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3-03-14 15:06:09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1

【关键词】“三个统一”模式 项目化 工程实践

液压与气压传动无论在高职还是本科都是重点科目,而这门课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比如挖掘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很多都用到了液压气压传动技术。而液压课程涉及到流体力学,公式推导时涉及到比较复杂的高等数学公式,还有一些零部件内部结构图比较复杂难以看清,难以理解。传统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训分离,导致了教学效率的浪费,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无法产生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1 教学现状

1.1液压课程基于比较抽象的流体力学知识

液压的课程不能不涉及到比较抽象的力学知识,一些比较复杂的公式推导,如伯努利方程。这是都是很难理解的,同时涉及到很多的参数符号,导致高职的学生基本没法理解,知道导致没有兴趣去学习后面的内容,迎难而退,放弃学习这门课程。

1.2实训与理论分离

理论与实际分离是比较传统的模式,针对现在的高职学生,则不是很适合。因为他们在课余时间很少有动力去预习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经过几天,知识内容就剩10~20%。再去实训相当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效果也就一般。

1.3实训设备不够系统化

现在的液压实训往往是几个模型零件加上几个简单回路的液压试验台。零部件往往和实际工程中的不太一样,往往很少考虑到密封等一些实际中必须要考虑的性能。实训平台具有不错的使用价值,尤其对液压回路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容易脱离实际应用而且实训平台相对我们工程实践表现形式不太一样,导致以后工作或者实习时,不能很好适应。总体感觉这些设备比较零散,不够系统化。

2 “三个统一”教学模式

2.1“三个统一”教学模式改革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根据各个高校的在其他课程中改革的经验,笔者提出“三个统一”模式,理论与实际相统一,教学与练习统一,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2.1.1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举例:很多液压课是理论与实际分离,比如简单的液压油性质的,讲运动粘度、动力粘度、恩氏黏度一讲迷糊了好多学生,我们现在简单的拿几种汽车上的液压油对比形象而直接,而且实用。

2.1.2教学与练习统一

我们把这个分成了八个项目,(1)汽车液压千斤顶的拆装。(2)液压油的认识 通过识别各种液体来加深油液的印象 (3)液压泵拆装。在拆装过程中,让他们了解液压泵的结构原理。(4)液压缸的拆装。通过对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执行机构液压缸的特点。(5)电磁换向阀和单向阀。(6)压力调节阀的拆装。(7)辅助元件拆装。通过对汽车一些过滤器,邮箱等拆装来了解液压辅助元件。(8)回路设计。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压力调节、速度调节回路。

把学习内容引入到具体的拆装实训中,通过具体的实用的零部件拆装来掌握液压的基本知识。

2.1.3课堂与实训场地统一

主要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模式,把理论上课的课堂与实操场地相统一。

2.2课程内容改革

液压传统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液压力学基础:一是通过液压千斤顶拆装,讲解为何省力的原因以及千斤顶内部结构。二是通过各种油品来介绍液压油的各种特性如液压油的粘性。

液压动力机构:引入各种泵拆装以及测量,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通过泵的测量维修要求,来了解泵工作原理。引入各种常见的故障来加深泵结构的理解。

液压控制部分:引入汽车中的电磁阀、单向阀。通过这几种阀的拆装,来掌握其结构原理和控制方式。

执行机构:引入汽车中的齿轮齿条转向机和制动缸拆装与维修。一个是通过转向机的拆装来了解其结构特点。第二个是看转向机怎么切换方向,也就是油路怎么切换来实现左转还是右转。

液压辅助装置:汽车中有很多的过滤器,油箱,管路来了解辅助装置。适当介绍下各种过滤的精度。比如机油集滤器有的是网式结构而空气过滤是纸质。这样对比就比较形象生动。

液压实例:通过汽车中的制动回路、冷却水循环来讲解液压实例。通过在实车上找到一个液压系统的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元件等来了解一个系统的设计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3 具体实例

齿轮泵学习,我们的学习齿轮泵这个内容步骤要求是:

(1)拆装。(2)测量,主要是测量间隙,用塞尺测量齿顶面与齿轮泵壳体内壁的间隙,测量齿轮与齿轮的啮合间隙。测量泵盖与齿轮端面的间隙。这三者影响齿轮的泄漏和工作效率,所以都需要测量。(3)工作原理,通过实物的对照分析,总结出齿轮泵的工作原理。(4)提问。通过实际的结构提出以下几个问题A齿轮泵油压入口出口B齿轮泵中间的卸荷槽的设计理念 C齿轮泵工作原理D通过结构分析,尝试着得出齿轮泵的工作特点,如工作的脉动、困油现象。(5)课堂总结。学生之间的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来回答以上问题。这样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原理再实训的模式。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以及适当的分析能力。

4 结语

笔者在从事了几年的液压主讲老师和几年企业中从事气压与液压的工作经历,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针对实践工程比较常用的零部件和工作原理,对液压课程尝试着改革,从课程的内容和模式上都进行了修改,取得不错的结果。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实践动手中学习到比较常用的知识,让抽象的知识变成可以触摸到的实际零部件,通过具体零部件拆装测量来再次加深理论知识。最后通过适当的液压系统来培养学生使得拥有一定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伍先明,胡燕平,刘爱军.“液压传动”的教学与工程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2]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2

关键词:液压实验台 回路设计 液压控制 PLC控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名言在《液压与气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体现更为突出。《液压与气动》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基础课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效地利用实验设备,增强学生理解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我校有“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原理”实验台、“液压元件性能测试”实验台,这些只是做基础部分实验用,而未改装的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液压回路及其元件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只能通过老师在课堂上传授或多媒体课件学习,学习起来还是比较抽象也不容易掌握,使部分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缺乏感性认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也降低了学习的兴趣。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教育的现代化水平,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对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实验台除了可以进行常规的液压基本控制回路实验实训外,还可以进行液压回路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液压系统控制及中级工的培训等。是全液压控制、继电器控制液压部分动作和用PLC控制液压部分动作完美结合的典型实验设备。

该实验台采用的是中压系列液压元件和快速接头。通过该实验台,学生不但可以根据需要快速搭建成各种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及全自动控制的液压回路或液压系统。而且还可以独立地进行实验实训科目设计、实训操作、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编制控制程序等。这样使学生得到理想的综合训练,较好地满足了当前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

1 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应用实例

下面通过两个实例说明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在液压传动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1.1 液压回路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在实验实训教学中,一般由教师给学生提出实验和实训科目的内容、要求,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液压元件、电气元件、电脑与软件等。学生可根据所学的相关的理论知识,自己拟定实验实训方案,实验实训步骤,独立操作,安装调试或测试,及时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安装液压元件:定量叶片泵1台,单杆液压缸2台, Y型溢流阀1台,调速阀2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台,油箱1台,油管及管接头多个。

要求:用这些液压元件组成一个可以实现“A缸进B缸进A缸退B缸退停止”顺序动作的液压传动系统。

实验实训步骤如下:①画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如图1。②分析运动过程,并作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如表1。

a.A缸前进时,1YA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左端、调速阀6进入A缸左腔,活塞向右移动;回油经换向阀4直接回油箱,此时活塞运动速度由调速阀6调节,完成A缸的进给动作。b.B缸前进时,1YA继续保持通电,3YA通电,油液经换向阀5的左端、调速阀7进入B缸左腔,活塞向右移动;回油经换向阀5直接回油箱,此时活塞运动速度由调速阀7调节,完成B缸的进给动作。c.A缸退回时,1YA断电,2YA通电,3YA继续保持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右端进入A缸右腔,活塞向左移动;回油经调速阀6中的单向阀,经换向阀4流回油箱,完成A缸的退回动作。d.B缸退回时,1YA、3YA断电,4YA通电,2YA继续保持通电,油液经换向阀5的右端进入B缸右腔,活塞向左移动;回油经调速阀7中的单向阀,经换向阀5流回油箱,完成B缸的退回动作。e.B缸退回到位停止,此时1YA、2YA、3YA、4YA均断电。③根据工作原理图,选择液压元件,在液压实验台上连接好回路。④开机调试,调节调速阀的手柄,观察液压缸的速度变化,做好记录。⑤实验实训完毕,拆卸回路,将元件清理并归位。

通过本实验实训项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如何正确合理选用,还能提高学生对液压回路的设计、组装、调试等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1.2 用PLC控制液压系统并设计、安装、调试 在此类实验实训中,教师给出控制内容及要求,提供安装设备,由学生根据所学的液压及PLC理论知识,自己拟定方案,步骤,设计液压回路,在欧姆龙软件中设计梯形图,独立操作,发现问题学生自己研究解决。

现有设备:电脑1台,装有可编程控制器的QCS014设备1台,定量叶片油泵1台,单杆液压缸1台,溢流阀1台,节流阀1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台,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1台,油箱1台,油管及管接头多个,接近开关5个,数根导线。

要求:用这些元件组成一个用PLC控制实现“快进工进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液压传动系统。

具体实验实训步骤如下:①画出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②分析运动过程,并作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如表2。

a.快进时:由启动按钮SB2给电,1YA、3YA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左端进入液压缸5的左腔,活塞右移;回油经换向阀4、7流回油箱,实现第一次快进。b.工进时:当活塞杆运动到接近开关SQ2时,使3YA断电,1YA继续保持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左端进入液压缸5的左腔,活塞继续右移;回油经换向阀4、节流阀6流回油箱,实现第一次工进,工进速度由节流阀6调节。c.快进时:当活塞杆运动到接近开关SQ3时,1YA继续保持通电、3YA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左端进入液压缸5的左腔,活塞继续右移;回油经换向阀4、7流回油箱,实现第二次快进。d.工进时:当活塞杆运动到接近开关SQ4时,使3YA断电,1YA继续保持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左端进入液压缸5的左腔,活塞继续右移;回油经换向阀4、节流阀6流回油箱,实现第二次工进,工进速度和第一次相同。e.快退时:当活塞杆运动到接近开关SQ5时,1YA断电、2YA、3YA通电,油液经换向阀4的右端进入液压缸5的右腔,活塞左移;回油经换向阀4、7流回油箱,实现快退。f.原位停止:当活塞杆运动到接近开关SQ1时,1YA、2YA、3YA均断电,活塞运动停止。③绘制出PLC梯形图并附输入、输出地址(I/O)分配列表,如图3及表3。④根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选择液压元件,在液压实验台上连接好回路。⑤根据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梯形图及输入、输出地址(I/O)分配列表,选择接近开关和导线,在液压实验台上连接好电路。⑥开机调试,调节节流阀的手柄,观察液压缸的工进速度,做好记录。⑦实验实习完毕,拆卸回路,拆卸电路,将元件清理并归位。

通过本实验及实训科目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以及所起的作用和如何正确合理选用;了解欧姆龙软件环境,掌握梯形图的制作及输入、输出地址(I/O)分配;了解接近开关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并掌握电路中的线路连接方式。通过学生对液压回路的设计、组装、调试及欧姆龙软件的应用等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 总结及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的发展前景

液压教学不只是单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多应该加强训练、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实训,不仅可以加强对液压理论知识方面的理解,而且也能掌握先进的控制技术,培养学生在机液电一体化综合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综合性能比较强,在实践教学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1 总结 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方面的工作:①阐述了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②用举例说明法阐述了在该试验台上完成液压回路的设计、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安装、调试的全过程。③用举例法阐述了根据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液压回路;用可编程控制器建立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并设计绘制梯形图;安装元件、连接导线、调试观察结果。④总结了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收获,体现了实实在在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液压与气动》课程从朦胧到清晰的全过程。

2.2 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应用前景 以上是液压基本元件以及PLC控制在该实验台上的应用,也基本满足了液压教学的要求,然而,该实验台的功能完善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还有很多的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的探索。①模拟量元件的应用。在该实验台上可以增加一些带有模拟量的元件,应用这些比例阀设计回路并且与PLC结合,紧贴技术发展要求。②插装阀和叠加法的应用。该实验台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选用插装阀和叠加阀,是该实验台控制方式更多样化,科学化、先进化。③液压系统故障设置的开发。能在该实验台上开发“液压系统故障设置”功能,可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常见液压故障,以便液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课程中学习更方便,更实际,更便于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对液压系统中的出现故障,进行排除。

总之,该实验台经过第一次改装后,增加了PLC控制,使QCS014拆装式液压系统教学实验台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实验台也将不断的融入新的元素,使该实验台的功能逐步完善化,更好的为液压实践教学服务,培养优秀的液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海荣.基于QCS014A实验台的液压马达选型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2(14).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3

关键词:发动机 教学 实训 静态 动态 研究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a)-0000-00 

 

1 “静态”实训背景 

1.1 工程机械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实际情况 

《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其内容是在该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置的;首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就业岗位(工程机械维修),并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最后确定具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但长期操作中,工程机械专业《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除授课程过程中发动机结构各总成拆装外,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增加了“维修”实训内容,发动机整体拆装。也只是个整体过程拆装。没有检验过程也无法检验拆装质量。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的按要求完成发动机的整体装配,不知道自己装配能否符合实际要求,对自己“工作成果”没有检验。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脱离生产实际内容,学业结束对自己工作能力失去信心,没有充足的把握胜任维修工作。毕业生调查反馈内容重点是实践工作能力差。毕业后还必须经过岗前强化培训,才能够适应工作。失去了高职教育培养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意义。 

1.2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高级职业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深入改革,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同时,更加强调职业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技能)的培养。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情境教学法 “六段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应用,强调基于工作过程实训的加强,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适合社会需要,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工程机械使用与维修专业必须“市场化”,引入“动态”实训概念。 

 

2 “动态”实训意义 

2.1 工程机械“动态”实训特点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加大本专业领域的生产实训,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强调培养的是学生能力和素质。使学生上岗后就进入工作状况;“动态”即运动状态, 只有“动态”实训,才能够保证大幅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态”实训是与企业实际用人需要相符合的最接近实际生产内容的实训。实训内容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及团队配合。实训过程建立“三级”检验制度(装配前检验、过程检验和总检验)及检验报告,作为考核的根据。同时“动态”实训要求实训教师具有更高标准的内涵。实训过程必须确保安全、实训教师严格认真负责,同时提升实训教师的内涵。 

2.2 “动态”实训管理特点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修理“动态”实训同时带来了实训中心实训管理内容的根本改变。为保证实训收到良好效果和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建立实训中心实训指导教师工作能力考核制度是实训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名师出高徒,只有有“实力”教师才能够培养有“能力”的学生;“动态”实训的实施,首先必须进行实训教师能力培训、考核,建立实训教师考核制度,持证上岗,才能够确保发动机“动态”实训教学质量; 

建立合理科学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是实训顺利进行的保障;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配件采购制度、配件管理制度(包含领用件管理制度)、工具管理制度和不断补充完善制度,并确保实训管理制度的实施。 

引进科学的考核机制,建立实训进度监控制度、维修质量保证制度。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加强教学督导和评估,定期对“动态”实训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引导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实训人员管理制度。考虑专业招生人数,确定实训分组率;合理确定实训内容,配备合理数量专业实训教师;为提高动手能力,“动态”实训分组率每组不超过4人,确保实践技能培养。 

3 动态实训具体操作 

3.1实际“动态”实训工作计划表 

按照工程机械施工企业岗位维修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动态”实训工作计划表,明确发动机维修任务,细化工作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并实施情境“六段”教学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贯穿每一项的学习内容。见表3.1发动机维修实训工作任务计划表 

工作序号 工作内容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备注 

1 1发动机检测 

2发动机整机拆卸 

3发动机解体 检测项目规范合理 

安全环保 

拆卸顺序正确合理 1小时 

1小时 

6小时 安全 

安全 

零件摆放规范不落地。 

2 1零件清洗 

2检测 

3采购计划 

4外加工计划 清洗彻底与环保 

检测项目规范合理 

配件明细价格 

外加工明细价格 1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环保 

检测结果分析判断 

询价 

询价 

3 1曲柄连杆机构组装 

2缸盖组装 

3正时组装 

4组装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装配顺序规范合理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4 1发动机整机装配 

2气门间隙调整 

3油路水路电路检测 

4起动及检测 安全操作 

两次调整法规范操作 

操作顺序标准规范 

安全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2小时 安全 

阶段装配检测 

阶段装配检测 

安全 

5 1工作场地彻底清扫。 

2工具归类。 

3实训报告。 无尘 

工具清洁、归类 

3000字内容齐全 2小时 

1小时 

5小时 设备摆放合理 

合理归类 

档案保存 

表3.1发动机维修实训计划表(学生用表) 

3.2:“动态”实训考核: 

由实训指导教师每天阶段填写发动机维修实训考核表(教师用表),见表3.2,单项任务20分,全项工作任务满分共100分总成绩。 

建立实训工作表现、实训报告、考勤等扣分标准制度,确定实训总成绩。重点突出“业绩”维修结果的表现。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训任务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成绩 

资讯决策 

计划实施 

检查评估 合理使用资讯条件(0.5分)团结合作正确决策(0.5分) 

合理的单项工作计划(1分)计划顺利实施过程(0.5分) 

单项工作过程的检查(1分)单项工作结果的评估(0.5分) 

工具选择 

工具使用 根据题目正确选用拆装工具(1分)每选用错误一次扣0.25分;合理正确使用工具(1分)每使用工具不当扣0.5分;工具乱放扣0.5分 

拆装考核 正确的拆装步骤(4分) 

拆装步骤错误一次扣2分;零件乱放一次扣2分 

检测考核 正确的检测步骤(2分) 

检测步骤错误一次扣1分;零件乱放一次扣1分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正确(2分) 

结果正确2分;结果基本正确1分;不正确0分 

工作台场地 

清洁 工作台 场地清洁(2分) 

工作台清洁1分;工作场地清洁1分 

零件工具 

摆放 零件工具摆放(2分) 

零件摆放(1分),工作结束工具清洁归档(1分) 

考核时间 20分钟(2分) 

每超过5分钟扣0.5分 

违章操作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总成绩0分 

考核教师 考核日期 总成绩 满分20分 

表3.2发动机维修实训考核表(教师用表) 

 

备注:参照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设计每天工作量,制定工作计划;每天工作内容含拆装、检测、清洗、维修等内容,按考核标准归类,完成“动态”实训内容“设计”; 突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实际工作内容安排合理阶段检查评估。 

 

4 实际应用情况、效果分析 

工程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经过两届“动态”实训应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天工作任务,在发动机试车过程中,都能够确保发动机着车后不漏油、不漏水、发动机无异响。效果非常理想。通过“动态“实训,即锻炼了实训教师队伍,同时培养了学员细致认真踏实工作作风。毕业后“敢”于投入工作,企业反映良好。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4

[关键词]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用管理

2007年全国发生的几起恶性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在全国建筑行业影响极坏,引起国务院及住建部的高度重视,迅速地下发了住建部第166号文件《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从2002年~2010年,媒体曝光的120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责任事故的统计来看: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呈群死群伤特征。120起事故死亡总人数232人,平均每起约2人;使用单位74起占59%,安装单位42起占35%,制造厂家4起占3.5%;现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事故96起占80%。主要问题集中在:无证上岗;超负荷使用;违规安装拆卸;基础不符合要求;垂直运输机械附着不规范;自行加工起重机结构;安全技术方案错误;载货升降机违规载人等。起重设备原因造成事故18起占15%,问题集中在主要结构严重锈蚀、主要结构裂纹;连接螺栓松动;销轴脱落;钢丝绳断裂;安全装置损坏等。可见如何做好建筑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和使用管理工作已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根据每一个工程的特殊性,其建筑起重机械的布置须结合本工程特点、地质情况,可利用的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如高压线、邻近建筑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要有全局的概念

不合理的平面布置会对施工现场机械的安装拆卸和操作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塔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除选用参数性能满足工程需要外,平面布置中起重机械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建筑的距离是施工单位首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考虑施工时互不干涉、不碰撞之外。还应考虑安装和拆卸时有否妨碍,安装拆卸中附墙杆或缆风绳设置能否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有时对先拆的建筑起重机械未留下足够操作空间,造成拆卸困难并对拆除工作留下安全隐患。

例如:某工程在塔吊平面布置中仅考虑吊臂的工作范围,未仔细对总平面进行优化设计,把塔吊布置在靠近高压线一侧,由于该高压线为该地区35kV主要输电线路,离地距离很高,对高压线进行埋地敷设、改道或采取防护措施均存在较大的难度,给塔吊操作使用管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该塔吊只好拆除。又如塔吊基础布置在深基坑侧面,须充分考虑塔吊基础对基坑支护的影响,避免基坑滑移造成塔吊基础的倾斜、倾覆;塔吊布置在离建筑物较远处,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则须根据附墙以上塔吊最大使用荷载、当地最高风压等对附墙杆重新进行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确保附墙杆的压弯稳定性。

二、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须抓住的几个主要环节

塔吊安装拆卸事故中常有塔机折臂、上部结构坠落等事故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在拆除第一个标准节时安装人员为求进度,提前把顶升套架支撑的二、三节标准节之间的连接螺栓部分拆除,造成重心失稳引起;有的是在没有拆除平衡臂配重的情况下,就将起重臂吊起,致使平衡臂及配重对塔身形成不平衡力矩,造成塔身破坏,上部结构坠落;也有的是起重司机操作等失误,造成汽车吊倾翻,吊臂折断等事故。塔吊和施工电梯使用过程中也常有塔吊倒塌、施工电梯冲顶、物料提升架吊篮坠落等事故发生。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安装拆卸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我认为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中须抓住的几个主要环节为:

1.安装拆卸队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起重机械的安装及拆卸工作,应由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起重机械)承包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且安装拆卸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装拆卸资格证书》;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机重机安全规程》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行走限位开关及夹轨器等安全装置。施工升降机处于安装工况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依次进行不少于两节导轨架标准节的接高试验;应安装限速器、安全钩、制动器、限位开关、笼门联锁装置、停层门、底层防护栏杆、缓冲装置、地面出入口防护棚等安全装置;吊笼顶部应装安全开关,当人员在吊笼顶部作业时,安全开关应处于吊笼不能启动的断路状态。

2.必须编制施工方案

严格按照原机械图纸及说明书规定。并根据现场环境条件编制详细的专项安全作业方案。安装拆卸前必须了解机械的独特性能,熟悉其机械和电气原理,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快速和高质量地完成安装拆卸工作。安装拆卸方案须对具体的步骤作详细的描述,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以四川XX集团公司生产的SC系列施工升降机为例,主要的步骤有:外笼与吊笼的安装及调整、电缆安装、电气装置检查、导轨架安装、附墙安装、配重安装、大轮和钢丝绳安装、限位开关及极限开关碰铁安装等。安装现场做好清理围栏工作,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及时掌握当天天气情况,风速超过说明书规定的,不能进行作业。

3.强化验收

建筑起重机械安装后须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整机验收,并填写验收记录。验收时着重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运输机械与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多塔作业架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运输机械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金属结构状况、吊钩缺陷及危险断面磨损、钢丝绳选用、制动装置、漏电保护、零位保护、架体接地、防雷、各种限位装置、额载试验载试验等。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施工单位往往忽略了对标准节顶升、接高后的二阶段、三阶段验收.这是非常危险的,特别对于超高层建筑。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上部自由悬臂高度及后期安装的质量、金属结构状况直接给塔吊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某工程在塔吊接高后出于上部自由高度过高,塔身标准节焊缝存在严重缺陷,在浇筑屋面混凝土时。附墙处以上塔身断裂产生塔吊倒塌,造成一死三伤的严重事故。所以,施工单位应抓好垂直运输机械分阶段安装验收工作,强化垂直运输机械的安装验收。

三、使用管理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在计划经济时期,机械设备价值昂贵,属于稀缺物资,各企业在选择设备操作人员上均经过再三挑选,要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时代不同了,机械设备市场相对已供大于求,其价格相对不再昂贵,企业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也在逐渐降低,合同工、临时工、甚至农民工已成为起重操作 、设备维修人员的主要力量,专业培训、岗前教育时间少、技术素质差。又由于建筑施工作业流动性大.人员不易管理,在客观上造成了重大事故难以消除的局面。施工单位应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实行安装拆卸前告知制度.确保安装拆卸的事前控制

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必须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手续,同时将以下资料报送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①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书;②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③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安装单位资质证、安全生产许可证;④安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证书;⑤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⑥安装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安装拆卸合同及安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书;⑦安装单位负责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书;⑧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⑨标定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位置和作业半径的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安装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2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形式告知工程所属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交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合格的有关资料。未告知工程所属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不得实施安装拆卸作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安装单位的告知书后,应对提交资料的齐全性、程序性进行审查,必要时可到施工现场查看。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在告知书上签字,并做好台账登记。

2.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相关安全技术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及说明书规定等,制定、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应有“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维修制度”、“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物料提升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机械设备交接班制度”等。司机室内应有针对各种型号运输机械特点制定的起重重量曲线图和操作规程。多塔作业应制定详细交叉作业操作规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坚决杜绝违章指挥、野蛮作业;严禁操作人员酒后或疲劳作业;明确作业条件、做好作业前的检查、遵守作业中的安全事项和作业后的操作程序。施工企业和项目部须定期或不定期对现场设备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各种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自身安全素质

建立企业和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建立职工安全教育卡,新工人进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操作岗位。企业对职工特别对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年度安全培训,培训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4.加大处罚力度

从历次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情况分析,塔吊超载、斜拉、吊钩保险装置失效、小车行程限位不灵或失效比较普遍: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笼门联销装置损坏、物料提升机楼层停靠联运装置不工作普遍存在;司机离岗或代岗现象偶有发生;维修人员更换零部件不与原垂直运输机构零部件上的材料、性能相同,维修后未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试验检查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所有这些现象均存较大的安全隐患。施工企业应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5.切实落实机械设备的年检工作

由于各种建筑起重机械的特点是多次重复使用,它随着工程建设的开复工不断地转移位置,而每次转移都要进行作业,并随着工程的进度变化而改变设备作业工况。设备经过多次安装拆卸及不断运输装卸后,钢结构连接部位及连接件尺寸公差均会发生变化。其安全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安装质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或设备租赁企业往往对设备年检不重视,年检流于形式甚至不进行年检.有的设备带病工作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四、结束语

如何做好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和使用管理工作是多方面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事故也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作为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的具体工作人员,都应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5

关键词:模具;教学改革;技能型人才

一、改革原有的实训教学模式,推行模块化教学

在模具实训教学中推行四个教学模块,坚持“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讲练结合、实践先行、趣味伴行、模块化教学方式组织实施。根据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就业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将模具实训教学以四个教学模块的形式开展教学,模具实训教学模块内容如下:

1、专业技能教学模块:

1)模具钳工基础实训教学模块:

主要完成模具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模具钳工所有基本操作技能,打好模具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基础。

2)拓展实训教学模块:

主要完成车床的、铣床、磨床、焊接等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了解普通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培养学生“一专多能”,拓展就业途径。

3)数控实训教学模块:

主要完成数控编程与操作、数控仿真技能、CAD/CAM软件应用教学,了解先进的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

2、核心技能教学模块:

1)模具拆卸、测绘实训模块:

主要完成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拆卸、测绘实训教学,将测量技术、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模具材料热处理、冲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工艺与模具结构等多门理论课程融会贯通,使学生在拆卸、测绘实训教学中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课程。

2)模具安装、调试、维修实训模块:

主要完成冲压模具、塑料模具的安装、调试、维修实训教学,了解模具使用设备冲床、注塑机等,掌握模具安装、调试、维修方法。

3、趣味课题制作实训教学模块:

通过趣味课题制作实训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4、技能鉴定实训教学模块:

主要完成技能鉴定实训教学。

二、合理安排模具实训四个教学模块,制定优化的实训教学计划

改变以往在2-3学期以模具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为主的模式,学生实训了很长时间还不知道模具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困惑。优化模具实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模具实训四个教学模块的实施。

1、第一学期在以模具钳工基础实训教学模块为主的基础上,增加趣味课题制作实训教学模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2、第二学期在模具钳工基础实训教学模块和趣味课题制作实训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增加拓展实训教学模块和模具拆卸、测绘实训模块。使学生了解普通机械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学生在拆卸、测绘实训教学中了解专业内容,巩固专业思想。

三、模块化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的情况,现将部分实训教学模块在实际教学中做法总结如下:

1、模具拆卸、测绘实训模块

模具拆卸、测绘实训模块教学目的:一是通过拆装了解模具结构,模具零部件的作用,模具的拆卸方法、组装顺序,模具工作原理,拆装工具的使用等;二是通过测绘了解模具零件的尺寸,绘制测绘零件草图,绘制零件正规图,标注零件的尺寸及公差,零件的材料,技术要求等。

模具拆卸、测绘实训模块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在第二学期引入模具拆卸、测绘实训模块时,因部分专业课还未开设,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欠缺,那么这一阶段以模具拆卸教学为重点,通过拆装了解模具结构、模具零部件的作用、模具工作原理,掌握模具的拆卸方法、组装顺序、拆装工具的使用。

2、模具制造实训模块

模具制造实训模块教学目的:通过模具制造实训使学生掌握模具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模具零件的加工、模具装配,巩固专业思想。模具制造实训模块内容包含冲压模具制造实训教学和塑料模具制造实训教学。

1)在模具制造实训模块教学实施中,采取个人独立完成到小组协作完成的教学模式;遵循渐进、有简到难的教学顺序;讲练结合、实践先行的教学手段。

2)学生第一次进行模具制造实训课题时,要求学生每一个人独立完成模具制造,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从零件的准备、零件的加工、零件的组合、模具装配整个过程,锻炼学生独立完成模具制造的能力。

在后续进行模具制造实训课题时,采用小组协作完成的教学模式,小组成员四人,推选小组组长一人全面负责模具制造的进程、任务分配、协调小组成员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进度,通过模具制造实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课题,增强班级观念,团队观念。

其次模具制造过程组织管理,模具制造零件多、标准件使用多,如果组织管理安排不当,将可能造成零件丢失、标准件使用过多、钻头铰刀丝锥等工具损坏严重、零件加工精度不高、模具制造效果差等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对模具零件加工提出要求,零件精度按图纸加工,如果图纸未规定公差则由教师制定公差,将零件的加工按课题要求对待,每加工好一个工件先由组长进行初检,教师进行复检,然后教师按小组分类统一管理工件,这样教师可以掌握模具制造进度、零件加工精度、有效的控制原材料的使用和标准件使用等情况。在成绩评定中采取以小组为评定对象,展开小组间竞赛,综合考察模具制造中模具零件的加工精度、零件组合精度、模具装配精度、原材料的使用数量、标准件使用数量、工具损坏情况、团队协作情况、模具制造总体用时等方面评定出小组得分,再由小组成员根据小组得分、各自在模具制造中工作情况评定出小组每一个成员的成绩;以小组考核的方式评定成绩,可以有效地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锻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团队观念。

参考文献: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装配钳工 项目式教学 技能考核 教学课题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技工院校钳工课是以提高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素养为目的,探索适合技工教育实情的专业教学体系,以期为技工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将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能促进技工教育教W质量的不断提高,真正发挥技工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作用。

一、当前技工院校钳工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技工院校的装配钳工教学,毫无例外地采用锉配项目来对装配钳工进行技能方面的考核,而随着机械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锉配技能对当今大多数企业来说其实用性却越来越少,且锉配技能又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才能达到考核要求,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果以缩短锉配项目教学时间来适应企业需要的课题进行教学,而在考核时又选取锉配项目进行考核,学员难以达到考核要求。反之,如果按照考核要求进行锉配项目教学,缩短以适应企业需要的课题来进行教学,那就达不到企业需要。这样,在装配钳工教学的课题选定和技能的考核内容上存在矛盾,达不到“企业需要什么就教学什么,教学什么就考核什么”的要求,也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装配钳工教学的技术水平。基于上述原因,可以在装配钳工的教学和考核方面采用项目教学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以下就应用项目教学方式在装配钳工教学的课题训练方面和技能考核进行实践探索。

二、提高技工院校装配钳工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1.完善基础知识目标

机械专业基础知识目标在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入基本技能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如机械制图测绘、金属材料试验、绘图、材料力学、机械制造工艺等,并能将知识延伸、扩展,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机械专业技能,为后续掌握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械维护等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在完善教学内容时,应结合机械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同时加入简单创新项目,并将新材料、新工艺等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来,改变实验对象陈旧不变的现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通过机械测量实验,在让学生学会测量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材料试验主要验证机械材料的加工、使用性能,并对不同材料进行对比试验,让学生学会选用、鉴别材料的技能。同时在完善材料实验项目时,应将新材料、新工艺等内容融入到项目教学中来,也就是实验内容应该跟随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并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拓展,为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项目式教学在装配钳工教学中的运用

本着为了适应企业需要,同时又为便于教学展开的原则,选用减速机、卧式离心泵、摆针式减速机的拆装、机床检测、实用锉配、液压传动基础等作为装配钳工教学课题的内容,并将课题分为四个教学项目:拆装项目、液压传动项目、检测项目、实用锉配项目。

3.各项目教学的内容

根据装配钳工的工作性质,以及生产技术发展对装配钳工的要求,装配钳工项目教学的内容主要以拆装项目和液压传动项目为主,检测项目教学的内容则以检测机床为主,实用锉配项目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内容是依据装配钳工工作中所要求的锉配技术而定,如键的锉削、孔的修整等。下面以拆装项目和液压传动项目为例介绍装配钳工项目教学内容。

(1)拆装项目的教学内容。拆装模块按下面四个部分进行。

①第一部分是进入装配训练前相关应知部分的讲述,为机械设备的拆装项目训练做好理论准备。

讲述传动机构的拆卸方法及拆卸前的准备工作;注意拆卸过程中的安全事项;识别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工作原理;传动机构通用的故障检查和修复方法。

②第二部分是进行机械设备机构的拆卸训练,让学员经过训练掌握零部件的拆卸方法和拆卸顺序,及机构的故障检查与修复方法,重要是通过让学员训练能熟记并编写拆卸工艺过程,使学员既掌握拆卸所需的技能,又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该部分训练内容如下。

拆卸顺序和零件、部件的拆卸方法;注意拆卸过程中的要求和工量具使用要求;机构的故障检查与修复方法;编写拆卸工艺过程。

③第三部分是机械设备机构的装配训练注意事项的讲述,让学生对装配整个过程有个初步认识,讲述内容如下:

讲述装配前的准备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述装配方法和装配要求,以及装配过程的注意事项。

④第四部分是机械设备机构装配单元知识内容的训练,该部分的训练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看图装配零部件的技能、掌握如何熟悉机械设备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方法,培养并增强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能大大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为今后成为学习型的技术工人打下基础。该部分的内容如下。

编写装配工艺和装配过程;编写装配单元系统图;画出传动原理图;计算出有关参数,如减速机各齿轮旋转的传动比;绘制装配图。

(2)液压传动项目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创新,液压传动新技术作为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企业得到广泛的使用,该模块的内容是目前新型企业工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内容,通过该模块的训练来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掌握液压传动基本技术和电力拖动基本技术,为今后成为新型企业技术工人打下基础。

液压传动模块按照以下三个部分进行:

①第一部分是液压元件符号、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其应用实习操作训练。具体内容有: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液压缸及摆动缸,液压缸的结构,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液压辅件。

②第二部分是液压元件的维护及保养实习操作训练。

③第三部分是电力拖动基本实习操作训练。具体内容有四方面。

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的原则、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具体包括:点动正转控制线路;接触器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一般故障判断及排除;电动机的短路、过载、欠压(或零压)、失压保护。

④第四部分是方向、压力及速度控制回路工作原理。具体内容有:

方向控制回路:阀控方向控制回路。泵控方向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保压回路;卸荷回路;平衡回路;制动回路。

速度控制回路:调速回路;增速回路;减速回路;同步回路。

缓冲回路、顺序动作回路、锁紧回路、油源回路。

4.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一致

实际动手课堂是培养装配钳工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知识阅历水平,为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和学生工作贴近的装配钳工实际动手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装配钳工实际动手兴趣,产生想做的欲望,达到会做的目的。

装配钳工实际动手和模拟训练是有区别的,装配钳工实际动手考核评价必须紧扣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实践技能训练要尽量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一致,如使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实操题库中的项目为学生实训内容,并严格按题库工件技术要求M行作品的检测、点评、总结,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的实践应以企业考核评价为主,实习指导教师或车间管理人员除了要指导学生实践外,还要认真对学生进行考勤、工作总结、考核评价,学校应与企业协同制定相关考核评价标准,如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实训,企业要认真记录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设备的维护保养、场地的清洁情况、工作纪律、团队协作、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情况,并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小结

装配钳工是直接从事各种机器设备装配、修理工作的一种社会职业,所做的是要求很高的精密性、修配性的机械或手工加工工作,并根据问题的特征灵活地采用最方便、最可靠、最低消耗、最合理的装配手段,去实现工作目标。从一般加工到特殊工艺,从普通技术装配到高精检测调校,其工作内容跨度大,技术随意性强。因此,对装配钳工的素质要求较高。机械行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院校正肩负着这一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跟随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和调整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万文.汽车焊接夹具的结构设计研究[J].大科技,2016(5).

[2]石美玉.汽车制造工艺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3]丁柏群,王晓娟.汽车制造工艺及装备[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4]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 轮机工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简称“11规则”)以及新的适任考试大纲已颁布实施。“11规则”更加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院校和培训机构必须完成全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才可以申请参加理论考试。新规则对航海院校的实践教学设备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新规则实施背景和“名校工程”建设平台下对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应按照“名校工程”建设要求,建立与“11规则”接轨的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训教学体系。

1 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航海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其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但在微观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当前,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现有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突破。学生依赖性较强,缺乏主动实践的习惯和意识,创新能力较差。

(2)该院的毕业生越来越多的被独立外派到外籍船舶上工作,对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及英语交流的要求特别高,现有的实训教学模式在这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导向方法。

(3)实训教师授课积极性不够,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随意性较大,讲课内容与操作要求缺乏统一的标准,教学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实训教学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实训教学内容不统一,缺乏规范、操作性良好的实训教案。

(4)实训教学条件不足,设备老化,与船舶实际应用差距拉大。

(5)目前的实训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不太科学,基本以海事局的评估考试成绩作为标准。缺乏完整的、成熟的成绩考核模式。

2 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思路

2.1 改善实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该院学生的调差问卷显示实训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有待改进,“填鸭式”教学居多,基本都是先讲后练的模式,讲的过程基本就是理论课程的重现,以致使课程不生动、枯燥乏味。那怎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是源自德国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配角”,即组织教学与协调教学中出现的各类情况。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以及技能。与传统教学相比,行动导向教学能更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助于以后的独立外派工作。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逐步尝试双语教学训练模式,注意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积极尝试用双语授课,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2.2 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督反馈机制

一般高校对理论教学都有完善的质量监督和反馈机制,而实训教学的监督和反馈往往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师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实训教学的质量。对实训教师教学质量的三级监控包括“学生评教”、“教研室同行评教”、和“专家组评教”3个部分。对实训教学环节和实训教师进行监督,其所获得的信息全部汇总到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由他们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将最后的结论向有关部门反馈,责成有关人员或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再次接受相关复查。学校将监控管理中所取得的有关重要信息列入各单位和教师的年终考核中。监督和反馈机制提高了实训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管理部门、实训教师、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及上实践课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实训教学条件、教学师资、学生状况、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了实践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实践教学各环节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2.3 更新实验设备,探索其他的实训教学模式

轮机工程专业实训室建设投资费用较高,占用场地较大,更新速度慢,随着船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实验设备与训练内容与船舶实际的差距在拉大。基于此现状,要在不断更新实验设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其他的实训教学模式。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发功能先进的轮机模拟器、船舶机电设备虚拟操作平台成为可能。所以以后的实训教学应该是“虚实结合”、“理实一体”的模式,使得轮机工程专业实践训练更为经济、安全、高效。

2.4 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改善

传统实训课程的评价基本以实训报告的优劣来定,忽略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的考核不全面,不能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既不能满足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与行动导向教学背道而驰。对2012级学生改进了教学评价,重视过程的考核,以《动力设备拆装》课程为例,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二是实训报告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而平时成绩主要由学习态度和实操考核成绩决定,见表1。

3 结语

该文通过对轮机专业实训教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一些新的改革思路,但要想真正达到好的训练目标和成效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学院高度重视航海类专业实训教学,为了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领先,学校已充分认识到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只要学院上下一起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化工管路拆装实训总结篇8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Operating Maintenance and Overhaul of Chemical Pump;teaching reform;Solidworks;3DVIA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26-02

0 引言

《化工泵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课程是我院化机专业大三上学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起着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和突出专业领域的核心特点。对于高职高专教育,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和实用为目的,因而,我们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和学时数,精心设计了集拆装、清洗、检测、修理、查阅、测绘、造型、虚拟拆装等实验实训项目,理论教学讲授必要的知识点。借助当前流行的实体造型软件Solidworks和借助3DVIA软件自行开发的虚拟拆装平台,即让同学们掌握动手实践的同时也要让同学们感受到现代虚拟技术带来的乐趣。本门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1]。

1 课程的整体设计

能力目标:以六个学习情景为主体,包含了典型的工作任务。①掌握AY型单级悬臂式离心泵的拆装、清洗、检测及修理技能。②掌握单级双吸双支承离心泵的拆装、清洗、检测及修理技能。③掌握卧式多级离心泵的拆装、清洗、检测及修理技能能。④熟悉对中作业的方法、流程和规范,掌握对中作业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对中作业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方法。⑤掌握常见机械密封的安装维护技能。⑥熟悉企业维修作业程序,培养安全操作、文明作业意识[2]。

知识目标:知识以必要和够用为度掺插在实践课程中。①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分类方法、结构特点及型号。②了解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了解“汽蚀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止其发生的方法。③了解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及影响性能曲线的因素,明确性能曲线对泵运行的指导意义。④了解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方法,了解离心泵串并联工作及运行与维护的相关知识。⑤了解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泵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分类方法和适用场合[3]。

2 课程的内容设计

2.1 内容选取 考虑到高职学生的生源情况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理解接受能力,所以我们在理论知识的选择上以能够满足技能训练的需求,重视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取上,以课程能力目标为主线,打破传统的纯理论知识界限,从实现各专项能力的需要出发,以“必需”、“够用”为度,组织相应的课程内容并进行必要的教学内容整合。把原有的纯理论专业课程《化工机器》《化工机械安装与修理》整合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校本教材《化工泵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压缩机的运行维护与检修》《风机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2.2 组织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及教学进程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先会简单理论―后实践操作”、“先简单设备操作―后复杂设备操作”的程序原则,科学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做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这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

3 教学过程设计

3.1 教学设计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展开,在课程内容中设置学习情境及下达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项目化,把理论知识融合到项目的实际操作当中,在项目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熟练了操作技能,从而也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3.2 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讲授时把多媒体教学、拆装实训教学及网络机房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化工泵的运行、维护与检修》这门课的同时,加深理解化工泵所涉及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明确本专业能力要求和今后发展方向。在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均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模拟真实”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3.3 教学手段 在多媒体教室,将重点、难点通过图片、视频、PPT等多种形式演示,有助于同学更好的了解专业理论。在网络机房,利用当今流行的3DVIA软件进行相匹配泵体的虚拟拆装和Solidworks软件对已测绘典型零部件体进行实体造型,在机泵维修钳工实训室进行典型泵体的拆卸、清洗、检测、修理、测绘、回装。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照现场讲解,学生现场操作,做到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4]。

4 以学习情境一为例子并且遵循项目教学的六部法走

4.1 任务提出 ①首先把化机0831班级分成五个小组。并进行学习情境描述以及作业指导书的下发。②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够用”为度,结合被剖分开的泵体和泵体典型零部件进行讲解。③演示现场作业视频、图片及教师利用3DVIA进行虚拟拆装。

4.2 方案制定 ①同学们根据学习情景要求任务,对应设备和结构简图写出拆装计划如图1所示。②对应拆装计划写出每一步可能需要的拆装工具。③制定可能的风险,如对人可能造成的伤害、对设备可能造成的伤害。

4.3 具体实践 ①首先在计算机机房的授课,借助3DVIA平台如图2所示,同学们进行虚拟拆装。老师在其中纠正同学们的错误。②机泵维修钳工实训室的授课,实实在在的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现场教学的感觉,扎实的锻炼的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集拆装、清洗、检测、修理、测绘、回装为一体的课程如图3所示。

4.4 分析讨论 在小组实施机泵检修的完整工作过程中,小组成员可通过讨论制定计划、共同决策、实施决策中遇到问题小组成员都会进行讨论,能够发挥每位成员的学习主动性如图4所示。

4.5 得出共性以小组为单位,问题汇总到老师,组后老师总结,答疑如图5所示。

4.6 评价 完成一个学习情景,即可以得到该典型工作任务的得分。成绩分配如下同学自评占30%,小组成员之间互评占30%,老师给于同学评价占40%如图6所示。

5 总结

通过课程改革的实践,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后我也在本门课程后作了一个课程整体评价调查。分别为5个等级:非常好、好、一般、不太好、差。同学们评价80%以上为非常好,剩余的20%为好,并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课程以后的完善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得到了企业专家、校内督导的认同。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我引用伟人的两个理论对我们的课改进行说明。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