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8篇

时间:2023-03-14 15:03:43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1

而事实上,这样的论坛确实能使人文社科各领域的专家获得不同的对话经验,那是一个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始的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山水社会”,而后又得到中国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和浦东艺术基金资助并在重庆、西安、上海、北京四个城市巡展的项目,在最后一站北京山水美术馆巡展时,喜玛拉雅美术馆联合北京大学举办了论坛,“山水社会”这样一个拼贴词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理论中交叉着并从不同角度引发讨论,而且形成了一个“山水社会”的论述框架和各个学科侧面。

“山水社会”作为一种课题设置在它开始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山水审美的传统话题,它是一种艺术社会学的展览实践,虽然跨学科是现在学科的一个常态,但合作起来似乎不太容易,也有以跨学科的名义做的论坛,但邀请的专家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谈论自己的话题,也只能被看作各领域的专家在呈现自己的成果,“山水社会”展览由于将“山水”与“社会”拼贴在一起,而把讨论的主题集中到一点并使其讨论的范围变得多向起来。

在美术馆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当代美术馆自身的努力,更多地呈现出前卫艺术理论的第一线平台的角色,而自从前卫艺术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艺术与政治的边界后,艺术的跨学科成为了常态,而让美术馆的论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活跃地可以不讨论艺术而讨论社会、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中的所有的问题,其实对每个专家来说,各自为政很正常,他们都是自己的专业深度并成为不断往深处挖掘的专家,学科之间的分割在学院系统中依然有着惯性,各学科话语权上的制约而或多或少影响了不同学科交叉的可能性,除非是那些以课题方法组合起来的专家小组变成了跨学科小组,但这样的小组组建起来又不很容易,这个时候美g馆倒像是一个中枢,把他们的不同话题组织起来并且在同一个平台上自由交流,艺术的跨学科正成为各专家的油和召集理由。

“山水社会”主题展作为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的主打学术项目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它在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里做了不少的跨学科努力而逐渐到了2015年真正确立,从沈其斌馆长到王纯杰馆长都围绕着这样的跨学科的思考而在项目中持续性思考地展开,也是这个美术馆创办人戴志康文化思考中的逻辑结构的建立。我在十几年就开始提出的:美术馆不只是审美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讨论社会问题的场所论点也在这样的美术馆得以实现,艺术首先是介入社会,艺术语言是介入社会后自带出来的结果才是波德莱尔式的现代性起点。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2

十分幸运的是,喜剧美学工作者学术、艺术的春天和我们民族复兴的春天重合了:喜剧美学学科化、实践化、产业化的30年和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30年重合了。

中国的喜剧美学工作者是与改革开放共生、共长、共荣的一代人,我们这些人真正的人生、真正的事业、真正的追求,都是在这30年间开始的,也是在这30年间完成的。这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机遇,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

为“喜剧美学”定名

1979年,改革开放的大潮起于青萍之末。时任西安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史教师的我在该校和陕西外语师专接连开设了《论幽默》的讲座,意外地发现,人们天天都在念叨的“幽默”竟然是一个问津者甚众、潜心研究者极少的学术盲点。我隐约感到,一个崭新的学科正在从林立的学术壁垒中向我招手,于是放下心爱的语言学和翻译学研究,转而潜心钻研起这个陌生而顽皮的审美对象来。

1982年底,在我那间12,5平方米的斗室中,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探讨喜剧理论为宗旨的“喜剧沙龙”。其成员除了我这个负责“宣布开会”和“提供茶点”两大任务的“龙头”外,还有时任省作协编辑的王愚、市曲艺团团长李天成、外联董子竹、陕角戏演员石国庆、雁塔区教师王幼贝、公路学院助教冯玉珠、西北大学学生闰广林等。

一年后,以沙龙为基础,在省社科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跨单位的“喜剧美学课题组”,成员包括省内外7个单位的数十名研究和创作人员。

一次沙龙聚会,董子竹眉飞色舞地大谈他对“歌颂相声”的高见,一连重复了十几次“喜剧美”。我突发奇想:为何不在其后缀上一个“学”字,使之成为“从美学高度研究喜剧的一门学科”?一经提出,即获各位“龙员”的热烈赞同。才思敏捷的董子竹连连叫好,并立即从若干方面条分缕析地论证了“喜剧美学”这一定名的“科学性”、“唯一性”和“优越性”。于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学科定名)终获解决,“喜剧美学”呱呱坠地了。

文学评论家白烨曾对此给予这样的评论:“‘喜剧’与‘美学’这两个名词的连接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思维。它即使具体的幽默理论上升到美学的层次和高度,又使美学理论增加了连接艺术实践的一个新门类,在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上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可能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研究和中国美学领域里少有的几个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建树之一。”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喜剧美学’以其体系性、延展性和大众性成为我国喜剧研究领域的一朵奇葩”。

喜剧美学的学科化

如果说,1979年到1985年是喜剧美学的酝酿期,那么,1985年到1999年则是其初创期。中国喜剧美学的创立与成形。基本上是在这15年间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成绩就是喜剧美学的学科化。

在此之前,国外虽然已有“喜剧理论”(前苏联)和“幽默学”(西方)的研究,但是由于“喜剧”这一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种种特殊性,使其研究的难度增大,加之古今中外大多数美学家对喜剧远不如对悲剧重视,因而造成了喜剧研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至今尚无定论,致使“喜剧”成为一个理论上很不完备,甚至相当混乱的美学范畴。

“幽默”一词早在上世纪初就已引人中国,但多年来我们对幽默的理论研究始终未能形成气候,缺乏学理性,没有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中国当代美学界对喜剧美学涉足甚少,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哲学、美学研讨会都很少讨论喜剧,而文艺界有关“喜剧”的讨论又往往是将它作为一种戏剧类型来研究的。因此,将喜剧美学研究学科化、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喜剧美学理论体系,便成为一项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创新工程。

通过长期探索,目前,喜剧美学的学科建设已初步完成。出版了十余套丛书、百余部论著、译著和编著,发表了千余篇论文和评论,大体上形成了这样一个体系性的理论构架:“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为指导,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相结合,以‘丑’(不谐调)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贯穿线索,以喜剧各分范畴(幽默、讽刺、滑稽、机智、揶揄、怪诞、荒诞)的谱系图及其形式规律的研究为重点,以‘幽默’和‘肯定性喜剧’为突破口,将纯理论研究与指导喜剧创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喜剧美学的学科化、实践化、产业化结合起来,把‘喜剧美学’作为‘范畴美学’的一门独立学科来构建体系,尝试为中国美学走出‘怪圈’探索一条新路。”

在探索喜剧美学学科化的过程中,成立社团和开展研讨是推动其加速发展的两个轮子。从省级喜剧美学研究会(陕西、广东),到地、县研究会(延安地区、延川县),再到全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从四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到一届国际研讨会,再到几十次地区性研讨活动,“结社”之旅尽管筚路蓝缕。却为联络同道、加强交流、深化研究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仅奠定了喜剧美学在中国美学界和艺术界的一席之地,同时也确立了陕西在全国喜剧美学研究中的排头兵地位。从陕西到全国。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一个喜剧美学的学术体系逐渐形成。

1986年底在西安南郊小寨饭店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将永远珍藏于陕西学人的心底。当这一年的日历只剩下最后4张的那一天,我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向来自祖国各地以及海外的近300位与会代表郑重宣布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成立,顿时大厅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的眼睛湿润了。辛勤的耕耘终于拓出一片绿洲,秦砖汉瓦之间终于伸出一枝现代文明的红杏,失落多年的文化中心地位终于回归古城西安!

喜剧美学实践化

同社会科学的不少学科相比,喜剧美学有一个不会被人误辨的特点。那就是从创立之日起即与艺术实践相依为命、互为载体,努力实现喜剧美学的实践化。为此,喜剧美学工作者在组织学术攻关和开展学术活动中,力求使喜剧美学理论最紧密、最直接地联系喜剧艺术实践。我们不仅将关注喜剧的审美效果(引发笑声)与重视喜剧的生成过程(造笑方式)结合起来,将对喜剧的创作主体(创造者)和对审美主体(接受者)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尤其重视将理论研究成果与当前生动鲜活的喜剧艺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喜剧理论从书斋、课堂走向舞台、荧屏,让艺术实践检验、完善喜剧美学的一系列结论和原理。

几十年来,我们组织省内外的研究主体,对喜剧电影、电视、话剧、戏曲、相声、小品、漫画等多种喜剧艺术门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评论,并与中国视协、陕西省及西安市的电视台、省市文化厅(局)等单位协作,创办了“中国喜剧电视节”、“西安、沈阳、武汉三市小品赛”、“陕西省喜剧小品电视表演赛”、“陕西省戏剧小品大赛”、“西安市喜剧小品电视大赛”等数十种喜剧比赛、表演和评奖活动,推出了郭达、杨蕾、李琦、石国庆、刘远等具有全国影响的喜剧表演艺术家:由二群、冀福记等著名喜剧导演以 及吕宏强、赵安、王真、霍秉全等编剧的《产房门前》《大米与红高粱》《张三其人》《怎么了》《出国》《开会》《送红包》等脍炙人口的喜剧作品。

喜剧美学的学科化与实践化的紧密结合,不仅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和活力,有效地拓展了我们的研究空间和思维空间,而且大大地扩展了喜剧美学学科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学术界以外的社会各界和广大老百姓更多的还是通过我们对喜剧小品、相声、喜剧影视创作的指导、评论、研究得以了解喜剧美学的。

在喜剧美学走向实践化的过程中,喜剧小品首当其冲。我们以喜剧小品为突破口,不仅使陕西的小品走向全国。同时也使陕西的小品理论乃至喜剧美学理论乘着喜剧小品的直通车走向全国。

迄今,我还清楚地记得。1989年末于天津召开的“‘南开杯’全国业余话剧小品邀请赛”上的一幕。座谈会上。我代表陕西代表团系统地阐述了我们对喜剧小品的观点,随后几位评委相继发言,众口一词地提出了质疑。《天津日报》记录了这场论争:“中华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陕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陈孝英认为:小品应以反映生活的片段为主,注意选取巧妙的角度,通过瞬间的碰撞效应而产生反响。小品不应拉开大戏的架势,也不应是浓缩剧和独幕剧。”“大多数专家在座谈会上认为。限定话剧小品的艺术形式式样还为时过早,各种形式都是可以采用的”。后来评委之一的赵路在《文艺报》上发表了本次赛事的述评,明确指出:“话剧小品既不是微型话剧,也不是话剧的浓缩。”

经过喜剧美学理论工作者和喜剧艺术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目前,陕西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喜剧之乡”和“喜剧小品重镇”。这既是喜剧美学实践化的标志,也是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成果。

喜剧美学产业化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喜剧美学进入了自己的拓展期。如果说,此前20年的主要任务是喜剧美学的学科化和实践化,那么,后10年探索的主要目标则是喜剧美学的产业化。喜剧美学学科化的标志是构建学科体系,实践化的标志是推动喜剧艺术繁荣,而产业化的标志则是打造喜剧美学产业链。

何谓“喜剧产业”?它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门类,是将喜剧文化元素产业化,以其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的产业。所谓“喜剧文化元素”,是指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领域中能够使我们产生具有审美价值的笑或能够在人们心底引起乐感的表情、体态、姿势、动作、情景、语言、文字、画面、音响等。从美学样式上讲,主要包含七个分范畴,即幽默(狭义)、讽刺、滑稽、机智、揶揄、怪诞、荒诞。

如果说,喜剧美学学科化的使命是把“幽默”从一种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段升华为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美学观念和人生态度,那么,喜剧美学产业化的使命便是把“幽默”从一种艺术创作、美学研究的对象转化为一种商业运作的对象,从愉悦人类的手段转化为富国强民的武器。通过产业化,可以使喜剧美学理论走向市场,变成生产力,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学术研究和艺术探索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将喜剧美学这样的人文学科的学术理论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比自然科学困难得多,也比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学科艰难。要使喜剧美学走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喜剧美学理论本身往往很难直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此必须首先将喜剧美学理论与喜剧艺术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喜剧艺术这一中介,向喜剧产业化进军。也就是说,喜剧美学学科化与产业化之间横着一个中转站,那就是喜剧美学的实践化。

10年来,一批喜剧美学理论家和艺术家怀着探索喜剧美学产业化的使命和激情,转变观念,改换思路。开动脑筋,努力寻找本学科与社会需求、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在喜剧美学产业的若干领域中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在央视和陕西的地方电视台创办栏目,拍摄喜剧电视剧、幽默系列剧和幽默专题片,出版幽默读物和报刊,承办喜剧比赛活动,组织喜剧新作巡演,为陕西乃至中国的喜剧产业化进行了投石问路的探索。

喜剧美学永远年轻

1986年12月,我曾经在第二届全国喜剧美学讨论会的主题报告中预言,本世纪最后十多年到下世纪初。中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将会出现一个“喜剧化”的趋势。后来的实际发展验证了这一点。继1980年喜剧小品红遍全国以后,从1990年起。喜剧影视、贺岁片、喜剧话剧、漫画、动漫、幽默短信、“恶搞”、商品幽默等也相继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和艺术创作持续不断的热点。图书出版界也紧追不舍,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幽默图书热”。据不完全统计,新世纪不到lO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的喜剧、幽默类图书(含理论著作、通俗读物和文艺作品)至少出版了上千套,而上世纪后50年出版的总量也未必能够达到这个数字。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3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不足;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39-02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切的体会到,美术课堂教学不仅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视,而且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美术这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据此展开论述,希望在解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欣喜地看到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仅影响了教师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打造高质量的美术课堂。

1.1 理论知识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机械性。美术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绘画,而且需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开设的美术课,既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涉及到绘画,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而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明显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情况,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美术学科学习,如果不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1.2 课堂教学的气氛不够活跃。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尤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更要注重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美术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创新意义的学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而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活跃,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有效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点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机械性,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1.3 课堂教学方法不够丰富。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小学美术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自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较之于传统美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种多样,然而依然难以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课堂教学方法依然相对比较单一,既不利于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1.4 学生到大自然实践的机会不多。美术是一门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学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同理,学生进行实践也十分重要。创新是美术的灵魂,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应该反应不同的时代主题,时代是发展的,因此美术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十分重要,让学生就学习的知识点展开绘画活动也十分重要,然而到大自然中进行创作也十分必要,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才能有更多创新的灵感。而目前小学生到大自然中写生的机会较少,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与培养。

2.解决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不足的有效策略

上文对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为了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也为了通过美术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这些不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目前存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2.1 提高理论知识教学的灵活性。针对目前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存在机械性的情况,教师应该提高教学的灵活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的绘画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教师在提高美术理论知识教学灵活度的过程中,还要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指导,绘画水平是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因此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绘画引起重视,还要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

2.2 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美术这门艺术的教学来讲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该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呢?教师应该将多种有助于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一些小学生十分喜欢的动画片形象展示出现,然后让学生分析该如何绘画,这样学生就会感觉美术课堂教学十分有趣,自然学生的身心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也就显得十分活跃。

2.3 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不管进行哪一学科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都显得十分重要。对于美术这门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美术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使抽象的知识点,形象的展示出来,既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绘画活动也对学生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4

[关键词] 美术教材教法 课程设置 专业素养

《美术教材教法》是高师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师范生学习美术教学基本原理、掌握美术教学技能技巧以及从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对教师素养的分析和研究已有很多,如马超山、张桂春从动力系统、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教师的素养结构模型。曾荣光在这类研究中把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特质归纳为“专业知识”和“服务理想”。叶澜认为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林瑞钦则认为教师专业结构应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教育专业知能和教育专业精神。以上述观点为基础,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知识方面,包括较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美术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等内容;(2)能力方面,包括美术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与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等内容;(3)专业精神,包括高度的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的仪表风度等内容。

高师设置《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与提高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具有相关性,但缺少围绕着这一相关性所做的调查研究成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于2008年3月至5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省64名小学美术教师的调查,旨在以真切地把握现实情况为基础,提出更为切合实际的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改革方案。

一、调查结果统计说明

(一)关于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认识方面包括5个问题:

1.问卷调查中问题1“你在高师学习时,学习过哪些课程?”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2.5%的教师在高师学习《美术教材教法》课程,占25%的教师学习过《美术教育学》课程,占12.5%的教师没有学习过任何有关美术教育理论的课程。

2.问卷调查中问题2“你认为《美术教材教法》课程对你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有帮助吗?”的统计结果表明,占24%比例的教师认为在高师学习的美术教材教法课程对自己的工作帮助不大,占12%比例的教师认为没有帮助,占64%比例的教师认为有帮助。

3.问卷调查中问题3“你在高师学习时注重哪一方面知识或技能的培养?”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8.75%比例的教师在高师学习阶段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占18.75%比例的教师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占12.5%比例的教师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当提到美术专业时,在大部分教师的思维中,最凸显的就是技术层面,例如,素描画得如何?色彩画得如何?大部分师范生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专业而忽视师范性。

4.问卷调查中问题4“如果你有进修的机会,你会强化哪方面知识或技能?”的统计结果表明,占18.2%比例的教师希望强化美术专业知识,占22.7%比例的教师希望强化专业技能技巧,占31.8%比例的教师希望强化教育教学能力,而占27.3%比例的教师希望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这说明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了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欠缺,因此,如果有机会进修,他们会更注重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

5.问卷调查中问题5“你希望学习《美术教育学》吗?”的统计结果表明,占93.75%比例的教师认为《美术教育学》可以提高教育研究能力,可以衔接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并对工作有帮助,只是占6.5%比例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二)关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包括以下9个问题

1.问题6“你认为小学进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标准改革对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内容有无影响?”的统计结果表明,占87.5%比例的教师认为小学正在进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对《美术教材教法》课程设置有影响或影响很大,占6.25%比例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关系,而占6.25%比例的教师则表明不了解。这说明大部分小学美术教师都能认识到《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的推行为新时期基础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也为《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方向性启示。

2.问题7“你认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的统计结果表明,占55.3%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美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占17%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占14.9%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占12.8%比例的教师认为应该具有教育研究能力。

3.问题8“你认为以上这些专业素养是何时培养的?”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具备的专业素养都是在工作后培养的,占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素养大多数是在工作以后培养的,占12.5%比例的教师认为是在高师学习阶段培养的。

4.问题9“你认为以上这些专业素养是何时培养的?你想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统计结果表明,占50%比例的教师都通过实际教学工作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占25%比例的教师想通过到高师学习该门课程来提高教学能力,而希望通过阅读教育期刊,报纸和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能力的小学美术教师则各占12.5%的比例。

5.问题10“你对自己目前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评判是?”问题11“你工作以后和参与课题研究的数量?”的统计表明,占68.75%比例的教师是为了评职称才进行教育研究,占1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善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占12.5%比例的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只有占6.25%比例的教师论文数量更多一些。

6.问题12“你打算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统计结果表明,占50%比例的教师希望通过进修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占25%比例的教师打算通过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来提高科研能力,占18.75%比例的教师想通过阅读学术期刊来提高科研能力,另外占6.25%比例的教师则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7.问题13“你认为《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性?”的统计结果表明,占75%比例的教师认为有相关性或相关性很大,占25%比例的教师认为两者没有相关性。

8.问题14“你认为自己是否具有专业发展和更新的意识?”的统计结果表明,占62.5%比例的教师具有专业发展和更新的意识,占37.5%比例的教师则没有这种意识。这说明部分小学美术教师不注重自我学习和提高,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使命感以及追求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所提倡的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是不一致的。

二、调查结果的原因

(一)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培养计划存在问题

1.《美术教材教法》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高师《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总课时一般为34节或36节,而素描、色彩等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超出该课课时约80%的比例。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效仿美术学院,过多的注重美术技能,在狭窄的专业领域里孤立地讨论技术问题,并以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往往漠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导致师范生对教师专业培养概念的淡化。

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根据现代教学评价理论,学生的美术学习历程与美术课程内容同等重要。但是从目前的课程实施来看,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成绩而轻实际能力、重卷面测试而缺少质性评价等现象。把单纯的考试作为了唯一的评价方式,使考试成为指挥教学活动的“指挥棒”,这是非常片面的。

(二)师资力量不强

《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任教的教师虽然来自本科师范院校,都经历过师范美术教育课程,但是一部分美术教师从心里漠视美术教育类课程。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不熟悉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脱离了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三)小学美术教师对《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不够重视

将《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必修课是具有科学道理的,但是,有一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高师读书时没有认真地学习该课程,工作之后,虽然知道自己教学缺乏理论指导、教学能力有待改进,也了解自己缺乏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但却不清楚该从何入手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笔者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性质

李力佳教授认为,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角度分析,美术教师的专业教育具有“双专业性”,它既是艺术学科教育,又是教育专业教育。《美术教材教法》课程既是理论课程,也是研究小学美术教学原理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课程,具有双重课程性质。

(二)高师院校应该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

高师院校该课程应该配备博学多才、业务精湛,并具有小学美术教学“临床经验”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任课教师;适当扩大课程内容,拓展《美术教学论》、《美术教育学》等上位学科的内容;增加该课程的课时量,尤其要增加实践部分的课时量,并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有机地、全方位地结合;注重改变过去“考过即忘”的陈旧方式,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对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师范生在工作后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师范生应该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

师范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懂得自己不仅是美术生,更是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对《美术教材教法》等教育类课程的重视,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教育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科研知识,为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提高对该课程的重视

小学美术教师身在教学第一线,担负着培养祖国花朵的重任,因此必须不但完善自身专业素养,具有现代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以及多元文化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并且有与上述理念相吻合的美术教学技能。因此就必须不断学习最新的美术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使自己学不仅成为美术课程的实施者,也成为该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

总之,高师设置《美术教材教法》课程与提高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美术教材教法》课程的学习,能使小学美术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提高小学美术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迎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顺应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超山,张桂春.教师素质结构模型初探.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9(4).

[2]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阐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1984,(1).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5

关键词:新课标;美术学;专业化;多元化;生态化

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感性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使得美术师资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高师美术教育是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其美术教师塑造能力对我国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当前随着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发,以其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以及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美术基础教育体系,它要求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改变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因此,必须对美术专业师资培养进行新的定位,以符合新课标相关要求。文章结合新课标相关内容主要从专业化、多元化、生态化三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1 专业化

专业化是指人才培养计划要强调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专业性。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古有韩愈《师说》云:“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不能容忍主观随意性,不许太多的非理性成分,需要有尽可能全面的知识,教给学生的主要是‘道’而不是‘技’。”[1]

美术学(师范类)美术教育主要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不是以培养美术工作者或者画家为目的。作为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如果不具备美术教师的专业性,岂不形同虚设!可就当前情况而言,师范特点和面貌被淹没:“重技轻理”;“重艺轻师”;“培养方式简单化”;教学内容和中小学(尤其与《新课标》)的实际差距相去甚远。美术圈最引人注目是美术家,而非美术教育家,无论是任职、晋升,多是靠绘画创作的作品,而非靠所教学生的素质来提高。长期以来形成一种这样的观点,创作(科研)是实的,可以质变的;教学是虚的,不容易被人发现;美术家就是教育家的误区。导致师范美术教育偏离了原来设定的目标,在做与专业美术院校相同的事情,无法体现其“专业性”。再加上市场化实施以来,现在美术学(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一是中小学美术教师职位渐趋饱和。二是毕业生专业能力欠缺,不能满足社会所需,适合自己的岗位少,毕业生都希望找个理想的工作单位。导致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出现两个就业取向的极端:一是想成为美术家,根本不屑于美术教育。二是成为美术教师,可学习需求无法满足。或者还有些除了报考研究生,首选单位便是美术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纸杂志社等,可这些岗位都还有专业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来竞争。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如何体现其专业性?

首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大部分学生应该明确自己是当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要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艺先做人,人奇格自高。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2]现代著名美术大师及教育家潘天寿先生也多次强调:“心正者,人之思想道德品质也。文学艺术,乃艺术家人格思想感情之反映,艺术家思想正,志向大,胸襟宽,眼光远,则画品必高,成就必大,余谓笔正则画正,心正则笔正,人格方正,画品必高,人品不高,画品低劣。”[3]其次,作为未来的中小学美术老师,必须先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端正人生态度,使之养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道德情操。再者,加强文化修养,增强人文内涵,培养具有“既精通专业,又善于发挥专业特点;既熟悉理论,又富于实践精神;既了解世界,又明了国情和社会需求;既通晓历史,又善于实际应用等这类全面综合型的人才”。[4]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课程设置不一致,或者缺少紧密的链接,我们培养出的教师怎么能够胜任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工作呢?因此,相对于新课改,课程设置必须有相对应的专业基础美术教育课。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专业性应该体现为培育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人才培养计划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需要紧密相结合,做好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的链接。

2 多元化

“多元”是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 具备“多元艺术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其实施的根本保证。高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生源基地,必须实现同基础美术教育在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等多方面的衔接,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打破大学课堂的枯燥乏味,积极构建多元艺术课堂,使培养目标多元化。

《新课标》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美术及其教育功能,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未来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设计课程思路,使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加丰富和开放。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是此次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以往课程知识过于单一、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现象,使其更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事实上,如今高师美术的课程设置正往“多元化”这一趋势发展,高师美术课程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1)绘画类课程:除素描、水粉等基础课程外,还设中国画、油画等绘画专业的所有内容。绘画类课程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美学素养,具备了这些素养也就不难在设计领域中施展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2)设计类课程:对设计专业来讲,更注重基础内容,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另外还增设了《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程来迎合中小学美术课程内容。(3)理论类课程:包括艺术理论和教育理论两大类。艺术理论课是指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知识面覆盖广。而中小学美术课程论这两门教育理论课,则是高师美术教育的必修课程。(4)尤为关注教育实习课,它是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融会贯通,是一次理论与应用的有效结合。

再者,《新课标》开宗明义道:“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要求具备深厚文化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的“多元化教师”。因此,在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设人文课程的比重,有针对性地为美术专业学生开设哲学、美学、历史、文学等饱含人文思想的课程,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例如,潘天寿先生就在教学中增设了文学诗词、书法鉴赏等课程。他要求美术系的学生学习时间的比例是“三分读书,一分写字,五分画画,一分其他,并鼓励师生多读书,多写文章,注意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5]

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美术学(师范类)专业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目标“多元化”,试行弹性学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基本的教学模式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6]

3 生态化

《新课标》强调美术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促进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确定崭新的生态课程观。“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便是生态化课程的体现,亦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早在2002年滕守尧先生在《艺术与创生》中就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强调“生态式教育史一种既符合人类深层无意识二元对话的生态模式,又符合整个自然的二元对话模式的教育。”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生态关系,提高这一门课程的趣味性和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新课标》理念所体现的便是一种趋向生态化的课程。它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链接接点,设计出生态式的美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在课程目标上致力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注重一致性和差异性的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意识与潜意识的统一,以及注重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在课程内容上非常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强调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扩展课程发展的空间,谋求‘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和谐与统一;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与沟通等等”。[7]从目前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看,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各门艺术之间的综合,意在强化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媒体之间的联系。二是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强调各艺术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8]形成一种互通、互补的艺术生态关系。课程设置要从本质上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向人自身回归。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激发、相互提高、互补和互生的生态关系,培养出真正具有智慧的“开放型专家”。目前,高师美术学(师范类)专业已逐渐建立了多元、开放、生态的教学课程体系,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美术教育培养目标,体现美术学科的生态性,融合各专业知识之间、知识与自我之间的生态关系,培育出具备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151.

[2]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15.

[3] 卢.潘天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48,144.

[4] 杨菱菱.以通识教育理念贯穿高师美术教育[J].四川戏剧,2009(5):142.

[5] 邓白.潘天寿评传[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8:33.

[6] 海晓龙.当前高师美术教育的几种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6

影视教育论文2200字(一):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當前,影视教育作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重要补充,已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影视教育融入义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的实际落地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关于影视教学开展的形式和内容,简要分析当前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旨在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勉。

关键词:影视教育问题对策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分析

笔者以“影视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平台进行搜索,近三年与小学影视教育有关的论文共9篇,虽然文章数量不多,但结合我校影视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还是能从中发现和总结出现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影视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的问题与建议有着指导性价值。

1.影视教育多以“第二课堂”为主,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

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每周社团时间为每周二、四下午四点十分至五点半,有时还会因为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无法上课,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持续性学习,学习的深度也仅仅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同时,在与部分指导教师的交流过程发现,“教材”的缺乏也是阻碍影视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对于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而言,现有的优质影视教材乏善可陈,更不必说完整的课程体系。

2.教师对影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

笔者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曾经对学校部分教师,包括影视社团教师做过一次访谈,通过访谈可以得知教师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存在很大的片面性,总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教师认为影视教育只能作为正常学校教育的辅助手段,例如,语文课上根据课本知识改编的舞台剧,英语课上的情景剧等。第二,有的老师认为影视教育就是向学生播放电影,动画片,纪录片、学习视频等一些简单且肤浅的教育过程。第三,一些专业社团的老师在平时训练学生的时候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他们认为影视教育应该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制作能力,而对学生的艺术欣赏、艺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有所忽视,甚至是完全放弃,这也是很多学校专业社团教师在影视认知上存在的一个误区。

3.影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大多数从事影视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没有受过系统的影视知识学习,存在大量的其他学科教师“客串”影视社团教师的情况。例如,语文老师担任“校园课本剧”社团、“小主持人”社团、“诵演社”等社团辅导教师,音乐老师担任“形体表演”“影视配音”等社团辅导教师,科学老师

担任“道具制作”社团等辅导教师,还有一些教师开设的社团纯属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性不强。

二、小学影视教育的对策

1.加强“第一课堂”学习,构建实效影视教育课程体系

所谓实效,即开设的影视课程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例如,可以将小学阶段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对于初级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开设“形体训练”和“影视配音”课程,通过“形体训练”达到训练学生的形体仪态和简单表演的效果,而“影视配音”则可以让学生对影片中各种声音进行简单的了解和模拟训练。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影视欣赏”和“人物形象设计”等相关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思维期,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以上两门课的开设可以提升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内涵的挖掘和欣赏,对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人物形象设计”则可以训练学生在色彩和造型方面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具体的实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和理解。而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开设“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等方面的课程,此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之前都有很大的提升,“摄影基础”和“后期制作”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了解影视作品拍摄的过程、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拼接和加工,直到完整作品的形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

2.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夯实影视教育师资力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多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且还是选择性的“走出去”,尤其对于一些收费的活动会慎之又慎。面对这样的困境,笔者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多组织一些影视教育的交流和相关的培训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对影视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各学校领导的重视,这对学校影视教育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除了“走出去”,笔者认为还需要适当的“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影视教育开展的较好学校的教师来校进行经验分享,加强校级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扬长避短。此外可以邀请一些影视专家、学者、有条件还可以邀请一些名演员、名导演等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进行师生培训,这是能够提升学生影视素养最便捷的方法之一,提升学生对影视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学习影视的兴趣。如果能对口帮扶学校的加入,效果自然会更好。

最后笔者认为,伴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师生的影视素养。

总结

就目前阶段而言,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更显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本文所提到的问题与对策也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同行们更多的思考。

影视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影视教育模式比较三题论文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蓬勃发展,开办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迅速增加。除了老牌的影视专业院校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外,不少其他的艺术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也纷至沓来,许多综合性大学更是蜂拥而至。由于各个院校的基础、传统、优势及定位的差异,许多院校的影视教育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综合性大学的影视教育模式同专业艺术院校如专业美术院校的就不尽相同。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师资雄厚,拥有博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湖北美术学院也是一所湖北省属院校,全国八大专业美院之一,办学历史悠久,学术传统深厚,拥有硕士学科授权点,是一所典型的专业美术院校,在美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在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和动画专业,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主要集中于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宏观比较它们本科影视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学理性与艺术性

众所周知,中国近现代大学的理念与体制受西欧或苏俄近现代大学的影响。近现代以来,大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使命,一般都可以概括为探求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支撑大学使命的两大基石是钻研学术和崇尚理性。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和观念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显然,创建于1931年的湖北大学和1919年的湖北美术学院也是如此,都或多或少受其浸润。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学理化。所谓学理化,即学术化和理性化。学术化指的是知识的探究、获取、积累、传授和运用。在探索学术的过程中,概念、理论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不断地发展、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某一学科某一层次的学术体系。这一层次的学术体系既可以往上发展构建更高层次的学科学术体系,也可以往下细分衍生为学科学术体系。理性是一种归纳或演绎的逻辑思维形式或思维活动,其根本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化就是科学化。理性具有自觉性、被引发性、可预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1]学理化一直是大学象牙塔恪守的重要原则。

湖北大学在尚未创办影视相关专业之前,就已经在艺术、中文和教育等学科专业开设有关影视的课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影视学科的发展,湖北大学在其艺术学院下相继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影视相关专业。其实一直以来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希望同该校的其他学科专业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彰显自身的学科特色,追求艺术,推崇感性。同时由于湖北大学强大的学术气场、统一的管理体制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该校的影视方向专业也逐渐为传统的学科体系所同化,逐渐成为人文社科体系的一部分,同时根据该校的自身情况以及硬件条件,最后不得不采用所谓的“文化课”学科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管理模式和评价尺度,变得愈来愈学术化理论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相当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生影视理论的素养和学术规范的养成。“理论乃根本,乃原则。根本定,原则立,自能左右逢源,自由肆应。方法则随事而变,难以隅反也。”[2]该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提出:“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的艺术素养和复合型知识,具备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影视学科的理论、知识、技能,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适应当代社会影视发展需要,并具备一定研究能力,能继续攻读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学位的优秀影视艺术人才。”[3]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专门开设了多学时的电影理论、中外影史、影视剧作和影视鉴赏等理论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反省思辨、创造创新和学术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上,多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为主。在知识考核上,多以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为主。在招生上,既招录文史类、理工类考生,也招收美术类学生,对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高。毕业之际,学生不仅要求展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而且必须提交一份学术论文或报告。最为重要的是,正如对其他院系的老师一样,湖北大学对其影视专业的老师也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科研考核标准。在这种指挥棒下,湖北大学的影视专业强调学术研究、注重理论教学也就不足为奇。当然,我们对理论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隘。正如钱学森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成熟的学科一般要由基础理论、技术理论和应用理论三部分构成,影视学的理论也是多种多样的。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发轫于1997年筹办的动画专业。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以及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影视相关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分布在动画学院和设计系。由于学科特点,湖北美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专业美术教学与创作,追寻的是一种艺术至臻,不拘一格。即使在学科发展和评价体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在不少湖北美术学院师生观念里面,所谓的学术就是画画,就是艺术创作。他们无感于理论,崇尚感性,甚至主张“正像信仰的时代要受到理性的审判一样,现在,理性的时代要接受感情的审判”[4]。这种办学理念和学术风气也浸润到了其影视教育。当然这并不是说湖美不重视学理研究,而是说他们更偏重于感性艺术性。

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摄影与制作、影像媒体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赫然地写着——要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影视)艺术家”[5]。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有影视理论课程,如影视摄影与制作的《中外影史》和《电影理论》等,但相对而言这些理论课程数量少,课时量低,且多为专业选修;而专业艺术课程数量多,课时量大,皆为必修,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创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上,湖美的影视专业倾向于工作室导师制,让教师牵头组建教学创作团队,以影视创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主,辅之以理论讲授、影视观摩和小组讨论。在知识考核上,甚少闭卷考试和论文写作多以提交创作的影视艺术作品为主,并鼓励那种實验性艺术性的作品。在招生上,该校的影视专业学生都是美术类考生,经过了艺考的激烈选拔,对专业课成绩要求较高,而文化类成绩较低。毕业时,影视专业学生的毕业影视作品才是重中之重,而论文或报告要求相对较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艺术创作的积极性,湖北美术学院对教师的科研考核相对宽松,老师参展的影视艺术作品或展览,皆可换算为科研工作量,甚至予以重奖。在这种氛围下,影视专业广大师生看重艺术创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作为一所专业美术院校,湖北美术学院的学科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美术、设计和艺术管理等与艺术相关的学科上,其美术设计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其影视专业正是建立在其雄厚的美术设计学科实力之上。影视摄影与制作同摄影、影像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关系密切,作为一种特殊电影形式的动画其基础是美术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的基础也在美术设计。可以说,美术学科同影视学科具有先天的亲缘关系,具有较强的互通性,同时也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事实上,不少电影导演和摄影都是学美术出身的,更不必说美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了。同样是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湖北美术学院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这样的:“本专业将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育理念及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趋势,探索‘专业基础教学+工作室课题教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贯彻‘既突出专业艺术性的也强调专业实用性’的教育理念,在学生掌握了美术和摄影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以摄影为媒介的视觉设计语言表现,通过递进式的‘理论-技术-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创意应用型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相关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重点掌握数字三维制作的技术、VR互动技术”“熟练使用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各种器材与软件,如摄影器材、灯光器材、剪辑器材等,特别是要掌握三维制作软件与VR虚拟现实的实际应用”。[9]湖美的人才培养目标紧跟国际潮流,立足学科前沿,对学生的专业指向更为明确、具体和深入,一目了然。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湖美专门投巨资建设了摄影棚、影视后期制作实验室和VR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供该校影视专业学生学习和创作。该校影视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专业素养、艺术审美和动手能力普遍较为彪悍。

不难看出,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优势在于其综合性,由于它囊括众多的专业学科,拥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相对全面,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发展后劲较为充足。当然具体到影视教育,其缺陷也非常明显,正如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那样,眼界开阔,知识面广,适应性强,但大多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似乎什么东西都懂一点,但什么东西都不精深。而专业性艺术院校的优势恰恰弥补了综合性大学的不足,其影视教育的专业性、艺术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悍,毕业生可以马上上手工作,不少都成为业界的行家里手,其工作是非专业人士难以替代的。此外,艺术专业院校教育传统厚重,艺术氛围浓郁,师生比例较高,教学管理也是围绕艺术教学展开,十分有利于集中优势进行影视教学。例如,按照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学模式,全体大一新生必须接受一年的專业视觉基础教育,然后展开各自具体的专业教育;每天课程安排上,大一大二学生每半天学公共课文化课,每半天学专业课程;大三大四后全天学习专业课,而且每天只学一门课程等等。这种集中“大量连续时间”的教学模式,显然比综合性大学影视教育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方式要科学合理有效。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哈罗和克拉斯沃尔曾提出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们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6]按照他们的知识分类理论,显然湖北大学的影视教育越来越侧重于认知领域的知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对后两个领域的观照;湖北美术学院的影视教育则强调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感性、艺术和技能学习,疏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这都是有所偏颇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有助于观照湖北大学和湖美的影视教育异同。他认为人有七种智能,即逻辑-数理智能、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7]一个人的这些智能只有和谐平衡发展,他才能全面健康地成长。但当今理性化的技术社会往往偏向于前两种智能,而忽视其他智能,这给个人及社会全面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当然,忽视前两种智能的教育也是失之偏颇的,甚至是愚蠢的。

二、综合性与专业性

在影视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各校影视专业因校制宜,依托各自的办学基础和优势进行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方是明智之举。显然,湖北大学和湖北美术学院在这方面也有所作为,可圈可点。事实上,影视学科是一个交叉性学科,表现出典型的综合性特征;而另一方面,影视学科的专业性也相当强,需要接受系统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体现了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从许多角度来看,影视都是一种特殊的综合体。从媒介性质角度看,影视是一种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装配起来的集艺术、娱乐和教化功能于一体的媒介手段。从作品的接受方式看,影视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从作品的存在方式看,影视是三维时空艺术,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一维时间艺术,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从作品完成过程看,影视是由剧作、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照明等各艺术或技术的专业共同参与的综合艺术。而另一方面,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剪辑和照明等都非常专业,需要专门的学习训练。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影视艺术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既在广度上即综合性上有要求,也在深度上即专业性上有标准。

湖北大学是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涵盖12个学科门类,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斐然,人才培养突出。在影视教育中,湖北大学充分发挥了其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譬如该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本专业旨在培养博学而笃志、求新而笃行,掌握影视学的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核心知识,具有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创作方法、电脑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涉及影视的文化创意、新媒体文化和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从事与之相关的策划、创意、设计、制作、编辑、管理和传播工作的高素质创意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艺术、人文、电脑知识,具备跨人文、艺术、科学领域的复合知识结构;了解专业相关的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掌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展开专业创作、制作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了解影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方面的一般常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的专业创作及研究方法,具备在艺术、人文与科学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能独立或合作完成影视作品的创作、策划、开发、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显而易见,湖北大学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其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亦是如此。湖北大学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门成立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学院。该校影视专业的学生除了专业课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选修文学、法律、管理及计算机等方面的课程,努力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复合型影视人才。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7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三届年会于1988年1http://0月7日—11日在北京昌平爱智山庄召开,到会27个省、市、自治区的美学工作者一百七十余人。

关于美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有论者认为从一种“元哲学”的视角看,各门学科,特别是广义的哲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可以大体区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层面。即事实的层面、认识的层面、陈述的层面。第一个层面的美学是关于审美事实的美学,它把审美事实看成是物理事实、心理事实或人文事实中的某一元的事实,通常都以某种哲学的本体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第二个层面是关于认知的美学,它把与美学有关的事实看成是被认知着的事实,通常都以某种哲学的认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第三个层面是关于陈述的美学。通常以某种语言哲学作为自己的基础。有的论者主张,从美学的功能出发,提出美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然需要,又是人的生命发展活动的动因之一,而且是人建构自身,使人日益摆脱动物界,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手段,美学就是“人的建构学”。因此,美学将由“说明科学”变为“行动科学”。有人指出,目前美学存在“一冷”“一热”,服装美学旅游美学等热,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冷,要绕开美学基本问题是不可能的,那会导致美学的失落。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WWW.133229.cOM这审美关系实质是情感关系,情感与形式的关系是美学的基本问题,它包含美学的一切秘密。有的论者认为,新时期美学多元并进的热潮开始转向反思时期,什么是美学这个元美学问题确实需要进行新的思考与研究,必须综合吸收现代新科学成果,哲学实践论和价值论以及文化美学、技术美学等多方面的思想和成果。不应只确定一个方面作为基点来做单向的研究。还必须努力整理开掘中国古代美学宝藏,加以现代科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整理、提高,融化到新美学中,变成现代中国的美学,保证它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个性。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有的论者提出,过去的研究偏于正统文人审美文化,而忽视了俗审美文化。从审美的发展来看,存在着雅俗两种审美文化,特别是戏曲、小说兴起以后市民审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种文化虽不精致,也不纯,但是其生命冲动,感情内涵大大胜过了文人审美文化。只用意、趣、神、韵来看戏曲、小说是片面的,需注重研究市民文化的特征,开拓中国美学研究的领域。

关于艺术美学,有论者提出,讨论艺术、艺术现象,只有放回到人类文化创造这一过程中,以文化创造和演进为背景,才有可能对艺术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领悟。过去的错误,正在于企图用一种抽象的表达限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以一个定义来做出肯定和否定,势必会对许多现代艺术、艺术表现感到不可理解和惘然。也有论者提出,在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开放民族的文化是人类历时性文化形态的共时性聚合,不存在“经济基础”与“文化形态”的硬性对应。因此,也不能把西方现代艺术冠以“资本主义的”而加以拒斥。同时,艺术品及艺术风格、流派存在时间的长短并非其是否艺术的标尺,其接受范围的宽窄也同样不是艺术的尺度。不存在大一统的定义,因此也无需因其并非大一统而反对和避免下定义。有论者提出,现代生活、现代艺术中许多

转贴于 http://

东西,还在我们的美学视野之外,这是摆在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展美学界年轻一代优势的地方。也有论者认为新时期美术是艺术创作突破在先,理论随之而来。电影艺术是在电影新观念讨论的影响下,有新的开拓。对整个艺术创作来说,艺术美学理论不应停滞,应该超前。

关于技术美学,有的论者认为,它的根本任务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解决科技与人文所发生的冲突,使人造物和人自身达到新的和谐,建立真正属人的世界。从人类发展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有前途的学科。从当前我国的商品经济、沿海发展战略来看,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一方面进行技术美学的研究和译介,一方面要同企业的产品设计、劳动条件和环境美化结合起来,为社会创造http://经济效益,向全社会展示美学实际运用的力量。也有论者指出,技术美学作为应用美学学科有其特殊的对象和范畴结构。把产品作为技术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产品在宏观的文化层次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对器物的文化选择是通过生活方式作为中介的,反映出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微观上存在产品功能结构、形式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对产品功能和审美形态的分析可以为美学基本原理提出新的启示。如功利与审美的关系,形式美的根源以及审美发生学问题等。技术美学理论可以通过产品语言的分析为设计提供直接的应用。

会上谈到美学学科在国际交流,在与台、港和海外华人学者交流的现状,更预示着广阔的前景。

小学美术学科论文篇8

一、关于美育的观念变化和实践

2016年全面贯彻实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15〕71号)》,理论阐释开始深入,而从上而下的实施措施也见出成效。首先是教育部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决定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工作,从2016年起分批次与各省(区、市)签订备忘录。 8月29日与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山东、重庆、四川、甘肃等8省(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以此推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协同推进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机制。按照新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言,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意义重大。根据备忘录,教育部将对8省(市)在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美育教研科研、全国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全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建设、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美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建设和乡村美育教师培训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倾斜。

这一年,对于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的认识正不断深入。在时代教育不断发展并走向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具有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全国不少教学机构相继成立美育研究中心,如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美院等等几十所院校的校级美育中心开展了校园美育工作。而围绕美育的专题理论探讨也此起彼伏, 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由全国美育联盟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致道游艺美天下―第二届中国美育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6月由中人生科学学会美育研究会发起主办的“以美育人,发展创新 ・全国学校美育交流观摩研讨会”在大连召开; 9月在北京舞蹈学院举行“首届舞蹈美育研讨会”;11月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举行“高校美育理论建构与教学研究”研讨会; 12月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主办“大小之美,育于初心 ”美育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等等。不同研讨会都围绕国办文件和学校美育工作,做了各自侧重的学术探讨,从不同方面强化了美育的重要性。专家们都意识到美育的春天到来了,要发挥各自所长,共同努力创建美育的新局面。要致力于通过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突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等方式,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美育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造就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同时,专家们提出要突破传统校园教育囿于“象牙塔”内的局限,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建立大、中、小学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美育人才的新机制,促进美育人才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将学校美育师资水平的提高和传播美育工作的社会公益力量培养有效结合,形成全民参与、全社会力量共同促进“美育”工作的局面,促进民族文化素质和公民道德修养的整体进步。

此外,美育进入中小学的举措已经在各地的不同形式中得到体现,诸如北京实施的艺术“高参小 ”项目,北京主要的艺术专业学校和学科都下到小学帮助艺术入课堂,效果不同凡响。上海由上戏师生排演的教育示范剧、“韵剧”《悲惨世界》《老人与海》,获得很好反响。

2016年12月2日下午,全国普通高校美育改革发展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为年度美育高扬做了总结。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座谈会上强调,“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既是时代赋予学校美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学校美育自身的不懈追求。要进一步提高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要抓住关键领域,切实推动高校美育改革与发展。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强化高校美育的育人功能。公共艺术教育要确保面向人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要进一步优化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学科布局,努力探索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学科体系。艺术师范教育要深化课程改革,培养满足基础教育需要的美育教师。

二、艺术学理论的研讨和现实针对性

人们公认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艺术多门类的审美艺术精神对于美育实施具有重要作用。而艺术学理论的探讨、艺术各学科的研究,以及艺术多领域的教育变化,都关涉于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跃进。这一年艺术学界不断举行艺术学理论与艺术教育相关理论研讨,深入确认艺术教育的价值与拓展创新意义,越来越多的学术研讨、越来越广泛参与的艺术学命题拓展话题、越来越深入的分析、越来越触及人本和教育的观念得到学术界的呼应。 2016年6月,在杭州举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影视教育高层论坛,强化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开启从传统影视艺术教育向时代新鲜的 VR、AR等虚拟技术对于教学的促发与影响跃进的新方向。同月,在北京成立了第三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于拓展“艺术专业博士”学位提出了研究的命题。 7月,在大连举行全国艺术院校长论坛暨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将艺术专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创业提到理论倡导与实践进程中。 9月,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举行,在主题设计上,突出强调了中国古老文明中孕育起来的中国艺术发展特征及其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 10月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举办艺术学晋升学科门类 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以“梳理艺术学科建设成就,推进艺术教育转型创新”为宗旨,开展深入探讨,共同谋划艺术学科发展的宏图。 11月在广州,由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以“艺管新视界―― Rolling the Future”的主题吸引世界不同国家专家汇聚一堂,分享在艺术管理教育与实践的成功经验,共同思考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中国艺术管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11月在南京,全国艺术学年会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涉及创建“比较艺术学”命题,分析了当下艺术学理论认知的难题与焦点,中国艺术学理论的话语权、学科体制和中国艺术学的核心内涵等。 12月在北大举行第十一届全国艺术院校长高峰论坛,针对艺术学的文化建构、美育的精神和艺术教育的多方面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样 12月,在杭州由中国教育学会和世界艺术教育联盟主办的 “2016国际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主题是“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席会议国内外专家围绕艺术教育本质意义与实践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切磋与论说。

上述研讨概要说明,艺术已经成为人文学科的显学,对于艺术理论、艺术学基础认知、艺术的本土化发展、艺术教育的精神和普及方向,艺术深入生活与渗透整体的人的教育的趋向,都越来越具有共识性。

三、提升艺术学科、艺术教育的其他举措

(1)在艺考问题上的举措: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对 2016年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进行部署,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有两个方面,首先在招生方法上,明确要求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综合考虑考生艺术专业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择优选拔录取。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应采取同一种录取办法。其次在文化素质要求上,要求录取期间各省(区、市)和高校不得为了完成招生计划而降低初次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这一年重要的艺术院校都开始强化文化课成绩的比重,有效的改变了艺考不重视文化的观念。

(2)在本科审核评估和研究生学科评估上稳步进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国家既定的任务,在2016年持续开展的高校中,对于艺术学科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开始兼顾学科特殊性,包括对于特殊的设备、人员比例、学术要求等一些评审关注差异,但整体上的顾及艺术特殊性的本科审核评估还没有专门化设定,有待实践进一步总结探讨。随着审核评估的延续,专业艺术院校和大学艺术系科对于自身特性的主体意识越来越明确。与之相关的是一年前开展的国家本科专业的课程标准和研究生学科标准制定,年内修订完成并将在 2017年实施。研究生学科评估正稳步进行, 2016年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对于全国的学位点进行全面评估,支持和停办、警示相结合,也给艺术专业学位办学单位带来了强烈反响。

(3)关于双一流学科建设所波及的术教育状况的变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15年8月 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总体方案》,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举措和组织实施等做出了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好《总体方案》,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实施办法》,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对遴选条件、遴选程序、支持方式、管理方式、组织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为此全国高校都进入了“高速跑步”阶段。这一年恰好是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申报年,采取的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必须一起申报,带了显然的震荡,许多高校都改变了申报学科点似的争先恐后建学科点的方式,开始主动削减条件不好的学科点以免评估难看。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