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舞蹈家访总结8篇

时间:2022-03-24 06:42:54

舞蹈家访总结

舞蹈家访总结篇1

摘 要 在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技术等级和业务水平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各地方政府共同把关,对其进行分级审批、注册、管理。根据北京体育大学赵莉在2002年的调查,湖北地区部级裁判为5人,一级22人,二级19人,三级37人。可见我省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发展虽然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是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上升,通过对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的调查与研究,力求为今后我市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石市 体育舞蹈 裁判员 调查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湖北省黄石市各类及体育舞蹈教练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我市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发展现状及相关体育舞蹈教学、培训的情况。

2.访谈法:与黄石市体委、体育运动训练学校等专业体育舞蹈相关领导、教练员、队员进行访谈,记录并收集有关信息与数据。

3.问卷调查法:采用即发即收形式,共发问卷60份,回收54份,有效问卷42份,其中裁判员26份,其他相关人员16份。回收率90%,有效回收率78%。

4.数据统计法:将有效问卷在SPSS10.0计算机软件下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人数及分布现状分析

裁判员是体育舞蹈项目比赛的裁决者和评判者,裁判员能否公正、准确的裁决对于体育舞蹈的比赛,体育舞蹈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裁判员对参加体育舞蹈比赛运动员的竞赛成绩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评判:运动员对时间和基本节奏的运用、身体线条、移动、对节奏的理解、脚下步伐、地面工作技巧。比赛中裁判会参照一个相对比较评判,而不是对技术动作的一个标准判定。体育舞蹈项目的评判工作主观为主,客观为辅,因为体育舞蹈项目没有一套细致、准确、可量化的评判标准,这在体育舞蹈今后的发展中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

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等级共分为五级:国际级、部级、一级、二级、三级。无国际级、部级1人、一级9人、二级5人、三级11人。裁判员在该市的分布也不均匀,各县市分布人数不等,很多县市甚至一人没有,大部分分布在黄石市高校和体育总局。体育舞蹈运动员比赛成绩由裁判决定,当前黄石市体育舞蹈比赛裁决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是执法不公,不同裁判评判差距较大,所以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而且要提高裁判队伍的执裁水准,加强裁判员队伍的建设。

(二)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年龄结构现状分析

体育舞蹈运动项目裁判员的年龄结构可以客观反映各个不同年龄段的裁判员人数分布状况,裁判员的年龄结构是否合理。表1为对黄石市26位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的结果。

表1 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年龄结构统计表(N=26)

20-35岁 35-45岁 45-55岁 55岁以上 总数

频数 4 13 6 3 26

比例 15.40% 50.00% 23.10% 11.50% 100%

通过表1对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市体育舞蹈裁判员年龄结构较合理,其中20-35岁的裁判员4人,占到总数的15.40%,35-45岁的裁判员13人,占到总数的50%,45-55岁的裁判员6人,占到总数的23.10%,55岁以上的老年裁判员3人,占到总数的11.50%。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知道该市体育舞蹈裁判员的年龄结构主要缺少年轻一代的裁判员,老年裁判也严重缺乏,在比赛中老年裁判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年裁判的缺乏也是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裁判的主体年龄大致在35-45岁之间,调查中访谈其中40岁左右居多,所以注重培养年轻裁判,可以在今后该市体育舞蹈项目裁判的中老年交替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文化程度现状分析

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文化素质;体育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更是如此,裁判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指他的知识水平,更是在他的科研、评判能力上得到体现,国际上对体育舞蹈裁判的文化水平要求很高,很多国际级裁判也都来自大学教师,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也在向高文化素质要求发展。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人数不多,分布不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该市体育舞蹈裁判的文化素质调查(如表2)。

表2 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文化程度结构表(N=26)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 其它

频数 1 9 11 5

百分比 3.80% 34.60% 42.30 19.30%

通过对黄石市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文化素质结构分析表可以看出:高学历如研究生(硕士、博士)数量很少,只有硕士研究生1人,占到全部裁判员人数的3.80%,本科生裁判员9人,所占比例为34.60%,专科生11人,所占比例最多,达到42.30%,其他学历的也占一定比例,所占比例为19.30%。

三、结论与建议

(一)裁判员队伍的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该市体育舞蹈裁判员的文化素质结构总体合理,但是上升空间还很大,裁判员的文化素质可以通过系统学习、环境的熏陶、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开阔裁判员的视野,思维得到活跃,为今后业务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裁判员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裁判员是一个发展趋势,该市裁判员的文化素质结构要顺应时展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二)加强裁判员的培训考核,提高体育舞蹈比赛的质量

首先是重视裁判员的道德培养,加强对裁判员的培训、监督和考核。在加强裁判员执法水平的同时,还要定期对裁判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裁判员尽量多的实践机会,使裁判员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得到反复的强化和锻炼。与此同时裁判员还应不断加强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一旦认定裁判员的执法资格后,还要进行业务培训,不但是短期的培训,长期的培训也要跟上,应该建立长期的培训机制,并进行定期的评定和考核。在体育舞蹈比赛中,应对裁判员的执法活动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是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其次,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对我市的体育舞蹈竞赛规则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其科学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执法评判有法执行、有据可依。在裁判执法的技术层面,采用多裁判多因子的评分方法,从量化的角度客观评定运动选手的成绩,以促进体育舞蹈竞赛执法规范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邦全.体育舞蹈赛事评判体系改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卷第3期):82-85.

[2] 冀丽.黄石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6:751-754.

[3] 赵莉.我国体育舞蹈裁判员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卷总第82期):19-21.

舞蹈家访总结篇2

关键词:临沂市;中小学;舞蹈;开展状况

1、前言

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舞蹈作为一种比较流行的艺术形式得到了良好的普及和推广。现代课程的教学应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向全面化、多样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和发展。教学内容的改革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向高雅文化过渡的过程。因此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程正是顺应时代的形势,也是遵循时展的需求。

2、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临沂市部分中小学80名舞蹈学生和12位舞蹈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对有关的资料进行检索

2.2.2问卷调查法:发放学员调查问卷90份(学生),收回80份,回收率为88.9%, 有效率为100%。发放教师问卷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为100%。

2.2.3访谈法: 走访了临沂市10所中小学,并邀请一些中小学舞蹈老师进行访谈。

2.2.4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临沂市学习舞蹈中小学学生的现状分析

3.1.1中小学生学习舞蹈的原因

3.1.2中小学生对舞蹈的爱好程度

3.1.3中小学生学习舞蹈的年龄

3.2临沂市中小学舞蹈教室设施的调查

3.3沂市中小学舞蹈教师队伍的现状

3.3.1中小学舞蹈教师的年龄结构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负责对学生的指导、组织和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素质和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果。

3.3.2舞蹈教师学历的结构分析

教师的学历代表一个教师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教师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同时也预示着一个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的潜在能力。

3.3.3教师本职教学专业结构调查

大家通过表7可以看出临沂市中小学舞蹈教师本职专业是体育老师的数目比较多,占41.6。音乐教师占33.3%,舞蹈专业教师只占16.6% .由此可知,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都迫切需要专业的舞蹈教师。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保证好的教学质量。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临沂市中小学舞蹈的教学开展规模比较小,发展相对缓慢,从总体程度上有待于更好的研究和发展。

4.1.2目前临沂市中小学舞蹈的开展不够规范,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缺乏。

4.1.3临沂市舞蹈教师的整体水平不够高,师资力量欠缺。

4.1.4临沂市中小学对舞蹈的场地设施条件不高,规范程度不够。

4.2建议

4.2.1加强舞蹈参与者对舞蹈的全面认知以及中小学生对舞蹈的认知程度,全面提高内心对舞蹈的感知和认识。适当的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舞蹈并参与学习,使自己得到锻炼和提高,使舞蹈得到更好的发展。

4.2.2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结构,多引进一些高学历、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年龄的搭配也要合理。还要严格控制对专业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

舞蹈家访总结篇3

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创作在逐渐增多,是当代国际舞蹈界的新潮流之一。与此同时,韩中日等亚洲各国舞者们也加快了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

在欧美多个先进国家的剧团演员中,常能看到不少的东方面孔;国际著名编舞家们用亚洲音乐作背景音乐的事情也不再新鲜。

比利时当代芭蕾舞团Les Ballets C.de la B.的作品《信任》(编舞Sidi Larbi Cherkaoul),采用中国传统乐器奏出的中国音乐作了背景音乐,舞者们合着那个音乐用象征性舞动表现肆虐于全世界的恐怖活动的场景,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翩娜包殊乌珀塔尔舞蹈剧团(TanztheaterWuppertaI Pina Bausch)的作品《内费斯》(Nefes)中,由印度舞手来演绎的改编自印度传统舞蹈动作;以匈牙利为背景的作品《Wisen Land》中,由韩国舞手合着韩国大众民谣“珍岛阿里郎”演绎改编自韩国传统舞蹈的动作,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场演出如果离了东方舞者,绝对体现不了东方特有的情调和舞动,翩娜包殊乌的舞蹈语言也得不到充分的诠释。

今年,纽约大舞蹈剧场(Big Dance Theater)首次公演了融入日本冲绳地区的歌舞与服装形式的新作品。

现在,有不少著名编舞家们把以亚洲各国为背景的原创作品搬上欧洲舞蹈。默里斯・贝雅(Moris Bejart)为东京芭蕾舞团(Tokyo BalIet)创作了日本武士题材《歌舞伎》(Kabuki);翩娜包殊乌创作了以香港、日本和韩国为素材的作品。

在国际庆典领域,以亚洲为主题,或以中日韩为主题的各种国际庆典在频频亮相;只拿本国传统艺术做国际交流的亚洲各国,也逐渐把交流范围扩大到现代舞蹈(Contemporary Dance)或芭蕾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亚洲各国舞蹈市场的逐渐扩大,其在国际舞蹈界的影响力也在提高。日本东京早就与纽约和巴黎齐名,成为重要的国际舞蹈市场,承接各种海外著名舞蹈团的演出项目。在中国,正在北京、上海等地兴建新的演出中心,举办盛大的国际庆典,以此吸引更多的外国舞蹈团体。

在韩国,每年有百余个外国舞蹈团访韩,其公演场次也超过200场,参加五个规模不一的国际舞蹈庆典外国团体也有40个开外。

随之,相继出现了专业著名芭蕾舞团亚洲演出事宜的公司,帮助欧美歌舞团策划在亚洲各国的巡回演出。

今后,国际舞蹈界即使不为反映多文化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宣言),更是为了开发新的舞蹈动作和创作灵感,会扩大与亚洲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现在,编舞家们开始厌烦跳脱体裁与混合因素的高新技术,想回归到纯粹的舞蹈世界。这一刻,亚洲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能为他们提供全新的灵感,亚洲也比任何时期更有可能成为新式舞蹈的策源地。

2、韩国与中国的舞蹈交流-走向与诊断

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之间,韩国舞蹈家崔承姬在中国活动了十余载,成了韩中舞蹈交流中的一个转折点。1942年,崔承姬在中国华北地区和北京结束为期7天的演出以后,一直往返于日本、韩国、朝鲜和中国等国家进行演出,在研究所和学校培养了很多学生,为中国舞蹈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她在朝鲜成立崔承姬舞蹈研究所后,于1949年以朝鲜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妇女大会,次年还在北京饭店举行演出。

1951年,崔承姬来到中国,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附设了一个崔承姬舞蹈班,学校还为她提供了住所。在北京青年官与长安剧场演出时,博得了中国总理的勉励。当时,崔承姬跟梅兰芳一起为了确立中国京剧舞蹈的基本动作和中国古典舞蹈的系统化而做过努力。

若到延边大学,能看到师从她的老师们还在传承崔承姬的“朝鲜族舞蹈基础”等教育方法。除此之外,崔承姬的代表作品之一《菩萨舞》的灵感来自中国的敦煌石窟。

就这样,崔承姬作为编舞家、舞蹈家和教育家,为中国的舞蹈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几年前,我访问北京的时候,舞蹈界有关人士告诉我说:中国的众多舞蹈艺术家都曾师从崔承姬。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之间,崔承姬与印度的乌德香卡一起名震国际舞台,成了代表亚洲的东方舞蹈家。崔承姬在美国、拉丁美洲和欧洲的访问演出,在观众和评论家中间博得了良好反应。

崔承姬在访问演出途中接受的采访中提到东方舞蹈的发展可能性,她的先生安漠于1943年发表了《东方舞蹈论》。在古典芭蕾和现代舞蹈以欧美为中心蓬勃发展的那个时代,她好像已经看到了韩中日等国家拥有的东方舞蹈的无限可能。

我非常关注崔承姬用反映亚洲各国文化内涵的作品受世人瞩目的事情。当年,崔承姬的舞蹈之所以在主导世界舞蹈走向的欧美国家大受欢迎,是因为她的舞蹈不同于他们司空见惯的现代舞蹈。

崔承姬的作品中蕴含着玛莎・葛莱姆(MarthaGraham)或玛莉・魏格曼(Mary Wigman)的现代舞蹈作品所没有具备的异国情调(东方人的感觉或情调)。即,崔承姬的作品融会了独创性(东方情调)和普遍性(现代舞蹈体裁)。他们把这评论为崔承姬的独特舞蹈世界,崔承姬又凭借这种评价成为了国际级舞蹈家。

自那以后,韩中两国的舞蹈交流只是以个别舞蹈家之间的私人交流为中心进行着。近几年来,这些交流形式在慢慢进步,不仅有舞蹈团体的访问演出,还进行小范围的共同创作。

从中国北京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被聘为首尔国际舞蹈大奖赛的评审委员,韩国舞蹈家们参加上海国际舞蹈大奖赛等少数人的私人交流得到发展,中国芭蕾舞团的作品《红灯记》将于今年十月在韩国的多个城市上演。

韩国的国立芭蕾舞团也曾在北京、上海举行过演出。开放不久的北京国家大剧院(National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举办的第一届国际演出季“国际芭蕾明星荟萃”中,有德国斯图加特芭蕾团的韩国籍舞者姜秀珍。

除此之外,中国舞蹈家们还借助首尔国际现代舞蹈节、首尔世界舞蹈庆典、国际演出艺术节等国际舞台,向韩国人介绍自己的作品。但是,韩中之间的舞蹈交流相比韩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交流,在规模、场次以及内容方面都略嫌单调且消极。

3、韩中舞蹈交流――新的摸索

韩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所以其交流形式也应该更加丰富,不能只停留在传统艺术方面的交流,需要扩大到现代艺术领域。走出单纯的私人交流局限,须变成具体而富有战略性的积极交流。

舞蹈艺术领域的交流也不例外。目前,即便是小规模交流,也有必要增加其频次,今后,这种交流得更进一步,应成为不只属于两国的,结合亚洲舞蹈之长的大规模交流。

在这里,我想提出能够促进韩中两国舞蹈界国际交流的几个方案。

1)扩大编舞家、舞蹈家、舞蹈音乐、舞美、舞台服装、舞台化装、灯光以及剧作家等多个领域的私人交流。

2)通过居住项目进行联合制作

3)利用海外文化中心等,策划联合项目

4)扩大与北京舞蹈学院等学校之间的交流

5)举办与艺术市场有关的东亚舞蹈庆典

韩中两国应该积极推进和丰富舞蹈演出、舞蹈创作等方面的私人交流。编舞家的聘任、舞曲创作及舞蹈原创等,都是为了创作超越韩中情调,融会亚洲艺术之长的作品而进行的最为基础的努力。

进军世界多个国家的韩中文化艺术机构应联手,循环执行宣传亚洲舞蹈的战略方案。特别是,亚洲艺术在国际舞蹈界中的印象还很薄弱,我们须通过这些共同项目,强化亚洲现代舞蹈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新设与上海、首尔和东京的商业性庆典相关的亚洲舞蹈庆典(暂称“Asia Dance EXPo”),它将成为让亚洲舞蹈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在演出艺术的诸多体裁中,舞蹈是唯一用人体作为媒介的艺术,单凭这一理由,我们可以称之为相互沟通能力最强的艺术种类。新世纪的演出艺术与高新技术有无限的结合可能。不仅是影音作品,激光、电脑和机器人的作用越来越发挥其神威。

今天的舞蹈超越混合元素,经过解体和重组,呈现了新的演出形式。以欧洲为中心创作的革新舞蹈大都是由多名艺术家共同创作而来的。

今后,韩国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舞蹈交流应该向全世界开放。韩中日有必要形成协作体系,以及共同创作网络,用富含亚洲气息的作品走向世界舞台。

舞蹈家访总结篇4

1.前言

体育舞蹈作为一项集高雅艺术与运动于一体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显著的健身性、娱乐性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体育舞蹈的运动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社交性等功能,不仅能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能有力地带动良好社会环境的建设,形成特有的体育艺术文化氛围。浙江省部分高校在大学生体育舞蹈的普及、推广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的开展还不够规范,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选定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温州大学、丽水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湖州师范学院,浙江海洋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为代表的共8个非体院类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浙江省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了解及存在问题的研究,以期揭示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参照国际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摸索高校体育舞蹈发展过程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找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依据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合理建议,为促进我国的高校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建议。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体育期刊网查阅了1998年至2012年以来关于体育舞蹈的文章百余篇,参阅了国内外有关体育舞蹈和教练员、裁判员方面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科研成果、国家教委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各项工作条例,并查阅了体育舞蹈教程、运动训练学、体育美学以及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书籍,为本课题提供借鉴。

2.2 问卷调查法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设计了教师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和裁判员调查问卷。

2.3 专家访谈法

在课题研究前后,多次对本专业的专家及体育舞蹈教练员,国内裁判员,有关管理人员等进行访问调查。为了深入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方面的问题,笔者在浙江某体育舞蹈教师班进行了实习与学习培训,接触并访问了浙江省的体育舞蹈专家,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官员兼教师4人,并就此问题访问了国际考官和职业教师2人。

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缓慢。为研究影响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主要因素,揭示目前高校开展体育舞蹈的现状,对浙江省体育舞蹈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走访咨询,并发放开放式问卷,确定影响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主要指标,然后对这些指标进行修正,再次请部分专家提意见,修改后确定了如下指标:

3.1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由上表可知目前影响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最主要的是教师这一因素。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体育教学训练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是运动员学生的教育者、指导者,是决定教学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①②③。在整个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一切有关层次的因素,最终必须通过教师这一环节作用于学生运动员。一个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②。因此,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运动经历、执教年限、参加业务培训的状况等方面都会影响教练员的教学训练效果。

3.1.1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年龄结构

教师年龄结构是指教师人才群体各年龄段人数的比例分布。教师的年龄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了教师人才群体的创造力③。

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练员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占52.9%,35-45岁以下占27.1%,25-35之间的占18.7%,大部分教练员集中在45-55岁之间。走访中还发现,年轻的教练员大都是聘用教师,而45岁以上的教师一般是其他操类的专职教师,体育舞蹈是半路出家的。众所周知,年老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较完善,执教经验较丰富,但缺乏年轻教练员所具备的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知识、敢于创新等优势。年轻、专业的教师的缺乏对今后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3.1.2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运动经历

调查教师的相关运动经历,不仅可了解教师是否具有过硬的技术,也可以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训练经验状况。作为教师,具有过硬技术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运动经历才有可能具备更加丰富的训练实践经验,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运动训练和动作技术,才能正确指导学生训练,减少教学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通过对教师所参加的最高组别比赛来了解教师专业技术等级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我省教师专业技术等级达到职业组、甲组、乙组的分别为5、7、5人,32%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组别的体育舞蹈比赛。由此可见,很多教师并没有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运动经历。因此,今后在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上要提高标准和要求。

3.1.3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教师执教年限与参加业务培训情况

执教年限是指从事教学训练工作的年限,它主要反映教师的资质和经验。执教年限结构分布见表2:

调查显示,教师们从事体育舞蹈工作的时间,1-2年的占28%,3-5年的占36%,5年以上的占20%。从执教年限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从事教学训练工作都在3年以上,5年以上的教师也占相当的比例,这与近几年来体育舞蹈在我省高校迅速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一个项目顺利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培养一批与时俱进的高水平教练员。作为较为年轻的体育舞蹈项目来讲,有针对性的举办教师业务培训班,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表3所示,48%的教师参加过3次以上的业务培训,40%的参加过1-2次,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有1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培训,但次数相对较少,而且还有极少数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业务培训,这也提醒有关部门在对教练员的管理和再培训工作方面有待加强。

3.2 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体育舞蹈训练的现状分析

3.2.1男女学生性别比例

图2所示学校体育舞蹈课基本上属于选修课,课余体育队也属于自愿性质,参与学生女生占优势,为73%,男女比例为1:4,严重失调。这不仅给体育舞蹈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影响技术水平的提高。

3.2.2 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观念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思想上不能完全接受体育舞蹈,因为跳舞时需要男女互相拥抱,并且有时动作相当亲密,很多学生感觉不能适应感到害羞不自在。72%的男生认为体育舞蹈是女生的舞蹈,男生不适合,跳舞时扭来扭去让其感到没有男子汉气概,会被人耻笑。由此看来一些大学生在观念上受封建思想影响,对体育舞蹈的认识有误区,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体育舞蹈的价值。

3.2.3 参加比赛状况

教学和比赛是相辅相成的,比赛是对教学工作的最好检验,也是教师寻找今后训练重点的一个方法和时机。据统计浙江省普通高校每年平均可参加的各大小型比赛以及考试共有3.5次,而未参加比赛的学会占21.6%。

3.3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训练场馆现状

开展体育舞蹈训练必须有一定的场地保障,这个场地就是开展体育舞蹈普及运动和专业训练的物质基础,也是体育舞蹈课的硬件设施。开展体育舞蹈课场地必有形体房,标准舞场(20m长,15m宽,光滑的木地板)。调查的学校当中仅有4处有标准的形体房,占总数的57.14%;即使在有些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和训练点,标准的场地往往会被各种班级分隔开来进行训练,个别学校、训练点因受场地设施的限制,而不得以经常改变地点。在室外教学没有镜子,地面不光滑,学生很难了解自己的动作缺陷。这样在实施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很难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因此,场地设施是阻碍体育舞蹈教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缺乏场地设施直接限制了体育舞蹈的开展。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授课教师呈老龄化,年轻教练员所占比例较少,对今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缺乏一套完善、系统的教练员岗位培训体制;科研情况滞后教学内容不符合时代要求,师资紧缺。

影响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水平,师资力量是体育舞蹈开展的主力军,硬件设施和课程内容的建设是体育舞蹈顺利开展的有利手段,应从学生自身观念着手,加强师资、硬件设施、课程建设以及协调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促进体育舞蹈的顺利开展。

4.2 建议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力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增进教师间相互交流;改变学生封建保守思想,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参与动机,大力宣传体育舞蹈的健身、健心、健美和社交娱乐的价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难易程度,增加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实用性;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时刻把握世界最新动态;同时改善教学场地和硬件设施质量,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对场地设施的维护保养措施。

注解

①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舞蹈家访总结篇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哈尔滨市10所高校300名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20名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师进行调查。学生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92.67%;教师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100%,符合统计学及研究要求。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辅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收取问卷后一一审查,剔除无效问卷并建立编码系统。

3问卷信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在实验开始前对测试对象发放问卷,两周后用同样的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次问卷重测,检验结果(信度系数)R值为0.891,高度相关(p

二结果与分析

1目前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课情况调查

从表2可以看出,哈尔滨市有8所普通高校开展了体育舞蹈课程,其中本科院校有7所开设,专科院校有1所开设。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高校有5所,以选项课形式开设的高校有3所。说明哈市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的开课率达到80%,这给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的开展及在我市及全省的开展和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2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师资现状分析

对哈尔滨市各高校调查了20名体育舞蹈教师及访谈其所在的教务管理科,发现目前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基本经过培训,比率达到了85%,说明各高校对体育舞蹈项目比较重视。访谈中了解到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剧增,原有的教师根据学科需要进行了调整,体育舞蹈课程的参与人数不断增长,体育舞蹈教师经过短期培训的人数达到60%。

3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上体育舞蹈课的兴趣情况调查

通过表4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是比较喜欢体育舞蹈项目的,这是由于体育舞蹈自身的特点如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良好的交际作用决定的。但学生课后把体育舞蹈作为体育活动方式的人数与学习兴趣比明显下降,由原来的28.41%、31.57%降到12.32%、22.87%。

4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的动机分析

通过表5我可知普通高校学生学习体育舞蹈课的动机有很多种,其中比率最大的动机是提高个人气质,其比率达到66.5%;其次是提高审美素养,增强体质、提升综合素质等其比率分别为56.8%,54.0%,46.8%。只有一少部分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是为了休闲娱乐、扩大交际圈。体育舞蹈课程是一门体育艺术,其舞蹈动作的优美流畅、富有弹性,学生练习体育舞蹈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体质,还从中充分感受到了体育舞蹈的艺术魅力,在无形中提高了个人审美能力和气质修养。

5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教学综合水平的评价

通过表6我们可知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对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以及教学态度总体评价较好。其中学生对舞蹈教师的教学方法满意度达到65.0%;对舞蹈教师教学技能的满意度达到60.0%;对舞蹈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达到70.0%,这表明体育舞蹈老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结论与建议

一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也直接决定学生对体育舞蹈的掌握情况,体育舞蹈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使其发展和推广。因此,应加强对体育舞蹈教师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培养能力和水平。体育舞蹈教师自身优美的体态、高雅的气质,是学生最好的示范,故体育舞蹈教师应该不断提高内在素养,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同时保持优美的身体,以身作则,激励学生不断进行体育舞蹈的学习。

二是提高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目前哈尔滨市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设的状况较好,开课率较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也较高,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创设的体育舞蹈氛围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它更代表着一种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因此,体育舞蹈虽然仅为一项体育运动,但带给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益处还是十分显著的,它给大学生带来身体健康的同时更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转变。所以需要有关领导的重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舞蹈活动的热情,推进体育舞蹈的广泛开展。

三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程度在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度与学习体育舞蹈的动机是他们学习体育舞蹈的根本动力。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度,直接决定着他们对学习体育舞蹈的态度、以及学习体育舞蹈的动机,是他们学习好体育舞蹈的根本动力。必须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舞蹈是一种把动作美、音乐美以及体态美融合为一体的体育艺术,它把娱乐文化内涵和体育竞技性质很好地结合为一体,它和其它各项体育项目一样,都是一种实践运动,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艺术。体育锻炼贵在坚持,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起到提高身体素质、愉悦身心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自觉练习体育舞蹈的习惯,才达到了体育舞蹈教育的目标。

四是提高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除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领导创设条件外,还需要提高文化氛围,像我们的冰雪项目一样加强重视。通过俱乐部、训练队、体育舞蹈培训班等形式拓宽体育舞蹈学习渠道,加强高校之间以及学校内部的体育舞蹈赛事、表演、交流会等,不断提高哈市的体育舞蹈水平,争取参加省级、国家及国际级的体育赛事。

参考文献

[1]张臣,霍炬,李月.我院开设体育舞蹈专业可行性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98-99.

[2]张册,李光辉.北京市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广州体育学院学,2008(5):122―125.

[3]许正勇.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9(3).

[4]王崇.贵州省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2012(14)194-195.

[5]黄宽柔,姜桂萍.健美操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李志勇,郝红忠,等.对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11):25-26.

舞蹈家访总结篇6

摘 要 为了促进体育舞蹈竞赛评价体系更加合理化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法等,对体育舞蹈的竞赛评价体系问题做了深入分析与对策探讨,认为体育舞蹈竞赛评价体系当前问题存在于:评分规则的不合理性;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相应的对策为:量化评分标准,执裁专业化;缩小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成立专门小组,监督裁判员分数生成。

关键词 体育舞蹈 竞赛 规则

一、前言

体育舞蹈是一项有着高度艺术性与技巧性的表演和比赛项目,自1986年正式引入我国后,经过20年的推广和发展,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赛模式[1],体育舞蹈事业可谓蓬勃发展。因此,相应的竞赛规则的合理化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2013年颁布的体育舞蹈竞赛最新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搜集了体育舞蹈赛事以及评分标准的相关期刊、论文和书籍,对体育舞蹈的评价体系有了综合的了解和掌握。

2.访谈法

对在体育舞蹈界从业多年的老师进行了访问,对他们的意见以及相关方面的见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3.归纳总结法

对体育舞蹈的竞赛评价体系及相关内容的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三、分析与讨论

(一)评分规则

体育舞蹈中的技术技巧品质,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双人配合的技术,舞步编排和现场表现这四项评分标准外延极宽[2]。且体育舞蹈比赛都是采用淘汰和顺位相结合的评分方法,要求每场7-11名裁判,在1分30秒到2分30秒的时间里对6-20对选手做出评判,每项1-10分,可见评分不够细化。

(二)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由于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不同裁判针对同一选手的同一评价标准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很容易掺杂个人的主观因素;其次,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也是降低评分客观性的因素;此外,短时间内对多名选手做出准确评判这一要求也影响了裁判员的客观性。

(三)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因为赛前参赛人员和执裁人员的名单都不具有绝对的隐蔽性,对裁判员的监督也没有确切的要求,这就导致了裁判员在一定的职业素养外很可能会对自己喜欢或者熟知的选手打出较主观的分数,这一点不利于促进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所以裁判员的分数生成需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体育舞蹈竞赛规则的问题出现在方方面面,评价体系问题、裁判主观因素问题以及监督机制问题实际上是环环相扣的,评价标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裁判员的客观性,裁判员的主观性又加大了监督机制构成的必要性,因此,在这几个问题当中,评价体系问题是基础问题,属于重中之重。

(二)对策探讨

1.量化评分标准,执裁专业化

将四项评分标准给予明确的分值,将各标准下的等级划分为优、良、一般、差四等,优为该项分数的90%以上,良为80%-90%,一般为70%-80%,差为60%-70%,即在该项的分值百分比的基础上按照等级划分的固定的比例算分,此外,每个失误扣总分的3%-5%的分,最后每对选手的得分为减去扣分后的四项总分相加。

2.缩小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在量化了评分标准之后,在赛前,赛事组织机构还集裁判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力求观点和标准的统一性,其次,控制裁判员执裁时间,以免出现疲劳现象导致不客观问题的出现。

3.成立专门小组,监督裁判员分数生成

在现在的体育舞蹈赛场上,多为裁判员打完分之后直接交到计分组通过淘汰法或者顺位法算出成绩,再进行分数统计,这一点使裁判员的打分具有很强的决断性,所以应该成立专门小组,对裁判员的分数先进行检查,若几个裁判对同一对选手打的的分数有很大出入,则要先去调查,排除裁判员主观问题的可能性;此外,对裁判打分进行公示,进行民主监督,这都会大大促进裁判员打分的客观性和比赛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 赵倩.肖兆龙.体育舞蹈竞赛裁判员评判的客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47-50.

[2] 李小龙,张景朕.浅析拉丁舞比赛的评分标准――以2014年WDSF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武汉站比赛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17-20.

[3] 夏尚群.影响体育舞蹈裁判员执裁能力因素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112-114.

[4] 焦喜便.刍议体育舞蹈竞赛规则[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2(4):111-113.

舞蹈家访总结篇7

片段一:实习期间,幼儿园要开设舞蹈兴趣班,老师请孩子回家和家长商量是否要报名。第二天早上,一个男孩的妈妈前来询问:“除了舞蹈班,有没有跆拳道班”。老师回答说:“没有,我们现在只有舞蹈班。”妈妈又说:“那怎么办,昨晚和他说了一个晚上都没有用,他非要报舞蹈班。”此时,男孩正不断地摇晃着妈妈的胳膊,抬头望着妈妈的脸。老师说:“如果他真的喜欢,你就让他学吧。现在很多男孩子都在学舞蹈呢。”……最后妈妈给孩子交上了报名费。

片段二:实习期间,时逢国庆,幼儿园要开展庆祝活动,每个班级都要准备节目。某班级老师要准备一个舞蹈,于是,在班级问:“我们要准备个节目,谁想跳舞啊”?很多孩子都举起了手,但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只有一两个男孩子。老师又说:“没有关系,想跳就举手。”于是,又有很多男孩子慢慢地举起了手,头还不时地转向四周看。……最后,老师选了六个女孩子来跳舞。……在排练期间,在教室外面活动的很多男孩子不断地趴在玻璃窗上向教室里面看。

以上两个片段的描述仅仅是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在儿童生活中的缩影,而实际上,这种刻板观念对儿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人们对此早已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新的时代中,它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并影响着儿童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也为了了解现代社会中与儿童密切相关的那些成人对儿童在性别行为及观念中的作用,我们通过随机访谈的方式,对几位幼儿园教师以及儿童的家长进行了访谈。在访谈之前准备了几个相关问题,并且在访谈的过程中根据教师及家长的回答随机引申出了若干相关问题。访谈后,我们对教师及家长的回答做了总结归纳,由此看到了在性别角色方面,成人现在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对儿童的影响。

在儿童的发展中,成人已经不会再把曾经“社会标准化”了的男女性别角色主观的强加给儿童。虽然,他们在心理上仍然默认已有的社会对性别角色的习惯的标准的观念,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注意从儿童自身的兴趣和意愿出发,通过比较“民主”的方式让儿童“自由”发展。从片段一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选择兴趣班时,虽然家长不完全赞同孩子报舞蹈班,但却仍然以孩子的意愿为主,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且,在访谈中,有的老师说:“现在,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之前会先在征求孩子的意见。在选择上,男女的差异不大,有的是要弥补不足,而更多的则是发挥优势。例如,现在很多男孩子的身体很弱,所以,有的家长就会给他们选择武术班,以便能够锻炼身体。报舞蹈班时,一些好动的、协调性差的孩子就不会报。”有一位家长也说道:“孩子将来不管干什么,只要能干得好,能出类拔萃就行。”可见,成人已经不再过分刻板地限定儿童的行为了,表现出了更多的宽容和民主。

这种改变更多的是整个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现在,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宽容、民主,更加人性化。在男女性别角色的观念上也显得更加民主化,“男女平等”的口号显示了一个社会的开放与文明的进步程度。当然,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这也就使得性别角色观念呈现出一定的民族特色。

很显然,这种改变是乐观的、是进步的。但是,在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在片段二中,教师让喜欢跳舞的儿童自由举手,但是,最后却没有让一个男孩子参加。可以说,教师给了儿童自由选择的权力,却没有给他们享受这项选择的机会。这些男孩子都没有学舞蹈的经历,而教师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跳舞不如女孩子。这种做法会使那些男孩子以后失去参加这种娱乐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远离那些社会标准化了的女的阵地,从而,使他们在行为上巩固他们已有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在访谈中,教师认为应该让儿童“自由”活动,而干涉的初衷是出于责任。他们并没有从性别角色差异的角度去考虑,去有意识、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干涉,只是习惯性地默认了这种责任的存在。

舞蹈家访总结篇8

关键词:体育舞蹈;发展;市场前景

1.前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正式的引入了体育舞蹈,由于体育舞蹈本身所体现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强烈的时代信息,所以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追求。一股学习、欣赏、提高体育舞蹈的热潮在全国各大城市兴起。近年来,体育舞蹈课在我国高校的开设正是适应了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各校开设体育舞蹈课以来学生报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这门新的体育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基地的高等院校,怎样看待这一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和现状,怎样进一步认识到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课在高校开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在教学中完善这一教学科目,从而提高体育舞蹈课的教学质量,都是有待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云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专业30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体育舞蹈的发展和市场前景进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了近几年来有关的体育舞蹈发展方面的文件和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获取了本文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

2.2.2 访谈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针对本研究涉及的问题,对几位体育舞蹈专家进行访谈,了解到体育舞蹈在体育学院开展良好,市场前景也有相当大的潜力,但是在一些方面还是需要改进。

2.2.3 逻辑分析法。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今后有利于体育舞蹈发展的一些建议。

3.体育舞蹈的历史和发展

3.1 体育舞蹈的历史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建立了宽广的群众基础,参与人群不断扩大。在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体育舞蹈运动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随着我国体育舞蹈项目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选手水平也越来越高,频频在国际体育舞蹈赛事中亮相。但是,我们也应当理性地看到,我国的体育舞蹈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世界高水平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需要我们整体审视中国体育舞蹈发展历程,对于我们继续探索中国体育舞蹈运动发展之路,向体育舞蹈强国迈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体育舞蹈发展的意义

体育舞蹈这种融舞蹈艺术于体育健身为一体的高雅文体活动,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高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在进行这项活动时,在礼节、衣着、举止、仪态等方面对练习者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要求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体育舞蹈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这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不仅有利于健身和人们的思想感情交流,而且可以使人不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体育舞蹈的价值

4.1 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体育舞蹈是一项有节律的身体运动,其负荷量可变性强,学生可以有选择地通过各关节肌群活动和身体的各种形态动作,编织出千变万化的舞步和姿态,在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得到了身体锻炼和精神享受。体育舞蹈基本动作的练习,对培养人体正确姿势,纠正人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易出现的含胸低头,驼背弯腰等现象,以及养成举止大方.形成高雅气质和风度都至关重要。

4.2 体育舞蹈的审美价值。体育舞蹈创造了异常美妙的审美情趣,不同的乐曲、不同的舞步,表现不同的特色,不同的风格,洋滋着青春活力。使人产生强烈的感受和情绪激奋,使人在舞中获得美的享受。体育舞蹈独具的审美特性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着特殊的美育功能。

5.体育舞蹈的市场前景

体育舞蹈的经济价值是通过健身价值转化而来的价值。参加体育舞蹈活动,能够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能够提高生产劳动的能力,为社会增加财富,这是一种无法计量的经济价值。另外,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也能为国家节约一笔数额相当可观的医疗保健费。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健康投资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使得体育舞蹈也成为时尚健身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体育舞蹈消费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具有广阔的经济发展前途。

6.结论与建议

体育舞蹈教学是我国实施体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关系到我国创新性体育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对体育舞蹈的一些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其主要特点以及目前一些影响体育舞蹈教学因素,并对体育舞蹈教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从而为今后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和深化体育舞蹈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优化体育舞蹈的师资队伍。针对体育舞蹈专业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快的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该门课程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各高校有关主管部门应以多种形式,开放各种渠道,加强对该课程教师的在职培训,以不断优化体育舞蹈的师资队伍。

2)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各高校的体育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加大对体育舞蹈运动的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改善教学设施,增加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跟上时代步伐。应设立专项的基金,用于舞蹈课程设施的建设,如舞蹈教室的修建、音响设备的添置等。为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保证。

依照目前的市场前景来看,体育舞蹈必将发展的越来越好,为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可以预料,这个新的运动项目将会继续健康科学地发展,并为我国体育舞蹈事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指导老师:周龙慧

参考文献:

[1] 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6

[3] 陈彩香.试论我国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及职业化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8

[4] 张艳萍,袁志华.我国体育舞蹈“多元化”发展趋势及社会价值探析.[J]2008.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