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8篇

时间:2023-03-21 17:05:15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1

社会保障成公众最关注的话题。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福祉。

两会前夕,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与人民网第十二次联合推出的两会“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保障”以18%、142501张选票高居选项热度排行榜第一位。从2010年“养老保险”首次成为关注热词排行第一至今,有关社会保障的话题已经连续4年独占鳌头,成为社会公众关于两会议题最为关注的内容。

就社会保障而言,中国需要执行的是一个从规模上来说史无前例的任务:编织一张横覆13.5亿人口,纵贯养老、医疗、就业、社会救助和福利的安全网,将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包在里面,缓冲各种失速与不平衡带来的风险。

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党和政府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各项养老保险参保达到7.9亿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04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现在的1721元。

在未来工作建议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正离我们越来越近。截至目前,包括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在内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已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成为现实。2009年启动实施新农保试点,2011年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再到最近在全国部署这两项保险制度,短短三年多,我国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全覆盖的历史性跨越。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巨大成就,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一步。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所言:“短短数年间,数亿人被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计划,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和社会公众一样,此次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们也对“社会保障”这一议题非常关注。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社会服务部部长何丕洁建议,要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2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12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养老金成为了公众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 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 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3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12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养老金成为了公众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 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 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4

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众多,内容庞杂,涉及众多的作者、机构和主题,如何能清晰地反映国内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是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借助知识图谱这一科学计量的有力工具,综合使用五种知识图谱工具软件,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科研合作、知识来源、研究热点与前沿等进行较系统的分析,以期相关的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对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和知识图谱的推广应用有所参考。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211高产作者合作网络

通过Bibexcel对样本数据的基础分析,共萃取出1 918位不同作者。同时,将数据文件导入Pajek并执行Kamada-Kaap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区域合作网络图谱。其中,节点越大代表发文量越高,连线越粗代表合作关系越密切。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地区名称是用英文标识的,部分节点的地区名称没有显示出来,现实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比例尺放大地图来清晰地展示网络中的各个局部区域。图3区域合作网络图谱

从图谱中可以看出公共图 书馆研究领域科研水平较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而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科研产出量相对较低。相对而言,学术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这三个地区是我国科技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会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如此良性的循环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通过放大地图,可以发现合作频次较高的地区(城市),即合作网络中中心度较高的节点,主要包括北京、杭州、天津、武汉、广州、湘潭等城市。其中,北京与天津、上海、武汉、杭州等众多城市产生科研合作,是整个区域合作网络的中心。除北京以外,科研产出量较高的城市主要有天津、广州、上海、武汉、长沙、哈尔滨等。此外,内蒙、新疆、西藏、云南等几个地区的发文量极低,与上述发达地区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应该引起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关注。

22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文献共被引分析是反映被引用文献之间关系的一种文献计量学方法,是引文分析理论的重要内容。引文或用于论理的依据,或用于对比前人的研究,或用于说明创新的来源,因此引文常被看作是学术研究的知识来源。通过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可以发现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核心文献,以及与其它研究领域的交叉联系与演变。

通过Bibexcel的统计分析,最终获得有效参考文献8 259条。同时,将数据导入Citespace,选择Timeline视图,得到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见图3)。图中节点的大小与其被引频次成正比,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两篇文献同时被其他文献引用过。从图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引文形成了4个明显的聚类,而聚类中的文献可以看作是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通过对聚类文献的分析,归纳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21聚类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222聚类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23聚类3:公共图书馆精神

2004年前后,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出现了以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倡导图书馆走民,关心弱者,平等服务,缩小数字鸿沟,实现知识自由和信息公平的“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聚类3中的文献便是这场学术争鸣的知识来源,其中的代表性文献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13]、《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4]等。

文献[13]认为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了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该文对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精神做了系统的论述,对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献[14]系统论述了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意义,详细阐述了建立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224聚类4:政府与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为保障公民的知识权利而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政府则是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提供者和投资主体。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必须依靠政府的公共权威与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二者之间息息相关。聚类4中的文献便是该主题研究的知识来源,其中核心文献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信息公开》[15]、《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16]等。

文献[15]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给我国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并倡议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及时、完整进入公共图书馆的具体保障制度。文献[16]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指出为解决公共图书馆的拥挤性和地域性问题,政府必须承担普及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并提供投资保障。图4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

23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231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中心性和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同时,它也是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宽泛的领域,涵盖了读者服务、网络环境、服务模式、社区服务、延伸服务、企业等热点内容。

从图谱中可以看到网络环境与信息服务的联系最为紧密,这说明信息环境的改变为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提供了充分的拓展空间,这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成为学者们早期关注的热点研究。此后,伴随Web20、RFID、移动通信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即时参考咨询、Rss信息订阅、图书自助借还及手机图书馆等全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应运而生。此外,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定对象的信息服务研究也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服务的研究内容。总体来说,公共图书馆领域信息服务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23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作为公共图书馆领域重要的研究热点,在2007年左右出现,至今方兴未艾。与之密切相关的热点研究包括总分馆制、图书馆布局、城乡一体化、基层图书馆等。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与政府机构的设置一样,是一个至上而下的等级体系。学者们早期的研究对象比较具体和分散,局限于某一类型的公共图书馆,比如:国家图书馆、县级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等。而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繁荣和发展,人民的文化需求也相应的普遍提高,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提供的普遍均等的服务等研究内容就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主题。实际上,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比如:深圳的“图书馆之城”、“广东流动图书馆”、“苏州模式”等。但是,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模式还需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入探究。

233公共图书馆精神

公共图书馆精神也是公共图书馆领域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相关的热点研究包括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公民权利、信息公平、新图书馆运动等。

234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领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研究热点。在2002-2006年研究热度较高,之后研究热度明显降温,说明其理论与实践已经走向成熟。与之联系比较紧密的关键词有:国家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图书馆评估、个性化信息服务等。

数字资源存储、整合、检索、共享研究以及特色数据库建设、数字参考咨询、数字图书馆联盟、版权问题等是研究者早期比较关注的热点内容。除此之外,云计算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云服务、移动数字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三网融合”应用研究等是近几年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内容。

235公共图书馆法

公共图书馆法也是一个持续性较强的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立法研究、地方法规、文化权利、读者权利保护、公共图书馆精神等。

公共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其立法的目的不仅是维护图书馆本身的权益,更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所应享有的文化权利。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十几部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但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一直长期缺失,这使得早期的研究局限于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上面。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工作的正式启动,参考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立法实践以及围绕《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而进行的立法支撑研究、读者权利保障等成为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研究重点。

236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共图书馆领域2008年左右出现的研究热点,对其的研究热度不断升温。与之相关的研究热点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服务、电子政务、信息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等。

我国自2008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其第十六条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18]。条例颁布后,立即引起了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中外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如何构建政府信息服务的评价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

在上述诸多热点主题当中,城乡一体化、农村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法、政府、Web20等是公共图书馆领域近几年出现的研究热点,可以把它们看作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3结论与展望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5

 

一、引言

 

随着《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法》的相继颁布、实施,我国公务员的管理真正进入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在这一过程中,全国报考公务员人数也不断攀高,出现所谓的“考公务员热”现象。

 

2015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12万,其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武汉交通运输委员会科员职位,报考比例为418:1,2016年度国考报名工作于24日如期结束。据华图教育数据统计,截至24日17时,审核通过总人数1251897人,竞争比为45:1,“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首次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在所招录的15659个职位中,超过80%的职位应届生可以报考,其中部分职位仅限2016应届毕业生报考”[1],可见应届毕业生成为了报考的主体,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的确存在。

 

二、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大学生“考公务员热”这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诸要素的变革而产生的,因此,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必须从社会客观现实与大学生主观状况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是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政治背景

 

这里探讨的“公务员制度”主要包括公务员考试制度和公务员保障制度两方面。随着《公务员暂行条例》、《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逐步得到完善与发展。公务员考试遵循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它为普通大众进入官员队伍开通了渠道,是由“推举制”到“逢进必考”制度转换的结果,也使得大学生得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追求。

 

公务员保障制度主要指相对于其他企事业单位而言,公务员职业较稳定,职业风险相对较小,职业福利较高。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较完备的保障体系,是吸引考生踊跃报考的重要原因。2015年全国公务员工资上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从待遇上提高了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吸引力。“只进不出”的超稳定性也让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急于捧上这个“铁饭碗”。

 

2016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首次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随后的2016年度北京市公务员招录公告中也规定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这表明在职公务员通过“遴选”而非“公考”的方式进行岗位调整将成为一种趋势。在公务员招考公告中部分职位仅限2016应届毕业生报考也把部分社会人员排除在外,这些政策客观上也增加了应届大学生考上公务员的机会,促成了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是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经济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广大大学生踏入社会获得经济收入与经济独立的根本途径。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就开始成为社会难题,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现状。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政府权威部门所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偶然的,这背后是产业结构、教育培养质量,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到749万左右,毕业人数再创新高,面对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国家一次提供数万个公务员的考试职位无疑对于大学生有巨大的诱惑,因此也吸引着许多应届毕业生的报考。

 

(三)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是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文化背景

 

官本位是指以当官从政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把官僚阶层作为这个社会核心阶层的一种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学而优则仕”为代表的“官本位”思想已成为一种政治文化。如此多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背后是大“官本位”的政治文化影响的结果,做一名公务员,在现在社会,他从事的工作与常人无异,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也不应该有什么特权,但仍被社会认为是非常荣耀的,很多大学生把考公务员当成现代科举,当成提高自己身份地位的主渠道。结合现实生活中,面对官民社会分配社会保障中的不平等,面对仍存在的特权,大学生“考公务员热”固然有实现人生价值与政治价值的主观意愿,但不可否认大学生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这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中报考的职业与岗位的“冷热不均”可明显的看出来。此外,“官本位”思想背后一方面是大学生认为的公共服务精神的缺失,一方面自己却又在盲目报考公务员,希望获得一己的私利,这也将反过来促使公共服务精神的进一步缺失,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矛盾关系,而这种悖论的出现值得我们去反思。

 

(四)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与盲目跟风是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思想背景

 

不少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时存在“趋同心理”“别人在报考,我也报考。”“试试看”的良好心态背后其实是一种盲目跟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多一种选择,是一种理智的态度,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公务员要做什么工作,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要求等都缺乏了解。“个体理性行为的结果导致了集体行为的一种非理性结果。”[2]许多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对参加公务员考试没有一个清醒的、理性的认识,盲目的去赶“公务员热”的潮流。据统计:北京有1.55万名考生弃考,江苏有9000名考生弃考,广东地区有14000名考生弃考。如果为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工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就影响了本来的求职道路。这些大学生即使如愿以偿进入公务员队伍,发挥不了专业特长,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得不到施展,反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不良影响,到时候“铁饭碗”反而成了鸡肋。

 

三、政治社会化视角下应对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举措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最先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此后,一些西方政治学者开始对政治社会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逐渐使这一概念成为当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小鲍威尔和阿尔蒙德在《当代比较政治学》中认为:“政治社会化也就是一代人把政治标准和信仰传给下一代,这个过程叫做文化传递。”[3]换言之,政治社会化就是培养和塑造人们形成合乎既定政治秩序和社会要求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途径与表现形式,是结构与过程的统一。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校园、媒体等渠道了解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报考公务员乃至于成为公务员本身就是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途径与表现,是大学生由个体的“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我国党和政府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向大学生传播社会的主导政治意识,使其接受社会的政治意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念。大学生“考公务员热”是大学生学习政治文化与国家传播政治文化的统一过程。此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的社会化手段,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考公务员热”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途径与表现形式,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的解决同样也可以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几个重要方面着手。

 

(一)父母要加强对公务员制度的了解,正确引导大学生理性报考公务员

 

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因素重要性在缓解大学生“考公务员热”问题中往往被忽视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家庭经济条件。一些大学生的父母在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可能本身对公务员制度缺乏必要了解,盲目让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家长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家长必须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客观分析孩子考公务员的利弊,引导孩子理性报考公务员。其次,对于公务员队伍中少数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社会政治现象,对国家政治体系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等必须客观公正看待,积极向大学生倡导主流的社会政治文化,让大学生在报考公务员中持“为人民服务”而非“捞好处”的心态。

 

(二)学校应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与职业观教育

 

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然而,许多大学在“两课”教学中存在着“满堂灌”、流于形式等问题,不能激发同学们的热情,更有甚者,部分教师缺乏对我国现行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认同,向同学们宣传一些消极、不健康的政治思想,这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对公务员缺乏正确的态度与意识,对于“官”本位思想与公权存在盲目崇拜,让功利主义思想在高校蔓延。[4]

 

高校需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力度,首先,要加大对“两课”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两课”教育教职工不但应刻苦钻研,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专业理论,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情操与社会主义信念。其次,要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由以理论教育“满堂灌”的方式向互动式转变,并侧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部分,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与官本位思想,更好地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化。最后,要积极加大对学生平等职业观的教育,倡导大学生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转变择业意识,启发大学生正确看待公务员这个普通的公共事业服务职业。针对大学生“考公务员热”中存在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薄弱的问题,高校还应结合自身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让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与学习,形成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从而理性择业与就业。

 

(三)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二是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大众传播工具在对待大学生“考公务员热”事件中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校园与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想的批判,吸引社会人群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注,让社会正视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等舆论工具开展轰轰烈烈的职业平等观念,让职业教育深入大学生心里;倡导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社会新风尚;积极宣传一些爱岗敬业、争创先锋的普通劳动模范代表等。

 

(四)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健全劳动就业体系,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许多大学生非理性报考公务员是一种“就业难的”无奈选择。对此,党和各级政府组织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健全劳动就业体系,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制定与完善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形成高效率、规范的法律运行机制。虽然国家近年来颁布了《失业保险条列》《社会保险费征缴暂缓条列》等法律法规,但是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我国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较薄弱,存在着资金来源途径少,收管透明度低等问题,许多将要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大,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完善大学生就业、医疗等相应的保障措施,消减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将更好地消除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现状。

 

在“大众创业、万重创新”背景下,政府应该继续开展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措施,大力扶持民营企业与第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创富意识。其中重要的是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完善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等一系列大学生就业保护措施,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可持续运行机制。

 

四、结语

 

随着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的,新一轮的“考公务员热”即将展开。如何解决大学生“考公务员热”中的弊端与问题是既关系到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又与大学生就业难的重大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的理论视角下看待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的问题,并基于政治社会化的理论视角探求适当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关注和重视。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6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

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能力满足度普遍下降,是导致就业难题的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由于缺乏实践与创新发展能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能有效服务于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事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立足于专业特点,脚踏实地地积累和提升就业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根据对口职位的要求,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

从专业人才的角度看,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专业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与专业对口岗位群的特点相契合的关于如何协调不同岗位的职位要求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以及专业人才开发职业素质、发展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机结合的一种能力体系,这种能力体系的构建应该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依据。通过对宾果求职网、新职业网等专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信息的分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对口职位要求可以汇总为:(1)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政策和人事政策。(2)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善于处理员工纠纷。(3)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建立与更新等;并能为员工提供社保咨询、查询服务。(4)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熟悉劳务派遣业务。(5)熟练使用office、Excel等各类办公软件和社保相关办公软件。(6)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理论知识。(7)热爱劳动保障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8)热爱基层工作,自愿从事基层公共服务事业。(9)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10)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1)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12)普通话标准,会公文写作,具有良好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13)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强。(14)积极努力,不怕吃苦,心态良好,具有很强的抗压能力。(15)领悟能力强,执行力强。(16)工作认真,仔细,耐心,踏实,稳重。(17)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18)工作有条理性、计划性,原则性强。(19)具备良好自我学习能力。(20)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在这些职位要求中,(1)-(10),是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打造专业技能,是进入相关岗位群的“敲门砖”。而(10)-(20)是对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力要求,职业教育界称之为“关键能力”或“通用能力”。通用能力是保住岗位和晋升职务的筹码;从职业角度来讲,通用能力是所有职业均可适用的能力,是对职业适应和流动具有普适性的、可迁移性的能力要求,是一种“可携带的”、跨职业的综合能力。打造通用能力,既是获得自身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在劳动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以不变应万变的必要途径。

具体来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应该打造如下就业能力:

1.掌握社保理论知识和精通社保实务操作技能

学习社保理论知识和社保实务操作技能,有助于形成本专业人才特有的积累性学识。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理论性和共性教育过度、实践性和个性教育不足的弊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近年来,各高校在教学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针对,在加强实践教学上下工夫,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把职场的环境引到学生身边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如在实验室,大学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进行工作流程的模拟仿真操练;在职场情景再现的系列实验课程教学中,大学生可以体验相关职位的工作要求和方法;在实习基地,大学生参与实际的业务操作,可以获得社保实务操作技能的实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的学校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在校内开展面向师生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大学生医疗保险、大学生就业劳动保障等政策和实务的咨询服务,在校外开展面向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的公益活动,本专业大学生可以借此获得实战经验。因此,大学生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改革,以提高实务操作技能。同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也是大学生提高技能创新、理论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增强了解社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加入社保实务专业论坛,不失为自主学习社保实务的一条便利途径。例如,由我国社保实务界知名人士余清泉创建的“我要社保网”就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交流论坛,它同时提供免费的社保实务难点热点问题的咨询服务和社保实务教材,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自学很多社保实务知识与技能。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据学者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接近80%的毕业生去了企业。他们大多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的薪酬管理、社保专员、劳动关系专员等岗位工作,也有少数人是在企业的行政管理岗位。因此,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本专业开设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系统把握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的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人力资源管理模拟软件,掌握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实务操作技能。在课余时间,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下载一些实务手则,进行自学,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岗位竞争的角度看,由于去企业的本专业大学生主要是在人力资源部门寻求就业机会,所以,必然面临着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竞职挑战。为了化解竞争压力,本专业大学生应该报考“人力资源师”,通过人力资源师的培训与考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加上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特色,能形成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

3.增强计算机运用技能

社保经办与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从事社会保障工作要求具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技能。例如,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是网络管理员兼劳动保障咨询员岗位,要求工作人员精通计算机软件硬件维护,熟悉多种网络安全技术,对各种常见的安全产品,如在防火墙配置、防病毒、入侵检测等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精通局域网、服务器的维护,熟悉宽带技术原理,熟悉使用路由设备,精通共享技术,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网络故障的能力。因此,本专业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强自身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4.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相对于小企业内部分工不够细化而言,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岗位设置上一般都有较细的分工,它们大多设置了社保管理员或劳动关系专员等直接与本专业对口的职位,因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有助于本专业大学生把握大中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

5.提升综合素质

学者对综合素质有不同的理解。从打造核心竞争力出发,笔者认为本专业大学生应该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在IQ方面,关键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自学的积极性和热情,掌握有效的方法;在AQ方面,关键是学会心理调适和身体调理,增强抗压能力;在EQ方面,重点是学会与人相处,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责任感与服务意识。

6.积累工作经验

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有工作经验者一般是优先录用的。因此,大学生要有计划地积累工作经验,可以利用寒暑假做兼职,也可以应聘用人单位的实习生岗位。

二、摆正就业心态和掌握求职技巧

大学生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摆正就业心态,才能找准就业层次定位,也才能根据就业层次定位,积极乐观地规划大学学习和生活,从而缓解就业焦虑,使自身潜力得到更充分的挖掘。大学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完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由“精英”走向“大众”,只有少部分毕业生能够处于岗位金字塔的顶端,而其余的大部分毕业生将在“非精英”岗位层面就业,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序列。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职业领域,人才缺口最大的也是在社区和企业。所以,本专业大学生要培养自身对基层工作和普通岗位的职业热情。

求职技巧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一起构成就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因而大学生要掌握简历的写作、面试的准备、面试的技巧性回答等求职技巧。这些技巧既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而习得,也可以从网络或书本自学,关键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学来的技巧在运用中显得自然而贴切,从而受到招聘方的欢迎。

三、通过报考研究生提高就业层次

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行业,高级管理人才、社保基金投资与决策人才、社保基金精算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据专家估计,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万人。我国社会保险精算师是奇缺的,不少高校的保险精算课程教学甚至因师资不够而大打折扣。近两年,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在招聘本行业人才时,也逐步提高了对学历层次的要求。这些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需要通过研究生、博士生层次的教育来培养。因此报考研究生,是本科生提高就业层次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7

【关键词】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四个结合”

中共中央对《形势与政策》课有明确的规定,它是我国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注意与“形势”结合,与“政策”结合,与“热点”结合,与“群众”结合。

一、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形势”结合

一般来说,形势是指国内、国际的时事发生发展的基本趋势或基本走向。具体而言,有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经济形势、政治形势、就业形势、高考形势、农村形势、物价形势等等。高校对大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有利于大学生及时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了解,进而正确肩负起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梦想的责任。因此,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就成为当代大学生人生中的必修课。当然,除课堂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如各种媒介和信息工具,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另外,还可以利用学校形势政策课开展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了解国际国内有关形势。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识世界,拥抱世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形势”结合,不与形势结合,就不是形势与政策课了。因为,“形势”是我们党和政府制定路线政策方针的根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和基本走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形势”结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形势” 问题开展教学。如本学期,南华大学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选择5个专题开展教学。这5个专题分别是:1、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2、坚定中国自信,实现复兴梦想; 3、2013经济形势及展望(此专题含“两会” 精神);4、加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考;5、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些专题紧紧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在全校学生中宣讲,使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由于形势变化较快,因此,教师要紧跟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相关数据,教学内容常讲常新。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政策”结合

形势与政策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前面在第一个结合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形势”结合,但“讲形势”不是为了讲形势而讲形势,了解形势,分析形势,是为了更好地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因此,讲形势又必须讲政策。不讲政策,不与政策结合,也就不是形势与政策课了。一般来说,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可见,政策的实质是阶级利益的观念化、主体化、实践化反映。作为国家的政策,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对内政策和与对外政策。对内政策又包括财政经济政策、科技文化教育政策、军事国防政策、劳动就业保障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三农”政策等。对外政策是指外交政策。 政策是国家或者政党为了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国家机关或者政党组织的行动准则。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就要与宣讲政策,解读政策,有针对性与政策结合进行讲解。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务必充分注意。把政策提到生命的高度,可见政策的重要性。既然政策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把政策当作自己的生命,讲深讲透,认真解读各项政策,过去政策怎么样,现在政策有哪些调整,政策的变化,未来政策的基本走向等,要认真讲解。同时,要讲清楚政策调整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对国家有什么好,使同学觉得政策的重要性,认真执行政策的必要性。要坚决反对那种“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执行政策走样,落实政策打折扣,甚至完全违背政策办亊。为什么有的老百姓说,中央好政策,到下面执行中就“走了样, 变了味”。 在十报告中指出: 要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均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每一项大的政策内容中,既有宏观方面政策,也有微观方面政策;既有共同的政策,也有不同的政策。如外交政策中,对不国家的具体政策既有共同的又有不同的;又如国内民族宗教政策,对不同的民族习俗、风俗的少数民族具体政策既有共同的又有不同的;在产业政策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政策也是不同的;还有如分配政策、就业政策、体制改革政策、房地产政策、安全环保政策、医保政策,等等,既有共性政策,也有个性政策。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活的灵魂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政策问题上,也可以这样说具体政策具体分析,可见,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结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行宣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热点”结合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既要紧密结合形势,还要紧密结合政策,讲清形势,明白政策,行动就有目的,学生学习就会有动力。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做到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结合“热点”, 深入开展教学。一般来说,热点就是指广大群众高度关注的、或新闻媒体、网络、电视等在某时某地引人注目的地方、人或事等社会问题。教师在教这一门课时,要特别关注时事新闻、社会热点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就是需要老师向学生讲清楚,热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分析热点问题?如何化解热点问题?我们每个公民对热点问题持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化解热点问题应采取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应对政策和策略,相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热点问题,关注热点问题,解决热点问题。新闻天天都有,热点年年不同。为什么热点会年年不同呢?因为,先前的热点出现了,党和政府积极应对,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如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综合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组织的“2012年两会调查”结果发现,网民最关注的“五个热点话题”分别是:社会道德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缩小贫富差距、房产市场调控和加强反腐倡廉。其中,“社会道德”和“食品安全”成为网民新的两会关注点。2013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与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2013年前十位的热点问题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反腐倡廉、住房保障房价、医疗改革、物价问题、食品药品安全、法制中国、体制行政改革、国防建设。这些热点问题在教学中都要认真加以分析。

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教师要从容面对,认真分析,不能迴避,要有针对性,讲清热点、难点,以利增强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如讲“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专题,就要把生态危机现状,生态文明发展历程,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内涵、基本特征,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二者辩证关系,建设生态文明与实现美丽中国的对策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祥细讲解后并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再一次升华,并把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美丽中国的远景蓝图结合起来,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学生充滿自信心。又如讲民生问题,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时代最强音;在“十二五”规划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十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民生情怀,既有理性,又有事实,细心解读,以理服人,以亊动人,以情感人。

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群众”结合

高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还要注意与“群众”结合。群众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民大众”或“居民的大多数”,即与“人民”一词同义;二是指“未加入党团的人”,表示“党员”与“群众”的区别,“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再说“公民”与“人民”,“公民”既是一个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法学概念。在国家治理领域我们使用“公民”概念。公民概念反映的是国家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民就是公民,公民就是人民,二者统一。我们讲形势与政策课要注意与“群众”结合,也就是要注意与“人民” 结合,与“公民” 结合,公民关注的问题,就是群众关注的问题。作为大学生,首先是“公民”,也叫“人民”、“国民”; 同时也称“群众”、 大学生双重身份。因此,教学要与群众结合,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群众观点。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注意与“群众”结合,也就是说要与大学生结合,贴近群众,贴近学生,帮助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领会在八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深入群众,投身实践;勤奋学习,勇于创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当代大学生既要肩负责任和义务,又要拥有自身不可剥夺的权利。权利、责任、义务,应该是统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不文明举止,公共道德淡漠现象和在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问其根源就在于公民意识的缺失。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形成,靠一种自觉和一种自我约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当代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神圣职责。教学要与“群众”结合,既讲理论,还要实践,真正与群众结合,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大学生进社区,积极组织开展“社区邻居节”、“孝敬文化周”等活动,促进社区文明形成,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大学生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依靠群众,启动“十镇百村文化”活动,深化“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真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 .十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12.

[2]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辩证看务实办[M]. 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社会保障热点论文篇8

【关键词】教育新闻 深度报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均衡教育发展等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施行,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事业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并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谱写出辉煌的篇章。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关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集中,教育新闻因此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最为重要的“民生新闻”。随着《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的面世,教育新闻宣传已成为报社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让教育新闻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近几年来,《安徽青年报》的采编人员努力站在时代制高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积极探索教育新闻规律,不断总结教育新闻工作得失,力求让教育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一、勇于担当,做党的教育政策的忠实宣传者

随着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围绕教育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此举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报社组织记者深入到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及学生家庭采访,掌握了大量鲜活典型素材。很快在《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发表了《阜阳多措并举强化义保经费管理》、《亳州市精细化管理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及时宣传推广全省各地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科学化管理及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安全运行长效机制的做法,系列报道发表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二、视角敏锐,及时关注教育热点

新课程改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课堂教学的难点和热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和谈论最多的话题。这次新课改的力度是以往每一次课改都无法比拟的。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对新课改发挥引领作用,更要以敏锐的视角关注新课改。《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首先通过宣传课改名师对一线教师产生引领作用。组织记者采访省内外一批走在新课改前列,对新课改大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名师。先后采访了课改名师史焕章、梁陆红、凌新、王小红等,并在《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显要位置发表了《史焕章:辞官从教追寻理想的语文课堂》、《课改名师梁陆红写真》等稿件,上述系列课改名师的事迹在报纸刊登后,在安徽教育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名师都处在教改一线,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及时解答了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新课改热点,消除了很多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的模糊认识,增强了推进新课改的信心。

三、牢记使命,敢为教育鼓与呼

新闻记者必须时刻牢记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善于运用舆论监督武器为教育工作鼓与呼,从而为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原阜阳市少年宫被开发后,新少年宫建设迟迟不能动工,市少年宫不得不租借办学场所,其生存受到严峻挑战。为此报社派出记者到阜阳深入采访,在《安徽青年报》头版发表了《阜阳市少年宫何时开建?》。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把少年宫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方筹集资金终于按时开工。随后相继刊载了《阜阳市少年宫开工奠基》、《阜阳市少年宫正式投入使用》等稿件。

四、与时俱进,做教育新观念的引领者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堪称与培养新观念的有效工具,通过舆论引领,能使阻碍发展的旧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抛弃,有利于发展的新观念逐渐被民众所接受。”①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以负责任的态度做教育新观念的引领者。

一个时期以来,媒体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尤其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揭榜之后,对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对此颇有微辞。教育部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已着力强调素质教育,淡化对应试教育的宣传。作为媒体不应跟风炒作,不应过分关注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为此《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推出素质教育的典型,宣传那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对孩子终身成长负责的学校和教师。派出记者深入到素质教育较有成效的学校,并发表了《颍东区实实在在抓好素质教育》、《家校沟通: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搭建平台》等系列报道。

五、扬长避短,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每周推出一期,新闻时效性先天不足,为此采编人员扬长避短,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均衡教育是近几年来包括社会各界在内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阜南县作为部级贫困县是安徽省最后一个通过“普九”验收的县,教育资源的紧缺导致城区优质学校令人头痛的大班额。但自阜南县研究制定了《阜南县规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实施方案》,困绕多年的大班额现象在阜南县终于得到有效破解。为此组织记者深入采访写出了长篇通迅《一个部级贫困县均衡教育的弯道超越》,文章在“关注”栏目整版刊登后,受到我国基础教育权威专家王文湛等人的高度评价,随后跟踪报道刊登了《阜南均衡教育弯道超越引发热议》,国内诸多强势媒体相继前往采访。

近几年来,我们还围绕教育系统热点难点组织了大量深度报道,诸如:《省城众多企业缘何舍近求远招技工》、《高中阶段学校亟待资源整合》、《谁动了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等深度报道在省内教育系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教育新闻报道大有可为。从事教育新闻必须有“大教育”的视角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从事教育新闻报道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不断地总结思考,从而在教育新闻宣传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和风格。■

参考文献

①陈燕如 著:《大众播与社会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作者单位:安徽青年报社)

责编:刘冰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均衡教育发展等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施行,进一步彰显了国家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事业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使命,并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谱写出辉煌的篇章。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关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集中,教育新闻因此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最为重要的“民生新闻”。随着《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的面世,教育新闻宣传已成为报社新闻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让教育新闻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近几年来,《安徽青年报》的采编人员努力站在时代制高点,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积极探索教育新闻规律,不断总结教育新闻工作得失,力求让教育新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一、勇于担当,做党的教育政策的忠实宣传者

随着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围绕教育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此举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报社组织记者深入到各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及学生家庭采访,掌握了大量鲜活典型素材。很快在《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发表了《阜阳多措并举强化义保经费管理》、《亳州市精细化管理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及时宣传推广全省各地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科学化管理及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安全运行长效机制的做法,系列报道发表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二、视角敏锐,及时关注教育热点

新课程改革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课堂教学的难点和热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和谈论最多的话题。这次新课改的力度是以往每一次课改都无法比拟的。作为新闻媒体有责任对新课改发挥引领作用,更要以敏锐的视角关注新课改。《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首先通过宣传课改名师对一线教师产生引领作用。组织记者采访省内外一批走在新课改前列,对新课改大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名师。先后采访了课改名师史焕章、梁陆红、凌新、王小红等,并在《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显要位置发表了《史焕章:辞官从教追寻理想的语文课堂》、《课改名师梁陆红写真》等稿件,上述系列课改名师的事迹在报纸刊登后,在安徽教育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名师都处在教改一线,他们用丰富的经验及时解答了许多一线教师关注的新课改热点,消除了很多一线教师对新课改的模糊认识,增强了推进新课改的信心。

三、牢记使命,敢为教育鼓与呼

新闻记者必须时刻牢记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善于运用舆论监督武器为教育工作鼓与呼,从而为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原阜阳市少年宫被开发后,新少年宫建设迟迟不能动工,市少年宫不得不租借办学场所,其生存受到严峻挑战。为此报社派出记者到阜阳深入采访,在《安徽青年报》头版发表了《阜阳市少年宫何时开建?》。阜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舆论监督,把少年宫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多方筹集资金终于按时开工。随后相继刊载了《阜阳市少年宫开工奠基》、《阜阳市少年宫正式投入使用》等稿件。

四、与时俱进,做教育新观念的引领者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堪称与培养新观念的有效工具,通过舆论引领,能使阻碍发展的旧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抛弃,有利于发展的新观念逐渐被民众所接受。”①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必须站在时代的潮头,以负责任的态度做教育新观念的引领者。

一个时期以来,媒体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尤其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揭榜之后,对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对此颇有微辞。教育部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已着力强调素质教育,淡化对应试教育的宣传。作为媒体不应跟风炒作,不应过分关注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为此《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推出素质教育的典型,宣传那些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对孩子终身成长负责的学校和教师。派出记者深入到素质教育较有成效的学校,并发表了《颍东区实实在在抓好素质教育》、《家校沟通: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搭建平台》等系列报道。

五、扬长避短,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每周推出一期,新闻时效性先天不足,为此采编人员扬长避短,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

均衡教育是近几年来包括社会各界在内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阜南县作为部级贫困县是安徽省最后一个通过“普九”验收的县,教育资源的紧缺导致城区优质学校令人头痛的大班额。但自阜南县研究制定了《阜南县规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实施方案》,困绕多年的大班额现象在阜南县终于得到有效破解。为此组织记者深入采访写出了长篇通迅《一个部级贫困县均衡教育的弯道超越》,文章在“关注”栏目整版刊登后,受到我国基础教育权威专家王文湛等人的高度评价,随后跟踪报道刊登了《阜南均衡教育弯道超越引发热议》,国内诸多强势媒体相继前往采访。

近几年来,我们还围绕教育系统热点难点组织了大量深度报道,诸如:《省城众多企业缘何舍近求远招技工》、《高中阶段学校亟待资源整合》、《谁动了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等深度报道在省内教育系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教育新闻报道大有可为。从事教育新闻必须有“大教育”的视角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从事教育新闻报道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不断地总结思考,从而在教育新闻宣传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和风格。■

参考文献

①陈燕如 著:《大众播与社会发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治理
    刊号:10-1285/D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