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8篇

时间:2022-08-10 17:59:29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1

关键词 艺术欣赏;艺术理论;发展

1 引言

众所周知,艺术欣赏是人类将艺术形象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观赏与接受的过程,是在艺术欣赏当中进行体验、理解、再创造的一种综合心理活动。艺术欣赏与艺术理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艺术理论是艺术欣赏的基础,是催生艺术欣赏的土壤,相反,艺术欣赏作用于艺术理论,是艺术理论的一种实现方式,对于艺术理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2 艺术欣赏是产生美的主观条件

在艺术领域,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美感的主观条件来源于对于美的鉴赏,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艺术美感是艺术理论产生及发展的基调,同时,艺术欣赏必然是艺术美感产生的原理及内在机制,其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艺术欣赏不等同于认识行为。康德认为艺术欣赏对艺术美感的一种感知,而不是对艺术作品的单纯认识活动,认识行为仅仅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件事物产生记忆和理解,而艺术欣赏是一种基于感性层面的活动,是对于艺术作品所散发出来的艺术美感及其内涵所做的一种感性体验,并由此产生美感。

2.2 艺术欣赏是一种主观行为。人类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体验,是一种主观的、带有个人感彩的体验过程,他并不关心艺术作品作为客体而言的一种存在及其性质,仅仅关心艺术作品的完满性及其是否满足观赏者的内心期盼。譬如一把椅子,首先只有符合观赏者对于椅子的概念,它才称得上是一个具有完满性的美的椅子,因此,在艺术作品当中,其形式表象是作为艺术欣赏当中审美愉悦感迸发的根据所在。

2.3 艺术欣赏带来精神上的。艺术欣赏过程当中产生的美感通常以的形式为观赏者所感受,这种不同于感官上产生的生理抑或道德上的产生的理性满足,而是一种来自于精神上的,淡漠纯然的,是观赏者主观情感上的满足,并不会参杂外在的功利及利害因素。并且,只有人类才能在艺术欣赏过程中产生美感,并据此迸发出。

2.4 艺术欣赏的美感具有普遍必然性。艺术欣赏当中所产生的美感与愉悦并不会随着时光或者观赏者的变化而变化,只要面对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就会普遍并且必然地迸发出审美的愉悦与。

3 艺术欣赏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了一度对艺术欣赏理论不足的状态,有些学者认为这是现当代艺术在"中国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艺术欣赏以及艺术理论本身无关。殊不知,我国近现代艺术无论是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的飞跃都是基于和西方艺术体系不断碰撞、不断融合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艺术欣赏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让普通民众和艺术工作者不断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层次,才能够不断加强艺术品评的说服力,进而反过来推动艺术理论以及艺术实践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人们在众多艺术门类上的基本理论方面、方法论方面、范畴体系方面、理论形态方面以及学理规范方面的误区,但是这种种误区的形成必然后促进人们对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思考。评价以及批判,从而避免了人们对艺术的过分迷恋和盲从。

近年来,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说明,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接受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而对艺术的追求也是越来越理性。人们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艺术欣赏体系,从而基于自己的艺术欣赏体系对艺术品进行品评。在这种欣赏的过程中完成了两方面的飞跃:一方面,艺术爱好者以及艺术工作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艺术欣赏体系,实现了对艺术品欣赏过程中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另外一方面,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也左右了业内艺术品风格的走向,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断促进艺术相更高层次前进,这个前进过程自然包括艺术理论的发展以及艺术实践的进步。

从以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艺术理论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欣赏是必要条件。但是艺术欣赏并不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仅仅进行艺术欣赏就能够推动艺术理论的发展,这显然是天大的玩笑。

4 艺术欣赏是实现艺术批评的直接手段

艺术批评来自于艺术欣赏,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直接手段,艺术批评推动艺术理论的改革和发展。一般说来,艺术作品的价值以及功能主要就是通过公众的欣赏而得以体现,艺术欣赏作为艺术实践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断促进着人类艺术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而这种演变,主要通过艺术批评来获得推动力。

艺术批评是一种建立在艺术欣赏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品评活动,基于某种立场、某种角度或者某种动机来对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家的功过成败做出品评。通常来说,艺术作品习惯于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隐藏在其中,而艺术批评家们的工作就是要挖掘出隐藏域艺术作品深处的创作思想与观念,并加以概括和综合,将之提升到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层次,从而推动艺术理论及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促进艺术的繁荣、提升艺术家的创作水平、提高普通大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及艺术素质。

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艺术欣赏作为艺术批评的基础,为艺术批评提供生存土壤,艺术批评作为艺术欣赏的发展和生活,为艺术欣赏提供上升的空间。然而,艺术批评具有明显的社会层次性,这也就要求其对应的艺术欣赏也要具备相应的层次性,在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分工之下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艺术欣赏水平都不尽相同,具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在艺术批评过程当中,需要层次性,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艺术欣赏需求。

5 艺术欣赏促进现代艺术理论的生成

从另外一个层面讲,艺术欣赏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理论的生成,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

首先,艺术欣赏者是艺术活动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认知以及审美感受起到了一种接受者的作用。对于中国艺术领域而言,其现代艺术欣赏是在受到西方艺术欣赏以及中国古典艺术欣赏的融合与碰撞当中发展变化而来的,并在其形成与发展当中推动了艺术理论的发展和变化。从总体角度看来,中国的现代艺术欣赏的基本理论、方法、形态以及学理规范均是在西方艺术欣赏理论体系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这也就不可避免的被纳入到现代艺术理论的知识体系当中。

其次,我国艺术欣赏理论的研究当中,绝大多数的研究基准均来自于艺术欣赏的体验与总结,也就是说,艺术欣赏过程当中产生的感性体验与总结为艺术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提供了实例素材,艺术理论从艺术欣赏的体验过程中抽象总结出规律性的理论依据,在艺术作品的更替与艺术欣赏的交互中,不断总结并更新。

6 结语

艺术欣赏是一种由审美与反审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感性体验与心理感应活动,在欣赏者与艺术作品的主客体交互过程中,产生审美的。本为从艺术欣赏与美感产生、艺术欣赏与艺术数理论的发展关系、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依存关系以及艺术欣赏与现代艺术理论生成并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阐述并分析了艺术欣赏对于艺术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徐其清.康德艺术欣赏理论探析.安徽大学学报.1997 年第3 期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 美术欣赏 艺术素养 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置于首位

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首先扮演的是文化传递者的角色,其条件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我们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例如:参观博物馆,重大展览,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加强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要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课和美术欣赏课在一般场合并不分开,统称为“美术欣赏课”。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转贴于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现行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经笔者调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因而学生欣赏的无所适从,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就作品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欣赏作品。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那么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接的瞬间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定势思维,人云亦云。第二阶段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着自然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体裁、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自终以宽慰的态度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感知作品,自己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后,为了再次深刻的认识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而对不同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感到画家各自的风貌。一般来说,经过分析比较后,再次感受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作品、丰富相关美术、历史等知识,查阅有关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发表见解前,首先要扭转凡是课本上都是正确的“被动式”观念,让学生清楚教材编著者的观点与思想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和全面的。在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肯定。总之,只要教师真正做到心中装着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由于种种原因,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尚在积极摸索之中,素质教育的推行,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当前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只能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多变,才有可能从学生有限的精力中真正分得一杯羹,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谰.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3

一、教师应将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置于首位

笔者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并不关注作品的文化背景,教师自身也缺乏对当前的文化背景及这一背景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这一现象也足以说明,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提高自身艺术素养迫在眉睫。那么,笔者认为提高美术教师的艺术素养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1.美术欣赏课的学科特征要求美术教师有丰富的美术史、美术基础、美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的素养,通过理解各个学科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美术学科的认识。

2.作为美术教师还应当形成现代文化心态,广泛的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艺术流派的美术作品,形成一种建立于世界文化基础上的审美文化态度。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必须多种渠道接受美术信息。例如:

参观博物馆,重大展览,利用网络资源等,这样有利于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了解当代美术的特征,从而学会鉴赏,学会评论,以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思考、探索,加强交流,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以迎接中学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挑战。

二、要美术常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

美术常识课和美术欣赏课在一般场合并不分开,统称为“美术欣赏课”。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美术语言等,美术常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美术欣赏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重在感受美。如果美术欣赏课只重视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元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欣赏方法难以掌握,欣赏能力难以形成。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甚至肤浅的层面上,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为理论支撑。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缺少美术欣赏的方法和经验,当面对一件作品时,学生会不由自主的用现有经验来判断,而世俗的“像不像”“画的是什么”等审美态度只能使美术欣赏活动误入歧途。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若以像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面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中学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法西斯战争阴影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欣赏教学

现行的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经笔者调查可大致分自由欣赏式、理论阐述式和欣赏启发式三种。自由欣赏式就是学生自由欣赏作品,教师不作任何指导,这种方式缺少教师理论指引,因而学生欣赏的无所适从,很难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效果。理论阐述式就是教师就作品理论阐述,学生跟教师欣赏作品。这种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欣赏主体的参与主动性,而欣赏启发性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提示、参与分析、组织讨论等手段来让学生自己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自己做出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种方式真正体现了学生自己感受,阅读作品,深入理解的主体参与性,从欣赏中掌握方法,寓教育于欣赏之中,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那么让学生从无序、被动欣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欣赏的主体,通过“直观感受——参与分析——比较评价”的过程。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直接的瞬间观察和感受来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教师在学生直观前不应对作品加以任何形式的阐述和评论,以免造成定势思维,人云亦云。

其次参与分析,即理性分析阶段,教师让学生去感受作品的外部形式美,接着自然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体裁、题材、造型、明暗、色彩、空间、肌理、风格等方面入手作初期的分析,进而逐渐由表及里的推进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终引发对艺术形象构成和思想内涵的理解,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自终以宽慰的态度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感知作品,自己分析作品,让学生从分析中掌握方法。经过对作品的感性认识,理性分析后,为了再次深刻的认识作品,对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晰的感觉到美术史发展跳动的脉搏,而对不同体裁、风格的美术作品进行比较可以清楚的感到画家各自的风貌。一般来说,经过分析比较后,再次感受作品,学生就会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阅读作品、丰富相关美术、历史等知识,查阅有关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发表见解前,首先要扭转凡是课本上都是正确的“被动式”观念,让学生清楚教材编著者的观点与思想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和全面的。在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切不可求全责备,只要言之有理,都要给予肯定。总之,只要教师真正做到心中装着学生,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联系学生实际,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紧紧围绕素质教育,一定会在美术欣赏教学领域中大有收获的。

总之,要改变当前美术欣赏课的不良现状,美术教师就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 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欣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4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认知水平;重视课程;教学环节新颖

【中图分类号】G623.75

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很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如何调节学生认知和作品的差异,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这里把本人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一、初中欣赏课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欣赏课要想让学生真的能够理解作品真的很难。往往很多时候都是听老师给介绍,说一些听不懂的美术理论语言。让学生讨论分析一下作品的特点,都是大眼瞪小眼的,不知道讨论什么。再问这幅作品是世界闻名的,能说说作品的价值么,好在哪里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出来,有的能说的只是仿照教材上的语言来解释一遍,没有自己的见解。

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多美术教师根本就是让学生自己来看一看就算欣赏了,没把欣赏课看的很重要,还美其名曰“提倡自主学习”。这样的欣赏课只能是让学生看个热闹。

还有教材的编辑者,对于欣赏作品的安排有些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还没有接触中国画呢,就欣赏一些工笔类的中国画作品,不熟悉外国的文化和审美,就欣赏一些外国著名画家的作品,安排实在是强人所难了,有的甚至教师都未必能说出作品的意义来。

二、如此现状的原因分析

1、欣赏课的设置与学生的认知有差距。

中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美术技能是一个初级水平,所以选择作品要符合中学生的一个认知水平。

2、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有很多人不够重视欣赏课。把欣赏课看成可有可无的课程。

欣赏,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本意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无论自然美、社会美、还是工艺美,都是欣赏者对作品的“美”进行感受、体验、领悟,从而获得由浅入深、情景交融的审美把握,并引起感情上的激动、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上好欣赏课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效果的。

三、如何能够调节学生的认知和作品的差距

1、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

在学生欣赏的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欣赏水平相接近的、以接近学生生活的能使学生感兴趣的作品为主,尽量选择本身富有情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作为欣赏的对象。这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基础。这对教材的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教师对于欣赏课的重视

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欣赏课不是简单的欣赏作品本身,还要从作品中感受到美,开拓视野,了解作品的内涵与价值。欣赏课在美育教育中是不能缺少的课程。教师要重视欣赏课,用心研究欣赏课如何上好,怎样设计教学过程。只有重视了,才能用心研究。

3、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品基本的艺术文化背景

美术欣赏应是从艺术文化背景中习得的。这里的文化背景包括画家的生平经历、美术的历史形态、作品的文化底蕴、及作品深层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等。教师在文化背景的故事讲解中,应思考所讲解的故事对作品欣赏本身具有怎样的作用。在我看来,艺术家、艺术史的讲解不仅是成为活跃欣赏课氛围的调料,更应成为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欣赏作品本身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学会从作品背后的故事中,挖掘到画家及作品深处更具生命力的东西。而这点,对美术欣赏教学,无疑是有启迪意义的。

4、教学环节设计要新颖,吸引学生,环环相扣,

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例,先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不排斥不好的印象,比如混乱,恐怖之类的。然后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欣赏,先介绍作品背景和毕加索的创作过程,然后再了解作品中各个形象的意义。把战争中的轰炸声,百姓的哭声等音效适当插入教学中,让学生从声音,画面中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的灾难。最后让学生再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作品能给你带来什么心灵震撼呢?

在分析作品的构图方法和绘画技法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描述,不说学生听不懂的专业美术理论。重点让学生从中体会作品说带来的思想意义。

5、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美术欣赏课只有讲述这一种单一的教学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欣赏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我们对平时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上有多媒体教学的美术课。在这样的课中,有精美的图片、文字介绍,有的还配有适合的音乐。采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地域的限制,驰骋中外,跨越古今,能更直观地把各种美术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中,比起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一节成功的欣赏课,在运用多媒体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发挥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在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编辑上,要巧妙合理的运用,对于一堂精彩的欣赏课来说,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是画蛇添足。这样的课,既愉悦身心、赏心悦目,又实实在在,不花哨,才是学生得到学习和进步的课堂。

四、总结

中学美术欣赏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作品本身,更需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以独到的智慧、个性及人格魅力扮演“授人以渔”的角色,把学生的创新潜能发挥出来。这也需要作为师者的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再学习,真有“渔”的本事。

参考文献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5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特征;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83-02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和发现,对于学生艺术情趣的熏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课程中也大都开设了美术欣赏课。究竟如何去进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是许多美术教师面临的难题,追根究底是由于教师们对于美术欣赏课程的性质和特征把握不明确,基于此种情形,下文笔者将从几方面对美术欣赏课的性质和特征作简要论述。

1. 美术欣赏的主要特点

美术欣赏本身是较为主观的鉴赏行为,在进行美术欣赏时,通常会有以下几个特点,以下将简要论述。

1.1 美术欣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性格不同,对美的欣赏和感知的角度不同,对同一幅作品的理解也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美术欣赏与文学欣赏一样,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有自己的理解。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个体欣赏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审美,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欣赏,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不应立时就将整幅作品的理解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免制约学生的欣赏的独特性。

1.2 美术欣赏是整体与细节的结合。拿到一幅作品,首先是对整体的感知,例如整幅作品的艺术风格、构图的特点、色彩的基调等等。紧接着就是对细节的赏析,例如人物画中人物的衣饰、情态等,对细节的把握对于作品具体分析十分重要。例如 《韩熙载夜宴图》,作为我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之一,在细节的刻画上极为生动,对不同身份的人物的情态刻画的惟妙惟肖,主人公韩熙载在五段画面和场景中,或动或静,虽置身欢宴之中,神色却十分肃穆,并无半分欢欣之态。画家对主人公刻画的细致入微,对于"配角",也是十分精微,第二段中一位和尚,双手合十,身处欢宴,却尴尬外显。

1.3 美术欣赏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美术欣赏固然是感性的,欣赏者面对一幅画作,会对作品有情感的共鸣,首先,一幅作品映入欣赏者眼帘,给欣赏者的是最直观的感受,此时欣赏者更多的是感性的认识。但是,更深入地去赏析画作,就需要调动欣赏者的理性认识,去剖析画作,去结合历史背景,结合画作的派系等各种因素去完成对作品的深入探索。因而,在高中欣赏课中,教师处理重视学生感性认识的表达,同时要充当引导者去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理性认识。

1.4 美术欣赏具有一定的专业和理论性。作为一门艺术学科,美术有着一定的专业性,对于普通学生,其美术的理论知识是比较匮乏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的过程中,需要适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简单理论知识的普及,这种普及不能以单纯的知识灌输的形式,而是在欣赏画作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

2.美术欣赏教学课程的主要特点

2.1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美术欣赏知识性强。由于艺术作品结合了大量其他学科知识,例如历史、文学(例如中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建筑,力学等知识。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时,教学内容十分广泛,除了美术专业知识以外,还包含着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入。

2.2 其次,在美术欣赏课程中,美术欣赏是主体。由于美术欣赏的学科综合性特点,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课时,往往会不自觉走入误区,将整个课程带入到其他学科知识的教授中,这就忽略美术欣赏课的主题。教师在设定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时,需要时刻注重美术欣赏课程的重点在于美术知识的教与学。

2.3 在教学方法上的设计上,需要针对性。不同学生群体的知识储备不同、个性特点也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针对性。而对于不同风格画作的赏析课程的方法设置,也应体现出灵活性。例如有些作品的故事性强,有些作品的文学性高,有些作品理论性高,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的赏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适当灵活应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4 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性要强。美术欣赏课中,学生占据的主体地位要更强,上文提到,美术欣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课堂上,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保证课程的良好进行。因而教师在课程当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注重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需要注意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以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美术欣赏课程中,与大多数学科区别的是,大多数学科一般存在明确的答案,而美术欣赏课程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以及审美角度的不同,对作品的赏析存在着观点上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去避免"一言堂",在教授课程时,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审美,在不出现过激言辞的情况下,予以支持,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

3.总结

美术欣赏课相较其他学科而言,有其独特的性质,教师在设计美术欣赏课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其独特性,根据其性质和特征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方法以及教学流程,保证课程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可.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性质与特征.文化视野:117-118.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6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 美术欣赏 艺术素养 必然选择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42-02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单独的欣赏课程较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幼儿园进行了系列的美术欣赏教育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由此可见学前儿童开设美术欣赏课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美术欣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意义。美术欣赏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二、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象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像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其突出。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像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此外,在美术活动中讨论作品情感,透过作品猜测画家心境和个性特点,给作品起名字等,也有利于儿童想像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相互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例如: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他们能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解决回答;他们会就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儿童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美术欣赏课程实施指导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一)对话法的概念及特征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

(二)对话法的实施

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法,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教师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平等的对话关系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

2.教师自己首先要会与美术作品进行对话,做好儿童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审美期待”中介。教师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之前对美术作品的解释,同时在引导儿童欣赏的过程中又不停地被修正着。因此,教师自身应对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

3.要为儿童提供大量欣赏的机会,扩大其欣赏面。教师要给儿童提供大量欣赏的机会,扩大他们的眼界。这种欣赏除了美术作品的欣赏,也可以是自然景物周围环境的欣赏,还要适当地教给学前儿童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在美术欣赏中首先能理解作者的用心,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4.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教师首先应给儿童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欣赏,要尽可能让他们用自己的以视觉器官为主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不要操之过急讲得太多,要让儿童畅所欲言,尽量不打断他们的陈述,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7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及必要性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2、目前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课型)不被重视。我区现使用人美版教材每册美术19课,专题欣赏只有1-2节课。市区级赛课活动中,容易出课堂效果的往往是实作课,许多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只看学生的绘画作品……于是,美术课程偶被挪作他用,各级赛课的“指挥棒”导向,学校的评价标准,让许多教师放弃上欣赏课。

(2)欣赏课教材与学生认知脱节。我区现用人美版美术教材,每册一般在开始和结尾各安排一节专题欣赏课,但这些课程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脱节。出现知识性、专业性上浮,趣味性偏低的局面,课程一旦游离于学生感知之外,欣赏难以直抵心灵,触动共鸣。长期下去,学生与老师都会丧失教学兴趣。

(3)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欣赏课发展的不均衡关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尽管,我校的美术教师均为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欣赏课教学关乎这个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知识、理论结构、表达方式等综合人文素养。对于综合性强的欣赏课教学,大家都感到难以驾驭。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2、小学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同时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收集整理适合各年段的欣赏媒材。

2、探索小学各年段适合学生欣赏的美术内容,形成专题欣赏课。利用平时的教学,养成随堂欣赏的习惯。

3、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了解一位名家或欣赏一幅名画。

4、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水品。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与生活的认识及应用。

6、使欣赏课程专题化,常态化,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欣赏课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我校各年段的学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感兴趣的美术学习内容。

2、文献检索法:查阅资料,了解欣赏课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3、实验法:将我校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年段进行实践探索及研究。

4、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的课例进行研讨、分析。

(三)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1)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3)讨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及开题报告;(4)尝试研究。

2、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2月)

(1)调整课题实施计划;(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总结反思。

3、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文字与光盘资料。

三、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通过两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收获。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掌握了欣赏作品的方法,提高了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研究之前,一件作品让学生评述,他一般都只会说色彩鲜艳、非常有趣、好看或不好看等简单、表面的评价词。这是由于学生对作品缺乏深入感知,作品内涵没有深入挖掘。通过欣赏教学后,学生逐渐明白,鉴赏一幅作品,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一般欣赏一个作品,先要看整体――看局部――看神态,进行初步感知;接着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因――了解作品技法来自何种流派,进行深入了解、理性理解;最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生活感受,思维作者意图及作品思想、价值意义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陶冶了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的人。

美术作品欣赏论文篇8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审美;接受美学;音乐分析;解构主义;音乐技术

音乐是一种依靠听觉来感知的时间艺术,古今中外的理论对音乐创作、表演关注的同时,也对“音乐欣赏”的理论诠释所重视,有人还将这一诠释视为“三度性创造的艺术”[1],以此来和创作、表演的一、二度创造艺术相提并论。中国远古的“高山流水觅知音”、西方音乐中阿门达对贝多芬《f大调弦乐四重奏》中“情人离别”的感受等故事,都说明欣赏是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钱仁康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寻觅知音的重要组成环节,它要在4个方面下功夫:沟通音乐信息、发挥主观能动的审美作用、判断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接受感心动耳和荡气回肠的艺术享受,把音乐欣赏引导纳入寻求音乐美感的快意中[2]。李宝杰主编的《音乐鉴赏》(下文简称《李鉴》)就具有钱先生所言及的探索,它是在理论探索之中应时代之需进行的学科理论建构。

一、继承传统 推动学科

撰写“音乐欣赏”类书籍的传统不仅在国外盛行,在中国也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人在品乐中留下了精彩文献,老庄的“大音希声”、孔子的“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等赏乐格言已为世人所熟知。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专业音乐理论的传入,中国的“音乐欣赏”领域进入新的境界,黄自的《音乐的欣赏》(1929)等系列著述的诞生就是早期的代表[3]。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欣赏领域更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海文艺出版社组编的《音乐欣赏手册》(1981)内容丰富、文笔活泼、实事求是、编排新颖[4],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1982,1991年又出续编)注重知识理论与技术分析相结合、内容形式与辩证关系自然地结合、知识介绍与审美认识、艺术想象启发相结合[5],孙继南的《中外名曲欣赏》(1985)通过通俗的笔调、深入浅出的介绍,喜闻乐见地评介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和艺术流派音乐名家的声乐、器乐作品(见赵?h序言),杨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赏”系列(1991)等,将中国在“音乐欣赏”领域的探索逐步引向纵深。

近年来,“音乐欣赏”类的著述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江明???ⅰ妒澜缑???d指南》(杨雁堤)、《中外名曲欣赏》(邹燕凌)、《中外名曲50首欣赏》(张鸿玮)、《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张志军)、《中外名曲欣赏指南》(宋申)、《中外名曲100首欣赏》(杨惠芬)、《中外名曲赏析》(王盛昌)、《中外音乐名作欣赏》(冯步岭)、《音乐名作赏析》(张文元)、《中外经典音乐欣赏》(周世斌)、《音乐名家名曲•中国篇》(王安国)、《中外音乐名作选析:1. 2.3》(王少华)、《中外音乐名作赏析》(朱之谦)、《中西名曲欣赏》(关伯基)、《声乐作品欣赏》(武兰平)、《世界名曲赏析》(李虻)、《音乐欣赏》(张旭)、《中外名曲赏析》(茅原)、《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人民音乐出版社编)、《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湖南文艺出版社编)、《交响音乐名作鉴赏》(胡企平)……另外,以辞典形式对中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评介的还有缪天瑞的《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罗传开的《外国名曲欣赏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罗忠?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林逸聪的《音乐圣经》(三卷本,华夏出版社1999、2000)等,著述虽然繁多但良莠不齐,比如:有人对《现代音乐欣赏辞典》所做贡献的高度赞扬[6],而有人认为《音乐圣经》是“快餐时代的低劣出版物”[7],《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是“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8]。而在期刊的研究文章方面,据笔者统计,从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见诸于刊物的“音乐欣赏”类的论文就有6千余篇,是所有音乐研究中最为兴盛的领域。这些论文有涉及到具体作品欣赏的,有以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角度予以解析的,等等。

这些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一方面表明“作品欣赏”在音乐传播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必将促使人们去深思“音乐欣赏”应具有学科化建构的意识。否则,欣赏类著作的撰写必将停留在重复的层面上,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大众对音乐文化传播的渴望与需求。《李鉴》的出版可说是应时代之需进行的较好学理探索的成果之一,它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规划教材,集合了音乐院校和综合院校“音乐欣赏”的一线授课教师,把编者们多年来对该领域教学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编写中表现出“教材”所需要的普适性、进阶性的特点从而展现出较强的个性特色。它按照课堂教学的规律来分类不同专题,每个专题又“有史有论”、“有个案有线索”。它以音乐体裁的专题史发展为形式,将散性的个案鉴赏整合为可供学科化教学实施的艺术专题。书中内容既有宏观历史线索的勾勒,又有微观作品的音乐内涵解读,尤其注意了选修课的广宏涵盖面和对象的特殊性,其施教对象并非只考虑到音乐专业学生,文科诸专业甚至工科院校也是其涵容的对象。这些教材化的建构特点是李宝杰、冯立斌、齐宜婷、唐继凯、夏艳洲、王青等编者深入认识“音乐欣赏”既往学术成果,整合优化其精要,是在新时期的学科化发展理念下所做出的探索。这一探索既有教学讲解中的历史性价值评判,又有学科视野下的进阶性、整体性、艺术性,还依据学科发展特点注重了学术规范的要求。这一探索把音乐技能培养与情感心理引导相结合,在音乐耳朵感染中接受文化、历史与生命律动的音韵美。它以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对象,以学科教学实践所需要的规律进行整合、优化,从其论述线索中可以看出它对“音乐欣赏”学科建构的推动性贡献。

二、观念新颖 构思精巧

拓展阅读视野和促进音乐文化发展是《李鉴》在编写观念上给读者的印象之一,而以音乐体裁为艺术单元、以历史纵横向的音乐学理比较是其构思上给人的特色之处。其构思的精巧在于不同于以往个案解读,而是以专题历史沿革为导引的论述线索,这就涵盖了学术极为丰富的信息,还以“延伸”阅读的补充方式扩展其正文之外的内容,使个案解读的鉴赏中增添了宏观的学科涵容广博。而这些观念和构思又是为其欣赏的专业课程化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以“单曲介绍”为形式的、辞典式的“音乐欣赏”著述。

从观念上看,《李鉴》从影响爱乐者审美情趣的深层机理出发,进行音乐欣赏表现方式的挖掘,对音乐历史文化语境下的古今中外经典作品进行了技术性的解读。它体现了音乐欣赏在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上的实践[9],注重音乐作品的技术信息解构,注重对象的艺术品格剖析,尤其以爱乐者的知识建构为技术解析对象,以雅俗共赏的叙事方式展开其逻辑层次。

《李鉴》既有整体编写的统一性控制,亦有个案性格化的叙事展开。这种控制与展开都是编写团队深入理解既往音乐欣赏领域的优点而作出的学科化建构。如“管弦乐”部分,编写者将其分为以序曲、组曲等形式的“管弦乐”和以多曲哲理联缀的“交响乐”,这一区分既有传统的习惯又有学理的技术细分,体现出明确的整体与个体关系。在欣赏导引部分,编者以交响乐历史发展为宏观线索梳理,给读者建构起观念上的初步印象,从词意、乐意、乐史的层面为读者建立起了交响乐这一体裁的学理知识,这为后续的“名曲”技术层面的解读铺垫了基础。在《艾格蒙特序曲》个案的技术解读中,编写者以歌剧的戏剧结构为基础而将音乐结构的发展置于主题思想的层次剖析之中。这种个案的叙事在宏观的知识导引下逐步引申展开,将贝多芬作品有的“英雄性”乐意及其思想逐层渲染。这种编写观念和构思是着眼于学科教学的实际,立足于学生乐思的接受实践过程,由此彰显出《李鉴》编写的特色。

三、体例独特 结构清晰

体例的创新是《李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其体例以“艺术歌曲”、“器乐独奏”、“歌剧”、“室内乐”、“管弦乐”等体裁为结构单元,以中外音乐经典作品为个案内容为叙述逻辑,将各体裁的历史和技术特点娓娓道来。而每一部分又细分为多节,分述不同内容的代表作。这样的论述方式除了给人以体例独特而有别于以往的“音乐欣赏”,还在结构上以层层递进的展开给人以线索清晰之感,而章节式的体例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延伸的推荐曲目又有了“课外作业”的意味。每章的“欣赏导引”除了给人以体裁专题史的知识铺垫外,还给教学过程的导入注进了理性逻辑。

以国民音乐素质的培养、音乐审美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的层面看,《李鉴》从每部作品的作者、背景、戏剧结构等方面来层层推进,将普通音乐课程新标准、艺术课程实施规律予以“音乐欣赏”化的贯彻。这一强调音乐审美来推行新时期乐教核心的方式,使《李鉴》的体例具有了宏观学科视野下的具体课案实践的探索意味,这与音乐欣赏的学科发展背景是相合的,体现出欣赏的目的、内容、过程乃至逻辑这些新时期对音乐欣赏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10]。

如《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它以艺术歌曲的历史发展为“欣赏导引”,以“德奥”、“意大利”、“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别为结构单元,对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鉴赏。编者以艺术歌曲发生发展为出发点,以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国家各领的艺术歌曲鉴赏为突破口,将作品进行技术解析,并结合歌词意蕴对其抒情性特质进行了阐释。

如果从教学的角度看,《李鉴》中的艺术歌曲叙论结合、层层展开、灵活多变地将教学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呈现出来。这种体例和结构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步骤推进,也符合不同教学单元的个性展开。其思路之清晰、叙事之独特是《李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四、阐释精到 引领乐品

音乐欣赏是一种在娱乐基础上的深刻社会素质建构的有效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一项审美实践活动,还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它既是音乐实践的最终目的,又是推动时代音乐发展的力量[11]。一部优秀的“音乐欣赏”论著就是社会审美引导的美丽风景。要达到引领思想风尚的艺术效果,光依靠作品的视听还无法达到准确表意的目的,其中精到的欣赏理论阐释是必不可少的。

《李鉴》的阐释精到首先表现在每章的标题上,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抒情歌曲、“魔鬼的颤音”——器乐独奏、“今夜无人入睡”——歌剧精粹、“如歌的行板”——室内乐等。这些标题多以各体裁的经典作品为指代,使标题的指向性意图明了,直达乐意,文风活泼,加强了“娱乐性”阅读的情趣。

阐释的语言风格也是《李鉴》阐释美学的表现形态之一。如:对江文也的《台湾舞曲》 的论述,编者引论到:

20世纪早期是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发生碰撞的特殊阶段,由于多变的局势动荡,致使一些较早踏上现代音乐之路,在那个时代华人音乐家阵营中并不多见的,本该成长为世界级的作曲家,或者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却过早地断送了艺术生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就是本节所要介绍的台湾籍作曲家江文也的艺术道路及其惊世之作交响诗《台湾舞曲》(《李鉴》第191页)。

这段引论以简略的笔墨将《台湾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成就精要地呈现出来,其后,论述以“追随世界音乐潮流,追求奇特的形式结构,探求新的音响”为作品技术阐释中心,将这一创作阶段中的江文也的曲作特色呈现开来。阐释中,编者以结构内容的逐层表达为逻辑层次,如在乐曲的开始处所鉴赏的内容,它解析出《台湾舞曲》的“有意打乱旋律节奏的轻重关系”的特色,并就此延展出乐曲整体性的节奏形态特质;又以回旋曲几个插部的节奏和旋律形态特征,来说明乐曲中所运用的印象派手法的娴熟,表达了作曲家深情款款的故土情怀、对民间音乐的主动发展以及对管弦乐创作的技术和思想。这种以技术解读为中心,以作品特色和思想的呈现为延展,以结构层次的挖掘为逻辑线索,《李鉴》的阐释可谓精到。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接受的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带有主观能动性和批判精神的再创造活动。[12]而音乐欣赏是要在音乐形式内容的解读中寻求的思想的启迪和升华,把音乐作品描绘的意境与欣赏者的情感触动相对应[13],遵循创造美和接受美的规律是音乐欣赏阐释的基本准则,只有精到的乐意阐释才会触动品评音乐的美感境界。《李鉴》的阐释中注意了乐意内涵的直观性表达,如在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的阐释中,《李鉴》从音乐主题的造型分析入手,结合启蒙主义的思想背景,将席勒的诗意和贝多芬的乐意进行了对照直至解读,展示出作品中“欢乐”的思想主旨,使听乐者感受到作品中崇高、雄伟、博大和恢宏的乐境,从而感染聆听者的思想,在忘我的审美体验中获得精神的提升(《李鉴》第200页)。从这些阐释可以看出《李鉴》中的鉴乐思想,其主旨和终极目的是为接受对象精神境界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文中立意可见一斑。

《李鉴》其它方面的特点还有很多,如:谱例遴选适当、文笔流畅活泼、论述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等。这些特点都将使其“音乐欣赏”的诠释具有学科化、学术化、艺术化和可读性特色,必将使读者更能从中感受音乐欣赏的理论价值和艺术美育贡献。

当然,作为初尝音乐欣赏新形式的学科化实践,《李鉴》也并非完美无瑕。比如:从总体上看,它在细致展示音乐作品创作过程的同时,导致其背景知识部分的展开过于繁琐,这一“喧宾夺主”的“展开”影响了所要进行的技术解读等主体部分的展开;从局部来看,编者将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门德尔松的《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等作为室内乐的体裁,这显然不适合编者对室内乐体裁的界定;而局部比例失衡也限制了某些体裁解读的正常展开,如对音乐剧部分的阐释,《李鉴》只用了《演艺船》之“老人河”、《猫》之“回忆”、《音乐之声》之“孤独的牧羊人”三曲具有片面性无法全面展现处于“朝阳产业”发展态势中的音乐剧艺术的音乐风采。这些欠缺如能在将来的修订中予以调整和完善,可能会使《李鉴》走进更多的教学课堂,并为更多的赏乐者所喜欢。

参考文献:

[1]赵?h.中外音乐欣赏-序[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

[2]钱仁康.中国音乐欣赏丛书-总序[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3.

[3]冯长春.黄自音乐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及其本质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0(3).

[4]晓耿. 简评《音乐欣赏手册》[j]. 人民音乐, 1982,(11).

[5]沈念慈.寓深于浅 博约相照——简评钱仁康的《音乐欣赏讲话》[j].人民音乐,1985(8).

[6]王震亚.世界现代音乐的投影——《现代音乐欣赏辞典》简介[j].中国音乐学,1998 (1). 汪申申.全方位了解现代音乐的良师益友——评《现代音乐欣赏辞典》[j].人民音乐,1998 (2).

[7]刘诗嵘.误人子弟的“圣经”[j].人民音乐,1996(6).

[8]刘国杰.一本谬误百出放胆抄袭的教材——评《中国民族音乐欣赏》[j].中国音乐,1992 (4).

[9]周海宏.走出用文学化、美术化方式理解音乐的误区——对普及严肃音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j].人民音乐,2001 (3).

推荐期刊
  • 美术
    刊号:11-1311/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美术向导
    刊号:11-2825/J
    级别:部级期刊
  • 美术文献
    刊号:42-1756/J
    级别:省级期刊
  • 美术之友
    刊号:11-1414/J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