼儿教育支出仅有 238 元。[2]

二、 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不足,对幼儿教育投入低。据美国一项长达 30 多年的追踪研究表明:每在学前教育上投资 1 美元,可获得 17.07 美元的回报, 其中 4.17 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对学前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高于任何一个教育阶段。【3】幼儿教育如此重要,但是显然,幼儿教育还没有引起我国的足够重视,规据中新网消息,从1993年起,中国内地公办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逐步减少,到2007年,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公办幼儿园已从10.2万所减少到5063所。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任、中央教育协会副会长朱永新在“中国幼儿园园长高峰论坛暨2009中国幼儿园创新管理年会”上指出,近年来,学前教育经费一直在全国教育经费总量的1.2%至1.3%之间徘徊,还有15个省的幼教经费只占1%。政府度幼儿教育的重视不足,直接影响了政府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轨道的进程。

三、 当前民办等其他性质的幼儿园比重大,改造困难。据教育部2008年统计的数据,2008年我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已占到幼儿园总数的62.16%。民办幼儿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作为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是其天性,因此这也就是一些天价幼儿园存在的直接原因。政府若要解决幼儿园高收费现象,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轨道。必定要对民办幼儿园进行改制。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民办幼儿园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绝对的市场份额上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若对民办幼儿园进行改制,教师的编制和安置问题问题,产权分配问题,盈利模式问题都是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我国幼师师资力量有限。我国的幼师资源,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对幼儿教育进入义务教育轨道造成了阻力。与此同时,我国的幼师资源还存在着综合素质低,教育理念落后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幼师资源数量短缺,素质有限,对于政府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轨道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试想,如果政府提供的幼儿教育在师资力量上出现问题,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政府的公信力,政府责任,政府形象等都会受到严重的恶劣影响,甚至会造成社会矛盾。

参考文献

【1】陈振:OECD国家幼儿教育投入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当代学前教育》,2009(6):43——4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