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程部顶岗实习8篇

时间:2022-09-28 15:09:30

工程部顶岗实习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监控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程度,进而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确保顶岗实习教学质量,实现顶岗实习目的,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有力保障。

1 顶岗实习教学的特点

1.1 顶岗实习教学的环境不同于校内实习环境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经过全部理论知识准备还未毕业之前,到实习单位以一个准员工的身份,完全履行某一或某几个岗位的全部职责的时间较长的实习。顶岗实习环境不再是学生就读的院校,而是设有与本专业就业岗位一致或相关岗位的实习单位。实习环境的不同必然带来适于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不适。

1.2 顶岗实习学生具有双重角色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仍然是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只不过这个任务的完成不是在学校的教室里,而是在企业里。所以他们原来拥有的学生身份并未改变,仍然为在校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实习的场所,使用的设备、所做的事情又是实习单位的,而又未与实习企业结成正式的劳动关系,所以只能说他们又拥有准员工的身份。学生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对他们顶岗实习评价主体也是双方面的。

1.3 顶岗实习是学生就业前一次长时间的综合实习

顶岗实习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它一般实习时间长,其目的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如果对实习教学质量不能有效监控,是很难保证实现实习目的的。

2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过程不全

大多数高职学院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采用“两级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制度,就是说由学院和系部对顶岗实习采用两级管理,学院教师对顶岗实习进行指导,作出评价。这种监控模式缺少对顶岗实习准备、顶岗实结和顶岗实习改进环节的监控。监控过程的不完整,必然使顶岗实习质量大打折扣。

2.2 顶岗实习质量评价内容不明确

不少实习单位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价,要么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报告内容作出考核性评价,要么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的表现作出评语。对于评价内容基本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仅仅取决于指导教师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个人的理解。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出的实习评语基本上都是“该生实习中表现好”、“表现优秀”、“表现良好”等语言。而当学生在该单位求职时,该单位即使需要人,也没有因为这样的评语提供给学生一份工作。可见这种评价难以真正反映学生实习状况。

2.3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流于形式

每个高职院校虽然都有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但一些院校的监控仅仅是形式上的监控而不是实质上的监控,是无法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对监控的主体是谁,监控主体的职责是什么,监控什么等不清楚。

3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3.1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

3.1.1 实效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就是要求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设计的时候,要注重监控所达到的实际效果,而不是把监控重点放在监控形式上,不能为监控而监控。

3.1.2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求所设计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是可以操作的,监控的主体、主体的职责是十分明确的,主体的职责是能够完成的。

3.1.3 全过程性原则。全过程性原则就是要求顶岗实习从准备到下次顶岗实习前的所有环节进行监控。

3.2 顶岗实习监控模式设计

按照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特点和已经建立的实习单位愿意接纳全部学生顶岗的实际,顶岗实习拟采用“全方位、集中式、四阶段、双导师”质量监控模式。

全方位是指对影响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所有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习单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本院实习指导教师、学生。

集中式是指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习是由系部组织的集中实习而不是学生个人联系实习单位。

四阶段是指顶岗实习必须完成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顶岗实习的准备阶段、顶岗实习的实施阶段、顶岗实习的总结反馈阶段、顶岗实习的改进阶段。下一个阶段以上一个阶段为基础,通过多轮的顶岗实习,使顶岗实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双线条是指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考核是通过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的。

3.3 顶岗实习监控程序设计

顶岗实习监控程序应当是对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监控。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习的监控其实就是顶岗实习实施环节的监控,而未能覆盖顶岗实习全过程。我们构建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3.3.1 顶岗实习的准备

顶岗实习准备工作做得怎样是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前提。顶岗实习准备包括实习基地(单位)准备、实习指导教师准备、实习学生准备、实习管理制度准备。

3.3.1.1 顶岗实习基地(单位)准备

顶岗实习单位是顶岗实习是否有成效的前提。如果顶岗实习单位选择不当,顶岗实习就会变成企业使用廉价劳动力的一种形式。所以在顶岗实习前,必须对实习单位进行认真的筛选。最基本的条件包括:①提供的实习岗位必须是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和相关就业岗位。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习,所选的实习单位尽可能具有电子商务员岗位、网络推广员岗位、网络营销专员岗位、网络编辑岗位、在线服务岗位、网络广告销售代表岗位、网络调研员岗位、销售工程师岗位、行政秘书岗位中的全部或大部分岗位。如果实在没有办法满足,顶岗实习可以一个企业为主,另外一到两家企业为辅。②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③愿意并且能够如实对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和反馈。

3.3.1.2 顶岗实习教师准备

顶岗实习是学生最为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是学生所学全部知识和单项能力综合运用的过程,实习时间长,面对的环境复杂,所以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必须要与熟悉岗位业务,能组织、协调、引导、指导、监控甚至配合学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的能力,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能尽最大努力为学生顶岗实习任务的完成安排好饮食、住宿、业余文化生活,能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3.3.1.3 顶岗实习时间的安排

顶岗实习对于学院和实习单位来说,合作得好,实现双赢,合作得不好,浪费双方资源。因此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往往就成为实习单位是否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的重要因素。对于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国庆节、双十一、圣诞节、春节都是电商企业最忙碌,各岗位最需要人的时候,所以,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尽量从9月底开始,直到毕业前两周。

3.3.1.4 顶岗实习教学文件的准备

顶岗实习前,教师要准备好顶岗实协议书、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实习手册、实习学生考勤表、实习记录表、实习单位评价表、指导教师评价表、学生考核评定表等教学文件,以方便企业、学生安排、填写、评价和反馈。教学文件的生成需要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沟通、协商确定,并由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准备。特别是顶岗实习协议书,经过双方充分协商,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校专业老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的权责。

3.3.1.5 顶岗实习的动员

顶岗实习动员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目的,要实习哪些内容,要完成哪些任务、要填制哪些表格、要做好哪些记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岗位意识和安全意识,从思想上清除离开学校就“自由”的错误意识,要有角色转换的心理准备;同时在动员时学生会针对实习产生各种问题,教师通过解答、同学间相互讨论,可以把这些问题提前化解掉,使同学们在思想上、认识上、心理上愿意做好本次实习。

3.3.2 顶岗实习的实施

这一环节是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最核心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学校专业指导教师要对实习单位提供的实习岗位、实习条件、配备的企业实习指导教师、每天安排学生实习的时间、实习内容的落实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实习单位沟通,实习结束回校前对实习单位作出总体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和需要企业改进的地方反馈给企业。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指导教师要依照顶岗实习计划的安排,跟着学生参与实习过程,随时监督实习进程,并及时、如实填写实习学生考勤表、实习记录表(教师用),按照预先设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进行定量考核评定,实习学生按照安排在实习岗位上履行岗位全部职责,同时按时、如实填写实习手册、实习记录表(学生用)、指导教师评价表。实现双师与学生的相互监督。

3.3.3 顶岗实习的总结和反馈

每一次顶刚实习结束,企业顶岗实习负责人、专业指导教师、学生一起要对顶岗实习进行总结。一方面是把本次实习中好的做法加以固化和交流反馈,另一方面是把本次实习中不足的地方找出来,从多方面、多环节分析原因。比如,在去年的电子商务专业顶岗实结阶段,企业指导教师指出个别学生上班时间一长就想休息,有一点不舒服就想请假,甚至请不到假就旷工等情况;学生提出实习几天后就想家,北方人到上海实习饮食不习惯等等。这些情况通过总结,校企都得到了信息反馈。

3.3.4 顶岗实习的改进

顶岗实习的改进是顶岗实习质量监控重要的一环,没有持续的改进,顶岗实会是原地踏步。顶岗实习教学质量提高也就只能是嘴上说说而已。根据顶岗实结反馈阶段找出的不足和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属于实习指导教师职责范围的,指导教师要自觉去改正;属于学生原因的,实习指导教师要会同系里学管人员在下次顶岗实习前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解决学生问题;属于学院方面的原因的,由系部会同实训中心、教务处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属于实习单位原因的,指导教师首先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能解决最好,不能解决的,就需要教研室开辟新的实习单位。比如企业反映学生爱请假,甚至矿工的现象,在下年的实习动员会上,指导教师就对学生强调:每一位学生实习并不是仅仅代表自己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班级,代表我们学校,学生的行为对学校的声誉、自己未来的就业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要求学生们克服困难,不要随便请假,更不能旷工。对于学生反映想家,指导教师在学生工作之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把学生每天的时间安排的紧张而有趣,学生想家的心思就不那么强烈了。对于学生反映饮食不习惯,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沟通,在餐厅增加适合北方人的品种,解决学生饮食不习惯的问题,保证学生安心实习。

3.4 顶岗实习监控主体设计

3.4.1 院教务处实训中心

教务处作为学院教学工作的管理部门,富有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责。教务处下设实训中心,负责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监督和控制。教务处实训中心主要是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制度,检查系部落实制度情况,对全校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对实习单位作出加强合作、保留、淘汰的建议,从实习单位方面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3.4.2 系

系部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工作机构,主要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检查教师实习程序的完整性、工作完成的质量和及时性、相关教学文件执行情况,对顶岗实习质量进行监控。

3.4.3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组织者。指导教师包括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他们主要是通过落实顶岗实习计划、准备顶岗实习、检查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对实习进行总结、落实改进措施等对顶岗实习质量进行监控。

3.4.4 学生

学生是顶岗实习主要的监控对象,但同时又是顶岗实习的监控主体。通过学生对专业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的评价,可以为学院和系部选择指导教师和培训指导教师提供基础资料,从指导教师方面监控顶岗实习。

3.5 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内容设计

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生,需要按照学院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又是准员工,需要完成具体岗位任务。所以,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内容设计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企业导师对完成岗位任务的过程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专业操作技能、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情况;另一方面是学院指导教师对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学习内容和过程评价,包括学生遵守实习纪律情况、实习内容完成情况、实习报告完成情况。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有了切实可行的监控体系,才能确保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邬燕,周国忠.毕业实习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03.

[2]周胜保.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的探索[J].教育教学,2011.01.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2

1.顶岗实习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等文件的精神和相关规定,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规定各专业学生必须进行顶岗实习。其中,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占到了三年制高职教学计划的l/6,可见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工学结合”培养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推行高职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有效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成实践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顶岗实习能加强学生专业技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氛围,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顺利过渡奠定基础。

2.我院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

2.1顶岗实习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原则上不得免修。

2.2全院三年制专业第五.六学期的教学安排统一为顶岗实习。

2.3所有学生在参见顶岗实习前必须接受岗前教育和训练。

2.4顶岗实习原则上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须经学院批准。学院必须于顶岗实习开始后二周之内将《顶岗实习联系函》回执交其校内指导教师。

2.5所有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前,均须由实习单位.学院及学生三方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学生顶岗实习安全.顺利地进行。

2.6顶岗实习期末,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完成顶岗实习教学任务,并于实习结束后交齐顶岗实习相关材料。

2.7顶岗实习的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以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为主。评定成绩从实习现场表现.实习作业完成情况两方面综合考核。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

2.8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成绩原则上由顶岗实习综合成绩(占70%)和毕业设计(论文.调研报告)成绩(占30%)两部分组成。凡未参加顶岗实习或顶岗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其毕业顶岗实习视为不及格,学分计为0分。

3.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院顶岗实习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从而存在一些安全管理漏洞或隐患。第二,校内教师与企业联系紧密度不够,教师对企业的工作环境.内容及要求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岗位开拓时新专业岗位对口率较低.岗位质量有限,岗前教育力度小.缺乏针对性,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指导滞后.指导效果不尽理想;第三,学校和家长的联系不够密切,没有充分地实现家长在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

(1)顶岗实习早期各方面没有充分做好准备,出现了一些混乱;例如,分工不明确,各种配套文件及手续衔接不完善。

(2)顶岗实习岗位落实过程中,早期过多考虑学生意愿,给学生太多选择,导致学生毁约现象扩大化。

(3)到学生接近离校的阶段,很多平时表现优秀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都落实了岗位。但一些偏远地区单位仍然需要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学生,很多学生也不愿意去这些地方,所以推荐起来很困难。

(4)目前部分学生有多个实习岗位的处理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A,学生自己从招聘会或自主联系了多个岗位;B,学生自己联系岗位和系部推荐岗位有时间差;C,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早期推荐的时候出现个别重复的现象。

(5)在课堂上,应当加强对已经落实岗位学生的教育,避免出现因攀比待遇而毁约或者对未落实学生造成压力。

4.措施和建议

4.1建立“四位一体”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根据我院顶岗实习管理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建立“四位一体”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提高我系对顶岗实习的监控管理能力,确保实习效果和实习安全:第一,形成一套完善的实习安全应急机制。第二,对校内专兼职教师的企业参与度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考核包括岗位开拓参与度、岗前教育参与度、实习过程指导参与度。第三,建立学校和家长沟通联络制度。这些创新对于最终实现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第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顶岗实习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2加强顶岗实习学生推荐过程管理

第一,及时更新岗位落实情况,加强各负责顶岗实习的老师的沟通,确保信息及时畅通,避免重复推荐,浪费实习岗位的情况发生。

第二,做好顶岗实习岗位落实情况登记手续,不管是自主联系的还是系部推荐的都要学生在同一位负责就业推荐的老师处备案,避免学生岗位频繁变动的情况发生。

第三,通过网络.行业协会等途径筛选企业信息,积极联系适合学生的实习岗位,平衡不同专业的岗位推荐工作。

第四,实习指导老师在顶岗实习岗位落实时未作严格规定。系部对学生顶岗实习安排比较重视,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过多地考虑了学生的感受,这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顶岗实习是系部安排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教学活动,对推荐的岗位挑三拣四,加大了推荐和统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后续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难度。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3

关键词:顶岗实习 管理规范 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

1.顶岗实习工作推出的背景

步入21世纪,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共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其招生规模达到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技能化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经济繁荣和小康化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面向社会生产实践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在高职院校中,为了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能力,把学生到企业单位实施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纳入了学院的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同时也为顶岗实习学生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这有助于培养其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其全面地了解企业运作流程,了解社会,树立起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踏实的工作态度;有助于检查所学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应用范围及适用程度;有助于巩固和扩大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学生较快适应工作,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工作基础。为此,必须对顶岗实习内涵、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顶岗实习的各个环节狠抓工作落实。

2.顶岗实习的组织

2.1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制度,规范操作

为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的有条不紊,必须严格组织,严格把关。首先,在顶岗实习开始前,我院制定了顶岗实习手册,手册内容包括: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暂行规定、学生顶岗实习考核方案、学生顶岗实习承诺书,顶岗实习教案,每项技能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顶岗实习目的、顶岗实习内容、顶岗实习条件和顶岗实习操作步骤,都反映在教案里。其次,系主任、指导老师及相关人员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做好了实习前的动员准备工作。使得学生清楚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拥有实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三,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经常看望和指导学生,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以及生活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并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同时让学生感觉学校、老师、同学是个大家庭。最后,在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后,学生和老师都要完成顶岗实结,并召开顶岗实会对实习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将顶岗实习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的相关部门。

2.2顶岗实习前做好学生的动员与培训工作

在实习前,对学生的动员培训工作对整个实习过程非常重要,因此要全力做好这项工作,要给学生讲解清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习中将有面对的困难,特别要强调实习纪律,提前给学生打好预防针,不能随意旷班。同时,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主要针对“岗位群”设计的,但学生一旦到企业顶岗实习,则主要针对具体岗位,其学习的内容将更加具体、更明确和更具有针对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上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有针对地进行一些模拟训练,将企业的一些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并且有计划地开展好顶岗实习前的培训工作。

2.3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为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必须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考评,考评的项目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作出评价:包括企业评分、校内外教师指导评分、实习手册填写及实结评分,然后由上述三项得出实习考核总评分。考评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存入档案,并与学校助学金挂钩,对于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利于假期时间安排学生重修或参加毕业总补考。为保证教学计划顺利执行,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实习,必须制定严格的实习纪律,明确说明情况下才可以终止实习,应该办理说明手续,未说明情况下不可以终止实习及终止后的处理措施。若学生自动离职结束实习,学校应给予相应的处分。当然,实习制定还可以包含奖励措施,如评选优秀实习生、优秀员工。二实习单位对优秀实习生应给予优惠例如奖金或就业留岗等。另外,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按时提交实习周记。实习结束时,要求实习学生提交实结以及实习过程中问题反馈和积极建议。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科学全面地评价与考核,并将顶岗实习的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和毕业证的重要条件。

3.顶岗实习的管理

3.1开发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实现及时有效地,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效果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可以依托校园数据网平台,设计基于Web方式的顶岗实习信息管理平台,供学生、企业、学校管理部门及系部及时地掌握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等信息。该系统共有7个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上实现功能如下。

一是信息服务:面向全院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顶岗实习有关条例、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工作过程流程、实习安全教育、考核办法等文件,进行浏览阅读。

二是岗位信息:由校外企事业单位或校内外实训基地、学院部门或系部管理人员岗位需求情况及岗位信息描述(所需专业,学生人数,工作岗位,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工资等),也可以作为提供校外的实训基地或其它校企合作单位的信息展示等功能。

三是学生选岗:学生根据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进行岗位信息阅读及根据所学专业兴趣爱好进行选岗或者由于特殊情况进行退选操作。

四是实习过程监控: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登陆系统,按照其管理制度及实施要求完成相应任务和工作。一方面为企业负责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校内顶岗实习老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等多方面参与的管理人员反馈学生顶岗实习信息,如在岗情况、工作进度、学生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信息;另一方面为学院管理部门及系部和企业负责人监控学生在岗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学生工作纪律、工作效果等情况,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五是实习评价:在实习结束时,企业负责人、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及学生本人等登陆系统,对学生顶岗实体情况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然后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给出综合考核成绩。

六是实习交流平台:根据该功能模块建立了一个学校、企业、师生共同参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交流顶岗信息、评价管理经验、实习经验以及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学生实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七是系统管理:这部分由系统管理者负责用户身份认证及系统模块设计与管理工作。

3.2建立良好的组织保障体系

我校顶岗实习工作实行企业―学院―系―指导老师四级管理,分别成立相应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机构,负责顶岗实习的安排管理和实习指导工作,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企业就是实习单位,负责指定专门人员分配管理学生实习工作,根据需要安排技术人员进行实习技术指导;企业向实习支付合理的工资报酬;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安全进行保障;实习期满对学生做出书面鉴定。学院负责制定我院学生实习顶岗管理办法,指导、检查和考核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毕业生顶岗实习政策和法规。系部负责加强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安排学生实习工作,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解决实习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并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保障学生的劳动权利和利益。指导老师指的是校内安排指导老师,负责与企业指导老师组织实施顶岗实习计划,加强学生企业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动态,并及时向所在系部领导汇报学生实习情况,提醒学生工作中注意事项帮助学生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工作,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实习中指导学生填写实习周记和报告,并做好定时检查、评价工作。最后实习结束时负责总评成绩的评定,登录系统提交成绩和成绩分析及实结。

3.3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制度

为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保证顶岗部门的职责,保障顶岗实习的顺利实施,学院与企业共同制定切合企业生产特点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比如,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工学结合考核办法、校外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在实习期间,首先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企业的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出勤制度等;其次是从教学上对学生要求,如写实习日记或工作情况记录、定期汇报制度、实结等。因此,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应该融合了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总之,制定一套良好的顶岗实习组织与管理制度对于整个实习过程具有非常关键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实“工学结合”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根本出路,而顶岗实习是其中及其关键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良好的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则是顶岗实习能够取得极好效果的有力保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绩效全然来自于良好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地为经济紧缺高技术劳动大军的培养进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娟.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4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监控;考核评价

一、顶岗实习的政策依据

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1]教育部[2009]3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切实落实高职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大力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提高就业能力。”[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3]

二、顶岗实习的内涵与意义

1.顶岗实习的内涵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部分专业课以及校内专业实践课以后到具体工作岗位上,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一边学习一边在生产一线的诸多岗位与一般职业人一样从事生产性劳动,其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学院充分利用企业的专业人才、技术、设备及经营环境等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在企业环境下采用由师傅带徒弟的顶岗工作方式培养学生的岗位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零距离”培养目标。

2.顶岗实习的意义

顶岗实习既符合高职高专教学大纲即2+1或2.5+0.5教学模式,又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高职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是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其意义主要表现在:

首先,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办好高职教育的有效途径。院校、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其次,顶岗实习促使学校优化师资结构,增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学校从合作企业选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指导教师;另一方面校内教师通过到合作企业的实践锻炼,能够丰富实践经验,从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顶岗实习促使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技能、较稳固的劳动者,能够补充技术力量,解决企业人才急缺的问题,同时,还能丰富企业文化,提高经济效益。第四,顶岗实习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丰富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因此,顶岗实习的目标定位为:“让学生带着工作经验走上岗位”。第五,顶岗实习可使学生学会宽容与忍让,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思想认识模糊,吃苦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在顶岗实习中,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自我定位,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对顶岗实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在思想上有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的倾向,而且当现实与其要求不符时,就会闹情绪、行动迟缓,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二是学生实习分散,稳定性差,教育管理难度大。在顶岗实习中,由于一般的企业无法提供太多的岗位,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隐患,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实习单位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缺乏认同感,接纳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国家还缺少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学生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政策及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二是缺乏大批相对稳定、能满足顶岗实习要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实习岗位不对口,个别学生联系的实习岗位与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发挥不了顶岗实习的作用。三是企业对学生的有效管理缺失。有时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在实习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3.学校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观念没有彻底转变,对顶岗实习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高职院校有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观念上还是把课堂传授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实践教学为代价。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要求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不得少于半年,但不少高职院校在管理机制、指导力量、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实习教学管理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于其他教学基本建设。

二是缺乏工学结合、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配合。目前高职专业教学计划刚性大,无法与企业实际运行情况相匹配。而企业有自己特有的经济活动规律,高职专业必须与对口企业建立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必须迎合企业的需求,设计出能与合作企业协调运作“工学结合”的专业教学计划,顶岗实习才能真正可持续发展。

三是缺乏可控的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来保证实习质量。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安排在最后学期的毕业实习,名义上也要求“顶岗”,实际上大多因缺少监控而流于形式,仅仅是毕业生的“待就业学期”而已。顶岗实习的学生往往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在长达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如果没有与之相当的体制与机制保障,顶岗实习很易失去有效的控制,形成“放羊”现象,无法切实保证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是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力度不够、顶岗实习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体系尚不够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第二,考核形式单一。多以最终的实习报告、企业的综合评语、指导教师的意见为评价依据。第三,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第四,缺少企业指导教师的有效参与。第五,监控评价体系不健全。第六,监控和评价的范围有限。第七,监控和评价效果不明显。

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高职实践教学不能只在实验室里或只在模拟状态下进行,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成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保证顶岗实习有序、有效施行,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认真地组织、实施和管理。通过制定、完善周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及考核,使顶岗实习工作真正有序并有效,一方面锻炼提高学生基本专业操作技能及专项技能,另一方面使学生养成严格有序、遵守规程、劳动安全等职业品格,利于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只有建立科学合理且有效的监控措施与考核评价体系,学生顶岗实习的成果才能得以真实全面的体现。

1.建立二线三级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所谓“二线三级”,“二线”即顶岗实习教学质量通过学院外部(企业)和内部(学院)两条线进行监控和评价;“三级”即组成由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处、教务处(实训处)、系(部)教学督导组组成的三级监控体系,对顶岗实习教学基地、顶岗实习教学条件、顶岗实习教学实施过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等进行监控、评价和意见反馈。

(1)要组建校系二级、校企双元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顶岗实习是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保证高职生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进行,保障工学结合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富有成效,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必须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制定及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只有从顶岗实习指导到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都由校企共同组织实施,才能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有效完成。试行实习考核合格等级以上的学生获得相应学分并获得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发“工作经历证书”的制度。

(2)要设计顶岗实习作业流程,建立顶岗实习运作体系,实施“全程监控”

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是抓好顶岗实习的关键,顶岗实习过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与动员、实施、考核、总结与表彰五个阶段。学校要对顶岗实习过程各个环节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并实行科学管理,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实施顶岗实习过程监控,包括定期巡回检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抽查、企业指导教师与学院管理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指导等。

(3)要强化校企合作,实施“跨界”管理

在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上,要加强校企合作,实施“跨界”管理,加强实习管理教师、企业指导教师、专业教师的配合,在技术指导上以企业为主,在管理工作上以学院为主,规范管理,严格纪律,量化考核。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课程考核与生产考核相结合,提高顶岗实习成效,落实“跟、管、考”制度。“跟”就是要有人员跟,如企业师傅、学院指导教师,还有记录跟,让学生每天或每一周都有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要有相关人员签字;“管”是要有制度管,学校的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到企业实习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有人检查制度落实的情况,及时把信息反馈到学生、企业、学校,共同督促学生实习的整个过程;“考”是要有考核制度,学生实习不是完成简单的操作就算了,要有质量考核、技能考核和生产考核,实习结束离开企业时必须通过培养方案要求的技能考核,在企业必须接受生产任务并按质量完成。只有这样,顶岗实习才会有成效。

2.建立企业、学院、学生三方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但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与考核不同于在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这种考核的评价主体应该是校企双方,只有双方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才能保证评价与考核的科学性,达到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技能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1)建立企业评价、学校评价、自我评价的三方评价体系[4]

企业要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实习纪律、岗位技能、团队与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考核,填写《学生顶岗实习企业鉴定表》;学校管理教师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周记》记录情况、中期巡查与指导情况、《顶岗实习报告》完成情况、职业能力的形成情况进行考核,并填写《学生顶岗实习学院鉴定表》;学生根据顶岗实习职位、岗位能力要求目标、工作流程熟悉程度、岗位工作业绩或成果进行自评。顶岗实习成绩结合三方评价进行总评,通过严格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使学生更加重视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形成,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2)加强过程管理,多时段进行考核评价

加强过程考核,要求企业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纪律、实习态度、实习效果等如实作记录,并进行量化考核。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严把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监管,客观进行顶岗实习鉴定。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平时考评记录,充分听取企业的评价意见,吸纳学生自我评价的合理成分,抓住学生个性特点,作出综合性实习鉴定报告,评出相关成绩等。

五、结语

顶岗实习是推进高职教育“职业化”,实现实习实训场所与职业工作环境零距离对接的教学基本规范,是高等职业学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高等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实习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关键点,通过顶岗实习探索与总结,建立一套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配合,涉及实习前、中、后全过程的全方位、立体式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文.

[2] 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Z].教育部[2009]3号文.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45-01

“2+1”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多年的高职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高职教育模式,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为出发点,把高职学生三年的学习,按照知识的分类和转移的规律分成两个阶段。其中“2”为第一个阶段在校学习两年;“1”为第二个阶段到企业实践学习一年,即顶岗实习。“2+1”人才培养模式中,“1”的实施要坚持把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际工作中的原则,加强学生专业水平的培养,增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顶岗实习与毕业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联动的高效多元化教育保障体系。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及就业竞争力,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顶岗”的办学目标,最终保障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稳定的和谐发展态势。

我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这种模式很受企业的欢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在顶岗实习运行过程中,除部分学生集中定点实习外,大部分学生的实习都是分散进行的。顶岗实习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问题,怎样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监控和管理,建立一套适应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岗实习监控体系成为高职院校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体系

一是实施顶岗实习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院长亲任组长,负责组织制定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校企合作机制体制研究和决定顶岗实习工作重大事项等。二是建立学院、二级学院两级顶岗实习机构和顶岗实习工作队伍,确立学院统筹、部门协调、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二级学院成立的顶岗实习工作管理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保障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二级学院院长一把手抓,下面由院校企合作教育科、团总支学工办等相关人员负责全学院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召开顶岗实习动员大会,组织全院顶岗实习工作经验交流,落实顶岗实习工作地点。三是以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保证就业工作质量。制定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考评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安全协议》和《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等相关规章制度,为就业工作的各项具体任务、流程、标准和考核提供了依据。四是顶岗实习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硬件支撑。

学院遵循教学中心原则、科学规范原则,同分结合、重心下移,下放包括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教育教学、教学运行、评价、学生、干部人事等各项权力。在学院全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学院下放各项管理权限,全面推进“三自一包”。即:各二级学院资产自主管理;人员自主管理;创收自主管理;按各院学费收入比例分成。极大地调动了二级学院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准备阶段

教务处和各学院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和实习前的岗位培训,应包括学生签名已知晓安全教育内容;开具顶岗实习联系函,告知家长学校开展顶岗实习的情况,学生要将家长签字的回执,包括家长身份证复印件交学院;学生填写顶岗实习申请表,其中包括家长签字;与学生、学生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书;制定其相应专业的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纲、确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并及时提交至教务处;各学院要将顶岗实习学生信息表上报教务处、学生处、组织部、团委等相关部门。

学生在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后,根据与企业签订的顶岗实习协议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赴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用人单位根据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与聘用的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二)顶岗实习实施阶段

各学院整理顶岗实习学生信息表,对实习学生通过短信、QQ、电话、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全程式指导”或“巡回式指导”,并做到及时更新,每周上报至校企合作教育科;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紧急情况登记制度,突发的事件要及时汇报;定期对顶岗实习情况进行检查;学生填写顶岗实习周志;要完成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考试成绩的评定。

顶岗实习期间,院方、企业共同制定实习要求和培训计划。根据学生实习的企业、项目、工程进度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制定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并以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实施校企共管共育,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和指导,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每个学生简历顶岗实习档案,实现对学生的全过程跟踪,实现全过程管理。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并在好记录,重点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在实习单位零距离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交流和表彰阶段

学生上交顶岗实习周报表和实习鉴定表;学生上交实习报告;组织毕业答辩委员会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论文进行考核,最终给出学生考核成绩,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学生岗位能力证书,同时召开表彰大会对顶岗实习表现优秀同时答辩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

三、校企双方共同做好顶岗实习成绩考核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6

一、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进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一)顶岗实习及其劳动风险的特征要求法律对其劳动风险防范进行专门规范

顶岗实习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应职应岗能力为目的,通过短期真实岗位工作形式来完成的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校和实习单位通过让学生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接触对学生进行所获知识、技能和技术的综合性应用训练。顶岗实习兼具教育性与职业性特征。顶岗实习的教育性表现在它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职业性表现在它与职业岗位劳动密切相关,是学生通过实习单位在职业岗位上的职业操作。顶岗实习的特征表明,它既是一种实践学习过程,也是一种职业劳动过程。职业劳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劳动风险,但劳动风险是可以防范的。为有效防范劳动风险,世界各国都出台了很多的劳动保护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劳动者免遭劳动风险伤害。顶岗实习也是一种职业劳动过程,也存在劳动风险,同样,顶岗实习也需要以法律防范劳动风险。

但顶岗实习劳动风险又不同于一般劳动者所面临的劳动风险。第一,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主体不是一般的劳动者,而是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就是说,顶岗实习的学生不同于劳动者,他们对职业岗位与操作规程不熟悉,他们需要指导和帮助,他们比一般劳动者更容易发生劳动风险事故,他们需要特别保护;第二,顶岗实习劳动风险发生的过程并非一般的职业劳动过程,而是发生于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教育的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也就是说,顶岗实习劳动风险是发生在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防范,学校和实习单位都有责任。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特殊性表明,适用于规范用人单位一般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学生顶岗实习劳动安全,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需要专门法律进行特别规范。

(二)顶岗实习的实践要求法律对其劳动风险防范进行专门规范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职业院校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已成为职业教育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然而,在顶岗实习中,由于学生已实际参与到了职业劳动之中,而职业劳动总是伴随着劳动风险。随着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深入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劳动风险事故也与日俱增。一幕幕学生顶岗实习劳动伤害事故相继出现。据报道,目前,我国将近30%的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学生顶岗实习存在劳动风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顶岗实习的实践表明,为切实保护顶岗实习学生免遭劳动风险事故伤害,我国急需出台专门的法律制度规范学校和实习单位等相关主体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防范,增强其防范这种特殊风险的法律责任。

二、我国缺乏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

(一)缺乏规范学校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

学校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面对没有实践经验而初次尝试顶岗进行具有人身危害风险的职业劳动实习的学生,理所当然地应当对学生的实习安全问题切实地承担起责任。然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是否进行了安全教育?采取了哪些安全措施?这些安全措施是否切实有效?发生了学生实习安全问题追究谁的责任?对这些问题,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却缺乏具体明确的相应规定。从现有法律制度来看,规范学校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规定,仅有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学校“组织安排学生实习,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学生实习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和安全健康的实习劳动环境。”并具体规定了五种不得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情形②,虽然这些规定对学校的实习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这毕竟还只是一部专门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的规章,其适用范围仅限于中等职业学校,而且其效力层次也仅仅只是一般规章,对于迅速发展的数量庞大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难以产生有效的作用。教育部相关文件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虽然也有所涉及,但也都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如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规定: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完善以学生实习补贴发放、劳动保护等为重点内容的实习管理制度。”这种原则性规定对指导和督促学校切实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劳动风险防范缺乏可操作性。

从实践来看,学校有关实习管理及实习安全问题的规定,均由学校自己作出,至于应规定的内容是什么、对相应内容应怎样规定等,法律并无相关强制性或指导性规定。根据我们的调查,学校有关实习管理及实习安全问题的规定,大多强调学生自己的责任,如一些学校要求学生与学校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无疑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但顶岗实习劳动风险仅靠增强学生个人的安全意识是难以真正做到有效防范的。在顶岗实习中,学生处于被管理者地位,学生是根据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安排来进行顶岗实习的,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其义务也是不可规避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是弱势者,过分强调学生自己的安全责任,而忽视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安全责任,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二)缺乏规范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

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保障劳动者劳动安全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我国还专门制定了《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相关配套法律规章等,还有一系列的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卫生规程。实习生不同于一般的劳动者,他们初次尝试职业劳动,对他们的实习劳动应当更加强调安全保护。然而,实习单位对仍处于学习阶段的实习生的安全教育和风险防范是否必须有别于一般员工,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讲,用人单位没有这方面的特别义务。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定:“实习单位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根据需要推荐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但实习单位安排与否并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予以约束。教育部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一些原则性规定,对企业来说,也几乎没有约束力。如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规定:“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而事实上,很少有企业按照教育部的这些规定去做好相关工作,教育部门的这种原则性规定很难对企业产生作用。

实践中,不仅国家对实习单位在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没有相关法律约束,而且由于实习单位难求,学校在与实习单位签订的实习协议中也很难要求实习单位承担更多的相关义务。也就是说,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防范,对实习单位而言,既没有法律约束,也很少有合同约束。而一旦发生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事故,实习单位则往往以学生不是其劳动者为由拒绝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确实不是实习单位的劳动者,也更非实习单位的熟练工,但顶岗实习却实实在在地是在进行一种职业劳动,而职业劳动总是与劳动风险相伴,因此,学生顶岗实习需要特别的劳动保护。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直接实施者,实习单位却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缺乏特别的防范义务,这对学生来说是危险的。

三、对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进行法律规范的建议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教学环节,它需要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等多方协作来具体实施,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防范更需要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为切实保障顶岗实习学生的劳动安全与卫生,我国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层面构建政府、学校、实习单位、学生多方联动的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机制。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构建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明确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中各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

政府应主导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一方面,政府应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和督促学校和实习单位切实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管理。另一方面,政府还应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监督,对学校和实习单位等相关主体实施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行为给予相应评价,对违反者给予应有的制裁。

学校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负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恰当安排与组织的责任。学校应在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岗位的选择等方面恰当地安排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就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工作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并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跟踪管理③。

实习单位是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施者,负有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岗位安全管理的责任。实习单位应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比一般劳动者更具体、更细致的岗前教育和岗位管理,并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直接参与实习单位的岗位操作。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应服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管理,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卫生制度;同时,学生也应享有保护自己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人身安全的相应权利。

(二)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在学生顶岗实习中,学校和实习单位分别是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是防范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的两个关键环节。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应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责任的第一责任人。

为有效实施责任追究,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还应明确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事故责任的责任追究主体、责任承担主体、责任归责原则、责任承担方式等;对因责任人严重失职而造成的风险事故,还应规定对责任人的具体的制裁措施。只有建立了相应的风险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不当的责任追究才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三)提高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效力层次

如前所述,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需要学校、实习单位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而从现有相关规定来看,有关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规定,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来制定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在法律制度的效力层次上,属于部门规章,根据《立法法》第82条的规定,各部门规章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是难以有效适用于实习单位的,因为,绝大部分的实习单位并不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限范围。因此,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要能实现有效规范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行为,就必须突破部门规章的效力层次,其效力层次应当提高到行政法规以上。根据我国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现状,考虑到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的紧迫性,我国目前可以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制定专门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并在该条例中以专章规定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问题。

(四)增强学生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7

关键词: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122 -03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仅仅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和培训,而应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合企业各类岗位需求的人才。教育部在2006年11月16日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顶岗实习一般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企业从事某一与专业相关的岗位的工作,持续时间通常在半年左右。通过这些工作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就业打好基础。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育人的重要环节,能更好地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所在的学院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就已经组织了六批次近千人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赴上海、南京、苏州、宁波等各大涉外酒店、外贸企业和培训机构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每次顶岗实习都持续半年时间,共涵盖了商务英语专业四个年级、90%的学生,促进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一、顶岗实习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正如前面提到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成为适应市场和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实战机会,让他们在校期间就可以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岗位锻炼,能更早地将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要求。顶岗实促进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顶岗实习有利于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

顶岗实习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学生的“预就业”过程。他们通过半年左右的顶岗实习,能更真真切切地了解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岗位的真实情况和要求,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有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的岗位比较适合自身发展,他们在顶岗实习结束后留在实习企业,提前实现了就业。而另外一部分学生经过顶岗实习,明白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引导他们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顶岗实习有利于促进高职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经过顶岗实习后,大多数学生更加明白了自己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也认识到了现实中职场竞争的残酷性。在结束顶岗实习后的返校学习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学习动力更加强劲了、学习态度更加端正了。因此,顶岗实习能促进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也促进以后的就业。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

笔者参与组织和管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已经五年时间。在这五年多顶岗实习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为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一)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相对不足

商务英语专业不同于其他理工科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外贸公司、合资企业、企事业机关单位的商务、文秘、翻译、外贸业务、销售代表及管理人员等,而不是技能型一线操作工。事实上,大多数企业接受的顶岗实习学生主要从事一线操作工或是服务员这样的劳动力密集型岗位。因此,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较少,学校能选择的顶岗实习岗位面较小。

2007年,我们安排第一批2006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大多是在上海和南京的各大涉外酒店,学生们大多从事的是客房和餐饮的服务工作。对此,大多数学生表示不满意,我们也是充分理解但又是毫无办法。顶岗实习岗位专业不对口给组织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家长表示不理解,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流失严重,教师们做了大量的抚慰和说服工作。

(二)企业用人观念与人才培养有偏差

毋庸讳言,许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的企业都把实习学生看成是廉价劳动力,他们用较低的工资,安排学生做与正常员工劳动强度基本一致的工作,对在工作中学生出现的失误也不能与教师一样采取教育和引导的方式,更多的是训斥和谩骂。这些都是违背学校组织顶岗实习初衷的,也是不利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

五年多来,大多数学生中途停止顶岗实习几乎都是因为无法忍受企业高强度的工作量和较差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对此,我们在选择企业前几乎每次都带领学生干部实地考察顶岗实习企业,尽量把真实的情况告诉给学生。同时也做好“预防针”工作,尽可能把实习中可能遇见的种种困难和不满提前告诉给学生。此外,每次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及时沟通,使他们逐步改变对待顶岗实习学生的态度,也成为我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生往往不理解顶岗实习的意义

在一般人看来,上学或是学习往往指的是在课堂上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也通常是书本知识。顶岗实习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往往为学生和家长所不理解,他们认为把学生赶到企业去“上班”,学校不用教学,老师不用上课,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为此而不缴学费。

自开始实施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以来,我们一直努力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通过网络和说明会向家长传递最新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信息。同时,由于有了几年的坚持,近几年来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都逐渐明白了顶岗实习在他们三年学习中的地位,也渐渐接受了顶岗实习。

(四)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认识不到位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势必对课堂教学有所干扰,许多课程因为学生顶岗实习而中止。有的学期因为学生外出参加顶岗实习,一部分教师就无法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而另外的学期因为顶岗实习学生返校需要加课,这部分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为此,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部分教师对顶岗实习工作很是不理解,他们认为,顶岗实习纯粹就是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影响的正常的教学工作,中断了学生的学业,不利于人才培养。因此,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要与企业沟通,向学生说明顶岗实习的意义和重要性,还要做好这部分教师的工作。

三、完善顶岗实习组织和管理的对策和措施

经过这么多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组织和管理,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过程中出现的各个难题,逐步解开了来自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思想疙瘩,顶岗实习已经成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克服各种困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要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顶岗实习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生通过在企业参加与其专业相关的岗位上的工作,使得他们能在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以便将来能更快地成为一个职业人,企业很明显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样,学校能找到的与学生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岗位往往不足,且企业接受顶岗实习学生的动机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矛盾,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为此,学校要发掘各方面资源,利用政府搭建的各种平台,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较为稳固的校企合作机制。在顶岗实习的组织过程中,既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又毫不动摇地坚持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自2011年以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与阿里巴巴(南京)B2B平台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每年该平台为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大量的小企业外贸实习岗位,既提供了充足的岗位,又保证了实习岗位与学生专业相关。此外,我院还与包括香格里拉大酒店在内的上海、南京等近十家四星级以上涉外酒店和南京马力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了更多的岗位选择。校企深度合作为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要把顶岗实习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都加强了高职教育的顶岗实习工作,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文件和制度,但囿于前文所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开展并不顺利和普遍,仅限于某些特定专业和特定时间。虽然学校和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顶岗实习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实施的困难,并没有将其列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对这一部分的考核也不具备强制性。

几年来的经验使笔者认为,要将顶岗实习列入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强力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何时参加实习、到哪里实习、实习如何考核以及教师工作量如何计算等都没有明确的制度可依。起初的顶岗实习往往在学期中间,有了合适的岗位,学生就中断课堂学习外出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中途离职,也没有合适的制度来约束。近两年来,随着各项条件的日益成熟,顶岗实习已经列入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规定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外出参加顶岗实习,并有严格的考核机制,这为顶岗实习的各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三)要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及教育水平。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有的教师本身由于从个人利益出发,对顶岗实习工作也充满着不满和不理解,他们怎样能指导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呢?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高职院校也要鼓励专业教师下企业指导,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帮助实习生解决思想和业务上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聘请校外实习基地素质高、业务精湛的技术员或工作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与学校共同参与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确保顶岗实习效果,也达到企业用人目的。通过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兼互聘,共同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能有力提高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自2009年上半年以来,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院范围内施行“访问工程师”制度。按照专业对口、企业就近的原则,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到本行业有影响的龙头企业或是有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参与为期半年的生产实践或是管理,为理论教学积累实践经验。通过此项制度,商务英语专业共有近十名教师获得了“双师”认证,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合格的指导教师,大大促进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

总之,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只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加强各方面的努力,就一定能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越,刘辉光,潘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J] .机械职业教育,2008,(01) .

[2]牛国良.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3]罗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09).

[4]周赣琛.高职院校商务类专业群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与对策——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08).

作者简介:

工程部顶岗实习篇8

[关键词] 顶岗实习 毕业实习 异同

实习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在实践中学习,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高校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一般情况下都要进行各类实习,而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顶岗实习的起源

顶岗实习不是职业院校的首创,但却是现在职业教育机构探讨最频繁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上世纪90年代末,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职业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虽然在理论上进行大胆探索,但仍因起步晚,内涵积淀不足,因此,在教学上大多是对本科院校的复制,在教学实习上同样是向本科高校学习,学习本科高校的毕业实习模式。

2002年春,旨在改变农村师资缺乏状况,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师范学生顶岗实习支教课题,由香港儿童救助基金会资助、张诗亚教授主持的“小松树”计划,在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原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开始实施。“小松树”计划提供了“以流动促稳定”的新思路。即以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作为师范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以一年为周期,不断派遣师范生前往实习。一方面解决了师范生传统教育教学实习时间短、上讲台少、脱离教育实际,造成师范生教学素质不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农村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实现了“融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改革与农村师资队伍更新”为一体、旨在改革师范生培养,积极寻求更为系统、有效的一种教学实习模式。

2002年以来,张诗亚教授的科研成果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特别是《关于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中推进“更新工程”的建议》被《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要报》刊载,并被教育部办公厅报送国家科教小组等决策部门。

教育部采纳该建议,并于2005年10月28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决定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的规定,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为此顶岗实习模式在各高职院校迅速推广。

二、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的共同点

1.都是对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巩固、弥补和提高的过程

实习的定义就是在实践中学习,诠释了实习的最基本的功能。首先,大学生经过几年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是必要的,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是这些教育大多是理论上的,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们未能得到实际工作的训练,找不到将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切入点。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进行有效融合,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反复运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强化功能更加明显,一个人反复学习骑好自行车的要领与反复练习骑自行车,后者的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其次,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检验,是一个查缺补漏、弥补不足的过程。任何一个学生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一套科学的体系,但仍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由于生产现场或科研部门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些部门的知识、技术都非常专业,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校教育不能做到的,学生也没有掌握;另一方面也存在部分知识与技能在校内没有学好的问题,因此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是学生对查缺补漏、弥补不足有效途径。

第三,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是对所学技能的训练,是提高操作熟练程度、提升专业综合能力的过程。技术不熟练、能力不高是应届毕业生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学时间毕竟有限。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术要领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校训练的时间有限,对技能的熟悉程度一般较低;二是教学资源有限。高校虽然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能,但不具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条件(这里的高主要是熟练程度),特别是高职院校办学条件不足,“校中厂”、“厂中校”一般只能解决学生技能“会”的问题,而不能解决“熟”的问题;三是学校与实际工作差别。无论是仿真、模拟,还是制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作为教学模式必须要遵从教学规律、考虑教学效率、具备教学功能,与真实的工作必然存在差别。因此要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提升实际综合能力就必须进行项岗实习或毕业实习。

2.都是为就业做前期准备工作的过程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大学生经过三至四年的学习之后,面临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对一个大学生而言,十几年来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工作接触有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准备。

一是心理上的准备。大学生长期在校园生活和学习,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实际检验,面对实际问题,感觉很茫然,无从下手,甚至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毕业实习或项岗实习可以到生产现场或科研部门实习一段时间,观察工人师傅及科研人员如何工作,设备如何运转,怎样将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再由实习部门有经验的师傅、专家进行指导,学生对工作的神秘感消除,恐惧心理也会得到缓解。

二是经验上的准备。大学生在面对用人单位面试时,一般用人单位要问到有无工作经验,企业注重工作阅历情况,是因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在工作中的沟通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强,技术熟练程度也较高。虽然大多数用人单位有自己的培训部门,但仍然希望录用到“投入少而产出高”的人才。顶岗实习或毕业实习可以丰富大学生工作经验,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

三是增强岗位意识。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多是从最基层工作做起,每一个岗位都有他特有的性质,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专一行,在平凡的岗位尽职尽责就是一种职业品质,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通过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深入到生产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工作,兢兢业业的去做,是增强岗位责任的有效途径。

四是增强工作适应能力。从学校到工厂到公司,从课堂到车间或者跑市场搞科研,就是角色的转换、观念的转变过程。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是适应工厂(公司)机器轰鸣声,以及简单重复的劳动,适应与各种不同的人沟通、配合,适应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适应向父母伸手要钱到自己挣钱转变的过程。

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两者之间的共性很多,以至于在理论上我们也常常将两个概念等同使用,部分高职院校甚至在使用顶岗实习这一概念时在顶岗二字后加(毕业)进行使用。

三、项岗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不同点

1.两者定义关注的侧重点不同

教育词典上对毕业实习的定义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在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毕业实习一般情况围绕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组织,以便学生从中获取有关资料,它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而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开展工作。

从上述两种实习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定义的关注侧重点不一样。毕业实习强调的是“毕业”二字,意思是毕业前的实习,是从实习的时点上进行定义,是学生学完所有课程的一种综合性实习。顶实实习强调的是“顶岗”,意思是在岗工作形式的实习,是从实习性质上进行定义。

2.两种实习的目的有一定差别

从上述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关注的侧重点理解,两种实习的目的有一定的区别,顶岗实习的目的更重视对某一岗位的技能熟练程度的提高,而毕业实习更强调所学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如果是顶岗实习,可以针对本专业面向的钳工、车工等岗位中的某一个岗位进行顶岗;而毕业实习一般要求本专业学生对所有面向岗位都要涉及。同时毕业实习一般与毕业设计(论文)关联在一起,通过毕业实习获取原始资料,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这也是一般高校组织毕业实习的目的之一;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大多没有关联,一般高职院校也没有明确要求。

3.两种实习的时间安排要求不同

毕业实习是毕业前的实习,在时间上一般是毕业前半年进行的,当然毕业实习也可以通过顶岗来实现,这也是两个概念有时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的原因。顶岗实习从起源之初也是毕业前半年进行的,但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特别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普遍推广,一些职业院校采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顶岗实习的时间可以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的不同时段进行,有时可以是一门或几门课结束后,针对面向的岗位来组织顶岗实习,在时间上未必就是毕业前夕,所以项岗实习在时间安排上,一般是可以分割开来。

4.两种实习学生的身份不同

毕业实习和顶岗实习对学生的要求不同,不顶岗的毕业实习学生对实习单位而言是实习生,因实习生不承担相应岗位工作,实习生参与岗位工作多少对实习单位工作没有任务影响,实习单位对其约束相对较低;顶岗实习的学生因承担相应岗位工作,是实习单位的“准员工”,工作数量、质量直接影响实习单位的效益,因而对其完全依照企业的制度规范和生产要求进行管理,对实习生约束力强。同时,因身份不同,不顶岗位的毕业实习一般没有薪水,而顶岗实习生一般享受实习单位的福利待遇。

四、科学合理地组织顶岗实习

剖析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异同,正确理解项岗实习的内涵,是为了更加科学地组织顶岗实习。

第一,顶岗实习在时间安排上,既可以安排在毕业前半年,也可以安排在某一门或几门课结束之后的教学过程中。

第二,项岗实习起源于普通本科高校,因此,顶岗实习就一定不是职业院校特有的,普通高等教育同样也有顶岗实习,特别是以顶岗形式进行的毕业实习。

第三,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技能型是培养的核心,顶岗实习是培养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对职业教育院校而言,一般更应注重顶岗实习而不是毕业实习。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卜越威.走出农村教育改革的瓶颈――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问题研究.《农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2]张国圣等.“项岗实习”能不能“更新”农村师资.光明日报,2004年4月16日

[3]顾志明.顶岗实习的意义与管理问题探讨,

[4]张美忠,谢洪.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年24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