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8篇

时间:2023-01-26 17:56:35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1

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解释。陈艳华认为: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 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随着对幸福感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幸福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它更多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持续的、快乐的幸福体验。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职业幸福感则是指在其教育工作中,通过努力,潜能得到发挥,自身和谐发展,教育理想得以实现,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快乐的情绪体验。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对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 一) 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90 份,有效回收率为90%。

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 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 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 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 二) 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 工龄与职业幸福感。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 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 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 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 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 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 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 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 。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 级别,并且有超过80% 的调查者选择在4 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 一) 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2

本文采用问卷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过程,对赤峰市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在赤峰市区随机抽取六所幼儿园,从办园性质来看,政府级别幼儿园三所,企业性质幼儿园一所,民办幼儿园两所。在六所幼儿园中,省级类幼儿园一所,市级类幼儿园三所,一般幼儿园两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90%。在本研究样本中,来自市级幼儿园的教师共3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1%;来自政府性质幼儿园的教师共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5.5%。从调查对象所在单位级别来看,市级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大,因为他们更具有群体代表性;所抽取幼儿园样本中的幼儿教师多集中在政府级别、民办性质的幼儿园里,因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政府性质的幼儿园仍然是幼儿园的主体,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民办性质的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股新的力量。

(二)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1.工龄与职业幸福感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工龄长短没有显著关系。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在上升,但仍然没有超过一半,总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说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工龄没有显著关系。对于工龄不同的幼儿教师,体验到幸福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幼儿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就能体验到幸福感,有的幼儿教师则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应了工作环境,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后才有幸福的感觉,而有的幼儿教师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体验到幸福感。

2.幼儿园级别与职业幸福感

数据分析显示,在自治区一类幼儿园中,经常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在市一类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在一般幼儿园中,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达到71%,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幼儿园教师所占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级别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幼儿园的级别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总体上来说,教师所在幼儿园级别越高,其越能体验到更多的职业幸福感,而在级别较低的幼儿园工作的幼儿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低。

3.工作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

结合以往研究和本次调查研究可知,目前,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成就感现状值得深思。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在工作中只是偶尔能体验到成就感,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的教师只占13.3%,这说明整个幼儿教师群体工作成就感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幼儿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对其幸福体验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成就感高的教师其职业幸福感较高,而低成就感的教师只体验到较少的职业幸福感。

4.人际关系氛围与职业幸福感

经过调查可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体验与其所处环境的人际关系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能经常体验到幸福感的教师比例占57.4%,有超过60%的调查者只是偶尔能体验到幸福感。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女性,觉得自己的工作环境十分和谐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幼儿教师中男、女比例的失调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负面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幼儿园和谐人际关系氛围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幼儿教师愉快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幼儿教师对幸福感的体验。

5.社会地位与职业幸福感

虽然本次研究中被试样本主要集中于公办幼儿园、市级类幼儿园,但数据显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比较低的,从总体上来看,有超过一半的调查者选择了“等级在5级以下”(级别越高,说明社会地位越高)。幼儿教师体验到的他人眼中的幼儿教师群体社会地位主要集中于4、5、6级别,并且有超过80%的调查者选择“在4级以下”。相关研究已经证明,社会地位与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高其职业幸福感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途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激发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利于赤峰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相对于发达城市来说,赤峰市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慢,但总体上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新一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建设地区,决策者要从幼儿教师的切身实际出发,寻找改革的突破口,调动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改革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以幼儿教师为本,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提升私立、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关注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好的环境造就好的心态。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运作,尽可能地为幼儿教师营造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针对赤峰市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应鼓励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使更多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提高城市的幼儿入园率,给更多从事幼儿教育的年轻教师提供就业机会,使其感受到幼儿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感。幼儿园管理者应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地区的优秀改革成果,使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感受到幸福感。

(三)鼓励幼儿教师,为幼儿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3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重庆市;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而实施幼教的直接行动者,即幼儿教师群体当前的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如何值得去做深入调查和研究,因为幼儿教师是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角色,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此原因,本文将采用以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对重庆市S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等进行研究。

二、情况调查及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为重庆市S地区幼儿园随机抽取的578名幼儿教师,问卷调查主要涉及择业动机、工作成就感、专业素养、人际环境、身心健康、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及工资待遇因素(共42题);另外加上个别访谈。

1.调查数据解读

对影响幼儿教师整体幸福感的各个因素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重庆市S地区幼儿教师的总体职业幸福感的平均得分为2.85分,处于中下等水平。其中人际环境、专业素养及择业动机的平均分较高,高于中等水平;而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工作成就感、工作压力及工资待遇的平均分较低,低于中等水平。从幼儿教师对职业幸福感的自我认定统计情况看,幼儿教师的“整体幸福感” 平均数为2.78分,与数据汇总结果相近。总的来说,幼儿教师的整体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

具体情况为:

(1)择业动机。调查结果显示,从择业原因来看,主观上有更积极选择幼教行业的人只占40%左右,这部分幼儿教师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感,而其余60%非积极选择幼教行业的人体验到职业幸福感的指数相对较低。

(2)工作成就感。从调查结果来看,能够感受到成就感的教师较少,这与幼儿教师工作内容偏于重复繁琐的劳动相关,同时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幼儿,因此幼儿能够取得的成绩通常难于给社会和成人留下有冲击力的印象,从而也就使得幼儿教师获得的认同度偏低。

(3)专业素养。调查数据显示,有56.7 %的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因此,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素养满意度较高,这也反映出目前幼教行业的素质逐步得到提升。

(4)人际环境。调查数据显示,有40.2%和34.5%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比较”和“非常”受幼儿欢迎;有49.4%和26.6%的幼儿教师认为自己“比较”和“多数时候”能与同事和园领导愉快相处;而在家长支持程度方面,感受在“一般”(含“一般”)之下的教师比例高达85.8%。

(5)身心健康。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数教师处于亚健康状况,只有13.5%的教师认为自己身体在“比较健康”及“健康”;心理健康方面“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28.5%,比例仍然偏低。

(6)工作压力。调查结果说明,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如果再择业很大一部分教师都不会再选择幼教行业,这说明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如果不及时排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将会对未来幼教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很大的制约。

(7)工资待遇。调查数据显示,有33.9%和15.1%的大比例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

2.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包括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衰减和增加这两方面的因素。通过对重庆市S地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统计总结,结合访谈,对影响因素归总分析如下。

(1)导致幸福感衰减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①工资待遇低,现实生活中, 幼儿教师们担负着对幼儿教育、保育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目前生活水平很高的现实情况下,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月收入平均在2000元左右,这让教师们感到生活压力很大,认为自己的极度付出与回报差距很大。②工作无成就感,幼儿教师每天干的都是一些琐碎而又重复的事情,很难看到显性的成绩。③管理体制不完善,从整个社会来看,对于幼教行业的规划和投入显得不足,该行业绝大部分从业人员未纳入到正规的教育体制中,且大多数园长只关注幼儿园的外部发展及规模的扩张,使幼儿园内部制度、教师成长、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体制很不完善。

(2)导致幸福感增益的主要原因。①幼儿的成长和进步;②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③对幼儿教育职业的热爱;④领导的支持与肯定;⑤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

从调查结果中显示,重庆市S地区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整体处于中下等水平,大部分幼儿教师有时能体验到幸福感,但体验幸福感的频次不高;他们在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工作成就感、工资待遇及工作压力方面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其职业幸福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建议

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层面、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入手,综合各种因素,结合重庆市S地区幼儿园实际情况。具体策略建议如下:

1.社会层面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真正实现“尊师重教”。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国家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只有提高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真正实现“尊师重教”,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保障,确保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工作琐碎繁杂,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并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但幼儿教师的收入与付出却相差甚远。幼儿园将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到工资体系,但是却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的福利得不到保障,导致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2.组织层面

(1)幼儿园管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2)赏识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3)幼儿园管理者要积极为教职工争取福利政策。

当教师提出合理要求时应当尽量满足,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教师个体层面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4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 职业幸福感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75-02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潜能,取得工作的成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获得了情感上的快乐体验。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但它不属于义务教育之列,国家重视程度以及社会上其他因素,造成人们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也缺少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关注。这使得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面临困境,削弱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也降低了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使得农村幼儿教师无法全心投入到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因此,让农村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能提升职业生活质量,延长农村幼儿教师职业生涯,也有助于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

一 从社会的角度

1.政府要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以此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我国针对幼儿教育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当前我国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文件,这对于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农村幼儿教育在立法方面对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加上社会对农村幼儿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地位低下,极大地挫伤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下降。国家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快通过相应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相关的学前法律制度,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广大农村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才能使农村幼儿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感。

2.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在农村幼儿园,幼儿教师每天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然而他们的收入却非常低,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因而,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保障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他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政府部门应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待遇,将幼儿园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系列,确保民办幼儿园教师享受与当地公办中小学同级教师同等待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在专业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享受应与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同等待遇,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应按《劳动法》予以落实。

3.建立健全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制度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专业化水平有待加强,因而,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来确保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要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模式,积极开展“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幼儿教师园的业务水平,提高其职业的幸福指数。

二 从幼儿园园所管理的角度

1.幼儿园管理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要尊重和信任本园教师。针对不同年龄的教师,要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付出,要信任教师,坚信他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实行民主管理,人人参与管理,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园长要善待每位教师,从内心多关心教师,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2.发挥园本培训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园本培训,也就是校本培训。园本培训要结合本园教师的特点,立足于本园的实践,结合本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本园教师讨论、学习,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头,在讨论中教育,突出教学技能。并人人参与教学实践,在专业实践中成长发展,从而给教师带来教学上的成就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凝聚力。

3.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在农村幼儿园任教,教师既要管学习、生活,又要管安全等问题,加上有些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这些问题,不少农村幼儿教师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责任心、爱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而,幼儿园应多关心教师,积极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

三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

1.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外部条件的改善能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但农村幼儿教师提高职业幸福感更需要依靠自己来提升。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内在的人格是最可靠、最有力的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指标之一,它与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因而,作为农村幼儿教师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因素,不仅要积极面对现实,也要对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尽量消除不恰当的欲望。要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心理健康了,幸福感也就增强了。

2.端正对幼教工作的认识

要加强对农村幼教工作的正确认识,教师只有对幼儿教育工作性质有了正确认识后,才能从内心上接受它,才能体验到幸福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从事幼儿教育是一份神圣的使命。这要求幼儿教师要全心全意地工作,用心体会从事幼儿工作所带来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农村幼儿教师带来真正的职业幸福感。

3.培养对工作成就的渴望与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教育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有教育成就的渴望,在教育中幼儿获得成长,得到家长的赞许与肯定,都会给教师带来成就感,它对坚定教师的职业梦想有积极的作用,它是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部分。当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获得一定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能力的增强,这种发展本身能带给人幸福,带动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坚定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追求。

参考文献

[1]陆珠玲.幼儿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4)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5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今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的社会里,幸福感似乎正离我们远去。怎样在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满足内心情感的需要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中,中国人大公共管理学院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对9000名教师进行相关调查。调查显示82.20%的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10位教师中3位表示倦怠教育工作,将近4成教师表示目前的生存状况不佳。

二、分析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种:社会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其中社会地位低下是一大消极因素;工作环境是影响幸福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在个体因素中职业幸福感体验低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5―10年的工龄段。同时学历水平、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关注自我的精神生活与自我价值的价值观等都对职业幸福感产生影响。

三、如何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对促进尊重幼教的良好氛围的思考

发展农村幼儿教育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使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得以了解,让社会大众得知学前教育对个体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并不仅仅只是让孩子认识几个汉字,唱几首儿歌和数几个数表面上的简单教育,而是全方位的培养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使社会大众从本质上做到重视幼儿教育。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媒体舆论的力量多次报道该幼儿园优秀骨干教师的感人事迹,让人们深入了解幼儿教师繁重琐碎的工作,使社会大众对这些辛苦付出的幼儿教师多一份的理解与支持。

(二)对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地位的思考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低下是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两个重要因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原理,教师的幸福感取决于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横向的,社会的比较。而现实情况中教师在待遇上存在三个不平衡,一是报酬所得与实际成就之间的不平衡,二是理论地位与实际经济地位之间的反差,三是教师行业的待遇与其他行业人员的待遇之间存在的不平衡。这些不平衡和反差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降低。因此,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乃至工作条件等,以保证幼儿教师物质条件满足的基础上缓解职业倦怠,提高职业幸福感。

(三)对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环境的思考

调查表明工作压力大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体验的一大因素。幼儿教师休息时间短,工作任务重,无暇照顾家人而受到家庭埋怨,加上随时可能面对幼儿家长和社会舆论的指责,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使多数幼儿教师难以承受。应采取多种措施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一是筹备资金为幼儿教师建一所教职工食堂,使休息时间得以增加,解决幼儿教师一定的家务负担。二是要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检查与文字书写材料,尽可能少给幼儿教师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额外任务。三是园领导要努力营造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多与教师沟通交流,尽可能的满足幼儿教师的精神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以增强。

(四)对提高幼儿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

幼儿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的基础,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热爱程度。目前农村乡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幼儿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努力把高尚的职业道德贯穿在自己日常的幼儿教育工作中,使幼儿教师努力做到热爱自己的岗位,敬爱自己的行业,并使之事业心和责任感随之加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曾表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的职业是人人都可以承担的,教师必须专业化才能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1]当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很好的体验这种幸福之后,就能够更好的去从事并投入幼儿教育工作当中。

四、结论

经过以上研究发现得知积极有效的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引起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正面认识,不断努力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道德修养,家长与教师之间充分理解沟通,教师自身优越的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参与园内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都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提高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Salanova M,Barkker A B,Liorens S.2006,Flow at work:Evidence for an upward spiral of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Jp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7,2006:22.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6

关键词: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为了提升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能,2011年起国家实行“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笔者在担当国培计划的生活班主任时,通过与参训学员的交流,了解到在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知识技能以及整体素质的同时,其职业幸福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与学员的交流中听到幼儿教师谈得最多的是工作中的牢骚和苦衷,很少有人谈到工作中的幸福感。由于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地域特殊性,她们的职业幸福感也较少受到关注。因此,研究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提升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等都是大有裨益的。本研究以参加河北省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的学员为研究对象,发放“幼儿教师幸福感问卷调查”180份,收回136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3%。从接受问卷调查的学员中随机选择28名学员进行访谈。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总结出河北省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综述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男女比例

受调查的132名幼儿教师中,共130名女教师,2名男教师。

(二)年龄分布

受调查幼儿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3岁,年龄最小的为19岁,最大的为50岁,其中年龄在30-40岁的幼儿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40.7%。

(三)婚育状况

受调查幼儿教师中未婚的共计22人次,已婚的共计109人次,1人次离婚。有孩子的幼儿教师共计100人次,没有孩子的共计32人次。

(四)学历构成

此次受调查的幼儿教师的第一学历占比例最大是高中(中专),共计85人次;其次为大专,共计39人次次。在第一学历的专业中教育类(包括普师、中师、学前教育等)的共计75人次,其中学前教育的为49人次。

二、调查对象的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

(一)对幼儿的喜爱是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幼儿作为幼儿教师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和幼儿教师朝夕相处共同生活学习的对象。作为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接纳程度也就决定了其在工作中所能体会到的幸福程度。

(二)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薪资待遇不满意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从薪资待遇中获得的幸福感是最低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资待遇非常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工资在500元以下的1人,500-1000元的11人,1000-2000元的80人,2000-3000元的33人,3000元以上的7人。结合幼儿教师所在单位的性质以及幼儿教师是否有编制这两项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河北省农村地区国办幼儿园中是有编制的,基本工资范围在1000-2000元之间。

根据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当保健因素(如管理、环境、工资等)没有得到满足时,则会出现消极的态度,对工作产生不满。”①工资收入也是社会地位的一个反映,低工资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评价产生消极体验。在工作中获得的是消极的体验,会给幼儿教师带来倦怠感、挫败感,无法获得职业幸福感。

(三)园所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感受

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相对于城市幼儿园在物质条件方面有待完善。调查了解到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为了达到园所等级评定(**级示范园等)所要求的物质条件也修盖楼房、购买大型玩具、修建塑胶操场等,而对于农村特有的地域特色资源的利用却很少,更多的是跟随“城市化”的进程,放弃了原本就有的一些硬件资源。

(四)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大,主要体现在保育活动上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农村地区幼儿园师幼比严重失调,一名教师平均需要面对30名甚至更多的幼儿。这就使教师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保障幼儿的安全等保育活动上。在教育活动中由于人数多也会造成重复耗时的现象。

(五)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薄弱

农村幼儿教师中有很大一批老师都是转岗到幼教岗位上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专业性强的课程(美术、舞蹈等)就很难胜任,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把握不准确也会对其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阻碍。调查中了解到,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很不到位,次数少、内容范围窄,培训效果甚微。园本培训、自我进修等职后培训方式的开展更是少之又少。幼儿园内能保证正常的教研活动的也是少数。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在职业发展方面是相对比较薄弱的。

综上所述,河北省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在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之中,承担着大量相对较为单一的保育和教育任务;幼儿园的硬件软件条件基本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或只能达到最基本、最简单的活动需求;教师获得的薪水报酬很低;在职业发展这一方面也很少有机会进行培训,即使有效果也不太理想。这些是在调查中幼儿教师集中体现出感到幸福感缺失的几个方面。调查发现,幼儿教师获得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与幼儿的交往过程中,以及与幼儿家长的互动沟通过程中。

对于处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首先,加强对农村地区幼儿园发展的政策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倾斜和补助。加大对农村地区幼儿园的经济支持与保障,提升其硬件及软件设施建设,改善其物质环境,为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的幸福感提升做好基础保障。其次,做好农村幼儿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对职前培训进一步加强,并严把入职关口,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职后培训进一步完善,确保幼儿教师有机会、有时间去参加培训,提升与完善自己,同时做好对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督促工作,让幼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最后,在保障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同时,保障幼儿教师拿到合理的薪资待遇。让劳动所获得的的报酬成为吸引适宜人才入职的一大亮点,在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适宜人才,从而提升农村地区整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7

【论文摘 要】由于民办幼儿教师的身份不明确、工资待遇差、职称不独立、编制设置停滞、同工不同酬等现状,导致很多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生存现状陷入严峻的现实困境,她们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并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于此,笔者拟从社会、幼儿园及教师本身三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解决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 因此,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符合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都大有裨益。 

一、从社会的层面解决问题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同时,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下,在他人眼中幼儿教师只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天就是负责看管和照顾幼儿,陪他们玩耍、陪他们游戏,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体会不到幼儿教师的自身价值,她们经常沦为配角,这极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立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只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建立合理的期望 

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近乎是把幼儿教师神化了,期望他们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过高的期望导致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们工作热情丧失,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社会、幼儿园、家长要体谅和包容幼儿教师,对其建立合理的期望,体谅他们的工作,幼儿教师自身也应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年轻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时,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缺失和职业压力。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要对幼儿园工作及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合理期望,从而更好地体验本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3.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幼儿教师面对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许多教师为此付出很多。2010年7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一则新闻《2009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49215元》指出:广州市统计局终于公布: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则每月平均工资为4101.25元。然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却非常低。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工资体系,但是却是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因此,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活,只有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她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她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解决问题 

1.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首先,我们要尊重和支持教师,鼓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不同年龄的教师,她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时代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支持教师的想法,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广大教师的智慧于一体,使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要信任教师,坚信她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她们自主根据对教育目标、理念、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计划。 

其次,幼儿园管理要民主、平等,在工作中互相监督。管理者要善待每位教师,维护其自尊心,对教师的不足和失误应耐心教导和交流,多关心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向,尽可能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好“桥梁”工作。 

再次,让教师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发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使他们对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更大的作用。

2.幼儿园领导应多鼓励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高,而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种种挑战,不少老师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爱心,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别说获得幸福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关心教师,切实帮其减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如旅游、娱乐等,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间,优化培训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从而减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优化教学环境,为民办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从物质环境上看,2008年9月《信息时报》指出,目前广州有将近1500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93%,公立幼儿园仅占7%。自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乃至全国的幼儿教育不再由政府包揽,而开始引入民间资本。然而,政府在操作中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而忽视了幼教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私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办园方式,幼儿园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一般公办幼儿园略逊一筹,例如园内面积较小,有的甚至是租用一些民用房办园;教具学具资源配套较少;教师办公条件差等等。幼儿园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如良好的办公条件、舒适的环境等。此外,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学仪器等),以满足幼儿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工作,尽可能地在幼儿园内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愉悦相处,以保证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从教师自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民办幼儿教师要努力接受和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要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2.以审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对待幼教工作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将工作看成一项生命的计划,工作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性,把工作改造成一种个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教师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3.民办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教师应认识到压力实质是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动而做出的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冷静思考问题,认真分析所面临的一切状况,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探寻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减压,如听音乐、看书、做运动、上网等,多与朋友谈心、去户外旅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增进自身的正面情绪。教师要积极地学会自我调节,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以积极的热情面对烦琐的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需要社会和幼儿园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2 [英]elizabeth holmes著.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3 檀传宝.幸福教育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28~37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篇8

【论文摘 要】由于民办幼儿教师的身份不明确、工资待遇差、职称不独立、编制设置停滞、同工不同酬等现状,导致很多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生存现状陷入严峻的现实困境,她们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并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问题不容忽视。针对于此,笔者拟从社会、幼儿园及教师本身三个角度进行思考,提出解决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民办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和目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使得优秀的人才难以扎根于学前教育事业。 因此,让民办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不仅符合教师自身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幼教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对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等都大有裨益。

一、从社会的层面解决问题

1.给予学前教育充分的重视,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让教师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目前我国针对学前教育建立了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或制度,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法规,但还不够完善,缺乏法律的权威,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明确提出。同时,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幼儿教师地位低下,在他人眼中幼儿教师只是孩子们的“保姆”,每天就是负责看管和照顾幼儿,陪他们玩耍、陪他们游戏,只要不出事故,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了。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的不认可,体会不到幼儿教师的自身价值,她们经常沦为配角,这极大的挫伤了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通过政策法规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立法保护幼儿教师的权利和利益,包括在职进修、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只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支持幼儿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氛围,才能使幼儿教师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2.对民办幼儿教师职业建立合理的期望

当前社会越来越关注幼儿教育,而且对幼儿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期望,近乎是把幼儿教师神化了,期望他们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模范、文化学识的权威和特定社会价值标准的维护者。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幼儿教师感到莫名的失落。过高的期望导致了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思想包袱,使她们工作热情丧失,职业幸福感下降。因此,社会、幼儿园、家长要体谅和包容幼儿教师,对其建立合理的期望,体谅他们的工作,幼儿教师自身也应清醒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年轻教师从事幼教工作时,面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会产生一定的幸福感缺失和职业压力。幼儿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要对幼儿园工作及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建立合理期望,从而更好地体验本职业所带来的幸福感。

3.提高民办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

幼儿教师面对幼儿,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力、心力与情感,许多教师为此付出很多。2010年7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一则新闻《2009年广州职工平均工资49215元》指出:广州市统计局终于公布:2009年度广州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是49215元,则每月平均工资为4101.25元。然而,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民办幼儿教师的收入却非常低。幼儿园将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按《合同法》的规定纳入工资体系,但是却是按法规的最低标准实行。教师收入偏低,严重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

因此,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保证幼儿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物质生活,只有提高幼儿教师收入,并保障其福利待遇,才能使她们逐渐体验到职业幸福感,使她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从幼儿园管理的层面解决问题

1.幼儿园管理要“以人为本”,多给教师“人性化”关怀。

首先,我们要尊重和支持教师,鼓励教师发挥其创造性。不同年龄的教师,她们都代表着各自的时代特点,他们各有各的优点和创造性,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支持教师的想法,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广大教师的智慧于一体,使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要信任教师,坚信她们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让她们自主根据对教育目标、理念、原则的理解及对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发展状况制定一系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计划。

其次,幼儿园管理要民主、平等,在工作中互相监督。管理者要善待每位教师,维护其自尊心,对教师的不足和失误应耐心教导和交流,多关心教师,及时了解教师的思想动向,尽可能解决他们提出的实际问题,做好“桥梁”工作。

再次,让教师参与管理,发挥其主体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幼儿园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标管理体制,并发动教师参与幼儿园的管理,使他们对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这对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其职业幸福感有着更大的作用。

2.幼儿园领导应多鼓励教师,及时给予教师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帮助教师“减压”。

社会对教师期望过高、要求过高,而教师所受的教育和训练又不足以应付种种挑战,不少老师都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然而,教师的心理问题会导致他们对幼儿缺乏爱心,甚至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别说获得幸福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关心教师,切实帮其减压。为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娱乐活动,如旅游、娱乐等,使幼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从紧张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减少培训时间,优化培训手段,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评比活动,从而减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关心教师的各方面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3.优化教学环境,为民办幼儿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人际环境。

从物质环境上看,2008年9月《信息时报》指出,目前广州有将近1500所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93%,公立幼儿园仅占7%。自20世纪90年代起,广州乃至全国的幼儿教育不再由政府包揽,而开始引入民间资本。然而,政府在操作中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而忽视了幼教的独特性、基础性和普及性。由于民办幼儿园大多是私人承包,“自负盈亏”的办园方式,幼儿园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比一般公办幼儿园略逊一筹,例如园内面积较小,有的甚至是租用一些民用房办园;教具学具资源配套较少;教师办公条件差等等。幼儿园应着力于改善教师工作的客观环境,如良好的办公条件、舒适的环境等。此外,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及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电脑、多媒体教学仪器等),以满足幼儿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同时,幼儿园管理者应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以情感激励幼儿教师积极地工作,尽可能地在幼儿园内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促进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愉悦相处,以保证教师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生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三、从教师自身的层面解决问题

1.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民办幼儿教师要努力接受和面对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要给予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勇敢地面对和接受挑战,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能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善待生命、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

2.以审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对待幼教工作

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工作,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就是将工作看成一项生命的计划,工作就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别的什么。这要求幼儿教师需要在工作中加入个人的创造性,把工作改造成一种个性的表现。总之,教师要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用心体会工作的乐趣和幸福,从而给教师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3.民办幼儿教师应积极地应对压力

教师应认识到压力实质是人积极适应环境变动而做出的反应,是人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这需要教师运用积极认知的方式看待问题,面对压力,教师首先要冷静思考问题,认真分析所面临的一切状况,将被动变为主动,积极探寻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减压,如听音乐、看书、做运动、上网等,多与朋友谈心、去户外旅游、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积极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将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增进自身的正面情绪。教师要积极地学会自我调节,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多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使自己能以积极的热情面对烦琐的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到幼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关系到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但需要社会和幼儿园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朱新秤.教育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

2 [英]elizabeth holmes著.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3 檀传宝.幸福教育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28~3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