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生教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00

小学生教学论文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1

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服务行业。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忘记了“服务”的一切都应针对学生。将学生放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才能更好的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呵护学生,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接触和交流。通过真心换取学生的爱戴,进而让学生将爱转移到学习上。以爱为基础的“教”更显激情,以爱为基础的“学”方能主动。教学中有爱,教师才会更加主动、细心地关注学生,才容易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有助于激励学生不断的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教学中有爱,才能够更加及时的发现学生们在学习中所犯的过错,并给予合理的纠正。

二、多种方法激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利用动作反应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动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这一特点来开展英语教学,如果让他们觉得在动来动去中也能够学习到英语,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并还会尝试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英语。

例如5B《Unit6AtaPElesson》中是以谈论体育课上“按指令做动作”为话题,主要围绕Put…on…;Touch…with…等祈使句及其答语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人体相关部位的单词,如arm,hand,foot,leg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功能和意义,并引导学生操练、运用。笔者让孩子们摸着自己的头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脚等部位说“head,yourface,mynose,youreye,myleg”等等。然后再让孩子们看投影图片快速说出人体部位的单词,接着开展男女竞赛,争说人体部位。

这样做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然后逐渐加快指令的节奏,学生们的反应速度随之加快,学生在活动中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同时使用,使得他们精神高度集中,脑筋也快速运转起来,加深了这些单词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经过这样的学习,让孩子们觉得英语学习相当有趣,进而想要更加主动的了解英语、学习英语。

(二)以歌曲激趣

小学不仅爱动还很难管住自己的嘴巴,爱说话。我们可以为让学生们在开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习英语。在英文中有很多适合小孩传唱的歌曲,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来激发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26个字母歌、JingleBells、TwoLittleBlackBirds等等。如在学习英文字母时可以让孩子们学唱26个字母歌,在唱中学习,这样能让他们更快的掌握英文字母。

(三)幽默语言激趣

利用幽默的语言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幽默有趣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笑出声来,能够感到内心的快乐。幽默的语言并不是在特定的课堂上才能够使用,而是每一次英语课都可以使用。通过适当的幽默有趣的语言还能够减轻学生犯错时的内疚心理,帮助他们克服因犯错而带来的畏惧心理,让他们觉得“英语是非常有趣的,没有什么好怕的。”

(四)利用实物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而且对于英语学习也缺乏足够的自觉性与自控能力,如果在学习单词时只是让他们死记硬背,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十分的枯燥乏味,效果也不理想。而如果是采用实物或图片等将那些抽象的单词变为具体的直观的东西,那么他们就很容易集中注意力,产生出极大的兴趣,进而想要主动的去获知应该如何用英语来对这些实物进行描述。例如在教学4B《Unit4Buyingfruit》时,学生需要掌握apple、banana、pear等水果的单词,笔者为学生们准备了苹果、香蕉、梨等水果的实物,学生们看到实物后都想知道这些水果对应的单词是什么,而且还会主动的去记住这些单词。此外,还可以利用图片、简笔画、幻灯、投影片、玩具等其他直观的教具来辅助教学,往往也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且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相同的实物的时候就会主动的去回忆相应的英语单词,如果发现自己不能想起来,往往还会去主动地查阅工具书,进而使得他们的英语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五)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2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

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的思想,传统中医里也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法,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足够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心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思想教学。但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做到这些,也就不能在语文教学中寓德育教育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

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

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例如教学《朱德的扁担》,读到“朱德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朱德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

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如在《珍贵的教科书》时,可以通过视频声音情景剧等形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指导员的那种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充满感人的氛围中理解文章主旨,学生个人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了升华,促使学生在经历情感体验中接受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这样学生才会过久不忘。

3.把品德教育与学生实际情况统一起来

所谓的结合学生实际,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理解的内容出发理解品德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在实际中让学生实践这些品德教育思想。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先让学生都通读几遍,结合自己的理解实际来谈感受,再在课后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和时间赛跑”的行动,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不同,而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但是通过这样学生就很好地把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实际统一起来,都会懂得在以后做事中珍惜时间得道理。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身份。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已不再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主导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的识字教学是教师领读字音、分析结构、划空等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老师读完讲完之后再去死记硬背,学得非常苦恼,有的甚至厌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坚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拼音、偏旁部首等知识,自行识字认字;利用工具书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去理解字义和词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新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感到自信,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二、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切莫急于求成,要给予学生期待的眼神和鼓励性的言语,这实际上也是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个时间虽然十分短暂,但它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例如,我在进行《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我问道:“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这时仅有两三名学生举手,如果我立刻提问他们,这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考,所以我用手势示意他们先把手放下。不一会儿,学生都举起了手,我这才进行提问。先让一名中等生回答,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具体,又经过另一名学生的补充,答案具体、完整。瞧,这短短的几分钟不同样也是学生思维的空间吗?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

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与人的交际、合作,怎样与人和谐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合作学习也逐渐成为新时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采用。在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闪闪火花,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林海》一文时,学生有的网上查阅资料,有的翻阅书籍。他们搜集了老舍先生的有关资料。搜集了有关兴安岭的资料,如物产、地貌、地理、历史和现状;还有的学生搜集了文章的出处(原文)。通过生生交流,将不同方面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使每个人的资料更全面了,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预习,通过自学初步感知课文。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我便在这个小组走走,到那个小组看看,无意间我却听到:“军需处长怎么也是一个官,怎么可能将军会认不出他?”偶尔间,学生的问题触动了我的内心,其实这个问题我是没有发现的,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不比成人低。于是我就加入到这组同学当中,跟他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在文中找到答案,“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是因为积雪把军需处长的身体覆盖了,所以将军没有认出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的一段话时,又有学生在讨论时提到军需处长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为什么他在临牺牲前会如此镇定、安详。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我立即将它公布给其他小组,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我自己加入到这个组一起进行讨论研究。这两次小组合作,正是由于教师及时发现,并加入讨论,致使学生讨论学习的热情高涨,使合作学习的效能发挥到了极点。高明的教师在参与合作中,在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困难时,应不着痕迹地帮助他们攻克难关,到达胜利的彼岸。教师更是一个真诚的赞美者,会对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发出由衷的赞美。在师生合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尊重与信任,树立自信,并把这份信任与尊重带到生活中,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四总结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4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写出好文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阅读,指导好阅读,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生最初的阅读素材积累来自于课文。小学生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多年实践挑选出来的优秀范文。范文中的好词、好句、精彩故事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秀范文,领悟写作的真谛。边学习边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生动语言、作品的巧妙构思,体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等等。另外,要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我为低年级学生推荐的书籍有:《列那狐的故事》《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笑猫日记》《捣蛋鬼日记》《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为高年级学生推荐的书籍有《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女生贾梅》《男生贾里》《爱的教育》《城南旧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并做一些相应的要求和指导,要求低年级学生阅读后摘录好词、好句;高年级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外还要写读书笔记。通过阅读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作文时就能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立足生活,享受快乐写作的乐趣

语文作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把生活和语文作文结合起来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寻找素材,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快乐,真正想写、乐写、放飞心灵。如,写作《我的烦恼》时,我先为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烦恼:小时候由于药物中毒,导致听力下降,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的苦恼,一次在街上一个朋友喊了我好几声,我一点反应都没有。过后不久,再次遇到,人家对我很有意见,说我眼高了、看不起朋友了,弄得我很尴尬,最后费了半天口舌才解释清楚。之后我让学生讲讲自己的烦恼,这时学生们纷纷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大家,有的同学因“个子矮”而郁闷;有的同学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烦恼、有的同学因学习差而苦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作文,学生想写、乐写,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这还需要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述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吗?

3.重视赏识,给予学生自信心

赏识教育对于小学生生来说非常重要,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赏识。赏识教育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和长处,是激发学生快乐写作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对于那些写作能力有困难的学生,要求不能过高,有点滴进步都要给予鼓励。讲评作文时,把一些精彩的拟题、生动的语言、优美的语句、独特的观点、新颖的结构总结出来,给予表扬鼓励。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要表扬到。教师轻轻的一句赞语可以激起小学生生写作的信心、使其产生写作的欲望。从“怕写”到“想写”“乐写”。一个学生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我特别期待每周一次的作文讲评课,期待老师的表扬,老师的表扬给了我写作的信心”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对学生写作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4.打破常规,培养创新意识

写作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养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作文创作时可以运用逆向思维,从材料内容、题目的相反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逆向思维对于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两句话学生并不陌生,可用此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得出:“既然做了和尚,就要干好本职工作——撞好钟,也就是要在其位谋其职,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良药裹上糖衣人们更喜欢吃,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耳,推心置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更能让人心悦诚服”的结论。因此,作文教学要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激发起小学生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小学生生的写作水平。

5.总结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5

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如果一个人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数。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别人说,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3)不打扰别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休息,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4)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5)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劳动者的劳动。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遵守公共场合纪律,不吵嚷。(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5)不在桌子上、凳子上、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1. 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可以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校长、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班级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

2. 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

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自己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3.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如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等等。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4.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严”,突出“爱”,不见实效不收兵。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两次仍不佳,但不能灰心。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6

1.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必须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安全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上下功夫

防微杜渐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生命和健康是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生物基础。人的生命是等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平等尊重和有效保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当然要尽一切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这是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无论春游、秋游、社会考察,还是校园的其他活动,学校都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严格管理,不能麻痹大意、轻率从事,要把不安全隐患降到最低限度。只要我们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认真细致地去做,许多安全事故都可以避免,即使偶尔发生也能大大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因此,学校一定要把安全教育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让每个教育工作者时刻绷紧安全教育这根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抓实抓细、精到管理,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与疏忽。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从根本上杜绝或大大减少安全事故。同时,要在学生中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但是,政府、社会和家长不能苛求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上“绝对安全”、“万无一失”,因为“绝对安全”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办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担心个别学生的安全就取消所有学生的一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甚至连中午和放晚学后的自由活动都被剥夺,整天把学生禁闭在校园和教室中,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成为没有战斗力的“关鸡”,就会出现许许多多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式”学生,就会涌现大量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许多学生就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这样做,学校的安全事故可能大大减少(但不等于没有),但是整个学生群体的身体素质、创新能力、运动技能以及人文情怀等却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危及的是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这个潜在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更不能轻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奠基工程,不仅应关注学生个体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知识技能,更要从大局着眼长远计议,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核心是民族群体综合素质的竞争。我国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努力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打造一支身体素质好、创新能力强、精神境界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高素质团队。打造这支团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凡是有利于打造这一团队的做法都要敢于尝试和持久坚持,否则就必须停止和抛弃,切不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2.学校教育不但要注意显性安全,也要注意隐性安全

不但要注重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安全为了避免学生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有关方面简单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活动限制和时间禁锢,取消一切“危险性”比较高的活动项目和科目,这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很不可取。我们都知道,开车、走路也是很危险的,公路上几乎每天都有交通事故发生,能不能为了保证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把所有公路给封了,禁止一切车辆上路?科学探索、社会实践也有一定风险,能否为了保证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的人身安全而叫停一切研究探索和社会活动?我们没有那样做,也不能那样做。取消一切“危险性”比较高的活动和项目,学生就真的绝对安全了吗?学校、老师、家长、社会真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非也。如果我们思想上不高度重视,管理上不细致缜密,安全责任不落到实处,校园里和教室中同样会出安全问题,如打架、斗殴、踩踏、跳楼、晕厥,等等,近年来的中小学校园并不缺少这方面的例子。如有的学生因长期得不到锻炼,身体素质较差,跑步时突然晕倒甚至猝死;有的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造成相互伤害。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时有发生。同时,长期把学生禁闭在校园和教室里,剥夺学生的自由活动权力,这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和不安全。长此以往,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每况愈下,社会活动能力下降,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学生的心理品质会出现问题,会变得狭隘、孤僻、暴躁、胆怯、抑郁等等,与人身安全事故相比,其性质和后果更为严重、更令人忧虑,因为它伤害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而是整个学生群体,同时它伤害的也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近年来,学生在学校得不到欢乐,整天闷在校园里、困在教室里、淹在书本中、泡在题海里,郁闷的心情得不到舒展和释放,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疾患,有的因此走上自杀的道路。如果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轻松自在、欢快愉悦的,学生怎会自杀?

二、结语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现代化教育技术;兴趣

将教育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模式,将多媒体技术设备应用于教学实践,并以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实现沟通和传播,不仅能够为课前、课中、课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还能够全面发挥多媒体设备等教学硬件的实质功能,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做合一”的素质教育目标。下文将围绕多媒体设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论述。

1善用多媒体场景重现功能,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多媒体技术以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媒介为载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声形并茂,使得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新颖,突出了数学教学中的动态启发,改善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有助于学生丰富感性认识,展开深度思考。例如,在讲授“时间单位秒数”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春节联欢晚会倒数”为素材设计课件,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迎新倒数时段的场景,带着学生跟随主持人一起数“10、9、8、7……3、2、1”,由此将抽象、无形的时间单位,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场景,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数学概念,体会数学元素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又如,在学习“圆形”一节内容时,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构建动态场景,深刻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小婷准备骑单车去找小强玩耍,但她面前有三辆单车,她先选了一辆轮子是方形的单车,但踩不动;于是,小婷选了一辆轮子是椭圆形的单车,终于踩得动了,但很颠簸;最后,小婷选了轮子是圆形的单车,踩得飞快……课件播放完时进行追问:“同学们,为什么方形、椭圆形、圆形的轮胎有着不同的效果呢?”“为什么只有圆形轮子的单车才能转动自如呢?”如此引导,加上之前的多媒体场景演示,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带动学生思考,使其产生“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深刻学生对不同数学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灵活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扩大课堂容量,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注重理性思维和空间感的学科,很多知识点的讲解单凭口述很难切中重点,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灵活特性进行讲授,则能够在视觉、听觉上双管齐下,在节约课堂讲解时间之余,还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快了教学速度。比如,在分析图形“角”时,课件的设计中可加入亮点闪烁工具,将“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添加“闪烁”,以此强化“角”的组成;同时,再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绕顶点左右移动,形成各种不同的“角”,由此让学生直观感受抽象图形概念和知识,深刻理解“角的大小与边长短”的紧密联系。这种动态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的知识,让思维活跃起来。又如,在分析“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教材上仅例举了“枫叶、天秤、蜻蜓”等平面图形,单凭这些来进行抽象图形教学,效果显然不好。对此,教师可事先搜索“轴对称图形”相关图片插入课件中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另行搜索更多的“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来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图形的概念认识。此外,还可以抢答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例举生活中的相关图形,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3善于创设不同教学情境,形象地传递抽象的数学理论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于直观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但数学属于概括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灌输式的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则恰好中和两者,既能形象、生动地实现直观教学,又能以趣味性带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对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比如,在分析“相遇问题”相关知识点时,对于“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运动的时间,来求路程和”的概念较抽象,小学生很难明白其中意味,更别说代入推理计算。此时,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出贴合题意的教学情境,则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地说,首先,可用多媒体演示“小明和小华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四分钟后相遇的画面;接着,展示一幅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总和;再用颜色区分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将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总和。如此,两人走了四分钟,就有四个小线段,而线段总长度也就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在多媒体情境演示的过程中,多媒体设备生动呈现了这一知识点的主要内容,使得难以用言语表述清晰的概念、内涵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既能吸引学生注意,画面又富有启示,能让学生在不经意间理解概念公式,显著降低了抽象思维障碍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反之,学生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还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小学生教学论文篇8

一、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1.教师规范操作“生活化教学模式”

由于小孩的是非辨别能力差,教师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对小孩的启迪作用尤为重要。“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是像其他教学模式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评估标准,而且实施难度大。教师应根据学校的“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以及所在班级学生的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进行生活化教学之前,除学校给老师进行特定培训之外,老师自己也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强化,教师可以自己去了解和掌握一些“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成功案例,认真分析甚至解剖其生活化课堂,切实体会和理解其生活化教学的方面。例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除了给孩子具体地讲解课文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去郊外春游让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找春天,找春天的现象、特征,他们可以找到春天来了,河水解冻了,草绿了,花开了,树木发芽了,农民开始春耕了,通过发现春天的这些特征现象,他们就可以找到春天,可以亲身用手、鼻、眼去感受春天,可以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特征。

2.让孩子乐在其中

孩子在小学阶段对玩乐的兴趣大于学习的兴趣。“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在枯燥的课堂学习教授中引入生动活泼的生活外的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孩子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更加认同品德教育中的知识理论。例如,在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时,首先根据学生经常把一些重物挂在树枝上的举动,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其次,创设环境让学生扮演“小树”伸出两臂当作“树枝”,我让学生把沉重的书包挂在“树枝”上,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小树挂重物的苦楚,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对小树的同情,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对别人的痛苦有了移情的体验。新课程把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作为教学主流时,课堂教学中创设这样的生活场景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生活化教学内容与书本知识的衔接

从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生活化教育模式”为辅的。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与书本知识的衔接是尤为重要的。

2.注意生活化教学工作的反馈环节

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一次就会成功的,在实践中教师会有自己的感悟,他们对生活化教学模式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会有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感想。不管这次教学活动的规模大小,活动之后教师都应该做好工作日志的记录,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以汲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并且发扬生活化教育模式中好的一面,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3.重视趣味教学

推荐期刊