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建筑科技论文8篇

时间:2022-03-18 01:15:28

建筑科技论文

建筑科技论文篇1

1.1两者间句子旳不同

建筑中科技英语主要用来叙述施工工艺和过程。建筑科技英语一般都是用完整的句子,主要以陈述语气为多,比较少用修辞手段。一个完整的句子表义准确、完备,能够让人产生一种正式可信的感觉。建筑科技英语是属于科技文体的一种,因而其中有着不少复合句组合而成的长句,即便是简单的句子,在句子间也必定有着大量的连词、介词等连接性词语来进行链接,长句在建筑科技英语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在文章中应用非谓语动词时,就一定要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与意义,不造成句子过于复杂,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相反,当在建筑科技英语中语义模糊或者出现歧义,便是使用过多的省略句。由于过多的短句会让文章的结构松散,而建筑科技英语对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情况都是使用长句来表达内容,只有长句才能够很好的将诸多复杂概念表述清楚。

1.2建筑科技英语中语法的特征

建筑科技英语中所反映的事物都是人们平常所接触的,在时间上是相对简化的。因为在建筑科技英语中是只会有现在时存在,将来或过去时基本都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建筑科技英语中一般都是使用现时行文居多,这样使文字充分的体现出即时性。另一方面,建筑科技英语与其它英语也是一样,都有着专业性强的特征,主要强调事物的用途、性质、特征等,而在被动语态中能够很好的避免被提及有关动作的执行者,这样让行文有着更加客观的表现。建筑科技英语中被动句有着很高的出现机率。

2建筑科技英语指导工程的应用

2.1在新理念、新材料中的应用

新理念、新技术在国际建筑领域不断的增加,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建筑规范是较为落后的,怎样学习国际建筑行业的先进理念,将其先进规范与新材料应用到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来是主要问题。所以,必须加大对建筑科技英语的学习,然后再利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需要的信息,更可以阅读有关的专业英语书籍,翻译科技资料,从而掌握领先的技术理念,真正的把国际最先理念应用到指导工程实践中来。

2.2建筑科技英语人才的培养

我国入世后与世界建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快速增加,进而对建筑涉外工程英语方面的人才需求加大,建筑业的涉外工程英语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人才不足。只有把英语与建筑工程完美地连接起来,让更多的建筑人才在懂得建筑施工的同时英语能力也非常过硬,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工作,达到提高我国建筑行业自身水平的目的。

2.3在合作、交流中的应用

在我国不断加大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必须把国外的现行规范与我国现有的规范进行总结吸纳,然而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一点,建筑科技英语人才将是最重要的一点。在专业技术谈判等活动中流畅的经验交猫使用建筑科技英语进行交流,对于改善增强我国建筑行业有着巨大的帮助。在国内许多高校开设建筑科技英语专业,增加建筑科技专业英语课,使学生在修完基础阶段英语之后,可以学习专业阅读阶段的建筑类专业英语。

3结语

建筑科技论文篇2

1)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由自身的行业特点所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局限性较强,具体表现在科技创新活动基于某一具体的工程项目,而每个工程项目都有项目费用控制、业主方要求、设计方确定、施工方成本控制等多种因素,如果该项目本身不具有创新性,那么科技创新关注的重点就往往落足于小改小革、精细化管理等方面。新产品的运用、新技术的研发需要较大额度自主资金投入,对以营利为目的施工企业而言,很难激发其主动性。

2)自主创新条件受限。

绝大部份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项目性质单一、技术成熟的特点,前后项目在施工技术的运用上差异不大,深度开发和外延开发的外在条件不足,不易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工艺创新。

3)存在科技创新趋同现象。

企业下属多个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统一管理下各自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工程项目分布于国内、国外,点多面广,由于建立互通、直观、统一的网络工作平台工程量较大,目前尚未建立,因此存在不同的项目部进行类似或者相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使得科技资源在同一水平面上重复投入,效率不高,不能实现资源共享。

4)企业研发平台作用发挥不够。

虽然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但在收集国内外研发现状、分析市场需求、研究目标制定、研发机制建设、研发机构运行等方面还缺少方法和经验,缺少一个适用于具有上述各项特点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有效模式,导致研发平台的运行缓慢,研发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5)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专利、工法、成果数量较多,但与国内同行业相比,还没有某项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很难说具有核心竞争力,这与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缺乏全面的市场调研、由上而下的总体策划、系统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有关。

6)产学研活动深度不足。

与相关高等院校、设计院所、科研院所已经建立有战略合作关系,就单个项目相也有一些联合协议,但合作的层面,目前主要集中在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而进行技术服务的层面上。在研究与开发具有前瞻性、竞争性的技术方面还缺少细致深入的沟通与探讨。

7)科技创新意识薄弱。

多数建筑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认为科技创新与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不大。作为施工企业经营者,更关注企业当前的利益,重视产值规模与数量,而对于需要资金投入并且存在失败可能性的技术研发,往往嘴上说重要事实上却并不关心。随着资质升级所必需的指标完成,经营者最初的迫切心理往往会减轻。

8)缺乏复合型的科技创新人员。

科技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性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高,企业在招人用人时并非以具有科技创新性为迫切要求,以致长期以来科技创新人才缺乏,施工一线员工有科技创新条件却没有综合总结能力,有创新思维和总结能力的往往在领导岗位不从事技术业务,两者很难结合。

9)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施工企业生存环境欠佳,压价接标、垫资施工、工程款拖延等现象严重,使得企业紧张的资金问题愈显突出,因此很难对科技创新投入。

2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措施

当类似企业经过某一阶段的全力冲刺而后进入科技创新工作的平台期,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重新梳理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以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方法和措施。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重新调整科技战略规划。

科技战略规既是科技创新管理部门提供给企业高层的决策支持,更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规划要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市场竞争需求、企业战略转型需要、核心技术确立、研发平台资源、技术人员能力、产学研配置等因素,以使制定的规划更符合实际,更具有指导性。

2)重视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要有针对性的做好科技信息的分类整理和分析,加强调研,认真研究企业主导技术的发展趋势,切实为企业技术研究提供方向和指南。要研究更加有效的重点课题研发模式,要把立项前期的可行性分析作为重点,确定课题负责人在团队里的主导地位,制定好奖惩制度,充分发挥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由其组织团队做好科技项目的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风险分析等,策划项目的优势技术和亮点,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为项目实施提供保证。

3)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与研发方向。

科技创新工作很重要的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技术储备,这项工作仅靠建筑施工企业几乎是完不成的任务,必须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着想,早策划、早入手,将技术研发与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4)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

要与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相结合,下大力气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研发人员的复合型能力。特别要注重针对技术能力突出的骨干,加强其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使其成为能静得下心、有团队意识、具创新分析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意识地将经验积累下来,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组织化,通过领军人物带动全体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升。

5)考核要严格,奖励政策执行要到位。

为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企业制定有针对领导层的考核政策,将科技创新方面的业绩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对科技进步的关注和投入。也有针对研发人员的奖励政策,具体到每项技术成果的产生过程。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要加强落实。对领导层的考核要逗硬,要让平时领导“感觉”不到的科技创新在考核时有所提醒;针对技术人员的奖励要落实到位,管理者要摒除将科技创新奖励与效益工资混淆的观念,要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才能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创新导向。

3结语

建筑科技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学;理论体系;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学涉及到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是一门跨越工程技术和人文的学科,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互不相同。本文,笔者从建筑学的学科现状、建筑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建筑设计、建筑的技术性以及未来建筑的发展这五个方面来对建筑学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一、建筑学学科现状

一般学科分为:“实践派”和“理论研究派” 。两者的分工和工作内容有着互补关系,然而在建筑学的学科领域,分工就没有那么明显了。建筑师的专业实践是具体的建筑设计,大部分建筑学者或建筑理论研究者的是与建筑师一同从事建筑设计,并没有稳固的科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于是对于专业实践的基础理论研究基本上没有展开。

在我国,建筑学界一向较为轻视理论,甚至于对“理论”的概念都不明晰,所以至今在建筑学界有“不谈理论”之说,否定理论者占相当的比例。任何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定会拟定自己的概念,美是什么?功能与美的关系?环境与形式的关系?等等,这样或许是无意识的,但必定在自己的方案中会体现出明确的“概念”来。这是建筑师无法摆脱的理论制约,在具有创造性和可行性的理论指导下,就一定会出现创新的作品;反之,在沿袭的理论之下,很多建筑师不知如何入手进行设计,也难以给出品评一个建筑的标准,这样就会出现更多的模仿与抄袭。因此,中国建筑就一直摆脱不了沿袭与模仿。

二、建筑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1、建筑形式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建筑的形式和色彩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把研究内容落实到建筑的心理研究的实处,而不能任意地夸大建筑的心理作用,导致建筑设计的主观性。

2、建筑质料研究。质料的研究重点在于不同形式的材料的质感对人的心理方面的影响,质料的心理影响往往是导致审美行为发生的原因。

3、建筑行为研究。虽然这不是对建筑本身的研究,但是建筑中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影响到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布局。

4、建筑环境研究。这部分内容着重在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广场和建筑与局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从心理因素方面来研究人对建筑与其他建筑的关系、建筑与广场和建筑与局部环境的心理趋向。

5、行为心理的研究。建筑学学科的行为心理研究,是研究人对建筑元素和构成等各部分的心理反应,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学科基础。

6、建筑历史的研究。

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一定的建造目的(包括人们对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它的视觉感受的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它使具体的物质材料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可行的条件下形成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产物。在广义上,它包括了形成建筑物的各相关设计。按设计深度分,有建筑方案设计、建筑初步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按设计内容分,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物理设计(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光学设计、建筑热学设计)、建筑设备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建筑供暖、通风、空调设计、建筑电气设计)等。在狭义上是专指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建筑构造是为建筑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如果没有技术依据,所作的设计只能是纸上的方案,没有实用价值可言。建筑构造作为建筑技术,自始至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即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等每个步骤。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首先应根据该工程的社会、经济、文化传统、技术条件等环境来选择合宜的结构体系,使所设计的建筑空间和外部造型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在技术设计阶段还要进一步落实设计方案的具体技术问题,并对结构和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空调设备等工程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各工程项目之间的交叉矛盾。施工详图设计阶段是技术设计的深化,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制作和安装的具体技术条件。

四、建筑的技术性

建筑的技术性就是表现建筑的结构科学受力分析、建筑材料的特性研究、建筑技术设备研究和建筑功能布局的技术性原则等方面。在建筑技术的这几个组成部分中,建筑的结构科学受力分析和建筑材料的特性研究,已经被归给了土木工程专业和建筑材料工程进行研究,建筑中的技术设备研究也已经被交给建筑技术专业如采暖和给排水等专业。现今,一些当代建筑师,对于建筑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基本上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此一来,那建筑学专业的技术性问题是否就仅剩下建筑功能布局的原则研究了。

可往往在处理建筑功能形式的布局中,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情感和心理问题,技术类的问题只是参考因素,这样一来建筑学理论中的技术含量就被消解了。建筑的领域中,相关的技术问题都被排除在理论之外,谈起建筑学领域的技术含量只是在凭空勾勒,而没有填充或者挖掘出实质性的内容。

五、未来建筑的发展

对于建筑师来说,幻想是创作的起点。出于对当时仍然强大的功能主义及与之相适应的建筑规范的不满,许多建筑师在创作中摆脱现实的束缚,提出许多超越时代的、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从中阐述了不少全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他们认为未来的建筑将是像生物般有机的、像结晶生成那样,在一定的法则下可以自由生成组合和繁殖的。他们的方案特点主要是:可发展性、空间和功能的可变性及灵活性、建筑和结构构件的标准化和多功能性以及高技术的采用。

建筑科技论文篇4

建筑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罗权.浅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3(7).

[2]李学才,高宝永.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施工技术,2014,43(S1).

[3]麦荣林.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筑,2013,6(12).

[4]黄富勇.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18).

[5]刘祥禹,关力罡.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5).

[6]黄燕颜.浅议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8(8).

建筑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广,张琳,任彦超.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672.

[2]周建华.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267.

[3]卢益阳,郭伟军.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民营科技,2013(9):125.

[4]刘海军.基于建筑施工事故探讨建筑施工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2232.

[5]温柳娟.基于建筑施工事故分析建筑施工问题[J].华夏地理,2014(8):142-143.

建筑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刘柱.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资讯,2009(3):75.

[2]刘逸辉.关于建筑施工管理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231.

[3]张恩强.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82-83.

[4]周慧婧,王大伟.建筑施工管理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比较分析[J].江西建材,2015(5):245-245,249.

建筑科技论文篇5

论文的撰写是对我们学习的一个总结,每篇论文都要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正确的标准格式大家都知道吗?跟着学术参考网的小编一起来学习吧。以下整理的关于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在写作当中阅读借鉴。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孙巍巍,刘松茯.建筑技术属性的拓展——从原生态技术到艺术技术[J].华中建筑,2007,25(1):148-150.

[2]张蔚."无为顺道"与中国古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发展[J].华中建筑,2010,28(12):134-136.

[3]周耀,王鹤,张建奎等.论建筑技术和艺术对早期玻璃幕墙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85-389.

[4]熊星.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的矛盾统一——关于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教学及学科设置问题初探[C].//第十届全国建筑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6卷.2004:112-113.

[5]高静,刘加平,户拥军等.地域建筑文化的三种技术表现[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2):200-203.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法]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陆楼法、陆忆征:《惊涛骇浪中的浪漫诗章:雨果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上海分公司,1994年版。

[4]张永和:《作文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英]罗宾·米德尔顿、戴维·沃特金:《新古典主义与世纪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建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8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柳肃《古建筑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2

[5]田永复《中国仿古建筑构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8

[6]杰弗里余丁《向艺术致敬--中美视觉艺术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3

[7]诸葛凯《裂变中的传承》,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建筑科技论文篇6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学科,都可在建筑技术中找到其被运用的痕迹。这就是建筑技术与其外部联系的科学性特征。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科学,同样也是建筑技术的基础科学。如:建筑概预算,是数学与建筑材料学的结合形成的;建筑结构,是力学上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为基础理论,而力学正是物理学的一个主要部分;建筑材料,除取自于天然的材料外,基本上是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手段制作形成的,如现代建筑通常广泛使用的水泥,其主要成分就是硅酸盐。建筑设计,最基本的“防寒避雨”的功能满足,正是在认识人类所居环境的天文,地理的基础上设计完成和实现的,包括选址,朝向,通风,采光,取暖,日照等设计内容;建筑勘测,即勘探地质,测量地理正是地学的两大基本部分;广义上来讲,任何满足“生态平衡”的建筑都可被纳入“生态建筑”的范畴,而生态技术,实际上就是生物技术或概念化的生物技术,这同样要以生物学为最基本的前提理论和概念。

建筑技术是人类对一定科学理论和应用所出现的建筑构筑的技能,工具和手法或手段。但不同的资源条件,环境条件所形成和出现的建筑工具,建筑手段等是不同的,这在人类传统时期以前的建筑发展史上表现得最为明确。如热带,亚热带潮湿区域多为巢居技术,以及后来形成的勾脚楼式的建筑技术;寒带地区则多为窟居技术,以及后来形成的窑洞式的建筑技术。又如欧洲传统时期形成了混凝土建筑技术,中国传统时期则形成了木构架建筑技术。如此等等,都是源于其客观资源,环境条件的不同于影响关系,这是自然环境影响建筑技术的一个方面。建筑技术还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环境等条件相联系,这在较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才表现得最为清晰。建筑技术实际上也是社会生产力构成的一部分。而且,社会环境———指社会存在所构成的环境,也影响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如建筑教育,建筑技术的主体是建筑技术活动的人,而这些从事建筑技术活动的人,若接受的教育内容和程度不同,就可能发现不同的建筑技术,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建筑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结果也可能有差异。显然,社会环境条件也是对建筑技术有所影响的。

2建筑艺术影响因子

自古以来人的思想观念一直是影响人们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因素。建筑艺术的审美包含于审美,所以人类的思想是导致建筑艺术会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就以中国主流思想和建筑的关系为例。提到中国建筑无论是外国人或者是中国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木材被中国人作为建筑的主要用料离不开中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天人合一。无论是儒家,道家或者是佛家都将自然看作是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也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人不要试图去改造自然,应该尊重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管子?水地》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万物的本原,生命的源泉,万物生于土地,死后又重新回归大地。世间生命轮回如斯。当中国古人意识到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又有生命之亲,腐朽之后又能重归自然恰巧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从此木构建筑成为了中国人血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筑艺术因人而生,因人们的欲望而发展。由此也注定了建筑艺术离不开人的影响。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艺术的发展问题就是人类文化的传承问题。文化需要发展就需要舍弃一些旧的,不好的东西,然后自我创造,从外界吸取或者是和外界结合创造出一些适应时展的新内涵,然而向何处吸取,吸取怎样的文化又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基于历史发展规律人们会选择拥有强盛力量的国家或区域的文化加入到本土文化中来。因为人性如斯,向强者看齐,从众心理等。就比如现如今西方实力强于世界其他区域,所以西方的文化最为被世界推崇,西方的建筑流派也同样在世界盛行,即使国力的强盛不代表文化的强盛。所以在建筑艺术发展中,人们的人性也充当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因子。

建筑科技论文篇7

关键词:同行评价;计量引证评价;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学术期刊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1-0111-09

学术期刊作为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是学术成果的重要渠道。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术期刊既是了解同行研究的手段也是获取资料的重要途径,对学术研究至关重要。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对于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这也是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学术期刊给予高度重视的原因之一。就建国后建筑学学科而言,学术期刊的发展逐步经历了由一枝独秀到改革开放后的百花齐放,再到逐步走向成熟的三个阶段,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当前建筑学学术期刊整体状况

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建筑实践与研究活动的增多,1954年《建筑学报》创刊,为学术资料的积累和研究成果的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尽管在发展期间遇到了较多波折,但作为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刊,《建筑学报》以国内唯一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权威的期刊在学术界取得了难以撼动的地位并一直延续至今,对建筑学学科新理论、新思维的探讨与研究和建筑实践的引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建筑期刊呈现井喷式发展,截至当下,建筑学学科内的学术期刊已经具有相当数量。据目前对中文学术期刊收录最为齐全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数据,当前建筑科学(TU)类学术期刊共有263种。[1]771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对于学术期刊的认定差别,专注于科技类学术期刊评价的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则收录了135种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2]14即使按后者分类,当前我国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数量依然较大。就期刊数量而言,在整个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别中仅仅少于基础科学综合类期刊,尽管这种分类的严谨性与合理性还有待商榷,但依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整体保有量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然而,在拥有较大的学术期刊保有量的同时,我国建筑科学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并不乐观。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201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下称《要目总览》)中,核心期刊数量占我国正式学术期刊出版总量的20%[1]112,而我国建筑科学(TU)类期刊的选出率却只有12.5%[1]112;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导的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下称《引证报告》)中核心期刊的数量占总体学术期刊的30.9%[2][3],其中建筑科学类期刊的选出率为25.2%[3]318,与平均水平也有一定差距,表明建筑科学类期刊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

目前专注于建筑学学科综合类研究即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等内容即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数量为30余种,由于上述两个评价体系对于整体学术期刊在统计口径与研究方法上存在差异,使得上述类别的刊物进入《要目总览》的仅为《建筑学报》一种,而进入《引证报告》核心版的则仅有《建筑学报》《新建筑》与《南方建筑》三种,选出比例分别约为3.3%与10%,体现出两套评价体系对于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为办刊重点的学术期刊的评价差异。同时,就两套评价体系对于核心期刊的认定数量而言,表明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方向及理论为办刊重点的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亟待提高,需要建筑学界对于这一情况给予足够重视。

二、当前建筑学界对重点学术期刊的认定

随着建筑学学科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系统内教师职称评定中对于学术业绩的考核和各培养单位对于研究生学位授予中研究能力的认定需要,建筑学界对于重点刊物的认定标准已形成基本共识。早在2005年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就提出了《建筑学(一级学科)相关中文学术期刊参考目录》《参考目录》中提出了包括《建筑学报》《建筑师》《世界建筑》《华中建筑》《新建筑》《时代建筑》《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规划师》《建筑史》《故宫博物院院刊》《考古》《文物》《中国园林》《古建园林技术》《装饰》《工业建筑》《建筑技术》《声学学报》《应用声学》《振动与噪声控制》《太阳能学报》与《照明工程学报》在内的共计23种学术刊物。 (下称《参考目录》),共列出了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声学等专业和方向在内的23种学术期刊,其中侧重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为7种,具体名单如表1。根据2005年10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提出的《建筑学(一级学科)相关中文学术期刊参考目录》整理。

该《参考目录》表明我国建筑学学科对于重点学术期刊的认定有了较为权威的共识。就目录而言,学科评议组综合考量了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等研究方向,在众多学术刊物中选取了7种作为教师学术业绩考核和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认定期刊。可以说该目录是建筑学学科自身对于众多学术期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同行评价。就评价者而言,该届学科评议组集合了何镜堂、郑时龄、秦佑国、王建国、曾坚和张兴国等六位专家,可谓集合了学界与业界内极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当时学科自身对我国自建国以来的所有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向、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一次整体回顾和整理,也是对建筑学学科学术期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同行评价。

虽说是《参考目录》,却得到了国内众多建筑院校的认可和执行,影响非常广泛,时至今日,并未有新的《参考目录》提出。该《参考目录》一方面使建筑学学科内的相关论文认定工作有了较为清晰的方式和方法,使学术成果的评定在同行内有了相对公认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为上述刊物带来了大量的优质稿源,使学术研究的集群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对创建我国建筑学学科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群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术期刊自身的演变以及学术研究的动态变化,《参考目录》的指导作用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最为突出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学术成果认定与学位获取成果评定的人群大幅增长,发表学术论文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时随着部分刊物的创刊或主办单位的变更,期刊的整体质量有所变化,使部分《参考目录》之外的学术期刊有了较高的质量和较强的学术影响力,从而被部分相关高等院校所认可。在此背景下,各高等院校开始在《参考目录》的基础上增列相关学术刊物,以作为教师学术业绩认定与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认可标准。

以我国建筑学教育影响最为重要的老八校为例,在十年内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需要和教育实践,各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对《参考目录》作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增补。就目前老八校所认可的期刊而言,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科评议组所推荐的7种刊物。表2为当前老八校所认定的期刊情况,可发现原《参考目录》中个别期刊已经不为部分院校认可,同时增列了部分学术期刊进入认可目录,虽然不尽客观,却表明基于业内专家意见的同行评议结果已经发生了相应变化。

表2当前老八校对建筑期刊的认可情况本表于2014年依据老八校各学位委员会公布的教师学术业绩考核与博硕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相关认可标准统计而成,该表对各院校所认可的学术刊物做了最大程度的包容统计。

在目前老八校所认可的期刊目录中,原《参考目录》中的7种刊物变动幅度较小,到目前为止基本都为老八校所认可,而新增列的12种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则差异较大,不仅每种刊物的认可院校数量不一,且各自在其他计量指标体系中的表现差异也非常大(具体计量指标的差异将会在后文论述)。这一现象的存在,表明近十年来老八校所增加的部分学术刊物的认可出发点各异,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这一情况的出现,表明随着我国建筑学科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学术期刊开始形成较为明显的办刊特点并为部分院校所重视,以至于即便该期刊的计量指标较低也被纳入认可体系之中;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学术期刊办刊特色的显现,基于业内专家评价的同行评议方式开始显现出其自身逻辑上的局限和矛盾,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警醒的问题。

以业内专家为基础的同行评议这一评价方式,在整体学术期刊数量有限且文献计量研究方法尚未取得有效成果的时候,对学术期刊的评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同行评议的评价者均来源于对业界情况非常了解和学术造诣较高的专家,所以对学术期刊的认可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整体水平。然而,当学术期刊的整体数量开始增加,并且随着当前学术研究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学术期刊在市场化过程中办刊倾向的调整,学术期刊的质量、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都发生了变化。近十年来,学科交叉和融合日渐深入、学术期刊的网络化传播,不仅使研究者获取学术资料的难度大为降低,也使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学科数量大为增加,涉及内容的深度有所变化,直接导致学术研究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范围较以往更具有扩散性,不再局限于建筑学学科范围内部。

表3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监测的相关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扩散指标,部分刊物由于办刊方向等原因未能被监测到数据,其中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两个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某种刊物在整个学科范畴内的影响范围和广度;前者为某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全部期刊数量的比例,后者为在统计期刊范围内引用某刊的期刊数量与某刊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能够较好地反映某种期刊在其所在学科内的扩散情况,即表明某期刊在选题、侧重点方面的因素导致其在学术界或学科内部的扩散程度。就同行评价的逻辑而言,一种刊物被广泛认可的原因除了刊物本身所刊载的文章学术性表现较为突出之外,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该刊物在整个学科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在实际学术研究中,影响力往往更多地通过被引用量这一数据来进行体现,而被引用量中的被引用刊物的相关数据则表现某种刊物在整体学科中的直接影响力,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尽管由于该指标较为单一,且在未与发文量、文献选出率和被引用刊自身质量等进行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无法完整反应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学科影响和扩散指标的对比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种刊物在学术期刊群体中的影响力度和广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笔者将当前为老八校所认可的19种刊物中的9种有数据刊物的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做降序对比,发现在该指标的表现与同行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别,与建筑科学内研究者的直观感受存在较大差距,表明此前通过同行评价作出的影响力判断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由于《引证报告》评价的范围为科学技术类期刊,故上述部分刊物由于办刊倾向与其他原因未被《引证报告》采集到相关数据。然而在该指标的监测中,原《参考目录》认可的7种刊物有4种刊物的数据完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具体情况见图1、图2。

在上述两图中,深色为原《参考目录》所列出的学术期刊,而浅色为老八校调整增列的学术刊物,刊物名后的数字表示该刊物被老八校认可的院校数量。就上述两表中的数据而言,原《参考目录》中的刊物除《建筑学报》和《华中建筑》外,刊物的影响和扩散指标无论是在建筑科学内部还是整体学术期刊范围内都被其他刊物所隔断,表明此前基于主观感受的影响力判断与基于数据计量计算的量化评价之间有一定出入,部分期刊的影响力有了一定变动。

这一出入的形成,是由当前学术研究工作方式的转变、研究方向的变更与研究工作的日益复杂造成的,研究工作的融合交叉日益明显造成学术刊物与学术成果的影响范围更为扩散,与原有的学术影响范围形成较大差距,进而使基于学科内部专家意见的同行评价难以全面、实时反应学术期刊的真实学术影响力度和广度。由于同行评价不能及时更新(如《参考目录》已提出十年时间),不仅直接导致部分在文献计量体系中指标非常低的刊物被大部分院校纳入认可体系,也无法真正有效评估新刊和短期内质量有较大提升的学术期刊,无法对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做出动态反应。这一现象的存在,表明当前老八校对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和参考了文献计量的研究成果[5],但整体而言依然属于较为主观的评价方式。这不仅难以真实有效地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容易造成个人化与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公正性。就目前老八校对学术期刊的认可情况而言,已经显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化趋向,不仅造成了学术期刊认定各自为政的现象,也不利于学术研究的推动和学科的整体发展。

三、基于文献计量研究的学术期刊评价

由于同行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文献计量研究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学术期刊大型数据库的逐步完善和对数据研究的深入,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开始显现出其客观和真实的特点来。就目前普遍采用的文献计量研究成果而言,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两大评价体系最为成熟和可靠。就前者而言,其综合了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方数据,对每种学术期刊的被索量、被摘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甄别,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相关业内专家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权重处理之后,得出了建筑科学(TU)类的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原每4年更新调整一次,从2014年开始改为每3年调整一次。 ,具体关注数据与权重见表4。

在该计量研究的工作基础之上,建筑科学(TU)类学术期刊从263种源期刊中筛选出33种核心期刊,其中侧重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学术期刊仅《建筑学报》一种[1]112,表明该领域内的学术期刊在文献计量体系内整体表现乏力,对学术研究的推动作用有限。

综合来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关注的期刊指标多集中在他引量、影响因子两个方面,前者占据了35%的比重,而后者则占据了36%的比重,表明该评价方式对学术期刊影响力的认定更为客观和真实。相对于以往同行专家评价的方式而言,学术影响力的形成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期刊对于学术话题的掌控和把握,也不仅仅在于某单篇文章的学术深度和影响力,而是体现在某期刊整体所刊载的文章在整个学术领域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是对某种学术期刊进行整体评价的最佳指标。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合作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的研究中,同样体现了文献计量研究工作方式对于类似指标的关注。在该引证报告中对学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引用刊数、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H指标等多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和量化分析;根据科学计量学原理,系统性地综合考虑被评价期刊的各影响力指标在其所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并按照一定的权重系数将这些指标进行综合集成,最终对建筑科学类的学术期刊进行整体评价。[2]9

在这一评价体系中,从135种建筑科学与技术类期刊中筛选出34种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于评价年前两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每年调整一次,时效性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更强,更具有动态性。 ,其中侧重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学术期刊为《建筑学报》《新建筑》和《南方建筑》三种,且其综合评价总分均位于34种期刊的底端,综合得分排名分别为第26、31和34位,表明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整体影响力与同属建筑科学范畴的城乡规划、结构工程、建筑物理等研究方向的期刊尚有较大差距,需要建筑学界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这两种计量引证评价体系中,都对学术期刊的他引量和影响因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表明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体现不仅表现在部分单篇文献对于学术界的影响和推动,更体现在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在某个时间范围内对整体学术研究的借鉴和影响作用,而这也是影响因子和他引量等指标的计量依据。此类指标的采用,表明在当前学术研究活动更为密集、学术影响范围更为扩散的趋势下,传统的专家型同行评议方式对学术期刊评价有较大的局限性,两大评价体系的结果也表明,在经历了十年的演变之后,学科评议组提出的7种学术期刊与基于文献计量引证方法计算得出的核心期刊存在较大差异,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大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中对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类的学术期刊的评价结果不尽如意,但二者的评价结果却较为一致。首先,在整个建筑科学范畴内,该类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表现乏力,这一点从重点期刊的选出率上便可见一斑。在两大评价体系中,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为侧重点的学术期刊的选出率都明显低于平均选出率,表明该类学术期刊在整个建筑科学领域内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其次,两大评价体系对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评价结果是一致和客观的。在《要目总览》中,《建筑学报》位于33种核心期刊综合指标的第19位,位于58%的中下游位置;而在《引证报告》中,《建筑学报》位于34种核心期刊综合指标的第26位,位于76%的下游位置。尽管两大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在研究范围、统计口径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差异,但得出的结论却类似,表明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对这一领域的期刊评价结果是真实可信的,能够反映该领域内学术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与某特定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文献计量研究方法经过数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验证,表明其理论框架符合学术期刊的运行规律,其方法可行、结论可靠,已成为期刊影响力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基于文献计量引证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较传统的同行评价方法有着更为严谨的逻辑论证和说明能力,能够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某种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研究领域内的实际影响力,应该得到建筑学学科特别是高等院校更多的重视。

四、两种评价方式的冲突

由于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只能对某一刊物的整体印象进行主观评价,带有较强的个人偏好和主观倾向,无法对期刊进行客观的量化分析。同时,基于主观的同行评价是以学位委员会或是学科评议组的方式进行确认的,导致评价结果的反馈是零散而缓慢的,难以对学术期刊的动态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相较而言,基于文献计量引证的评价方式,则是以影响因子、引用量等具体的数据作为评价基础,对学术期刊的整体表现进行量化研究,其结果较同行评价更为理性客观;同时,由于文献计量评价系统对于学术期刊相关数据的及时监控和分析,使该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是近乎实时和动态的,能够快速反映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变化。

就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的学术期刊而论,目前老八校所认可的期刊数量共计19种。由于除《参考目录》中的7种期刊在各院校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之外,其余12种学术期刊的认可程度有较大差距,故难以通过同行评价的方式对该12种刊物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基于上文已验证文献计量引证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故下文将对该12种刊物进行文献计量角度的分析,以评价该12种刊物真实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

如前所述,文献计量引证体系重视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与他引量等指标的考察和计量,故下文将对上述12种认可程度不一的学术刊物在两大计量引证体系中的具体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期望对相关学术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做出量化比对研究。

由于此次被老八校认可的部分学术刊物在办刊过程中存在以书代刊、出刊极不规律导致监测数据丧失有效性或由于所刊载文章普遍倾向于科普、介绍或文学创作等原因,无法被纳入学术刊物的统计范畴,导致两大评价体系对相关刊物存在数据缺失和未收录的情况,无法对12种刊物做出完整分析,故本文仅对有相关数据的学术刊物做量化对比研究。

在本文中,笔者对相关19种刊物采用了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国知网合作的CNKI的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以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合作的影响因子三个指标作对比研究,具体数据见表5。

从上表可见,随着十年来学术研究的动态演进与期刊本身质量的变化,部分一直以来被同行评价给出高度认可的刊物在计量引证体系中的数据却不尽如意,甚至部分刊物由于办刊倾向等原因导致在两大评价体系中均无法采集到有效数据,表明某些刊物的实际影响力与同行评价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尽管计量引证评价体系在评价过程中容易陷入以刊评文的局限,但是对学术期刊的整体评价中所关注的影响因子、他引量等具体指标依然可以对某种刊物或是单篇文章在整个学术圈内的影响力度做出较为客观的量化评判,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系统。

CNKI的综合影响因子采集了学术界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等在内全领域的学术刊物作为评价基础,考察某种学术刊物在评价范畴内的整体表现情况,可以说是在学术期刊领域内针对学术期刊本身的最为完整的评价分析,可以反映某种学术刊物在整体学术期刊范围内的影响力。CNKI的复合影响因子则是在上述学术期刊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博硕士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作为评价基础,综合考察某种学术期刊在整个学术界(不含图书)的整体影响力。可以说复合影响因子是目前为止评价体系对于某种学术期刊影响力最为全面的评价,其数据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也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核心数据。笔者将当前老八校所认可的19种中的11种具有有效数据的学术刊物的综合影响因子与复合影响因子做降序对比,发现在计量引证体系中各刊物的指标与同行评价存在极大差异,表明同行评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可靠性和真实性,具体数据对比如图3、图4所示。

上述两图中,《建筑史》由于无法获取相关数据无法对比,《参考目录》中其余6种刊物除《建筑学报》一种刊物在两个评价范畴内均表现稳定外,其余5种刊物的排序均有不同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两图的指标降序排列中,在两个指标序列中原有的6种刊物(深色)都被《南方建筑》与《城市建筑》分隔,表明该两种刊物在计量指标上已经超过部分原《参考目录》中的学术刊物,也表明在近年来该两种刊物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同行评价的主观印象产生了较大差距。

同时在上述两个指标排序中,不难发现被作为同行评价的老八校认可的数量与学术刊物的质量之间没有绝对关系。在两个指标的对比中,被老八校认可数量最少的《南方建筑》在综合影响因子中位于11种刊物的第二,而在数据采集范围最为齐全的复合影响因子排序中,《南方建筑》也排名第三,表明近年来《南方建筑》的学术影响力无论是在单纯的学术期刊范围内还是在包含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在内的范围内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对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学术研究的推动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样在上述两个指标排序中,《城市建筑》的影响因子值也超过或大幅超过原有《参考目录》中的相关刊物,表明在近年内该两种刊物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的同时,原《参考目录》中部分刊物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有所衰退,这与既有的同行评价结果是差距较大的。[8]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万方数据主导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由于该评价体系只针对科技期刊进行统计,所以其数据在科技界内部更具有说服力。在该引证报告中,笔者选取了影响因子对老八校当前认可的学术期刊进行降序排列,得出图5。

由于统计口径和研究方法的差异,导致相同刊物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的指标表现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表现有所差异,但是由于其考察的是科技期刊内部的影响情况,所以其对于说明某种期刊在科技界的影响力是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由于《引证报告》对于核心期刊的评价综合考虑了学术期刊各影响力指标在学科中的相对位置并进行了较为复杂的权重处理,故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并非完全按照影响因子的表现进行筛选。但是在该评价体系内,由于影响因子对于学术刊物影响力的形成和作用最为直观和突出,故影响因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说明某种刊物的实际影响力。

从图5可以看出,由于评价范围的缩小部分刊物在学科中的影响力指标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建筑史》所关注的方向和相关数据的缺失导致无法进入评价范围,另外6种刊物的数据表现则与图4、图5一样被其他刊物隔断,两种评价体系的数据表明原《参考目录》中的部分刊物在经过十年发展之后对建筑科学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而被部分老八校认可的《南方建筑》《城市建筑》则在两套评价体系中表现较好,表明老八校基于同行评价所增列的刊物中此两种是较为中肯和客观的。而在增列的其他刊物中,《建筑技艺》《住区》《UED》和《建筑创作》以科技期刊对其进行评价分析则影响力有限,体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与局限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科技期刊范围内进行评价的影响因子表现中,《南方建筑》与《中外建筑》的数据表现较高,而这两种刊物在老八校增列的刊物中却被认可较少;表明传统的同行评价无法及时反映近年来科技期刊的影响力的变化。

五、结论

近十年来由于研究工作者关注范围、工作方法的转变和学术期刊自身的调整,业内学术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都有所变化。在对以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为侧重点的学术期刊为对象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学术期刊即同行评价的结果与通过文献计量引证方式评价得出的结论有较大差异。就当前而言,传统的同行评价不仅未能及时反映建筑科学范畴内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的变化,也在新认可的学术刊物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个人化和局限性,无法真实反映建筑科学内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变化。

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比对老八校对当前近二十种学术刊物的认可程度、两大文献计量评价系统对该部分刊物的相关核心指标分析研究,认为传统的同行评议方式已经难以真实、客观、有效地反映某种学术刊物对建筑设计及理论、建筑历史及理论的推动和影响作用,值得学术界警醒和深思。同时,由于近年来办刊质量的提升,部分原《参考目录》之外或当前在老八校中认可度不高的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值得建筑学界给予更多的关注。

囿于笔者能力有限,加上学术期刊相关监测指标的动态性,因此本文选用了2013年相关监测方采集的数据,新近得知北大图书馆已经公布了2014版的相关研究报告,部分杂志的数据发生了相关变化,更体现出学术期刊评价的动态特征,也进一步证明单纯依靠业内专家的同行评价难以做出实时的反馈,需要以更为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来对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进行研究,笔者将继续跟进相关指标,以期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朱强,蔡蓉华,何峻.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筑学学科评议组.建筑学(一级学科)相关中文学术期刊参考目录[R],2005.

[5]杨宇振.1994-2006年中国建筑类院校学术论文生产、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基于主要院校建筑学一级学科与主流期刊[J].时代建筑,2007(3):20-29.

[6].

建筑科技论文篇8

【关键词】SWOT分析法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39-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中国园林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日益丰富,对生态文明的向往也越来越迫切,园林专业成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学科,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也面临迅猛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据统计,1990年全国设置园林本科专业的院校有21所,到2006年已达104所,单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美国(60所)、日本(38所)和韩国(27所),跃居世界第一。2011年风景园林升级为一级学科,经过这一里程碑事件,全国开设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院校已增至150所。学科发展过快过热的现象给风景园林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改革、探索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 园林建筑设计课程的目标定位、教学现状

园林建筑设计作为园林专业的必修课,是诸多高校本科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考研的常考专业课。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训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户外空间的尺度感、提高设计能力、强化专业技能。然而,作为建筑学的分支,由于涉及艺术和工程的知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同时,本学科开设时间较早(20世纪50年代),所用教材与现行需要分离,导致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而,突出学科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SWOT分析法的特点、原理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最初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是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法具有分析直观、使用简单的特点,迄今为止已被应用在许多领域,如学校的自我分析、个人的能力自我分析等方面。

三 园林建筑设计的SWOT分析

本文以SWOT分析法原理为依据,以园林建筑设计课程为对象,分析课程内部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在当前学科发展和社会大环境下的机会、风险等外部因素,旨在明确学科优势,最终探讨本课程的改革策略。

1.优势

第一,学科特色鲜明。园林建筑的设计是以园林为背景,通过人工方法营建户外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过程。追求与景观环境和谐,融入并强化景观环境固有的肌理与特征,重组、建构园林建筑与环境之间和谐的新秩序,是园林建筑设计的基本准则。园林建筑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的功能,提供人们休憩、停留的场所,同时也起到点景、观景、组景等景观作用,是真正实现建筑——环境——人三者互动的设计。

第二,文化意境浓厚。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园林建筑更以文化著称。矗立在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条件下的园林建筑不胜枚举,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私家园林,秦砖汉瓦、古墓寺塔、宗堂祠庙,无不体现着人类社会璀璨的历史文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门窗光影,无不叙述着悠远曼妙的故事。可以说,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中最具独特魅力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和象征。研习园林建筑设计便似拜读一本全景式展现中国文化意境的百科全书。

第三,训练效果突出。建筑思维方法和园林不尽相同,园林建筑设计者需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设计出美观、经济、功能完善的园林建筑。值得肯定的是,与传统建筑学相比,园林建筑设计在结构、功能、技术等方面,都容易很多。只要经过长期、持续、系统的训练,即使天赋一般,仍然能够掌握设计的方法。

2.劣势

第一,专业综合性强,教学难度较大。园林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既是艺术又是科学,也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学科,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艺术创意,这就意味着它们在风景园林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都是不能偏废、不可或缺的。课程对师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历史、文化、语言、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知识,都是建筑设计思想产生的源泉,因此,学好该课程难度相对较大。

第二,课程内容极广,导致深度不够。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园林建筑既包含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相关技术、建筑材料、设计规范,又涉及园林制图、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的内容。可见,涵盖的知识非常广泛,体系相对复杂,这往往导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点只能删除或者点到为止,无法深入讲解,学生便出现一知半解、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第三,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效果欠佳。园林建筑设计课程通常包括理论课与实践课,其中绝大部分为理论课。理论课以多媒体集中讲授方式为主,实践课则多在制图室完成。由于实践课课时较少,且多为两学时,在上课期间学生往往难以完成设计草图,教师不能及时指出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实践课的教学效果。

第四,教师队伍较弱,难以达到要求。园林建筑设计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有扎实的建筑学基本理论,熟悉建筑规范、技术,掌握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思维,而且需具备规划设计的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然而,高校中讲授园林建筑的教师通常为园林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上学期间研究方向较单一,担任此课程教学必然工作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专业技能完善、长期研究建筑学的教师往往不担任本课程的教学,所以出现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的现象。

3.机会

第一,园林行业发展推动学科进步。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园林行业迅速崛起,风景园林学一跃成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与建筑、城规学科进一步融合。201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司长赵琦指出:未来十年我国风景园林专业将进入最快的发展时期。据统计,2011年全国约有市级园林管理局680个,1200个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设计公司,45000个物业管理公司,整个学科的发展,给园林建筑设计带来更多的机遇。

第二,古今资料全面提供参考依据。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建筑学同样文脉悠长,两门学科的交融,给园林建筑设计提供了广泛的资料来源。以建筑学为例,现存大量文献就包含了三个层面,其一为保护理论及其课程(以建筑、城市与景观的理论与历史为基础);其二为保护设计及其课程(包括建筑、城市、景观等方面,以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为基础);其三为保护技术及其课程(以结构、材料的现代技术应用为基础)。这些都是园林建筑可以借鉴的资源。

第三,设计理念更新带来生机活力。创新是时代的特色,新的设计理念同样影响着园林建筑的发展。自早期强调“统一、均衡、比例、尺度”,工业时代柯布西耶创作萨伏伊别墅提出的“新建筑五点”、赖特“流水别墅”倡导的有机建筑理论,体现功能主义的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院”校舍,直到后工业时代,个性、矛盾、变化、拼接的表现形式,建筑已经经历了从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不同时期的设计理念影响着艺术界,也给建筑设计注入了无限活力,如今的建筑已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4.风险

第一,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园林发展过快、过热,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许多从事园林工作的都是非本专业的毕业生,如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设计等。尽管侧重点不同,仍给园林从业者带来了更多挑战。园林建筑设计作为园林设计的方向之一,与上面所提到的几个专业关系密切,因此同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建筑是必不可少的园林要素之一,园林建筑设计的社会需求较大,小到亭子、小品,大到楼、阁、桥、塔,都离不开建筑设计。与广泛需求形成对比的是,毕业生建筑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故很多毕业生不能承担园林建筑设计的工作。

四 在分析基础上的改革探索

通过以上SWOT分析,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策略,以期利用学科优势,把握时机,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1.扭转战略(WO)

第一,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训练。以建筑规划为重点学科的同济大学,在设置规划设计课程时,理论讲授一般不超过八学时,大量时间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景观工程设计中去。作为教师,应运用一切手段增加学生的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假期时间,继续增强制图基本功;定期布置作业,及时讲解示范,由简单到复杂地锻炼建筑设计的思维;增加随堂练习,培养应用技巧和表达方式;通过课程设计,提供学生的空间构建能力。

第二,增强理论研究,深入研究课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如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等,丰富建筑理论、历史、文化、技术等不同层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钻研精神,弥补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第三,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队伍。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同时可以借鉴名校经验,注重师资构成的质量和多样性,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充满活力。仍以同济大学为例,其建筑系全系119名在职教师的平均年龄不足40岁;近70位有博士学位;多数教师有长、短期进修的国际留学背景;50%左右的教师有包括“老八系”(除纯粹的同济毕业生外)在内的一个或多个外校建筑院系学历。

第四,更新设计理论,扩展学生知识。提倡设计的共通性,将其他艺术领域融于建筑设计中。如在讲授建筑从平面转换为立面方法时,以著名绘画作品《红黄蓝构图》为例,通过不同颜色、位置、面积的局部,分析构成不同功能、不同形态的空间(如图2)。又如,讲授雕塑时,对比园艺中的盆景、规划设计中的大地景观,使学生理解,对于植物、建筑、地形的塑造只是尺度不同,美学原理和方法却是相似的(如图3)。

2.增长战略(SO)

第一,体验式教学,加深学生空间感受。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安排1~2次室外教学考查,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户外空间的感受,反映较好。如讲授公园大门设计时,可带领学生参观某个公园的大门,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对于大门的功能、位置、组成等理论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安排学生分小组测量大门尺寸,绘制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训练了学生对尺度的把握,也培养了同学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回校后自行设计方案,并完成建筑模型的制作,熟悉整个设计的过程。

第二,自主式教学,表达建筑文化意境。教授学生如何查阅资料,鼓励学生课下自学。如讲授建筑选址时,适当补充中国古代风水理论,因该知识涉及内容较广,且学生对建筑文化兴趣浓厚,故布置机动作业课下完成。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图书、网络等资源自学,并搜集大量与此相关的实例,并在实际设计中加以应用。

第三,互动式教学,锻炼建筑设计思维。及时与学生互动,使教学生动活泼,成为发散性思维的课堂。例如,在建筑平面方案设计时,提倡同一命题多种思路的“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并寻求最佳设计方案;讲评时,可选择一两名学生讲解自己的设计,其他同学可随时提问,打破了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防御战略(WT)

第一,运用多学科知识,补充本专业不足。注重与本专业其他学科的衔接,如早期开设的设计初步、园林制图,同步设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后续园林规划等课程,应不断巩固已学知识,利用手工和软件制图,帮助理解建筑空间的形成,为今后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调整课程的体系,完善考核的制度。调整理论课、实践课比例的同时,完善考核制度。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考试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设计水平。因而,将成绩分为平时成绩(20%)、实践成绩(20%)、考试成绩(60%)进行评定,不同比例的设置基本能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水平,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4.多种战略(ST)

第一,发挥景观作用。与其他建筑相比,园林建筑在满足功能、技术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其景观功能。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注重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质感等因素,使建筑遵循美学法则,更好地服务园林,与环境融为一体。

第二,突出地域特色。和植物要素相同,建筑同样是地域文化的体现。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已是世界范围内建筑设计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或是探寻地方建筑技术、地方建筑材料在现代条件下的运用;或是运用现代材料、技术、构造方式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发展,定能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地域建筑创作之路。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筑设计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在当前园林专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对其进行课程改革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讨论改革方法、模式。无论采用哪种策略,最终都要从园林建筑设计课程本身特点出发,发挥优势,减少劣势,从而才能使机会得以利用,降低风险。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使学生从本课程中获得更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推进园林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边新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王新政、王立峰等.基于SWOT分析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3]成玉宁主编.园林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王蔚、恩隶编著.中国建筑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5]牟晓梅、华颖.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方法与手段改革[J].低温建筑技术,2005(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