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投资顾问总结8篇

时间:2023-02-27 11:08:11

投资顾问总结

投资顾问总结篇1

智能投顾理性提供投资服务

智能投顾,即机器人投资顾问,投资人直接把钱交给专业机器人来打理。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张春梅告诉《经济》记者,机器人结合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理财目标等,通过已搭建的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相关理财建议。

通过智能投顾可以提高客户的风险收益比,提高收益与预期的一致性。最近市场出现的智能投顾基本上以绝对收益为目标,通过多资产多策略的模型等方式,使得客户在任何市场环境下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以及理财机构推出智能投顾产品,那么,智能投顾与传统投顾相比又具有哪些优势呢?

张春梅表示:“作为一种新兴投资模式,相比传统投顾,智能投顾更具客观性,机器人会根据后台数据进行分析,不会为了业绩去误导客户操作,规避了传统投顾服务中理财经理存在的道德风险。”

另外,智能投顾服务面广,成本低。张春梅还表示,网络可以低成本服务最广大的人群,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特点。不仅如此,智能投顾的执行力也强,机器人根据固定的设置,达到止盈或者止损,一定会叫你卖出或买入。

智能投顾产品相对于传统投顾最重要的改进在于,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性的,甚至更能克服人性投资弱点的投资模式,因为往往亏损都是因为太贪婪。

万家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助理陈旭对《经济》记者表示,智能投顾优势还在于可以不断自我学习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最快速度产生投资决策结果。“此外,智能投顾产品给予了客户更多的选择和自主选择的互动模式,采取了大数据挖掘,对客户可能有更深入的理解,提供更符合客户的推荐,也更进一步透明化了投资过程,并可提供更好的投资用户体验。”

随着算法进步、技术发展、信息化逐步提高等因素影响,智能投顾产业未来可能会在投资模式上带来重大影响。相对于传统投顾,智能投顾更容易低成本传播投顾观点,复制高质量投顾服务的成功模式,可能会对传统投顾中低质量的服务产生替代效应。

目前大多数机构的智能投顾称自己是根据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建立的模型,按照这个模型理想化的状态,它会是一个最优质的资产配置的方案。盈灿咨询研究员童颖曼对《经济》记者称,首先,智能投顾给出方案很快速,根据投资人的特质,它会快速地从备选方案里给出适合投资人资产配置的方案。

其次,它服务的门槛会比我们现在看到的私人理财顾问服务的门槛要低很多,因为整个流程都是智能化的,所以它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交易,可以节约一些交易成本。

而在艾媒咨询集团高级分析师蒋一帆看来,智能投顾目前来说离真正的智能尚有差距。智能投顾相比传统投顾来说,抛去其强调的“智能”优势,主要优势是维护成本低,“成本主要在初期开发投入,研发完善之后可以省去大量的传统投顾的人员成本,这点可以类比客服行业机器人大幅替代人工”。

他还告诉《经济》记者,智能投顾的服务流程和质量更易标准化,避免传统投顾过于依赖个人能力,同样能节省传统客服的培养成本。

智能投顾规模由金融产品的市场决定

世界知名咨询公司A.T.Kearney预测,美国智能投顾行业的资产管理规模将从2016年的300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2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

参照科尔尼公司对2020年美国智能投顾市场渗透率达到5.6%的预测,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产品结构单一、投资者尚不成熟,2020年国内市场渗透率以3%计,参照《2015年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报告》给出的174万亿元的管理资产总规模预测值,张春梅表示,预计2020年我国智能投顾市场资产管理规模约为5.22万亿元。

智能投顾在国内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蒋一帆表示,首先,中国人口众多,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多样化,很多投资者有理财需求,但目前国内理财顾问面向的对象都是高净值人群,很多投资者未能达到理财顾问的门槛要求,智能投顾能够较好地符合这类投资者的需求。

其次,通过近年各类互联网理财产品在中国的推广,互联网金融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投资者愿意通过更为便捷的网络及手机APP进行理财投资;最后,当前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不断下调,余额宝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下降,人们亟需个性化的资产配置组合。

除此之外,智能投顾还会吸引较多有一定理财需求但无理财时间的用户进行尝试。蒋一帆表示:“目前智能投顾还是处于市场教育阶段,随着功能不断优化,未来较多的针对大众消费者投资理财产品组合将主要由智能投顾来完成,金融机构在这一块的初级销售人员数量将大幅减少。”

“现在智能投顾的产品是针对中产阶级服务的。”童颖曼认为,中产阶级有了一些新的理财需求,所以整个理财市场都会有一定规模的扩大,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专业素养或专业知识不够的理财顾问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理财市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就国内智能投顾的发展规模而言,还得看其金融产品,有的智能投顾是针对股票,整个股票市场规模很大,从这个角度看智能投顾的规模也会很大,但是如果它提供的产品本身的市场规模或配置小的话,该产品以后涉及到的智能投顾的规模就会小一点,“所以未来智能投顾的规模大小得对应到它到底是针对哪一种金融产品进行的”。童颖曼如是说。

目前智能投顾涉及到的产品大概是一些基金、ETF、股票、P2P理财产品以及债券。

童颖曼认为这些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混合型,比如这个平台既卖自己的开发产品,也会卖一些其他合作平台的产品;另一类是独立建议型,就是所有的产品都不是该平台自己开发的,但是它会有一个算法和一些备选的理财产品,然后根据产品给出一个建议。

市场投资者在逐步认识到智能投顾的优势后会逐步认可智能化的投资理念。在陈旭看来,未来要达到一定的市场规模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智能投顾产品的百花齐放,能从不同风险度层次、不同收益回撤情况来适应不同需求的机构、个人投资者,作为资产配置的一大类别;二是智能投顾策略本身能做到真正科学的、系统化智能策略,并能形成长期有效的策略体系。“在金融工程或量化投资领域,这个优势会更加明显,更能快速地将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策略组合或产品。”

智能投顾需完善基础数据的采集和监管

智能投顾目前正在高速发展,未来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那么,智能投顾会成为未来投资市场的主流趋势吗?

对此,蒋一帆认为智能投顾并不是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只是多一个投资建议和策略的形成方式,“它形成策略会更快更简单,对入门级投资者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大大节约时间成本,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是很有可能成为主流趋势的,因为机器学习正在大范围取代人类的简单思考工作”。

陈旭也表示,由于投资方式种类众多,智能投顾在短期来看可能会是一种创新投资模式,在中期来看可能和传统投顾处于两种模式的长期并存,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化策略出现以及该领域专业化投资技术发展,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投资市场的主流。

理财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智能投顾可能成为它服务的那批投资人中的主流趋势,但是不能说它完全能成为整个市场的主流趋势。“如果让一些拥有几千万元或上亿元的高净值用户用智能投顾肯定是不现实的。”童颖曼告诉记者,因为其中会牵扯到一些定制化的方案,这部分人肯定不是智能投顾主要服务的人群。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智能投顾在中国市场不太合适,不太会成为投资市场的主流,因为智能投顾的发展在国内并不完善,开展完整的智能投顾服务在监管方面的条件也不可忽视。

今年8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明确表示,发现互联网平台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活动的,证监会将依法查处。

金融领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业内人士需要充分了解一个行业的监管机构的政策才能开展自己的业务。童颖曼表示,目前如果智能投顾产品有销售基金的话,证监会的要求是必须要有基金的销售牌照。

严苛的外汇管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基础数据的采集。“目前国内的金融数据不开源,数据库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体现智能投顾时间积淀的关键指标。”张春梅表示,智能投顾的逻辑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投资组合配置,而中国市场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危机。“目前国内的征信体制不健全,个人的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而且国内投资者的风险承担意识普遍较弱,在投资上也难以完全依托机器人。”

这些壁垒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一直无法找到最终的平衡点。

童颖曼认为,智能投顾之所以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产品,一对一个性化地给出解决方案,说明它备选的产品是足够的,所以做智能投顾的机构以后也需要更加丰富备选产品种类。

现在一些做智能投顾的机构虽然会简单地进行一些投资人风险的测评,但是测评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粗糙的。这还需要更细致的投资人需求和风险偏好的测试,来保证以后提出的方案更加个性化。

而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则是智能投顾的模型及算法,目前这些方面仍然需要市场的验证以及优化。易观金融研究总监马韬在《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是简单的产品组合就可以称之为智能投顾,如果未来要成为主流的投资方式,首先,“智能化”仍然需要进一步体现,另外,国内市场对于此种投资方式的用户教育也需要跟上。

智能投顾是金融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智能投顾重在智能,但各个平台的算法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是很难判定的,因为算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

那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达到为投资人提供优质方案的目的?首先,它的数据要够;其次它对投资人的特性要进行很深入的分析。“但是这确实没有办法来量化”,童颖曼对记者称,最近有的平台引进了做人工智能或数学方面的博士,有的平台会建立自己的研究院,其实他们都是想优化自己的算法。

智能投顾产品的本质价值在于通过更全面和智能的全资产匹配,给用户一个更科学化、高效化的理财投资配置体系,实现跟踪市场热点的投资组合和购买通道,并不能以简单的保不保本来衡量,而是看长期性和组合优势。

因此,结合这个本质价值开展完整的智能投顾,张春梅总结后表示需要以下条件:基础的金融数据积累;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发展;智能投顾的技术成熟度;真正懂人工智能的人才储备;智能投顾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管理的出台。

随着科技金融的发展,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是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之一。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投顾会是新金融的下一个战场。

对此,张春梅表示,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科技的力量在金融服务业的份量越来越得以彰显,而智能投顾作为一种依靠技术发展的新兴投资方式,也将促成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同时也是新金融的一个发展方向。

陈旭也表示,金融行业市场情况变化迅速,但是短期来看主要以快速转化策略研究结果,作出研究支持的深度数据分析,提供更好的投资用户体验为主。“智能投顾的未来布局或许是我们难以预测的,但是从智能投顾目前发展的速度及形势来看,将主动投资被动化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由于需要对客户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习惯数据需求进行照应,未来市场布局很可能是传统金融机构与消费支付渠道的联合作战,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可能具备多重身份背景,既有金融资产管理经验,又有大量用户数据,同时还能够应用相应的技术处理这些数据。

现在很多机构都在布局智能投顾,它是一个被大家看好的投资模式或方向,而这些机构争夺这个市场最后达到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种综合财富管理。“这会给投资人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更深层次的服务,综合的财富管理才是这些机构以后更大的期待。”童颖曼对记者表示。

从战略角度考量,金融机构发展这个领域是顺其自然的,技术的改变带来了传统投顾市场的升级。马韬告诉记者,在金融科技成为热点的背景下,智能投顾也确实更体现“技术”这个层面,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互联网企业都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在市场发展初期,各个企业都会开始“卡位”。

智能投顾的发展和布局,体现着决策者对于财富管理本质的深刻领悟,进而决定了其竞争壁垒的形成和商业模式的选择。张春梅对记者称,“从海外成熟市场来看,资产配置未来将成为个人客户投资主流,相应的投资者教育非常重要,而要想改变目前国内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并非短期内可以见成效,因此,智能投顾在国内的发展任重道远。”

北京总部企业家健步走活动圆满结束

文/本刊记者 袁 野

2016年11月6日,以“总部携手・悦走跃高”为主题的2016北京总部企业家健步走活动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圆满结束。北京市商务委、朝阳区政府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与200余家在京中央企业、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际经济组织、总部经济集聚区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是由北京市商务委员会与朝阳区人民政府指导,北京总部企业协会与北京市徒步运动协会共同主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号召,践行低碳生活,倡导绿色出行。

投资顾问总结篇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证券投资;现状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需求也有着增加,大力发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对券商业务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就有着积极意义。通过从理论层面深化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研究,对其发展的主要困境分析,就能有助于实际的问题解决。

二、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现状及发展困境

1.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现状。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在新的时期也有着新的变化,已经初步确立总部主导营业部协同组织管理体系。证券投资顾问管理专岗对营业部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日常管理业务推进工作,营业部客户管理岗依照着客户和服务管理制度流程进行服务管理。投资顾问客户和服务管理通过电子化形式进行一户一档管理。发展中,多层次投资顾问团队也初具规模,以合规为基础,标准化为核心的投资顾问业务操作规程,了解客户和风险揭示,执业投资顾问要想客户全面介绍投资顾问的业务内容以及规划等,执业投资顾问要按照协议约定,并以投资建议书形式为客户提供多项投资建议服务,其中就包括投资组合和投资品种的选择等。证券投资顾问的业务发展中,以利润为核心的薪酬考核机制开始形成,投资顾问服务绩效生成以及和现有的业务部薪酬考核制度体系实现了有机衔接。加上高效便捷的投资顾问信息支持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2.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困境。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有待突破,在有线的空间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体验率比较低。对客户而言,券商存在的价值是交易的通道,客户群体并没有注重其他的业务。在当前的电子化交易模式普遍使用下,造成券商和客户间的关系愈来愈淡化。青年客户在当前不怎么区营业厅直接沟通,证券上在业务的开展上的被认同度也得不到提高,对新技术的应用水平比较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券商就要能注重官网平台的维护,将线上客户进近的抓住,避免客户的流失。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也面临着同业竞争威胁,投资顾问业务是热门创新业务,各大券商寄予期待,有的券商正逐步的加大对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投入力度。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也面临着同行业的竞争压力,想要突破重围就显得比较艰难。不仅如此,还面临着商行竞争的威胁,金融行业和国外的混业经营有着不同,所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以及监管制度,投资顾问业务面临的主要竞争威胁就是银行财务管理业务以及理财产品和代销基金等替代品。同时,在新技术产品的威胁以及金融创新风险的威胁也比较突出,这些都是其发展的困境。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方面,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佣金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市场。券商对投资顾问设立并非单独业务,要附属在经济业务上,对投资顾问业务的提高也没有单独收费。还有就是投资顾问团队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业务能力的低下等,对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质量水平提高就有着影响。相对期货以及外汇等投资的方式,股票投资对知识水平掌握程度要求不高,投资门槛也比较低,对中高端客户服务时要充分重视投资顾问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等养成。对于当前的投资顾问群体而言,加强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就是比较关键。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问题和问题原因

1.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问题。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体现在投资顾问业务的定位没有明确上。以前的券商在金融体系当中扮演着通道的角色,而到现在开始从单一向着综合金融服务迈进。投资顾问业务从出现至今,我国在对其定位方面还没有明确,有的是认识到这一问题,但在具体实施中,将投资顾问简单定位成客户经理或者经纪人。证券投资顾问的专业性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只注重营销属性,这就造成了对投资顾问业务人员的培训管理等方面不能统一思想。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对产品的定位存在着雷同的现象,有的投资顾问服务套餐只是从客户佣金率以及资产标准和服务项目出发进行区分,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这就不利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品牌的建设发展。还有是部门职能没有明确,造成了产品的相似,产品定价中没有建立完善评估机制,造成利润分配的时候发生了争议,这对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顺利开展就有着很大阻碍。再有是缺乏反馈,投资者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产品的使用效果不佳。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人才的缺乏。要想提高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良好发展,就要有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但是从实际的发展现状能够看到,投资顾问人才建设比较滞后,专业化水平还比较缺少,很难得到顾客的认可。投资顾问产生于并附属于证券经纪业务,而经纪人群的整体素质比较低,社会认可度也相对比较低,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以及人才队伍建设落后,就势必会直接影响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信息化程度低。面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对新技术的应用就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证券投资顾问业务质量水平的提高。需要专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工作的整体效率。但是从实际的信息系统建设现状来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信息技术投入缺乏动力,投资顾问平台的建设不完善,这就造成和客户的互动比较差,客户需要获得投资顾问平台服务,就要下载理财客户端,并要每天登陆,但是由于信息平台建设不完善,造成和客户沟通交流方面存在问题。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和投资顾问管理工作平台相关数据还没有有效对接,业务数据以及投资顾问收入清算功能没有完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中,缺乏科学薪酬考核制度,经济业务组织架构没有合理化,协调不顺畅以及运行效率低问题时有发生。2.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问题原因分析。造成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到问题出现的根源才能针对性的解决。首先从证券市场的客观因素来看,证券市场的监管不严是重要的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泄漏内幕信息行为还时常发生。由于证券监管机构没有发挥其自身的职能,监管的力度不强,造成市场自我调控机制失灵。证券市场的投机氛围比较重,投资者投机思想根深蒂固,投资者对投资顾问的认可度相对比较低。对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问题的主观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是投资顾问本质认识不准确。公司没有开展投资顾问定级评定,这对有效体现投资顾问专业能力就比较不利,影响了高水平投资顾问市场地位确立以及商业价值体现。缺乏投资顾问人才的引进机制,以及在职级体系方面没有完善建立,考核机制也比较落后。

四、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策略

互联网金融时代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要充分注重策略的科学实施。第一,找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定位。证券投资业务是从经纪业务衍生出的,两者要素和功能都有着不同。投资顾问业务本质是为投资者提供服务的凡是比较多,如转化以及对研究报告解读等,通过这些方式来进行收取服务报酬。投资顾问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从而实现资产保护增值的目的。只有找准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定位,才能更好的指导业务发展。第二,加强互联网平台建设,实现现代化业务发展目标。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就要能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向客户提供交易以及理财和投融资等一体化的金融综合服务,将网上和网下有机的结合起来,对证券业在非现场渠道能力不断加强,就能有助于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良好发展。在互联网特别是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优化应用下,提供网上开户以及投资信息推送等,这样就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客户实现实时的交流沟通,这对证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建立证券投资顾问专项组。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要能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通过成立证券投资顾问业务专项小组,就能对公司内部的资源有效整合,小组按照总部加分支机构的模式,专项决策小组通过分管经纪业务领导担任组长。决策小组的主要职责就是发起参与审议专项小组咨询产品生产人员资质,进行组建咨询产品开发小组,监督指导产品开发小组日常工作等[7]。产品开发小组主要是通过零售业务总部和财富管理中心等组成,主要的职责就是结合专项小组工作目标和咨询产品管理流程,咨询产品开发生产以及转化工作。第四,注重对业务产品针对性开发。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在产品开发环节是比较重要的,要针对性的进行开发。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方面,就要对市场细分,结合不同客户需求以及市场环境来调整当前的产品策略。投资顾问服务产品类产品主要是服务线下高净值客户群体,资讯类投资顾问产品的设计方面,目标客户群体是互联网新增客户和年轻客户,并兼顾老年客户和成熟投资客户。对于前端收费产品设计,就主要是针对资金小交易频繁的客户。通过对产品针对性的开发和推广,加强用户的反馈等,这就有助于业务的良好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发展,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分析,加强业务产品的创新开发,并注重产品的针对性推广等,将业务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及时的解决。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只有注重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良好发展,才能保障公司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凤军,朱国超.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营销创新——以招商银行实践为例[J].开发研究.2017(01).

[2]高峭嫣.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6(12).

[3]崔佳,李向.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路径的探讨[J].北方金融.2016(10).

[4]贺任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低碳世界.2016(01).

[5]何子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8).

[6]初凤荣,宋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5).

投资顾问总结篇3

摘 要 投资顾问业务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的投资顾问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投资顾问业务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投资顾问业存在的问题,对营业部里证券投资顾问正在经历的角色转变进行思考,由小见大地反思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

关键词 投资顾问 经纪业务 券商转型

一、我国券商投资咨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投资顾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是证券业从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过程中的客观现象,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加以解决。据中国证券协会统计,61家券商2010年上半年经纪业务净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为62.5%,这一占比在2009年同期为67.2%。面对严峻形势,各大券商为求生存纷纷转变其经营模式,困扰券商开展投资顾问业务的问题如下:

(一)投资顾问部的构成人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员远远不够,对于每块业务都只有一个专员做咨询,当多个客户前来咨询时表现出无人接待的情况。另外,投资顾问们的专业水平有待加强。有些投资顾问并不是担任该职务的合适人选。现有的投资顾问有许多脱胎于原有营业部客户经理或经纪人,部分经纪人、客户经理借助过去在营业部工作经历获取了一定的客户资源,或靠特殊的个人关系手中掌握几个大客户而生存,而这一群体离专业的投资顾问要求甚远。

(二)证券投资顾问的角色有待进一步转变。营业部简单地将其经纪人转型为投资顾问,而这一转型也仅仅只是名头的变化,内在咨询服务并没有深层次的转变。券商在对投资顾问新人进行投资理财培训及合格投资顾问中、高级培训时,并不强调外来专业讲师的指导,也不专讲股票、基金等专业知识,而是大力进行投资理财理念、营销习惯技巧培训。

(三)券商总部和营业部两者在向财富管理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中一些利益的冲突函待协调,从总部的角度而言,财富管理的主要载体是券商资产管理集合,在推广该集合的过程中,营业部投资顾问更多的是被要求完成单纯营销者的角色,而盈利则是由总部通过收取集合管理费来实现的,而站在营业部的角度而言,财富管理的主要方式指导投资者下单,盈利是通过租赁营业部交易渠道获取佣金而实现的,投资顾问更多的扮演的是一个指导者的角色。在客户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正确引导投资者,如何协调总部资产管理部门与营业部之间的利益冲突,都需券商在实践中摸索解决。

二、从投资顾问的发展趋势管窥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

从营业部投资顾问工作的完善过程不难发现目前投资顾问角色转变的发展趋势。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投资顾问业务”是指“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接受客户委托,按照约定,向客户提供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投资建议,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活动。投资建议内容包括投资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以及理财规划建议等”。投资顾问的角色不仅将目前国内一般意义上的经纪人和证券分析师融为一体,还会提供其他相关立体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从目前投资顾问角色的逐步转变,可以管窥券商经纪业务的逐步转型。通过观察和交流我将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证券经纪业务将由目前的粗放式经营向追求质量、效益、效率的集约经营转变。券商以证券交易营业部作为对外提供证券经纪服务的载体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先进的通信技术和交易手段为支撑的“虚拟证券营业部”。券商为减少在证券交易营业部模式下产生的大量刚性成本,开始根据市场的实际发展态势和竞争程度调整网点布局,对营业部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虚拟的证券营业部以其低廉的经营成本迅速占领市场。同时,券商大力支持证券经纪人制度,通过经纪人而不是传统的营业部来发展和管理客户,证券经纪人将逐渐成为券商经纪业务中承担现有证券营业网点职能的中介者,其作用和影响在证券市场中日益加大。

投资顾问总结篇4

一、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现状

(一)咨询顾问业务分类

农发行的咨询资顾问业务是指农发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利用人才、信息、科技等方面的优势,为满足客户投融资经济活动需要,提供的投融资环境分析、投融资方案设计、财务顾问、咨询顾问等各种顾问服务。

银监会批准农发行开办的咨询顾问业务包括三大类:一是信息咨询业务,包括: 资信调查、资信评级、信息定制服务、专项协作服务。二是财务顾问业务,包括:投融资顾问、企业(政府)债券发行顾问,企业常年财务顾问。三是现金管理,包括:提供账户余额的控制管理,账户收支控制,资金池,综合资讯服务。

(二)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组合产品及流程设计现状

1、业务开展情况。目前湖北省分行开办的项目有:资信评级、专项协作服务、投融资顾问服务三个业务品种。

2、组合形式。农发行现行的咨询顾问业务组合主要是以办理贷款为依托,提供投融资顾问服务,为客户提供贷款前期各类咨询、指导服务,按照贷款规模和总行规定分段,按比例收取融资顾问费,同时约定免费向客户提供融资所需的资产评估协作服务、年报审计协作服务、工程咨询协作服务、资信评级服务等。

3、操作流程。目前农发行并未针对组合产品制定操作流程,而是按照组合产品中的各分项业务流程进行。

(三)现有咨询顾问业务组合及流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咨询顾问服务产品开发不够丰富。与商业银行相比,农发行的服务项目甚少,只有三大类11个项目,而批复湖北省可开展的只3个项目。

2、组合产品业务操作性不强。投融资顾问业务包含企业申请贷款所涉及的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工程咨询协作服务、信用等级评定服务等业务。然而报表审计一般在年初由中介机构完成,企业不一定在年初融资,工程咨询协作服务更是在项目批复或备案前就已经完成。因此,存在产品服务时间不衔接等问题。

3、对日常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主要体现在目前的产品流程仅仅侧重协议书签订、建议书编写等营销阶段工作,忽略了工作记录、现场调查记录、客户的会谈纪要、咨询服务记录等日产管理工作,对档案的整理、归档、销毁程序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只重视了服务结果,忽视了服务过程。

4、现阶段农发行不具备开展以财务顾问服务为主的咨询顾问业务的服务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客户服务网络平台没有建立,无法通过实现与客户的网络平台沟通互动和及时向客户产业、行业信息公告;二是信息量获取不足,目前咨询顾问业务没有实现系统内的统一规划,县级支行获取信息量不足,而总行、省分行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库;三是没有建立高质量财务服务团队。

5、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操作程序不到位。咨询顾问业务主要有政策风险、法律文本风险、操作流程风险、职业道德风险,其中以操作风险为主要风险,基层行由于对政策了解不足、法律知识欠缺等原因,业务开展随意性较大,操作风险大。

二、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动态组合”服务产品及流程设计

通过对商业银行咨询顾问组合服务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解,结合农发行业务现状进行了设计,总体思路为:采用“动态组合”的方式,即:把服务周期一致、服务频率相近、服务项目相容的咨询顾问服务项目组成一个组合体,遵循客户需求、项目要求、内部收益的原则,在组合体项下,有一个或多个单项服务项目与投融资顾问服务或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相组合,既为咨询顾问组合服务,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动态组合”咨询顾问服务产品。其设计的组合服务产品有三个,即:投融资顾问组合服务产品,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组合服务产品,动态组合服务产品重组服务产品。

(一)投融资顾问业务动态组合产品及流程设计

1、组合方式:投融资顾问组合服务产品。即:投融资顾问服务(收费)+资信评级服务(免费)+财务审计联系服务(免费)+资产评估联系服务(免费)+项目咨询联系服务(免费)。

2、适用对象: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项目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投资理财等投融资客户(不含政策性业务、小微企业)。

3、服务周期:不超过三个月。

4、服务收费标准:投融资顾问业务动态组合产品执行总行颁布的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经办行要遵循成本收益原则与客户协议确定收费水平,收费水平要与工作量、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相匹配。收费分为工作费、杂费、成功费,建议标准:工作费:最低2000元/天/人。杂费:为项目工作发生的住宿费、交通费、资料费等其他费用由委托方据实支付。成功费:即实现投融资后按照投融资额的一定比例收取费用。如果客户选择在农发行融资,按不大于客户融资总额3‰的上线内协议价格收取,则工作费、杂费可在成功费中进行抵扣;如果客户未选择在农发行融资,则收取工作费和杂费。

5、流程设计:营销客户签署服务协议组建工作团队提供顾问服务开展尽职调查工作提交顾问服务方案或建议书履约与收费服务记录档案管理。

(二)常年财务顾问服务动态组合产品及流程设计

1、组合方式:常年财务顾问服务组合服务产品。即:常年财务顾问服务(收费)+信息定制服务(免费)+账户余额控制管理服务(免费)+账户收支控制服务(免费)+资金池服务(免费)+综合资讯服务。

2、适用对象: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项目贷款客户(不含小微企业)

3、服务周期:一般为1-3年。

4、服务方式及收费标准:对于签订一年服务协议的客户,收费采一次签订一年收费或者半年收费;对于签订多年合作协议的客户采取一次签订每年收费的方式。收费标准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规模划分不同标准。资产5000万元(含)以下服务费2万元/年;资产5000万元-1亿元(含)服务费5万元/年;资产1亿元-3亿元(含)服务费10万元/年;资产3亿元-5亿元(含)服务费20万元/年;资产5亿元-10亿元(含)服务费30万元/年;10亿元以上服务费50万元/年。

5、流程设计:营销客户签署服务协议组建工作团队、开通线上服务提供顾问服务履约与收费服务记录档案管理。

(三)动态组合服务产品重组服务产品及流程设计

1、组合方式:投融资顾问动态组合服务产品+常年财务顾问动态组合服务产品。

2、适用对象:资产总额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项目贷款客户(不含政策性业务、小微企业),同时,还应具备常年财务顾问动态组合服务收费与投融资顾问动态组合服务收费的30%-50%的总和,大于投融资顾问动态组合服务收费的条件。

3、服务周期:一般为1-3年。

4、服务方式及收费标准:分别收费。常年财务顾问业务费按资产分段分级收费,若在常年财务顾问业务协议期间融资,其融资费用可优惠30%至50%/一次。

5、流程设计:按照投融资顾问业务动态组合和常年财务顾问业务动态组合设定流程分别进行。

三、农发行咨询顾问业务“动态组合式”服务产品与单项服务优劣势分析

(一)动态组合产品优势分析:

1、选择性更强。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需求进行选择,农发行也可以根据内部收益、自身能力选择性推荐组合产品,通过双方选择寻求更好的业务结合点。

2、操作性更强。客户选择一项产品组合即可享受组合产品下的全部服务,单项服务不再重复收费。同时组合服务收费不等于一次性打包收费,而是将收费项目与优惠收费项目有机结合,不违反“有服务才有收费”的原则。

3、综合效益更加明显。组合服务采取“以价换量,以量取费”的营销策略,虽在部分项目收费上进行了让利,但通过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在总体上实现了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4、服务效率更高。通过组合产品,一次营销一次收费,按时序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避免对同一客户多次营销多次收费。同时,也减少了客户有效时间占用和接触频率,更有利于客户主动接受咨询顾问业务服务。

(二)动态组合产品劣势分析:

1、组合服务的适用范围偏向于对银行咨询顾问服务需求较高的客户,对于一般客户并无太大吸引力,可能会流失部分客户。

2、组合服务产品要求经办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常年财务顾问服务,需要一批具有执业能力的专门人才,对经办人员的综合要求高于单项产品。可能由于对组合产品下某些产品的不熟悉,造成经办行营销产品组合的失败。

四、对农发行开展咨询顾问组合业务的建议

(一)加大咨询顾问业务的开发和利用。农发行应开发新业务产品,开展投融资顾问业务,并以投资顾问业务为重点,做好理财业务、保理业务等,将业务扩展到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应收账款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农发行增加更大的收益。在目前投资顾问服务业务没有条件开展的情况下,可以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贴现业务、应收账款等业务明确纳入融资顾问业务中,按照融资顾问业务进行操作。

(二)整合系统内部资源。一是建议总行根据咨询顾问业务的开展,建立系统内统一的网络平台、数据库;二是总行、一级分行应该统一制定所有法律文本、调查审批文本、工作日志等纸质文本档案资料模板;三是建立总行、一级分行咨询顾问业务指导机制,运用上级行掌握政策快、信息多的优势向基层行辐射,从而带动系统内的整体发展。

(三)给基层行更大的优惠权。一是将对客户咨询顾问业务的优惠比例与企业的综合贡献度挂钩,将客户货款归行率、日均存款率、国际业务结算量设置相应的优惠比例,对完成比较好的企业给予优惠。二是通过优惠鼓励存量客户向农发行介绍优质客户。农发行存量客户通过自身资源介绍优质客户,尤其是存款、中间业务资源优质客户,为农发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企业,应该根据贡献程度给予更大的优惠,甚至免费。三是建议将优惠比例权进一步下放,让基层行、二级分行具有更高的优惠权,让基层行能够根据贷款营销情况、银行间竞争情况、客户配合度情况,制定不同的优惠措施配合贷款营销。

(四)建立咨询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和团队建设。一是建立咨询顾问业务服务中心,保持人员的稳定性,加大培训力度,为业务拓展提供人员保证。二是鼓励农发行员工获得各类专业证书,如理财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三是农发行应该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的合作。农发行应与评估公司、财务公司等专业中介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探讨双方在项目信息交流、客户互相推荐、共同担任企业财务顾问、人员培训等方面合作的具体方式,通过合作提高工作质量,培养农发行系统内部人才。

(五)依法合规开办业务。一是严格遵循以财务顾问身份参与项目运作的定位,不承担与顾问工作无关的责任与义务。二是须坚持客户自愿原则,不得捆绑收费、强制收费。不受客户委托,不签署协议不得向客户收费,收费水平要与工作量、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相匹配。三是建立规范的业务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客户资料、行业资料等基础资料,需求调查与业务立项报告、咨询业务建议书、咨询顾问协议,咨询顾问报告及相关评估审查意见等。

投资顾问总结篇5

一、**年工作思路

**年,投行业务的整体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全行经营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总体战略,以客户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做实常年财务顾问和企业信息服务等基础类投行业务;实现投行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互动发展,积极争揽重组并购、结构化融资顾问、银团安排与管理、间接银团、企业上市发债顾问业务,大力发展品牌类投行业务;主动参与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新兴投行业务;完善投行业务机构,建立投行业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规范业务处理流程,树立品牌形象,保持投行业务收入的稳定健康增长。

二、工作目标

(一)稳步提高收入,保持投行业务收入的适度增长。全年实现投行收入xxx万元;投行业务收入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x%增加到**年末的x%。

(二)扩大常年财务顾问业务规模,争取使常年财务顾问业务签约客户由上年的x户发展到年末的x户;实现重组并购、结构化融资顾问、银团贷款、间接银团、企业上市顾问等品牌类投行业务和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资产证券化等新兴投行业务品种和收入新突破。

(三)各行投行业务工作目标明细(略)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投行业务对我行经营结构调整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投行业务是实现我行收益结构调整战略主要措施。投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支柱业务之一,国外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利差收入的40%-60%,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是其主要部分。近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银行业也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步伐,总行已经制定了投行业务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经过十年把投行业务收入提高到xxx亿元,占营业净收入的比重超过x%。我行目前这一比例仅为x%。与全国其他分行相比,我行投行业务发展也处于落后地位,上半年总行投行业务通报中,我行投行业务收入、收入增加额、占中间业务收入比列等指标均排靠后,与总行提出的业务发展要求距离非常大,尽快提高投行业务收入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发展投行业务是应对国内融资格局变化的必由之路。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扩大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直接融资对银行的冲击首先体现在大型优质客户信贷业务方面,我行虽然地处落后地区,但受直接融资冲击已十分明显,一些上市企业贷款业务不断萎缩,XXXX、XXXX等客户由于发行短期融资券而贷款需求下降,使我行用贷款竞争优质大户的手段越来越弱化。我们应该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适应金融市场变化,积极拓展以直接融资为主战场的投行业务,满足企业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发展投行业务是我行资本和风险约束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行即将股改上市,内外部经营约束条件将不断强化。总行已经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和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分配办法,这对于具有XX多亿元借差的XX分行来说,发展传统信贷业务将会受到更大的硬性约束。与信贷业务相比,投行业务不涉及直接的信用风险,资本占用也比较少,风险成本、财务成本都比较低,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比较高。因此新的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下,发展投行业务对推动我行经营结构转变和资本市值至关重要。

(二)立足现实,明确投行业务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目前,我行投行业务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业务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工作中还存在业务品种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服务不到位、高附加值业务研究部署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发展投行业务任重而道远。我行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根据我行业务发展现状和投行业务特点,认真研究符合我行和我区实际的投行业务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稳步推进投行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要扩大常年财务顾问客户范围,加强财务顾问服务,稳定增加投行业务收入。常年财务顾问业务是目前我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支柱,在当前情况下,发展常年财务业务仍然是增加投行业务收入主要渠道。今年常年财务顾问业务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客户范围,充实产品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确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收费,确保业务健康发展。今年全行要新增常年财务顾问客户XX户,各支行每行增加X个客户;狠抓常年财务顾问业务的服务质量,充分利用总行提供的各方面研究成果和各种行内外资源,向客户提供宏观经济研究、行业发展研究、金融市场研究等标准化基本服务及企业投融资咨询、企业战略咨询、企业财务咨询、业务知识培训等服务。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企业信息服务业务管理,积极发展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资信调查和商账管理业务,推动企业信息服务业务由鉴证类资信服务为主向顾问类资信服务为主转变。

二是以重组并购业务为重点,积极寻求品牌类投行业务突破口。品牌类投行业务是国际投行的主流业务和高端业务,具有单笔规模大、收入多、技术含量高、市场影响力强等特点,最能体现投资银行的实力、水平和市场地位,是我行投行业务长期发展的重点。投行业务在渡过起步阶段之后,要加快结构调整,将工作重心向重组并购顾问、结构化融资顾问、银团承销安排、间接银团、资产证券化等技术含量较高、品牌效应明显的投行业务转移,实现树立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中长期发展目标,真正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工作重点是以重组并购顾问业务为重点,加快实现品牌类投行业务突破。全行要密切关注企业的资产与债务重组、收购与兼并、破产与清算、股权或产权转让、资产或债权出售、企业改制与股份制改造等重组并购活动,重点关注并主动介入我行重要贷款客户的重组并购活动,积极为企业提供方案设计、融资安排等顾问服务;加强同业合作,扩大银团运用范围,积极争当包销行、牵头行、行、账户管理行等,收取银团安排费、包销费、费及账户管理费,提高银团业务的综合回报。

三是密切跟踪重点客户,在新兴投行业务领域寻求突破。积极跟踪直接融资市场动态,深入挖掘客户资源,重点跟踪收集神华宁煤集团等具备发行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业务的客户信息,加强短期融资券和ABCP营销力度,争取在一项业务上取得突破。

(三)建立和完善投行业务营销机制

投行业务品种较多,营销、服务也具有不同特点,加强业务营销,需要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建立和完善业务营销机制。

对于常年财务顾问等基础类投行业务,实行客户“谁管辖、谁营销、谁服务”的营销模式。各行及分行公司客户经营中心要对所辖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巩固现有客户,积极营销潜在客户,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分行公司部要加强统一管理,积极组织各行开展营销和服务,并对各行进行业务指导。

投资顾问总结篇6

我在一家中型券商的深圳某营业部做投顾,也是这个投顾群的一员。当初从IT专业小硕毕业后,带着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毅然走向万人羡慕的金融行业。因我是农村家庭出身,求学生涯异常艰苦。如今,工作三年有余,感觉生活又回到了原点。

初出茅庐

对于投资顾问来说,三年时间不算长,但我已饱经沧桑。2007年,在上证指数5500点时,连K线都看不懂的我,接受了股市魔力的感召,纯粹的投机心理,带着奖学金和勤工俭学所得的3万元进入股市。短短一年后,我已经赔了两万,这是我给股市交的第一笔学费。

记得当时中国平安也从101元跌到了历史最低的19元,如今回想起马总(马明哲)当年亲口说,平安股票值170元,只觉得自己当时过于单纯,听信了很多所谓牛人的话。后来,我才渐渐知道,他们都管这些研报和观点叫做讲故事,只是内行看逻辑,外行看结果。

然而,我并没有被这最初的失败打倒。2009年,毕业进入券商营业部后,还是有些激动。尽管这只是一家中型券商的一个中型营业部的IT部门,我做的还是自己从事IT研究以来最低级的工作。因为有梦想,所以不觉得失落和辛苦。记得我的第一件工装是件蓝色衬衣,领导们常讲“当年进入券商,发的衣服是金领的,证券当时也是金领行业;后来改成白领,而现在变成纯粹的蓝领”。

当时,营业部每周至少都要搞两次股市沙龙,不定期会有技术派高手们的讲座。作为一名IT人员,我帮忙布置会场,顺便可以免费听课。这些课的学费都是五位数的,以前知道在券商和银行钱就是个数字,但见到这么多人甘愿花那么多钱听课还是第一次。

就这样,我从技术分析开始了股市研究。三个月后,我被调到另外一家营业部任IT经理,主要从IT技术角度服务一帮权证客户。在那我见识到了技术分析的魅力,也第一次见到5万元的账户一天可以打900万的交易量,而行情好时,100万的账户每天可稳赚10个点以上。

这些客户与我年龄相仿,却个个是百万富翁,这也深深刺激了我。于是,我每天不厌其烦地拜读、研究《证券操盘技术》、《缠中说禅》、《幽灵的礼物》、《亚当理论》、《波浪理论》、《趋势交易法》等技术分析为主的书籍。渐渐地,我感觉自己已经入门,并找到了方向。

2010年4月,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后,我所在的营业部的一名高手,用纯技术手法超短线操作盈利11倍,也让我感觉到梦想在慢慢靠近。当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用纯技术手法指导一位志趣相投的朋友操作股指,结果我们仅用一周就赔到开不了仓。通过这一次,我认识到,天使与恶魔仅一念之差。于是,我用自己的积蓄补偿了朋友,从此也不再指导他操作。

即便如此,我也没有丧失对成功的渴望,但认识到了战胜市场的难度:技术分析只能成就一小部分人,同时还要靠运气,靠个人条件和性格。真正的分析师应该是,通晓国内外经济状况、政策导向,只是用技术分析去选时。

接近真相

作为一名投顾人员,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我已进入第二个阶段――唯我独尊,霸气外露。而对于基本面的研究则仍处于第一阶段――遇强则弱,遇弱则强。通过对海量研究报告的通读,我对基本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的职业生涯也进入第二阶段――分公司投资顾问。

那时,投资顾问制度刚刚推出,各家券商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所在的财富中心,投顾人员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采用了“一大带四小”模式。作为资历较浅的投顾人员,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开盘前通读各家研报和国内外经济要闻,盘中盯盘结合实盘去验证、去思考,晚上则要不厌其烦地去复盘、去总结,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很多其他日常工作。

刚到新岗位任职一个多月,我和我的团队就接到了一个噩耗――投顾们要在半年内提佣签约3亿资产客户,这还是讨价还价争取到的宽限(原来是要求三个月)。开始时我还很积极,因为虽然拿不到提成,但只要佣金不要太高,签约服务关系可以算作自己的服务资产,作为将来晋级的资本。记得当时,我的第一单签了一千万左右的资产,但是没有提佣对公司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投资顾问类似的业务,早在本世纪初大鹏证券最早有过尝试,但为何时至今日才迟迟推出?为何结果同样做不出业绩?更值得深思的是:本应以服务为本的券商行业,受市场投机、券商定位、制度缺陷和专业人员缺乏等因素制约,得到的却是最恶劣的口碑。

借鉴了国外券商百年的发展基础,没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青出于蓝,却固步自封于曾经的失败,的确让人感到悲哀。在恶劣的口碑下,各种基金产品却漫天飞舞,而作为营销前线的营业部,从老总到员工都感到压力山大,当然最苦逼的还是一线员工,包括后台。

在这种环境下,早已顾不上中后台业务隔离的要求,每个营业部从最初的招工都是有资源和有关系的选起。虽然我也苦不堪言,但是也未尝不能理解领导,每一个理财产品和基金销售都是政治任务,但是这样的销售完全违背了市场规律,违背了所有员工努力工作的初衷和能力范围,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去买这个产品,说得再好又怎么好意思跟客户推销?

认识几个客户做知心朋友并不容易,要对他们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这是做人的底线。回想2010年开始发售的券商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大多数跌的惨不忍睹。人们都知道,负直接责任的是投资顾问,但是券商付出的也是名声的代价。说到底,该谁来为投顾和券商负责?作为一名投顾,我觉得,应在弱市去静心研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梦回原点

当我感觉自己进入了投顾的高级阶段不露而威,想做些对自己、客户、公司都负责的工作时,我选择了跳槽一家国务院直属的券商,并在一家排名前十的营业部从事投顾工作。由于是大营业部,共有6个投顾和8个理财顾问(原来的客服),其中投顾一半是出身国信泰九。这里的投顾不享正式员工编制,但待遇和理财部经理相同,也不分配客户。

没想到在那里每天早会都是扯淡、瞎侃,偶尔推得稍微好的股票居然是消息股。进入2011年,基金销售的任务一点也没有少。营业部老总履行没多久,为完成政治任务,对于一些小基金的销售(几十万任务)不惜拿出5个点的奖励,因此大家开始时都很积极,但随着我们的收入慢慢递减,才恍然大悟,这里是不可能有这么多营销经费,但米已成炊,很多事情我们是没有话语权的。

每次大家都会等到最后几天,老总把奖励由1个点提高到3个点或5个点后才开始卖力兜售产品。这是一个双输的办法,大多数理财经理把这些奖励给客户保底,客户也纯粹是耗费着最后的信任去帮忙,理财经理们为的是自己的那份绩效不被克扣,客户却得不到任何收益保障,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有个同事口才很好,刚进来后销售业绩做的不错,老总很赏识,但是接下来受到客户的咒骂,你总不能拿它的跌幅和大盘比去忽悠吧,况且还远远跑输大盘?

在那里,很奇怪的两个试点办法又将投顾和理顾推向了前线。这里之所以说起理财顾问,是因为2011年公司改变了管理办法,把投顾地位提高,把维护和销售任务直接推给理财顾问,因为他们是正式员工,都是分配了营业部最核心的客户;对于投顾签约,采取团队形式,整个营业部全年完成日均签约资产1.4亿就算达标,不论新老客户佣金不低于万八就可以算签约资产。可笑的是,这个制度是在2月份出来,谁又敢在1月份完成任务?

理财顾问本来工资很低,即使分配了客户,也没人指导他们如何服务,总部所谓的至尊理财俱乐部除了形式主义的月刊,毫无专业指导而言。这时投顾签约的压力都转化到理财顾问身上,老总出了狠招,给签约资产万分之一的奖励,很快任务完成了,更很可笑的是,这种花了钱却没带来任何收益,也不会带来任何收益的做法,却得到了总部万余元的奖励。

当然,这里还充斥着矛盾,理顾和投顾的矛盾,管理层之间的矛盾,副总和营销总监的矛盾,当然还有员工和领导的矛盾。老总看重的是,有资源的能帮他完成政治任务的员工,但任务完成后,功劳都是老总的,不禁让人想起“一将功成万骨枯”,至于“造就员工未来”的标语也只是标语。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如何为继?

进入2012年后,销售压力小了。我想该静下心来好好去从最基础的服务做起,但是毕竟认可你观点的人并不多,况且维护客户、客户信任的建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交流。唯一能让客户快速认可的方式就是,推荐给他的股票赚钱了,但其实证监局是有明文规定不能去直接给投资者买卖指令,投顾作为从业人员又不能炒股,靠着那些模拟盘去忽悠有何意义?况且很多时候,投顾的服务除了一条短信无他。到底又该谁来为这么多的关键点负责?

之后,我和两位同事都做出了很无奈的选择――辞职。当时恰逢奥运,索性先休息再说,日子虽然清苦,终日泡面相伴,但却少了2个亿的资产,300个客户的心理压力。一个月后,我选择了另外一家券商营业部做融资融券专岗,后来和我一起离职的两位同事,一位去了四大行之一的分行,另一位去了某中型券商总部,负责投顾管理方面的事宜。

去了四大行之一分行的同事,基本工资(不加福利和年终奖)22万,每个月公积金3K多,还能接触到银行最核心的客户;另外一位同事从原来的一线销售任务中解脱出来,工作上专注于文案,相信他会充分为客户和投顾着想。

投资顾问总结篇7

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社会资金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大力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显现。

1.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使银行传统业务的生存空间缩小。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存款角度看,储蓄存款增幅滑落,定期存款所占比例下降,期限缩短,到期后转存率偏低,以及存款流动性增强。这一方面与8次降息、征收利息税及储蓄实名制等政策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一级和二级市场。另外,一级市场也活跃着大量的认购资金。除了资本市场股票、债券大量发行对银行存款造成影响外,资本市场上投资基金的发展也削弱了人们在银行存款的需求,今后,将有更多的诸如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社保基金等基金都会获准加快发展,由于购买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受益较大,将对银行储蓄存款造成强烈冲击。由于这两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一部分储蓄用于购买各类保险,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分红也相应的分流了一部分银行存款。

一方面,优质客户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后,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需求萎缩,银行经营困难加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传统银行业务和新业务产生了激烈的碰撞,银行必须拓宽视野,开拓非利息收入来源,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并且我国银行业要在金融服务电子化的挑战中得以生存发展,也必须通过开发一些财务顾问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服务产品来缓解技术进步的挑战。

2.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可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传统信贷业务获利空间的缩小、信贷风险的增加使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以其以成本低、对银行资本金无要求、风险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收益而受到各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财务顾问类业务收入为重要构成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有关资料介绍,从中间业务的收入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其中大约20%~30%是财务顾问等具有高智力含量的业务创造的。例如,早在1992至1993年,瑞士银行中间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至70%;英国巴克莱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可抵补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德国商业银行在1992年通过中间业务获利占总盈利的65%;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中间业务收入也达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在我国,由于信贷市场竞争激烈,提供免费的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服务往往被银行作为争夺信贷客户的手段,造成公众对银行提供服务要收费的接受程度较低。再加上结算、、银行卡等业务由于对设备、网点等硬件的依赖性较强,是一种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或差异性较低的金融产品,因而各个银行所提供的这类产品相互可替代性较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高的这类业务不能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不同的业务人员为同一企业办理财务顾问业务结果差别会很大,因此,其相互可替代性较低,盈利能力较强。并且财务顾问类业务风险较小,不占用银行的自有资金,万一办理业务出现失误,也不会像贷款一样造成自己的损失;财务顾问类业务也不需要前期大量的设备投入,只需将银行原有的经营网点作为办公场所即可。此外,财务顾问业务涉及的经济领域也较广泛,可以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业务来源。因此,可以说,发展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3.财务顾问业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益,密切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护传统业务的稳定,间接推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

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在项目前期的介入及对大量企业信息的积累、整理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预知客户的经营风险,较为准确地筛选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企业,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与资产业务的良性互动。此外,银行开办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能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的机构网点、人员、设备、信息及商誉,提高银行业务的饱和度,提高一定资产与负债规模的盈利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报酬率和业务经营集约度。

4.加入WTO后,同业竞争的白热化和金融一体化要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

随着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在未来数年内众多的外资银行将与我国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

外资现代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而且业务管理规范,科技手段先进,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捆绑打包营销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同时,这些外资银行还与世界上诸多知名企业、跨国垄断集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客户资源相对稳定,而这些知名企业近年来纷纷涉足我国市场,或独资或合资,外资银行不仅会继续与这些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会用其在中间业务领域的优势来引导国内的优质客户,对那些合资企业、知名中资企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国际贸易量必将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结算类(外汇)中间业务、代客衍生工具买卖、财务顾问和咨询等一系列的中间业务量也将会大大增加,外资银行正好可利用其业务优势,抢占业务市场,扩大业务份额。因此,入世后外资银行一定会利用其相对优势,有选择性地进入中国市场,中间业务会首当其冲。

5.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政策的调整,必将为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当前我国的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战略性重组中的企业需要财务顾问提供重组方案,重组完成的企业需要将现有的资产进行整合,需要对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需要将企业的闲置资金投放到效益相对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中去,这都需要财务顾问的支持。其次,很多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简单、粗放经营的阶段,需要在外部专家的指导下,实现一个彻底的“质变”,进入一个全新的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最后,从企业家的素质看,当前一批高学历、素质好、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水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员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这些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是具有借助包括财务顾问在内的外部力量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意识的。因此,不论从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看,还是企业家的成熟度来说,我国的财务顾问市场已经从萌芽走向发展阶段,业务需求的空间较大,商业银行具备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潜在客户基础,银行关键是如何发挥能动性,如何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将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客户。

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使过去企业外源融资主要靠银行的局面发生根本改变。一方面,优质客户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后,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需求萎缩;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以及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产生新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规律和我国的政策导向,都预示着我国金融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直接金融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增加;资金流向的变化要求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领域。为了应对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以及适应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也必须努力发展中间业务。我国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为今后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如前所述,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泛,品种繁多,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结算、银行卡等业务由于对设备、网点等硬件的依赖性较强,因而各个银行所提供的这类产品相互可替代性较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会太高。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风险小、投资少、盈利能力较强,而且涉及经济领域也较广泛,因此可以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业务来源。可以说,发展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加收入,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企业在对银行传统业务需求逐渐萎缩的同时,在并购、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资本运作等方面会产生大量新的需求。此外,面对投融资领域复杂的投资风险、多样的融资方式,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外部专业机构在产业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融资方式设计与创新等方面提供专家顾问意见及策划方案。而财务顾问业务是一种低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种业务不直接占用银行的资金成本,不产生坏账,对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财务顾问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是互补互动关系,它还可以加深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护传统业务份额的稳定性,间接推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发展。因此在目前存贷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金融方式和社会资金流向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金融深化与创新思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2.制定合理的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和发展战略等总体经营战略,制定以社会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务顾问业务经营分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客户,强调着眼于未来、满足客户需求、勇于竞争、不断创新以及盈利的指导思想;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为重点客户,细分目标市场,并且将投融资顾问、企业资本运作顾问财务定位为咨询顾问业务的重点发展产品,集中力量力求突破。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的变化使这些领域的财务顾问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这一领域可以发挥银行熟悉各种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相关要求的优势,扬长避短。

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逐步改革和建立适合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特点的管理体制,为这类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要逐步建立与该业务具体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充分体现各方利益的资源有效整合办法。此外,还应具体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收费标准等,引导财务顾问业务规范化发展;建立项目信息库,把一些客户需求介绍给相关分行,做好及时沟通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市场认知度;做好内控及信息保密工作,防范风险等。

3.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力度,主动营销,引导客户,创造需求。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出有特色、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使用国际市场上行之有效的各种营销手段和方法,对产品策略、促销策略、目标市场以及价格策略等营销组合进行分析研究,及时了解财务顾问业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新变化,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市场行为和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自身的优势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财务顾问类金融产品名牌,扩大市场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将原来机构设置以产品为主线改变为更加灵活的经营理念。比如将财务顾问业务产品纳入到客户经理的营销工作中,加大宣传与营销力度,发现并培养潜在的目标客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营销体系和一支高素质的综合营销队伍。通过这种客户经理采集市场需求、后台业务人员提供具体服务、联合组成项目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快捷、顺畅的信息交流,保证专业、全面、个性化的服务质量,提升银行对客户的服务层次。

4.加强人员的储备和培训。财务顾问业务是一项智力、技术密集型业务,人员素质是决定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集结与开发人力资源是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基础与根本。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商业银行缺乏精通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企业财务管理的人才,所以商业银行可通过适当引进一些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的开发和竞争能力。

投资顾问总结篇8

在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社会资金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大力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显现。

1.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结构的变化以及技术进步使银行传统业务的生存空间缩小。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存款角度看,储蓄存款增幅滑落,定期存款所占比例下降,期限缩短,到期后转存率偏低,以及存款流动性增强。这一方面与8次降息、征收利息税及储蓄实名制等政策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的原因是证券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一级和二级市场。另外,一级市场也活跃着大量的认购资金。除了资本市场股票、债券大量发行对银行存款造成影响外,资本市场上投资基金的发展也削弱了人们在银行存款的需求,今后,将有更多的诸如证券投资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社保基金等基金都会获准加快发展,由于购买基金的投资风险较小,受益较大,将对银行储蓄存款造成强烈冲击。由于这两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深入,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越来越多的居民将一部分储蓄用于购买各类保险,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分红也相应的分流了一部分银行存款。

一方面,优质客户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后,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需求萎缩,银行经营困难加大;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产生新的需求。因此,传统银行业务和新业务产生了激烈的碰撞,银行必须拓宽视野,开拓非利息收入来源,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并且我国银行业要在金融服务电子化的挑战中得以生存发展,也必须通过开发一些财务顾问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服务产品来缓解技术进步的挑战。

2.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可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传统信贷业务获利空间的缩小、信贷风险的增加使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以其以成本低、对银行资本金无要求、风险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收益而受到各国商业银行的重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以财务顾问类业务收入为重要构成的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为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据有关资料介绍,从中间业务的收入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25%以上,大银行甚至超过50%,其中大约20%~30%是财务顾问等具有高智力含量的业务创造的。例如,早在1992至1993年,瑞士银行中间业务盈利占其总利润的60%至70%;英国巴克莱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可抵补业务总支出的70%以上;德国商业银行在1992年通过中间业务获利占总盈利的65%;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银行的利润中,中间业务收入也达2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45%以上。

在我国,由于信贷市场竞争激烈,提供免费的结算等传统中间业务服务往往被银行作为争夺信贷客户的手段,造成公众对银行提供服务要收费的接受程度较低。再加上结算、、银行卡等业务由于对设备、网点等硬件的依赖性较强,是一种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或差异性较低的金融产品,因而各个银行所提供的这类产品相互可替代性较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高的这类业务不能作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不同的业务人员为同一企业办理财务顾问业务结果差别会很大,因此,其相互可替代性较低,盈利能力较强。并且财务顾问类业务风险较小,不占用银行的自有资金,万一办理业务出现失误,也不会像贷款一样造成自己的损失;财务顾问类业务也不需要前期大量的设备投入,只需将银行原有的经营网点作为办公场所即可。此外,财务顾问业务涉及的经济领域也较广泛,可以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业务来源。因此,可以说,发展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

3.财务顾问业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和经营效益,密切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护传统业务的稳定,间接推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

银行向客户提供财务顾问业务,通过在项目前期的介入及对大量企业信息的积累、整理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预知客户的经营风险,较为准确地筛选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的企业,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与资产业务的良性互动。此外,银行开办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能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的机构网点、人员、设备、信息及商誉,提高银行业务的饱和度,提高一定资产与负债规模的盈利水平,从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报酬率和业务经营集约度。

4.加入WTO后,同业竞争的白热化和金融一体化要求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

随着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进一步开放,在未来数年内众多的外资银行将与我国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

外资现代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上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而且业务管理规范,科技手段先进,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捆绑打包营销等方面,我国商业银行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同时,这些外资银行还与世界上诸多知名企业、跨国垄断集团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客户资源相对稳定,而这些知名企业近年来纷纷涉足我国市场,或独资或合资,外资银行不仅会继续与这些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也会用其在中间业务领域的优势来引导国内的优质客户,对那些合资企业、知名中资企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国际贸易量必将迅速增加,随之带来的结算类(外汇)中间业务、代客衍生工具买卖、财务顾问和咨询等一系列的中间业务量也将会大大增加,外资银行正好可利用其业务优势,抢占业务市场,扩大业务份额。因此,入世后外资银行一定会利用其相对优势,有选择性地进入中国市场,中间业务会首当其冲。

5.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金融政策的调整,必将为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等类中间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当前我国的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战略性重组中的企业需要财务顾问提供重组方案,重组完成的企业需要将现有的资产进行整合,需要对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优化,需要将企业的闲置资金投放到效益相对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的项目中去,这都需要财务顾问的支持。其次,很多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简单、粗放经营的阶段,需要在外部专家的指导下,实现一个彻底的“质变”,进入一个全新的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最后,从企业家的素质看,当前一批高学历、素质好、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水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员走上了企业的领导岗位,这些高素质的现代企业家是具有借助包括财务顾问在内的外部力量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意识的。因此,不论从我国的企业发展状况看,还是企业家的成熟度来说,我国的财务顾问市场已经从萌芽走向发展阶段,业务需求的空间较大,商业银行具备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潜在客户基础,银行关键是如何发挥能动性,如何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将潜在的客户变成现实的客户。

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使过去企业外源融资主要靠银行的局面发生根本改变。一方面,优质客户转向资本市场融资后,对银行的传统业务需求萎缩;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以及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等多种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方式的实行,使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产生新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规律和我国的政策导向,都预示着我国金融结构将发生根本变化,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直接金融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将继续增加;资金流向的变化要求银行必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拓宽服务领域。为了应对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竞争以及适应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商业银行也必须努力发展中间业务。我国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出台为今后我国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如前所述,中间业务涉及领域广泛,品种繁多,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结算、银行卡等业务由于对设备、网点等硬件的依赖性较强,因而各个银行所提供的这类产品相互可替代性较高,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其价格会趋于接近成本甚至低于成本,所以收益不会太高。而财务顾问类业务由于是智力密集型产品,风险小、投资少、盈利能力较强,而且涉及经济领域也较广泛,因此可以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业务来源。可以说,发展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增加收入,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商业银行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对策与措施

1.提高认识,真正理解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企业在对银行传统业务需求逐渐萎缩的同时,在并购、租赁、股份合作制、规范上市、资本运作等方面会产生大量新的需求。此外,面对投融资领域复杂的投资风险、多样的融资方式,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外部专业机构在产业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融资方式设计与创新等方面提供专家顾问意见及策划方案。而财务顾问业务是一种低风险的中间业务,这种业务不直接占用银行的资金成本,不产生坏账,对改善银行的收入结构,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财务顾问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是互补互动关系,它还可以加深银企关系,提高客户忠诚度,维护传统业务份额的稳定性,间接推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收入的发展。因此在目前存贷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金融方式和社会资金流向的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金融深化与创新思维,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财务顾问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2.制定合理的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可以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和发展战略等总体经营战略,制定以社会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财务顾问业务经营分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客户,强调着眼于未来、满足客户需求、勇于竞争、不断创新以及盈利的指导思想;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为重点客户,细分目标市场,并且将投融资顾问、企业资本运作顾问财务定位为咨询顾问业务的重点发展产品,集中力量力求突破。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的变化使这些领域的财务顾问需求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这一领域可以发挥银行熟悉各种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相关要求的优势,扬长避短。

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逐步改革和建立适合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特点的管理体制,为这类业务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要逐步建立与该业务具体特点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制定充分体现各方利益的资源有效整合办法。此外,还应具体制定统一的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收费标准等,引导财务顾问业务规范化发展;建立项目信息库,把一些客户需求介绍给相关分行,做好及时沟通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银行财务顾问业务的市场认知度;做好内控及信息保密工作,防范风险等。

3.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力度,主动营销,引导客户,创造需求。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推出有特色、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使用国际市场上行之有效的各种营销手段和方法,对产品策略、促销策略、目标市场以及价格策略等营销组合进行分析研究,及时了解财务顾问业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新变化,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市场行为和特征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自身的优势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并逐渐形成独特的财务顾问类金融产品名牌,扩大市场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将原来机构设置以产品为主线改变为更加灵活的经营理念。比如将财务顾问业务产品纳入到客户经理的营销工作中,加大宣传与营销力度,发现并培养潜在的目标客户,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营销体系和一支高素质的综合营销队伍。通过这种客户经理采集市场需求、后台业务人员提供具体服务、联合组成项目小组的分工与合作机制,实现银行与客户之间快捷、顺畅的信息交流,保证专业、全面、个性化的服务质量,提升银行对客户的服务层次。

4.加强人员的储备和培训。财务顾问业务是一项智力、技术密集型业务,人员素质是决定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集结与开发人力资源是发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基础与根本。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商业银行缺乏精通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企业财务管理的人才,所以商业银行可通过适当引进一些高素质人才,以提高财务顾问类中间业务的开发和竞争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