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理论工作要点8篇

时间:2022-03-29 13:02:34

理论工作要点

理论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桥梁;施工;安全管理;要点

0.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通车里程也逐渐增多,促使桥梁的数量也随之增多。而桥梁施工管理的严谨有序、节能降耗、有法可依、劳资双方的和谐对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与否来说重要性极大,桥梁建设工程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安全,所有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生产活动,并贯彻“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是利用法规、技术、组织等手段,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理论,使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由人、物、环境构成的施工生产体系保持在最佳的安全状态,使项目安全目标得以实现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1.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1.1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具有较多的难点

因为桥梁施工是露天作业,自然环境对桥梁施工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再加上桥梁水下、地下、高空等的作业环境、易燃易爆物以及大型机械都比较多等等,导致了桥梁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具有非常多的诱发点,所以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必然存在着许多的难点。

1.2安全管理中要注重劳动保护责任

由于桥梁工程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施工,施工中人员数量较大,交叉、高空作业较多,施工机械也比较集中,导致其施工中会有比较大的危险性,所以要对劳动保护措施进行加强,对劳动保护责任有明确认识,保证桥梁施工工程具有安全的施工条件。

1.3安全管理中施工现场是重点的管理内容

这是由于人员、物资、机械都集中在施工现场,而且施工现场同时还是工、料、机相结合的作业场所,所以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发生的机率非常的大。

2.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2.1海上桥梁施工安全管理

海上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与陆地施工相比主要不同在于存在更多的危险性,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应该从创造施工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设备设施齐全完好,及时准确收集气象水文信息和开展海上施工安全教育四个方面入手。具体说来,应尽量减少海上作业人员流动的频率,保证海上工作平台和通道等安防设施齐全完好;掌握及时可靠的气象水文信息,尽量避免恶劣气象和水文条件下作业;印发安全施工资料,组织开展安全系列教育工作,并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检验;各个作业面加强日常现场安全检查,严抓高处作业、大型构件装载等危险系数大的关键工序。

2.2山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

由于山区地形复杂给桥梁施工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将安全人机工程技术融入施工安全管理中,有利于减少桥梁施工事故的发生几率并保障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山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主要从合理利用桥梁施工人员心理特征和防止过度疲劳入手,因为在山区桥梁施工工程中,人为不安全心理与环境条件限制产生的复合作用是主要不良因素,充分保证安全防护系统如SNS柔性防护系统的实施到位,加强不安全心理的综合管理,以划分若干个小群体针对性的培养安全骨干,通过群体心理引导养成安全生产习惯,使得每位作业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减轻施工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技术熟练程度的同时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2.3公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

公路桥梁施工受环境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复合影响,应充分利用群体心理,通过培养安全骨干提高整体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生产的习惯;通过提高机械自动化水平和员工技能,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杜绝过劳现象,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部署有针对性的技能考核;采用不同的色彩标志预防事故发生,坚决淘汰高耗能,污染严重,技术改造不经济的设备,定期正确保养机械设备,特种设备需经过安全检测后才能投入使用。

3.加强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3.1构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可以通过奖罚制度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奖罚制度完善可以使员工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进而保证工程质量。对由弄虚作假、违规操作、擅离职守、隐瞒质量等行为造成事故的人员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而对工作积极认真, 事前对重大事故进行预防的班组或人员要有相应的表彰奖励,使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得到提高。

3.2保障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心理等因素都会使施工人员有不安全心理的情绪。所以要综合分析施工人员不同环境下的不良情绪,使施工人员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消除,这就需要在日常施工中基层管理人员深入到施工人员周围,对施工人员情况进行观察收集,对其心理变化动向能够及时发现,使得由施工人员情绪问题所产生的操作安全问题得以降低。

3.3检验安全设施

施工企业要对桥梁施工中所使用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的校验,为其安全防护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安全绳断裂问题可以通过定期的校验得到有效减少,避免了人员伤亡,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3.4管理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桥梁施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复杂工程,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所以在桥梁施工中安全管理要充分考虑到施工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对一些没有认识到的安全因素给予强化,使安全管理实施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多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可以使施工安全事故有效的减少。

3.5避免施工中的过劳现象

桥梁施工中要使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避免疲劳过度,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①对施工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进行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行降低,使生产安全水平得以提高;②安排休息方式时要对工作强度、工作方式有一定的参照,与之相结合,在施工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③如果工期允许,就尽量对轮班工作制度进行减少,使施工人员休息时间充足;④为使员工的疲劳度得以恢复,可以对丰富多彩的娱乐和体育活动定期开展,同时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桥梁建设开始得到极大的发展,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是建设工程中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对施工多方面都有所涉及。因此,桥梁施工企业需要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人员培训和现场管理等工作进行加强改善, 并且对施工安全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得以实现。 [科]

【参考文献】

理论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 装修阶段 监理工程 工作要点

技术丰富及建材行业发展给建筑行业施工水平提高带来了很大机遇,人们对生活审美要求提高使得建筑内部装修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随着建筑室内装修工程数量逐渐增加,在这个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对建筑施工中的装修工程的监理工作,对建筑内部改造及装修环节的过程进行监督及管理,确保及时发现施工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装修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及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一、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风险识别

1.火灾和爆炸隐患

在建筑物的装修过程中,我们必不可少的是进行切割、焊接,在进行切割、焊接等装修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火花、吸烟等因素引起不必要的火灾。如果建筑物内的堆放的有易燃易爆的物品,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进行建筑物装修的过程中,监理工作一定要查看建筑物内是否堆积了大量的易燃易爆的物品,如果有这些危险物品的堆放,一定要及时的清理干净,避免因为装修过程中切割、电焊等引起火灾。

2.因为施工引起的调度保护误动或者调度失灵工作

建筑装修过程中会因为拆装、安装作业等工作引起大量的粉尘、垃圾及锤击振动。这些震动会间接的引起调度保护误动,进面引起调度失灵的事故。

3.高空坠落、坠物

建筑物在装修的过程中,高空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进行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一定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持证上岗的工作人员。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切不可因为疏忽大意面于安全工作于不顾。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培训中要求的操作规范来施工作业,尤其是自身的安全帽、安全鞋等保护用品一定要佩戴正确。

4.起重伤害

建筑物在装修过程中,对装卸车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驾驶装卸车、起重车的人员一定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合格人员,在驾驶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作业。切不可因为疏忽大意出现起重车误伤人的事故。

5.职业本身的伤害

所谓的职业本身的伤害指的是在建筑物的装修过程当中,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噪音及一些化学材料的影响。施工人员在装修过程中一定要戴好各种防护工具,将这些有害物质、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伤害降低的最小。

6.建筑垃圾的排放

建筑物在装修的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装修材料,这些装修材料的尺寸于建筑物本身并不是吻合的,因此需要施工师傅们对这些建筑材料进行切割和裁剪,在切割和裁剪的过程就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材料,大量废气材料的堆积就会产生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堆放时间久了不仅会影响建筑物装修效果的美观,面且也会进一步影响附近居民的健康。所以作为监理单位,一定要监督相关人员将建筑垃圾及时清理、运走。

二、安全监理组织的监理与工作方法

1.规章制度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同时也是对工程施工行为进行约束的保证,所以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制定科学规范的监督管理制度,用明确的条文制度对建筑工程装修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步骤及工程单位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要求予以明确。明确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分工要求,增强工程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将责任分工标准落实到个人,要求工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严格遵守自己的义务,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负责。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

2.在施工之前要对参与工程所有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工程监理部门在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范开展监理工作,并且要重视监理工作执行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要注重其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及责任意识培养工作。执行装修任务的工程施工人员都需要进行安全培训,不管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职位较高的管理人员还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都需要经过培训并且考察合格后才能进行装修操作。另外,工程监理部门还要对施工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工作,让工程参与人员能够随时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培训学习中除了向施工人员传递先进知识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安全责任意识培养,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在建筑装修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监理工作者在实际的监督及管理工作中需要拓展监理的范围,重视监理工作的细节并且还要加大监理工作的执行力度,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装修阶段的工程监理质量,提高建筑内部装修的效果,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总体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三、对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处理

工程监理人员在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检查是需要对电梯井的建设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若在质量检查工作中发现电梯井脚手架与安全规定不相符的问题,需要及时向有关工程部门报告,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整,对脚手架质量及规格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后才能在工程中继续使用。而对于在一些在电梯中堆放杂物的现象,一旦发现就需要进行及时清理,怎样才能排除电梯运行中存在的火灾隐患,防止建筑出现火灾事故。另外,要求监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要做好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工作,并做好隐患解决工作,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奠定基础。

四、监理工作具有哪些意义

监理工作的实质其实是为更多的施工从业人员和建筑物保驾护航的,是去发现和整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只有将这些小的安全隐患灭少在摇篮之中,才不会酿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只有这样才能施工的顺利,保证更有建筑物的顺利装修和每一位业主的安居乐业。

监理工作看似微不足道,甚至会引起施工单位的怀疑和不满,但是监理工作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作为施工单位不仅要积极配合监理部门的工作,而且对于监理部门提出的不合格因素,还要积极的整改,切不可不以为然,马虎大意,置监理部门的意见于不顾,一意孤行,最终会酿成大祸。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内部装修工作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其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装修的质量,还要重视对装修风格、色彩搭配及舒适度等因素进行考量。由于能够影响建筑装修阶段施工效果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其监理工作,这样可以使工程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失误,为装修施工质量提高奠定基础。因此,工程监理部门应该对建筑装修环节中的监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视,以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理论工作要点篇3

关键词:物资管理;采购;储备;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41-0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机构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拥有、使用资产的规模急剧膨胀的同时,物资管理难题也越来越大。

一、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的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各种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供应、保管、发放、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工作的总称。

物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衔接好生产各个环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物流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工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若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市场很可能就会被别人占领,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保证,是改善企业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当前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物资储备量过大,占用资金过多,资金利用率较低。没有充分利用预算、集中采购等手段对物资进行有效的事前、事中监控。相关部门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对本单位现有物资的情况缺乏整体概念,对物资购置的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没有从节约、整合资源的角度合理安排物资购置预算,往往出现重复购置,部门资源独享。

2.物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物资管理意识淡薄,主观认识不足,对物资管理的重要性了解不够,规章制度不健全,重购轻管、重钱轻物;措施不到位,管理混乱,甚至人员不到位;物资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账实不符,物资流失现象存在,物资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

3.物资采购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影响了物资批量采购的效能作用而物资采购本身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波动较大,物资管理的信息交流和利用网络技术从多渠道、多方面收集物资流的信息不够,面对瞬息万变的物资市场价格反映比较迟钝,这样往往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4.库存管理工作薄弱,清仓利库工作滞后,致使库存物资积压和浪费严重。

5.忽视物资使用过程的监控,物资处置不够规范。财务部门与物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只管物资的财务核算,物资管理部门对物资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具体办法,物资使用部门无管理制度、无管理人员、财产登记不全。企业向各部门安排、配置了物资以后,对使用情况不闻不问,以致于一些物资已长期不存在,企业却一无所知。

三、加强物资管理的主要措施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企业要在思想观念、运营模式、经济体制、管理方法等各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

1.提高认识,建章立制,强化物资管理观念。物资管理长期以来都是企业管理中较为薄弱、容易忽视的地方。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人认真监督管理,根本原因就是观念淡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物资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成本核算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应大力度宣传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学习培训,使大家充分认识加强物资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违法违纪的危害性,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企业清产核资工作,我们并不少见,但平心而论,清产核资工作要完全做到位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资产清查的范围很广,使用部门分散,种类繁多,大到一幢办公楼,小到一张椅子都是清点的范围。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清产核资,可以全面掌握企业资产的真实信息,掌握资产最真实的现状,这是加强管理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工作。进行全面的物资清产核资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数据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物资管理基础数据库,另一方面可以为科学分配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基础数据。

3.编制物资计划。加强物资预算管理,物资预算是在企业实际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需要,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做好预算,在计划、生产技术等部门的专业审查后,编制出物资计划。相关部门在编制年度预算的过程中,对物资购置预算要作全盘考虑,对提出的物资购置预算报告不能有求必应,在不影响日常生产的前提下,杜绝不必要的浪费行为,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

4.健全采购管理制度。物资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合理的采购分工,科学的采购方式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根本保障。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规范采购管理,利用批量优势,降低采购价格,优化采购方案、全面分析采购成本、加强供应管理、控制供应成本,是物资部门围绕企业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集中批量采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降低采购价格的前提。只有集中才可能形成批量,才可能在市场采购中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才可能争取到优先优惠的服务。

5.加强物资储备管理。为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必须做好仓储管理工作,使企业的物资储备管理科学化、条理化、规范化。

采购物资到货后,物资验收人必须严格按采购计划,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规格、品种、价格和质量认真审核、验收,质量不合格的物资予以退货。以确保采购物资品种准确、数量相符、质量达标、价格合理。

完善物资进出库各种手续,并定期进行盘点,保证仓库中的物资种类与数量和账目上的相同。做到购置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证账实一致。对随意侵占、挪用、非法交易以及毁坏、窃取、丢失的违法违纪和失职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损失的还应该追究法律责任。

确定物资储备定额,保持合理的物资储备量。储备过多,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及消耗大量保管费用,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储备过少,一旦物资供应脱节,会影响生产的连续性,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已经加入WTO,与世界的接轨是必然的趋势,物资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也同样不可避免。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物资管理工作当作重点来抓,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素质,建立起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理论工作要点篇4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煤场管理;工作要点;电力需求;燃料;煤炭资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1-014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69

煤炭资源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运行的基础,火力发电厂大部分的发电成本都用于煤炭资源的采购及储存,因此煤场的管理工作对于火力发电厂至关重要。科学有效的煤场管理措施能够极大地降低发电厂成本,进而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但当前我国大部分火电厂在煤场管理中呈现出“重供应,轻管理”的不良现象,煤炭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本文主要从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煤堆体积测量、扬尘污染、煤炭自燃等方面分析火电厂煤场管理方法。

1 建立完善的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

当前,大部分火电厂的煤场管理都采取人工管理方法,这就使得煤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煤场基础数据统计不及时、燃煤堆放时间过长,造成煤炭的发热量过低难以满足锅炉的需求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煤场管理的有效性,建立完善的数学化煤场管理系统十分有必要。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煤场的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火电厂的煤炭存储量,可以明确煤堆的位置、存放的时间、煤炭的质量等信息,为燃料工作人员合理掺配煤炭资源提供精确的数据基础,使煤炭能够充分燃烧,降低煤耗,减少火力发电厂的发电

成本。

2 科学测量煤炭储量

我国的大部分火力发电厂在测量煤场煤炭储量时都采取人工盘煤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业量较大,受工人工作时间及工作效率的限制,工作周期比较长,且人工盘煤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因为人为失误造成测量误差。为了降低人力成本、缩短工作周期、提高测量精准度,火电厂在测量煤炭储量时可以使用大型散堆料煤体积测量系统,采用立体视觉测量装置,不会受到时间、人力的限制,通过摄像照明塔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煤场的图像测量采集工作,然后利用微机设备对图像进行拼接,最后通过计算机短时间内迅速精确的计算出煤场的煤炭储量,盘煤效率明显提高。

3 降低储煤场的扬尘污染

煤场内煤炭的装卸、整形、取煤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影响了储煤场的环境,对储煤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同时还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因此降低储煤场扬尘污染是储煤场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下文主要从干煤棚安装、自动喷淋降尘系统的使用两个方面分析火电厂煤场扬尘污染的管理方法。

3.1 干煤棚建设

干煤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煤堆,防止煤炭资源在雨雪天气受潮,减少储煤场的扬尘污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火电厂在煤炭管理时开始采用干煤棚。干煤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四点要求:(1)煤棚内必须保持空气流通,且空气质量必须达标,以满足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需求;(2)煤棚内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保证煤炭运输时的作业空间;(3)煤棚空间面积形态最好保持梯形状态、作业空间线条最好为弧形。现阶段,大部分火电厂的干煤棚都采用横跨度较大、覆盖面积比较广泛、空气流通性好、储存于作业空间充足的柱面结构;(4)由于斗轮机、装机容量不同,干煤棚的空间体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干煤棚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火电厂实际情况设计规划。

3.2 自动喷淋降尘系统使用

自动喷淋降尘系统能够从喷枪喷头中喷出来均匀的雨雾,有效降低煤场空气中的煤粉扬尘,它能够自动旋转,且喷枪的喷射距离较远、范围较广,因此可以覆盖煤场中的所有盲区;可以实现远程全自动控制,方便煤场管理人员的即时操作;拥有多种设定程序,如果部分角落地区难以覆盖,还可以使用手动控制。自动喷淋降尘系统不仅能够减少煤场的扬尘,还能够适当地降低煤堆的温度,防止堆放时间过长或者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导致煤堆自燃,为发电厂的工作人员降低安全隐患,保护发电厂的经济效益。

4 防止储煤场煤堆发生自燃

4.1 储煤场煤堆发生自燃的原因

煤炭资源在常温下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大量的煤炭积聚在一起会导致热量聚集,随着煤堆内积蓄的热量不断增加,煤堆的温度会升高,温度的升高会进一步加快煤堆的氧化反应速度,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下,煤堆温度持续升高,当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后便会导致煤炭自燃。此外,煤炭资源长期堆积的过程中,煤炭空隙内会产生大量的微生物群,它们的生长过程中可能或产生氢气、甲烷等易燃物质,煤堆温度升高时,也会导致其自燃。造成煤堆自燃的因素有许多,比如煤炭的变质程度、黄铁矿含量、煤堆的形式、外界的气候环境、风向等。一般情况下,高煤阶煤如贫瘦煤、无烟煤等长期储存,发生自燃的现象较少,但褐煤、长焰煤等种类的煤炭资源随着变质不断降低,比较容易发生自燃;此外,煤粒间孔隙较大、煤炭中水分含量较低、外界温度较高、煤堆中混杂着油毡、废纸等易燃物品、空气流动量较小等都容易引起煤炭自燃。煤炭自燃不仅会给火电厂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止煤炭自燃是煤场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

4.2 防止煤堆自燃的有效措施

4.2.1 合理组堆。防止煤炭自燃的措施应该从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进行考虑:温度、氧气及火源。煤炭资源在堆放过程中应该保证煤场地面干燥坚固,不存在炉渣、油毡、废纸、干煤粉和其他易燃物质。为了方便煤场排水,煤场地面应该有一定的坡度,防止长时间堆积后温度变化较大,煤堆不宜过高;煤炭堆放应该避开地下的热水管道、蒸汽管道等相关热源;不同的煤种应该按照相关参数分开堆放;为了尽量减少煤堆的氧化反应,可以在煤堆上加一层煤基覆盖层隔绝空气,注意煤基覆盖层不能影响煤堆的散热。

4.2.2 定期测量煤堆温度。煤堆自燃需要经历潜伏期、高温期、自燃期三个阶段,这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通过控制煤堆的温度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煤炭资源自燃。火电厂燃料管理部门应该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煤堆的测温工作,合理分布测温点,测温工作完成后,要记录测温时间、区域、煤堆温度等相关信息,一旦发现某部分煤堆的温度接近自燃点,即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自燃现象发生。此外,控制煤堆温度时严禁使用灌水降温的方法,防止灌水量不足,灌水程度不均匀导致温度热量迅速蔓延。

4.2.3 缩短煤炭堆放时间。煤炭长时间储存容易引起自燃,且煤炭氧化也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火力发电厂在煤炭使用过程中应该避免发生烧新煤存旧煤的不良现象,新旧煤分开堆放,缩短煤堆的存放时间,防止煤炭资源变质的同时,减少热量损失。

4.2.4 合理储备。火电厂在煤炭储备的过程中,不能盲目采购,致使火电厂煤炭资源不足或者煤场中大量煤炭资源堆积。煤炭资源不足会使电厂发电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影响电厂当地的正常供电;煤炭资源大量堆积又容易造成煤炭资源自燃,还会增加火电厂资源采购成本。因此火电厂煤炭资源的储备必须根据电厂实际的需求量及电厂所在地煤炭供应量合理采购。

5 结语

火电厂煤场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煤炭资源及煤炭热值的损失,降低煤场的资源管理成本,提高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因此燃料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煤场管理方法的研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火电厂煤场管理目标,增加火电厂核心竞争力,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向学军.论述火电厂煤场管理工作要点[J].行业踪迹,2013,(8).

[2] 畅学辉.浅谈煤场管理在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电力建设,2009,(11).

理论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 制造成本 管理体系 保障措施 内部招投标 动态管理 经济目标责任书 成本分析 奖惩兑现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理论界公认的最为复杂的管理难题之一。因为,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使管理工作务必以“项目特点”为中心展开,所以,其管理的组织模式层出不穷,其管理方法、控制措施多种多样,但是,其管理的目标主要有四个: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本文涉及的只是成本管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要点。

首先,我们要从“管理”概念的准确理解开始。传统的“管理”的概念是指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这是一种“专制”的思维模式,如果,把这种概念不加思索的搬到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中,必然造成公司内部上下级的不信任和不团结,甚至造成对管理措施的抵触情绪,那么,不论多好的管理主张或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失败收场。那么,“管理”的准确定义应该是什么?管理是“负责的自治”组织机构对企业贡献的责任,明确的标志和组织的原则应该是职能而不是权利。故我们所探讨的项目部成本管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企业对项目部实施“专制”管理,而是研究以项目部为成本管理的主体,企业如何推动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下面我们将围绕建筑产品的直接成本棗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部的间接费,同时结合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特点展开讨论。

一、企业内部形成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建立成本管理保障措施。

长期以来,部分施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尽管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管理知识的匮乏,导致管理方法陈旧,很难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一些高级管理人员采用了秋后算帐的管理方法,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有些项目经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验收和发料。这样表面看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但却没有了成本管理的责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工程实施中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控制、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棗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各职能部门围绕成本管理这条主线,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项目部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在对项目部实行量化管理的同时,职能部门不能丧失服务的职能,包括对项目部提供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业务培训、对外协调、经营工作的支持等,为项目部创造一个良好的后方保障体系及工作环境。各职能部门通过过程中对项目部进行的量化考核、评分的累积,至工程完工,则完成了对各项目的量化考核和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的评定,提交预算、财务部门,作为对项目部是否实现各项经济目标,进行综合考核和经济兑现的依据。这样,各职能部门在完成各自对项目部垂直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又实现了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勾通联系。

二、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该工作完成后,与成本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就通过内部竞争机制自觉地制定了符合建筑产品“单件性”特点的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检查措施、考核制度,达到了管理“自治”的目的。对于因特殊情况或中、小型施工企业,无法采用内部招标的,也必须建立成本管理目标的合理性讨论制度。

1、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的必要性和优点如下:

引入内部竞争机制,可充分调动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水平。

一些企业对项目部任务的分配,采取指定式或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方式进行,二种分配机制均存在很多弊端。

按照指定式分配任务的方式,由于企业对外:面对的是激烈竞争的招投标市场,对内: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内部分配工程任务的管理方式,不论项目部管理水平高低,均可分配到工程项目,这种分配任务的方式,必然导致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下达任务的“专制”化方式,久而久之,企业将陷入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企业内项目部会出现对自上而下的成本管理目标的抵触情绪,严重的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作风,丧失自主进行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和动力,目标成本的确定难以真正体现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企业最终将承担因为项目管理水平低,而丧失整个企业的对外竞争力的风险。

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也有弊端。现代企业如同斜坡拉球,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两种力量,向上牵引的力是市场的开拓能力,球下方的支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高的能力。

这两种能力同等重要,若一味强调牵引力,而忽视了支点的作用,球将下滑,严重时甚至丧失整个市场。如果按照谁揽到任务给谁干的分配机制分配工作任务,一方面,将导致企业内部只重视市场经营忽略内部管理的风气,其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以包代管”,其后果是公司承揽的任务多,工程干砸的也多,工程质量难以控制,工程成本管理一笔糊涂帐。这样会导致企业将不正常市场竞争手段视为主要手段并以此代替内部管理目标,最终将在市场上因为失去信誉而丧失竞争能力。而我们的建筑市场中,这种重经营、轻管理的企业,仍有很大一部分,这样,现有的施工企业将因为重视目前利益而丧失长远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项目部没有任务而息工,另一些项目部因任务偏多而分包给外单位,企业额外增加了息工人员的工资或生活费,以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同时项目部在息工期间还要开支间接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固定费用,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施工企业急需要改革内部管理,在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间寻找平衡点: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搞好成本管理。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项目部对外自行承揽的项目,必须纳入企业内部管理体系,项目部拥有优先权承揽该工程的施工,但必须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进行内部竞争后,挖掘合理成本管理目标潜力后,在同等合理条件下方可确定优先权的使用。如果,遇到工程技术要求难度大、成本管理风险大的项目,企业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项目部管理班子,保证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

转贴于

2、测算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具体如下:

预算直接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造价组成、按照制造成本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现场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对于预算造价中的其它费用,如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规费(含劳动保险费、定额编制费、费)等,不包括在预算直接成本内,作为工程完工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的指标。

预算直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费往往低于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费,在进行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人工费的测算时,是按照各分部分项工程预算工程量与分项工程量人工工资单价的乘积核定,实行平米包干;现场管理人员的工资则根据不同类型工程核定平米包干指标;项目部后勤管理人员工资包干基数,按每年承担工程规模大小核定。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对于用量大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周转材料支出计划成本,根据周转材料使用计划量、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进行计算。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租赁时间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重要的参考因数还有企业已有的内部成本管理历史数据。历史数据的收集、总结工作非常重要,其成果是企业的关键性技术秘密。

成本管理目标的测算难度最大的是动态测算工作,其工作内容函盖工期成本测算、质量成本测算、风险因数测算。对于成本管理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风险测算,寻找降低或规避风险的途径。

按预算直接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及历史数据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充分考虑动态成本管理因数后确定制造成本包干价。

三、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在经济目标责任书中,明确项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资金回收目标、进度目标及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动态控制的程序和方法,明确奖惩兑现的办法、时间、兑现的额度。其中实现成本目标是项目部奖惩兑现的前提,未实现成本目标的节约,则不予以项目部的奖励兑现;其它各项目标按重要程度,确定所占比重,由各职能部门对项目部进行单项考核评分,按单项目标所占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使项目部的奖金与综合评分值挂勾,实现质量与成本管理并重,且成本管理一票否决制的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项目部根据经济目标责任书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目标分解,使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承担相应的指标,并与奖罚挂钩。同时项目部应成立由核算员、材料员、财务人员、技术员等共同参与的成本核算小组,接受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垂直管理,同时接受项目经理的直接管理,成本核算组按照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经济目标责任书各项指标的分解、实施、监督、考核以及对企业核算部门的工作对接。企业各职能部门将加强对项目部的检查、监督、指导和服务,使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在企业的监控下有效进行。

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质量、成本、安全、文明施工、进度等各项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由此发生的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找到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又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带来的返修,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将加大企业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总之,对项目部考核的指标必须尽可能简单化,又必须直接与业绩挂钩,不能参杂业绩以外的任何因数。

四、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理论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制造成本;管理体系

引言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一个理论界普遍认为比较复杂和困难的项目之一。在此其中,建筑产品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产品比较特殊,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每个项目的各个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展开。所以,针对不同的项目,其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仅从项目的成本管理入手,对项目管理中的成本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索。

首先我们也要明白一个概念,就是我们这里所探讨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不是我们单纯意义上的对项目部的限制性质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而是以项目部为主体,在进行项目的策划和施工中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从项目部这个主体出发研究企业推动成本的管理工作。

1 在企业内部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完善企业的内部的成本管理体制是一种体制和系统的建设性问题,这个系统包括在企业内部建立成本管理的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保障体系。

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它贯穿于从工程前期的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成本预测、到资金的回收、竣工结算的审核、保修期的结束等全过程,涉及到经营部门、财务部门、预结算部门、物质供应部门、质量部门、安全部门等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亦即成本管理是一项全员共同参与、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督、管理完成的系统工程,企业内可形成以财务、预算部门为主,材料、质量、安全等其它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完成以项目部为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成本管理过程,最终形成企业内部的一个价值链,通过价值链的活动来创造效益,其中某个环节的受阻或不畅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价值链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企业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建立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即成本管理工作应遵循的程序和规范,至关重要。首先,须理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的关系,理顺项目部与专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形成规范的、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规定;其次,须结合项目特点,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及考核制度,制定配套的激励机制和奖罚政策并予以及时兑现。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和保障。

2 建立事前控制机制,合理确定成本管理目标。

成本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好的方法是:企业内部对各项目部实行招投标制。这样可以对成本管理的目标进行自下而上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充分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数、成本管理目标技术上合理性、实现成本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各管理人员的具体目标及职责。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地调动各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使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得到优化的配置。对于以企业为主参与招投标中标的项目,应该按企业预算、财务部门为主测算的中标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对建设方的承诺作为内部招标的基本条件,让各项目部进行投标,对成本、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目标进行竞争和具体保证实施措施的比选。通过竞争,促使各项目部不断挖掘自身成本管理的潜力,测算具有竞争力的成本目标值,承诺施工合同中关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条款,企业可根据项目部的竞争条件,实力,对比企业测算的成本目标,确定成本管理目标和与之配套的动态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选择管理水平高、满足企业管理目标要求的项目部来承担工程任务,最终达到保证质量、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这样,在项目部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可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的高级管理层在这样的良性管理环境中适当引导,根据各项目部的特点,可以轻松地培养出高水平的精干的专业项目部。当然,管理水平低的项目部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行成本管理,必须确定客观合理的目标成本,我们可以制造成本包干价作为目标成本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造成本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直接发生在项目部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等费用。制造成本的预测是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进行,采取量价分离、以收定支的原则进行测算,即制造成本的预测不以对建设方的优惠下浮比例相关,原则上不突破中标预算费用。制造成本是在分析、测算预算直接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补充、比较后确定。

3 签订经济目标责任书,建立项目部的责、权、利挂勾的奖惩机制,该机制必须能对项目部实施动态管理。

项目部是工程实施的主体,是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人,项目部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重要位置。而有些企业因各部门、每个其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因此,企业在确定实施工程任务的项目部后,应及时与项目部签定经济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奖罚分明,是促进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

4 及时进行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效益分析、奖惩兑现工作。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重视项目成本核算、分析,并进行数据的收集、积累,建立企业成本数据库,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为对外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构成和影响成本因素的分析,进而对项目的赢亏进行分析,找出项目的赢亏点,指导今后的项目管理,考核项目部的成本管理水平,弄清未来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向,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只有推进成本战略,逐步建立信息资源优势,才能对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才能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工程竣工后,根据项目成本分析、效益分析数据,及时进行奖惩兑现,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地进行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对成本管理水平高的项目部的成本管理经验进行推广,对项目经理则在工程任务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提高项目部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动态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积极适应WTO的规则要求,又是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并且只有成功的管理才能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只有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最终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胡文发 何新华.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连怀.现代企业制度下成本管理观念转变[J].财会通讯,2004。

[3]齐宝库.《工程项目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4]周健临,《管理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

[5]杜训,陆惠民编著,《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刘红霞.浅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之友, 2006(5)

[7]仰玉珍.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管理.市政技术,2006(3)

理论工作要点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素质

[作者简介]谭永平(1959-),男,广西乐业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广西南宁530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广西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A26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35-02

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以及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需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和永恒的主题。搞好教学建设和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要提高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水平,必须首先认清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并明确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队伍的能力素质要求。

一、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教育教学建设和管理的内涵也随之日益丰富、任务也日益艰巨。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除具有事务的繁杂性、手段的技术性、管理的灵活性、过程的指导性、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教学建设和管理组织的系统性。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管理的层次看,它包括学院、教务、系部、专业团队、课程团队等五个层级;从管理的流程看,它涉及“决策和规划、组织实施、指导和协调、评估和激励”等环节的工作。只有建立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高效、精干和完整的管理组织系统,才能有效支撑和确保这一系统的有序运行。

2.教学建设和管理内容的整体性。高职院校教学涉及学校运行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专业、课程、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要素或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环节,最后影响到整体效果和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要从整个学校的发展目标出发,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专业建设和发展,统筹谋划教学管理和评估,使各种教学要素的组织和管理做到有机协调、整体优化。

3.教学建设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性。当前,我国党和政府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近年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和指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政策。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必须以这些方针政策为指导,才能确保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方向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教学建设和管理机制更需要创新,一是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促进一个学校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高职教育要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建设和管理机制和模式。二是因为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历史不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别,在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建设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目前还在不断探索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还是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三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等,而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规格是发展和变化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要素也是多元的。这些都需要通过创新教学建设、管理的机制和模式,才能有效调动各要素的积极性,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教学建设和管理规划的前瞻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最忌短期行为。因此,在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中,应更加尊重人才成长的规律,从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战略需要出发,准确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应该着眼长远、着眼未来、着眼发展。对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5.教学建设和管理方式的开放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这也是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教学全过程的开放性决定了高职教学管理和建设的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管理和建设中树立多元开放的教学主体观和教学体系观,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教育管理学生,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和评价。

6.教学建设和管理形式的民主性。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教师和学生是被管理对象,也是管理主体。教学目标是要靠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实施,也要靠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来实现的。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存在共通之处:都需要内因发挥作用,都需要有内化的要求,都需要共同的参与。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参与教学决策,参与部分教学管理,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听取他们的心声和意见,这样才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失误,提高教学管理的成效。

7.教学建设和管理方法的探究性。教学管理既是行政管理,也是学术研究,尤其是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类别的高职教育,在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上尤其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而不能只凭经验照章办事。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必须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不断钻研,不断探索,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这样才能把握管理的规律、方法和技巧,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

8.教学建设和管理方式的服务性。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服务,高职的教学管理也是如此。因此,高职教学管理只有为教师服好务、为学生服好务,他们才会自觉地把学院的管理要求作为自己的需要和行动,才能激发和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管理。

9.教学建设和管理目标的导向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学校的教学管理就是该校办学理念和育人思想的一种直接体现。它是一种有目的管理与教育活动,教学管理的思想、管理的内容、管理的制度、管理的运行行为等都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直接的导向作用。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对教师和学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充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相反,教学管理如果出现了偏移甚至是错误,势必会对学校的常规教学和人才培养造成错误的导向,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学校的效益和信誉。

二、高职教学建设与管理队伍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根据新时期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特点,高职教学管理队伍人员应具备三种素质、八种意识、三种知识、六种能力。

1.高职教学建设与管理队伍人员要有三种素质。首先,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的任务也日益艰巨和繁重。这就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境界,认识到从事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淡泊名利,他才具有愿为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奉献毕生精力的精神和搞好教学管理的无穷精神力量,才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才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其次,具备良好的岗位职业素质。一是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校企合作,建立充满活力的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坚持以“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紧跟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步伐,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关注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的新成果,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二是要具有敬业的精神,教学管理内容烦琐、工作头绪多,事务繁重,需要经常加班加点,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做到不为名不为利,任劳任怨;三是要具有认真踏实的态度,高职教学管理是一项极其琐细而又重要的工作,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关乎教学运行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认真踏实的态度去做好每一项细微的工作,才能避免或减少失误,才能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四是要有谦虚的作风和严谨的品质;五是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最后,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的责任和压力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任务增加,工作节奏加快,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工作涉及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广、越来越复杂,协调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重,有时甚至还可能遇到一些误解等。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应对。

2.要具有八种意识。首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了内涵发展的时期,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和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如何构建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这些都会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勇于开拓,勇于改革,勇于实践,勇于创新,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加强科学研究,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教学建设和管理工作。

其次,要有大局意识。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方面、各要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产生合力。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而不能从本位出发。

最后,要有服务意识。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就是提高效率。教学管理工作是直接面对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教学管理者的服务态度、一言一行都会对教师、学生产生影响。管理服务到位,就能激发和调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之,则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热情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咨询,满足他们的需求,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另外,还需要有长远意识、开放意识、政策意识、民主意识和规范意识。

3.要有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高职的教学管理工作要求管理者能够了解和把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协调各种要素和关系,它涉及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因此,作为高职的教学管理者必须重点掌握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一是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二是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包括管理学、社会学、系统论等。三是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一方面是岗位业务知识,如要懂得教学的基本过程及其各环节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等;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的原则以及课程的内容特点等。

4.要具备六方面的能力。一是善于学习和研究的能力。随着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入,教学建设、改革和管理的新经验、新措施和新办法等也不断出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在教学管理中也会相应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教学管理人员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学到新经验、掌握新理论,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

二是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管理涉及上级管理部门、教学系部、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师及学生等部门和对象,教学管理人员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准确的理解力和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在严格执行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思想障碍,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到以诚相待、善于说服,才能有效沟通协调,使各项措施和规章制度能得到各部门支持。

三是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管理都是要通过制度文件来实现的。没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就不可能制定出规范、准确、严谨、科学的制度文件,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和偏差。

四是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创新。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及技能,这样才能提高管理的效率。

五是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能力。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法规,把握教学管理的政策、方向。要学习基本政治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管理工作,充分理解和认识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

六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学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高级脑力劳动,它需要管理者善于理清和把握教学管理中错综复杂的要素关系,这就需要管理者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纵深思维等综合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把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总之,要提高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水平,必须首先认清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及要求,积极建设高职教学管理队伍人员的三种素质、八种意识、三种知识、六种能力,才能搞好教学建设和管理,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高职教学建设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理论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理论课;教学

军校面向学员大力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把学员培育成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坚定马克思主义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更是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解答这一课题、完成这一任务的着力点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搭好大框架,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科学性

目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是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修改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教材基本体现了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实质、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其美中不足在于,框架结构上没有摆脱和清除《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体系痕迹,例如,在总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时,关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点没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笔者总结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上存在三个不足,即,份量轻、结构不合理、内在统一性体现不充分。我们都深知,本教材的第一章相当于总论部分,其份量之重不言而喻,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程度和把握程度。

为了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领会更深刻、理解更透彻,正确建立起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宏观架构,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对这部分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与结构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整合:

一是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份量。教材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介绍只占用一个小专题,基本上相当于一带而过,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份量不太相符。笔者在讲授这一内容时,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同志的重要指示加大份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形成过程、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系等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体系的内容讲深讲透、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讲到位。

二是合理调整内容结构。教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拆开来分别放在两个小节中阐述,不能体现出后者对于前者的隶属关系,结构显然不太合理。同时,教材在处理有关内容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思想相提并论容易给学员造成误解,误以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思想一样都是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样容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肢解而无法体现其内在统一性、完整性和科学性。笔者在涉及到这一问题时,调整所讲授内容的结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关内容都放在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讲授。讲授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来介绍。其讲授的基本线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与解决展开,形成三个阶段、产生三个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阶段,围绕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在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邓小平理论这一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阶段,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成果,这三个重大战略成果以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为主线,最终水到渠成地汇聚和内在统一于党的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阐释。这样调整内容结构后,讲授时即做到符合逻辑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然而然的最终形成,又做到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发展战略融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讲好小专题,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性

教学、尤其是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相当严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讲哪些内容、怎么讲都必须精心设计。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但不是我们行本本主义之实的理由或借口。

依据十七大精神所编写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材中所编写的内容,有些问题限于教材的内容含量难以涵盖,有些问题限于当时的实践发展程度而难以体现。如果一味地就教材内容而设计教学内容,难以反映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进程,也难以及时贯彻根据不断变化的实践而形成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时关注实践的发展和党的创新理论,紧贴时代,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实行自主增补,及时地把党的最新理论融进讲稿、带进课堂,传授给学员。为此,笔者通过结合教材基本内容,进行专题精讲的形式,及时地做到使党的新理论、新路线、新方针、新政策、新观点、新思想进入课堂、进入学员头脑。使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时代感,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通过反复实践探索,我们认为,纳入小专题选题范围的应包括限于教材体系结构的内容、限于教材内容含量的内容、限于实践发展程度的内容等,对这些不同的小专题采取以下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是限于教材体系结构的内容,扩充讲。例如,第一章中涉及的科学发展观之内容。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的重大战略成果,也是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材的体系结构来看,显然不适合把科学发展观单列出来一章或一节大书特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如果把它仅当作一个问题讲,其分量、其力度显然都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偏重、有所倾斜,适量延长授课时间,丰富授课内容,加重授课份量,从科学发展的内涵和实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内容等方面全面铺开、重点介绍,确保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贯彻落实。

二是限于实践发展程度的内容,补充讲。生态文明自党的十七大首次写入报告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正在不断推进,。已经基本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共进的局面。根据这一实践要求,我们吃透教材体系结构,授课过程中,在第七至第十章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补充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崭新内容,做到让学员既初步了解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即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十七大之后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建设,又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这样把五个建设放在一起讲授,不仅做到及时补充新内容,使“三进入”的工作进程与实践的发展进程、党的创新理论的发展进程有机统一、同步跟进,而且很好体现教学内容、体系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最终较好地体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时代感、凸显和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三、立足热难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针对性

为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必须在系统讲解的同时,摸清学员的思想脉搏,找准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所在,在解决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上下功夫。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帮助学员释疑解惑,使学员感到学能解渴,学有所获,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这是有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重要一环,也是我们切实实现“三进入”的突破点和切入点。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