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销售部管理制度8篇

时间:2022-08-08 15:35:24

销售部管理制度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1

2、在客户确认期内的客户在别的业务员处成交,此单业绩和佣金归有确认权的业务员(即登记该客户的业务员)所有。

3、销售人员所登记的客户,如果在成交时使用的是其直系亲属(夫妻,父母和子女)的名字,均视为同一客户对待。

4、业务员不在现场时,客户由其他业务员代为接待,新成交客户此单业绩和佣金有确认权的业务员所有。销售经理,行政秘书和其他业务员均有义务替休假业务员签约收款。

5、两个或以上客户欲购买同一套房源,以先交定金或房款者为先。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2

一、组织设置与绩效考核

首先在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时,必须明确销售费用的主要管理部门和辅助管理部门。主要管理部门是企业里面销售费用管理的龙头部门,大多数快消品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龙头部门为销售部,销售部是一个企业的发动机或指挥部。其他辅助部门是企业里面销售费用管理的后勤支持部门,大多数企业的财务部是销售费用管理的辅助部门,销售费用管理好也是财务专业价值的体现。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联动起来,主次分明,责权清晰,是销售费用管理的关键。

其次在销售费用管理指标设置时,必须明确且量化考核内容。管理是没有边境的,管理指标设置的粗与细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风格。在粗放式管理的企业里,在销售费用管理指标设置时只考虑整体情况,不做具体要求,区域业务单位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在精细化管理的企业里,总部管理部门需对市场深入调研并具有较强的掌控力,在销售费用管理指标设置时可以从多维度设置,例如:区域、产品、活动形式等,这类企业的区域业务单位灵活性和自由度较小,更多地是执行总部制定的战略决策。在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目标就是提高销售费用的投入产出。

最后在考核环节一定要落地执行。销售费用管理不同于别的成本管理指标,成本管理指标是有产成品来验证的,将产成品层层打开就可以分解至每个作业成本,而销售费用投入之后很有可能就没了踪影。尤其是在诚信制度还不够健全的区域,有些终端店会在一夜之间从人间蒸发,那投入的销售费用也随之蒸发,这也就是销售费用管理的难点所在。另外,销售人员备受市场销售压力也会扭曲销售费用的用途,让管理部门无从查证。所以,销售费用管理的好不好就看企业对该指标的考核执行情况。

二、流程制度与执行

一个企业要想管好营销售费用,必须制度先行。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快消品行业,排名前几大企业的销售费用金额少则几十亿多则几百亿,约占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一。如此巨大金额的费用也是由一笔笔费用报销单形成的,所以财务部门要想起到管理作用,销售费用管理是个切入口。财务部门可以按照顺藤摸瓜的逻辑分门别类地将每项费用的业务流程梳理出来,在每个关键流程节点设置审批或校验环节,然后将所有环节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支销售费用管理制度。

一般情况下,销售费用管理制度可包含总体管理原则、年度预算管理、月度计划管理、销售费用核算管理、销售费用报销管理、销售费用查核管理、销售费用回顾分析、销售费用考核管理共八大部分内容,贯穿了销售费用的全过程。该制度不仅会成为业务人员操作手册,也会成为财务人员的管理法宝。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科目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为了促进销售产生的所有费用。会计科目可按照会计制度和税务要求进行设置,传统企业一般会分为职工薪酬、差旅费、办公费、修理费、广告费、运费等。但是传统的会计科目分类很难满足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了能够用业务语言解读会计数据,大多数的企业都会打破传统会计科目,按照费用用途和业务单元进行分类,可分为运行费用、品牌费用、物流费用、促销费用四大类。

要想管理好销售费用,可以将费用管理科目与业务单位部门进行绩效关联,每类费用都将具体到管理部门管理岗位。一般情况下,运行费用管理部门为行政管理部门;品牌费用管理部门为品牌管理部;物流费用管理部门为物流管理部;促销费用管理部门为销售管理部。在销售费用管理方面,财务部门一定不是责任管理部门,而是费用监督管理部门。

四、信息系统应用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管理 制度 营销

许多人似乎都曾注意到,作为中国地产行业第一品牌万科的领导者,王石先生似乎天天“不务正业”,今天登山,明天飞伞,后天航海。但是万科作为行业的标杆,能够健康运转,并在地产行业屹立20年不倒,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万科已经建立了一套合理规范并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山东石大科技集团营销部,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销售工作,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练好内功,固本强基,追求管理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的管理理念,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了销售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实行制度化管理对于营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正因为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得营销部的内部管理和销售业绩能够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践证明,营销部所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突出特征:

首先,营销部管理制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销售工作具有其敏感性和特殊性,作为公司效益实现的最关键部门,作为带动公司发展的龙头,营销部的每一件工作,每一项决议必然会引起公司上下更大的关注,因此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营销部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着这一原则,营销部在油品定价,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及油品销售合同谈判等关键环节分别制订了《油品销售定价委员会管理制度》,《营销部销售例会制度》和《油品购销协议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油品销售定价委员会管理制度》保证了公司的销售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油品市场,规范了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油品销售定价制度;《营销部销售例会制度》很好的发挥了全体销售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每个工作日召开的营销部内部销售例会,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对油品市场行情各抒己见,充分调动了销售人员的创造力,打造出了一直团结和谐、拼搏进取、能打硬仗的优秀销售团队;《油品购销协议管理办法》规范了油品销售行为,严格执行了定价委员会的会议精神,实现了《油品购销协议》签订的公开化、透明化。

其次,营销部管理制度具有规范性。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管理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及职能分工、岗位工作说明,工作流程等管理制度类文件。为此,营销部各科室、班组,各领导岗位和基层岗位,都制定了完整有效的岗位责任制,营销部全体干部员工在职务行为中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相关的规范与规则来统一行动、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力的保证了销售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营销部各部门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实现公司效益这一共同目标不断前行。

再次,营销部管理制度体现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特征。企业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对于销售工作能否永葆生命活力尤为重要。关于激励机制问题,营销部针对管理人员和业务考核人员分别制定了《营销部内部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和《营销部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营销部内部管理人员考核制度》使得营销部各部门的管理岗位考核工作标准统一、尺度一致、公开公平,充分调动了管理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了管理岗位人员勤奋工作、尽职尽责、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及履行相应职责的能力,建设了一支优化、精干、高效的管理岗位人员队伍。《营销部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充分调动了营销部内部业务考核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绩效,挖掘了工作潜能,同时实现了上下级更好的沟通,创建了一支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高效、圆满地完成了集团公司的销售任务。关于约束机制问题,营销部从内外两个方面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在内部约束方面,营销部一方面严格执行考核制度中关于奖惩办法的规定,另一方面制订了《廉政建设管理规定》,强化了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了法律法规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营效益,建设了一支忠于职守、廉洁敬业、拼搏进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营销团队。在外部约束方面,营销部制定了《客户投诉制度规定》,不断加强外部监督,提高服务质量,规范售后服务工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不断提高公司的产品质量,完善公司的服务体系,处理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为公司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市场信誉。

最后,营销部在强化企业管理制度化的同时,重视人性化管理,充分认识制度与人性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努力打造现代企业文化。一方面在制度化管理工作中,切实规范员工工作,使其朝着有利于企业效益的目标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于销售工作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尊重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如果不能建立健全一套符合自身发展,且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化管理体系,是难以取得成功的。营销部在长期的销售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归纳了一套完整的销售管理制度,保证了销售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销售工作始终走在山东地炼同行业前列,销售业绩逐年攀升,为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和公司更快、更好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锦浩.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IT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2(26).

[2]彭艳.日本特有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2(25).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控制活动

当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要实现其经营目标,销售业务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所有的投资战略分析以及企业的年度财务计划无不从确定市场销售预测开始。企业运营管理者都非常清楚,没有销售就没有生产经营,销售是企业运营的龙头。因此,所有企业无不对销售和市场开发给予极大的关注。当然,挑战、机遇和风险并存,销售与收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复杂而且比较难控制的业务环节,其发生风险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

一、企业销售与收款的风险

在制造行业中,销售与收款是企业经营活动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基本包括6个环节——市场推广、销售合同谈判和签订、客户服务、发货、开具发票确认应收账款、收款。销售与收款环节中,收款是最后一个环节,体现前面环节的成果,如果前面各环节出现舞弊风险,将会给收款环节留下很大的财产损失风险。同时销售业务质量的高低完全可以体现在应收账款的变化上,从财务上看,会计科目应收账款的借方反映销售额的多少,贷方反映货款回收的多少,余额则反映没回收的货款还有多少,所以如果销售与收款的风险发生了,最终会体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只要有赊销就必定有应收账款。在当今中国,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随着这一销售方式的普遍运用,不少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及流动资产的比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甚至产生大量的呆坏账,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销售与收款中各环节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是企业的重要工作,笔者在某公司了解到,年销售3亿多元,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在1.4亿元,已经核销的坏死账累计2200万元,账面还有呆账2100万元,2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的16%。企业在市场扩张过程中,怎样控制收款风险,怎样平衡占领市场和赊销风险的关系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销售与收款风险控制的方法探讨

1、职能分离法

职能分离法适用于预防企业所有业务环节的舞弊风险,销售一收款循环也不例外。很多企业中,销售一收款循环过程一直由销售部独立负责,这种独家控制销售一收款业务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比如销售人员出卖企业信息资料,侵吞市场推广费,自己开公司销售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参与制造仿冒本企业产品,贪污挪用销售货款以及滥用公关交际费用等等。为了预防这些问题,企业可将销售一收款业务循环中的业务环节进行拆分。例如,将前期的市场拓展和销售合同签订、客户信用评估以及售后服务进行分割;销售人员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市场拓展和销售合同签订;客户服务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信用评估则由独立的信用管理部或财务部信用管理人员负责;销售发货则由物流部组织安排;销售人员催款,而货款回收则由财务部为主负责办理。

2、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和控制机制

在签订销售合同以及办理销售发货的业务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就是客户信用评估。过去由于企业对客户信用评估不重视,为了占领市场盲目扩大客户源,为日后销售收款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一些销售业务人员更是利用企业信用管理的漏洞,冒险向不该发货的“特殊客户”大量发货,导致企业出现巨额的坏账损失。这就是业务人员舞弊活动的后果。为此,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企业纷纷建立了客户信用评估控制程序,并建立了独立于销售部门的信用管理部。当销售业务人员和客户谈判签订销售合同前,必须事先经过信用管理部门的调查和风险评估。销售部门提出的赊销额度,事先也必须获得信用管理部门的审核并经过主管副总或总经理的批准。当销售业务人员向物流部提出发货申请前,必须经过信用管理部的核查,确保发货额度控制在已经批准的赊销限额之内。信用管理部门有权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过去的付款情况拒绝或批准销售发货申请。

信用评估部门须了解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为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依据,依此确定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

国际大公司实践证明,有效的信用控制可以极大地预防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的安全风险。

3、建立客户访问和应收账款对账制度

作为控制和预防销售舞弊风险的重要政策,企业可以制定内控和内审人员对客户进行访问的制度。企业高层领导可定期或不定期访问客户,内控人员也应当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客户进行随机抽查访问,可以直接了解客户对被审计企业销售业务人员的看法,以及对公司客户服务水平的反馈意见;企业的财务部应收账款主管人员以及信用部人员也应当对客户定期进行对账。达到对本企业销售业务人员遵守企业规定起到监督作用。

4、制定严格的销售收款政策

保证销售货款安全、及时足额返回企业是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部是应收账款和收款业务的主体。企业应当明确规定禁止销售业务人员收取现金货款,同时尽可能要求客户直接向公司指定账户汇款支付销售货款。对于一些临时需要支付现金或承兑汇票的客户,则应当制定程序要求客户或销售业务人员提前向公司财务部主管和其销售主管报告具体的付款时间、付款数额、付款方式以及携带转账的安全措施。预防相关业务人员内外勾结实施贪污、挪用、截留等舞弊行为。企业内控人员、财务主管以及销售业务主管应当定期对销售回款进行监督检查,抽查核对与客户的往来账务,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

5、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催收和预警制度

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务部门有权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应收账款超过2年会失去诉讼时效,企业应按季度分析账龄,建立风险预警程序,向货款清收部门预警接近诉讼时效的应收账款,以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法律诉讼等措施,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最低程度降低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风险。

6、建立确认制度

建立确认制度。要求销售人员做到,及时取得客户的收货确认函和收到发票确认函,销售部门负责专门整理和保存,避免对方恶意拖欠或货物丢失,造成公司损失。

设置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各种商品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情况。销售台账应当附有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客户签收回执等相关购货单据,如果客户恶意拖欠,产生了法律纠纷,这些资料和单据将是企业以后维权的有力证据。

7、控制销售渠道

有些企业放弃对销售业务人员的控制,只要完成预定的销售目标和费用指标后,销售人员干什么企业也不管。这种做法弊端显而易见,销售人员容易和客户或竞争对手勾结,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有些企业或者干脆将销售业务包括售后维修服务都委托第三方贸易公司和专业维修公司去做,大多数家电行业即是例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利用第三方的专业营销能力和维修技术力量,便于集中精力做好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这些第三方将控制企业的整个销售渠道和商业秘密。

8、建立舞弊案件举报制度

为了预防各种舞弊行为产生,企业也会建立特别的舞弊案件举报处理规定。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设立了一个舞弊案件举报中心,设置公开的电子邮箱,接受来自企业员工或外部相关单位及人员的举报。这里包括来自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的举报。

9、严格执行退货和三包政策

产品销售后的三包政策也是销售一收款循环中的一个分支环节。执行三包政策的关键是要对退货商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原则上只有质量部门才能对客户退货进行质量鉴定,见到质量部门的鉴定报告后,属于退赔范围的,销售部门才能执行退赔,要预防销售业务人员利用三包政策从事舞弊活动。

10、销售人员自律声明

销售业务人员作为敏感岗位职工应当签署员工自律声明。此外,企业还应当制定销售人员保证书。该保证书主要针对销售人员特别设计。这里包括:承诺遵守公司内控管理政策,遵守和客户、销售商和经销商的交往原则,遵守信息规矩,填写销售人员工作日志等。销售人员特别要对违反申明承诺后的公司处罚事先做出接受承诺。以保证企业发现销售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后能够及时做出有效的处罚。销售人员保证书对销售一收款业务中的各业务环节都具有预防舞弊风险的作用。

11、销售人员工作日志

这是针对销售人员工作特点设计的一套最关键的控制措施。销售业务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的工作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点多面广,频繁出差或长期驻外工作远离办公现场。销售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也非常辛苦。为了鼓励销售业务人员积极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许多企业均会给予各种不同的优惠政策。但是,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企业也最容易对销售业务人员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事实上,销售业务人员已经成为企业最难管理的一个特殊团队。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控制活动

当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要实现其经营目标,销售业务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所有的投资战略分析以及企业的年度财务计划无不从确定市场销售预测开始。企业运营管理者都非常清楚,没有销售就没有生产经营,销售是企业运营的龙头。因此,所有企业无不对销售和市场开发给予极大的关注。当然,挑战、机遇和风险并存,销售与收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复杂而且比较难控制的业务环节,其发生风险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

一、企业销售与收款的风险

在制造行业中,销售与收款是企业经营活动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基本包括6个环节——市场推广、销售合同谈判和签订、客户服务、发货、开具发票确认应收账款、收款。销售与收款环节中,收款是最后一个环节,体现前面环节的成果,如果前面各环节出现舞弊风险,将会给收款环节留下很大的财产损失风险。同时销售业务质量的高低完全可以体现在应收账款的变化上,从财务上看,会计科目应收账款的借方反映销售额的多少,贷方反映货款回收的多少,余额则反映没回收的货款还有多少,所以如果销售与收款的风险发生了,最终会体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只要有赊销就必定有应收账款。在当今中国,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随着这一销售方式的普遍运用,不少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及流动资产的比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甚至产生大量的呆坏账,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销售与收款中各环节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是企业的重要工作,笔者在某公司了解到,年销售3亿多元,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在1.4亿元,已经核销的坏死账累计2200万元,账面还有呆账2100万元,2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的16%。企业在市场扩张过程中,怎样控制收款风险,怎样平衡占领市场和赊销风险的关系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销售与收款风险控制的方法探讨

1、职能分离法

职能分离法适用于预防企业所有业务环节的舞弊风险,销售一收款循环也不例外。很多企业中,销售一收款循环过程一直由销售部独立负责,这种独家控制销售一收款业务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比如销售人员出卖企业信息资料,侵吞市场推广费,自己开公司销售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参与制造仿冒本企业产品,贪污挪用销售货款以及滥用公关交际费用等等。为了预防这些问题,企业可将销售一收款业务循环中的业务环节进行拆分。例如,将前期的市场拓展和销售合同签订、客户信用评估以及售后服务进行分割;销售人员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市场拓展和销售合同签订;客户服务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信用评估则由独立的信用管理部或财务部信用管理人员负责;销售发货则由物流部组织安排;销售人员催款,而货款回收则由财务部为主负责办理。

2、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和控制机制

在签订销售合同以及办理销售发货的业务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就是客户信用评估。过去由于企业对客户信用评估不重视,为了占领市场盲目扩大客户源,为日后销售收款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一些销售业务人员更是利用企业信用管理的漏洞,冒险向不该发货的“特殊客户”大量发货,导致企业出现巨额的坏账损失。这就是业务人员舞弊活动的后果。为此,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企业纷纷建立了客户信用评估控制程序,并建立了独立于销售部门的信用管理部。当销售业务人员和客户谈判签订销售合同前,必须事先经过信用管理部门的调查和风险评估。销售部门提出的赊销额度,事先也必须获得信用管理部门的审核并经过主管副总或总经理的批准。当销售业务人员向物流部提出发货申请前,必须经过信用管理部的核查,确保发货额度控制在已经批准的赊销限额之内。信用管理部门有权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过去的付款情况拒绝或批准销售发货申请。

信用评估部门须了解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为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依据,依此确定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

国际大公司实践证明,有效的信用控制可以极大地预防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的安全风险。

3、建立客户访问和应收账款对账制度

作为控制和预防销售舞弊风险的重要政策,企业可以制定内控和内审人员对客户进行访问的制度。企业高层领导可定期或不定期访问客户,内控人员也应当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客户进行随机抽查访问,可以直接了解客户对被审计企业销售业务人员的看法,以及对公司客户服务水平的反馈意见;企业的财务部应收账款主管人员以及信用部人员也应当对客户定期进行对账。达到对本企业销售业务人员遵守企业规定起到监督作用。4、制定严格的销售收款政策

保证销售货款安全、及时足额返回企业是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部是应收账款和收款业务的主体。企业应当明确规定禁止销售业务人员收取现金货款,同时尽可能要求客户直接向公司指定账户汇款支付销售货款。对于一些临时需要支付现金或承兑汇票的客户,则应当制定程序要求客户或销售业务人员提前向公司财务部主管和其销售主管报告具体的付款时间、付款数额、付款方式以及携带转账的安全措施。预防相关业务人员内外勾结实施贪污、挪用、截留等舞弊行为。企业内控人员、财务主管以及销售业务主管应当定期对销售回款进行监督检查,抽查核对与客户的往来账务,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

5、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催收和预警制度

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务部门有权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应收账款超过2年会失去诉讼时效,企业应按季度分析账龄,建立风险预警程序,向货款清收部门预警接近诉讼时效的应收账款,以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法律诉讼等措施,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最低程度降低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风险。

6、建立确认制度

建立确认制度。要求销售人员做到,及时取得客户的收货确认函和收到发票确认函,销售部门负责专门整理和保存,避免对方恶意拖欠或货物丢失,造成公司损失。

设置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各种商品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情况。销售台账应当附有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客户签收回执等相关购货单据,如果客户恶意拖欠,产生了法律纠纷,这些资料和单据将是企业以后维权的有力证据。

7、控制销售渠道

有些企业放弃对销售业务人员的控制,只要完成预定的销售目标和费用指标后,销售人员干什么企业也不管。这种做法弊端显而易见,销售人员容易和客户或竞争对手勾结,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有些企业或者干脆将销售业务包括售后维修服务都委托第三方贸易公司和专业维修公司去做,大多数家电行业即是例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利用第三方的专业营销能力和维修技术力量,便于集中精力做好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这些第三方将控制企业的整个销售渠道和商业秘密。

8、建立舞弊案件举报制度

为了预防各种舞弊行为产生,企业也会建立特别的舞弊案件举报处理规定。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设立了一个舞弊案件举报中心,设置公开的电子邮箱,接受来自企业员工或外部相关单位及人员的举报。这里包括来自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的举报。

9、严格执行退货和三包政策

产品销售后的三包政策也是销售一收款循环中的一个分支环节。执行三包政策的关键是要对退货商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原则上只有质量部门才能对客户退货进行质量鉴定,见到质量部门的鉴定报告后,属于退赔范围的,销售部门才能执行退赔,要预防销售业务人员利用三包政策从事舞弊活动。

10、销售人员自律声明

销售业务人员作为敏感岗位职工应当签署员工自律声明。此外,企业还应当制定销售人员保证书。该保证书主要针对销售人员特别设计。这里包括:承诺遵守公司内控管理政策,遵守和客户、销售商和经销商的交往原则,遵守信息规矩,填写销售人员工作日志等。销售人员特别要对违反申明承诺后的公司处罚事先做出接受承诺。以保证企业发现销售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后能够及时做出有效的处罚。销售人员保证书对销售一收款业务中的各业务环节都具有预防舞弊风险的作用。

11、销售人员工作日志

这是针对销售人员工作特点设计的一套最关键的控制措施。销售业务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的工作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点多面广,频繁出差或长期驻外工作远离办公现场。销售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也非常辛苦。为了鼓励销售业务人员积极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许多企业均会给予各种不同的优惠政策。但是,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企业也最容易对销售业务人员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事实上,销售业务人员已经成为企业最难管理的一个特殊团队。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控制活动

当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要实现其经营目标,销售业务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是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所有的投资战略分析以及企业的年度财务计划无不从确定市场销售预测开始。企业运营管理者都非常清楚,没有销售就没有生产经营,销售是企业运营的龙头。因此,所有企业无不对销售和市场开发给予极大的关注。当然,挑战、机遇和风险并存,销售与收款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非常复杂而且比较难控制的业务环节,其发生风险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

一、企业销售与收款的风险

在制造行业中,销售与收款是企业经营活动非常重要的工作,其基本包括6个环节——市场推广、销售合同谈判和签订、客户服务、发货、开具发票确认应收账款、收款。销售与收款环节中,收款是最后一个环节,体现前面环节的成果,如果前面各环节出现舞弊风险,将会给收款环节留下很大的财产损失风险。同时销售业务质量的高低完全可以体现在应收账款的变化上,从财务上看,会计科目应收账款的借方反映销售额的多少,贷方反映货款回收的多少,余额则反映没回收的货款还有多少,所以如果销售与收款的风险发生了,最终会体现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抓住商机,除了要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售后服务外,还要运用赊销方式来扩大销售,只要有赊销就必定有应收账款。在当今中国,商品与劳务的赊销、赊供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商品、劳务赊销的结果,一方面扩大了企业产品的销路,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定的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随着这一销售方式的普遍运用,不少企业应收账款占总资产及流动资产的比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资金周转,甚至产生大量的呆坏账,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强销售与收款中各环节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带来的财务风险。

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是企业的重要工作,笔者在某公司了解到,年销售3亿多元,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在1.4亿元,已经核销的坏死账累计2200万元,账面还有呆账2100万元,2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总应收的16%。企业在市场扩张过程中,怎样控制收款风险,怎样平衡占领市场和赊销风险的关系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销售与收款风险控制的方法探讨

1、职能分离法

职能分离法适用于预防企业所有业务环节的舞弊风险,销售一收款循环也不例外。很多企业中,销售一收款循环过程一直由销售部独立负责,这种独家控制销售一收款业务的好处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比如销售人员出卖企业信息资料,侵吞市场推广费,自己开公司销售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参与制造仿冒本企业产品,贪污挪用销售货款以及滥用公关交际费用等等。为了预防这些问题,企业可将销售一收款业务循环中的业务环节进行拆分。例如,将前期的市场拓展和销售合同签订、客户信用评估以及售后服务进行分割;销售人员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市场拓展和销售合同签订;客户服务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信用评估则由独立的信用管理部或财务部信用管理人员负责;销售发货则由物流部组织安排;销售人员催款,而货款回收则由财务部为主负责办理。

2、建立客户信用评估和控制机制

在签订销售合同以及办理销售发货的业务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就是客户信用评估。过去由于企业对客户信用评估不重视,为了占领市场盲目扩大客户源,为日后销售收款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一些销售业务人员更是利用企业信用管理的漏洞,冒险向不该发货的“特殊客户”大量发货,导致企业出现巨额的坏账损失。这就是业务人员舞弊活动的后果。为此,规模到了一定程度的成熟企业纷纷建立了客户信用评估控制程序,并建立了独立于销售部门的信用管理部。当销售业务人员和客户谈判签订销售合同前,必须事先经过信用管理部门的调查和风险评估。销售部门提出的赊销额度,事先也必须获得信用管理部门的审核并经过主管副总或总经理的批准。当销售业务人员向物流部提出发货申请前,必须经过信用管理部的核查,确保发货额度控制在已经批准的赊销限额之内。信用管理部门有权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过去的付款情况拒绝或批准销售发货申请。

信用评估部门须了解客户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资料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为评定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依据,依此确定采用不同的销售方式。

国际大公司实践证明,有效的信用控制可以极大地预防销售业务中应收账款的安全风险。

3、建立客户访问和应收账款对账制度

作为控制和预防销售舞弊风险的重要政策,企业可以制定内控和内审人员对客户进行访问的制度。企业高层领导可定期或不定期访问客户,内控人员也应当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客户进行随机抽查访问,可以直接了解客户对被审计企业销售业务人员的看法,以及对公司客户服务水平的反馈意见;企业的财务部应收账款主管人员以及信用部人员也应当对客户定期进行对账。达到对本企业销售业务人员遵守企业规定起到监督作用。4、制定严格的销售收款政策

保证销售货款安全、及时足额返回企业是一项重要工作。财务部是应收账款和收款业务的主体。企业应当明确规定禁止销售业务人员收取现金货款,同时尽可能要求客户直接向公司指定账户汇款支付销售货款。对于一些临时需要支付现金或承兑汇票的客户,则应当制定程序要求客户或销售业务人员提前向公司财务部主管和其销售主管报告具体的付款时间、付款数额、付款方式以及携带转账的安全措施。预防相关业务人员内外勾结实施贪污、挪用、截留等舞弊行为。企业内控人员、财务主管以及销售业务主管应当定期对销售回款进行监督检查,抽查核对与客户的往来账务,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

5、建立应收账款分析、催收和预警制度

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制度和逾期应收账款催收制度。销售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催收,财务部门有权督促销售部门加紧催收。应收账款超过2年会失去诉讼时效,企业应按季度分析账龄,建立风险预警程序,向货款清收部门预警接近诉讼时效的应收账款,以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法律诉讼等措施,对催收无效的逾期应收账款通过法律程序予以解决,最低程度降低应收账款形成坏账的风险。

6、建立确认制度

建立确认制度。要求销售人员做到,及时取得客户的收货确认函和收到发票确认函,销售部门负责专门整理和保存,避免对方恶意拖欠或货物丢失,造成公司损失。

设置销售台账,及时反映各种商品销售的开单、发货、收款情况。销售台账应当附有客户订单、销售合同、客户签收回执等相关购货单据,如果客户恶意拖欠,产生了法律纠纷,这些资料和单据将是企业以后维权的有力证据。

7、控制销售渠道

有些企业放弃对销售业务人员的控制,只要完成预定的销售目标和费用指标后,销售人员干什么企业也不管。这种做法弊端显而易见,销售人员容易和客户或竞争对手勾结,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

有些企业或者干脆将销售业务包括售后维修服务都委托第三方贸易公司和专业维修公司去做,大多数家电行业即是例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利用第三方的专业营销能力和维修技术力量,便于集中精力做好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这些第三方将控制企业的整个销售渠道和商业秘密。

8、建立舞弊案件举报制度

为了预防各种舞弊行为产生,企业也会建立特别的舞弊案件举报处理规定。企业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设立了一个舞弊案件举报中心,设置公开的电子邮箱,接受来自企业员工或外部相关单位及人员的举报。这里包括来自客户甚至竞争对手的举报。

9、严格执行退货和三包政策

产品销售后的三包政策也是销售一收款循环中的一个分支环节。执行三包政策的关键是要对退货商品进行严格的鉴定,原则上只有质量部门才能对客户退货进行质量鉴定,见到质量部门的鉴定报告后,属于退赔范围的,销售部门才能执行退赔,要预防销售业务人员利用三包政策从事舞弊活动。

10、销售人员自律声明

销售业务人员作为敏感岗位职工应当签署员工自律声明。此外,企业还应当制定销售人员保证书。该保证书主要针对销售人员特别设计。这里包括:承诺遵守公司内控管理政策,遵守和客户、销售商和经销商的交往原则,遵守信息规矩,填写销售人员工作日志等。销售人员特别要对违反申明承诺后的公司处罚事先做出接受承诺。以保证企业发现销售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后能够及时做出有效的处罚。销售人员保证书对销售一收款业务中的各业务环节都具有预防舞弊风险的作用。

11、销售人员工作日志

这是针对销售人员工作特点设计的一套最关键的控制措施。销售业务人员和其他业务人员的工作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那就是点多面广,频繁出差或长期驻外工作远离办公现场。销售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也非常辛苦。为了鼓励销售业务人员积极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许多企业均会给予各种不同的优惠政策。但是,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企业也最容易对销售业务人员失去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事实上,销售业务人员已经成为企业最难管理的一个特殊团队。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7

一、煤炭企业集体销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销售渠道单一,销售规划不够。在我国煤矿销售行业中,主要是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两条渠道。直接销售就是煤炭企业直接供货给大企业客户的通道,间接销售就是煤炭企业通过中间商将煤炭销售给小型客户的渠道。从我国电力消费情况来看,重点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建材行业,占据了煤炭消费总量的70%以上。煤炭企业集团的主要消费对象就是煤炭需求量大、信誉好的煤炭企业。其他小型用煤客户,一般都是间接客户,而难以成为煤炭企业集团的直接客户。正因为销售渠道的单一性,加上对销售规划不够重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容易出现打价格仗的恶性竞争,影响了煤炭销售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控制不力,导致成本偏高。我国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西部省市,而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等发达地区,故此,不得不采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方式。在这样的销售格局下,煤炭的运输路线长、数量大、难保管,主要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中途需要经过若干中转站,还要用到大量的仓库、机械设备等,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由于我国煤炭市场不够集中,煤炭销售批量大,煤炭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从而导致煤炭销售双方成本大大增加。

(三)调度不够科学,影响销售效益。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产地分布较广,消费区域的跨度很大,需要长距离地运输。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调运就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从煤炭企业来看,在煤炭调运方面,因为缺乏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对调运安排不够细致,因此就影响了煤炭调运的效率。有的煤炭企业对煤炭运输的消费需要、运输途径的考虑不够到位,从而就影响了煤炭调运的实际效果。正因为调运计划安排不到位,加上煤炭调度制度不够细化,从而导致煤炭调度运输成本较大,影响了煤炭销售渠道的畅通。

(四)销售组织内控乏力,销售管理运作不畅。内控体系是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高效、长久运行的基础保障,是影响企业风险防控的重要因素。我国煤炭企业的销售管理不够规范,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内部控制搞变通、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煤炭的销售管理。如安然公司、中海油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正是因为内部控制不够规范而导致倒闭破产或巨额亏损。从我国煤炭销售领域来看,由于内控机制的乏力,加上行业缺乏有效的规范,导致高风险的销售行为居高不下。如销售合同简单随意,审核合同变形走样,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呆账坏账层出不穷,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特别是对销售人员的决策、行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煤炭销售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完善煤炭销售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探索销售发展战略,不断优化销售渠道。针对煤炭企业销售经营不注重规划和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煤炭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销售战略目标。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销售管理,确定销售战略目标,以此引导企业煤炭营销,确保销售渠道建设方向准确、目标明确、措施正确。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统筹考虑建设销售渠道所需要的各种成本开支,充分整合多种销售渠道建设资源,最大可能地减少成本费用,从而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科学谋划销售渠道。要立足媒煤炭企业自身实际,找准市场定位,对销售重点市场区域、重点对象群体、消费对象地理位置分布、运输路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定长期、中期和近期销售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明确渠道建设进程,实现销售渠道的稳步拓展、销售市场空间稳中求进。三是协调推进销售渠道。煤炭销售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如煤炭企业、竞争方、运输方、大客户群体、中间商等,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要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销售目标,煤炭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实力强弱,从而抓住关键,有的放矢,统筹协调,避免直供与中间商的利益冲突,为合作共赢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可靠保障

(二)实行战略成本控制,争取最大利润空间。成本是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开采型的煤炭企业,在资源条特殊性的制约下,生产成本比较稳定。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销售属于商务行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成本费用控制的空间大,但是难度也大。故此,煤炭企业应抓住煤炭销售的各个关键节点。一是注重客户关系,减少客户费用。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巩固稳定、长效、诚信的经营关系,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各种交易成本费用的开支。二是注重质量监督。由于煤炭属于高能耗资源产品,煤炭销售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故此,为了减少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商务纠纷,煤炭企业应组织销售部门、质监部门构建长期沟通反馈合作的监督机制,做好煤炭质量严格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纠纷成本费用。三是采取多种手段。通过购买、自建、租赁等多种手段,减少销售资产资源、设施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价值。

(三)科学安排煤炭调运,提升煤炭调运能力。煤炭调运是煤炭销售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是影响煤炭运输成本、供货周期和供货能力的重要工作。煤炭企业在优化煤炭调运方面,应抓住以下重点:一是充分发挥模型优势。根据运筹学等理论,借助专门机构,利用调度模型工具,对煤炭运输调度进行最大可能地优化,以增强煤炭调运安排的科学性,避免调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充分优化调运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装车点进行科学统筹,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提高调运效率,突破煤炭运输难的瓶颈。

(四)严格运销内部控制,降低销售管理风险。作为煤炭企业集团,要在运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通过设置运销公司的方式,强化内部控制,从而将销售风险降到最低。一是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煤炭运销企业的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树立内控思想,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完善销售风险控制体系。要从内部制度建设入手,严格规范流程,增强对各种风险的辨识、评估机制建设,构建应对销售风险的各种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将销售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三是强化内部控制责任管理。根据煤炭运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实行岗位责任追究,通过绩效、薪酬等管理措施,切实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加大运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煤炭销售管理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销售部管理制度篇8

《指导意见》对基金销售机构的内部控制作出了明确定义,“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是指基金销售机构在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时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监控措施而形成的系统”,“内部控制应当履行健全、有效、独立、审慎四项原则”。其中健全性原则规定了内部控制的范围,有效性原则提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独立性原则要求各分支机构、部门和岗位职责权责分明,审慎性原则制定内部控制防范风险的目标。此外基金销售机构还应当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内部环境控制、业务流程控制、会计系统内部控制、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和监察稽核控制。

(一)内部环境控制 《指导意见》在第二章――“内部环境控制”中指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包括基金产品、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运营操作在内的科学严密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机构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销售适用性原则的有效贯彻和投资人资金的安全”。对于基金销售人员,还特别提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建立科学的聘用、培训、考评、晋升、淘汰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基金销售人员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保障,直接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公司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在良好的控制环境中,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才能得以实施。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并没有引入适当的基金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和基金风险评价机制,无法实卿基金销售的适应性原则――即将适合的基金销售给适合的投资者。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在购买基金产品时,往往缺乏基本的市场了解和基金知识,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老年投资者,是在全然不了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选择某基金进行投资的,缺乏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其购买决策主要受到具体销售人员的影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销售人员对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并且有能力为投资者提供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建议。但是,由于近年来基金申购认购的火爆热潮,使销售人员客观上无法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位投资者提出适合的投资方案。另一方面,基金销售机构的销售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及其对机构内外风险识别评价的能力参差不齐,也同时会影响到那些“无知”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因此,《指导意见》中有关“内部控制环境”的规定,为基金的有序销售和基金销售人员准确负责地服务提供了保障。

(二)业务流程控制 在业务流程控制方面,《指导意见》强调了基金销售中的诚信原则,要求“宣传推介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不得有欺诈、误导投资人的行为”,“遵循销售适用性原则,关注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基金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匹配性”,“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加强对宣传推介材料制作和发放的控制,宣传推介材料应当事先经基金管理人的督察长检查,出具合规意见书,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以上规定对销售人员销售流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加强了基金销售中风险提示的力度。

如果通过国际公认的COSO框架进行评价,业务流程控制属于控制活动要素。在COSO框架中,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到贯彻执行的必要措施,而公司治理和日常控制活动脱节往往是导致舞弊和丑闻发生的罪魁祸首。2004年,台湾曾经有一家债券型基金在销售中以“低风险、高收益”的货币市场基金面目促销,其后,基金管理人通过做假账、“杠杆借款”、投资可转债等方式维持较高的收益,但最终骗局败露,引发了巨大的赎回潮,也继而引发了台湾金融市场的大地震。由此看来,销售环节缺乏环环相扣的内部活动控制和规范的宣传营销控制,随意夸大预期收益,忽略提示可能的风险,可能使不轨行为有机可乘,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对整个证券市场带来不良影响。这样的案例在大陆也屡见不鲜。基金公司在新基金销售时,采取“球”的策略,在提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收益的同时,大肆宣称老基金以往带来的超额回报,很少提及投资风险。这种片面夸大基金过往业绩而不预测未来业绩的做法,不仅会给投资人带来潜在投资风险,而日,一旦投资人意识到预期风险远远大于可承受能力时,大规模的基金赎回同样会给基金管理公司带来巨大的运营风险。因此,对基金销售机构宣传销售流程控制活动进行细化和规范是确保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良好运转、保证投资人利益不受侵犯、稳定证券市场的重要前提。

(三)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在会计系统内部控制方面,《指导意见》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财务制度和会计工作操作流程,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严密的会计系统控制”,“基金销售机构应建立严格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确保各项费用报酬的收取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及销售合同、代销协议或合作协议的约定,并对收取的各项费用报酬开据相应的发票或支付确认”。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费率监控机制,也就无法确保基金销售中各项费用的收取得到有效控制。虽然2004年7月1日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在销售中对部分客户违法免去有关申购赎回费用”,但由于缺乏相关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在我国基金业不景气时,很多基金管理公司为争夺客户群,私自许诺一些大客户或关系户在购买或赎回达到一定的金额时能够对申购费及赎回费给予减免,从而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的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各项会计流程合法合规地操作,以保障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信息技术内部控制 《指导意见》中对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流程强调,“基金销售机构应当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关于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的技术指引建立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信息管理平台的安全高效运行”。

信息管理平台在基金销售业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同神经中枢,一个完善的基金销售管理平台将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控制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还能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监管部门实施监控、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有效且坚强的后盾。目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因信息技术不完善而存在的问题是制约基金销售的一大障碍,其中包括:基金销售机构提供的前台业务系统基本业务功能不统一,无法保证基金销售机构全面履行其法定义务;没有形成完善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流和资金流监控机制,无法保障基金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为了正确引导和规范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运营,2007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规定》为基金销售的规范实施设置了“基金投资人与销售前台”、“销售机构后台监控”以及“外部机构监控”的三层监控构架体系,从而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的监管机构及时掌握和监控基金销售业务动态增加了一个可靠

的信息来源,并将实现对销售渠道的有效监控。

(五)监察稽核控制 就当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机构并未建立有效的基金销售人员管理、监督、投诉机制这一问题,《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监察稽核部门或岗位,就基金销售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独立地履行监察、评价、报告、建议职能”,“遇有如下重大问题,基金销售机构的监察稽核负责人应及时向中国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报告:基金销售机构违规使用基金销售专户;基金销售机构挪用投资人资金或基金资产;基金销售中出现的其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监控是对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持续过程,它实现了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促进和监管功能,并对内部控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解决和反馈的有效渠道。如果没有建立为内部监管机构提供必要监管信息的通道,就会导致监管机构掌握的基金销售动态十分有限。2006年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了基金销售监管处,明确了基金销售公司的管理监管的归属,全面监管及规范基金销售中的所有环节。同时《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信息管理平台管理规定》对于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也将为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的监管机构及时掌握和监控基金销售业务动态增加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并将实现对销售渠道的有效监控。

二、《指导意见》的实施建议

在目前市场环境不宽松、基金市场销售竞争增大的条件下,基金销售成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作为直接面对投资者的平台,其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指导意见》旨在规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促进基金销售机构诚信、合法、有效开展基金销售业务,从而保障基金投资人权益。针对我国仍需不断完善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和机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以期更好地实施《指导意见》:

(一)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人员的风险控制管理 基金销售人员完备的基金业务知识、熟练的销售技巧以及对投资者高度的责任感是基金销售流程内部控制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大力加强对销售人员守法意识、职业道德的教育,根据基金销售机构内部不同的岗位和职责,制定相应的业务规则,规范各自的行为;做好销售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使销售人员明确地了解基金产品的投资特性,帮助投资者识别风险偏好,挑选基金并构建投资组合;同时还应加强对基金销售行为的管理,并由专门部门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根据工作业绩决定员工的去留和提升。

(二)大力发展专业基金销售公司 所谓专业基金销售公司,是指以基金代销为主要业务的独立的金融销售机构。目前我国基金销售渠道除基金公司直销渠道外,基金销售主要通过银行和券商发售,但代销渠道除了网点优势外,并不能充分地给予基金投资者有针对性的基金理财指导。而专业化基金销售公司不仅仅出售基金投资产品,还可以针对客户个人的理财需求,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的一站式理财指导,而不仅限于完成销售任务。专业销售公司把基金销售作为主营业务不仅能够促进基金知识的宣传推广、改善基金投资服务质量,而且其统一的内部控制机制也将更有利于基金的规范运作和监管部门的监控,其成立将有助于规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建设。法规的完善将会为专业基金销售公司的崛起保驾护航,因此《指导意见》的出台会使独立专业销售机构得到长足发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