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区规划论文8篇

时间:2023-03-17 18:02:37

社区规划论文

社区规划论文篇1

关键词:社区规划 问题 理论 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

进入1990年代以后,伴随着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逐渐展开,全国性的社区建设兴起。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1年7月,颁布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把“社区建设”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借鉴国外社区发展运动的经验和理念。但是由于社会背景和国家制度约束条件的不同,二者根本性质和基本方法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此外,我国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从而也具有了与国外社区发展运动不同的时代特征。

与国外社区不同,我国城市社区从她的诞生之日起就烙上了深深的行政印记,是一种“行政区―社区”模式。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紧紧的与基层政权建设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区建设逐渐展开的过程中,常常把理顺区、街管理体制,增强区、街的协调管理职能,提高街道、居委会干部素质作为重要工作,而且还把建立健全基层社区党组织,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作为核心任务。与许多国家的社区发展活动相比,我国社区建设具备更为严密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我国当今的城市中,社区是以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所辖区域为主要标志,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础,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最密切,是社会问题最敏感、最集中的地方。社区是21世纪中国城市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社区建设则是社会整合的基础工程。

2、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现实分析

2.1、对社区本质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社区运行方式的行政化倾向过于强烈,承担了本不应当承担的职能,社区功能错位

刘君德认为社区的本质应是以人为本,社区自治,其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1]而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是“行政区―社区”的模式,社区规划建设实践很少触及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问题,这就造成了将行政区等同于社区,社区规划表现出强烈的行政色彩,规划编制自上而下,公众参与流于形式,规划的指标体系过于庞杂,规划内容过于面面俱到,许多都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口号,缺乏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措施,结果就是规划目标很难实现。另外,社区功能错位,社区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甚至是无所不包的功能。社区功能边界在理论上的模糊,将社区与“小政府,大社会”中的“大社会”等同起来。这就使得人们误以为原来许多由政府承担的功能,现在要回归社会,就是要由社区来承担。社区与市场、社区与政府的功能边界不清。

2.2、社区规划建设成了民政部门的常事,社区组织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条块分割仍较严重

我国的城市社区规划建设是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推进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取得重大进展的。然而,由于我国社区管理结构以单一的纵向联结为主,属于典型的行政直线制,社区内的政府派出机构、多数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各有不同的行政隶属关系,相互间并无直接联系,影响了社区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结果是社区内某些服务设施由于多头建设供过于求,而一些设施却由于资金、管理等原因得不到兴建。研究各地由民政部门制定的社区规划,往往流于口号的形式,缺乏具体的、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主管编制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划建设部门却很少参与到社区规划、建设中去。而规划部门由于在规划理论上缺乏相应的准备,在规划方法上缺乏相应的对策,在运作机制上缺乏与街道、居委会等社区组织沟通的渠道,使得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社区层面缺失。

2.3、社区规划的空间单元划分有待完善

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落实到哪一级空间范围,目前的认识、做法还不尽一致。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民政部的23号文,明确将城市基层社区定位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并提出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规模幅度及其划分原则。一些城市也重新进行了社区划分,如南京市鼓楼区按照地域、人口、认同感和本着便于自治、便于管理、便于资源共享的原则,按1000―3000户的规模,将全区173个居委会调整为83个社区。[2]

应该说,目前正在进行的社区划分,更有利于社区的发展。但还应该看到,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社区重划还仅仅是原来居委会的简单合并。这种划分与合并合理与否还有待实践的检验。由于这种社区重划多由民政部门操作,缺乏和现状城市自然状况、设施分布等方面的统筹考虑,规划管理部门未能有效介入,而城市各类配套设施是由规划部门按照居住小区、居住区规划的要求进行配置的,两者之间难免出现偏差,造成一些社区设施不完善,社区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如何使民政部门的社区规划和规划部门的居住区规划进行衔接,完善社区规划编制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理念与方式的思考

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适应我国国情的社区规划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当前如火如荼的社区建设意义重大。当然,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建立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实践检验的。本文认为,当前对于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社区规划与城市住宅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实现两个转型,即实现“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的理论转型,和“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的转型。

3.1、 理论转型: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建立社区规划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

人居环境作为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重视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行动。城市社区是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区及其规划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对人居环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吴良镛(2001)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认为自然、人、社会、居住(建筑)、支撑网络是构成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文化艺术)是人居环境的五大原则,而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构成了人居环境的五大层次。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在五大层次上相互联系与结合,在对各个层次上的这些联系的研究中,都必须关注生态、经济、技术、社会、人文五大原则,这就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3]。

城市社区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在当今西方社区规划的思潮中,无论是“可持续社区”,还是“生态社区”;无论是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oher Alexander)的社区规划模型,还是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规划方法,都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对社会问题和地方文化的关注,并提出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包括经济在内的社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由此,从社区这一人居环境的层次出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原则给与全面关注,并针对不同社区的具体特点和目标有所侧重,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社区规划研究思路。

3.2、方式转型: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完善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的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我国住区规划的实践受前苏联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影响较大,多采用居住区、居住小区的规划方式。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小区规划也由满足基本居住功能,转向满足人们的环境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上来,但不足之处是这些设计仍主要集中于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对包含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性的研究考虑较少。伴随着理论的转型,我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方式也需要进行质的变化,倡导以社区理论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借鉴亚历山大的社区规划模型、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规划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居住空间规划的模式,实现从物质为主导向以人为本的回归。

当然,对现有的居住区规划模式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实际上是紧密相联的,居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居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4]。通过拓展居住区规划的研究视点,更多地纳入社会学等多元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公众参与等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结语

由于社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其研究的视点是多方面的。我国正处在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社区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国内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对城市社区规划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只是希望为进一步在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建立社区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机制.城市规划,2002(3):39―43.273.

[2]王颖.社会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研究.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社区规划论文篇2

【关键词】社区规划;理论;原则;措施

一、对我国社区规划理论与方式的思考

理论转型: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

社区是人居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区及其规划理论的研究,应建立在对人居环境全面理解的基础上。

道萨迪亚斯(C. A. Doxiadls)提出了“人类聚居学”,吴良墉(2001)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当今中西方社区规划的思潮中,都表达了对人的关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社会问题和地方文化的关注,并提出与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包括经济在内的社区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此,从社区这一人居环境的层次出发,对社区人居环境的五大系统、五大原则给与全面关注,并针对不同社区的具体特点和目标有所侧重,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社区规划的研究思路。

2、方式转型: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社区规划的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小区规划也由满足基本居住功能,转向满足人们的环境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上来,但不足之处是这些设计仍主要集中于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对包含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住环境的全面性的研究考虑较少。

居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实际上是紧密相联的、居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居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通过拓展居住区规划的研究视点,更多地纳入社会学等多元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公众参与等方式,建立起科学的社区规范方法,完善我国社区规划体系。

二、我国社区规划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从对我国社区规划理论与方式的思考出发,我国社区规划建设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原则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已为全社会所认识,我们认为应改变以往油田社区规划中“见物不见人”、“重生产轻生活”的倾向,处理好社区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规划社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社区成员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在进行社区规划的制订中就应本着为居民谋利益的原则,为居民逐步创造合理的、美好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舒适的住宅,较为齐全的公共生活服务设施,必要的智力开发条件和相对良好生态环境。

2、发扬景观特色原则

社区规划建设应处理好新建筑项目的建设和社区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相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而使社区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富有传统特色。在规划建设社区时,应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挥地域自有特长和优势,保护有价值的名胜古迹、革命历史遗迹以及民间具有传统代表性的建筑,将社区建设成整齐美观、各具特色,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型社区。

3、全民参与原则

规划作为社区发展的决策,一定要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倡导多阶段、多形式的公众参与,使得规划方案能较好地反映社区居民的需求。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城镇规划方案,能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认可,规划的实施较为顺利,同时也可以增强社区活力,改观社区精神。我们应该充分领会“居民社区居民建”的深刻含义,提倡并鼓动全体社区成员关心、参与自己家园的未来没计,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建好社区为居民”的目的。

三、改进我国社区规划的措施

1、经济振兴计划

社区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能够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社区规划开始了区域发展的规范化、持续化进程。随着社区制度的完善,社区经济的功能将日益突出。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应加快社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经济体制转换,加强制度创新,最终实现管理、服务与社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完善社区服务功能

加强环境建设,提高配套水平,切实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新区规划、建设水平和老区改造标准,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在新区建设上,按照国家规范的商业小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小区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特色绿化、监控系统、生活服务区、居民活动场所等公用设施,配齐物业管理用房,逐步达到国家物业管理三级以上服务标准。统一规划,规范标准,实施老区环境改造,逐步改善老区面貌。合理规划布局生活服务区,引摊入市,集中经营,方便居民餐饮购物。在公益设施建设上,继续搞好供暖系统改造工作,全面改善居民供暖条件。加快小区排水排污系统改造,从根本上解决小区内涝问题;改造污水收集系统,实现污水达标排放;根据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旱厕改造工程;修建垃圾处理厂,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最新标准,建设集贸市场,逐步实现集贸市场超市化。

3、健全社区管理机构

规划由政府组织,由社区成员组成的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社区的管理工作,并探讨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管理组织民主自制改革,让社区居民管理自己的事务,维护社区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文献:

[1]程玉申.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运作模式实施手册.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3]刘君德.上海城市社区的发展与规划机制.城市规划.2002(3).

社区规划论文篇3

内容摘要: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始于花园城市的构想,到今天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做了述评:社区的概念、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和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应当在邻里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更侧重于把个体家庭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更加注重人文主义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社区规划 社区 邻里单元

问题提出

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以群居的方式在地球上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群落与城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城市原有设施出现不足,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如何规划好社区,为居民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问题,由此便产生了许多社区规划理论。

综合已有的相关研究,社区规划理论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社区”一词来自于国外,英文里称之为“community”,英国思想家威廉姆斯(Williams)认为社区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泛指实质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另一方面是指一种抽象的关系性质;自19世纪开始,社区的概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进入21世纪后,社区被定义为,由不同特性的人所组成的团体,它通过社会关系将不同人格特质互相连结,并分享共同的观点,甚至是活动的参与;我国大陆地区的学者则认为“社区”是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是以住宅区为依托的、以社区居民委员会所辖地域为界的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单元(陈眉舞等,2004)。

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霍华德(Howard)的花园城市。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标志着社区规划理论的发端(郑凯仁,2000)。后人把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称为“Howard”,一个Howard包括160英亩的土地和大约5000的人口,六个Howard组成一个城市,通过对农业、工业、居住、公共空间的分区规划,一个较小的计划性社区组织可以被创造出来,各项生活功能都能在这一社区组织内独立运行。

Perry的邻里单元。邻里单元(Neighborhood Unit)概念是Perry于1929年提出的,他认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应该是邻里单元,邻里单元具备以下特征:人口规模应能足以维持一所小学(约为5000人);面积大小约160英亩,居住密度每英亩约为10户,学生上学的徒步距离不超过0.5英里;主要干道和通过通道路不会穿越邻里单元内部;内部街道系统采用囊底路、弯曲设计以及明亮的表面来提升邻里单元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减少邻里单元内部的交通活动;学校是邻里单元的中心;邻里单元设施如图书馆和社区服务中心等靠近小学,公园及其他休闲区域应适当的分配在整个邻里单元内。 Perry的邻里单元模式认为未来的人们应该以教育设施及邻里单元中心组织作为新的生活中心。邻里单元理论是后来许多相关理论的主要依据。

Stein的邻里单元。Stein在他的邻里单元理论中主要加入了超大街区的观念,他主张,邻里单元的中心除了学校外,还应有小型购物中心,三个这样的邻里单元组成一个超大街区,它里面再设置高中和一到两个主要的商业中心。而这些设施的步行半径由Perry所提的0.5英里增加到1英里。这样的一个超大街区才是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Jose Sert的邻里单元。Jose Sert同样主张邻里单元应当是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6,但他认为的邻里单元与前人研究不尽一致:小学应该是邻里单元的中心,6到8个邻里单元组成一个城镇,人口约为5.6万到8万人;由家里到小学的最大步行距离应该降到0.25英里。

新都市主义下的邻里单元。二战以后, “新都市主义”规划理论便应运而生。新都市主义较突出的思想在于以下两点:邻里单元的混合多样使用。邻里单元内要包括住宅、商业、工作、娱乐等不同性质的建筑物,提供不同的住宅形式使不同收入的人也能混合居住在一个邻里单元之中;以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为优先。运用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特有的公共性,来加强社区识别,配合有等级的街道、街廓、广场,加强社区中心的角色,成为社区地标。

相比以往的邻里单元理论而言,新都市主义的邻里单元更强调邻里单元中心与边缘的空间结构,并考虑到区域成长的概念,解决过去随着郊区发展而衍生出的边缘城市;其次,新都市主义缩小了邻里单元的范围;此外,新都市主义更重视私人领域与开放空间的边界,鼓励以公共领域引导居民互动来形成城市生活的模式。

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自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以来,社区规划领域产生了许多的理论,每一种社区规划理论都提到了社区规划时的基本原则,有些基本原则也被很多理论所共有。综合来看,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 群聚发展

群聚发展原则最早来自于霍华德所提出的花园城市构想,他的这一构想始于如何构建一座城市,但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如何让居民住宅群聚发展,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公共空间用于城市绿化。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土地开发如果能群聚式的发展住宅,使得人们更为密集的住在一起,缩小住宅本身所占的土地面积,就能节约土地开发,从而提供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保留更多的自然环境,或做其他的用途。

(二)郊区扩散

1960年,美国开始有私人到郊区去兴建新的市镇,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资助郊区新市镇的建设,大量新市镇的开发使得郊区生活成为美国人主要的生活方式;美国宾州大学葛拉尼(Golany Gideon)教授将新市镇定义为:“结合城市与乡村环境,新建或扩大城市集居地,成为一个有计划的社区,绕以绿地或农地等开放空间,共同形成新市镇的整体,新市镇具备足够的独立性,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自足性、自持性及自制性。往郊区兴建新市镇的目的在于缓和大城市人口、住宅,交通的压力,促进区域之社会与经济均衡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有创意且舒适的生活。这种将人潮往郊区扩散,依靠汽车联系城市与郊区的作法虽解决了城市中心人口增长的压力,但也使城市无限扩张,市中心不断衰败,造成了大量的治安问题,交通问题,税收及污染问题;此外,驾驶汽车虽然改变了日常生活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但也使人与人之间接触的机会减少,人与朋友、社区的互动减少,人情冷漠、社区关系淡薄等问题也开始凸显;最后,开发者往往热衷于独栋住宅的建设,很少考虑到使用大众交通工具,这就使得年长者、青少年及小孩等不会开车的居民失去了行动自由,而形成了年龄和族群上的隔离。

(三)计划单元整体开发

计划单元整体开发原则最早由美国学者Babcock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美国政府在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上所施行的僵化的规章制度,这一原则使得开发商在开发社区时,可以在面积大小、房屋形式,房屋密度等政府有所限制的领域更加富有弹性;计划单元整体开发原则的应用比群聚发展原则更为广泛,除了住宅区之外,也可应用于商业区,工业区等,它的特点在于:计划单元整体开发通常包括大面积社区的开发,有时甚至可以为一个新市镇进行开发;计划单元整体一般包括建筑形式和混合的使用,而非单纯的发展;计划单元整体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采用阶段式开发的模式。

(四) 邻里单元为先

除了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外,其他的主要社区规划理论都以邻里单元作为规划的基本单位。以上3条原则所代表的相关理论也是如此,但它们在具体的规划操作中更加强调“从社区到邻里单元“的由外而内的顺序,而Andres Duany(1998)提出的传统邻里单元规划理论(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TND)则以邻里单元为先,强调首先应当进行小尺度的规划,然后再向外扩展去进行整个社区乃至城市的规划。

(五)大众运输导向

采用大众运输导向的社区规划被称为大众运输导向规划(TOD),由Calthorpe(1993)提出,他主张社区的土地配置应该采用混合使用形式(mix use),社区的中心应为大众运输场所及核心商业区,混合了住宅、零售、办公、开放空间及公共使用等各种使用类型,采用开放空间的形式,它鼓励人与人在这个开放空间相遇,共同组成一个紧凑、健全的社区结构,并力图营造一种适合步行的居住环境,使居民与上班族能方便的在地铁、公共汽车及自行车之间进行选择。

此外,Calthorpe还认为,大众运输导向规划包括两个层次上的规划:都市层次和邻里单元层次,都市层次强调社区应当在运输干道上,以轻轨、地铁、铁路或快速公交路线为主要交通方式,社区中有高强度的商业使用区,并适当提高住宅密度;邻里单元层次则是沿着次要的公车支线发展,提供住宅及地方服务性商店。不管是哪一个层次上的社区,都有着四种主要的土地使用类型:核心商业区、住宅区、公共用地及次要地区。小型核心商业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便利零售及地区业,大型核心商业区则综合了超级市场、餐厅、商业服务、娱乐、就业及轻工业,二楼以上可以作为住宅使用;住宅区必须设置在与社区中心便利可及的步行距离内,住宅形式多样化,主要有独户式住宅、单人式住宅及公寓等;公共用地用来服务当地居民及上班族,包括公园、广场、绿地和公共建筑等,主要在于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需要;次要地区为规划步行距离半径外的区域。

结论

社区规划理论的落脚点都在于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居住品质。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始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之后伴随着由“美国梦”带来的郊区扩散,最后回归到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都市主义”。纵观所有的社区规划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已经意识到居民在社区内的生活构成了紧凑、多样的生活环境,应当是未来城市规划的方向,而以“家”为出发点的生活路径,是影响社区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以往按照平面的土地使用分区来规划社区的做法稍显不够。可以预见,今后的社区规划理论,应当会在邻里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更侧重于把个体家庭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更加注重人文主义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MacQueen, Kathleen M. McLellan, Eleanor, Metzger, David S.Kegeles, Susan, Strauss, Ronald P., Scotti, Roseanne, Blanchard, Lynn, Trotter Ⅱ, Robert T,What Is Community? An Evidence-Based Definition for Participatory Public Health [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Vol.91, Issue 12,2001

2.陈眉舞,张京祥,曹荣林.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理论构架及其实践机制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

3.郑凯仁.以新都市主义观点进行住宅社区规划之研究[M].(台湾)成功大学,2000

4.Owen, S.H. and M. S. Daskin.Strategic facility location: A re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98(111)

5.David, A. Models implementation:A state of the ar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2001(134)

6.John Morris.Urban Spaces. Visual Reference Publication,1995

7.Batty,M.Agent-based pedestrian modeling[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2001(28)

8.Duany Andres.Our Urbnism[J]. Architecture,1998,87(12)

9.Peter Calthorpe.Next American Metropolis:Ecology,Community,and the American Dream[M].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3

作者简介:

社区规划论文篇4

关键词:新常态;住区规划;存量设计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集约型转变等“新常态”。为适应我国城镇化“新常态”,住区规划内容以及规划方式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包括:跨学科综合发展、增量规划与存量规划的并存、社区发展等等,因此,如何认识和适应这种新常态,是今后一定时期内住区规划工作和发展的重点。本文拟通过分析传统的居住区规划教学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对传统的教学定位、内容和方式等进行相应调整,以期适应不断变化的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一、住区规划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1.规范不合时宜

自2012年正式实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来,相应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还没有出版,原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结构模式、道路分级结构等方面已不适应时展需求。

城市发展速度在经过高速膨胀阶段后,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用于住宅开发的用意相应也在减少。2002年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将住区分成“居住区―小区―组团”的结构模式,已不适应土地资源现状。按居住区级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来推算,一个居住区级的用地约20公顷左右,但现在单个楼盘能征到此规模的用地的情况已不普遍。同样,按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的道路分级结构也存在不适宜性。这种蓝图式的规划结构对今日市场开发导向的商品房小区建设的指导和控制意义渐微。

2.重“增量设计”轻“存量设计”

目前,中国城市空间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老城区中的街坊型社区;(2)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社区;(3)经济适用房社区;(4)商品房社区。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商品房社区占市场主导,属于增量规划,是教学的重点。但在质量效率集约型时期,老城区中的街坊型社区、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社区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也是今后住区规划的中心,属于存量规划范畴。

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因重“增量建设”而轻“存量发展”,大量城市社区资产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城市特色减少、活力降低、认同感淡薄和社区衰退。存量规划设计对旧住宅区功能提升、环境改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存量工作涉及的权力关系复杂,工作的方法以及内容与增量规划也有差别,需要多学科综合应用。从近几年的教学来看,不论理论教学还是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均以增量规划设计为主,设计任务书以新增地块为设计条件,未重视旧住宅区的更新与保护,导致培养的学生擅长于在白纸上描绘蓝图,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较严重。这是教学的缺失。

3.文化传承的缺失

文化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而住区则是文化的重要的载体之一,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工艺技术、建筑材料等均能在住区中展现。但目前我国住区规划项目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较大。放眼各大城市,采用欧陆风格的楼盘比比皆是。虽有部分人士坚守本土文化,但却少之甚微。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已通过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树立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观念,但在真正做设计时却不能创新地继承传统文化,仅能简单模仿,实则失去了继承的意义所在。因此,如何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是教学以及学生以后工作的持续命题。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1.树立价值观,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值我国城镇化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集约型转型之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面对资源和环境双重威胁的转型之期,“英雄主义”的“蓝图”指引规划已不适应时展需求。当时期,树立公平和效率、生态指向、文化传承等价值观迫在眉睫。西方教育在课程设置中对关注弱势群体、民主社会中的参与、文化和观念的多样化、职业品质等关注极多。对住区规划而言,价值观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的利益权衡、尊重历史、重视生态环境。住区规划要面对政府、开发商、业主三方服务对象,因此要正确认识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的不平等性,关注公共利益的公平公正。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中提出我国的城镇建设应“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记忆主要来源于场所物质空间。因此,在住区规划中对可利用有价值的建筑、道路、水系、植物等的保留和传承,是留住的可行方式。

2.增量规划、存量规划并驾齐驱

中国城市化水平虽已达到50%,但要接近70%的目标,城市化还有几十年的发展空间。这意味着住区数量增加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而,增量规划仍是目前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同时,在城市空间面临紧缩的情况下,存量规划也成为住区规划工作的必然选择。

在增量与存量规划并存的多元需求下,在教学时,除了注重空间物质形态等层面外,还应关注公共政策、社会文化、经济利益等层面。

存量规划涉及不同群体利益,包括政府、社区居民、开发商,具有复杂的社会性。存在服务设施升级、产权利益分割、社区安全性与公平性、单位住房流转与人口流动等问题。在工作方法上也需要采取上下互动的协商式方式。在规划设计内容上也有别于增量规划。旧住宅规划设计主要针对交通、停车体系的疏导与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增设与调整、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住区景观环境提高、建筑改造等。存量规划是基于现状基础上的改造设计,因而需要掌握更详细的现状基础资料,设计也应具体到细部尺度。因此,需要学生在该阶段学习时,同时应有建筑和景观设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旧住宅区改造的案例讲解。同时在调研环节,让学生走进不同类型的旧住宅区进行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

3.调整分级结构

根据土地供需条件调整住区规划结构。目前市场上住区增量规划占主导的为4公顷左右的楼盘以及15公顷以上的综合体。综合体多以科研、教育与住区功能结合,形式多样。以上规模已不适宜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的结构模式,可以用组团方式进行划分结构。相应的“居住区道路―小区道路―组团道路”结构也可调整为“住区主干路―住区次干路―住区支路―宅间小路”,其道路规模仍可采用规范数据。

三、教学方式的转变

1.理论联系实际

规划工作者只有通过扎实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得大量调研资料,才有可能把握理解所要规划的客体对象,才有可能把握社会主体的真实诉求。不论是新增住宅区还是旧住宅区,均需要对其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进行全面的了解,实地调研尤为重要。调研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进入住区实地调研,另一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调研。

住区实地调研就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已建成楼盘。要求学生根据调研要求做好调研计划,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了解住区区位关系、居民的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及人口规模等。分析小区规划结构、用地分配、服务设施配套及交通组织方式。重点对住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住宅类型及住宅组群布局、公共建筑的内容以及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调查。调研成果要求每组出一份报告,报告包括以上调研内容。同时要求每人抄绘所调研楼盘的总平面图。

房地产市场调研主要是让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城市每年举办的房产交易会,了解目前市场需求:包括购买者需求、开发商需求以及政府需求,为后面将进行的住区规划设计提供了参考。

2.专题教学

针对目前住区规划的多元性以及人们对住区需求的多样性,传统的填鸭式、任务型教学具有很大局限性,已不适应现阶段对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菜单式专题型教学,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专题应囊括目前住区规划热点、主要内容,涉及社会专题和空间专题。专题教学采用两种形式:(1)部分专题利用现有资源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式讲解。如老龄化与住区养老、旧住宅更新等特殊、热点议题。(2)学生在多个专题菜单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分组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社会专题涉及价值观、住区安全、住区邻里交往、住区便捷等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专题除涵盖传统空间形态规划内容外,还对绿色住区、住区场所感与归属感营造、住区道路交通及停车、住区噪声污染及防治措施等继续解决的内容强化。

专题教学提交成果根据不同选题类型,可采用能表达物质空间形态的规划图纸,也可采用研究报告、政策建议或多种形式结合。成果提交多样化,避免学生仅对物质空间规划与表现技法的重视,同时还引导其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表达。

总之,城乡规划教育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注重时展需要。规划教育不能坐井观天,止步不前。职业教育应涉及当前以及今后的经济形态对城市社会的影响,并关注城市发展政策。我国2014年3月正式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对住区规划的影响意义深远。5月提出国家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常态给城乡规划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存在机遇。住区规划职业教育应在价值观、知识结构、技能等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在新型城镇化、新常态时期对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徐苗.从住区到社区:学科调整背景下对居住区课程的思考[J].2014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黄瓴.回归日常生活空间:基于社区的城市设计教学理念与方法研究.2014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社区规划论文篇5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ocial chang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open competiti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into Chinese society.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for employment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nervous operation cost of many people choose to SOHO work model. As this boom SOHO enters into the concept inattentive construction field, and developing rapidly, caus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the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is paper preliminary research community to SOHO, and study on the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settlements construction areas of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SOHO社区

1.1 SOHO社区产生的背景

SOHO社区是在“新都市主义”思潮影响下,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革命而产生的。

1961年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出版了其第一部论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个时期正是美国大规模的旧城更新计划甚嚣尘上的时期,而雅各布斯的论著对这种大规模的旧城更新计划深恶痛绝。她指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将田园城市运动与勒·柯布西耶倡导的现代城市杂糅在一起,在推崇区划(Zoning)的同时,贬低了高密度、小尺度街坊和开放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1]。雅各布斯主张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

在雅各布斯引领的这种思潮下,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及规划师着眼于城市中心区衰退化、无限蔓延的郊区化的城市问题。

在这中思潮下SOHO作为一种社区形式引起了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注意,SOHO社区所强调的社区感、步行友善、功能的整合等与这种思潮的宗旨所契合。SOHO社区也在“新都市主义”运动中得到完善逐步成熟。

1.2 SOHO社区概念界定

据吴良镛院士的人居环境理论,社区要素系统的可以归纳为:“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2],它们两者的空间关系构成了社区要素的“二元关系”。社区要素的“二元关系”决定着社区的基本结构,“二元关系”的变化形成了各类功能复合及类型的社区。SOHO社区即是在“新都市主义”社区思想的浪潮下,社区要素“二元关系”变化所形成的一类新型社区。

具体来说,由于SOHO社区是“居住”与“工作”功能的复合,所以在SOHO社区,社区的“二元关系”中的要素变化为“居住及工作”与“支持功能”。

综上所述,本文将SOHO社区定义为:在“新都市主义”社区思潮影响下产生的一类,社区要素包含“居住及工作”与“支持功能”的功能复合型社区。

2 SOHO社区空间结构特点

在新都市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SOHO社区具备了新都市主义社区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

2.1复合性

社区功能的复合是当代各国社区规划的发展趋势,基于柯布西耶提出的现代功能主义思想的“城市更新”运动,曾给西方城市带来诸多问题如:“郊区卧城”、“社区瓦解”等。1960年以后西方理论界开始了对现代主义功能规划的深刻反思,出现诸如英国的“新社区”(New Settlement)、美国的“新都市主义”、德国柏林的IBA等住宅运动,都强调居住社区的功能复合。社区功能的复合是SOHO社区的一个典型特征,据社区要素的二元关系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社区要素的变化社区功能的多元复合在SOHO社区内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2开放性

在当代社区规划理论体系中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将人与社区环境视为整体,在非物质规划层面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在SOHO社区内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社区不再单纯是“封闭的卧城”,社区生活要具有活力,提供更多的公共交往机会等。

SOHO社区的开放性主要是指:①社区街道的开放性,即社区内街道与城市街道融合、渗透。②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见性,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见性是指社区公共空间对城市空间开放与否。

3 SOHO社区对我国住区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3.1现阶段我国住区建设领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小区规划”理论传播到了中国,对居住区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小区规划”理论强调“居住小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规划管理者对居住小区内部的规模、居住密度、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划限定,使其作为一个完整而封闭的居住单元。

现阶段我国住区建设依然沿用“小区规划”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他们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大量出现郊区“卧城”,社区活力下降;

(2)、社区人口结构单一,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居化,富人区大量出现激化社会矛盾;

(3)、社区建筑空间形式单一,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列式布局形式,缺乏地域独特性,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普遍缺失;

(4)、由于社区的封闭性,造成了社区服务设施与城市服务设施的重复与浪费,呈现了一种“虚假”的公共服务设施缺失现象。

3.2 SOHO社区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启示与借鉴

SOHO社区强调社区的复合性与开放性,强调社区的人文关怀。这些都有助于解决在我国住区建设领域中出现的问题。

SOHO社区的复合性要求社区功能的复合、社区人口结构的复合、社区建筑空间形式的复合。在社区功能上SOHO社区打破单一的居住功能,在社区中融入了居住、办公、消费、娱乐等功能,使社区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由于社区功能的多样社区内人口流动性增加,社区人口与城市人口不断的进行更新与交换使社区的人口结构也具有了多样性,解决了社区人口结构单一的问题。

社区的开放性使社区空间与城市空间得到了有效的融合,如在建外SOHO内没有人能明确的说出哪些空间是属于社区内部的哪些是属于城市的。这种开放性就能够使城市与社区在各方面都进行有机的物质交换与融合,真正的把社区置于城市当中,也减少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与浪费。

结语

通过本文初步的对SOHO社区的研究可以看出,其对我国住区建设领域的启示与借鉴作用非常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应该能够得到更为详实、可靠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基本的住区规划管理体制的落后也限制了SOHO社区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对于规划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完善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Jane·Jacobs,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rican Cities[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

社区规划论文篇6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任务

通过编制城市地名规划,加强城市地名管理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优化城市地名环境。其主要任务是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依据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和规范,对城市未来需要的新地名进行规划论证,编制地名规划,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

我市城市地名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民发〔20*〕65号和浙民区〔20*〕84号;《*省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导则》浙民区〔20*〕69号;*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保护规划等专题规划。

编制城市地名规划要从有利于提高我市地名命名、更名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出发,具体应遵循下列原则: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健全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名管理服务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按照地名管理和城市规划,总结我市城市地名分布规律,结合城市建设现状和分期发展规划构建城市地名空间布局网络,使*市地名规划达到特色鲜明、点线面层次清晰、区块主题明确、相互联系规律、空间覆盖完整的要求。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地名学原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贴近城市人文背景,彰显城市精神风貌,规范通名与优化专名相协调,实现地名的指称功能、文化功能,使地名名副其实、规范有序、雅俗共赏、彰显文化、好找易记,为多种形式的地名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三、城市地名规划的范围、对象、期限

1、规划范围

*市城市地名规划与*市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

2、规划对象

除行政区划名称外的人文地理实体名称,未标准化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3、规划期限

*市城市地名规划期限与*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步。

四、城市地名规划编制的内容

1、总则

说明规划任务的由来,明确规划编制的依据、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对象、范围、期限和分期目标等。

2、历史与现状分析

(1)回顾城市发展历程,勾勒历史分期城市轮廓;

(2)归纳现状地名分布特点,提炼*各类现有地名主要特色;

(3)考察自然、社会、制度等地名生长环境,分析各种因素在地名生存周期中的作用和影响。

3、相关环境分析

(1)城市定位;

(2)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

(3)建设时序与近期建设;

(4)历史、文化保护措施。

4、城区地名规划

(1)空间布局:根据城区规划范围内历史分期形成的地名特点,划分地名布局片区;片区较大时再根据当地特点划分地名区块。

(2)区块命名规划:根据地名规划要求和区块特点,提炼区块命名主题,对地名采词提出引导性、控制性要求。

(3)道路命名规划:根据地名规划要求,提出城区城市道路命(更)名规划。

(4)地名标志规划:设计地名导向系统,规划地名标志的标示内容、设置密度、分期目标。

(5)地名优化规划:明确优化对象范围、采词原则、分期目标。

(6)地名文化保护规划:就历史文化地名的使用原则、使用范围、保护措施、派生(移植)规则等提出规划。

(7)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实现规划的制度环境建设要求。

(8)附则

(9)相关图表

①片区地名布局图

与城市结构分析图相衔接。表示与城区地名规划一致的地名区块的划分范围和命名主题。可以城市结构分析图为基础编制,必要时可按片区划分为多张。

②道路命名规划图

以城市地名布局图为背景,表示与城市地名规划相一致的道路命名规划,主要表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的命名规划。

5、规划成果

①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是规划调研的结论性表述,其文字表达应规范、准确、简要,避免论述性、说明性。

②图件

图件是规划文本的图示表述,与规范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图件应标示图名、图例、编制单位、编制时间。比例尺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相应图件相同,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③规划说明

规划说明是文本的解释性文件,介绍理论和现实背景,论述确定规划指标、规划目标的依据,说明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分析配套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

④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规划结论的专题性支撑文件,侧重于基础情况研究,如地名文化的研究整理、地名片区(区块)的划分基础、地名导向系统的现状结构等。其中地名文化的研究整理是必要件。

⑤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应叙述规划编制的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着重说明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和重点、特点;说明规划编制的过程及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情况;说明与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说明履行规划编制程序的情况;说明征求意见和编制领导机构审议的情况;说明其他重要问题。

五、编制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由市地名委员会统一领导,市民政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2、精心组织实施。编制城市地名规划是地名公共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民政部门作为具体实施部门,要精心谋划,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委托相关部门编制技术文本,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市地名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推进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性,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认真组织规划评审。在完成规划意见征求、社会公示和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初审后,要按规定提请金华市民政局审核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和评审。

社区规划论文篇7

关键词:景观;区域景观;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4-01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和城市发展的病象环生,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中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天区域规划的重点。因此,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景观规划也日益为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人们所重视,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西蒙兹在其《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就对区域景观作了专门论述[1]。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以达到最终形成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并加以广泛推行的目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区域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区域景观规划基础性理论试作初步探索。

一、区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在分析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之前,应该弄清“景观”、“区域景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研究区域景观和实施区域性景观规划的基础。

(一)景观及景观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人们对景观概念的理解从在景观园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景观的概念。例如德国景观生态学家Buchwald认为:景观是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这些理论都极大地突破了景观即风景的狭窄内涵,使景观上升到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流、物质循环的载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而存在的高度。

(二)区域及区域景观

区域是指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地区。因此,区域景观规划应侧重对具有特定资源或特定景观内聚力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以便从全局着手,统筹、合理安排区域的发展,克服行政或地方利益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景观破碎和总体效益受损,继而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公平原则,并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区域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区域景观规划必须注重整体效益,尤其是在多种景观特征的区域和总体景观区域规划中,不能强调某一元素的单一效益或局部地区的利益,条块分割、切断区域内景观的有机联系,只能使得区域景观破碎化,区域整体环境和竞争力下降。只有重视区域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才能协调好继承、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自然优先原则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应该由人来调节,而树立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则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区域景观,必须科学分析其自然规律,建立自然保护核和缓冲区,即对危机资源、残留斑块尽量完整保护,并将人为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自然破坏。

(三)本土精神原则

特定区域景观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过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景观规划中,地方文化、历史风貌应得到充分体现,这是解决城市风格迷失,地方文化丧失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有特定自然景观组分的区域景观规划中,突出自然特质和乡土特色,像江苏同里、周庄古镇、河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性建设就是成功范例。

(四)动态、渐进原则

区域是一个大而统一、但界定宽松的地理范围。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项规划都不可能是一张从一而终的蓝图,因为区域景观的主体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人们对区域规划的理论理解也会不断朝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

三、结语

区域规划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与具体的发展战略相比较,正确的区域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的区域景观观念,提高对区域景观发展的管理水平,才能使规划得以正确实施。此外,规划者多元化也是体现规划科学化、公平化的标志,其中中央、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在区域总体控制、利益协调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将规划意图和具体措施积极向住区居民宣传,通过更多的民主形式,实现共同利益。我们期待,在新的区域规划概念和理论被倡导和推行的同时,中国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会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推行,更普遍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社区规划论文篇8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理论 用地结构 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14-01

土地利用规划是与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的,所以不同国家在不同时间适用不同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也由此形成了多个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

一、国际上主要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关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起步较早,但其理论的系统性相对比较薄弱,现代意义上的土地规划开始于上世纪初,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其主要是一种建设性的规划[9]。而在20世纪后半叶,随着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土地利用规划逐渐从传统的建设性蓝图规划发展到以控制土地利用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规划[1]。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系统的土地规划理观点:

1.系统规划理论,该理论是在上世纪60年展起来的,其核心是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它认为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相应的对于土地的规划分析和控制也是动态和变化的[2]。该理论通过对于整体的规范和控制,以求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促进良好的物质环境的实现。在具体事件操作中,将城市作为一个封闭系统,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规划,以便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变化和演变。系统规划理论在应用过程中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复杂系统理论。系统规划理论只是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简单的、固定的、线性规划,而复杂系统理论更多的强调城市规划中产生的不规律的行为。

2.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公正与市场效果一样重要,不平等不限于物质范畴和经济范畴[8],该理论去除了传统的社区概念,更多注重的是公民性,建立包容性的、多重界面,多重性质的社区概念,从公共利益走向多元化。

3.协作式规划理论,该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规划理论,把规划似作是沟通和协作的过程,作为沟通式的规划,它形成了一套工作方法:培育社会联系交流的网络,教育公民和社区组织,提供技术和政治信息,保证非专业人员得到资料和信息,鼓励社区为基础的团体发挥作用,对提交的方案施加压力,提高规二、国内主要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

二、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理论起步较晚,对其研究更显薄弱,但也形成了一些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划理论。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地区位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根据地形,土壤,水利交通等客观因素,确定土地的使用类型,例如把位于和城市中心区附近的土地规划用做高价位用地,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把其他类型用地,如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等规划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段上。对于农地利用,应把集约经营水平较高的用地如果园、蔬菜地等产品生产用地,规划在城市近郊区,而将粗放经营的用地如大田作物用地、放牧地,规划在远离城市的地段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与经济的关系,探索土地的最佳空间结构,以实现土地的最有利使用价值。

2.人地协调理论,土地利用不仅是自然技术问题,也是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经济问题.在土地利用合理组织过程中,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考虑的重点,使其处于和谐和协调的最佳状态[5][7]。众所周知,人地关系是目前土地利用的基础问题,人类是土地的利用者和塑造着,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然要干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些被改变了的环境又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地协调理论就是考虑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人与环境更加协调的发展[4]。

3.可持续利用理论,该理论是最近提出来的土地利用理论,土地的持续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生产相关,在社会经济环境价值超过商品性投入产品的同时,能够维持将来的土地生产力及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质上就是土地的永久高效利用,既要求土地资源与人口相平衡,不能使土地负担过重,降低人的生活质量,又要求高效率地利用每块土地,使其发挥最大的效能[6]。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问题,有的学者认为,依据循环经济的要求,在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全面贯彻绿色规划战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制定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与实施指标体系,加强规划的社会参与和可接受性,强化规划管理

三、结论

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制度不同,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体系和要求与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不尽一致,如何汲取国外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研究中的经验, 克服其规划中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0]。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应寻找一种最优的协调方法,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其中协调不仅指系统内部,更包括本身与外部环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协调。我国目前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开展的研究也不多,对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概念、内容、体系、方法等展开系统研究的更少, ,真正规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远未完善,有待于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A.J.Scott. The urban land nexus and the state. London Pion Linited, 1980

[2]Arthur C. Nelson. 土地规划管理(中译本).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3

[3]Casey J. Dawkins.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land use planning process.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00(2)

[4]曹荣林. 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协调. 经济地理, 2001(5)

[5]段进. 城市空间发展论.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0

[6]董唑继.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北京:大地出版社, 2003

[7]冯年华.人地协调论与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

[8]黄伟. 现代美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其启示. 中国土地科学, 20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