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6-29 08:12:44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电厂 电气控制系统 总线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虞文.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虞文.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电厂 电气控制系统 总线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DCS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DCS主要完成的是汽轮机、锅炉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对电气部分的自动化结合较少,DCS一般未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控制特点,所以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系统结构上,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相比在开放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

1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有:发电机-变压器组,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发电机、发电机励磁系统、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起动-备用变压器等;主厂房内低压厂用电源,其监控范围主要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等主厂房的低压厂用变压器;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动力中心至电动机控制中心电源馈线;单元机组发电机和锅炉DCS控制电动机;保安电源;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

2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特点

2.1 电气参数变化快 电气模拟量一般为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参数,数字量主要为开关状态、保护动作等信号,这些参数变化快,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采样速度要求高。

2.2 电气设备的智能化程度高 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自动同期装置、厂用电切换装置、励磁调节器等保护或自动装置均为微机型,6kV开关站保护为微机综合保护,380V开关站采用智能开关和微机型电动机控制器,所有的电气设备均实现了智能化,能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通信方式进行双向通信。另外,电气设备的控制一般均为开关量控制,控制逻辑十分简单,一般无调节或其它控制要求,电气设备的控制逻辑简单。

2.3 电气设备的控制频度较低 除在机组起、停过程中,部分电气设备要进行一些倒闸或切换操作外,在机组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一般不需要操作。在事故情况下,大多由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来切除故障或进行用电源切换。且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这是因为电气的控制对象一般均为断路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其操作灵活,动作可靠,与电厂其它受控设备相比,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2.4 电气设备的安装环境较好且布置相对集中 电气设备大多集中布置在电气继电器室和各电气配电设备间内,设备布置相对比较集中,且安装环境极少有水汽或粉尘的污染,为控制设备就地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置

每台机组配置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co nt rol sys-tem,FCS),将机组电气系统的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机组厂用电系统和公用厂用电系统都纳入FCS,FCS作为DCS的一个子系统,在DCS操作员站实现对电气系统的监控,并通过冗余配置的通信服务器在站控层与DCS进行连接。

3.1 网络结构 电气FCS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功能上分层,设备布置上分散。网络结构为3层设备2层网方式,3层设备指监控主站层、通信子站层和间隔层,2层网指连接监控主站层与通信子站层的以太网以及连接通信子站层与间隔层的现场总线网。监控主站层由双冗余的系统主机、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和负责与DCS及厂级监控系统(SIS)通信的双冗余通信服务器等组成,通信子站层主要由安装于电气继电器室的多串口通信服务器和安装在各配电室的通信管理机组成,间隔层设备主要包括安装在电气继电器室、6kV开关柜和380V开关柜的智能测控装置、综合保护测控装置、电动机控制器和智能仪表等。通信管理机与监控主站采用双冗余的光纤以太网连接,与间隔层设备可根据设备情况采用Profibus,LON,CAN,工业以太网或其它现场总线进行连接,其主要功能除完成对各综合智能测控单元的数据进行管理外,还完成实时数据的加工和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公用厂用电系统的站控层以太网独立组网,通过通信网关分别与机组自动化系统以太网连接,共用单元机组的工程师站,并通过软、硬件闭锁手段只能接受一台机组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

3.2 数据采集 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厂用变压器及起动-备用变压器,除少量模拟量信号、高压侧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及允许远方操作信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所有控制量信号采用硬接线直接与DCS连接外,其它监测信号均通过专设的测控装置接入FCS,再以通信方式送DCS。电气专用装置如发电机-变压器组及起动-备用变压器保护、电压自动调整装置(AVR)、同期装置、故障录波、厂用电快速切换、柴油机、直流系统以及交(直)流不停电电源(UPS)系统等均设有通信接口,通过多串口通信服务器接入FCS。

电厂厂用电源分高压厂用工作及备用电源、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系统和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系统,主厂房低压厂用电源包括低压厂用工作和公用变压器、照明变压器、检修变压器和除尘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辅助车间低压厂用电源包括输煤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站、翻车机、循环水系统、补给水系统变压器及其380V配电装置等。为与本工程水、煤、灰辅助系统集中控制的思路相适应,辅助车间厂用电源系统均纳入机组DCS监控。针对热控水、煤、灰单独设置控制点的方案,辅助车间380V电源系统也可纳入相应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

为使控制系统接线更加简单,对主厂房重要厂用电源如6kV厂用电系统及锅炉、汽轮机、主厂房公用系统等,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即重要DI信号(如断路器合闸位置、断路器跳闸位置、允许操作、故障)和DO信号(如断路器合闸指令、断路器跳闸指令等)保留硬接线,回路其它所有信息均通过现场总线以通信方式送入FCS及DCS;而对机组不重要厂用电源如检修、照明、电除尘及辅助车间厂用电系统等,取消厂用电电源系统全部的硬接线,完全采用通信方式进行监视和控制。

对单元机组电动机,由于与机组热工系统联系紧密,采用硬接线和现场总线相结合的采集方式,同时,要保留和监控逻辑有关的重要信息,采用硬接线的方式,接入DCS中进行监控。FCS采集的供电气系统分析管理的信息如各保护整定值、故障时电流和电压波形等数据,送入FCS的工程师站进行分析处理,不送入DCS,但可以通过独立的通信接口送入SIS和管理信息系统(MIS)。

4 结束语

随着电厂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已成为当前设计的主流,控制方式也从单纯的DCS监控逐步向具备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的方向发展,由此又推动了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厂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将FCS应用到火力发电厂控制过程有利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节约工程投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虞文.火电厂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系统[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DS18B20 一线总线 驱动电路 冻结温度监测

目前冻结施工中温度监测基本上都使用一线总线温度传感器作为感温元件进行监测。一线总线(1-Wire Bus)技术采用一根信号线即能传输时钟又能传输数据,同时还可用于能量传输,并且数据传输是双向的。其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成本低廉、便于总线的扩展和维护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线总线温度传感器以DS18B20应用最为广泛。

1 一线总线器件-DS18B20

DS18B20是美国DALLS公司继DS1820之后推出的增强型一线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它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元件。

1.1 DS18B20的性能特点

(1)测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2)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位~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

(3)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一起,实现多点测温,但数量过多会使供电电源电压过低,从而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

(4)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校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1.2 DS18B20温度传感原理

DS18B20测量温度时使用特有的温度测量技术,其测量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内部计数器对一个受温度影响的振荡器的脉冲计数,低温时振荡器的脉冲可以通过门电路,而当到达某一设置高温时,振荡器的脉冲无法通过门电路。计数器设置为-55℃时的值,如果计数器到达0之前,门电路未关闭,则温度寄存器的值将增加,这表示当前温度高于-55℃。同时,计数器复位在当前温度值上,电路对振荡器的温度系数进行补偿,计数器重新开始计数直到回零。如果门电路仍然未关闭,则重复以上过程。温度表示值为9-12bit,高位为符号位。

2 一线总线驱动分析

一线总线通讯总是起始于主机驱动将一线总线由逻辑1拉至逻辑0,这个1至0的转换是所有一线总线通讯的同步边沿。适当情况下,一线器件将持有这一0信号,在主机与从机释放一线总线后,上拉电阻将把一线总线恢复至电源电压。在用于识别总线器件的ROM搜索命令中,一线通讯中最为关键的是读时隙,特别是在读1时。按通常情况考虑,假设在一线总线上任意分布着若干个一线总线器件,由于每个一线总线器件在总线上所处的位置不同,由主动者产生的下降沿到达一线总线上每个一线总线器件的时间会有微小的差别,而总线上的每个一线总线器件会对主动者的响应在时间上也有所不同,也是分散的。由于通讯信号需要在一线总线支持的整条电缆长度上传输一个来回,因而一线总线的长度必须小于一个数据位槽时间间隔的一半所对应的电气距离,如果电缆长度一旦超出这一范围,电缆上所连接的一线总线器件将不会被主动者识别,也就无法实现数据的传输,无法实现温度监测。如果一线总线的跳变时间小于信号在电缆上一个来回传播的时间,一线总线形网络将工作在只有一个传输线的工作环境中,来自一线总线终端的反射将会破坏一线总线的通讯。为了有效地消除一线总线终端反射,通常的做法是在一线总线电缆的终端接上一个与其特性阻抗相匹配的电阻,用以吸收一线总线终端反射能量,常用的特性阻抗约为100Ω。如果在一线总线终端连接一个100Ω左右的匹配电阻,就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上拉电阻使一线总线上升到逻辑1的电平。而采用阻容串联的交流终端阻抗匹配同样可以消除一线总线终端反射,所串联的电容充电后,阻止直流电流从一线总线终端返回,一线总线终端就相当于开路,所连接的电阻就不产生负载作用,在一线总线状态进行切换时,所联接电容又表现为短路,电阻跨接于终端起到了阻抗匹配作用。

3 驱动电路原理设计

一线总线所支持的电缆长度最主要的取决一线总线的驱动能力,根据对一线总线的驱动性能分析,设计出如下的一线总线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图如图所示,该驱动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由T1、R1、C1、R5组成驱动电路中的下拉驱动;由T2、R2、C2、R6组成上拉驱动;由T3、R7、C4组成的强力驱动。通过上拉驱动与下拉驱动实现对一线总线器件的读写功能。所设计的驱动电路无论在什么时间点上,三个场效应管最多只能有一个导通,在不产生通讯时即休眠状态时,三个场效应管均不导通。强力上拉驱动的设置是考虑当不为一线总线器件提供单独的电源线时所设。通过这个设计可以不单独为一线总线器件设置电源线,节省一条连接线。假设在强力上拉端出现了一个负脉冲时,T3管的导通将把数据线拉至高电平,这一状态将用于在对一线器件执行命令的间隙对一线器件的后备电容供电。这样在命令执行时,保证一线器件有足够的能量对主动者的命令做出响应。如图2所示。

4 冻结温度监测系统构建

冻结温度监测主要是针对冻结温度场与冻结站的工作状况监测,是冻结监测系统的核心内容。测温孔内纵向温度监测在冻结施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测温孔内需要有尽可能多的测点,采用一线的监测方式更具优势,但也面临着要求线缆更长、测点更多的问题。冻结器回水的温度监测也是冻结施工主要的温度监测内容之一,其作用是比较各冻结器的进回水温度差,从而推断具体冻结器循环情况。在冻结器进回水温度监测中,具有较长分支的测温电缆容易在沟槽中布置,实践中常将分支的长度确定为1.2~1.5米之间。

5 现场应用

所设计温度监测系统配合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就能实现冻结施工中的温度监测。李家坝煤矿位于银川盐池县,采用冻结法施工,下图为采用DS18B20为传感器所设计的温度监测系统测得的数据。如图3所示。

通过实践证明,利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所设计的温度监测系统主要解决了冻结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其测量精度满足施工要求,在今后的冻结法施工中,温度监测仍是不可或缺的,所设计的监测系统完全能满足监测要求,因此该监测系统一定会在今后的施工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翟延忠,张秀萍.地层冻结监测系统[J].矿井建设现代技术理论与实践,2005.

[2]薛红梅.贾少锐,杨丽.基于一线总线式智能测温监控系统的开发[J].工矿自动化,2007(02).

[3]翟延忠,赵玉明.深井地层冻结一线总线监测系统的研发[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1).

作者简介

王涛(1982-)男,北京市人。2012年攻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技技术与软件开发。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发电厂;总体设计方案;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5-0071-01

作者简介:邓德桥(1964-),男,四川泸州人,大学专科,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电设备检修及安装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计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快速提升,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电力工业作用比较大,且我国电力设备都有了创新和完善,不仅发电量大大提升,且对应的装机容量也快速提升[1]。针对发电厂电机组来说,其实际的应用安全性和节能性不断提升,在节能高效目标的明确下,相关部门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本文主要研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应用价值和作用。

1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介绍

要想设计出良好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方案,必须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核心技术等。一方面,在系统功能特征和构成上,其集成技术是比较多的,不仅包括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和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还包括微机保护以及控制方面的技术[2]。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一大系统和一大设备构成,一大系统是控制系统,一大设备是硬件设备。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率都大大提升。在当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包括通讯技术以及制造技术等,该系统主要呈现出分层分布式特点,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监测平台,通信功能比较强[3]。另外还节约了很多电缆,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在电气自动化系统核心技术上,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①是终端监控保护单元,具体来说,系统保护对象有厂用变、测控设备以及相关线路等,可以完成相关数据全面采集工作、系统保护工作以及故障控制工作等[4]。②是通信设计上,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来说,主要的通信设计方式有总线网络以及光纤通信。主要在结合双冗余思想和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完成相关配置工作,在出现通信相关问题后,可以实现系统智能化的安全切换,最终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③是监控主站设计,要在全面掌握机组容量、严格结合相关运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加强方案设计。④是协调控制设计,要明确DCS系统和ECS系统的不同之处,进行分别设计,加大逻辑控制力度和相关功能管理力度。

2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设计情况研究

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其实际的分系统有五个,要对这五大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分别深入分析和研究。

2.1厂用电监控系统

该系统的运行需要依靠总线技术,对电厂实际用电情况进行监测控制,针对厂用电监控系统来,其对用的主要是分布式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三大结构,第一大结构是站控层,第二大结构是通讯层,第三大结构是间隔层[5]。该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危机保护设备和相关监测设备,且实现了各种监测设备和保护设备的有效结合,应用监控系统加强管理,属于一种新型智能化监控系统。

2.2升压站监控系统

其属于一个子系统,可以对总系统进行完善和优化,还可以加强对电厂发电情况的控制。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必须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多种监控系统的综合运用,加强程序化监控以及相关数据管理。

2.3机组综合监控系统

针对该系统来说,主要可以实现对电厂单台变压器组等的监控,可以从根本上起到保护发电机和电组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提升电机和电组的数据测量能力和实际通讯能力[6]。在机组综合监控系统当中,包括一个比较核心的装置,指的是性能相对来说比较高的控制器,针对其对应的保护装置来说,不仅可以对发电机以及电组进行有效保护,还可以对变压器以及启备变等进行有效保护,另外还可以对故障录波仪以及高压线路等进行有效保护。且对于该综合监控系统来说,其应用起来比较简便,实用性比较强,保护能力和安全性都比较强。

2.4设备状态监控系统

该系统也是总系统的核心内容,其和总系统和核心设计内容相同。针对设备状态监控系统来说,可以对发电厂相关设备应用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获取关于相关设备实际运行的对应数值和变化情况,及时明确设备应用相关问题和风险,加强对设备应用情况的诊断力度,从根本上预测设备可应用寿命,最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诊断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有效的检修方案。针对该监控系统来说,其属于一种分布式结构,不仅包括专业分析系统,还包括在线监测设备,在该系统中融入了专家输入的设备故障诊断算法,且对设备工作有关的数据和信息仓库进行了良好创建。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大力应用智能化研究技术,提示预测设备运行相关问题,还可以全面技术提取设备运行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终明确运行异常的设备和装置。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设备故障产生率,还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装置和设备维护效率。在该系统当中,存在一个设备在线监控装置,其对应的可监测对象比较多。针对这些监测单元来说,可以在监控装置所在附近安装,利于专业人员后期数据分析。

2.5大系统是核心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

首先,针对数字式温度来说,其对应的监控系统不仅包括温度监控仪,还包括当地的专业主机,主要应用的信息传输模式是无线模式,主机之间可以进行组网通信。对应的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设备温度,一旦温度异常就会发出警告。然后,针对电缆来说,其对应的健康系统主要是分布式光纤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缆负荷的实时监控和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控。最后,针对发电机来说,主要根据其状态相关参数变化情况进行监控,针对变压器来说,主要依据油色谱监测单元进行监测。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厂当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是比较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包括相关电气系统,还可以高效完成计量、控制等各项工作,最终提升系统良好协调控制效率,准确找到系统相关故障,提升系统运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梁东生.发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

[2]陈国华.探究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遇到的问题及其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6).

[3]王晓宇.浅析电气自动化110~35kV变电所设计方案[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3).

[4]梁忠煌.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计探析[J].机电信息,2012,(21).

[5]郑悦,么宝鑫.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6]冯士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供电系统中的设计[J].机电信息,2013,(6).

[7]徐冬,许帆.烟台宝桥锦宏水泥有限公司新建水泥粉磨生产线的电气自动化设计[J].江苏建材,2013,(4).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6

在一些特殊场所,比如核电站、核潜艇、核医疗或者某些辐射研究所等地,均可能产生危害人身安全的辐射。因使用人工现场测量核辐射将对操作人员造成某些不可预料的伤害,进而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设计出一套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核辐射监测仪器[1]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将基于nRF905的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到低功耗γ剂量率监测仪中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中的监测仪装置可让工作人员无须进入核辐射现场就可以把危险区域的γ辐射剂量率准确无误地传送至安全区域,使得γ辐射能得到实时监测,本设计方案不仅可以用来无线传送γ信号,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也可运用于其他核仪器当中,以解决其中远距离的无线通讯问题。 1 系统概述 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一个总机和多个γ剂量率无线监测终端[2]构成。这些终端分布在各个检测场所,并预先给总机和终端机分配唯一的通信地址,当总机需要读取某一终端的检测数据时,总机可配置好终端的通信地址,再通过nRF905的SPI接口把读取检测数据的命令发射出去,终端设备检测到该载波信号后进行地址匹配处理,如果分析出该地址数据包与终端本身地址相匹配,那么终端设备将立刻发送检测数据给总机;而总机接收到与自身地址相匹配的数据信号后,通过预置软件提取出有用的核数据信号,从而实现了γ辐射的实时数据监测。 2 硬件设计 本设计以美国TI公司的MSP430F149为系统核心控制器,并用挪威NordicVLSI公司的nRF905芯片完成γ剂量率监测仪的无线通信功能。系统的硬件配置如图2所示。由GM管探头输出并经核信号处理电路处理的脉冲信号值,经过终端处MCU的定时器计算,再用软件处理该值,从而可得知当前环境中的γ剂量率,接着终端仪器再通过nRF905把该剂量率结果以无线方式传送给总机。总机预置软件处理完测量结果后,配合液晶显示单元把测量结果显示出来。总机键盘可通过无线的方式设置各终端测量参数。为了实现仪器的便携特征,整个系统采用两节五号电池供电,特使用DC-DC升压模块把五号电池电压升压为3.3V和5V以供MSP430F149、核信号测量电路以及nRF905使用。该仪器体积小,功耗低,携带方便。 2.1 无线传控部分 本文设计的γ剂量率监测仪所包含的总机和监测终端都含有无线传控电路,并且使用相同的主控器MSP430F149和无线数传芯片nRF905,无线传控电路如图3所示。 主控芯片MSP430F149为TI公司的超低功耗16位微控器,使用电池仍可长时间工作,由于其16位体系结构以及16位的CPU集成寄存器和常数发生器,可使该系列微控器实现代码效率最大化。硬件资源包括两个16位定时器、两个通用串行同步/异步通信接口、48个GPIO口、60K的闪速存储器和2K的RAM,具备足够的硬件资源以供本系统使用。 nRF905是NordicVLSI公司推出的一款32脚封装无线收发芯片,供电电压为1.9V至3.6V,可工作于433/868/915MHz三个频道(工业、科学和医学),能自动处理字头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该芯片具备低功耗、高抗干扰能力的优点,适用于遥感、遥测、无线抄表和无线工业参数传输等领域。 微处理器通过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总线技术与nRF905通信。SPI通信主要由CSN,SI-MO,SOMI,UCLK这四根控制信号线完成,易于操作。nRF905不会执行任何一条指令直到CSN数据线上电平由高状态向低状态转换,当CSN信号为低电平时,nRF905开始处理主控器给它的命令信号;当微处理器提供时钟UCLK时,nRF905可利用这一时钟信号通过SIMO和SOMI完成与主控器之间的数据交流。为达到便携式仪器低功耗要求,项目特别应用了nRF905的各种低功耗模式,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通过控制nRF905的三根工作方式控制线(Pwr_Up、Trx_Ce和Tx_En),可让仪器在不传输数据时处在低功耗状态,只有在传接数据时才启动数传芯片,这样可有效地传送γ剂量率监测结果并尽可能地延长系统电池使用寿命。查阅表1可确定数传芯片工作在何种工作方式之下。 2.2 电源升压部分 MSP430F149和nRF905工作在3.3V电压时工作性能达到最优,而在本设计中采用两节五号电池供电,为实现这一性能指标,设计选用MAX1676作为DCDC升压模块的主芯片,把干电池的电压升压为3.3V。该部分的电路如图4所示。 对于GM管探头所需高压,设计中选用惠达电子公司生产的可调高压直流电源模块,该模块使用5V直流供电系统,可输出0至500V的可调高压。 主控芯片MSP430F149通过控制数模转换芯片MAX5821的输出电压,进而调控高压模块输出GM管所需高压值,该部分电路如图5所示。高压模块电路使用的5V电源,同样采用MAX1676升压芯片来进行升压操作,设计时只需将3.3V电源升压电路略加改动即可,此部分电路设计可参考美信公司的数据手册。 3 软件设计 3.1 总机软件部分 总机处MSP430F149通过nRF905的无线数传功能,实现接收核探头检测数据和发送控制命令给终端机的功能。工作人员可通过总机键盘对探头参数进行设定,而12864液晶显示单元作为人机界面把检测数据实时地显示出来。该部分流程如图6所示。系统开始工作后,总机实时地接收终端设备13416期刘 冲,等:无线通信技术在低功耗γ剂量率监测仪中的应用 的检测数据,并作相应的计算处理,当γ剂量率超出正常水平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 3.2 终端软件部分 GM管探头用于检测现场环境当中的γ射线,并将该射线转换成脉冲信号输出,再经核信号调理电路处理成电脉冲;终端机主控器接收并计算该电脉冲,并把脉冲数送至nRF905发送给总机。该部分流程如图7所示。由于将仪器安装在现场时需要进行仪器的调试操作,所以为终端部分也配置了液晶显示模块,用来显示一些基本的调试参数。#p#分页标题#e# 实验测试仪器整机完成后,对仪器功耗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实验。当监测仪处在未发送或未接收无线数据时,整机工作电流为2.97mA;当启动无线接收功能后电流变为12.53mA,而启动无线发送功能后电流为10.32mA。由于无线接收和发送时间相当,且SPI总线波特率为9600Bi,t所以发送一帧10字节的8位二进制数据时间为8.3ms,可得出1s内仪器消耗平均电流为I=I1(1-T1)+I2T1=2.97×(1-0.0083)+11.425×0.0083=3.03mA。 这里I代表1s内仪器消耗的平均电流,I1、I2分别代表仪器未使用无线功能和使用无线收发功能时消耗的电流,T1代表无线芯片发送一帧数据消耗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监测仪功耗低于5mA,完全实现了低功耗目标。 使用GM管探头对137Cs标准源测量的辐射信号,测得终端机和不同距离下总机的监测数据,以及将终端机放置在室内的情况下,室外总机在有障碍物时接收到的监测数据。仪器调试结果表明终端机能较好地测量核辐射信号,且总机在有障碍物和空旷处准确接收无线信号距离分别为60m和260m,部分测试数据记录于表2。(试验预设参数:零点取0.0;放大系数取1.0;校正因子取1.0)5 结论本文所提供的基于nRF905的低功耗无线γ计量率监测仪功耗低,设计电路简单,仪器成型后经反复调试功能已达要求,长时间工作无故障,无线数据传输稳定,整个仪器完全能满足γ剂量率的中远距无线监测的要求。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电网设备;监造;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10-01

一、电网设备监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电网发展日新月异,尖端技术广泛推广,高新设备普遍应用,电网设备监造工作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强精细化管理,规范、科学地组织开展好电网设备监造工作,迫在眉睫。全面推进电网设备监造工作,实施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全面提高电网设备的可靠性、适用性和经济性,确保电网硬件优势,确保电网设备“零缺陷”地投入使用、“长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精细化管理形势下,电网设备监造思路和做法

1.科学实施公开招标,择优确定监造单位。

及早谋划监造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科学部署好时间节点,确保监造单位足够多的时间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及监造重点,良好地结合项目实际,有的放矢地编制出最优监造大纲。通过优胜劣汰,业主方择优确定最优监造单位,有效促进设备监造总目标的实现,确保获得最佳效益。监造单位中标后,其监理大纲将可作为监造合同的一部分,为具体监造方案的编制及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和操作指引。

2.加强监造力量保证,构建优秀监理团队。

设备监造项目全面实行设备总监理师负责制。总监理师将结合项目实施的需要,组建一支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精干高效、作风优良的专业监理师队伍具体负责驻厂监造业务,全方位、全过程地对电网设备的设计、加工、制造、储运、材料采购、组装和测试等重要形成过程、关键部件的质量控制进行见证、检验和审核,并加强对设备加工进度、投料款和进度款项的拨什情况全过程的监督。监造单位将根据设备生产制造进度计划,分专业、按工种、瞄重点编制好监造总进度,合理配备各阶段监造力量,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做到整体协调,推进有力。

3.加强事前控制力度,奠定生产基准条件。

监造人员事前须加强学习合同管理及经济管理知识,熟悉合同文件及设计文件,熟悉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监造制度规范和监造文件,熟悉工程环境和条件。要事先熟悉产品图纸、技术协议要求、执行标准及产品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了解监造实施流程和方法,熟悉监造项目关键节点,掌握主要执行数据,牢记质量要求。重视对生产厂家的资质及特殊工作岗位人员资格的审查,加强工艺方案审查,加强对生产工艺设计、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零部件检验和专用检测工具、总装作业指导书、包装生产计划、外协加工计划、焊接工艺、原材料和毛坯准备、外购配件准备的审查,奠定生产基准条件。

4.严格监造过程管理,控制生产质量进度。

监造单位加强对加工作业条件、工序质量检查的控制,加大对不合格零件的处置力度,加大零件、半成品及产品的保护管理力度。监造单位不仅要督促生产厂家抓好自检、互检和专检工作,监理人员还要主动介入,不定期进行抽检和复验,全面加强电网设备生产过程管理,确保好总进度和总质量。

5.把好出厂验收关,加强产品末端控制。

产品经生产过程严格控制和系统管理,最终形成合格成品。监理人员将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及设备合同相关验收要求严格把好设备出厂验收关,做好产品末端控制,确保高品质、高质量的电力设备投入电网使用,提高电网设备运行质量,共同保证电网安全平衡运行。

6.加强总结提升,增强闭环管理,推进监造管理信息化。

采取规范有效的手段,做好监造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保证现场记录、试验、检验以及质量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做好资料保密,完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保护,建造完备先进的设备监造信息化管理平台。定期提交简报、月报、总结,及时提交质量及进度问题快报,汇报问题的产生过程、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确保项目实施多方联动,团结协作,和谐推进。

三、电网设备监造工作未来新动向和新举措

1.强化设备监造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监督

创新提出对设备监造工作开展“飞行检查”的管理理念,在事先保密的状态下,突击对生产厂商、现场监理人员的现场设备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质量控制、排产情况等方面。及时发现监理人员对设备排产进度部署是否合理、生产厂家现场质量控制是否规范的问题,并通过交涉提出整改建议,促进设备生产质量控制和监造服务水平的提升。

2.建立监造调研交流和总结提升长效机制。

监造工作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向上的过程,需要我们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总结提升,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同时,要开拓视野,加强与监造标杆企业的对标学习和业务合作,加强与生产厂家的调研交流和经验分享,了解新政策、新方法和新举措,了解工作短板和服务缺陷,促进监造工作持续提高和长足进步。

3.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廉洁从业理念贯彻监造工作全过程,共创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监造项目好业绩。

加强行风建设,确保监造工作科学、客观、公正、准确,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廉洁从业理念贯穿始末,始终按规程办事,以事实说话,抵制诱惑,守住底线,确保监造项目的整体成优。

机电监理工作总结篇8

一、工作目标

开展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全面掌握我区在用电梯安全状况,着力推动“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电梯以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老大难”问题的综合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和风险;进一步落实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提高电梯安装维修和日常维护保养的质量,缩短电梯困人救援时间,预防电梯事故,降低电梯故障率;推动建立电梯大修改造更新资金筹措、维修资金简便使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安全责任保险等机制,构建“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监管机制完善、安全措施到位、应急救援及时、矛盾纠纷化解有效”的电梯安全保障体系。

二、组织机构

在区政府领导下,发挥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推进作用。我局按照市局要求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稽查大队全体成员,办公室设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逐台进行隐患和风险排查,对“问题电梯”进行逐一评估,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对发现问题的电梯逐台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二)开展“三无”(无物业管理、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电梯专项整治。根据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情况,摸清“三无”电梯的底数和每台电梯的具体情况,制定“三无”电梯具体情况一览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措施,请示当地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电梯安全问题综合治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建立“三无”电梯的安全监管机制。

(三)推动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和维修工作。摸清老旧电梯底数,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推动建立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维修资金筹措、维修资金简便使用机制。

(四)实施电梯维保质量抽查和维保单位分类监察。加大电梯维保质量现场监督抽查力度,继续开展维保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综合量化记分和分类监察,及时通报分类结果,重点加强C、D类维保单位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提升我区电梯维保水平。

(五)探索开展电梯责任保险工作。坚持“政府鼓励、商业运作、中介实施、企业自愿”的基本原则,探索开展电梯责任保险。大力宣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采取自愿方式,鼓励电梯使用单位落实安全责任保险。

四、工作进度

(一)第一阶段(5月15日之前)制定方案,宣传动员。

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和经费,集中部署大会战工作。广泛宣传大会战的目的意义,动员有关部门和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等相关单位积极参加大会战工作。

(二)第二阶段(5月16日-6月10日)自查自纠,消除隐患。

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逐台进行隐患和风险排查,对发现问题的逐台制订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消除隐患和风险。对有投诉举报、维保单位报告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责令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进行针对性排查和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各电梯使用、维保单位于2015年5月20号前将附件1、2、3(由维保单位填写、使用单位确认)上报我局特设科。各电梯维保单位于2015年6月10号前将附件4、5、8、9、10上报我局特设科。

(三)第三阶段(6月11日-10月30日)重点督查,集中攻坚。

在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逐台自查基础上,组织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稽查执法等人员,结合电梯定期检验、维保质量抽查等工作,以使用时间长(15年以上),使用强度大(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力量弱(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以及自查发现问题尚未完成整改的、群众投诉举报的、维保单位报告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为重点,组织对辖区在用电梯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风险,要责令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尽快落实整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还未完成整改的电梯,集中攻坚,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完成整治工作。对于“三无电梯”(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要报请地方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重点要落实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落实维保单位、落实维修资金的筹措。对于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法落实整改的电梯,要依法予以封停,同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提请作为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涉及有关部门职责的,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提出工作建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客观向社会公开电梯安全状况及整改的建议,推动隐患尽快整改。

(四)第四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

总结大会战中好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电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督查检查。要充分认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的重要意义,组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力求实效,按时完成。

(二)落实主体责任,发挥社会监督。生产、使用单位是保障电梯安全的责任主体,要落实使用管理和生产单位对电梯进行隐患排查整治的主体责任。要明确在用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落实其安全首负责任,督促其落实隐患整改措施,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落实电梯制造单位保障电梯质量安全,以及维保单位保障电梯安全性能的责任,以其为主力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推进电梯责任保险,并将责任保险与电梯安全排查相结合,发挥保险机制事故防范作用。畅通群众投诉举报的渠道,调动业委会、居委会等群众组织的积极性,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