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3-13 11:10:29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建筑科学实验室;学科交叉;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建筑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居住环境,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三门主干以及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知识综合的特点,建筑科学体现了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宗旨。[1]现代建筑业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等这些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面对多学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学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够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台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运而生。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将学科交叉作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目标、最鲜明的特色,在学科交叉研究中,能够极大地提速建筑科学学科创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就是一个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实验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1]为服务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牵头,与土木学院和环境能源学院进行交叉与融合,致力于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促进当前与未来城乡建设中以可持续发展为模式的建筑事业发展。

二、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学术队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对外开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笔者结合北京建筑大学“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绿建实验室”)的情况,在以下几个主要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索。

1.建设目标。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建设要瞄准国家和当地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需求,“绿建实验室”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开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台,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将实验室建成北京地区以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面向国内外开放并实行产学研结合。

2.组织结构。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应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绿建实验室”的管理决策机构是“北京建筑大学科研基地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决策和监督实验室在培育、建设、运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员会任命的实验室主任是实验室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学术发展指导机构,由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组成,职责是审议科研基地的建设目标、研究方向、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审批基地研究课题等。[3]工作委员会由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是实验室内部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机构,职责是提出学术方向、学科布局及发展规划,确定实验室内部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编制实验室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财政专项的申报及经费、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决定实验室的人力资源分配和其他相关事项。[4]

3.学术队伍。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建立庞大的多学科交叉的学术队伍。“绿建实验室”人员主要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进入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的本校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员等。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原则上由所在学院安排,当合作承担重大或重点项目时,需要按课题进行人员组合,可根据所承担的研究工作内容,由学院统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工作,需由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统一安排,并报实验室备案。[4]

4.资产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内所有财产均属于国家资产,是保证完成各项科学研究、学术活动等任务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绿建实验室”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均由实验室在上级部门的监管下进行管理。经费管理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使用与管理,主要包括专项建设经费、课题专项基金经费。专项建设经费指实验室建设期内,主要通过市财政专项解决,用于设备购置、平台建设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设。[4]课题专项基金指由学校划拨的“科研基地研究课题专项基金”,用于实验室的开放课题、自主研究课题等支出。“绿建实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在学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处验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责任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及借用,负责为设备建立技术档案,其中应含有使用说明书、设备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仪器设备涉及借用人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时,应在实验室办理借用手续,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协调。[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为提高实验室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办法,科研管理水平影响了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成果转化的水平。“绿建实验室”的成果有如下几方面:在科学技术项目研究研究过程中或为解决某一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转让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学术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行业标准等。[5]绿色建筑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果以学术专著和行业标准为主,其他应用技术成果为辅。

三、对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的几点期许

1.各学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需要更深层次、多频率的学科交叉研究。对于建筑学来讲,需要交叉的学科有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科学、交通工程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和社会学等,目前我校绿色建筑实验室与能源学、土木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交叉的范围还有待加强,需要倾听更多交叉学科的意见。在交叉研究中,能够科学建筑设计方法,开拓设计思路,在与其他学科的碰撞中,拓宽自身知识面,对建筑科学本身有了更为系统、理性的认识,对本身为建筑学出身的科研人员受到很大程度的启迪,也使其他学科科研人员了解建筑学,能够更好地配合建筑设计。以“绿建实验室”为例,是以建筑学院为主导,土木学院和环能学院为辅助进行研究,而实际研究过程中还是拆分为几个学科分别研究,多学科共同研究频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投身科研的时间很少,而年轻教师正是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同时汇聚所有学科科研人员有很大难度,而且研究过程中需要各学科高频率的碰撞,在工作时间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更多的支持。当各学科科研人员共同研究时,因为学科差异和认知差异,沟通也存在着一定障碍,建筑学作为这其中的核心学科,需要起到协调作用。

2.对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强。对于建筑科学类学科来说,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我国走在西方发达国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国目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时间内,尤其是在后期运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还难做到建筑物“绿色全生命周期”。我国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导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但是学术背景、科研程度、实践数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还远远不够,对于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尤其是绿色建筑类实验室,更需要加强国际交流活动。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步骤是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可采用的单一技术,忽视了技术系统集合和被动式设计的巨大作用,应该把交流的重点放在这两点上,学习如何能够设计出精妙的绿色总体设计方案。目前“绿建实验室”和国内几所开展绿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较为良好的交流,但与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鲜有交流,这与目前实验室的学科研究水平、科研经费和规模都有关系,未来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对外交流,将科研水平提速发展。

3.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建筑科学类实验室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中,涉及交叉学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强实验室专职人员的培养和进修,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较高的学业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职称、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个人要做多个岗位的任务,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工作积极性会打折扣。另一方面,专职教师所在院系在教学等方面的担子重,尤其是年轻教师,很难安心在实验室内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个现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参与研究难,交叉学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难。

总之,建筑科学类实验室的发展仍在不断的前进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的支持,建筑科学学科已较以往进行了科学化的研究。未来在经过更专业的技术队伍的不断的努力下,随着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会有更先进的辅助设备供科研人员使用,计算机模拟水平也将得到极大提升,将多学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与国外先进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学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进而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化的发展。建筑科学类实验室未来会创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实践意义、实际经济价值、提升环境现状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创造优质人居环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业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硕贤.建设建筑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绿色发展建设规划[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Z].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2

1.1地下室外墙设计不科学地下室的外墙的设计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地下室外墙是最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因为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承载能力,所以对地下室外墙的设计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但在实际中,并不会成为工作人员的关注焦点,对地下水位的高低、地下层数、地上负载等因素考虑不周全,降低了安全系数,建筑质量也会存在问题。

1.2对结构设计的低含钢率过分关注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使得许多人看中建筑材料的利润而改行从事建筑材料相关行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益,许多建筑商会降低成本来获取巨额利润。因此,在选取建筑材料的时候,盲目追求低含钢量,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最终会导致建筑的安全性降低,质量下降,各方的利益都会受损。

2结构设计中的应对措施

2.1完善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的设计图纸不仅是建筑结构的一个表现载体,也是建筑施工的基础,因为在设计图纸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会在其具体的施工中以放大的效果显示出来,形成不可返回的局面。因而,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科学规范来施工,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简化或直接省略掉关键信息的标注或标准,而且在遇到一些繁复、细致的环节时,则更加需要重点关注,不管怎么说,建筑结构的工作设计人员必须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即便在完成结构图纸之后。也要加强对图纸自我审核的力度,及时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这样可以尽最大力度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2.2保证建筑基础选型的合理性在结构选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建筑的外形设计情况和其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因此,在工作人员拿到设计之后,不能立即开展项目,而是需要熟悉建筑项目的外形状况的特性和对其所在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探讨,与此同时,在选型时,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和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充分协调,制定出一系列的科学合理的可行方案。有了科学合理的方案,这才是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后期效果与质量的一个保障。

2.3保证地下室外墙的设计科学在现在的建筑物中,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中,其整体的质量有很大一部分是地下室外墙支撑的,因此在整个建筑中,如果地下室外墙的设计不能达到科学合理的程度,那么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其质量都会严重下降。结合实际操作的经验,在进行地下室外墙设计施工时,工作人员应该先衡量整个建筑物体的质量,再根据该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地下室外墙基本尺寸的测量设计工作。一般来说,就高层建筑而言,地下室外墙结构的设计的墙体厚度在250mm以上即可,而且同时为避免水泥用量过大导致室外混凝土墙面出现裂缝的问题,应该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尽量不要太高,但也不能太低,在c30等级之上就行。

3统筹安排、利用建筑材料

当工作操作人员开始展开建筑结构设计时,对建筑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的选取也是重中之重,其中需要充分注意的是建筑材料的受力状况及其工作的环境,同时,所选择的材料应尽最大可能性在保障材料的使用性能的基础上尽量避免材料的损失和浪费。除此以外,仍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要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多种或是一系列的方案,统筹规划,进行综合比较选择最具经济效益、最能突出性能优势的方案。

4结束语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3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北京市东直门医院

北京人民医院

北京市朝阳医院

北京市积水潭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交通部医院

北京安定医院

青岛东方医院

福建省立医院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安儿童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海南省人民医院

哈尔滨第二附属医院

……

为了解医院太平间的内部结构,曾经有一段时间,她频繁地出现在北京各大医院的太平间内。“刚开始走进去的时候,感觉真的特恐怖……”她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似乎还惊魂未定。但她没有退缩,坚持着走访、记录――努力画下每个太平间的内部结构及其在医院的位置,同时进行总结、思索。不久,《论太平间设计》一书问世!

为了设计精神病医院,她亲自到医院里,在一旁观察医生怎样为患者诊断及治疗,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行为特征。在设计安定医院(一所精神病医院)病房楼时,她打破了传统精神病医院男女患者绝对隔离的做法,创新性地设计出开放式的活动空间,使男女患者可在固定的时间内在同一个区域里活动,以利将来出院后适应社会。结果,这种设计有效地改善了治疗效果,得到了医院上下的一致好评。

她就是这样,设计什么,就去学习什么,每设计一类新项目,她都会想方设法从医院图书馆借阅很多有关这类项目的医书,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再加以实践。她就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我国较早进行医疗建筑设计的女建筑师――苏雪芹。

在组织的安排下,学习医疗建筑

1948年,沈阳解放时,苏雪芹参加了革命,当时非常想参军南下,但由于家人的要求,于1949年经过学习班的培训后,先在东北航务局人事科开始了工作。那时的她,一心想学习知识,正好当时非常缺少人才,于是局里就决定派她去东北工学院念预科。1951年,苏雪芹考上了东北工学院,并在组织的安排下,学习了建筑专业。

1955年大学毕业后,苏雪芹被分配到建筑部设计院工作。后来,设计院合并到了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苏雪芹就到了该院的第四室工作。当时,设计院按项目划分科室,她所在的第四室,是专搞医疗建筑设计的科室。从此,就与医院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做好设计,主动去医院体验生活

不断的设计实践,使苏雪芹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医院建筑设计师,如果不了解医院工作的流程和管理,就无法把医院设计好。于是,上世纪60年代初,她开始主动要求去医院体验生活,给自己“充电”。

她先后到过朝阳医院、宣武医院等单位,跟医生、护士在一起,协助医务人员做过各种工作。她仔细地观察每一个科室的工作流程,甚至连电源插座应该放在哪,手盆应该放在哪里,都力求了如指掌。比如在急诊室实践时,她就接触到了很多急救患者,也亲自参与急救工作,逐步掌握了急诊时的医疗流程。

“有了这些实践,在以后设计医院时,我就有了与医生的共同语言。” 苏雪芹回忆道。

每次实践后,都会进行系统总结

苏雪芹在每次“实践”结束后,都会进行总结,其中有对医院科室流程的总结,还有自己对设计工作感悟的总结。单单她积累的医院局部的流程图,就有厚厚的几大本,而且全部都是手画、手写的。

在设计高压氧舱时,她不仅参考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而且还与全国有氧舱的医院取得联系,进行实地调察,以便研究氧仓的特殊要求。此后,她写出了《高压氧仓设计总结》和《高压氧仓建筑设计》两书,虽然没出版,但却是我国医院建筑领域很宝贵的专业学术资料。

由于她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所以设计院决定让她组织编写医院建筑的标准图,当时编写的《医院建筑构造配件试用图集》曾在设计院内通用。其中包括各科室的标准大样和一些在当时还没有成品的医疗器械的设计。这在当时还是首例。

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

苏雪芹曾主持设计北京垂杨柳医院、东直门医院、北京人民医院、朝阳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安定医院、交通部医院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苏雪芹说还没有她自己特别满意的作品。

“建筑设计与艺术一样,本身就是一种综合艺术,往往会留有遗憾。因为你虽在前进,但时代却在飞越,所以人要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她说,自己不是一个聪明人,就像郭沫若所说那样――“我既不聪明,也不愚蠢”,而是一个平凡的人。

想要做出成绩,要有奋斗的劲头

苏雪芹觉得,要想做出成绩,一定要有为事业奋斗终生的劲头。她说自己当时在朝阳医院体验生活时,家住得很远,天气不好时没有车坐,那就走路过去。说到这时,苏雪芹开玩笑说:“当时年轻,干劲足,现在让我走过去是不行了,走不动了。”

总是很低调的苏雪芹,在医院建筑设计的道路上,一直在马不停蹄地前进着。

采访后记

当记者看着面前这位面容慈祥、始终面带微笑的老人家,想象着她去太平间、精神病院学习、考察时的动人情景,聆听着她叙说年轻时候的奋斗的故事,记者突然意识到,这位与新中国的医院建筑事业一同成长起来的“女强人”,她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不是她设计的许多座医院,也不是所写的好几部书,而是一个拥有成功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法则!

印象

“能很好诠释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人”

苏雪芹老师是我国老一辈医院建筑设计专家,我与苏老的合作是从2001年建设医科院肿瘤医院外科病房楼时开始,苏老任项目总工程师。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1723m2,550床位,24间手术室。设计理念较先进,体现在大进深、复廊式护理单元;沿建筑周边布置病房,采光通风好;中心区为医护用房,双护士站缩短了护理动线;24间手术室位于大楼三层,洁污分区明确,动线简捷,空间紧凑合理。人性化的设计体现在空间宽松、功能齐全的家属等候区,大楼内简易的购物店、小吃店、花店及视野宽阔的电梯前厅。

项目施工期间,苏老常率设计团队深入现场调研解决问题。

该项目投入使用以来,肿瘤医院的年门诊量、住院人数、手术台数等主要指标逐年升高,2010年国家发改委组织了该项目的后评估,认为项目投入使用后医院事业发展快,社会效益显著。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基建处处长 孙红兵

对话设计师

问:对于设计师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不断学习、研究、总结,让建筑设计与时俱进。

问: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答:能让我学到新东西、能让我不断进步的设计师都值得我去学习。

问:您喜欢的医院建筑设计方面的书刊有哪些?

答: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不落伍。所以,凡是对医院建筑设计有帮助的书刊,都应该认真学习。比如《中外建筑》、《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等。

问:项目设计过程中,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答:每参与一个项目,都要学习很多相关的知识。对于综合性医院,主要是研究其特色科室;对于专科医院,要研究特定患者群体的特征、心理和医院的治疗方法。所以,每参与一个项目,都感觉收获很多。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文化;科学;标志

中图分类号:TU24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106-02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行政办公楼位于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内,前者是基础医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后者是大连医科大学行政中心。作为新时期大学建筑,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赋予了建筑独特的生命力――文化性;基础医学院教研室众多,功能复杂,科学的设计是它正常运转的保障――科学性;同时基础医学院、行政办公楼是学校窗口建筑,其鲜明的标志性使其成为大连旅顺南路地标性建筑――标志性。

1 文化性

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工程占地113.88hm2,总建筑面积37.1万平方米。基础医学院总建筑面积18029m2,行政办公楼总建筑面积9246m2,两楼均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工程按照功能分区划分不同组团,如科研组团、教学组团、实验组团、生活组团、体育组团等。科研组团紧邻旅顺南路,并正对该校对外主要出入口。科研组团由六栋建筑组成,两两相对,中间围合出内广场。基础医学院、行政办公楼两楼相对位于科研组团最北端,是学校主轴线上对外第一栋建筑,有着重要的承接内外空间作用。

两楼相距46米,“门”字造型。“门”字型的“虚”与远处学校主人口玻璃体的“实”遥相呼应;在该建筑与学校主人口之间广场中心草坪上,立着石刻8字校训:甚解敏行明仁济世,这是学校迎宾广场:通过两楼之间大平台及旖旎南行的室外大台阶将人流引入科研组团内广场,该广场是学校节假日师生聚会的场所。作为大学建筑,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赋予了建筑独特的生命力。

2 科学性

基础医学院、行政办公楼交通核集中,过厅、卫生间、楼梯间集中布置在一起。这种布局方式满足了基础医学院模块化管理和使用的需要。

基础医学院教研室众多,科学实验复杂,建筑平面设计及设备设计特点如下:

每层五个交通核将一字形平面分成四个教学实验单元,每个教学实验单元南侧是导师带研究生的小开间讨论室,北侧是公共使用大空间实验室。实验室内除有特殊要求房间单独隔开使用外,其它实验室部分一律打开,保证最大限度资源共享。

为有效控制人流,各单元设出入口控制系统,使用感应读卡器门禁控制;楼梯间各层设微波、红外双鉴防盗报警探测器。

由于各实验室安全度要求不同,特殊房间特殊处理。23个无菌细胞培养室分设在不同教学实验单元内,从流程、设备到门窗均标准化处理,外窗做双层密闭窗,每个细胞培养室门口设缓冲空间,缓冲间内设风淋、水盆。4个细菌室分设在不同教学实验单元内,每个细菌室设缓冲空间。细菌室有恒温恒湿要求。

各实验室管道集中,立管就近顺柱子下,减少横管数量,减少隐患。

采用集中空调及全面通风系统。由于其实验功能复杂,通风系统采用设于送排风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风管道所需风压送排风(即变频控制送排风),科学又经济。

部分重要设备,如:低温冰箱、细胞培养室、细菌室、菌种室、冷库等按二级用电负荷供配电。

基础医学院和行政办公楼一至五层层高均4.5m,吊顶后净高3m,尺度宜人。地下车库可停车120辆,满足师生停车需要。

基础医学院、行政办公楼交付使用近两年,由于它理念先进,管理科学,使用方便,受到广大师生好评。

3 标志性

大连医科大学新校区工程地处山地,建筑依山就势,以黑白灰作为主色调,注意细节推敲,精工细作,形成学校统一完整的群体建筑形象。

基础医学院、行政办公楼两楼相对位置是一到五层共享空间。并在一层、三层设对外出人口。通透落地的玻璃幕纯净大气,突出了学校主人口主题。

三层相连平台东西跨46m,用椭圆径23mxi1m的透空花篮柱支撑,既是景观,也起到结构支撑作用,同时丰富了学校主人口空间层次,增加了内外空间流动,是两楼乃至学校主人口点睛之笔。三层下来的室外大台阶越过前楼科研中心报告厅,行程90多米落地,增加了建筑动感,建筑本身也是景观。

为突出学校主入口主题,两楼屋顶用钢行架结构做造型相连,远看如“门”字,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作为学校窗口建筑,其鲜明的标志性使其成为大连旅顺南路地标性建筑。

如同一酋诗,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和行政办公楼通过室内外空间的营造让徜徉其中的人感受空间的魅力。在2009年辽宁省优秀设计评比中获优秀设计一等奖。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坎内尔着著、倪卫红译,《贝聿铭传》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

[2]马国罄著《丹下健三》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第一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1999重印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5

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建筑装饰工程专业是一个艺术性与科学性结合紧密的专业,又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主要培养方向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室内设计和效果图表现能力,适应建筑装饰生产一线需要的建筑装饰施工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学生在课堂上一般可以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而知识的应用技能、操作技能及职业综合素质在课堂内却很难学到,这种教学与学习的模式造成了学生操作技能的缺乏、综合职业素质的不全面,从而影响了学生就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装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分析

1.1 专业属性:从艺术走向工程

高职教育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除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外,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有助于提高专业技能的业余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具有艺术+科学、文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专业属性。长久以来,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多元化,成为这个专业的特色。但是,随着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从建筑内部六个界面向形体、空间的拓展,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属性逐渐从视觉装饰、审美中凸现出来,同时建筑装饰设计起始于艺术、成长于工科、归结于综合的专业属性也在得到普遍认同。

1.2 培养目标:从专才走向通才

无论专业人才怎样培养,都离不开专业属性的规定和社会行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使用程度才是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在我国现阶段,建筑装饰设计人才的培养在专才和通才教育的目标选择上,往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与专业所在院校的层面、性质以及专业依托的背景条件来决定,鉴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综合性,一般以通才教育为主导;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一般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计量与计价等工作,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与获取信息的能力、欣赏与鉴别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又具有好品德、好技能、好使用、好形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3 实训课程情境设计体现人才培养要求

建筑装饰工程情境设计要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着这一思路,设置建筑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强调以工程项目训练为中心的实训区。注重以工程项目为情境的设计,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完整的建筑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实训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建筑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专业技术设置是一个较为复杂、有多种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学科广泛,朝着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建筑物装饰后的服务功能大大扩展,增加了建筑物与外界的信息交换能力。根据学习领域课程是在通过实证研究取缔的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开发的,他满足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要求。因此高职综合实训室的设计,既要培养符合人才市场要求,又要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还要培养素质高等复合型人才。

2. 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的设置

2.1 装饰实训设置的内容

实训室主要作为学生的学习、装饰建材展示和结构、工艺了解等教学用途,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学生而言,能在校直观全面的了解和近距离的参与学习。校内实训室设计突出施工性和高仿真性,规划建立源于真实而高于真实的教学型阵地,全面而又集中的实物展示。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尽可能全面的展示,为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操作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根据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和目的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掌握施工准备、装饰施工工艺、装饰施工组织、装饰施工过程监控等知识和技能。

2.2 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的作用

以整体卫浴体验馆为例:该区域装设了浴缸、洗漱台、干蒸房、座便器和小便池,全面向学生展示了卫浴场所的主要功能,馆内地面和墙壁均满做防水并贴设墙砖、为方便展示地下管道,地面为玻璃材质,可直接观察到下水管道的布置与热熔焊接工艺。管道的布置和走向这一在常规教学中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关键问题,通过展示可以快速的被学生领会。

实训室的设计规划贯彻总体布置的思想和立体布置的观点:如地板在各个展馆使用不同的材质,分别展示了地板砖、防水瓷砖、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地毯、玻璃地台;如吊顶分别展示了防水、防污、光亮效果和温馨效果等多种功能和效果的布置设计方式;如管道和电气走线的展示在多个展馆都有体现。这些开放式的实训室展馆是专业训练的基础,潜在影响学生的技能操作意识。辅助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家具设计与工艺、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照明与灯具、建筑装饰施工监理等课程教学与实训以及课改教学、研究。

3. 结语

通过建筑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进行项目化、模块化教学,使同学们的能力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专业教师评议使学生博采众长对项目活动有新的认识,通过领导和教师评议对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深入探讨并可持续的发展。总之,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是全面发展高等职业类教育,培养优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建立综合全面、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能上岗工作,还能达到上手快,干得好,无须毕业后再次进行岗前培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小利.浅议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在建筑实训中的作用与关系[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4):20.

[2] ,王耿.浅谈建筑装饰专业实训室的设置[J].甘肃科技纵横,2008(1):56.

[3] 徐如.浅谈建设装饰专业综合实训室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9(3):33.

[4] 余小庆.如何加强建筑装饰专业实训室的建设[J].大众科技,2009(9):7.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6

单位的认识

韶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成立于1983年,隶属于韶关市建设局管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公正监督检测机构。该站于1991年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并于2002年按《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本中心实际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广东省同行业中首家按新标准准则的要求,通过计量认证复查的单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有24项,拥有质量工程监督、安全工程监督、建筑材料检测三个科室。主要承担韶关市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混凝土构件以及土工试验、桩基检测等测试检验项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现有检测项目可基本满足韶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的需要。现还正准备增加室内环境检测项目。我站的质量方针是:公正,科学,准确,高效。质量目标是:按国际标准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力争把我站建成国内建设行业一流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机构。

工作总结

实习前期主要在质量监督科等科室学习各项常规质量监督检测规范,先后主动了解了我站职能范围、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基本情况,并对人事教育、质监重点、现场取样等工作深入学习。先后研读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等书籍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细则”、“建筑工程常规材料及主体结构检测的送检要求”、“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评标准”、“质量监督的工作流程”等材料,使他不但将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给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建筑电气、电梯、智能建筑等方面的验收规范通览,而且对地基、砌体、混凝土、钢木结构、屋面、地面、地下防水及装饰装修等工程的验收规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结合我站工作综合性较强的实际,这样做也是必要的。

同时我还理论联系实际,实习后期主动要求到建筑施工现场去实践锻炼、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我先后去了“南枫*枫景园”、“金碧园”等小区实地观看了建筑电气及智能建筑系统。特别对安全防范子系统和地下停车场消防子系统印象特别深刻。同时我还积极学习现场监督检测方法,包括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灌砂法检测压实度试验,道路弯沉检测试验,钢结构超声波探伤。 我还主动要求到其它各科室了解学习,善于从多方面拓展自己的视界。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科室人员的交流,全面地了解了我站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且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室内设计;人体工程学;风水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上述含义中,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即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为人的生活生产活动创造美好的室内环境。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室内设计的总体,包括艺术风格,从宏观来看,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相应时期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的历代的室内设计,总是具有时代的印记,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这是由于室内设计从设计构思、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到内部设施,必然和社会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状况联系在一起;在室内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和装饰处理等方面,从总体来说,也还和当时的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

通过实践经验并总结出:室内设计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又都与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化艺术素养等联系在一起。至于各个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位,又和该项工程和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情况,以及与业主的协调关系密切相关,即设计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和前提,但最终成果的质量有赖于:设计——施工——用材——与业主关系的整体协调。

   设计构思时,需要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即各类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等,这是容易理解的;还需要遵循建筑美学原理,这是因为室内设计的艺术性,除了有与绘画、雕塑等艺术之间共同的美学原则,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

对室内设计含义的理解,以及它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重点来分析,许多学者都有不少具有深刻见解、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借鉴的观点,例如: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认为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我国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                                                                                         建筑大师普拉特纳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道,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

美国前室内设计师协会主席亚当指出室内设计涉及的工作比单纯的装饰广泛得多,他们关心的范围已扩展到生活的每一方面,例如:住宅、办公、旅馆、餐厅的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无障碍设计,编制防火规范和节能指标,提高医院、图书馆、学校和其它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总之一句话,给予各种处在室内环境中的人以舒适和安全。

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

      此外,一个好的室内设计作品还需要和科学紧密联系,比如说,需要结合人体合理的尺度来进行室内设计,这就得结合人体工程学来设计才能更好的为人们服务,比如说家具设施为人所使用,因此它们的形体、尺度必须以人体尺度为主要依据;同时,人们为了使用这些家具和设施,其周围必须留有活动和使用的最小余地,这些要求都由人体工程科学地予以解决。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的关系表现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

在整个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到风水对室内布局的重大影响,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经过五千年文明渐渐演化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学问,这就是风水学。它乃是涉及古代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建筑设计的综合学问。它教人如何选择并改善生活居住的理想环境,以获得有益的“空间场”和“自然之气”;它强调要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并用各种方法系统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冲突,以获得和谐的生活环境。 在整个室内设计生涯中,离不开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学习以及理论上的研究,只有不断的研究才能在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参考文献:

建筑科室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技术;技术管理

在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环境中,施工企业只有在不断加强自身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建立优质的技术管理秩序,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得施工技术可以符合相关规律要求,使得建筑施工工作可以全面高效的完成得到保证,促进施工的有效的完成,达到良好的效益。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对控制项目成本,优化人员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管理,不仅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还关系着施工企业今后的发展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在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程、规范,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质量、经济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它有利于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选用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工种和施工方法,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从根本上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利于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方法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养,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有利于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加快速度,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技术改革和技术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创造新的施工方法。

2、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技术相关事项,做好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工程设计阶段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建筑地点的选择,要符合相关规划要求.要确定建筑物的使用需要。要确定建筑物是否抗震以及抗震的级别,符合当地的地质情况及必须达到的抗震烈度。(1)建筑物选址做到安全管理。建设地点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不仅涉及到项目建设条件、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等重要问题,受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而且还直接影响到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和施工条件。(2)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做到安全管理。任何建筑物都是为它的使用需求而设计建造的。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必须充分酝酿准备。作什么、用多少层、多少面、交通情况、消防安全是否规范;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装饰装修设计是否相互衔接;水、电、消防设计是否合理、能否通过当地消防部门的验收;建筑物的投资概算是否合理安全等等。(3)建筑物结构设计要安全管理。如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数万人失去生命,2008年雪灾给电力部门造成供电中断,都是由于建筑物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可见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安全是多么的重要。建筑结构抗震设防要求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建筑物应具有不同程度的抵抗能力,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样一个设计思想,严格按《抗震规范》:重要性不同的建筑物抗震要求不同。

2.2加强施工控制质量

如何控制项目质量,一要做到明确企业确定的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要使企业质量验收标准高于国家验收标准。二要严把材料质量关。甲乙双方采购的材料都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含环保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材料验收制度。三要确保主体结构质量。主体结构质量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和安全.关系到每个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主体结构质量。四要重视装饰质量。在施工装饰阶段。一定要克服质量通病,搞好细部处理,在装饰水准上下功夫,要有创新和特色。五是要抓好关键部位施工。如对房屋建筑中的地下室、一层、顶层、屋面、卫生间以及楼梯走道都是关键部位,人们不常去的地方,往往是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因为它既是施工的难点,又是检查的重点,更应引起重视。

2.3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制度

落实并完善与工程施工相关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文件等的要求。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贯彻落实技术责任制度,技术责任制度要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防止和杜绝施工过程中再出现责任不清楚或者无人负责的现象。还可以以此激发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创作性。还要完善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的制度。要有组织、有领导、有序地进行图纸会审,未经会审或会审中存在问题的图纸不得用于施工。技术交底的工作要分级进行、分级管理,以使得全体操作者对工程心中有数,避免盲目施工。对于特殊的、重点的工程,技术交底要更为详细。技术档案的管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施工单位保存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技术档案,二是由建设单位保管的竣工资料部分,这两部分都必须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搜集、整理和归档。

3、建设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实现资源优化发展

3.1未来建筑应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概念,利用科学先进技术,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是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耗能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 33%,落后发达国家20年。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其中用于建材生产的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 12.48%。建筑节能不仅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关系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注重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更考虑到蕴含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以及钢材、铝材这些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为实现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培养建设绿色工程技术。

3.2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实例分析

以广州亚运馆(又名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其建筑室内采光 为例

体育场馆根据比赛用途不同对室内采光的要求也不同,综合体育馆赛时对采光要求较高,部分项目可通过智能采光系统和室内照明来调节。同时,为了改善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采用反光板、棱镜玻璃窗等简单措施,设计考虑了采用导光管(后因各种原因没实施)等先进的自然采光技术将室外的自然光引入室内,改善室内照明质量和自然光利用效果,75%的室内空间采光系数>2%,并有防眩光措施。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关系工程质量和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对工程施工阶段各种问题进行管理,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占斌.试论强化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途径[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