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8篇

时间:2022-12-18 06:26:31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1

据悉,在世界杯举行的一个月里,中国造就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世界杯迷,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新闻生产和传播区。角逐大力神杯的,不仅仅是32支球队,还有大大小小各路媒体,CCTV自然是一家独大,聚集亿万眼球;而作为中国广播旗舰的中国之声,亦是重拳出击,结合广播自身的特点,依据听众的收听习惯,并发挥移动伴随收听的优势,历史性的将节目、活动、营销、推广四方面充分嫁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声势,为新老听众、移动人群、学生群体打造了一场连续31天的大型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并陆续推出了球迷经历征集、世界杯冠军竞猜、校园世界杯等活动,为全国球迷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足球盛宴。速度、力量、激情一路相随,聆听中国之声,直通德国。

世界杯硝烟未起,媒体烽火已燃

从4月9日开始,中国之声便与中国广播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推出有奖征集球迷世界杯经历和世界杯冠军有奖竞猜活动。

自5月9日起,中国之声在每天早间版(08:00)、下午版(16:35)和晚间版(22:10)三档《体育直播间》中,向听众介绍32强出线历程,各队备战情况,并预测世界杯胜负走向。同时,还将引领听众寻访世界杯背景和花絮,如临其境地感受慕尼黑、纽伦堡、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城市景观,风土人情。上班途中,下班路上,打开中国之声,第一时间感受世界杯激情。

6月9日到比赛结束,中国之声推出特别节目《激情世界杯》,全程直播大部分赛事,大时段特别直播重磅出击,全天滚动播出不间断。

从以上的简要描述中,大家会发现:4月9日、5月9日、6月9日,层层递进,终于在6月9日真正燃烧激情1

6月9日~7月9日,30个日夜《激情世界杯》,开辟了早间、午后、晚间三大直播板块,每天播出6个多小时,占了整天播音时间的三分之一。早间版在第一时间为听众详尽报道赛事战况,带给球迷新鲜趣味的足球早餐;午后版侧重于预告最新赛事,报道即将参赛球队和球员的状态,分析球队、球星的特点及即将采取的战术;晚间版《激情世界杯》直播大部分比赛,在直播的同时引入评论和互动,通过现场侃谈、电话联线、短信互动、外景注入等多种方式,让即时评论与比赛同步播出。

不得不提的是,在《激情世界杯》节目中,穿插了大量构思独到的精彩片花,球迷朋友在关注紧张激烈的赛事之余会忍俊不禁,一扫倦怠。不同版本的片花将众多经典电影台词与世界杯巧妙串联,并加之以完美声效,比如:

风生水起,群雄现身德国

“你们比赛吗?”

“比,还搞国际比赛,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

“哦,这算什么国际比赛,要跟德国比,那才算国际比赛!”

众星云集,利剑纷纷出鞘

“让我介绍一下:齐达内,劳尔!”

“这一次,我们一是通过实战锻炼队伍,二是考察新人。”

而《武林外传》的版本则借剧中佟掌柜、小郭、无双几个女人的戏谑,以个性十足的语言对世界杯帅哥轮番点评,尤其最后一记经典“排山倒海……”令人绝倒。

此外,贯穿全天的整点新闻、半点新闻中滚动播出的世界杯新闻,也让听众随时随地都能够方便地了解世界杯信息。与此同时,中国之声携手搜狐网和中国广播网,在网上开设了世界杯社区,全国网民可以在线同步收听节目并能参与节目互动,极致的声音体验和开放的讨论平台在这里充分结合。

世界杯期间,中国之声每天收到听众短信上万条,不少听众反映:看世界杯是一种享受,听中国之声的《激情世界杯》更是一种享受。

比赛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派记者转战于德国务大城市,奔波于赛场和新闻会之间,纵横驰聘,发消息,传录音,采花絮。最新报道通过连线穿插于直播当中,献上最新鲜的世界杯资讯。

大学生历来是活力与激情的象征,也是晚间广播听众的重要构成。本次世界杯,中国之声直播间首次走进高校。主持人青音、长悦、方舟、向菲和著名体育评论员梁宏达、校园世界杯形象代言人纪敏佳分别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河南大学等十所高校,联袂各高校学生主持人共同主持世界杯比赛的直播。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郑州、大连,校园世界杯每到一处,就带来一个不眠之夜。不论是足球场的星光闪耀,或是梁宏达东北味十足的妙语评说,还是纪敏佳的现场献唱,校园主持人的初露锋芒,都成了学生球迷驻足的理由,尤其是女生球迷尖叫的理由。年轻的心,火样的热情聚集在一起,一同看球,一同侃球,校园无疑是本次世界杯最活力四射的直播现场。

在世界杯校园行活动中,每所高校现场到达学生球迷都有2000多人。在南开大学直播现场,中央台音乐之声主持人章莹莹、田龙加盟直播活动,与向菲、梁宏达、校园主持人高杨共同直播伊朗对葡萄牙的比赛。主持人配合默契,梁宏达、高杨精彩解说,向菲与学生互动交流,现场洋溢着青春向上的热烈气氛,而超级女声纪敏佳和主持人章莹莹的演唱,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世界杯让大学生与广播进行了一次快乐的亲密接触,有听众在短信中说:中国之声世界杯校园行活动创意新颖,形式活泼,对中国之声给广大球迷和听众朋友提供这样的“足球饕餮大餐”表示感谢和赞赏。

6月20日后,十大高校校园主持人汇聚到北京,在《激情世界杯》直播间进行PK,聚焦体育和足球,个位校园主持人魅力才艺大比拼。根据全国听众的短信、电话、网站投票评选结果,最终河南大学学生主持人刘雯一举夺冠,当选“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校园行”最佳校园主持人。他将进入中国之声主持人储备库,并且直接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8北京奥运会的报道。

除了倾力打造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将传播热点一网打尽之外,本次世界杯报道在终端推广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走进了高校,走进了超市,走进了的哥群体,在校园行活动中,10天奔波万里,10所高校现场到达近20000多人,宣传品精确波及10万人左右;而在全国各地29座城市的?3座家乐福超市中,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宣传海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大约触及2千万人次的流量。亿万球迷都能体验到中国之声传递的世界杯激情,这是世界杯的能量,是声音的能量,是人们渴望激情与愉悦的能量!

一场世界杯,在球迷眼里是盛世狂欢,在企业眼里则是无限商机。体育营销在现代营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渴望搭乘世界杯顺风车,开拓市场,创造价值。中国人保财险作为中国之声《激情世界杯》节目的总

赞助,与好视力等多家客户对中国之声世界杯报道投放了数百万元广告,使世界杯报道成为客户在中国之声单一重大赛事中投放广告额最高的一次。这次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之声历史性的将节目、活动、营销、推广四方面充分嫁接在一起,是借助广告整合传播开拓广告市场、创造价值的重要体现。

广告整合传播表现为追求媒体传播资源的最大化,深入开发媒体市场与产品市场,最终实现社会传播效能的最大化。广告需要依附于一定的传播资源和媒体资源,传播资源的社会关注度和媒体资源的传播能力决定了整合传播的效能。足球世界杯比赛是全球瞩目的焦点,是2006年最具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赛事资源。对中国球迷和商家来说,世界杯与其说是发生在德国,不如说是发生在中国大小媒体的激烈竞争和角力之中。而中国之声作为国家电台第一频率,其对世界杯的权威、全方位的报道,对于广告主和中国之声来说,都是一次重要机遇,是双方携手共建品牌形象的最优化组合。

中国人保财险是国内、国际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知名品牌,享有显著声誉。而他们“求实、诚信、拼搏、创新”的企业文化与中国之声的“国家电台旗舰”的品牌形象也是彼此契合的。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球迷群体,这一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具有很高的消费能力和决策能力,也正是中国人保财险的目标消费群体。借世界杯之契机,中国人保财险对《激情世界杯》节目全程冠名,并联合推出主持人选拔、世界杯冠军竞猜、球迷经历征集等活动,以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式强强联合,在世界杯报道的平台上,中国人保财险的形象和影响力得到更强势有力的依托,随着中国之声的电波,传播到千家万户。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2

关键词:《红楼梦》;太虚幻境;大观园;有情世界

纵观整部红楼梦,书中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贾府,现实世界中的这个贾府是腐朽肮脏的。

但是作者又不仅仅停留于这个现实世界之上,而是通过自己才情的展现塑造了一个超脱于现实之外的有情世界。

现实世界中的生活上是丑陋的邪恶的。薛蟠打死了人却优哉游哉毫无忌惮任由贾雨村乱判糊涂案;王熙凤用毒计将看上自己美貌想要调戏自己的贾瑞整死,为了三千两银子弄权铁栅寺拆散一对夫妻闹出两条人命,用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导致其落入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窘境最后只能选择吞金而死;贾雨村以拖欠官银的罪名把不愿出卖自家的扇子的石呆子惩治得不知死活,并成功把扇子全部抄来送给贾赦;贾琏在王熙凤生日之时与鲍二家的被逮个正着,导致鲍二家的羞愧自缢而死。贾府的纨绔子弟不正经念书,每日间“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渐渐无所不至”。因此焦大在撒野中骂出如今生下的都是些畜生,“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只不过“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而已;柳湘莲之所以拒绝尤三姐也是认为“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两句断语是通过他人之口对贾府中这一代人肮脏行为的总结。这个世界是肮脏而丑恶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作者没有把笔力停在这个世界里,而是竖立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即太虚幻境以及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影大观园,这个世界的构建体现了作者的最高理想。

在《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起到的却是统摄全篇的作用,太虚幻境的完整塑造主要是在第五回,《红楼十二曲》、“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几个关键词也是以一种看不见的形式牵引中众人的命运。太虚幻境位于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中,这个所在“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这里的仙子“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她们的职责“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这里焚的“群芳髓”香是“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喝的“千红一窟”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饮的“万艳同悲”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这个太虚幻境是清净女儿之境,男人被视为浊物,是不允许来此的,因此,宝玉被吓得“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以现实生活为主体来说,太虚幻境涵盖了人间万象,包涵了世间万物之情,是作者的一种大理想大情怀,所有的薄命女儿在这样一个宏伟的神话框架下缓缓进行她们的故事,太虚幻境死女儿们死去之后安放灵魂的场所,所以太虚幻境这清净女儿天堂般的幻想境地,是作者心目中女儿最理想的归宿。这也使得小说有了一种一种深厚的哲学感和寓意感,在一个真实的现实世界之外,有一个统摄美好灵魂的去处所在,但是,这个去处却不安放男性的灵魂,有觉悟的男性如甄士隐柳湘莲等最好的归宿便是顿悟之后出家为道,进入宗教世界进行他们的修性。所以,从小说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太虚幻境是始,也是终,一切都是处在一个圆圈之中,兜兜转转之后最终回到起点;从以世俗生活为主体来看,太虚幻境是作者理想的终点,是作者塑造的一种诗意的哲学的境界,是悲情命运完结之后最美好的归宿。

太虚幻境是一个超越于凡尘的理想中的彼岸世界,相应的,作者还在凡间塑造了一个尘俗世界相对应的女子至上的理想中的世界,即大观园,大观园是理想中的有情世界在人间的投影,是圣洁的阴性世界的象征。在大观园里,女儿们的生活简单纯粹,黛玉葬花、湘云醉眠、香菱学诗,她们如此自由畅快地展示自己的才情,散发生命最本质的活泼只怕也只可能存在在这个理想的世界中。大观园里面的女儿们虽然性格迥异各有追求,但各个都是有真性情的人,她们真实而诗意地享受自己的青春时光。作为居住在大观园内唯一的男性贾宝玉,他同样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大观园完全是一个作者塑造的理想的有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除了古今第一淫人贾宝玉之外,居住的是一群才色双全的女儿,而贾宝玉对她们的态度也是意而不淫,超越一般男女之情,而达到了人类之情的最高境界。鲁迅就说过贾宝玉对于大观园女儿“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中国小说史略》比如金钏儿受冤而死宝玉心中不畅,所以在妹妹玉钏儿送来莲叶羹时假装不好喝哄玉钏儿亲尝莲叶羹以近其心;龄官蔷薇花架划蔷字时痴迷局外的宝玉,以致下雨之时只提醒花架下的龄官忘了自己在淋雨;宝玉把晴雯惹恼之后任晴雯撕扇子以博红颜一笑;在遭遇凤姐撒泼之后受辱的平儿来至怡红院,这使得宝玉有机会再平儿面前稍尽片心,竟认为这是今生意中不想之乐;宝玉在自己挨打之后仍担心地上的余气未散热坏前来探视自己的黛玉,一片真情溢于言表。

周汝昌在《红楼梦与“情文化”》中认为宝玉天性是处处以痴情体贴别人,不但以情待有情之人,即无情不情非情之人之物之事,亦同以此真情至情待之。这种“真情至情”就是古往今来最崇高最圣洁最伟大的情。再加上贾宝玉先天就带有一种否定男性的自愧意识而走向女儿崇拜,他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于是女儿国大观园便因此具有了与现实恶浊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理想世界的象征。与作者描述的贾府大观园之外的世界相比,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世界大概如作者塑造的理想世界太虚幻境一样,是作者塑造的远离腌尘世的一个理想的有情世界,这个世界与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的有情世界有相似之处,他们都相信情,相信真情能超越一切世俗力量,成为人类最本质的追求。

作者通过对太虚幻境和大观园的塑造,完成了作品中有情世界纯真生活的展现,是作者的一种纯真希望,是美好生活的盼望,也代表人类对真情的永恒追求。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2]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3]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4] 余英时.红楼梦的两个世界[M].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3

被调查者概况

1.年龄构成

被调查者中18岁以下者占0.5%,18~30岁者占54.44%,31~40岁者占31.19%,41~50岁者占11.39%,51~60岁者占2.48%。

2.性别构成

本次调查中,男性被调查者占52.48%,女性被调查者占47.52%。

3.学历构成

高中、中专或技校学历的被调查者占3.96%,大学专科学历被调查者占17.33%,大学本科学历被调查者占70.79%,硕士及以上学历被调查者占7.92%。

足球与生活

1.足球比赛兴趣

平时就对足球比赛感兴趣的被调查者占48.02%;世界杯期间对足球比赛感兴趣,平时没多大兴趣的被调查者占43.07%;对足球比赛一直没兴趣的被调查者占8.91%。

2.熬夜收看比赛

本次世界杯期间熬夜收看比赛的被调查者占近八成,其中,熬夜收看天数很多的被调查者占16.34%,熬夜收看天数较多的被调查者占29.7%,熬夜收看天数较少的被调查者占31.19%。没有熬夜收看世界杯比赛的被调查者占22.77%。

3.足球购买

数据显示,近八成被调查者在世界杯比赛期间购买过足球。购买过很多足球的被调查者占20.79%,购买过一些足球的被调查者占55.45%,没有购买足球的被调查者占23.76%。

彩通咨询的数据显示,巴西世界杯期间足球各类游戏销售总额高达155.8亿元。仅“北京单场”足球竞彩销量就达26.8亿元,增幅近7倍。①

数据表明,被调查者在收受世界杯比赛信息时使用最多的媒体是电视和互联网。其中,71%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电视收看比赛,70%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固定互联网(通过电脑等上网)收受世界杯比赛信息,49%的被调查者经常使用移动互联网(通过平板电脑或手机上网)接收比赛信息。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体排名靠后。

2.新媒体应用

获取或交流世界杯比赛信息,被调查者用得最多的新媒体应用是微信,占比为68.81%;其次是微博,占比为57.43%;第三是QQ,占比为50%。仅有20.3%的被调查者通过APP获取世界杯比赛信息,10.4%的被调查者使用博客获取或交流世界杯信息。

3.比赛场次收看

调查显示,对于本次世界杯比赛,24.75%的被调查者每场都会看;25.25%的被调查者只收看自己喜欢的球队参加的比赛;50%的被调查者根据当天工作、学习等情况来决定是否收看比赛。

4.直播与录播收看

数据表明,被调查者更多收看世界杯直播比赛,占比高达60.89%。不足四成(39.11%)的被调查者收看录播更多一些。

世界杯专题

1.世界杯专题喜好

总的来看,被调查者喜好世界杯专题报道,做好专题报道非常重要。总计96.04%的被调查者对世界杯专题报道持肯定态度,其中,20.79%的被调查者表示很喜欢,45.05%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30.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点喜欢。持反感态度的被调查者仅占3.96%,其中,表示有点反感的占3.46%,表示很反感的占0.5%。

2.媒介元素喜好

世界杯专题报道中的媒介元素,被调查者最喜欢视频(81.19%),其次为图片(52.48%),第三为文字(33.66%),第四为音频(29.7%)。

3.网站专题排名

被调查者看得比较多的世界杯专题报道网站排名中,商业网站明显比传统媒体网站占优势。新浪世界杯专题以60.4%的中选率位居第一,腾讯世界杯专题、网易世界杯专题、搜狐世界杯专题位居前五名。传统媒体网站中,央视网世界杯专题表现最好,中选率为43.56%,仅次于新浪世界杯专题,在所有网站中位居第二,影响力很大。

用户互动

1.世界杯评论与交流

世界杯期间,被调查者通过哪种方式发表自己的评论或与别人交流意见?调查显示,被调查者更倾向于采用当面口头评论(42.57%)、通过QQ评论或交流(42.08%)、通过微信评论或交流(40.59%)等方式。

2.网友评论关注情况

数据表明,被调查者比较关注网友发表的有关世界杯的评论。49.01%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阅读网友发表的有关世界杯的评论,49.5%的被调查者偶尔会看网友的评论,只有1.49%的被调查者表示从来不看网友的评论。

3.评论影响力

谁的评论最能影响用户对世界杯的看法?调查显示,50.5%的被调查者认为足球评论员的看法影响力最大,34.16%的被调查者认为网民的评论影响力最大,15.35%的被调查者最看重朋友的观点。

4.世界杯信息分享

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比较喜欢与朋友分享有关世界杯的信息。35.64%的被调查者与朋友分享了很多世界杯信息,57.43%的被调查者与朋友分享过一些世界杯信息,只有6.93%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与他人分享过有关世界杯比赛的信息。

注释: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4

早在1997年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上,专家们明确指出,人类已从“躯体疾病时代”步入“精神疾病时代”,神经衰弱、躁郁、焦虑等精神障碍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也是必须面对无所逃避的“新世纪病”。专家预计,到2020年,躁郁症将是全球第二大导致残疾和死亡的疾病,神经衰弱、焦虑、老年性痴呆等主要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将呈倍数不断上升的趋势。

尽管科学日新月异,提供人类更多、更新的便利和发明,满足人们物欲的追求,可是,并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因为人类除了生理上物质的需求外,精神上心灵层次的需求,同样需要被满足。凡事利弊相伴,科学为人类带来便利,但也播下不利的种子,如果一味强调科学的好处,而漠视人们“精神上的黑洞”,那么“世纪病”将给世人带来无法预知的危险。

因此,如何维持心理健康,调适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乃是现代人必修的学分。因为具备这方面能力的现代人,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生活安定无虞,不会被精神障碍这头怪兽轻易咬伤,成为一颗不定时炸弹,造成家人及社会难以承受的负担。

放松

放松不仅是一门功课,更是一种改变外在行为的艺术。熟练放松技巧后,整个人会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原本急急躁躁、焦虑不安的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从从容容、稳定温和。人不再像打转的陀螺,惊慌失措,而是神智清醒,进退有据。这股清醒的力量,让人动作优雅,谈吐柔和,比以前少做错事,气质也高雅许多。

放松的人,最能享受睡眠带来的妙处。身心灵全部放松后,很快就能入睡,而且睡得香甜,获得充分的休息。一觉醒来,身体恢复新活力,头脑清醒,心境也一片澄明。对放松的人来说,睡觉犹如充电,醒来,电力十足,又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人。

坐下来,从头部开始,闭上眼睛,由上而下,依序命令各器官放松。当紧绷的神经、肌肉松弛了,当内心的弦紧松合适了,这时神清气爽,天地一片清明,身体流动着一股新活力,那种感觉,棒透了!

所以,不要忘了每天的功课:学习放松自己。借着放松的充电,为身心灵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这样,不仅世纪病不能近身,而且精力常保充沛,足以应付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妥善运用精力

人无论是睡觉、饮食、进补,都是为了增加精力,只有长期保持精力充沛,才能创业有成,或成为长寿者。但是有人把精力消耗在鸡毛蒜皮小事,或浪费在坏情绪中,以致影响创造性的工作,实在太可惜了。

近代社会区别于古典社会和中世纪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的肉体欲望彻底被释放出来,获得无可质疑的正当性。不管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是知识,最好的生活是哲学生活。在中世纪,相比于来世的永恒幸福,世俗的享乐简直没有任何价值。在东方,孔子也谆谆告诫人们,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美德。

但近代哲学却颠覆这种观念,不管是霍布斯还是洛克,都告诉人们,最大的幸福就是欲望在现世中获得满足。尤其是19世纪以来,经济学、社会学的发展,让一些人相信,物质的生活就是惟一真实的生活。为此,为了享受豪华的物质生活,社会衍生出许多病态现象。在物质享受挂帅的现代社会中,充满各式各样的诱惑,现代人盲目追求以满足虚荣感,产生过度消费的和满足。因而,有些人懂得从事精神层面的娱乐,开发内在那块田地,但大多数人却无法驾驭情绪,把大部分精力浪费在愤怒、悲伤、嫉妒和怨恨上,以致生活过得乌烟瘴气。

那么,我们的“精力”该如何运用,具体该用在哪些方面呢?

一、创造。芸芸众生中,只有少数的聪明人,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创造性的事物上。这些人知道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人们不能沉溺和停滞不前,必须放眼未来,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爱。在逐渐冰冷的社会中,有些人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将精力使用在“爱”上,为人间挂起一盏灯。于是,他们爱家人,爱亲人,爱同事,爱学生,爱工作,爱生活,爱一切值得爱的人或事。因为心中有爱,他们不会斤斤计较;因为心中有爱,他们不会颓废无聊;因为心中有爱,他们充分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三、友谊。所谓友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其中包括了解、欣赏、信任、容忍、牺牲……诸多美德。没有人喜欢孤独,人生道上需要朋友。“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须找到一个人述说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共享快乐,正是友谊中最令人陶然的趣味。

这些聪明人是我们的好榜样,他们知道“精力控管”的重要,巧妙地将精力使用在创造、爱与友谊上,把自己带往人生的高处。一到高处,那里不但蕴藏更多的能量可以使用,而且像活水源头般源源不绝,愈用愈多。这是运用精力最妥善也是最聪明的方式,值得大家学习与效法。

冲出投射世界

其实,我们人类从来未曾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投射的世界里。

没错,原本的世界只有一个,那是一个确确实实的真面目世界;可是,透过个人头脑的投影,以及随之而来的梦想,却变成千奇百怪、诡异万端的千千万万世界。因此,世界不再是原本的世界,每个人都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所“捆绑”,犹如作茧自缚的蚕一般,如果不能“破茧而出”,将一辈子以为世界是黑色的。

投射的世界是个扭曲变形的世界,但很不幸的,却被个人认为是大家共同的世界,并误以为普天之下的苍生,人人所见的世界都和我看见的一模一样。事实上,由于个人头脑投射的结果,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不同,丈夫的世界和妻子的世界不同,父母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不同,上司的世界和部属的世界不同。活在各自投射的不同世界里,言谈沟通难免发生摩擦,产生误解,这就是人间为什么老是冲突不断的原因。

你怎样,世界就怎样,所以你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但是,我们好像都忽略了这一点。我们一直想借着制度,借着观念、价值观的革命,来改变事情,却忘了创造社会、创造世界的就是你和我。只有从个人做起,人人不再活在各自的世界里,而是活在共同的世界里,人间才有真正和平的一天。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5

2012年4月17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世界银行高层开会投票决定,韩裔美籍医学专家金墉接替将于6月底卸任的罗伯特·佐利克,成为世界银行第十二任行长。

对此,外界最大的疑问就是,奥巴马为何会选择他?

奥巴马提名的是名不见经传的金墉,这打破了以往十一任世行行长出身政客、银行家和外交家的惯例。按照奥巴马的说法,金墉是一位发展领域的专家,而现在,是时候打破惯例、由发展专家领导旨在促进发展的世界银行了。

少年金墉,立志拯救全人类

金墉1959年12月出生于韩国汉城(今首尔)。他的父亲是一名技术精湛的牙医,曾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疼痛的折磨。但在朴正熙军事集团把持韩国政权后,父亲的牙科诊所遂因“来往者甚多,可能潜有在野党和工人、学生分子”而成为重点监控对象,屡遭搜查和打砸,每次都把小金墉吓得哇哇大哭。

1964年,五岁的金墉随父母移民美国艾奥瓦州。父亲认为,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才能让金墉茁壮成长。

1978年,金墉高中毕业后进入艾奥瓦大学,如愿主修医学。但仅仅读了一年半,就在父亲的要求下转往布朗大学(该校是世界闻名的美国“常青藤联盟”院校中最有性格、最会创新、最为开放的大学)学习文学。因为他的父亲认为,学医要先学德,而文学恰恰是陶冶情操与灵魂的首要一课。在此期间,金墉没有放弃自己治病救人的理想,他时常挤出时间跑到医学院去“蹭听”医学课程,比如生物医学、社区保健、临床神经科学、家庭医学、放射医学、外科学、病理学和实验医学等,还不时溜进门诊大楼帮着坐诊的大夫叫病号、拿病历,以寻求临床实践的机会。

毕业以后,金墉先在父亲的牙科诊所实习,后考入世界卫生组织,被派往秘鲁开展防治流行病工作,踏上了其治病救人的神圣之旅。

任职世卫,默默耕耘倾真情

在缺医少药的秘鲁,金墉的足迹踏遍了平原、沙漠、戈壁、山地、雨林、海岛等偏远、贫瘠地区,见证了诸多的传染性疾病,屡屡涉险。

不久,金墉产生了革新结核病治疗方式的想法。结核病是秘鲁一种“最为流行”的疾病,由于受到复杂地形和多变气候的影响,已然具有了很强的耐药性。在工作之余,金墉开始探索新的疗法,一边一味一味地查找、比较、筛选各类药物,一边一本一本地翻阅、摘录、汇总各种著述。那是一段既孤独又艰苦的日子。有一次,为了考证一段典籍中的记载,他只身前往海拔六千多米的瓦斯卡兰山,寻找蛰居在那里的一个古老印第安人部落,一路上爬上爬下、过崖走壁,饱受风霜侵袭之苦。最终,金墉如愿发明出一种针对耐药性结核病性状的关键性治疗方式,有效地斩断了结核病的魔掌。

对于金墉,秘鲁人民喜爱有加,说真主派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小伙子来“全心、全灵、全意、全力”救治他们,实在是莫大的福分。在当地,无论是传统的印第安土著,还是后来的欧非移民,都热情且敬仰地称呼他为“超级医生”,在不少偏远地区甚至还流传起了“最高莫若真主,最尊莫若金墉”的说法。金墉的威信由此可见一斑。

金墉治病救人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在1987年。那一年,他被选派到赫赫有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这个集治疗与研究于一身的庞大医学机构里,他深入地接触到了系统、全面的医学知识,尤其是与工作联系紧密的免疫学、神经科学和病毒学等前沿课程,让他欣喜若狂。心系秘鲁人民的金墉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勤学苦读,很快就成为佼佼者。在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他结合在工作中遇到的肺炎病例,做了生理病理和用药经验的三个小时发言,由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临床实用,同学和老师给予高度评价。1991年,金墉顺利地修完了硕士学位的全部课程,同时被破格录取继续攻读医学院人类学博士学位。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秘鲁安第斯山一带突发流行性肺炎,没几天就有近百人死亡。接到指令,金墉火速赶至病发区域,对症下药,疫情很快得到控制。世界卫生组织派驻秘鲁的开展防治流行病工作小组及时在大部分地区推广了他的经验。

金墉“出名了”,旋即被世界卫生组织抽调回总部担任总干事的专职顾问。几年后,金墉又被世界卫生组织委任为艾滋病防治司司长,直至2006年卸任。

在世界卫生组织总部任职期间,金墉以严谨的作风、出色的能力和积极的做事风格闻名圈内。他曾做出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成功说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会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儿童主动免疫疫苗行动。此举让金墉“一鸣惊人”。后来,金墉还积极地“授人以渔”,利用自己遍访亚、欧、非等地的机会,做了大量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改善医疗条件和预防艾滋病等疾病的工作。此外,金墉还曾因创建起了一个“世界性”的公益医疗组织而广受世界各国的赞誉和认可。1990年代末期,针对相当一部分国家传染性疾病肆虐的窘境,金墉就与别人合伙创立了非营利组织“卫生伙伴”,并在乌干达、海地、刚果、秘鲁、埃塞俄比亚等贫穷国家成功地完成了防治传染性疾病的多个项目,尤其在降低当地肺结核治疗成本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金墉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辛勤耕耘”,让他在美国收获了累累的硕果:2003年,获得医学界著名的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2005年,被《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选为美国二十五位最佳领袖;2006年,当选《时代周刊》“世界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人”。

离开世界卫生组织后,金墉步入学术界,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世界卫生及社会医学系主任,接着于2009年出任“常青藤联盟”院校达特茅斯学院院长(为该院首位亚裔院长,也是“常青藤联盟”院校中首位亚裔校长)。非常有意思的是,就在金墉认为自己可能会“老死校园”的时候,意外被人“拎出来”推向国际大舞台——世界银行行长的位子上。

有惊无险,即将入主世行当行长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行行长均是由最大股东国美国总统提名的亲近人选直接出任,从未出现过任何“变数”,但这一次金墉的上台却可称得上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早在今年年初,时任世界银行行长的罗伯特·佐利克放出不打算谋求连任的口风之后,遴选新一任世界银行行长的工作就迅速提上了议事日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继续把控世界银行从而施行有利于自己的经济政策,绞尽脑汁地一遍遍过滤着可供扶持的台面人物;以“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国家,为打破欧美垄断世界银行的局面从而寻求扩大自身的发言权,紧锣密鼓地一轮轮酝酿着选择可以出镜的合适人选。于是乎,世界银行发展史上首次出现了多人同台竞争行长的壮观一幕。但双方对垒,有着多年成熟运作经验的美国很快“捷足先登”:2012年3月23日,奥巴马在白宫玫瑰园先期对外宣布,提名金墉为新一任世界银行行长人选。不想,全球立时炸开了锅,人们面面相觑:这个金墉是何方神圣?的确,除了医疗界,全球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金墉。因此,金墉并不被特别看好,甚至不少美国媒体直接“叹起了气来”:“噢,老天,黑炭头(指奥巴马)多半是喝醉了吧,放着希拉里·克林顿(现任国务卿)和劳伦斯·萨默斯(前白宫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这些熟悉全球事务的专业人士不提,偏偏提了一个名不见经传且只会治病救人的金墉!这不明摆着要把世行行长的位子拱手让出去嘛……”也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信心满满,纷纷奔走相告:“看来,奥孔乔·依韦拉(尼日利亚财政部长)和安东尼奥·奥坎波(哥伦比亚前财政部长)还有戏呢……”不承想,针对“外行人士”金墉PK颇有声望的经济学家奥孔乔·依韦拉和安东尼奥·奥坎波的残酷现实,奥巴马似乎胸有成竹:“金墉拥有真正的全球经验,他曾在亚洲、非洲、美洲工作,既在大城市、首都工作过,也在小村庄工作过。因此,我相信没有人比金墉更加适合担任世行行长一职!”

尽管有奥巴马的力挺,但此前尚不知对冲基金为何物的金墉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在获得提名的第四天,他就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覆盖全球的“微服私访之旅”:3月27日~4月9日,先后访问了埃塞俄比亚、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等握有较重票权的世界银行成员国;4月12日~15日,出访俄罗斯和秘鲁,同两国财政部长等政府官员及其他相关人士会面,就世界银行的未来政策寻求意见和建议。

有趣的是,就在金墉“微服私访”的时候,安东尼奥·奥坎波突然宣布退出世行行长一职的竞选,这就为金墉提供了一个一对一过招的大好机会。与此同时,金墉的“微服私访”开始显出成效,继日本财务大臣明确表示支持后,俄罗斯财政部长也表示“金墉是非常合适的世行行长候任者”,接着是法国、加拿大、韩国开始肯定。至此,这场原本暗藏凶险的选战,不等进入高潮就已落幕——金墉出任世界银行新一任行长成为“铁定”事实。

最终,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于4月17日公开宣布,选择金墉接替将于6月底卸任的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7月1日正式就职,任期五年。

走马上任,面临一系列挑战

蹚过险滩之后,金墉终于拿到了世界银行行长的委任状。

然而,将坐上位于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总部头把交椅的金墉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尽管此前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承诺“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谋求世界银行与快速变化的世界实现新的一致”、“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但人们还是非常担忧——这其中,金墉的头号批评者、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威廉·伊斯特利的话最有代表性:“金墉在经济学领域属于‘业余爱好者’,秉持拒绝合作的‘反全球化观点’,认为全球化‘体制本身应为制造贫困承担责任’……”从这个角度讲,金墉的上台,虽然能给世界银行高层人事架构带来一缕新鲜空气,但他若想较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还需要先行解决横亘在面前的一系列严峻挑战。

挑战之一,没有相关的金融、经济或法律背景。这是金墉的硬伤。现如今,金融援助和发展经济是世界银行最为关注的主题,如果没有全球财经界的丰厚资源和广泛人脉,那么对于这一组织的发展所带来的贡献将会十分有限,甚至过程将会困难重重。

挑战之二,国际政治与职能部门领导经验有所欠缺。世界银行行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名国际政治家。金墉的国际政治外交经验和水平究竟如何,目前还不敢妄下定论。

挑战之三,在世界银行,有好多职能部门,包括基础设施、气候变化、能源、教育、农业、私营部门发展等,而对于这些领域中的绝大部分,金墉都是门外汉,开展工作时难免困难重重。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6

“人类向何处去”似乎成了21世纪历史开端的首要疑问。面对不同的文明体系,从20世纪后20年,人们便开始强烈地意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当文明体之间兵戎相见时,这种对话便被无限拖延及被暴力所掩盖。世界文明的格局及文化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上世纪末,即1999年的西雅图世界经济高峰会与反全球化民间组织发生冲突以来,全球化浪潮受到严重的挑战。人们开始怀疑所谓“地球村”、所谓“全球化”的价值意义。“如果把‘地球村’当作一个业已存在的现实,则落入了认同那几个把全球化与经济整体化相混淆的国家的现行统治的圈套。”llHfi5>如在1992年全球高峰会议上,当美国老布什总统在解释或强调美国生活方式不可谈判的时候,“他其实是最清楚不过地说明了这地球村并不存在”[1KS55)。因此,从1999年以来西雅图的全球髙峰会,到热那亚、米兰、布拉格等地所发生的非政府组织的抗议冲突事件,说明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发展理论和发展趋势,并出现所谓“两种全球化的对立”。这一切,都预示着今天的世界面临着巨大变动。而且这个变动将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险,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长期过程。它将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将是文化的重新调整、组合,并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真正对话,争取一个承认“他者”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的全球化。

2001年12月,在法国里尔召开了一个所谓“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的全球性会议,即是为了回应上述全球化的矛盾。这个会议发表的大会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最新信息,很值得我们注意。大会宣言指出:“我们痛苦地面对三个主要的不平衡:地球南北之间、社会内部贫富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假如我们的世界继续以其现在的方式存在和发展,人类将自我毁灭,我们拒绝这一前景。”121由此,大会宣言提出:要解决人类21世纪所面对的社会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其生存空间之间所存在的三重危机,就必须深刻地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建设一个协力、尽责、多元的社会。

要使上述设想得以实现,大会宣言特别强调:在新世纪的前半叶,人类面临的失衡的严重性和不可逆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当今人类社会是否能更张其所为,并在重要领域内是否能进行一场包括精神、道德和制度在内的广泛革命。“进行这一革命所需要的行动指南,将只能在那些最好的传统和文明中去寻找”。

可以说,在最好的传统和文明中去寻找哲学与人类的未来的工作,冯先生早在上世纪40年代便开始做了。他对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形势作了一个历史的比较,并在比较中,提出了“世界哲学”的概念。

冯先生虽然没有为“世界哲学”这一概念做具体解释,但在行文中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古代中国人说‘天下’,意思是想说‘世界’。”13_57>中国古代哲学家更多关心的是世界,因此他们的哲学就具有“世界哲学”的性质。冯先生以《大学》“作为中国哲学的国际性例证”,说明其作者即“是为世界政治和世界和平着想的”。而这一为“和平着想”的内容,即“明明德”与“修身”。在《大学》的作者看来,“光是治好自己本国,并不是为政的最后目的,也不是修身的最后目的”(*'59),因为《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最后目的,乃是“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即冯先生所谓“中国哲学的国际性例证”,它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哲学即世界哲学。

在《中国哲学简史》的写作或发表前后,冯先生又在美国的英文刊物《哲学评论》(P/»7oso/)Ayca/7fevi'e^tNewYork]V.57,1948)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冯先生进一步阐述了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关系,特别提出,在中国社会和世界形势处在大转变的时刻,对人类以往的一切现念、理论的重新审查、重新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冯先生强调,在此一重新估价人类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中西哲学或文化应该是一律平等的,“哪个也不能要求比别个具有更大的权威”,“进行重新审查、重新估价的人是哲学家,他由此达成的观点,要比自限于单一思路的人高得多”。冯先生的这些看法,从今天的角度看,它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正是对当今世界盛行的单边主义、普遍主义和原教旨主义等绝对真理论的匡正。

除上述思想外,冯先生在此文中,还提出“中西哲学互补”以及“在这种互相补充中,中国思想如何对未来世界哲学可以有所贡献”。在冯先生看来,中西哲学的互补或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哲学可能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哲学方法,二是改进人生。

就第一点说,哲学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描述上,因为从本质上说,描述“是知识和理智的任务,但是在界线彼岸的东西根据定义是在知识和理智之外。想要描述彼岸的东西,就是想要用语言说出不能也不应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不能说它是什么,只能说它不是什么”。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但从中国哲学来看,柏拉图只说对了问题的一半: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的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中国哲学超越理智的方法,就是冯先生常说的负的方法或由此得到的神秘主义。在冯先生看来,“未来世界哲学一定比中国传统哲学更理性主义一些,比西方传统哲学更神秘主义一些”冯先生认为,只有把西方哲学擅长的理性主义与中国哲学擅长的神秘主义相互补充、相互统一,“才能造成与整个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

就第二点来说,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哲学可能的贡献是改进人生。与西方传统哲学比较,中国哲学更注意生活境界。它既是出世的,又是人世的,“强调在人类生活的日常事务中实现最高的生活境界西方哲学擅长“知性”(或知识价值论),以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为代表,体现了近代以来人类实践活动的时代特质,但其所关心的重点,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工具理性。而中国哲学的价值判断往往优于事实判断,它不仅关心实然的世界,而且更关心“应然”的世界,即理想与现实、此岸与彼岸、入世与出世的统一。

“中国哲学若能对未来世界哲学作出贡献,那就是这个公开的秘密:就在日常生活内实现最髙的价值,还加上经过否定理性以‘越过界线’的方法”。

从《中国哲学简史》提出“世界哲学”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冯先生在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册时,又在该书的最后一章,对《中国哲学史新编》作了总结。在其总结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冯先生中国哲学史创作的最后部分,所关心的仍是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未来。

在这部分中,冯先生把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的未来归结为众所周知的“仇必和而解”和中国哲学常说的“太和”。尽管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对冯先生的这一归纳持有不同看法,但就其所表现的理论本质和时代精神来说,无疑具有相当深刻的真理性。这一真理性的结论,不是通过逻辑推衍得出的,而是通过对近百年乃至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和人类的生活实践的观察所得出来的。“仇必和而解”和“太和”哲学所包含的理性价值意义,与基督教传统和西方哲学所包含的价值意义有极大的差别。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文化霸权主义和普遍主义,不利于建构具有建设性的话语对话系统。正如冯先生在《新编》最后一章所阐述的那样,“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他决定。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MKmw。正因为西方基督教可以为所有人作主,从而推崇普遍价值,其发言的行为也就多少含有教训对方的霸权。而中国哲学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只做个人所应做的事,此即《尚书》中所说的“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中国式的对话、发言或倾听,正如程颢所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与横渠张子原先生书》,《河南程氏文集》卷二)这都是中国传统“和实生物”及“太和”哲学的具体表现。

冯先生对中国哲学和未来世界哲学的阐释,与建立一个有人文价值导向的全球化的过程完全合拍。这既反映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洞见,也表现了冯先生的哲学智慧。他对中国哲学和未来世界哲学的阐释,可集中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一)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主要解决超越问题。在哲学与宗教的关系上,冯先生历来主张中国哲学的功用“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必须看成哲学境界”,而非宗教境界。因此,冯先生一直不同意把儒家说成是宗教。“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力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中国哲学具有超道德价值,而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中国哲学的传统和价值意义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像和迷信”。

(二)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主要解决价值问题。在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上,冯先生在与维也纳学派的辩论中已阐述的十分清楚。科学的任务是提供实际的信息’而哲学的功用是厘清观念。因此,从认识论角度说,哲学者的区别,甚至要用科学来化约和取代哲学。上个世纪初的科玄论战,实际上是对唯理性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质疑。在一定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在于它的价值论而非知识论。如果缺乏价值或观念上的一致,一味追求知性的实际信息,哲学就会变成废话。科学如果失去人文的支撑,也会变成杀人的工具。

(三)出世与人世的关系,主要解决人生关怀问题。这一问题与上述问题都有紧密联系。中国哲学不以知识论见长,而是以关注人生和关注社会生活见长,因此它思考的重点是人间关怀,此即儒家的“仁学”或称“人学”。“中国哲学总是把心思、心事与肉体统一地进行思考”,实现庙堂与山林、自然与名教、理想与现实、此岸与彼岸的统一。冯友兰极力表彰郭象哲学,就是因为郭象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有深刻的见解和突出的贡献。

(四)极高明与道中庸的关系,解决理论与实践、哲学与日常生活统一的问题。

(五)“太和”与“斗争”的关系(仇必和而解),解决手段与目的统一的问题。

(六)理性与直觉的关系,解决哲学方法问题。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7

您辛苦了!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8000万营销人(世界上最大的营销群体)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您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已看了三遍)。同时,衷心祝贺您荣获“2010年最值得关注的全球十大领导人”(美国著名智库欧亚集团评选)第一名,以及“改变美国经济十大人物”(美国广播公司评选)唯一外国人!

从带领中国成功走过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驱动力;从欧洲信心之旅“告诉欧洲和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到在哥本哈根会议和《哥本哈根协议》上发挥的核心建设性作用;从上海合作组织到中日韩领导人峰会;从朝核问题、伊核问题调解到要求美国保持国家信用。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CEO,您的确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成绩单,我认为,您当之无愧。我们为您和我们共同的伟大祖国而骄傲、自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首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在西方的敌视、质疑、误解、诽谤和打压中,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和平崛起,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用中国制造开创经济奇迹,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影响和改变世界格局的新支点。

中国正面临一百多年来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与此同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寿命和教育三项指标,刚刚的年度人类发展指数,中国大陆在全球人类发展排行榜上列第92位,虽与上一年相比上升7位,但仍居中下等水平,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商业周刊》2009全球百佳品牌榜上,中国企业无一入选。在财富500强榜单上,虽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但几乎清一色是国有垄断性企业。

在全球文化价值输出、全球产业链价值分工中,我们尚处于劣势和低级阶段;在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中,我们尚处于起步和重构阶段。

现实让我们保持清醒。

60年新中国历程,30年改革开放,我们最大的遗憾和差距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们的国家竞争力还不够强大!我们的品牌还不够强大!

过去三十年,中国为世界输出了廉价劳动力、廉价商品,以及因此而来的种种质疑,中国是世界人口老大、发展速度老大、未来潜力老大。那么,下一个三十年,中国应该向世界输出什么?中国如何向世界营销自己?

未来三十年,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经济老大,但要真正当好老大,真正实现国富民强、和谐发展,推动世界进步,赢得世界尊重,我们还必须向世界输出先进文化价值体系、创新的机制环境以及足够强大的国家品牌和企业品牌!

而强大的企业品牌必须依附于强大的国家品牌。说到底,这是中国面向下一个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和品牌营销问题。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我也斗胆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中国国家品牌营销打好五张牌。

中国国家品牌营销的五张牌

首先是责任牌。责任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在种种质疑、责难以及种种“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傲慢论”中实现的。现在,是到了讲中国真相、讲中国责任的时候了。

中国以世界上百分之七的土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保持了长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这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和责任。

中国依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国策,坚持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任何西方经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实践是对全人类的贡献。

正如《大趋势》作者、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新著《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中所言: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上的一个阶段而已。

中国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更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承担了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责任和贡献。

而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不仅支撑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奇迹般崛起,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消费创造了价值。必须说明的的是,中国制造是在全球资源和全球协作下实现的,它属于世界,而不仅仅是中国。中国制造,全球受益。

尤其重要的是,在和谐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医疗、社保、教育等事业,以及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和进步。

在国际事务中,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与龙头,中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联合国以及地区事务,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美战略对话、中欧峰会、中非峰会、中日韩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论坛、博鳌论坛等等,便是

实际的举措。而在举世瞩目的根本哈根峰会上,中国政府减排40%--45%的庄严承诺,更是展示了中国的信心、决心和责任。

诚如著名导演陆川所言:“富强是我们国家的必然趋势。今后,我们对世界、对文明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刘东华社长的总结更加精辟:从现在起,是中国自信地承担相应责任、作出独特贡献的时候了。努力为自己、为世界找到一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新商业文明”之路,建设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秩序、新规则。中国企业家群体在哥本哈根峰会上的首次世界性责任宣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企业家的新思想新面貌。

当今世界,丰富多彩,除了责任,什么也不缺。中国,一个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则兼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深厚而光荣的历史传统和勇敢担当的责任国度,现在,是到了讲中国真相、讲中国责任的时候了。

用您的话是“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用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话是“向世界说明中国”。

去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媒体峰会,告诉世界“中国的立场、责任和担当”。这是一张中国品牌营销的漂亮牌。一定要坚持下去,每年一届。

同时,建议从今年开始,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牵头发起举办“世界责任论坛”,您一定要亲自出席,“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责任中国”。

第二是文化牌。文化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一个真正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必须向世界输出文化和价值观!

过去三十年,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果,但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价值,更未能转化成强大的软实力和硬影响,与经济成就形成鲜明的落差。

美国的好莱坞文化和极度品牌消费文化、欧洲的奢侈文化和贵族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和精益文化、韩国的饮食文化和快时尚文化,在中国像病毒一样迅速蔓延、横行,直至扎根。

连《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的世界赚钱机器,也是以取用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甚至连中国国宝熊猫,每一个动作都被好莱坞注册了。

我们赖以生存的优秀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在经济的洪流中被淹没、改造甚至变异,不仅不能影响世界,反倒被西方的文化侵蚀的遍体鳞伤、面目全非。

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危机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让全世界重新思考和认识东西方思想体系、价值观,甚至是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优劣势及互补性。

站在历史看现在,站在现在看未来,站在世界看中国,站在中国看世界,这正是中国思想文化和价值体系去粕存真、奉献世界的绝佳机遇。马克思著作在西方的热销,好莱坞灾难电影《2012》表达“只有中国精神才能拯救世界”,都是很好的例证。

事实上,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代表作《道德经》、《论语》、《中庸》、《易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所创导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兼容并蓄”“有容乃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医治未病”等人类哲学观和价值观和健康观,恰恰是当今世界最为前沿最为推崇科学体系,历久弥新。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代表人类最优秀的中华文化,毫不保守地传承、发扬出去,恩泽世界。这需要中国以极大的魄力、勇气和力度。因此,我们要深化文化和教育体制改革,在机制上创新,重塑国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唤醒文化的力量,强化文化软实力。

比较良好的行动之一是,把中国教育推向全球。

2004年以来,中国在64个国家开设了226所非盈利性的孔子学院,传播汉语与中国文化。目前,全球有4000多万外国人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汉语,接近100个国家的8000多所学校把汉语纳入了课程大纲。

“国学要从娃娃抓起”的观念渐渐在城市形成共识,并开始付诸行动,幼儿园开国学课成为新的精神必需品。唐装、中山装、中式用品的回归和流行,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全国各地对文化、历史资源的挖掘、继承和发扬,都是中国文化崛起和繁荣的良好开始。

中国的艺术品交易额、齐白石的个人作品销售额均历史性的名列全球第三,正是中国文化价值复兴的缩影和例证。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也是崛起的中国向世界敞开的三扇文化之门。中国人已经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体育和博览,也绝不可以用纯经济的思维来评判它的利弊得失。您的指示很好,“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盛会,办成一届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盛会。”

我们还要把世界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转化成世界的发言权和说服力。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在和谐健康观的历史潮流面前,也赢来了最好的战略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公正地毫不留情地剔除掉那些曾经或者正在桎梏我们的精神枷锁和文化疮痍。就像柏杨在《吾国吾民》里的直言不讳。

中国历史上以及近现代的世界级伟大人物灿若星河,为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承力、发展力和影响力,强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发展委员会,您或一名副总理任主任。提升和加强文化部的职能,建立大文化部制。同时,借鉴诺贝尔奖的做法,在全球范围内设立“老子道德奖、孔子思想奖、孙子军事奖、李时珍医学奖、毕昇发明奖、吴承恩文学奖、鲁班建筑奖、邓小平改革奖、钱学森科技奖、袁隆平农业奖” 等。瑞典能打造诺贝尔奖,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创新名片,中国为什么不可以?!

文化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当中国成为为世界强国时,让中华文化福耀全球。奥巴马站在长城、克林顿站在西安鼓楼无一不发出由衷的赞叹,我们应该明白文化背后的价值和力量。

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的一段话令人振奋: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

“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创造经济奇迹,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必须的!

第三是创新牌。有创新,才有未来!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一直是引领世界的,从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创造,到以四子(老子、孔子、孟子、孙子)为代表的思想创造,从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文学创造,到以长城、故宫、颐和园为代表的建筑创造,从两弹一星的高科技创造,到风靡全球的消费品创造。

中国人的创新精神里包含了吃苦耐劳、坚韧向上、兼容并蓄、虚心学习、模仿超越、争强好胜、打破框框、敢为人先、不断突破、不怕失败(牺牲)等优秀精神内涵。新中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成就,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创新还没有发挥到最大化,受到不少的制约和局限。

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折桂。此前,已有7位美籍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当人们为华裔科学家获奖而高兴时,中国籍科学家至今仍无缘诺贝尔奖,不免让人感叹。

新一轮的“中国科学家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的大讨论沸沸扬扬,其实问题的本质和核心是科技创新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诺贝尔奖是一个缩影,也是最好的镜子。反映出我们在观念、教育体制、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不足。约翰奈斯比特说:“论资排辈与家长制思维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转变成一流创新国家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近邻日本,至2008年已有11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与奥地利同列第9位,另有不少美国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些事实充分说明黄色人种的亚洲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比白色人种的欧美人逊色。无疑,体制是最大的问题。

学者洪振快说得好: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际上制度更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制度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度能否以知识为本,体现对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尊重,制度能否以人为本,体现对科学家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尊重,使科学家个人价值的实现方式摆脱行政权力的支配,都将是看不见却在实际发挥作用的“软动力”。在这方面,如果科技制度不能根本变革,我们离诺奖只会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正是一语中的。

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居世界首位,在世界财富500强中业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不是偶然的。

以《竞争优势》一书闻名于世的迈克尔波特在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所的《竞争力指数》中不无骄傲的写道:“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将偏爱那些欢迎不同文化、吸纳多样化思想以图创新的国家。不同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融合,学术、创新、艺术和前沿思想的繁荣将大大推动它的发展。这些概念都是美国的长处和我们的竞争优势。而且这些概念为美国所独有。”

事实上,这段话写给未来之中国,再贴切不过。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正来源于此,是“兼容并蓄、有容乃大”中国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一个三十年,中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国要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必须也一定会朝这样的路径走下去。

约翰奈斯比特说,“中国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愿意尝试任何符合自己目标的理论与实践,这是它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

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正是中国未来三十年最大的战略目标之一。其重中之重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正如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在这方面,国务院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为中国未来10年的教育描画出一幅美景,让我们看到了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令人鼓舞。相信会有实质性进展。

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但中国别无选择。中国必须培育创新型国家的土壤,建立一切适用于创新的思想、机制、体系和制度保障,最大程度的调动全民创造力,吸纳、整合全球资源和智慧,塑造国家竞争力,打造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把中国从世界工厂改造为世界创新实验室。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圳模式”、“苏州模式”、“浦东模式”、“滨海模式”,已经和正在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创新的范本和经验。

为此,我斗胆建议国家设立“国家创新委员会”和“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小国家大创新的芬兰国正是这么做的。TekES(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和Sitra(芬兰科技创新基金会)是芬兰创新型国家的两大源动力。

第四是机遇牌。中国有多大,机遇就有多大。

中国正面临100多年来最好的战略机遇。这个机遇,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属于全球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机构每一个人。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汉语,穿汉服,吃中国餐,与中国人通婚,在中国学习、工作、创业、成功。为什么?

中国机遇!

过去三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为世界打开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一发展大国的机遇之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淘金”、“镀金”目的地,成为跨国公司实现增长目标的定心丸。尤其是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助推器和救心丸。

现在,国外流传一个新的神话: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要更换司机了,从金发碧眼的山姆大叔,变成谦谦如也的孔子门徒。

这已经不是神话,而是正在发生着的事实。

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讲到:“当奥运会最终拉开帷幕时,中国步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飞利浦全球总裁柯兹雷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耐克全球CEO马克帕克说,“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每次开会,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新闻集团默多克说,“一份报纸要想在全世界卖得好,最好的办法是把中国新闻放在头版。”此话一点不假。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此聚焦!中国,已经强大到再也不能被忽视!中国已经进入大国崛起的加速时刻,中国正迎来一个半世纪以来最最重要和宝贵的发展阶段!

那么未来呢?

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中国机遇都远远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正处于妙龄青春时代。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中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青春期,成长期,上升的轨迹还要持续40年以上。”

按照国际惯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按钮。这是千载难逢的战略性历史机遇。中国的升级按钮已经启动。

尤其是当中国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长期国策的时候,当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温饱向小康和中产过渡的时候,当十三亿中国人的内需被进一步调动和释放的时候,当中国的工业化进一步改造农业,当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突飞猛进的时候,当八亿农民成为新市民新农民的时候,当中国经济产业整合升级的时候,当中国大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当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以及13亿人口所蕴含的知识资源进一步释放能量和价值的时候,这里面蕴含的战略机遇是如此之大、如此之诱人!

这正是国际政要、商要,以及各路豪杰,动用一切资源,频频穿行、甚至定居移民中国的最根本原因。诸多跨国公司不断升级中国市场的全球地位和重要性,各种国际会议、活动、资本、人力纷纷扎堆中国,均源于此。跨国公司以往把中国当做亚太市场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现在,把亚太市场当做中国市场的延伸。中国家电下乡已经对世界家电和IT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国就像一块全球最炙手可热的大金矿,吸引着全球的注意力和资源。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的判断,“2010年将成为中国经济又一轮上升周期的开始。”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长期以来保持的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毫不动摇的改革开发决心、信心,让全世界吃了一颗定心丸。

未来之中国,不仅要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更要成为全球消费中心、全球创造中心、全球文化中心以及全球话语中心。

第五是品牌牌。品牌有多强,国家就有多强。

扁平世界是品牌的世界。

中国品牌必须快速崛起和强大。这里面包含国家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个人品牌。

刘春雄教授说得好,没有对国家品牌的认可,就不可能有对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认可。所以,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提升,正是中国品牌的最大背书。

姚明、刘翔之所以受到世界超级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体育成绩,更因为其背后代表的中国。林毅夫之所以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朱民之所以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特别顾问,不仅仅是因为其专业成就,更因为他们代表中国。这就是国家品牌的力量。

深圳、大连、青岛、苏州、海南,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品牌的崛起,也是背靠中国品牌大树好乘凉,以及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带动造就。

品牌兴,则企业兴。企业兴,则中国兴。中国产业品牌和和企业品牌的打造,令人爱恨交加。

几年前,原商务部长薄熙来“10亿双袜子换一架飞机”的感慨,深深地触动了中国人的自尊和感情。如果说那是过去三十年中国不得不的选择的话,那么,未来三十年,我们怎么抉择?

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低谷期,中国制造的弊端和劣势再次凸显。为什么众多中国企业库存加大、产能过剩不堪一击?为什么中国在资源、环境、低价劳动力等方面付出很多,分享的财富却寥寥无几?您在记者招待会也提到,“中国的贸易总量虽然很大,但50%是加工贸易,60%是外企或与外企合作企业的出口贸易。”

道理很简单,中国的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我们的软实力不够,缺乏品牌价值,一直在做“搬运工”。一方面顶着经济威胁的帽子和种种指责,一方面还在做搬运工。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两难处境。

用郎咸平教授的话说,这是世界产业分工中的“产业链阴谋”。

中国仍缺席世界百佳品牌排行榜。在《商业周刊》2009全球百佳品牌榜上美国占据半壁江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牌强国。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有170万个品牌,其中有数以万计的中国名牌,而在世界排行榜上中国无一入选。这是中国品牌的悲哀。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中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20%,而相比照的,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60%。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

我国经济总量与德国、英国、法国大体相当,为什么经济地位和竞争力偏低?其差距就在企业上!

象征财富、实力和荣誉的美国《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08年评选,美国高居榜首,共有153家企业入榜。后面依次为日本、法国和德国和英国,分别有64家、39家、37家和34家企业上榜。这个排序,也正是全球经济体列强的排序,几乎就是世界经济走势的一张晴雨表。

沃尔玛、诺基亚、通用、丰田、可口可乐、耐克、英特尔、微软、IBM、壳牌、高盛、辉瑞、三星、Google、波音、西门子等等,正是通过强势品牌和老大地位,盘踞世界产业链的顶端,扼世界经济之命脉,在全球制定规则、抢夺资源、攻城略地、赚取最丰厚的利润,并成为支撑国家地位和改变历史的力量。

成为强势品牌和行业老大,就会在品牌、资源、资本、成本、市场、消费者心智等等方面形成全方位的优势富集效应,就会取得最大的竞争优势和价值。正如金牌和银牌的差别。

强者愈强,这是不讲理的经济逻辑!

优势富集,这是做品牌的最大价值!

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速度增快,但是在世界500强中的份额依然偏低,无论入围企业的数量,还是企业营业收入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所占的份额,我国均低于这三个国家,且除了联想,是清一色的国有垄断性企业。无疑,是企业竞争力的薄弱导致国家经济地位和竞争力的薄弱,我们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换句话说,我们缺乏世界级品牌和行业老大。为此,我还专门为中国企业家写了一本书——《老大:中国企业的历史性机遇》,鼓励中国企业家做品牌做老大。

说到底,出路只有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定不移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升级,发展自主品牌,走价值创造之路,否则我们永远没有话语权。华为、联想、海尔、李宁、百度、阿里巴巴、王老吉、青啤、双汇、三一重工、波司登等,之所以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正是因为拥有了品牌的力量。

全球经济危机为中国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很好的战略升级契机。国家内需战略的启动,更为中国企业创品牌打开了更大的一扇门。

古普塔在《称雄全球之路》中,坚定的认为,全球只有中国和印度能同时带来足以改变世界游戏规则和格局的四大因素:1、为几乎所有的商品和服务超大消费市场;2、为公司大幅消减全球成本提供平台;3、为推进公司的全球科技创新基地提供平台;4、为出类拔萃的国际竞争者的崛起提供跳板。

这正是中国市场的“达芬奇密码”!也是世界上所有主流经济体和品牌,在寒冬中压缩全球经营、唯独钟情中国市场的真正原因。中国正由全球最制造中心变成世界消费中心和创新实验场。中国是撬动世界的支点和枢纽。这是中国企业最好最大的生存和发展之源。也是我辈之大幸。

正如博鳌论坛秘书长龙永图所言,“中国有13亿人这样一个大市场,一定可以培育出一大批中国品牌,使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市场里做强做大!”

我唯一要补充的是,中国正处于经济升级、产业升级、市场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关键历史时期,很多领域都蕴含着建立品牌帝国的战略性机遇。

未来10年,中国制造最重要的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中国的家电、纺织、日用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必须实现战略升级,实现从产业规模到产业品牌、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贸易模式到营销模式的跨越;同时大力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中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尤其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打造出中国的产业品牌,如“瑞士钟表”、“法国香水”、“意大利服装”、“美国软件”、“日韩电器”等;以及中国品牌的价值标签“高品质、快创新、物超所值”。

同时,中国企业的经营导向必须实现从产品、渠道、终端、资本等硬实力向企业家精神、品牌核心价值、运营体系和价值整合传播的战略层面的转移,打造真正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品牌。这不仅仅关乎企业的成败得失,也关乎中国制造的价值和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经济地位和软实力的提升,更关乎中国(人)的尊严和未来。

而企业家是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法定人选”,营销人则是这一历史使命的强有力推动者和执行者。因为,企业的职能只有两项:创新和营销。(世界管理之父德鲁克语)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得好,“中国必须要出一批伟大的商业机构,超越个人和家庭的机构,才是我们国家真正走向强大的必要条件。”这个商业机构,就是品牌。

我比较认同青岛啤酒董事长金志国的观点,未来的中国企业家,必须是品牌战略型企业家。一定是坚持品牌驱动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让无形带动有形,以精神财富创造物质财富。

伟大的品牌,实际上是一座永动时钟,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前进。从“搬运工”到“永动时钟”,是一个伟大的跨越,需要伟大的观念、文化和机制。

一位企业家曾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国际大舞台上仍没有我们的位置,那就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

我要说,如果再过五年、十年,在中国这片伟大的土地上还没有产生足够多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那不仅是中国企业家的失职,也是所有营销人的悲哀!

日本经济和品牌的腾飞始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韩国经济和品牌的腾飞始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现在,是中国时间了。

彼得德鲁克说,每当你看到一个伟大的企业,必定有人作出过远大的决策。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

现在,是我们作出“远大的决策”的时候了。

事实上,关于品牌,包括您在内的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有过精彩论述和重要讲话。现在,是进一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

在此,我也斗胆建议:1、成立国家品牌建设促进委员会,您或主管副总理任主任,联席各大部委,共同推进中国品牌事业。2、出台《自主品牌促进法》。3、设立国家品牌基金,加强中医药、中国文化等产业品牌的塑造。4、中国政府采购,大量限定在国产优秀品牌中选择,尤其是信息、汽车、医药等产业。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这是您在政府报告里说的两句话,我非常喜欢。2010,是全人类21世纪20年代的开局之年、关键之年。世界经济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里,中国经济也面临“极为复杂”的形势和挑战,但已现曙光。坚信我们的伟大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同时,我也坚信,中国8000万营销人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品牌营销理论和实践体系。

最后,我想再次代表8000万中国营销人,把世界营销泰斗菲利浦科特勒的一段话送给您:

“只有有远见的领导才愿意做出产品品牌建设的尝试,中国有远见的领导者已经成功地营造了令人信任的公司形象。现在也必须由有远见的领导者来构建令人振奋的产品品牌,这是中国领导者在营销领域面临的下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完成之时,就是中国企业超越国外竞争者,获取属于自己的市场超额利润之日。”

中国明天一定更美好!

祝温总理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世界上最好的大学篇8

这是一门有着大梦想的人造语言,它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这门语言能够平等、自由地交流,100多年后,这门语言离自己的梦想还有多远?

世界语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人工语言。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对其进行了10年的创作工作后于1887年创立了这个语言的基础。世界语的定位是国际辅助语言,不是用来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柴门霍夫的目标是创立一种简单易学而灵活的语言,一种普世的第二语言,用来促进世界和平及国际了解。现在一些世界语者仍然抱着这样的期望,但大多数的人只是想用它来与外国人打交道以及了解其他的国家和文化。今天,以世界语为母语的人士约1000人,著名投资家索罗斯便是其中之一;能流利使用的人估计10万到100万人。(摘自维基百科)

世界语的创造者柴门霍夫1859年出生于波兰一个犹太家庭,这是波兰东部一个小镇,居住着犹太人、日尔曼人、波兰人、俄罗斯人,民族纠纷与矛盾时有发生。幼年的柴门霍夫便认为,通过创造一种平等、中立的语言,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互相了解,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和仇恨,实现天下大同,人类一家。

柴门霍夫先后掌握了波兰语、俄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英语、乌克兰语,从16岁起开始研究国际语,在19岁完成了世界语的初步方案。柴门霍夫的新语言并不被接受,他的理念也被认为是妄想,父亲甚至烧掉世界语的有关资料,但柴门霍夫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1887年,28岁的柴门霍夫已经是一名眼科医生,自费出版《第一书》,正式公布了世界语方案,并对这本书放弃全部著作权。他当时用的笔名是“Doktoro Esperanto(希望者博士)”,后来这种语言就被称作Esperanto。20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中国后,有人借用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语是一门饱含理想的人造语言,它期待任何人通过掌握这门第二语言,便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而这门语言本身又是平等、中立,不属于任何民族的。它的理念获得了很多进步人士的赞同和支持,世界语运动也成为进步文化运动的一部分。

69岁的王玉琴学习世界语已经是在解放以后。“我1960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先学了两年新闻。有一天,班主任叫我,说系主任让我学世界语。我当时不知道什么是世界语,我想做记者,记者是杂家啊,什么都得知道啊,但我居然不知道世界语,而且世界语是上世纪初就传入了中国的。于是三年级开始,我就转到世界语班去。”王玉琴的班上一共有7个同学,都是为了筹办世界语广播,“当时系主任就跟我简略地谈了这个情况,正值中苏论战,我们的声音却出不去。有很多领导在延安时就学过世界语,世界语是中立语言,不属于任何民族,所以我们要用中立语言广播,回击美帝和苏修。”

两年之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广播开播,包括王玉琴在内一共有5个人,“刚开始,一个礼拜1次播音,然后一个礼拜2次,一个礼拜4次,从上世纪末就开始慢慢增加。”而在改革开放之后,王玉琴也见证过世界语与中国普通民众最亲密的时候,“那会儿刚打开国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会外语不成啊,英语一时学不会,说世界语好学,还有理论说学了世界语其他语言也好学,所以赶紧学世界语。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86年国际世界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了不得,世界语班是一茬接一茬。除了播音工作外,都得出去讲课,如果是上夜班,上午就出去讲课,如果是白天播音,就晚上讲课。不光是我,我的同行都是排课排满了,全国各地有条件的人都来北京学世界语,而在地方,各个省,大的城市也有自己世界语协会。”

世界语迅速从高潮转入平淡,“随着改革开放继续,路子越来越多,天地越来越开阔,有更多的办法和机会给你,有的甚至更快,所以世界语变得平淡。”国际广播电台的世界语广播也面临着人才的断档,“世界语本来就是小语种,人少,加上十年没有培养新的人才,外语又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退休的时候,特别缺人才。”2001年,已经到退休年龄的王玉琴接受返聘,继续为世界语广播工作。

2010年夏天,世界范围内第一批世界语专业本科生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一共11个人,而下一届学生在哪里,现在没法确定。这11个学生颇具定向培养的意味,因为与世界语专业对口的,除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还有《中国报道》杂志社、世界语出版社等少数几家单位。丁晓松和其他3位同学毕业后来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部工作,在这里,一个人往往要胜任从采访到播音等所有环节的工作,丁晓松认为,如果不是世界语,一个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

丁晓松最早其实也是调配到世界语专业的,但对他而言,这绝不是一次纯粹的被动接受。丁晓松看到,世界语的圈子虽然很小,但所有的竞争也不过就是班里的11个人,而他又是仅有的3个男生之一。入学之后,丁晓松便将目标锁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因为世界语是一门人造语言,它没有固定的对象国,听众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不敢说我们的听众是最多的,但我们听众的国籍、思维方式是最丰富的,不同的语言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我们世界语可以对各种思维方式做一个整合。不管世界各地发生什么事件,只要有世界语者,就可能有我们的独家消息。”

而对丁晓松个人而言,他更看重世界语为他搭建起一个平台,“在这边除了做广播,我还能做什么?如果只是单纯地做广播,我能做的就非常有限。但我现在有很多选择,我们可以拍摄视频、图片,台里也有非常丰富的培训课程。你来这个地方你要想清楚你要什么?广播只是业务的一部分,在这个地方,最有价值的就是每天都能感觉到成长,每天都在学习,在这个地方,你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

丁晓松正在学习法语,“世界语具备许多拉丁语的语素,拉丁语是很多语言,比如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葡萄牙语的母体,学习世界语就像触及到了拉丁语系的本源。在拉丁语的范畴内,它能将两门可能不搭杠的语言建立联系,学了世界语,便是再接触其他拉丁语的一条捷径。”至于世界语的前景,丁晓松认为自己目前的阅历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

王玉琴说虽然这门语言“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学术性的文化交流,但不用担心它会衰落。柴门霍夫的梦其实反映的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人类一直会有这个梦,只要人类存在,只要你的梦没实现,这个梦也一直在,世界语的理想也一直存在,它的魅力也一直存在,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在使用它。”

世界语在中国

世界语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文化界影响深入。

蔡元培1907年至1911年在德国留学期间曾自学过世界语,他任民国教育总长时,曾通令全国师范学校开设世界语选修课,他认为:“我国语言,与西语迥异,而此时所处地位,决不能不与世界各国交通,亦决不能不求知识于世界,不可不有一辅助语,而以世界语为最善。”

鲁迅也曾说过:“人类将来总当有一种共同的言语……现在既是只有这Esperanto(世界语),便只能先学这 Esperanto。”他强调:“学Esperanto是一件事,学Esperanto的精神,又是一件事。”

陈独秀也发表过意见:“世界语,为今日人类必要之事业,惟以习惯未成,未能应用于华美无用之文学,而于朴质之科学未必不能达意。”

世界语入门

世界语共有28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其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28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以后,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同时,世界语的基本语法只有16条,比较容易掌握。

1. Saluton! 你好!不论遇见什么人,这句问候是不可少的。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使用Bonan matenon!早上好! Bonan vesperon!晚上好! Bonan nokton!晚安!

2. Pardonon!对不起!如果你听不懂别人的话,要麻烦别人、有求于人,如果需要别人谅解,这句话正合用。

3. Ne gravas! 不要紧!没关系!

4. Mi estas komencanto. 我是初学者。这是自我介绍,也是一面挡箭牌。有了这句话,别人会用最简单的语句,用较慢的语速和你讲话。甚至会用种种方法帮助你进行对话。

5. Kio?什么?凡是你不明白的,都可以向对方发问。

6. Kion tio signifas? 那是什么意思?

7. Kiam? 什么时候?Kie? 在哪儿?Kial? 为什么?Kiom? 多少?Kiel? 怎么样?Kies? 谁的?Kiu?谁?哪一个?Kia什么样的?这些疑问词都必须记住,以便提出各种问题。

8. Kioma horo estas nun? 几点了?Kiu dato estas hodiaŭ? 今天几号?Kiu tago estas hodiaŭ? 今天星期几?

9. Dankon!谢谢!礼多人不怪。对别人的帮助,一定要表示谢意。

10. Ne dankinde! 不用谢!当别人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自然要这样说才得体。

11. Mi tre ĝojas konatiĝi kun vi. 认识您我很高兴。Same mi. 我也是。

12. Estas granda plezuro babili kun vi. 和您聊天非常愉快。

13. Kiel mi povas atingi la fervojan stacion? 到火车站怎么走?

14. Iru antaŭen, vin turnu dekstren ĉe la vojkruciĝo, tie prenu buson de 320-a linio al ĝi. 往前走,在十字路口向右转,在那儿乘320路车去。

15. ŝŝ!嘘!静!

16. Brave!好!真棒!Vere mirinde! 太奇妙了! Ne kredeble! 不可思议!

17. Ĝis la revido! 再见!Ĝis baldaŭ! 一会儿见!Ĝis morgaŭ! 明天见!

18. Bonan vojaĝon! 一路顺风! Pacon kun vi! 一路平安!

19. Mi amas vin.我爱你。学外语不教这句是不行的。(摘自互联网)

记者手记

对世界语有印象,是很小的时候,《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里有对世界语的介绍,那时候真的以为学会世界语就能走遍天下都不怕。世界语的梦想足够打动人心,它宣称自己是中立而平等的,不属于任何民族。

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包括不光彩的殖民统治,英语成为事实上当今世界最通行的国际语言。对更多普通人而言,语言就是说话、就是写字,它首先是一件沟通交流的工具,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这件工具负担那么多价值观便成为我的一个疑问。而世界语要想实现自己国际语言的梦想,也必须有相当部分人群真正使用它作为基础,而不同民族的人努力去学习第三方语言的动力又会在哪儿?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